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打花棍棍制作视频下载

科学小杂技
&&&&&&&&&&&&&&&&
/ 科学小杂技 
抛 手 帕  手帕是轻柔的东西,练习起来别有风姿。手帕选用色彩艳丽的尼龙纱巾 为佳。先把 3 块手帕如图 1 所示那样,每块都一正一反地折成 1 小叠,右手 拇指和食指、食指和中指之间各夹 1 叠(图 1),左手拿 1 叠。  表演抛手帕时,先将右手拇指下的一叠手帕 A 向前抛出,这条手帕立即 散开,向下缓缓地飘去,这时左手向前抛出手中的手帕 B,同时顺势抓起正 在飘落的手帕 A;右手抛出中指缝所夹的手帕 C,抓起正在下飘的手帕 B,这 样循环飘落。这个节目特别适合女演员表演(图 2)。  飞 草 帽  1 顶窄边的草帽在演员手中运用自如,他右手握住帽边。帽沿口朝上, 拇指在上,其余 4 指在下,把帽边稍稍卷起。  他将帽朝上倾斜到 45°角的方向,用力向前旋转抛出(图 1),帽子飞 向远离自 700—800 厘米外的空中后又立即回落,很是有趣。帽子会沿原先飞 出的路线飞回到演员面前,他正好伸手接住。这是由于空气浮力对帽子产生 了影响。接着,他又抛飞 3 顶草帽。  先将 A、B、C3 顶草帽如同抛圈,抛盘子一样抛起,然后左手接住帽 A 戴在头上,再接着帽 图 1B,右手再接住帽 C。  右手将帽 C 向自己上前方以 45°倾斜抛出,同时,右手从头上摘下帽 A, 左手将手中帽 B 戴上头顶后,再去接飞回的帽 C,这样连贯起来,边向前跑 动边抛接戴帽(图 2)。  还有一种方法是:帽 A 在左手,帽 B 戴头上,帽 C 拿在右手。身体微微 向前收腹弯曲,右手握帽 C 先向右面摆动手臂,当右手臂摆回左面时,顺势 在自己面前抛出帽 C,趁 C 脱手之际摘下头上的帽 B,同时左手立即将帽 A 戴上头顶,并接住帽 C,如此循环(图 3)。飞草帽,花样繁多。可练习以下几种:  背剑:飞草帽时,右手伸到后背将帽 A 从左面腰间向上前方飞出,然后 右手摘去头上的帽 B,左手将手中的帽 C 戴在头上,再接飞回来的帽 A(图 4)。 转传:右手向左抛出帽 A 时,将帽 A 翻转一周,使它翻一个跟斗(图 5),左手再抓住它,其余的动作及循环路线都与前面讲述的基本动作相同。            集 体 抢 草 帽飞草帽的技术,集体表演,更加有趣。  两人对传:甲乙两 人,相对而立,相距约 150 厘米,甲头上戴帽 A, 右手拿帽 B,左手拿帽 C;乙头上戴帽 A′,右手拿帽 B′,左手拿帽 C′, 两人拿的草帽都是帽口朝上。甲乙两人同时将右手中的帽 B、B′平飞向对 方,同时都顺势从头上取下帽 A、A′;然后两人各把帽 C、C′扣上自己头顶, 立即去接对面飞来的帽 B、B′(图 1,见 151 页)。3 人对传:方法与上面相同,甲乙丙 3 人站成等边三角形,各人相距仍为 150 厘米左右。对传时,甲右手的帽飞给乙的左手,乙右手的帽飞给丙的 左手,丙右手的帽飞给甲的左手(图 2)。  多人抢帽:这是一个更激动人心的表演节目,人数多少不限,这里以“3 人抢帽”为例来介绍它的表演方法。  他们横向并排,面对观众,一个个递次上来加入抢帽行列。排头的甲, 手中 3 顶草帽,后面的乙、丙每人手中都是两顶草帽。  开始时,甲独自抛戴 3 顶草帽,头戴帽 A,右手执帽 B,左手帽 C;乙头 戴帽 D,右手拿帽 E 站在甲的右侧,他左手从甲的头上抓走了帽 A,同时右手 向左抛出帽 E,顺势摘去自己头上的帽 D,左手将从甲头上取下的帽 A 戴在自 己头上,同时甲不再去抓自己头上的帽子了,而是右手向左抛出帽 B 再抓住 乙抛过来的帽 E,左手将帽 C 戴在头上,再接住右手传来的帽 B;这时,丙头 戴帽 F,右手握帽 G 站在乙的右侧,现在形成丙用左手从乙头上摘走帽 A,乙 用左手从甲头上摘走帽 C 戴在自己的头上,甲把左手中的帽 E 戴在自己的头 上;与此同时丙右手向左抛出帽 G,并摘下自己头上的帽 F,戴上左手从乙头 上抢过来的帽 A,乙右手向左抛出手中原先的帽 D,抓接丙飞过来的帽 G;甲 右手向左抛出手中的帽 E,接乙传过来的帽 D,甲的左手接住帽 B,再往自己 头上戴,形成大循环(图 3)。