思维导图素材素材有么有活动呢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9。   [第―次教学]   教师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审慎组织思维素材 有效引导学生思维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9。 中国论文网 /9/view-5522972.htm  [第―次教学]   教师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15根小棒,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寻找算法,几乎所有学生都是这样的:从15根小棒里面一根一根地拿,减去1根、2根、3根……直至减去9根,然后一看:剩下6根――哦!得数是6。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错了吗?没错!为什么会这样?思维定式使然。以前学习认数时,一根一根地数小棒。这里顺其自然:从15里面减去9,那就一根一根地拿走9根小棒好了――直接得出得数,多简单!   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了吗?没有!我们需要让学生经历探寻算法的过程,个性化地呈现算法:一是如前,一个一个地数着减;二是先用15-5=10,再10-4=6;三是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四是先用10-9=1,再1+5=6……在算法个性化呈现的基础上进而优化算法。考虑到后面学习退位减法中“退一当十”的内容,这里我们一般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先用十减”的算法。可是学生不领情,怎么办?   根据数的组成的学习经历,学生对于15的认识是基于小棒、算珠等材料,在此基础上形象地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成1个十,进而在计数器上用一颗算珠表示一个十,由此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得到十几,最终确立对20以内的两位数的认识。   很显然,在第一次教学中,材料过于简单,对于材料(小棒)的组织过于简单――一根一根零散分布,没有体现出计数单位十和一的区分。   如果组成15的素材稍加变化呢?我们将15用10根红色的小棒(看做一个十)和5根绿色的小棒表示,效果会如何呢?   [第二次教学]   师:请大家用10根红色的小棒,再加几根绿色的小棒表示出15。   学生很熟练地拿出10根红色的小棒堆成一堆,再拿出5根绿色的小棒。   出示算式:15-9。   师:摆一摆,15减去9怎么算?   学生动手摆。   生1:从15里面一根一根地减,拿走9根,还剩下6根。   生2:9+6=15,所以15-9=6。   生3:也可以把9分成5和4,从15里面先减去5根,剩下10根,10再减去4根等于6。   生4: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红色的小棒,再把1根红色的小棒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   师:为什么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去9呢?   学生几乎众口一词:因为5根小棒减去9不够减,所以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去9。   师:想一想,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我们做的每一步呢?   生5:第一步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红色的小棒,就是10-9=1。   生6:第二步把1根红色的小棒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就是1+5=6。   这样,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先用十减”的算法水到渠成。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效果。   [课后思考]   思维素材影响思维活动。我们需要审慎地选择、组织学生思维的素材。   一、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学生而言,必须借助必要的思维素材帮助学生开展数学认知活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完全离开动手操作去谈对数学的理解是不可想象的。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儿童的前运演和具体运演阶段,他们具有了表象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出现,但是只能对具体的或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运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产生思维活动必需的思维素材,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索知识。在15-9教学中,如果没有小棒、算珠这些思维素材的介入,而要学生去空想15-9的算理和算法,恐怕除了极少数的学生能够产生一些想法外,绝大部分学生的脑中只会是一片空白。正是因为有了小棒、算珠这些思维素材的帮助,学生才能够基于实物产生形象思维,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二、必须审慎地选择思维的外部素材,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起于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的刺激,继而联系原有认知经验基础,加以整理和重组及创造,发展到理性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越丰富、全面且贴近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就越是顺畅、深刻和全面。从实际教学来看,第一次教学由于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过于简单,学生由此产生的思维活动也就过于简单,最终呈现出的算法单一。用10根红色小棒堆成一堆突出10个一的十,用小棒突出5个一的一,学生基于颜色、形状的不同属性,自然区分开了计数单位的十和一。同时,材料的变化和易于操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各种算法基本都呈现出来了,而且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算法的优化过程。   三、必须有效地进行思维的内部素材的认知建构。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   要学生完全认识到数学学习对象的本质,建构起自身对于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就必须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形成确定的数学概念和定义,借助概念和定义进行深刻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数学学习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15-9的第二次教学中,学生基于不同颜色小棒的形象思维产生了各种算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算理,就是学生基于思维的外部素材产生的初步概念和推理,这些概念和推理成为了学生思维的内部素材,学生基于它们进行了认知的建构。比如学生指出,“把9分成5和4,从15里面先减去5根,剩下10根,10再减去4根等于6”、“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再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以及后面的将算法抽象成为算式,这些都使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数学化过程。学生的思维只有从具象上升到表象,进而升华到抽象,才真正进入到数学的本质,思维才真正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教研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日期:堂教学提供优质素材呢?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我个人的浅见谈谈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要注意的几点:
