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集团王冲明副参谋长空白个人简历表格

据我所知,美国销售量最多的来自中国的佐料是&b&&u&李錦記Lee Kum Kee&/u&&/b&系列的。&br&美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的超市都有它&br&&br&&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600& src=&/8d1e6b58b2f8bcec7cdd15b422deb1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d1e6b58b2f8bcec7cdd15b422deb134_r.jpg&&&img data-rawheight=&824& data-rawwidth=&600& src=&/f0f17e4f673f0fb774ce0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0f17e4f673f0fb774ce0ad_r.jpg&&&img data-rawheight=&824& data-rawwidth=&600& src=&/c2597cdad4fd8f43787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2597cdad4fd8f437871_r.jpg&&
据我所知,美国销售量最多的来自中国的佐料是李錦記Lee Kum Kee系列的。美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的超市都有它
父母对下一代的培养都是以自己之鱼,换下一代之渔。&br&&br&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br&&br&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不是心灵鸡汤吧。
父母对下一代的培养都是以自己之鱼,换下一代之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不是心灵鸡汤吧。
今年很多朋友发私信问我类似的问题了。。。虽然已经过了12月但是统一作答一下好了。&br&面临这种人生的选择时,他人是无法给明确的建议的,我们只能提供尽量多的信息,然后题主自己判断做出决定。任何一种选择肯定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没人比你更明白你自己最想要什么,所以获得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勇敢的选择一条路吧。&br&&br&首先是关于在日本就职方面,其实去年整体环境都不太好,优秀的人没找到理想公司的很多。。。但是题主计算机系按理说应该挺好找工作的,可能是最开始投的公司比较少或者是由于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不甘心的话我个人建议还是试试,毕竟找工作这种事情影响到将来的职业发展,也不在乎一年半年的,而且今年面向就职的实习机会什么的也零星的开始了,你可以先试试,练练手。&br&&a data-hash=&daf5c39fe198eeac179d6bfc2802ef7b& href=&/people/daf5c39fe198eeac179d6bfc2802ef7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ianshu Yang& data-tip=&p$b$daf5c39fe198eeac179d6bfc2802ef7b&&@Jianshu Yang&/a& 提到的top career ,global leader这些在日本帮助留学生找工作的公司提供的服务本身是蛮好的,如果你感到迷茫非常推荐去跟他们谈谈。因为这些工作的盈利模式其实是帮助你找到理想的公司以后从公司获得报酬,所以他们会尽自己所能给你帮助。但是如果他们给你介绍你本来不想去的公司的话,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是回国还是去日本的小公司。&br&top career
&a href=&http://www.topcareer.jp/2015/ma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P CAREER 2015&i class=&icon-external&&&/i&&/a&&br&global leader &a href=&/j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グローバルリーダー:外国人留学生?海外大生の就職活動をサポート&i class=&icon-external&&&/i&&/a&&br&各大学的留学生就职支援联盟 &a href=&http://ajinzai-sc.j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留学生就職支援ネットワーク&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种情况下,对你来说的可行性方案就是,去入管局延长一年签证(留学生因为找工作可以延长),然后找个打工,虽然一周不能超过28小时但多少也是个补贴。之后就边打工边找工作吧,如果还是不行再回国看看,因为国内找工作是随时可以的,不像日本必须提前1-2年太麻烦。&br&&br&然后回国我觉得也不一定就是退而居其次的选择。&br&不清楚你是具体学计算机哪方面的,但如果想在因特网这一块就业的话,可以说国内无论是发展还是薪酬都不错,甚至有可能将来超过日本呢。只是这种情况下,你和其他人完全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日本的留学经历也不太可能成为长处,甚至可能拉自己的后腿,要有心理准备。&br&其实我会更建议题主关注一些在国内的日企。作为在日本留学过的人,我们懂日语而且能更好的适应日企文化,能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应该会更大一些。比如随便去招聘网站搜搜日本的有名企业就能找到一堆,无论是日语还是技术职位都有在招聘。回国的话我个人比较推荐拉勾网。因为我们公司自己也做人才这方面,所以以前曾经比较过中日各个招聘网站,觉得拉勾算是产品理念和UI比较不错的。也曾经被在日本的前辈推荐过。&br&只是找日企的话,没有专门的分类,所以最开始我就是一家一家用名字试着搜索…… 后来多亏&a data-hash=&6e5d9c6ddc61e60c9a14& href=&/people/6e5d9c6ddc61e60c9a1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ydia& data-tip=&p$b$6e5d9c6ddc61e60c9a14&&@Lydia&/a&才知道在百度用“日本企业 site:你想用的网站域名” 就可以啦,能提高搜索的命中率。(想在知乎搜索也可以这么用哦,&想搜索的内容 &就可以了)&br&&br&&a href=&/s?wd=%E6%97%A5%E6%9C%AC%E4%BC%81%E4%B8%9A%&rsv_spt=1&issp=1&f=8&rsv_bp=0&rsv_idx=2&ie=utf-8&tn=baiduhome_pg&rsv_enter=1&rsv_pq=8bb80&rsv_t=f0052iyA9%2BOqEqIAx5LvppkViNpFPvK3fyAbW%2B6NQZjl7g%2B%2B7rP7lhMMqClFQdeHEvJF&inputT=5363&rsv_sug3=64&rsv_sug1=15&rsv_sug4=3133&rsv_sug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企业 _百度搜索&i class=&icon-external&&&/i&&/a&&br&像DeNA,NTT,乐天什么的都能一下子出来&br&&img src=&/fdbe4cd2bfc2c67c2cb28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fdbe4cd2bfc2c67c2cb28_r.jpg&&&br&&br&&br&在应聘这些公司的时候,你还可以问问将来有否可能去日本出差或者派去工作(虽然我个人觉得可能性很低)。另外,现在国内介绍去日本工作的中介也越来越多了。如果你还是想将来回日本,在日企工作的经历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板。只是现在大多数都是小中介,我知道的也不多,欢迎大家推荐。&br&下面这两家都是也有日企在国内的招聘,也有招到日本和东京的(在地区里面选其他就有了),但是职位范围比较广了,不仅仅是IT方面的。&br&日本最大的就职中介公司RGF &a href=&http://www..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企招聘网_日语招聘求职&i class=&icon-external&&&/i&&/a&&br&日本第?大的中介公司intelligence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企招聘_日语招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最后祝所有在日留学生能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谢喵~
今年很多朋友发私信问我类似的问题了。。。虽然已经过了12月但是统一作答一下好了。面临这种人生的选择时,他人是无法给明确的建议的,我们只能提供尽量多的信息,然后题主自己判断做出决定。任何一种选择肯定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没人比你更明白你自己最想要…
其实就跟题主你把&b&官二代&/b&、&b&富二代&/b&和&b&老实本分好少年&/b&作为对立的两种事物来对比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就跟题主你把官二代、富二代和老实本分好少年作为对立的两种事物来对比是一样的道理。
蛤蛤蛤蛤国内的那些传统最终还是有人开始往美国带啦。
蛤蛤蛤蛤国内的那些传统最终还是有人开始往美国带啦。