如果是多人抢草帽,就以此类推。玩 小 礼 帽  这个节目是从“飞草帽”发展而来的。小礼帽,它的形状和窄边小草帽 相似,但比较硬挺,富有弹性。这种小礼帽可以自己制作。  用 3 顶窄边草帽作为坯子,剪一些碎布和小块牛皮纸,再用浆糊,把碎 布和牛皮纸裱糊在草帽的正反两面,1 层纸,1 层布,交替裱糊,各裱糊两层 纸两层布,然后把裱糊上纸和布的帽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就可用来表演节目 了。  玩小礼帽的基本方法,除用飞草帽的动作之外,还有它独特的技巧,它 们是:  滚小礼帽:右手拇指和食指拎着小礼帽,帽檐朝上,贴在右面胸前,同 时右脚前伸,身体向后倾斜。放手,帽子沿右半身向下滚落,滚到脚尖,正 好戴在脚尖上。右脚将帽子踢起,帽子在空中翻了一周,落下戴在头上(图1)。  额头反弹:这种动作虽然难度较大,但却格外有趣。反弹的第 1 个动作 是:右手握 1 顶帽子,帽檐口朝上,拇指在下,4 指在上。将帽向上翻转抛 起,当帽在空中翻转一周而落在头上时,用额头向上用力顶触帽檐 A 点,使 这边的帽檐向反方向弹一下,然后戴在头上(图 2)。反弹的第 2 个动作是:待帽子抛起落下时,额头先向后触弹帽檐的 A 点,待帽向反方向弹回时,又用额头触弹帽檐 A 点对面的 B 点,使帽子又向原先 方向转,这两下弹触因为用力较轻,因此,帽子仍落戴在头上(图 3)。反弹的第 3 个动作是:额头正反弹触帽檐 A、B 两点,在第二下触弹 B点时,人尽力向上纵身,加大弹力,使帽檐 B 点接触额头时把帽弹向空中, 再空翻一周落下,戴在头上。练习各种反弹动作,左右手都得练习抛帽上头的动作。  将帽子戴在头上之后,头微微向后抑,使帽子从头上脱出,沿后颈、背 脊落下,伸手从背后接住帽子(图 4)。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单一的基本动作之后,演员把这些动作串连起来。  头戴帽 A,左手拿帽 B,右手拿帽 C。将帽 B 翻抛空中,趁势由前向后摘 下帽 A,这时帽子 B 正好落戴在头上;又将右手的帽 C 同样翻抛出去,摘下帽 B,让帽 C 落扣在头上(图 5)。  3 顶小礼帽连续翻戴在头上之后,就可以练习连续反弹的动作,即把 3 顶帽子轮流抛起,使在额上反弹一下、二下,每 1 顶帽子都弹起空翻一周落 下再戴在头上。同时,也可以不用手去摘帽,而用右手抛起帽 A,头往后仰, 使头上所戴的帽 B 从后脱滑下去,头接戴帽 A,同时伸手去背后接住滑落的帽 B,左手也如此(图 6)。飞 盘  这个节目也是利用物体旋转在大气中运行相对稳定的原理而设计的,它 不但能锻炼臂力,而且还可以培养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  演员站在桌子上,3 位小伙伴甲、乙、丙作为助手,站在他对面依次扇 形排开,和演员的距离约 500-700 厘米,3 位小助手之间的横距为 60 厘米左 右,每人左手托一叠盘子(每叠 10 只)位于胸前(图 1)。  每人右手从盘叠中拿起 1 块盘子,并把它翻转,盘口向下,拇指在上压 住盘边背面,其余 4 指在盘口一面(图 2)。  站在最外边的助手甲手握盘子,右手向自身胸前收回,然后朝外用力将 盘子旋转平抛出去,直飞向演员的右上方,演员面对如箭般飞射而来的盘子, 伸右手接住,并立即反转放到左手上。  在助手甲将盘子飞出,运行到空中一半路程时,助手乙紧接着也以同样 的手法、方向飞出手中的盘子。助手乙的盘子飞到一半路程时,助手丙又同 样将盘飞出。  甲趁乙、丙飞盘的空隙赶紧拿起第 2 块盘子翻转作好准备动作,紧跟在 丙的后面将盘飞向演员,乙、丙两人也是如此。面对飞来的盘子,演员依次一块块地接住迅速交到左手叠成 1 叠(图 3)。随着 3 人飞盘的速度加快,使观众目不暇接。  这个节目的关键是 3 位助手飞盘时间要均匀错开,飞盘的角度、速度和 用力要尽量一致。  