1、生活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儿童实际。&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较为抽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问题中,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相关内容日期:0-1岁婴儿教育应以什么为主 0-1岁婴儿的教育应以什么为主?是培养其良好的性格还是开发智力或者其他? 3岁之前,儿童的身体运动、认知、交流技能、情绪、适应性、社会性品质的发展都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它们是同等重要的,没有主次之分。 宝宝对某段音乐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日期:男孩与女孩的思维为何不同 只有男孩才擅长理科吗?女孩的词汇运用能力要比男孩强吗?你是否认为男孩更善于建筑?假如你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按照《当代科学》中一篇文章的观点,你回答的完全正确。虽说事物都有例外,但现实也的确是这样。 一般来讲在数理逻...日期:儿童不宜以素食为主 目前世界上的素食者已达1亿多人,在大人们的影响下,不少儿童也开始吃起素来。据美国儿童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儿童素食虽对预防成年后的高血压、...日期:日本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 日本的性教育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其一是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该系统以医疗保健为核心,通过课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动进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间团体,其中开展活动较早...日期:[童话知识] 童话创作技巧之一:童话创作的思维训练 许多少年朋友对童话创作特别感兴趣,但真的要动手写又不知道从何写起,或者简单地认为,只要让小狗小猫开口说话,就是童话了。其实童话的思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思维,它既与幻想、联想密切相关,而又与现实生活在头脑...日期:妇女扶贫“新思维” “从1994年的8000万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10年时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5390万,其中妇女占了多数。”谁言数字枯燥,道是无情却有情,这背后潜存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贫困妇女现身说法、扶贫官员权威论述、专家学者深入调研...日期:福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本报福州8月21日电(记者陈强 通讯员苏世枝)96%的孩子不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最近在闽东霞浦县长春小学进行一项问卷调查后发现,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据介绍,这次调查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很想知道吧里有多少人知道思维网可以免费下载素材的?_平面素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84贴子:
很想知道吧里有多少人知道思维网可以免费下载素材的?收藏
个人感觉知道的人不多啊,很多人都知道,,啊啥的,求关注,求别沉
1楼 08:51&|
登录百度帐号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问题已关闭
与已有问题相似
问题已重定向至
批判性思维概念自然源于《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欢迎大家补充,特别是书籍。
环球网/人民网/新华社的新闻+社论、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特别地,可以搜集建国到2011年每一年的十大新闻材料后用 批判性思维练习。自己心中,周围人普遍认同的常识。找出来分下类,一次练习十个,自己去搜索一下。看看心中认可的常识跟真正的常识差距有多大。这个练习很考验人。有的很简单,有的很难。 高考优秀作文。《讲真话的中国-《环球时报》社评精选()》《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有少量练习,不过直接对本身进行批判性思考也是很有意思的尝试。《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也有不少练习。万物。可以强制强制自己进入凡事都批判的状态,于是看到什么就批判什么,这也算是个练习了。
如果有兴趣,可以把建国到2011年每一年的十大新闻,都花时间搜索一下,然后用 批判性思维 练习一下。也可以把自己心中的常识找出来分下类,一次练习十个,自己去搜索一下。看看心中认可的常识跟真正的常识差距有多大。这个练习很考验人。有的很简单,有的很难。十多岁时我比较愤青比较极端,有一回看完倪匡的科幻小说,发现我这么佩服的作家在挑战我的认知,这二个人一定是有人出错了,有可能是我的面大。然后花时间把我当时所认可的事实列出20条,花上了二、三年时间去验证一下。从一个顶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又花了差不多5年时间,变得比较中庸了,这个过程花了差不多十年。
学习的艺术 第四章 如何磨练开明的态度p167 【觉得很有参考价值】 (1)首次试着选择某一看法,该看法可以通过认真研究目前发表的科技文献中的某些事实来证实或证伪(开始时可选用简单的事实)。 (2)首先,在笔记本上准确地写下你的观点 (3)接下来,写下所有能收集到的、支持该观点的证据,但不要查阅任何参考资料 (4)开始继续列举支持或反对该观点的证据,可以利用手头一切资源。将事实分为两个标题排列,支持和质疑。 (5)与此同时,讲阅读和调查所能发现的所有与该主题相关的看法写下来。标出曾经发表这些看法的人。 (6)对这些人用于支持自身观点的主张进行研究。若在其中发现逻辑上的含混不清,则将每种此类的例子记下来。 (7)牢记所有看法并验证事实,排列并思考个中含义。遵从事实,不要带有主观色彩(8)将最后结论与你的最初看法对比。
你提到的《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中文名:学会提问--批判性思考指南)这本书。另外推荐一本《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后一本书中每一节都有很多的实践性问题,可以用来帮助培养批判性思考
微信号:read01 , 2011年完成每天一本书习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动图片素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