这也是生活,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br&-------------------------------------------------------------------------&br&朋友A,技术牛,如果留在国内的话,可以留在最好的it公司,清闲而多金,未来的日子绝对比楼主描述地要滋润得多。&br&可他还是选择了苦逼兮兮地申请,苦逼兮兮地去了美帝一个荒山野岭中的大牛校,苦逼兮兮地写论文,做科研。&br&&br&我当初问他,既然留在国内能这么好,为何要出国?&br&他说:这里因为太舒服了,我还年轻。&br&-------------------------------------------------------------------------&br&学长D,前半段跟A差不多&br&&br&我们为他为何选择读研和出国&br&他说:我并不需要赚那么多钱。我真正的理想是做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发明一个新技术,真的改变人们的生活。&br&-------------------------------------------------------------------------&br&朋友B和她的朋友C,这两个姑娘经历挺像的。名校,本科毕业时,都有一个选项,就是回到家乡(一个挺发达的城市),做一份(安稳但普通学校的学生求之不得的)职业,已有门当户对的男生只等她们回来结婚。&br&&br&可是她们都选择了读研(没有出国,但是应该也符合题主的意思)。&br&其实她们劝别人时,也是说:女孩子嘛,既然回家能有那么好的生活,为何还要在外折腾呢?&br&但是到了自己身上,还是不会这么选。&br&因为1.身边的同学都是那么优秀地,做着累却亮眼的工作(或学校),自己回家安稳着,总是有些不甘心。&br&2.自己就是优秀的人,明明可以做更厉害的事情。如果只是这种工作,那么自己的才华、自己这些年来拼命保持住的优秀,是多么不值得。&br&--------------------------------------------------------------------------&br&说说我的故事,我大学选专业时,我爸问我要不要选XX学校,或者XX专业,这样的话我毕业后他能把我弄进央企。&br&我说不,我不喜欢这些专业,我也不喜欢国企央企。&br&于是我选择了一所离家远,而且与父母工作完全不相关的专业。&br&但是我在这个专业做的很好,而且也靠自己找到了薪水不错的实习。&br&&br&逢年过节,同事们都问我爸,要不要让我进他们单位。我爸都很自豪地跟他们说:不需要&br&&br&本科毕业后,我也选择了出国留学。真的苦,但是真的不后悔。&br&我喜欢这个找工作不需要靠关系的地方,喜欢这个看病、孩子上学不需要递红包的地方,喜欢这个努力会有回报的地方。&br&(我真的觉得在国内,如果要过得舒适,就要做昧良心的事情。比如孩子上学,需要贿赂老师;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有这方面烦恼,可以自己成为老师,但这时,你要为自己家孩子开后门,而且时不时接受别人贿赂)&br&-------------------------------------------------------------------------&br&这么多故事是想告诉楼主:不是在所有的价值体系中,楼主所描述的生活都是好的。留学虽然辛苦,但是我们更害怕过那种生活。&br&&br&留学生中,有些人追求人生的精彩与完整,有些人追求纯粹的知识,有些人追求国外的环境。为了这些,我愿意克服这些辛苦。而且我不后悔。&br&&br&( 补充说明:1. 以上出国的同学,以及我在国外身边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花家里的钱。每个人家庭条件都不相同,共同点就是家里不急着让我们赚钱养家。&br&2.看到有一个答案提到我的答案。我没有任何“不出国=不努力”,或者“找本地工作对象=我们得来轻松=你们得不到就是不努力”的意思。我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价值观,但是我觉得题主的提问是想知道其他价值观的人是怎么想的。)
这也是生活,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朋友A,技术牛,如果留在国内的话,可以留在最好的it公司,清闲而多金,未来的日子绝对比楼主描述地要滋润得多。可他还是选择了苦逼兮兮地申…
我还是挺反对挂标签之类的行为 我在明尼苏达 这儿的中国人太多了 自然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籍贯 家庭背景 学历背景不同 太不一样了&br&本科生有二代也有不少平民子弟 PHD有不少死宅也有很活跃优秀的人 有整天骚包鬼混的 也有每天在图书馆泡10个小时的 就跟国内大学一样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br&我问过美国同学对国人的印象 人家直接狡黠地反问你对白人印象怎样 我反而无从答起 我遇到过在街头要饭向我喷口水的大妈 也遇到过素不相识主动载我回家的MM 也遇到过踢球时为了我出头跟印度人打架的哥们。。。。。&br&我相信我同学反问的意思就是看人还是得一个一个看,根据种族,国籍,职业,年龄,穿着,星座去白描的确省事,但太容易犯错了。&br&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我还是挺反对挂标签之类的行为 我在明尼苏达 这儿的中国人太多了 自然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籍贯 家庭背景 学历背景不同 太不一样了本科生有二代也有不少平民子弟 PHD有不少死宅也有很活跃优秀的人 有整天骚包鬼混的 也有每天在图书馆泡10个小时的 就跟国内大学…
刚结束毕业论文的人来回答一下。&br&首先谢谢题主的问题,很具体所以比较好答。&br&然后&b&我回答的内容都是基于我的经历&/b&,&b&我相信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可能都不太一样,只能说给大家参考一下~~欢迎各种补充和乱入&( ̄▽ ̄)& 。&/b&&br&&b&背景:&/b&德国某TU9德语授课生物类硕士,我们专业加上我就俩外国人,另一个是中东某国的。&br&学费问题:从2014年秋季起最后一个收学费的下萨克森州也开始不收学费了。但是每个学校每学期要交200-300欧不等的包括学期票的费用。 英语授课的收费问题我不知道~~&br&需要转载请私信。&br&&br&&b&1. 课程的形式。&/b&&br&据我所知,不同的专业课程的形式是不一样的。&br&像我的专业(生物类),上课的形式主要有:普通授课类、讨论课、实验课、POSTER展示、Exkursion(实地考察)等。周围有学工科的同学,他们有专门的?bung的课程,就是讲解作业、讲解题目的课程,主要由助教来上。&br&&b&1.1普通授课类&/b&&br&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放PPT,台下同学听这样。一般是教授上,有时候教授出差了或者出国了,就由教授手下的助教上,一般是phd。但是还是比较随意的,就是有问题可以随时提。一般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就会问有什么问题,上课时候有问题是可以随时提出的,想上厕所也可以不用打招呼直接去。大多数老师都是用PPT的,但我也碰到有老师用反射式投影仪的,就是在胶片上板书,然后投射到大屏幕的那种。上课的内容也是根据课程有所区别的。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会做一个导论,主要是这门课讲的内容、授课形式、考试形式和参考书籍。复习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以老师的PPT为主,然后参考其他书籍的。我碰到的老师里,所有的PPT都是可以拷的。有的课程会发印好的讲义和习题册。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是,教授安排的觉得这门课应该学会的东西。所以说,参考书只是一个补充资料这样,教授的PPT才是重中之重。可能和国内大学不太一样,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一般是以一本书为教材,所有PPT内容都是出自那一本教材里的。我在德国上过的课程里发现,教授的PPT内容通常是出自不同的书籍,教授觉得哪本书哪个章节比较好,就用哪个吧,也经常会涉及到前沿的论文内容,有时候教授也会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举例讲解这样。因课程教授而异吧。&br&&br&&b&1.2 讨论课 &/b&&br&我上过的讨论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前沿的论文或者教授最新的论文。讨论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每门课都不一样,每个专业应该也是不一样的,我只能介绍一下我上过的。我们专业每门课都有讨论课。有的讨论课是教授提前一周将下周要讨论的论文发到我们的教学管理系统里,要求我们预习,上讨论课的时候教授会进行提问和答疑,有时候考试也会涉及到这个内容。课堂氛围,怎么说呢,每个班都会有一个爱提问的少年吧~~基本是这样的少年主打,气氛活跃起来后,其他同学补充这样。也有的讨论课是在讨论课第一节课的时候,教授分配任务,每人分配N多页的论文或者某教材上的章节,然后根据论文,做PPT,然后在本学期接下来的讨论课上做Vortrag(报告),然后接受其他同学提问这样的。分配的方式有抽签或者大家自选感兴趣的论文。曾经分到100多页的论文的我泪流满面啊。&br&&br&&b&1.3 实验课&/b&&br&我们专业每门课程都配有实验课。实验课的流程基本是:预习(课外),提问(课上),讲解(课上),做实验(课上),写报告(课下),提交报告(课下),Vortrag (有的有,有的没有)。&br&实验课的内容有的是基础实验,有的是和教授所在实验室做的内容相关,有时候的实验内容甚至是在读phd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带实验的通常是助教和讲师,有时候教授也会亲自带,每门课不太一样。我有一门实验课是教授组织我们去某山沟沟里的科研基地呆了一周,有实验,有参观,结束时还有BBQ,内容丰富,主题明确\(^o^)/~。&br&&br&做实验基本是两到三人一组,气氛很好很轻松的,有时候提问环节会比较紧张,但是做实验的时候就很轻松愉快了,偶尔开个玩笑神马的。中间休息时间,大家欢聚在休息室喝喝咖啡,吃吃甜点。做完了实验,有的课程是做Vortrag, 有的课程是要写实验报告,有的课程要求是以上两者都要做。写实验报告,有的是一个小组写一份,有的是一个人写一份。格式就是一般科学论文的格式。如果是一个小组写一份的话,一组的同学就会相约在自习室一起写一起讨论,每人负责相应的部分,然后一起讨论,如果组里有大牛的话就是抱大腿的节奏哈哈,但是一起讨论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提交报告以后就是等待反馈了。第一学期我的第一份实验报告来回被助教改了3回才算过,说出来都是泪,连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都改了。不知道别的专业怎么样,反正我这几年提交的报告,包括教授直接看的,都会有反馈意见,甚至连标点、语法都有修改,每一篇都是这样,感觉是很负责的。&br&&br&&b&1.4 POSTER展示&/b&&br&这个其实也可以划到讨论课里。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做Poster也算是一种技能点吧。流程就是教授提前把论文发出来,每个人或者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根据论文做一篇科学poster。 论文内容基本都是前沿进展,既有review,也有具体的科研内容。做好的POSTER拿到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打印(报上Project number,费用算教授的,不然那么大的彩印真的会破产= =)。在指定的日期,大家相聚在走廊里,挂上自己做的Poster。你可以去看别人做的Poster, 提问,也要接受别人对你的Poster提问并给别人进行讲解,最后会评选出最佳poster,奖励是一盒巧克力。获奖者会把巧克力分给大家吃\(^o^)/~ 当然了,巧克力这个是个具体的例子,每个学校每门课都不一样的吧~ 正是因为我平时在课上做的Poster多了,待我参加会议的时候需要做Poster的时候才会手到擒来,感觉是个不错的技能点呢XDD&br&&br&&b&1.5 Exkursion&/b&&br&Exkursion有学校组织的,可以报名参加,也有课程自带的。我只参加过课程自带的。教授资金比较充裕,给我们安排了很棒的包括早餐和晚餐的青年旅馆,出行工具是被包下的奔驰大巴。出行地点是北海边。教授说,游过这海就可以到达英国呢= =!一路上玩玩水,探探古迹,还有教授的讲解,一切是多么美好啊!可惜我们是在圣诞节前去的,海边有多冷你们造吗!!说出来都是泪啊!!