飞 技 板  在利用空气浮力的杂技节目中,飞技板是最为神秘、令人不解的。演员 拿一个木十字形薄板,用力往前方扔出,它会在空中兜 1 个或两个圈子,又 飞回到演员手中!真是有趣极了。这个节目的道具制作很重要。飞技板要选 择质轻的薄木板,如桐木、松木均可。再准备几块碎玻璃片。  制作方法是,把薄木板裁成长 40 厘米、宽 4 厘米、厚 0.5 厘米的小木片, 在小木片上刮去一些,使小木片类似螺旋桨的形状,如图 1 所表示的那样, 正中的两侧为 O、O′,两头分别为 AA′和 BB′。刮木片时,把木片靠在桌 边,左手压住木片中部,右手用玻璃片刮削木片,把 OA 和 O′B′部分多刮 去一些;把 O′A′和 OB 部分少刮去一些,使 AA′一端形成一个偏向 A 边的 弧形,另一端 BB′则正好相反,它们之间的弧面要光洁平整,正中 OO′部分 平平地刮去一些。  两块木片刮好后,把它们交叉成十字形,并用细线把它们缠绕扎紧,就 成飞技板。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了。  右手拇指、食指捏住十字板的任何一端,拇指压住的凸面在上,平面在 下,把十字板竖直拿起,朝右前上方扔出去,扔时要抖动手腕,使十字板加 速旋转(图 2,见 159 页)。如果扔得轻一些,十字板就沿右前方飞一个圆 周,飞回身边(图 3);如果扔得重一些,十字板会绕着身体飞 2-3 个圆周, 回到身边,演员即伸手——左手在下,手心朝上;右手在上,手心朝下,一 拍手将十字板夹在手掌中。要边飞边修整十字板,才能把十字板调整得飞行 自如。因为十字板在旋转飞行中前进,产生的气流正好托浮着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一般 AA′和 BB′的凸面高一些,所飞的圆周就小一些,板面平些,飞的 圆周就大些。如果我们投掷之前将板扭曲一下,飞行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 这些都是调整飞行位置的办法。表演飞技板的花样,繁多新奇。除了飞圆周之外,还有飞两个圆周的动作,就是板向自己的正前方投出,十字板就会以自身为轴,照 8 字形飞行(图4)。  飞双十字板: 将两个十字板叠在一起,预先测试每个十字板的飞行高 低,把飞得高的一个放在上面,拿法与前相同(图 5),将它们一齐投出后, 两个十字板如一对小鸟儿在空中飞驰而来,先收飞得低的一个十字板,再等 飞得高的一个十字板落下时收在手中。飞多个十字板:即飞 3-5 个不等,预先测定它们的飞行圈大小和高低,飞得低,飞行圈小的十字板放到最上面,左手捏着如同扇形展开,右手递次 快速地拿起十字板,用大力向右前方投出,全部投完,第一个十字板已飞回 身边,再一个个拍接十字板。吹肥皂泡的技巧这是一个有趣的、融杂技和游戏为一体的小节目,需用工具有以下几种:1 根筷子,在筷尖上缠 1 小条铁窗纱网。1 只下小上大,带漏斗状的小喇叭筒。 几根吸汽水的细吸管。1 小杯肥皂液,用皂片浸透,渗入三分之一的甘油。1 小团汽油棉花,并把它塞进 1 支吸管里,一支香烟(图 1,见 162 页)。 表演方法是:  第 1 次用筷子尖端的纱网部分在皂液里浸一下,拿起后,用嘴对准它一 吹,吹出一串串美丽的肥皂泡来(图 2)。第 2 次,用小喇叭筒蘸一点皂液,然后吹成 1 个很大的皂泡(图 3)。第 3 次,用带汽油棉花的吸管,蘸一点皂液吹出 1 个较大的肥皂泡,划1 根火柴去点燃肥皂泡,“啪”一声响,肥皂泡发出美丽的火花(图 4)。这 是因为吹气时,气体通过汽油棉花,把汽油挥发的气体吹进了皂泡,所以它 能够点燃。  第 4 次,先吸一口烟在口中,再拿小喇叭筒吹 1 个较大的肥皂泡,这泡 中充满烟雾成为乳白色,格外有趣。这时,另用 1 根吸管插进这个泡中,只 见气泡中的一股白烟,从吸管中喷了出来(图 5)。第 5 次,用喇叭筒吹出 1 个较小的气泡,再用吸管蘸皂液吹 1 个与它相符的气泡,把两个气泡靠拢,它们就连在一起了。