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订购电子书与纸质书辩论课本

CFA二级在线报名时如何购买纸质教材?_百度知道
CFA二级在线报名时如何购买纸质教材?
我想购买纸质教材,发现E-Book是默认选择的,而且没有纸质教材的选择项,但不知怎么操作在官网报考二级时,万分感谢,去都去不掉,还请报过二级的童鞋指教一下
提问者采纳
我报了一下三级 然后仔细阅读了一下说明是这样的,CFAI改了政策了,电子书现在是捆绑销售,如果你在需要纸质书籍,需要报完名根据邮件的指导进入官网来重新购买不好意思 之前说错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每年的销售制度都是有所改变的,自己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因CFA报名的流程是有些复杂可以自己找代理免费报名的。需要电子版资料mock。sample都是可以到17CFA论坛免费下载【高顿财经】CFA团队为你解答
你好。今年报名制度做了一些改变。纸质版教材不像之前一样是捆绑销售了。而是报名的时候只有电子版教材,纸质版教材需要另行在协会购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cfa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以书的破烂,写出我的调皮及乐于助人,为下文写“修补书”做铺垫。 2.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同时也为乔元贞家的苦楚而同情。 3.温厚,知书识礼,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4.裁书(送人)、背书。调皮、聪明又乐于助人。 5.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温厚、善良,善于理解人,富有同情心。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请根据选文的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选文的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3.、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4.、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长春卷)语文(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敬爱的“号兵”琦君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下面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有家里人洗。”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他在周会上向大家作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点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的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越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选自《母亲的金手表》,有删改)【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①正襟危坐(&&&)&②浩瀚(&&)&③通融(&&)&&④绰绰有余(&&&&)【小题2】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两件事。(4分)【小题3】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读到细腻、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任选其一即可)(4分)①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②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小题4】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小题5】“号兵”是沈琪听课分心时,信笔拈来安给沈先生的绰号,她运用谐音的创意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文中沈先生的一席话又让我们对“号兵”的名称领略到新的意义,通过他的引导,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4分)【小题6】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阅读文章,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小题7】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福建省大田县梅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命题征集语文-吴连花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小题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小题2】、请根据选文的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选文的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小题3】、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小题4】、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练习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看,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冷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境?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2.“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3.“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这一句应怎样理解?
4.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5.“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么消息?
6.作者在本文里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长春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爱的“号兵”
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
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
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下面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
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
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有家里人洗。”
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
“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
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
他在周会上向大家作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
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
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点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
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的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越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