不过集体出游真的是不错的体验!&br&&br&&b&1.6 如何获得学分&/b&&br&为什么这段不是如何考试呢?因为考试只是获得学分的一部分啊。考试有笔试,我做过的都是闭卷的(Klausur),据说有的专业是可以带一张A4纸的,纸上可以写公式神马的。(语言考试可以带字典的,德德字典)。也有的是口试(mündliche Prüfung). 考试时间地点都是教授订的。分数是从5分到1分,1分是满分,4分是及格,5分是不及格。每个学期每门课有两个考试时间,一个是课程结束时,一个是下学期快开学时,任选。一门课考试考不过3次就只能退学了,【据说】如果这样退学的话所有的德国大学你都不能选同样的专业重新开始了。笔试的话都有历年试题可以参考的。有时候会碰到历年试题,有时候一题也碰不到。&br&&br&除了考试,你还要完成上面说的上课(有的是会点名的),讨论课,做Vortrag,实验课,写实验报告(做Vortrag), 可能还要写Hausarbeit 小论文,做作业,做Poster。所有一切都通过了,恭喜你,你终于可以拿到这门课的学分了!当然了,每门课每个专业不一样,还是要看具体要求的。&br&&br&&b&2.实习&/b&&br&&b&2.1 什么时候实习&/b&&br&实习通常是在硕士阶段的第三个学期。至于是先实习后毕设(Masterarbeit)还是先毕设后实习看专业规定了。有的会要求在毕设前实习,有的要求是收到5封(具体数字忘记了,5-10之间好像)拒信就可以先做毕设再实习。看专业规定了。&br&&br&先做实习再做毕设的好处就是,实习结束后有可能在公司里继续做毕设,前提是有大学Uni的教授愿意带你,因为答辩必须在大学里答辩,中间涉及比较多,反正至少要有一个教授同意带你才行(道听途说一个悲剧,是某个孩子本来在公司做的毕设,后来教授和公司可能出了点扯皮的事情,最后教授不带了,无法答辩,做的毕设作废。这个例子是这边留学生里传的,具体经过我不太清楚。我身边的例子是,一个学工科的同学是跟公司谈好了,但是大学的教授不愿意带,最后只能放弃,回到大学里的研究所做毕设。)&br&&br&先做完毕设答辩以后再去实习的好处就是,公司觉得你很不错,实习完你就可以留下来直接工作了,条件好的拿蓝卡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身边有实例)。&br&&br&&b&2.2 在哪里实习&/b&&br&我的专业是可以不用去公司实习的,但是要自己找实验室找教授做一个小研究项目(Forschungsmodul)。我认识的其他专业的同学有去如Bosch, Continental这样的大公司实习的,有在旅行社实习的,有在小型科技公司实习的,也有回国实习的。&br&&br&&br&&b&2.3 实习的内容&/b&&br&我的Forschungsmodul就是找了我们大学的教授,在他的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小的研究项目,然后就接着继续在该实验室做毕业设计了。我的教授手下有不少项目,我做的就是其中一个,之前也有上一届的同学做了一部分,我是接着往下做的。&br&&br&我认识的其他专业(理工科背景的)大多是在公司里从事技术相关内容。我认识的里面大多数是写代码的,也有调试机器外加写代码的,专业对口的很多。和这些朋友聊天,感觉是在实习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很有收获的,搞的我现在也好想去公司里实习见识一番啊~~o(&_&)o ~~ 当然也有做的好像是文职工作,但我知道的理工科背景的去做的真的很少,因为可能不让通过拿不到学分啊。&br&&br&&b&3.科研内容&/b&&br&Q:有没有机会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这样的机会容易获得吗?&br&A:当然有机会啦。确切的说,接触科研项目是不可避免的呀,因为至少你得做毕业设计呀。&br&像我这个专业,每门课的实验基本都涉及到带这门课教授的科研项目。有的虽然只是基础实验,但是教授/助教设计的实验内容会和他们的项目相关,实验课的时候也会有介绍。有时候,实验课的内容可能就是在读博士/助教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毕业设计就更不用说了,是真正的科研项目。就是教授手下的科研项目之一,或者是教授手下的博士的项目之一。做出小成果了,教授也会带你出去开会的。&br&&br&&b&4.硕士和本科的不同——&/b&在德国读硕士和在国内读本科的不同:&br&首先,班级的概念比较弱。&br&其次,除了考试和学分要求,没人管你,你什么时候修哪门课,除非特别规定,你爱什么时候修什么时候修,什么时候考试都有选择,自主余地比较大。&br&第三,经常做Vortrag和写小论文还是比较锻炼人的。&br&&br&再说一下,上面的回答都是基于我的专业和经历,不敢妄答,不确定的道听途说也都标出来了。&br&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可以提出来顺便启发我一下,我暂时想到这些~~~有想到的再补充吧~~&br&码字不易,默默的求个赞同吧~\(≧▽≦)/~,谢谢~~{{{(&_&)}}}
刚结束毕业论文的人来回答一下。首先谢谢题主的问题,很具体所以比较好答。然后我回答的内容都是基于我的经历,我相信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可能都不太一样,只能说给大家参考一下~~欢迎各种补充和乱入&( ̄▽ ̄)& 。背景:德国某TU9德语授课生物类硕士,我们专业…
#我有一个男性的胃#&br&&br&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r&你需要如下东西&br&平底锅一个,我当年用的是宜家的1.99小平底锅,打折0.99的那个&br&炖锅一个,我当年用的是宜家7.99小锅,打折4.99的那个&br&菜刀筷子铲子勺子油盐水酱油醋(请买中国品牌)花椒辣椒(中超有,最小包买一包就行)黑胡椒粉&br&&br&默认你会做米饭但是不会做馒头包子饺子等&br&&br&1、鸡蛋烧&br&鸡蛋至少2个,超市最普通的鸡汤汤料当然浓汤宝也行,油&br&两个鸡蛋打散了,汤料冲好兑两汤勺大概20ml的量进去。蛋多的话自己换算&br&平底锅搁火上倒一点油进去,约2平方厘米即可,把油荡开烧热&br&热了之后拧小火,倒四分之一蛋下去,放下盛蛋液的碗之后立刻用筷子将蛋皮折叠起来,折成一个小方块&br&然后再倒四分之一蛋,折叠包住之前的四分之一,以此类推,用完蛋即可&br&唔如果你的心情好的话还可以在最初倒一点馅进去做成有馅的,我一般是用剩菜……&br&要点就是把火关小一点,不要搞糊&br&&br&2、可乐饼&汉堡排&br&去超市买好速冻的可乐饼(土豆肉饼/洋葱肉饼)或者汉堡排←不负责任&br&这玩意很难坏你可以买家庭装的很便宜,就算马肉我觉得对穷学生来说也无所谓(kira&br&拿回来,锅里烧热油,开小火丢下去煎&br&煎到两面有点焦盛出来,放在米饭上,浇上超市有售的各种酱汁……&br&&br&3、牛肉饭亲子饭猪排饭&br&去买大洋葱,喜欢吃买俩不喜欢买一个,回来剥好切成片(洋葱竖着切成片自动可以成丝的不要一点点去抠那个丝)&br&牛肉饭就去买牛肉片亲子饭就去买鸡腿肉猪排饭就去买猪排肉,肉买回来要洗一下&br&然后请看图↓&br&&img src=&/54cbacdeca70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11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4cbacdeca70d_r.jpg&&猪是最麻烦的,鸡和牛直接从洋葱那步开始就可以了&br&顺带这个料只要不打鸡蛋就不容易坏,可以一次做很多屯着……&br&&br&4、土豆炖肉&咖喱饭&br&肉猪牛鸡羊什么的都随便,先热水煮一下去腥俗称焯一下&br&土豆洗净切成块,你要是没有点削皮天赋的话,不削也可以……&br&热锅,倒油,土豆炒一下&br&将炒好的土豆倒入炖锅,各种肉洋葱西兰花豆腐朝鲜蓟……只要没有奇怪的味道都可以切块丢进去&br&拧小火,炖着吧,半小时后开饭&br&&br&咖喱饭么,首先你需要有咖喱,这个请咨询你的阿三同学们,新手建议买咖喱块,宜家中号锅6-8小块。&br&开火,把咖喱块丢到你的剩菜里,搅一搅&br&好啦咖喱好了……(真懒&br&&br&5、炒卷心菜or白菜or甘蓝or西兰花……等&br&买菜,洗净,切片/块/丝&br&锅烧热倒油丢四五粒花椒一两个干辣椒下去炝锅,如果你那里有葱姜蒜的话也可以用&br&把菜丢下去,炒一炒&br&加一点水,盖锅盖,两分钟。(如果你的炉子火力旺盛可以爆炒的话,这步你就当没看到)&br&&br&6、歪门邪道的留学生流零食制法&br&可乐卤肉卤蛋&br&白煮蛋剥好,肉焯水,可乐1L的一桶,中超炖肉包一包(这是比例,最终你得保证汤没过肉蛋)&br&把可乐倒锅里,炖肉包丢下去,自己掂量着放点盐和酱油,开火煮沸&br&煮沸后把火拧小,保持沸腾状态炖10分钟左右&br&然后把肉或者蛋丢下去,再煮开,煮开后关火搁着吧,泡一夜就行了……&br&#如何溏心# 资本主义的普通大小鸡蛋冰箱拿出来之后中火煮9分钟&br&&br&炖鸡爪(LA的1kg爪子才1.99刀不能忍&br&爪子焯水,热油锅,爆香葱姜蒜,把鸡爪丢进去稍微炒一炒&br&然后倒酱油料酒盐下去继续炒一炒,料酒么我一般倒点啤酒算了……&br&倒开水没过爪子,拧小火,炖。注意保持水位,炖烂就好啦XD
#我有一个男性的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需要如下东西平底锅一个,我当年用的是宜家的1.99小平底锅,打折0.99的那个炖锅一个,我当年用的是宜家7.99小锅,打折4.99的那个菜刀筷子铲子勺子油盐水酱油醋(请买中国品牌)花椒辣椒(中超有,最小包买一包就…
这问题真是难免变成莫名其妙的政治讨论。&br&&br&&b&我来从自己的专业谈起,认真地回答楼主的问题。&/b&&br&&br&&br&要是我能出国学,要是真的能搞到关键,国内水平何止提高二十年。&br&就我现在的专业来说,西方国家对我们严格禁运。记得入校第一天听到一件事:西安某所两位先辈去美国想偷偷买个美国的民用设备回来研究,不幸被捕,以间谍身份蹲监狱中。这消息听得真是五味杂陈。。&br&&br&不仅是我的专业才有这样的问题,在材料啊制造啊高新技术等等方面,我们很多很多关键技术都离国外差很远。我国现在能生产的主要还是一些低技术的东西,正在努力向高技术转型中。而国外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当然是不会主动拿出核心技术和我们分享的。所以国内的研究者只能闭门造车。&br&&br&说回我的专业。&br&拿光纤技术来说吧,国内做出的在显微镜下看都是毛糙的,而日本产的光纤平滑完整,信号不是一个档次啊。但是日本人把光纤剪成小段再卖给我们(制作的时候当然是长的),国内要使用,就只能把光纤“焊接”起来。这种接点当然会影响信号质量,可是有办法吗?没办法。&br&人家做高精度器件,我们勉强也做出了高精度器件。怎么做的呢?以自己现有的技术做出低精度器件,然后拼命挨个测试,在几千个器件里挑出一个【碰巧】精度很高的。我觉得这听着就不靠谱啊,器件精度高的技术没有,原因未知,它测试的时候碰巧精度很高,谁知道用着用着会不会就【碰巧】精度下降了?&br&&br&最近好像很流行说中国如何如何强大了,可以在各种领域突飞猛进玩转地球,还钢牙腹黑小白兔……&br&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大概是说美军嘲讽中国潜艇噪声大,潜艇到南海还是哪里羞辱中国海军。果然检测到特别明显的潜艇噪声,追踪一阵子没有了,美军知道这是潜艇停了试图躲过去,于是守株待兔加以嘲讽。结果噪声突然在他们身后出现,美军不知道是怎么做到无声无息绕到背后的,吓得一身冷汗离开了。——他们不知道,其实中国布置了一模一样的两艘潜艇。&br&发段子的人总结,说美军是技术型军队,中国军队是计谋型军队,似乎很是自得。&br&可是我听着很脸红,简直是一个大耳光抽到所有搞技术的人的脸上。这空城计一样的计谋……空城计那城是空的啊,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才用,如今和平年代你能吓走它一次半次,真的到了养兵千日用兵的那一时呢?就把潜艇停在海底当地雷用?太丢人了。搞降噪的丢人,我们专业的也跑不了,美国同样精度的传感器,系统精度比我们高五十倍。丢人!丢人!丢人!我们的专业能力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五十年,很多专业都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几十年。&br&&br&落后怎么办?只有咬牙拼命四字而已。&br&我的导师别说周末了,连过年都不给自己放假,早九晚八地在实验室死磕,一磕就是很多年。他会有空刷知乎回答这个问题吗?&br&&br&&b&对于我的专业,如果能去学到的话,当然是拼命学会所有东西!更高、更精、更尖,把它们装在脑子里,带着它们和更好的自己回来!&/b&&br&&br&……不好意思,我就是那个从小就很想报效祖国报效全人类的“五毛”、“中二”、“圣母”,所以我选择学工程做技术。这是一种毫不英雄的英雄主义,好多人说祖国看都不会看他一眼——&br&——大海会看小水滴一眼吗?是水滴组成了大海。&br&——风车会看小气流一眼吗?是气流推动了风车。&br&——祖国会看我一眼吗?……我!不!在!乎!!差距从五十年变成四十九年三百六十四天,也是我的勋章!&br&&br&&b&并不是非得名字写在纪念碑上,才有资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b&