接着再依次吹 5 个相同大 小的气泡和它们连成一团,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处于 6 个气泡包围之中的原 先的当中那个气泡,竟然变成了方形(图 6,见 164 页)。第 6 次,在喇叭筒口上吹两个相连的同样大小的气泡,如同葫芦般挂着,再用吸管在这两只气泡交接处(即葫芦形的腰部)吹几个小泡泡,使之密集 连成一串,口含吸管轻轻地朝这一串小泡泡吹气,这串泡泡就绕着“葫芦” 如同风车般旋转起来(图 7)。五 摩擦力与杂技  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在接触另外的物体(包括空气)时,就产生摩擦现 象,如果没有使它继续运动的作用力,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而停止。 正是这样,我们必须往运转的机器内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使机器减轻磨 损。同样,我们在两个转轮中间用皮带连起来,由于轮盘和皮带之间的摩擦 作用,一个轮子就能带动另一个轮子转动。许多杂技节目,就是巧妙地利用 了摩擦力的原理,而设计的。如打花棍,只凭借棍与棍的瞬间接触,能使 1 根竖直的棍长久不着地悬浮着。切砖表演,也是凭借摩擦作用,能把砖一块 块地粘在一起,直到粘一大叠而不掉下来。摩擦力,在杂技演员手中可以造成许多奇妙的景象。滚 圈 自 回  这个节目应在平整的地上练习。演员左右手各拿着 1 个圈,右手用力将 圈旋转朝前抛出,抛到约 200 厘米远的地上,圈着地后“呯”地一弹,跳回 演员的面前,他仍用右手接住。  表演时,应注意抛圈出手的动作,要手腕抖动发力,使圈疾速旋转,这 样圈着地时,与地面产生摩擦的一刹那,因回旋的力量使圈反弹往回跳起。 此外还应注意抛出的圈要正,与地面保持垂直,才不至于在它着地蹦起时偏 向一边。在出手时,把圈抛得高一些,这样,圈反弹蹦跳回来也高一些,更 便于掌握(图 1)。  掌握抛掷 1 个圈的跳回技术之后,就可以练习连续抛两个圈使之回跳。 右手扔出圈 A 之后,即接左手传过来的圈 B,以同样方法扔出,当圈 A 跳回, 右手接住后又马上出手,连续抛圈。演员在连续抛圈时,边扔而自己的身体 逐渐向左转,这样就可以避免两圈相碰。  滚 4 个圈的手法与前面相同,但不用高高地把圈抛起,而是贴着地面, 右手把圈旋转朝前送出(图 2),使观众造成错觉,好似把圈滚出去一般。 这个圈离身体一定距离之后,不但不会再朝前跑,而且会因回旋的力量自动 滚回演员身边。练习滚 4 个圈是左手拿 3 个圈,右手拿 1 个圈,右手向前抛滚出第 1 个圈之后,立即接左手递过来的第 2 个圈,同时自己身体向右转动 90°,滚发第 2 个圈??依次类推。当把 4 个圈滚动出去后,演员正好转了 360°,回 到原位。这时,送出的第 1 个圈正好滚回。把它收到手中,并继续向右作 90°转动,依次收回 4 个圈。 3 块 砖这是利用物体接触产生摩擦现象来设计的节目,演来十分幽默。  准备 12 块“砖头”,所谓砖头实际上是用木板钉成的空心木块,用轻质 木条钉成木砖的四边,上下两面覆上三合板,做成长 20 厘米、宽 10 厘米、厚 5 厘米的“木砖”(图 1)。从玩 3 块砖练起,花样繁多,如“抽取中砖”。 双手向前平伸,左右手各拎两块砖,拎法是 4 指在砖的前面,拇指在砖的后面,握着砖的上横边,左手中的砖为 A,右手中的砖为 B,A、B 两块砖 的一端还把第 3 块砖 C 挤夹在当中,3 块砖形成水平状的长条。由于砖与砖 接夹的地方产生摩擦,当中的 1 块砖不会掉下来。  双手将这 3 块砖由下往上拎起,趁势右手放掉砖 B,将手迅速移到当中, 抓住砖 C 的上横边,把它向下压,这时砖 B 悬空,因惯性它仍然继续上升, 双手立即向右边移动,使左手中的砖 A 顶住砖 B 左面一头,同时右手握着刚 取下的砖 C,从砖 B 的下面绕过,并往回向左移动,使砖 C 顶住砖 B 的右面 一头,把砖 B 夹在当中,又形成 1 条直线(图 2),回复原状。  