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
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
(选自《母亲的金手表》,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①正襟危坐(&&&)&②浩瀚(&&)&③通融(&&)&&④绰绰有余(&&&&)
2.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两件事。(4分)
3.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读到细腻、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任选其一即可)(4分)
①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
②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
4.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5.“号兵”是沈琪听课分心时,信笔拈来安给沈先生的绰号,她运用谐音的创意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文中沈先生的一席话又让我们对“号兵”的名称领略到新的意义,通过他的引导,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4分)
6.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阅读文章,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两点即可)(4分)
7.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查看: 224|回复: 0
在美国怎样实惠买到教科书:留学美国亲身经历,吐血整理
& && & 去,买课本就是学生的内伤,美国医疗费用、大学学费增长太快是近年新闻的热门话题。其实和大学课本价格增长率相比,这两者的增长都不算什么。1978年至今,美国医疗费用增长速度是物价增长速度的两倍,大学学费的增长速度接近它的三倍,而大学课本价格则是三倍有余。
& && & 目前,一名大学生平均每年要在课本上花费大概700美元,这不算小数目。美国大学课本价格在100美元左右的算是便宜的,150美元是其普遍价格,达到200美元也相当正常。多半数学生不会购买新书,否则总花费要远远多过700美金。造成课本昂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得不承认美国课本的印刷质量是非常好的,很多铜版纸彩色印刷,价格自然不会便宜。不少课本作者又是有名的学者,让他们写书,报酬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再者,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可是没二话的。在出版行业中,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种种原因致使美国教科书价格只升不降。今天,就跟各位唠叨唠叨我在美国买书的省钱血泪史……
& && & 首先,我要用以下表情形容我和所有同学买课本时的心情:
& && & 基本就是三部曲:
& && & 当得知要买多少书时:
& && & 当看到书的价格时:
& && & 买完书时:
& && & 很多同学都面临着准备去美国读本科或研究生,还有已经在美国读本科及研究生且每到开学就变穷的同学,买课本就是内伤。当年阿寺初到美国,非常傻的在大学书店里看着崭新的书籍,心里憧憬着开学课堂的种种,当看到新书的价格后,所有幻想碎一地。
怎样得到便宜的课本
& && & 方法:租书+买书
& && & 租书:美国大部分课本是可以租借的,有租书的网站以及大学校园的书店里也有这项服务。租书的流程就是选了书,交了钱,拿到书,一学期用完,网站租的就要到时间寄回去,实体书店就是按时送回。凭阿寺的租书经验,虽然,不用担心一堆书在自己手里卖出不去。但是,唉,真心不划算!总感觉交了钱,打了水漂,虽然涨姿势了,但手里的知识凭据还是要还回去。价格并不是多么低廉。不适合记性不好及lazy一点的小伙伴。忘了还或懒得还是要交全金额的。但还是有些小伙伴们enjoy这个方法,在此,阿寺还是推荐几个租书的网站供大家参考:
& && & 买书:大部分学生还是传统式的喜欢买书。阿寺也是其中一名。买书当然是指买二手书。二手书所涉书籍科目非常大。在大学是店里,也是有新书类和二手书类,大学书店里的二手书的保持和保护的状况是非常好的,有些甚至可以用九成新来形容。所以每当开学是,书店就会像北京地铁现场。真是水泄不通,去得晚了,有时书都没了。书店二手书的价格大概会比新书便宜30%。由于后来,阿寺是在不愿去赶这场书店的大集,所以选择了在网上购买二手书,且价格会比书店便宜很多。像众人皆知的就是Amazon网站,点开一本书后,会有不同的卖家且价格由低至高。阿寺通常会从低的入手,看看它的使用情况,也就是Description一般分为几个档次:Like New,Very Good,Good, Acceptable。在每个Description里都会有书的具体状况,比如有没有写字,做笔记,或破损缺页等。做对比,然后选一本性价比最高的书。这里,阿寺要说明一下,在网上买书邮费基本3.99美金,如果同学们本身二手书并不是很贵的,建议在书店购买,因为在网上买完加运费并不会便宜。例如:在书店里一本二手书销售14.59USD,而在网上卖11.50 或12.90 USD,这样的书架上3.99 USD运费,不会便宜或贵出一些。在网站上搜书也是一个学问,不要再费力不讨好的搜书名了,搜出一箩筐各种版本的课本,每本书都有ISBN,一般为10位至13位数,记下号码,直接搜号会快、准、对。还有一个重要窍门:买课本的international edition (国际版本)。什么意思呢?本来在美国出的书,为了卖到世界市场,换了封皮,做出了微小的改动,就变成了国际版本。一般Amazon上是找不到的,ebay上往往有很多。这些国际版的书大多数卖书和租书的网站都不收,但是卖给同一学校的同学也可以啊。
& && &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听一下学校内部的买书网络。就是别的学生用完了课本会把书挂在学校内部购书网上贩卖,价格也是实惠很多。同学之间也可以会想买卖,你可以直接从同学那里买用过的书,直接现金交易:“无邮费,不加税”。再者也可以去Craigslist上碰碰运气。那是美国最大的免费广告网,基本是一个生活信息库。
不买纸质课本,轻松很多
& && & 随机应变是王道:不必非常着急的在上课前就把所有的课本一本不落的买好。可以先上一周的课,看看哪些课本不买也行。有些课的课本网上有对应的电子书,价钱远远低于纸质书的钱;而且经常学校里有同学拥有神秘渠道得来的电子书,拷来就可以了。
& && & Package:有不少课本在学校书店里卖的是package,里面通常是一本纸质的书和一个access code;这个东西,是在网上提交作业用的。是一张小卡片,拆开以后有一个号码,用这个号码在指定的网站上注册,进去以后就可以做作业了。然而这样买一个package就贵的要命,一二百刀都是常事;书店永远不会让你知道一个事实:书和access code是可以分开买的,而且能节省一半左右的钱。所以,如果觉得自己不需要纸质的书,听课做作业就行,就去网上单买access code;如果觉得自己还是要一本书吧,就先去买二手书,再买access code。
& && & 课堂工具:Clicker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俗称遥控器。美国有很多大的课堂需要在课堂上做一些Pop Quiz,这时Clicker就派上了用场。就是遥控写答案,然后老师的系统中会统计,当场出来全班的正确率和错误率。Clicker这个工具价格不等,大概十几美金一个。但绿豆也是干粮啊,Clicker用完后希望同学们最好不要扔掉或转卖掉,说不定在未来几个学期会再用到,到时候你又要再买一次。其实如果你有熟悉的朋友有,就直接向他们借用一下也是可以的,前提是他们已经用完了,因为用的时候,系统是录入的。
分享课本好方法
& && & 如果你有几个好哥们,好闺蜜分享一本书,那么恭喜你,你不仅有人品,而且还会省下私房钱,几个人平摊一本书的费用,那钱包就会饱满很多。如果有同学不喜欢这种分享,那么下面这种分享想必更适合你,就是复印。你可以向同班同学借用一下课本然后自己找一家复印店,快速复印一下。比起一本硬皮铜版彩印,快速黑白复印的价格会朴实很多。阿寺有过经历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上的一门实验课的课本只有70多页,这本书在各网站及书店都没有二手书的,可是实在不想为这本薄薄的书花50多大洋,那可真是按页买啊。所以我借了一本书,在图书管里8分美金一页的印完了一本书。共花了今6美金。心里爽歪歪了。
& && & 新学期在美国买书花费1000美金非常普遍,由于刚去留学的原因,被坑的实在是很多。在美国买课本真的是一门学问,花实惠的价钱,买对书,那么你就得意的笑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质书和电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