这问题真是难免变成莫名其妙的政治讨论。我来从自己的专业谈起,认真地回答楼主的问题。要是我能出国学,要是真的能搞到关键,国内水平何止提高二十年。就我现在的专业来说,西方国家对我们严格禁运。记得入校第一天听到一件事:西安某所两位先辈去美国想偷…
云南牛干巴
云南牛干巴
谢邀! 这个问题我要发挥知乎精神来回答!&/strong&&br&&b&&br&&/b&&strong&&/strong& (你原来的问题是“ 准备去新加坡留学,请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
我就针对这个回答,这样受众面也更广一些,更好)&br&&br&&strong&自我介绍:&/strong&我是新加坡SM1全奖公费留学生,后来建立PRC Association of SM1 Scholars。这是对外的公共主页&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6011353&/span&&span class=&invisible&&4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
&/strong&&br&&strong&
&/strong&&br&我的建议是&strong&首先争取到公费留学的机会。&/strong&为吸引外来人才,同时促进中新关系,更好的把握在迅猛发展中国市场中的商机,新加坡教育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奖学金计划,其中SM是Senior
Middle School的缩写。 &br&&br&&strong&初三毕业是SM1,&/strong&由于SM1采用的是对口学校的制度,所以招生工作是由该省市在新加坡对口的中学独立进行的。不同的省份、城市的学校有可能会被分在同一个中学,而同城市的不同中学所对口的学校也不一定相同。 SM1的招生考试通常是在暑假期间进行,多为7月底至8月初,学校的报名工作会在学生毕业前结束。获取考试资格的考生将分别参加笔试和面试,一共分为两天。 &a href=&/view/1649821.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16&/span&&span class=&invisible&&49821.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strong&高二是SM2。&/strong&SM2的招生&u&考试&/u&也与SM1类似,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包括&u&英文&/u&,&u&数学&/u&,&u&物理&/u&及IQ。全部考试在一天内完成。与SM1不同的是,SM2招生的笔试通常在面试前两个月进行,而且根据笔试&u&成绩&/u&会在面试前刷掉一部分考生。 录取的SM2学生将在当年的12月初入读新加坡(从2011年开始有部分实验省的学生在当年7月便直接赴新就读)。在新加坡的初期还会有一个分流考试,极少数尖子并有着较英文基础的学生只需八个月的培训,来年8月即可进入大学学习,而大多数人则需要进行20个月的培训,晚一年入学。&a href=&/view/187999.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ew/18&/span&&span class=&invisible&&7999.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如果你自费的话:&br&&strong&&/strong& &br&&strong&
教育部发布2012年第2号留学预警&br&
赴新加坡留学应注意相关情况变化&/strong&&br&&strong&
&/strong&&br&&strong&
留学预警【2012】2号 总第52期 日&/strong&&br&&strong&&/strong& &br&近年来,随着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新加坡政府为保护本国公民在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正在实施逐步削减公立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名额、大幅提高国际学生学费标准等政策。同时,受新移民政策收紧的影响,赴新留学人员毕业后在新谋求工作机会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另一方面,国内有部分留学中介机构在宣传赴新留学时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严重误导留学人员及其家长。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提醒广大赴新留学人员注意以下几点:&br&&br&1.&strong&认真核实留学中介机构的宣传信息。&/strong&目前国内有一些留学中介机构以赴新留学“学费低廉”、“就业前景好”、“移民容易”等夸大宣传,鼓动留学人员及其家长选择赴新留学;也有些中介机构在留学人员赴新后无法兑现其宣传承诺、拒绝退还相关费用,给留学人员及其家长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建议留学人员及其家长应尽量通过新加坡驻华使馆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a href=&http://ww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等正规渠道,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新加坡学校办学资质情况及其它相关留学信息,避免选择那些办学稳定性差、质量也难保证的学校。&br&&br&2.&strong&申请就读新公立高等院校的难度显著增加&/strong&。因近年来新公立高等院校趋向减少招收国际学生,并大幅提高了对国际学生的入学成绩要求和学费标准,致使国际学生申请就读新公立高等院校难度加大。因此,建议我赴新留学人员要理性客观地制定留学规划、谨慎地选择院校,并尽量做多手准备以免延误自己的学业。&br&&br&3.&strong&进入新公立中小学就读的可能性降低。&/strong&近期,新教育部宣布调整公立中小学的入学政策,国际学生入学就读的机会减少。因此,建议计划送子女赴新就读当地公立中小学的家长,务必要仔细了解新加坡政府最新入学政策,以免耽误了子女的前程并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br&&br&4.&strong&留学人员毕业后在新就业前景不容乐观。&/strong&受新移民政策调整影响,新政府正逐步削减外籍人员在新就业的配额指标,并严格限制工作准证的签发,导致国际学生毕业后在新就业困难重重。因此,建议我赴新留学人员应提早规划好毕业后的去留问题。&br&&a href=&http://www./index.php/default/news/index/36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dex.php/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fault/news/index/36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针对第一点,我专门回答过这个问题:&strong&&u&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黑留学中介?&/u&&/strong&&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8&/span&&span class=&invisible&&582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 “黑中介”和“出国热”哪个在前,似乎已经变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strong&出国热促发更多人趋之若鹜投奔中介行业,而黑中介又不停地煽动出国热。最后,不分青红皂白,似乎所有学生都幻想着出国。出国党中不乏有的动机盲目,方法混乱,掌握的信息也非常之少。他们眼中的信息多半由中介以广告的形式提供,&/strong&最终在互联网“谎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的荒诞逻辑下,黑中介昌盛和盲目出国热一步步走向了现实。&br&&br&
反观中国的社会,我们在一个以圈子为中心,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和以契约文化为指点,逐渐开放的商业社会中间的过渡期。一方面,我们的圈子和相对封闭的文化造成很多事情需要关系的支撑。朋友需要介绍,找工作需要介绍,租房需要介绍,甚至很多人结婚仍然需要介绍。社交平台的缺失造成的是流程逐渐繁琐化,信息不对称,从而需要某种平台完成中间任务。而契约文化中,我们有开始重视金钱,将一切商品化。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中介平台的商业化。对很多黑中介而言,只要写一纸文书,就可以赚到数万大洋。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br&&br&
但一来二去,中介已经成为了一种可怕的市场力量,&strong&他可以掌控霸王条款,可以捞取巨额利润,可以为所欲为。一个商业市场却缺少法律的维护,无政府状态成为了常态。&/strong&在只有道德作为支撑的前提下,中介行业也自然是龙鱼混杂。&br&&br&
这种盲目出国热、黑中介昌盛、行业内无政府状态等现实下,弱肉强食游戏的受害者自然是学生。学生身边的信息可能最少,最容易被洗脑,“合作”、“项目”等诸多名目中,他们也最有可能是受害者。很有可能即耽误了时间,有费了金钱,却无处伸冤。所以,做到以下三点,多少能改变当前的现状。&br&&br&一,
&strong&知己知彼。&/strong&无知是悲剧的起源。你掌握的信息越自由,你就越可能自由。如果你选择了出国,你应该多查找资料,明白自己的定位和眼前的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介往往并不是提供正确的信息,而是利用信息的不透明蒙骗你。所以一定要多了解信息。&br&&br&二,