接着,左手放掉手中的砖 A,抓住当中的砖 B,再用双手中的砖夹住砖 A。 这样反复的动作,练熟做快就不容易了。“抽取中砖”的练习,还可以在砖 坠落时,把当中 1 块向上抽出。砖翻跟斗:准备动作与前面相同,只是双手将 3 块砖往上拎起时,右手将手中的砖 B 朝上拨动,利用摩擦力带动当中的砖 C,使它在空中翻转 1 周或 2 周,落下时仍用左右手中的砖 A 和砖 B 夹住它(图 3)。  反手抽砖:这是另一种接砖的形式,准备动作如前。A、C、B3 块砖平 横对接成一条横线,在朝上拎起时,右手放砖 B 后立即拧转手腕,使手心和 拇指向外,其余 4 指和手背朝后抓住当中砖 C 的上横边,右手立即扭转还原(4 指在前,拇指在后),夹住砖 B,接下去,左手动作相同(图 4)。  垂直接砖:左手竖直握着砖 A 的下半段,使砖侧对观众,砖 A 上竖顶着 砖 C,两块砖对直,右手竖拿砖 B。练习开始,右手将砖 B 垒接在砖 C 上端,使 3 块砖在左手上拼成 1 条垂直直线,接着左手向里摆动,将夹在当中的砖 C 甩了出来,砖 C 在空中翻转 一周跟斗后,右手把它接住,同时在砖 C 从中飞出之后,上面的砖 B 落下来, 左手握砖 A 迎接上去,砖 B 的下端正好与砖 A 的上端对接。右手再把刚接住的砖 C 和原先一样,垒在砖 B 上,开始第 2 次垂直接砖(图 5)。交手横接砖:准备动作仍与前面一样,A、C、B3 块砖平握接成 1 条直线,砖 A 在左,砖 B 在右,砖 C 夹在当中。在双手将 3 块砖向上 拎起时,双手一齐放开,左手移到当胸,抓住当中 1 块砖 C 的上横边(这时砖 C 与砖 B 在空中仍保持对接状态),右手从上越过左手,抓住左手刚才放 掉的砖 A,并迅速把它拿到右边,和刚才右手放掉的砖 B 对接,仍形成 1 条横线(图 6)。 交手竖接砖:砖 A 竖直,左手握住它的下半部,砖面平对观众,砖 C 顶接在砖 A 上,右手握砖 B,砖面也平对观众。右手从左手的下面伸向左方, 向上抛起砖 B,使它在空中翻转一周,然后右手迅速抽回并拿掉上面的砖 C,砖 B 正好落下,左手接住,使砖 B 落到砖 A 上,竖直对接(图 7)。重复几 下之后,右手将手中的砖仍从左手下方掷出,扔得很高,使它落下时停在第2 块砖上,形成 3 块砖 1 条直线对接(图 8)。      打 花 棍这又是一个利用摩擦力的绝妙杂技,道具比较简单。在车木商店车制 1 根木棍,长 50 厘米,两头直径 5 厘米,棍的中间腰部2.5 厘米,在棍上缠绕布条,花棍就制成了。另外再准备两根细竹棍,要求 平整笔直,各长 60 厘米(图 1)。  练习时,左右手各执 1 根细竹棍的后端,把花棍横放在自己面前的地上, 右手的竹棍前端压住花棍的中部,演员后退一步,右手朝后一拖,那花棍就 朝自己方向滚动,右手趁势把细竹棍尖擦着地面向前一挑,就把花棍的一头 挑起来靠在细竹棍上(图 2,见 172 页)。  直打花棍:右手向左拨动,花棍的上端就偏向左边,左手将竹棍平伸出 去,让花棍靠在左边竹棍上,不使花棍倒下。接着,左手又通过竹棍把花棍 的上端拨向右边,这样,左、右一来一往地使花棍的下端着地,上端在两棍 之间来回偏倒,两根竹棍将花棍越打越快,花棍的下端就离开地面上升,虚 悬空中,在两竹棍之间来回运动(图 3)。  横打花棍:在直打花棍的基础上,双棍边打边前后上下拨动,这样,花 棍就在两竹棍间横向旋转(图 4)。花棍的动作繁多,如直打花棍时,可以骗马、背剑等。横打花棍时,可以高抛、单挑等。  骗马:在直打花棍时,右手将棍击向左方,踢起右腿,右手执棍向胯下 打左手击回的花棍(图 5)。背剑:将花棍打向左边时,右手从背后伸到左面腰间接花棍,继续连击(图 6)。  高抛:必须在横打花棍时进行,双手把花棍横击转圆,左手移开,右手 用竹棍尖将花棍中部向上挑起,把花棍抛向空中,它仍然旋转不停,待它落 下时,又用双棍接住,继续横打(图 7)。单挑:在横打花棍时,突然抽出左手,让右手将细竹棍分左右来回向上挑花棍的中部,使花棍继续横向旋转而作上下跳跃(图 8)。  脚花:也是横打花棍,越打越低,右脚跷起,左脚单脚站立,让花棍的 中部落到脚尖上,放开双手,脚尖踢动,使花棍在脚尖上横旋(图 9)。