多结交来自各种圈子的朋友,预科的、中介的、DIY的、走项目的、靠关系的、本科的、研究生的、高中的、公立的、私立的、文理的、精英层的、草根层的、往届的、未来有出国志向的、毕业的、再读的。多和他们交往,你可以看清楚出国党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有一个草率的印象。&br&&br&三,
相信自己。不要害怕考托福,不要害怕DIY申请。很多事情,托福比预科管用,自己申比中介效果好。&br&&br&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这些的话,甚至不用等到工商部门打击,那些黑中介就会在市场上生存不下去&br&&br&&br&&br&---------------------------------------------&br&如果你来了新加坡,那么这是以前在豆瓣上写的&a href=&/group/topi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group/top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1. 关于钱的一点小Tip&br&&br&无论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乘5!比如说一碗三块钱(S$)的面,它就是三块钱人民币。 我知道要改掉这个习惯比较困难,但是真的,相信我,你越早改掉这个习惯,你的生活就会越开心。祝大家早日发现三块的鸡饭蛮便宜~&br&&br&大家应该都会有一个银行账户。建议不要留大额现金在身边,因为宿舍其实很不安全。(咳咳,某些黑度很高的同学)。大家懂的。什么是大额现金?在新加坡,50块的纸币相当于大钞了。&br&&br&出门可以不带现金,但是一定要记得带你的ATM卡!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可以用NETS,也就是刷卡来付钱的。不管是5块钱还是800块,统统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跟食物有关的一般都不能刷卡。而且有些地方,比如特定的EZ link car top-up machine,只接受NETS的付款,所以带卡是很重要的。有的ATM卡可以升级成为借记卡,方便网上支付,同学们也可以考虑一下。&br&&br&硬币也很重要,新加坡两块钱以下的都是硬币。硬币不仅可以用来买vending machine里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坐车。这点我会等下详细说。&br&&br&另外,ATM卡只有16岁以上的同学才可以申请,所以。还没满16岁的小盆友们,就暂时忍忍吧。ATM卡也有取款和刷卡每日限额。具体的情况大家可以咨询银行。&br&&br&新加坡的常见银行有POSB, DBS, OCBC, UOB等等。都差不多(但是信用卡就不一定了)。值得一说的是,POSB和DBS其实是一家,所以ATM卡在两家的ATM机上都可以使用,也没有额外的手续费。&br&&br&OCBC &u&&a href=&.sg/global/main/index.s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global/main&/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s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POSB &u&&a href=&/posb/Pages/default.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osb/Pages/defa&/span&&span class=&invisible&&ult.asp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DBS &u&&a href=&/sg/Pages/default.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Pages/defaul&/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sp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UOB &u&&a href=&.sg/personal/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personal/ind&/span&&span class=&invisible&&ex.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br&&关于带钱&br&&br&不建议带中国的银行卡或者信用卡来新加坡。最有效的办法是从中国带人民币或者新币。 人民币可以在新加坡各处的authorized money changer换成新币。汇率差别其实不大,没必要特别选一个地方。新币比较方便,直接存银行就好了。 可在中国提前换成新币(中国银行)。&br&&br&带有银联标志的中国银行卡是可以在新加坡的各处ATM机取钱的,按现行汇率折算,但是貌似有20%手续费? &br&&br&存钱的时候不一定要去银行,很多银行有自助存钱的机器= =,囧,那个叫什么。(感谢Gradisca提醒,是cash deposit machine)只要ATM卡就可以存钱了。很放便。&br&&br&2. 关于穿衣服的&br&&br&大家穿袜子的话别把袜子拉得太高呗?女生男生船袜ankle socks就可以了。另外记得常被一双人字拖,男生女生都要。很快你就会发现除了上学要穿鞋子以外,新加坡的哪里都是可以踩着拖鞋去了!另外千万别穿了袜子穿拖鞋!也就是说别穿着袜子穿拖鞋!谢谢。还有,新加坡治安良好,随声携带的小腰包就免了呗?我知道大家刚来的时候总有把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很容易就改掉的。因为新加坡很安全。&br&&br&另外,很多牌子的衣服,在中国可能卖的很贵,在新加坡则卖得很affordable.大家可以考虑趁着刚来时间充裕,好好的买买东西什么的。等下我会更新一个shopping centre的列表。&br&&br&3 关于贵重物品&br&&br&最贵重的物品是什么?钱?iPod?都不是!作为一个外国人,最贵重的物品是旅行证件。包括你们的护照(会被hostel收起来)还有你们的student pass。 student pass千万别弄丢,一方面它相当于你的身份证,一方面它还是你的签证。没有了它,你可就是非法移民了。student pass弄丢了一定要及时补办。如果丢失,立即去警察局做police report,同时联系你的MOE Officer. 另外,很多场合,包括考试和买电影票等等,需要身份或年龄的场合,你们的EZ Link Card就足够了。所以没什么特别要求的话(买烟买酒)就把你们的小绿卡放在家里吧。&br&&br&&br&4.关于出行&br&&br&新加坡有(完善且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的有MRT和巴士,覆盖了几乎新加坡的全部地区。MRT是Mass rapid transit的缩写,和地铁相当,由SMRT运营。虽名为地铁,但是很大一部分的轨道是在地面上的。巴士由SMRT和SBS共同运营,但SBS的巴士线路占主导地位。&br&&br&MRT和巴士的车资都可以单独支付,但是为了方便,建议(其实是必须要啊!)大家使用EZ Link card。大家的ez卡与普通的成人卡有所不同,可以享受学生优惠,同时卡上也有照片和个人资料,所以也可以作为身份证明。在考试时,或者购买限制级的电影票时,ez卡可以被当作ID使用。所以,如果自己的ez卡丢失,一定要及时到concession card replacement office去补办。在补办之前记得要到学校general office领取学籍证明。&br&&br&EZ卡可以在全岛的MRT station和top-up machine充值。有些ATM机也可以充值,但是好像不太支持concession card。&br&&br&EZ卡有时也可以作为cash card用作支付的工具。但是不建议大家用ez卡,因为刷ATM卡一样方便,而且更安全。&br&&br&EZ卡有时也会被扣住作为抵押,比如租借自行车或者拜访其他学校的时候,因此带EZ卡是很重要的。&br&&br&说完了神奇的EZ link卡,说说坐车的小tip吧= =,&br&&br&现在的车资都是按路程计算的,也就是说,你坐的距离越远,车费也就越贵。但是如果是换乘的话,也就是说,巴士和巴士,巴士和地铁,地铁和巴士之间的换乘,只要在半小时内进行,都按照一次旅程计算。而且我们的concession card有一个封顶的车费。貌似是五毛多一点点。也就是说。。。只要你每次换乘都在半小时之内的话,坐一天的车也是五毛多一点点。&br&&br&说说刷卡的问题。上巴士的时候肯定是要刷卡啦。如果卡上没钱的话,可以给司机看一下你的车卡然后再投硬币,学生价貌似是五毛半。不然就要付成人的车资了。下车的时候同学们很多人不喜欢刷卡,其实是很不对的!下车如果不刷卡的话,你换乘的时候仍然是按照新的旅程计算,所以就不能享受到学生卡的优惠了。&br&&br&出门前最好计划一下出门的路线,建议使用google地图什么的可以标出乘车路线的工具。另外,有些巴士看起来貌似是可以到一个地方,而且最后还真的能到,但是会绕很远的路花很长的时间。&br&&br&如果时间很紧,最好坐地铁。因为地铁发车频繁,速度也比巴士快得多。在新加坡很多时候描述地点的时候都是以地铁站的位置来进行的。比如某某活动的时候在某某地铁站集合等等。因此有必要熟悉一下各站的大致位置,免得坐车的时候走弯路。&br&&br&新加坡地铁主要有四条线。绿线贯穿东西,紫线贯穿南北,红线主要覆盖北部。新开的黄线把绿线和紫线和红线很好的联接了起来。&br&&br&此外,大家也可以考虑做的士,也就是出租车。四个人拼车其实不会太贵。但是要注意早上和晚上高峰时期是要加价的。半夜打车更是会翻倍车费= =, 坐出租车时一般说出自己要去的街名就可以了。除非是很大的地方,司机一般都是不知道的。&br&&br&SMRT &u&&a href=&.s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SBS
&u&&a href=&.s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MRT地图&u&&a href=&.sg/trains/images/tn_networkmap_big_140410.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g/trains/imag&/span&&span class=&invisible&&es/tn_networkmap_big_140410.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br&5.关于吃&br&&br&新加坡是美食的天堂。同学们吃饭常去的地方,不外乎是小贩中心!(我的娘还是英文吧,hawker centre) 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小贩的地方。和快餐店(KFC,M记,Burgerking等等)KFC和M记其实是同学们写作业的地方。。。呃,而且完全相当于家常便饭,差不多可以天天去吃。&br&在小贩中心,只要是华人的店,就说华语就好了。这点等下再细谈。然后常见的问题有:&br&&br&“大小?”就是问是大份的还是小份的。&br&“吃包?”吃就是堂食,包就是打包带走。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说包来表示打包。比如:“六号,包”&br&“干汤?”这个大家可能比较困惑。问的是面是要干面还是要汤面。一般来说汤面会比较便宜。&br&“要辣?”就是要不要辣椒。&br&&br&另外说“加料”的话,量会比较足一些,但是需要多加五毛到一块的样子。&br&&br&吃面的时候经常还需要选要哪种种类的面。&br&&br&然后在快餐店,一般常用的有&br&eating here 在这里吃&br&take away 打包&br&chili or ketchup? 辣椒酱还是番茄酱&br&coke 可口可乐(M记) pepsi 百事可乐(KFC)&br&upsize 加大&br&&br&常见的饮料还有&br&ice lemon tea&br&ice milo&br&green tea&br&&br&KFC专用的&br&&br&crispy 脆皮炸鸡&br&regular 普通炸鸡&br&the potato 土豆泥&br&&br&6.关于GST&br&&br&GST是goods and services tax,现在的税率是7%。&br&&br&不管购买任何商品,甚至包括交学费,(education也是一种商品)的时候都要交GST。很多情况下GST已经包含在标价里了。如果是没有包含的话,7%其实也不是很多。&br&&br&另外,student pass持有者是不能在海关退税的。大家谨记= =&br&&br&&br&7,关于找房,其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把握:&br&首先,要搞清楚房主是谁,而你又是向谁租住的&br&其实租方大多分三种情况&br&&br&第一种:大部分有单间出租的房间都是本地的房东因为有闲置的房间所以出租的,更有甚者是以出租自家的房间给他人以达到谋生的目的。个人认为,这些的房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在是生活在一个家庭里面,感觉比较温馨也比较有安全感。同时不好的地方就是要努力和房东一家搞好关系,有些时候对你的要求限制也比较多。这些家庭一般不愿意和你共享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肥皂、卫生纸、甚至洗衣粉什么的。同时这些家庭的家具一般都比较全。不要奢求这些家庭提供关于熨衣服之类的服务。&br&&br&第二种:许多出租的房子,都有一位“二房东”。这也是租房的“潜规则”(组屋的二房东是违法的)。关于二房东,其实就是另一位租房的房主,一般与房客同住。因为大部分的原房主经济状况都不错,出租房子是为了减少自己租用整套房子的费用或者是挣一些外快,所以他们为了贪图方便,更倾向于整套出租,而不是单间出租。这样就给了许多租房的人赚取外快的机会机会,“二房东”们多半会先将整套房子租下来,然后再分单间出租出去,这样一来,由于整套租比较便宜,单间租又比较贵,就可以让“二房东”以极其便宜的价格租住较好的房子,从而节省开支。这种“二房东”多半以学生居多,也有工作人员。&br&当然,也有些是一些“二房东”并非租住在房子里,他们有许多都有家庭,大多是工作人员,租房只是为了赚取外快,此处概不赘述。&br&&br&第三种:也是一般比较常见的学生宿舍。分别分为公立学校、私立国际学校和私人学生宿舍。公立学校的宿舍一般不开放给非本校学生居住,一般只是提供给MOE的奖学金得主和学校的一些特殊program的学生,但是其中一个例外就是华侨中学。华侨中学是新加坡比较出名的提供大量宿舍房间给外校学生的宿舍。当然许多包括在ACSI之类的学校也有此方面的宿舍提供。私立国际学校宿舍主要是由像MDIS等一流新加坡私立学院校提供给学生所居住,设备大多还算完善。优点是比较方便省事。推荐给那些刚来到新加坡,对新加坡还不够了解,又有条件的一流私立院校学生居住。私人学生宿舍,一般是由个人或公司投资所建的学生宿舍,设施相应来说比较完善,价格也稍显昂贵,优点是比较快捷方便,推荐给对新加坡尚不够了解,所处私校又不提供住宿的私校学生,如博伟,辅仁,kaplan等等。(NUS,NTU等公立大学宿舍暂不讨论)&br&&br&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比较少的一类,就是寄宿家庭。一般就是几个租住在一个寄宿家庭里,每月缴纳九百到一千四百块不等,寄宿家庭将提供食宿甚至熨衣物整理房间等服务。&br&有关在新加坡租房的方式,主要有单间租房,搭房合租,整套出租,和短期出租四种方式 :&br&单间租房,顾名思义,就是一人租一间房。由于房间种类的不同和房屋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每月租金从$300—$1800不等。&br&&br&优缺点:优点是一人一间,安静,利于学习,缺点是个别中心地段价格过高,非留学生所能承受。&br&建议:适合绝大部分留学生朋友。&br&&br&搭房合租,就是指与一名室友一起合住。价钱在$200—$800。&br&&br&优缺点:价钱相应来说会便宜很多。主页君曾经在大巴窑与人合住一间房,每月房租只有$280,确实便宜很多。不过缺点也显而易见,两人合住,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以及种种差异很容易引起矛盾。&br&&br&建议:希望大家慎重考虑,选择关系十分好,较了解的人一同居住,更好避免摩擦。&br&整套出租,就是指租一整套租屋和公寓,每月租金约在$3000—$8000不等。&br&&br&优缺点:价格比分别租每个房间的价格合起来相对便宜一些。整体价格太过高昂,需要手头资金宽裕&br&建议:此方法适用于已婚人士或有孩子的夫妇租住,当然,如果你想当一名“二房东”的话,整套出租无疑是你的最佳选择。&br&&br&短期租房,就是一般指租住不满一个月的房间,房租按天收费,从$50—$300不等。&br&一般是出国考察或者短期在新加坡旅游购物的人租住,对于那些住不惯酒店的人比较适用。&br&关于租房渠道,给大家推荐几个网站:&ol&&li&新加坡找房网网址:&u&&a href=&http://ww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li&&/ol&
新加坡找房网可以说是新加坡最大的正规租房网站,网站中有无中介费特区,公寓组屋整套出租,单间房间出租,搭房合租找室友,公寓租屋买卖,自由集市六大板块。其优点是上面租住信息都是由正规中介发布的,有关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毋庸置疑,一般不会出现欺骗房款等问题。缺点就是收费较高,就租房而言,其中介费价格一般是每月租金的50%—100%。推荐给那些相应条件较富裕的,或者是没有闲暇时间去自己找房的朋友们。&br&&br&以下是各版块的网址:&br&无中介费特区:&u&&a href=&http://www./no-agent-fe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o-agent-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整套公寓出租:&u&&a href=&http://www./house-for-ren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ouse-for-&/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n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单间房间出租:&u&&a href=&http://www./hdb-apartment-ren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db-apartm&/span&&span class=&invisible&&ent-ren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搭房合租找室友:&u&&a href=&http://www./find-roommate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ind-roomm&/span&&span class=&invisible&&at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ol&&li&狮城论坛租房板块&/li&&/ol&网址:&u&&a href=&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gid=116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sgchinese.net/for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p?gid=116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u&&br&&/u&说起大名鼎鼎的狮城论坛,我相信很多在新加坡呆过一段时间的人一定都有所耳闻。虽然很出名,但主页君还是要说,在租房方面,狮城论坛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其优点就是信息更新快,选择多,而且还没有中介费用,另外,大多发帖的都是留学生或者是来新多年的人士。主页君的许多朋友都是通过狮城论坛找到了他们现在租住的房子。缺点就是房源良莠不齐,甚至有时还有骗取房款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其实还是很少的)。相应来说,几乎对所有的留学生都比较适合。&br&&br&以下是各版块的网址&br&短期房屋:&u&&a href=&http://bbs.sgchinese.net/forum-235-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sgchinese.net/for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35-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单间搭房:&u&&a href=&http://bbs.sgchinese.net/forum-138-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sgchinese.net/for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138-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整套出租:&u&&a href=&http://bbs.sgchinese.net/forum-234-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sgchinese.net/for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234-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r&小贴士:由于狮城论坛租房板块信息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无人工置顶,可能前两天发布的帖子,两天后就要到七八页才能找到。所以希望大家在找房时多一点耐心,仔细查找,不要着急。&br&
谢邀! 这个问题我要发挥知乎精神来回答! (你原来的问题是“ 准备去新加坡留学,请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 我就针对这个回答,这样受众面也更广一些,更好)自我介绍:我是新加坡SM1全奖公费留学生,后来建立PRC Association of SM1 Scholars。这是对…