纺线:这是打花棍技巧中的高潮动作。直打花棍,在它两边来回之际,当它倒向右边时,右手迎候花棍,将它向上挑起,使花棍在空中直转一周或 二周,落下时用左手接住继续直打。  接着,右手握竹棍移到花棍的中下部,让竹棍尖挑着花棍由内向外划小 圆圈,花棍就绕着竹棍疾转起来(图 10)。               吸 茶 杯这是个简单的小节目,也十分有趣。  右手掌朝上,托着 1 个圆形的茶盘,左手翻转,手掌翻外,拇指向下, 左手沿右手腕向前移到茶盘底下面,小指碰着茶盘后边(A)的时候,猛将盘 拨起,使盘从右手移到左手上,同时,左手迅速翻转,还原到手掌朝上。这 样盘子也随着翻了一周,但不坠落(图 1)。接着,右手以同样的手法,把盘子拨 回右手,双手连续动作,幽默风趣。练熟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在茶盘的中间放 1 只茶杯,做以上相同的动作(图 2),不过,做起来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泥带水,否则盘子上的茶杯就 容易掉下来。粘 碗  演员右手托举着 1 叠盛菜用的瓷碗,手臂向上伸直,手掌朝上,拇指向 内,4 指在后。只见他轻轻摇动,碗与碗之间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接着, 他右手臂由上往下弯曲,同时手肘转动,使碗叠保持平衡,最后手掌移到腰 部,仍托着这叠碗,继续由内向后拧转手腕,使碗叠从右胁下通过,弯腰, 托着碗的右臂向后抬高,在头顶上拧转手臂,使碗叠始终保持方向不变回到 原位(图 1)。  左手接过碗叠,右手掌心抚贴着最下一个碗边,左手放开,身体朝左转 动,右手兜着碗随着身体向左用力,那叠碗就好似吸附在手掌上,不会坠落。 身体向左转了 1 圈之后,立定,右手仍吸着碗来回左右摆动,向左摆动时贴 吸住碗叠的手掌同时由外向内转,向右摆动时,手掌由内向外转,就能持续 保持碗叠的吸附现象(图 2,见 177 页),这种现象是由于碗边与手掌相互 摩擦而产生摩擦力的缘故。  接着,演员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形成三角形的 3 点顶住碗边,也能做以 上动作(图 3)。下面,卸碗的动作更是巧妙。  右手托碗叠下垂,手背朝前,手掌往里兜住碗底,突然托碗的手臂向上 前方翻起甩动,碗随之上下颠倒,形成托碗的手在上,碗叠翻转过来朝下的 局面。眼看碗就要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了,可是,演员不慌不忙,趁右手翻转 的同时,左手顶住碗口,并摘走最下面 1 个碗,在左手摘碗的同时,右手向下摆动还原,重新将碗叠翻回,使碗口朝上,这时左手将摘下的碗,已经放到了地上(图 4)。 这几个不同的动作几乎同时发生,要练习纯熟,才能协调。连续地翻转手腕,把这 1 叠碗一个个地从右手取下,放在地上。紧接着粘碗,把地上的碗再一一取回到右手上来: 和以上的动作一样,右手握 1 个碗底,下垂,右手翻碗向上前方甩臂扬手,这时,左手已从地上拿起 1 个碗,顺势将碗朝上放入右手碗里,然后,右手向下摆回,还原到原来姿势(图 5)。 这样,一次次把地上的碗全部收回成 1 叠。 最后一招更为精采。右手托碗,不停地上下翻动,碗如贴紧一样不会散落,最后猛然一下,把碗托举在手中,高举过头,表演结束(图 6)。六 反作用力与杂技  打过汽枪的同学都知道,射击时,必须把枪托靠紧自己的臂膀,子弹射 出,身体会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后坐力;又如,一粒玻璃弹球落在水泥地上, 它会反弹起来。这些现象都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关系。由此可见,反作用 力的产生,必须有两种物体的相互作用,反作用力与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杂技节目抛球、击鼓,拍球等就是根据这个 原理来设计的。  