受邀答。&br&已经毕业快三年,之前是在KIT念的Maschinenbau Diplom。&br&机械的课程形式比较简单:&br&Vorlesung:基本就是国内的大课。教授在上面讲,底下听课做笔记。Grundstudium阶段讲的内容基本就是国内的本科内容。Hauptstudium根据方向不同会讲稍微专业一些的东西,但也并不是什么很前沿的东西。&br&?bung:所谓的习题课。通常是助教或者高年级学生来带。内容主要是习题讲解,算是对笔试有些帮助。&br&根据专业方向不同会有一些校内实验/实习课,有时候会带口试。内容比较宽泛粗浅,算是给学生一些对自己专业的感性认识。&br&我自己的感受Uni里的Maschinenbau偏理论稍微多一些,没有非常细非常具体的专业课。这点和FH不大一样。学校里的部分老实说并没有比国内的授课强很多,我当时选的几门专业课都只是让学生略微了解一下这个领域而已。&br&六个月的必修实习是我认为在德国念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除了专业方面,企业如何运作,如何执行定义好的流程,如何与同事/领导/客户/供应商打交道,如何处理日常工作等等等等,这些经验是在再一流的大学里也学不到的。实习的经历和证书对日后的求职也非常重要。靠谱的企业会把实习生当半个员工来用,而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打杂的劳动力。我的体会是宁可多花些时间,也一定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实习,这比多考一两门1,0要有用。&br&同理,有条件的话论文也尽量在企业里写,最不济也要找个学校研究所和企业合作的题目。&br&在企业里做的实习和论文,除了获取专业经验,更重要的是积累人脉。机械行业通过实习论文最后获得正式职位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我现在部门最近一年内来写论文的学生最后百分之八十都拿到了公司(包括其它部门)的职位。&br&&br&总的来说,机械专业在德国不能算难念(除了个别学校个别课程)。我现在回想学生生活其实是挺轻松的,笔试大部分可以临时抱佛脚,专业课的口试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内容也没什么难的。按我的理解根本谈不上宽进严出,把念书当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来看的话,不存在毕不了业的问题。学制偏长在Diplom时代的确是个缺点,现在转Bachelor/Master之后好像也不是那么夸张了。&br&就业相比其它专业也是容易的,德国工程师需求量一直很大。要进顶尖的企业会难一些,但也不是不可能。
受邀答。已经毕业快三年,之前是在KIT念的Maschinenbau Diplom。机械的课程形式比较简单:Vorlesung:基本就是国内的大课。教授在上面讲,底下听课做笔记。Grundstudium阶段讲的内容基本就是国内的本科内容。Hauptstudium根据方向不同会讲稍微专业一些的东…
&p&我这个在美国硕士毕业后又在美国工作了近一年回到上海刚刚经历了校招考验的人(大喘气)太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了。&/p&&p& —————————分隔线能不能萌一点^^—————————————— &/p&&p&题主的问题中透露出一个意向,就是最终题主是要回国的。 所以我只说在美国工作一年会给你回国求职带来的影响:&/p&&p&&b& 一.劣势 &/b&&/p&&p&&b&1.非应届&/b&&/p&&p&因为楼主问的是要不要实习1年,不是2.5年,所以我再假设楼主不是STEM专业,而是留学最热门的泛商科专业。 &/p&&p&泛商科专业国内就业市场上最活跃的分子——中资银行们,校招网筛简历的时候非常在意你是不是应届生,而且他们的应届的定义是次年毕业。 &/p&&p&虽然美国海归常常毕业前一个月还在上课考试,根本无法提前8个月回国求职,但网筛简历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不管特殊情况。 &/p&&p&除有些银行对海归比较重视有海归专场或者针对海归有特殊规定,你基本都会因为非应届问题大大增加网申被挂的几率。 &/p&&p&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亲赴宣讲会递交简历,我猜这一部分简历HR会人工筛选,会增加非应届海归的通过几率(前提是你确实合适)。&/p&&p&此方法亲测有效,不过我这个实验也不够精确,比如某行去了宣讲也投了网申,进了下一轮我也不确定是哪种方式过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凡是我没去现场交简历仅仅通过网络申请的,都没进下一轮,凡网申后也去了宣讲会的,都进了面试或笔试。(人民银行除外,人民银行网申会让你解释延迟派遣的原因,答案合格就能通过网申。) &/p&&br&&p&&b&2.无法参与国内实习&/b&&/p&&p&原因同上,国内券商招聘大多都要求相关经验的实习,如果在美工作不是证券类的,那回国去券商就业的路也基本断了。 &/p&&br&&p&&b&3.职业连贯性&/b&&/p&&p&如果在美国就业的position和国内就业的意向职位不一致,会被看作职业目标不够明确。需要在面试中好好化解。 &/p&&br&&p&&b&4.职业稳定性&/b&&/p&&p&HR招聘时一般希望员工的工作时间至少能在五年以上,所以对于一个工作一年就离职的员工,往往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当然,如果不是STEM又没有H1B, 签证可以算作离职的不可抗力因素了。 &/p&&br&&p&&b&二.优势 &/b&&/p&&p&&b&1.自信 &/b&&/p&&p&美国本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能在美国找到工作,会增加自己的自信。&/p&&p&不过一到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你就发现自己自信错了…&/p&&p&我觉得校园招聘应该比春运更能让人体会到到中国人口之重!而且还是高学历名校人口!&/p&&p&海归?按车皮算。硕士?你不知道这个职位只招硕士嘛。英语好?侬会讲上海话不啦? &/p&&br&&p&吐槽完,还是得说,同等条件下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比起“裸归”还是更受亲睐的。因为你已经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证明了你是有社会价值的,不是不学无术混日子到毕业的。就业市场是检验一个人真才实学的标准之一,传说中的“黑博士白博士,能找到工作的博士才是好博士”。 &/p&&p&&b&有一份靠谱的海外工作经历,就像被盖章了检疫合格的猪肉,虽不能保证你比别的猪肉卖的更贵,但起码不会被当作臭肉扔出去。&/b&&/p&&br&&p&&b&2.少一份遗憾&/b&&/p&&p&在美国读书是一种体验,工作又是另外的一种体验了。&/p&&p&类似职位,美国硕士毕业生的可支配收入比国内一线城市高出很多,再配上相对低的物价,脱离了花父母钱或者苦哈哈的花奖学金的日子,体会一下二十几岁靠自己的劳动,就可以住五星,吃米其林,Vegas小赌(不是豪赌…),让父母去第五大道买买买然后我刷卡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体验。(回国就年薪过500K的大牛也许也可以,但是多数同学在上海金融行业应届起薪在100—150k这个范围,尤其今年年景不好…唉…莫提了。) &/p&&br&&p&&b&3.提高商务英语口语写作能力&/b&&/p&&p&这个可能是我个人的体会多一点,学校里官方邮件还算正规,但平时老师发邮件措辞都很随意。等到了职场上就发现,纳尼?原来邮件的措辞可以这么美(客气)?&/p&&p&在美国有过比较靠谱的工作经验回国去外资或需要涉外的岗位,写得一手有礼貌的好邮件,应该会让对方蛮惊喜的~ &/p&&br&&p&总体而言,觉得海归之前在美国工作一年是利大于弊的~ &/p&&p&楼主刚开始不清楚应届的门道,很是受挫了一回,觉得某些小银行的低端职位我在美国都不愿意去的,怎么回国连简历都过不了?后来渐渐找到方向,越是小公司小银行的低端岗位,越不喜欢招海归,外资和一些行业巨头,反而更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求职者。(可以理解,用人稳定性的问题,不过这年头北大本科+藤校硕士都有去银行做客户经理的了,金融行业真的好疯狂啊。。。)。&/p&&p&&b&最后祝大家在中国在美国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么么哒!&/b&&/p&&p&———————————分隔线怎么才能显得商务———————————— &/p&&br&&p&这些都建立在是美国一份靠谱工作的基础上。受签证限制,我知道有一些同学会去十几个人的华人小公司,公司里说中文写中文,专业也未必对口。不是说这种工作不能做,但如果是想要把这样的工作经验作为回国就业的助力,&b&那就只能靠忽悠了~!!!&/b&&/p&
我这个在美国硕士毕业后又在美国工作了近一年回到上海刚刚经历了校招考验的人(大喘气)太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了。 —————————分隔线能不能萌一点^^—————————————— 题主的问题中透露出一个意向,就是最终题主是要回国的。 所以我只说在美…
情怀不能当饭吃。&br&留学不能当目的。&br&逃避现实不能当努力的方向。&br&&br&你现在想法的根源,应该是来自对日本的情怀执念+对现实不满想要逃避现实的冲动。&br&&br&我看过这么一句话,&br&只有当你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该怎么做的时候,你才能离开。&br&&br&你想移居日本,大抵是想开启一段新生活,&br&在那个生活里,你身边没有所谓思想狭隘的小人物,没有家人/体制的束缚,抛弃了在国内的一切烦恼一切不如意,&br&每天自得其乐,享受日本这个高度成熟的社会带来的福利。&br&&br&而在那段生活里,你想要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br&&br&&blockquote&之前因为有男票且差点结婚所以也没考虑留学什么的,现在大龄单身,真的蛮想走的,实在害怕在这样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孤独终老。&br&也不是想往外闯,就是真的很喜欢日本。我喜欢日本,去过北海道和九州四国关西的乡下,也挤过深夜12点东京的新宿线,至少能确定是自己喜欢的地方。旧书店和画展永远都有让人感动的细节…&/blockquote&——其实如果这段时间脱离单身状态,你一定不会去日本了对不对。&br&如果这段时间从天而降一个你满意的工作,你一定不会去日本了对不对。&br&因为你把去日本当成了一个逃避现实的希望,“反正现在一无所有就去看看吧”&br&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日本,去日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往外看,发现更大的世界。&br&&br&旅行大抵都是美好的,&br&0压力0责任,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使劲看使劲玩使劲吃使劲&b&花钱&/b&使劲做一个旁观者&b&,&/b&不用想别的。&br&对于被父母束缚太久的你来说,更显珍贵了。&br&回忆是会自带柔光自镶金边的,你需要做的是看清现实。&br&&br&你真正了解日本吗,整个社会的运作是怎样的风格,在日本生活能有多大的把握?&br&不是一年看多少日剧,去多少趟日本就代表你有多了解。&br&谁都喜欢日本的美好一面,你有了解过这个社会的黑暗和无奈吗。&br&&br&你不懂日语去旅游别人会友好对待你,但你一旦移居过去,你实际上就是那里的人,&br&没人管你日语好不好,没人管你在家拿过多少奖章,没人管你是哪国人(况且中国人的身份很多情况下会将你置身不利)&br&总之就是,你可得拿出真功夫来和日本人竞争。&br&&br&弱肉强食在哪里都一样。&br&人性在哪里都一样。&br&现实在哪里都一样。&br&你去了日本,画风背景不一样就是了。&br&故事是你自己写的,换个画风也不一定对你26岁已然成型的三观有太大影响。&br&&br&开始几年日语只能从头学起,你还是不断要支出,打工补贴紧巴的日子。&br&战斗力基本为0。&br&而且被学生这个身份罩着,你并不会感觉到太大压力。&br&&br&假设3年后顺利毕业,你得开始工作了。&br&&blockquote&是不是中文老师工作不要紧,只要可以找到工作留下来就好了&br&小县城环境,虽然在体制内,单位也挺好的&/blockquote&你是想找一个大的开阔的坏境、好的公司、拥有好的收入、好的地位?&br&你确定你能受得了日本略带刻板、上下级森严、大多数其实就是流水作业的公司关系?&br&你有什么竞争优势,特长,能让本来就不景气的日本公司收下你一名30岁的中国人?&br&原谅我刻薄,你应该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吧,或许这专业也是父母选的吧。或许在家在体制内工作也是父母建议的吧。&br&看你写东西的风格,大抵也是软软糯糯的,一直平庸着随波逐流吧。&br&&br&对不起语气真是很刻薄,也算是我对自己的一种反省和说教吧。和你有过一样的想法。&br&慢慢整理。&br&&br&——————————————————————————————&br& 补充&br&&br&看了其他回答,感觉自己太现实太消极了=。=&br&我一个既没有在日本留学过,也没有在日本生活过工作过很久的人,&br&充其量两次签证,1个月的出差+1周的旅游,从事对日工作,每天浸淫在日本文化里,专注日本5年罢了。&br&干嘛长篇大论偉そうに打击你的梦想。&br&&br&就像《今天不上班》里面,CEO对鲜肉说,你这样会害了她,&br&鲜肉说,这话从一个单身狗嘴里说出来毫无说服力哦。&br&&br&今早看到这段话挺好的:&br&&blockquote&&b&去向体量比我大一圈的人提问,看能不能过去这个河,因为我将成长为他,我将和他面临一样的挑战。&/b&&br&&strong&你会发现,那些劝你安于现状的人,他的人生就止步到他的今天,因为他在用他的价值观回应你,他在安于现状。&/strong&&br&&strong&那些劝你对人生留很多后路的人,他其实不停的在为人生留后路。&/strong&&br&&strong&第三类人,是我想成为的人,就是持续觉得自己有机会。&/strong&&br&什么叫年轻?年轻就是永远活在巅峰之前,觉得巅峰还没到来。&br&我觉得自己年轻就去问那些觉得自己年轻敢于试的人。所以这就是提问的,发问的对象。&br&&br&&p&&b&你以后走的方向,一定是内力能发力的地方,你的内力在哪?找准它练。&/b&&/p&&p&所以提问前的思考,第一是认识世界,第二是认识本身,第三才是努力的方向。&/p&&p&接下来我还有多少时间来拓展我的努力?这些努力能够兑换成我的天赋吗?持之以恒的话能让我的天赋超过平均水平很多吗?&/p&&/blockquote&&br&&p&无知者无畏。很多事情确实就是在不知天高地厚的情况下完成的。&/p&&p&不禁感叹,三观发散,世界观无限包容,真是一件纠结的事啊!!!&/p&&br&&p&很同意chifung cheung的回答,&/p&&p&可以先去上海,广州这些日本人日企多的地方待待看看,&/p&&p&接触和体制内完全不一样的最现实的世界运作,切身感受一下经济形势走向,和最真实的日本人。&/p&&p&比起日本,你妈妈应该会觉得上海,广州还可以接受。。。&/p&&br&&blockquote&虽然现在这个年纪了还是很不独立,但一个人在孤立无援的境地,总会有办法吧?&/blockquote&&br&&p&估计题主看多了暗暗积蓄力量苦逼之后成功逆袭的故事。&/p&&p&我的想法是,在没有看透问题本质之前,不要随便开启hard模式。&/p&&p&多整理自己的思绪,画个导图,&/p&&p&或者找个体量比你大的人,一问一答,会发现很多你之前自己不知道的潜意识。&/p&&br&&blockquote&更新:题主爸妈已经答应申请上研究生就让我走。但看到网上那么多吐槽日本职场的暗黑史,体制内待久了的题主犹豫了(=?ω?)?&br&&/blockquote&其实真想吐槽题主你的。爸妈反对的时候,你拼命想去日本觉得日本超好超适合你&br&现在爸妈同意了,看了几个泼冷水的回答,你就开始犹豫了&br&&br&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消失了(越阻挠越追求),你可供选择的余地大了,自由了,反倒不知道怎么走了。还是得认清本质,看看在不被情绪左右的情况下,你真的想要什么。&br&&br&愿你破除执念~Good Luck.
情怀不能当饭吃。留学不能当目的。逃避现实不能当努力的方向。你现在想法的根源,应该是来自对日本的情怀执念+对现实不满想要逃避现实的冲动。我看过这么一句话,只有当你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该怎么做的时候,你才能离开。你想移居日本,大抵是想开启…
无论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如果你没有办法自己完成申请学校的流程,那就不要出国。&br&花一下午看看前辈们的帖子,有问题再问就好了,没什么麻烦的事情。
无论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如果你没有办法自己完成申请学校的流程,那就不要出国。花一下午看看前辈们的帖子,有问题再问就好了,没什么麻烦的事情。
蟹妖~&br&&br&如果题主真的想要让这一年有意义,那么首先就要忽略掉别人提供的任何具体的to-do-list,千万别想着打怪闯关一年就算成功。这样简单的美事并不存在。&br&&br&我给题主的建议是,&b&在开学前剩下的这半年里,清清楚楚地想好自己想要什么&/b&,然后给这一年定下一个相应的&b&可行的规划&/b&。&br&&br&相信我,这一年会过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快。如果没有提前想清楚,你会很容易在应付各种essay和homework的过程中以一种「我明明做了很多事情,怎么最后好像什么也没做」的奇怪方式蹉跎光阴。更容易在面对不同目标的选择和取舍时犹豫不决,又在错过N次机会之后感到懊悔和迷茫。&br&&br&个人以为,&b&一个人只有在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时,才会真的过得让自己感到有意义&/b&。&br&&br&题主可以想想,自己硕士毕业之后,究竟想干什么。&br&是想读PhD走学术道路,还是想出来工作?&br&如果想继续PhD,自己的学术方向找到了没有?在本科有没有做过学术项目?自己的学术短板要如何在这一年中补齐?怎样和硕士项目中的有名教授打交道?&br&如果想出来工作,是想留在英国,还是去欧洲,还是回中国工作?&br&如果在英国工作,自己有多大机会成功留下?参加各类Events和去Networking的机会怎么把握?自己有没有学长学姐等已有人脉?&br&如果去欧洲,接下来是否来得及把一门欧洲语言学到能商务交流的水平?如果回国工作,从什么时候就要开始找?是回生源地还是去北上广?香港考不考虑?&br&&br&题主还可以想想,自己想通过这一年收获什么。&br&除了学术和事业之外,如果想交多些朋友,大概每周花多少时间去Club和Party?鉴于以后很难再有时间旅游,是否趁这一年假期把申根签办了环游欧洲?如果想历练历练,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当地的实习?&br&&br&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问题,都是值得题主在硕士项目&b&开始之前&/b&去思考的。而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多想,多听,多问,就好了。而在这一年中,也能因为之前有所准备,对自己的计划及时地调整。&br&这样,你就能过得比较胸有成竹,不会因为别人选择了A,就犹豫还要不要选B,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和挫折而感到茫然无措,情绪低落。&br&相信一年半后题主会因为这些看得到的「成就达成」感到踏实而欣慰,也会明确地感受到这一年对你未来的帮助。&br&&br&&b&这样的一年,就算是很有意义了。&/b&&br&&br&真心羡慕题主,你还有很多的时间。&br&而以上这些,却只能已经成为我血泪的教训了。
蟹妖~如果题主真的想要让这一年有意义,那么首先就要忽略掉别人提供的任何具体的to-do-list,千万别想着打怪闯关一年就算成功。这样简单的美事并不存在。我给题主的建议是,在开学前剩下的这半年里,清清楚楚地想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给这一年定下一个相应的…
我是广州人,你知道我的感受吗?我在上大学时,所有人知道我是广州人之后都要我说几句粤语来听听。&br&&br&这是一个打开话匣子的办法,增强人际交往,我现在都有固定的回答套路了。&br&&br&比如说句粤语—介绍广州文化—介绍自己在这里哪些不适应—问他们对广州的看法—让他们也说几句家乡话,然后很逗趣地学一点—怎么学习粤语的—遇上美女还能说:你想学的话我还可以教你噢。&br&&br&&br&我导师有一次,香港人谈合作,就故意带了我去,偷听他们有没有普通话一个说法,粤语又是另外一个说法,防止被阴。&br&&br&有点歪了,但总之,成功人士总能把自己的资源利用好。&br&&br&提高一点情商,ok?&br&&br&就像你见到鹦鹉会说话,你也会叫它说话,见到孔雀会开屏,你就叫它开屏,一样的道理。&br&&br&语言是最好的切入点,跟谈天气差不多。&br&&br&难道在国外,你遇到有人说天气很好,你会翻个白眼说:你以为我没长眼睛,不知道现在艳阳高照吗?&br&&br&Agree to disagree
我是广州人,你知道我的感受吗?我在上大学时,所有人知道我是广州人之后都要我说几句粤语来听听。这是一个打开话匣子的办法,增强人际交往,我现在都有固定的回答套路了。比如说句粤语—介绍广州文化—介绍自己在这里哪些不适应—问他们对广州的看法—让他…
我看你背景不错,不如去放手一搏,去证券基金展示(测试)你的才华罢。&br&&br&说句实话,我不觉得你在银行拉存款的职业生命会比去证券公司长很多。&br&&br&在市场主导的商业社会,自己有实力、愿意进步,走到哪里都有机会被赏识,才是最大的稳定。而做自己擅长的才快乐,才有进步的动力,才能变得越来越出色,越来越有实力。&br&&br&这么年轻,为何跟个有房贷有小孩的人一样贪恋稳定呢?龟缩在井底,永远成不了高飞的鸿鹄。
我看你背景不错,不如去放手一搏,去证券基金展示(测试)你的才华罢。说句实话,我不觉得你在银行拉存款的职业生命会比去证券公司长很多。在市场主导的商业社会,自己有实力、愿意进步,走到哪里都有机会被赏识,才是最大的稳定。而做自己擅长的才快乐,才…
DAAD网站上有说,招募中国学生,来德国接受德国式的教育(德国大学是贴钱的),让他具有德国式的科学与理性思维后,将来即使他回中国工作,也会利用自己学到的和体会到的东西,更好地促进中德之间的文化技术经济交流……简单来说你在德国留学回去进入中方企业,很快做到高层,你老板让你决策和德国还是法国做生意或合资,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德国……
DAAD网站上有说,招募中国学生,来德国接受德国式的教育(德国大学是贴钱的),让他具有德国式的科学与理性思维后,将来即使他回中国工作,也会利用自己学到的和体会到的东西,更好地促进中德之间的文化技术经济交流……简单来说你在德国留学回去进入中方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历表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