在力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它的运动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两个物体在 相互碰撞之后,虽然各自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总动量是不变的,这 就是动量守恒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在一个运动的物体碰到另一个运动或静 止的物体时,就能把自己的动量转移给对方。演员表演跳板节目,一个演员 跳上跷跷板的这一头,把站在另一头的演员弹向空中,就是动量的传递现象, 也就是他把自己的动量传给了另一个演员。          弹 竹 棍这是一个极简单,却又是十分别致的幽默杂技。 用竹根制作一根手杖。竹根,像一节节鞭子似的,在农村容易找到。截取 100 厘米左右稍粗一些的竹根,把须根剔掉,在火上烘烤,上部弯成半圆 形,拗成 1 支手杖。如果没有竹根,可用较粗的藤条代替。  演员化妆成小丑模样,右手转动着这支手杖出场(转法与转棍方法相 同),他在台中站定以后,把手杖一头支在地上(如图 1 之①),弯头向后, 用手掌压住它,手向下用力把它压弯,这支有弹性的手杖向前弯曲,当弯到 最大限度时,手向后抽,让手杖从指缝间蹦出,这时,它会弹向空中,并自动翻 1 个跟斗。演员一伸手臂,把它夹在胁下,十分幽默有趣(图 1)。 然后,演员捧出 10 多支长约 100 厘米的细竹棍,他右手握住 1 支竹棍的中上部,使棍垂直用力向下扔,它就会反弹蹦起,用手接住。再来一次,不 但向下,而且使棍以 85°的倾斜向前扔。这下,棍一边蹦起,一边向旁边移 动,而且蹦跳两三下之后,正好由站在旁边的助手接住(图 2)。10 多支竹 棍都在地上跳动着,奔向助手那边了。抛 球 击 鼓  演员在掌握了抛四五个球的本领之后,就可以练习有趣的“抛球击鼓” 了。练习时使用的球,必须是弹性较好的皮球或网球。要掌握这项技巧,首 先要把“流星赶月”的动作练熟。试练时,先找 1 块光洁的墙壁,演员站在 距墙约 120 厘米的地方,双脚站成小弓步,左脚在前。先练 1 个球,右手握 球,由下至上地向墙壁发球抛击,球碰到墙壁后反弹回来,再用左手接住, 左手以流星赶月的姿势平送球给右手,再由右手第二次发球击墙。  练习 1 个球击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最佳角度。演员面对墙壁斜站,与墙 壁成约 120°的角。右手发球时,手在右侧腰部,球不能远射,运行路线应 稍向上倾斜,使球触墙壁后能略微向上跳起,接球的左手部位稍高,便于把 球向下送还右手(图 1)。  找准了角度之后,就可以练习抛 3 个球,右手握球 A 和球 B,左手握球 C。 右手急速将球依次向墙面发出,当球 B 刚脱手的一瞬间,左手立即将球 C 平 射传递给右手,然后左手立即接住反弹回来的球 A,这样循环起来,“抛球 击鼓”的技术就练成功了(图 2),还可以增加抛球的数量。  练习 4 个球时,双手各握两个球,方法与前面相同,只是速度更快一些。 接下来,是将墙面改为一面鼓,在鼓面上练习抛球。这要请一位配合很 默契的助手来拿鼓,鼓面直径 40 厘米左右,也可用常见的小鼓或跳舞用的手鼓代替。  助手双手平握鼓边,捧在胸前,鼓面略微向上翻起。演员面对鼓面站立, 与鼓面成 120°的角度,发球击鼓。助手捧着的鼓,它的位置没有墙面着球 点高,所以演员的右手必须平向发球,助手把鼓面向上倾斜,这样弹回的球 就会比较高。演员与助手如果多次练习,相互配合很好,这个节目就能演好(图 3)。  由于鼓的面积较小,不易打准,而且击鼓时发出“嘭嘭”均匀的声音, 这个节目就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受到欢迎。  拍 球  拍球,其实是抓球。把向上抛球的花样反过来向下扔,观众看起来就和 拍球一样。  拍球的准备动作是向下“抛”3 个球,就是在表演了一些抛 3 个球的花 样以后,渐渐地把球抛得越来越低,双手距离也越来越近,关键的一招,不 是用手等待球的自然落下,而是在左手抛出的球 C 达到中心线的最高点时, 右手忽然翻转,掌心朝下,将握着的球 B 向左斜下放掉,同时右手去抓住左 手抛来的球 A。这时,左手已将原来于空中下坠的球 C 接住,并急速翻转掌 心将 C 向右边放掉,向下抓住右手刚放掉的球 B,提上来到胸前,再向右放 掉(图 1),这样反复提抓,观众看来就好似把球在向下抛一般。  向下抛了几次 3 个球之后,3 个球依次落地,反弹回来,这时再开始拍 球。由抛球到拍球,这是表演中的衔接。拍 3 个球的练法: 拍球最好用弹性较好、弹力均匀的网球。应在光洁的水泥地或桌面上进行练习。从两个球练起,左右手各握一球,掌心朝下,右手将球 A 向地面微 斜击出,在球 A 着地时,左手将球 B 也击向地面,同时抓住弹回的球 A。练 习纯熟后,就可以练 3 个球了(图 2)。注意,球的行走路线如图 3 所表示 的那样,就是右手投出的球击地点应在自己的中心偏左的位置,左手投出则 在中心偏右的位置。这样,球与球之间就不会相碰。拍球的花样较多,如“过桥”、“拍单个和双个”等(图 4)。最有趣的是在拍击时扔出一个较高较远的球,而且扔球时手向内用力旋转(图 5,见 186 页),当球着地后能“听话”地跳回到演员手中(图 6,见 186 页)。  拍球,从拍 3 个、4 个到拍 5 个,拍球的手法都是“抓”拍。在平地拍 熟练了之后,可以在鼓面上拍球,把一面大鼓架在自己面前,站在椅或凳上(图 7),如果在自己四周架起几个斜面的鼓,击鼓时不断地将球发向四周,由于鼓有弹力,会把球反弹回来,则更为有趣(图 8)。熟能生巧,你在练 习中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花样来。跳 绳  跳绳是最常见的少年儿童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可是跳得巧妙了,就成为 杂技。  单人跳绳:单人跳绳是跳绳基本动作,单脚轮换着地,左右手握短绳两 端,跳时左右脚轮流着地,要求边跳边加快速度。  双脚、双飞和 3 飞:双脚着地,加快双手甩绳的速度和跳起的高度,这 样,绳可以连续绕身两次或 3 次,脚才着地 1 次。  交臂:即左右手分开跳绳 1 次,再交叉跳绳 1 次,间隔着跳(图 1)。 这些都是跳绳的基本动作,通过练习,可增强体力。杂技跳绳一般是由双人甩动的长绳中表演各种技巧的。  形体动作:双人甩动长绳,演员跳进绳圈之后,突然跃起,双手撑地, 双脚腾空,接着,手再一撑,身体还原双脚着地,这样使手、脚轮流过绳环(图 2)。鲤鱼打挺:演员在跳绳过程中,突然迅速坐下,并向后翻滚,背部着地,4 肢弯曲,当绳子甩下将要着地时,他突然 4 肢猛地伸展,这一动作,使背 部离地腾空,就在这刹那间,绳子从背下通过。当绳子通过之后,背部已经 落地,演员又收紧 4 肢,准备第二次通过绳子(图 3)。耍球跳绳:即在跳绳的时候,手抛耍一个大球,跳着绳,手抛出大球,使绳从球下通过(图 4)。此外,在跳绳时,手还可以表演一些简单的杂技 动作。跷 板  在跷跷板上耍杂技,以大跳板最为惊人,但动作难度大,这里介绍的跷 板,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技巧别具一格。  跳板两副,长 300 厘米、宽 40 厘米,中间的支点高 40 厘米。用弹性较 好的硬木板制成。由 3-4 人配合练习。  一人(甲)先站立在跳板的一头,另一人(乙)从甲的身后地面斜奔向 跳板,跳上另一头,在乙双脚跳上跳板另一头时,甲曲蹲双腿作好准备,当 乙跳下的刹那,甲引体向上,被弹向空中(图 1)。当甲被弹跳起时,乙急 忙转身面对甲,并微蹲,作好形体向上的准备,甲从空中跳下,乙被弹跳起 来,这样一来一往,此起彼伏(图 2,见 190 页)。  弹跳套圈:双人对面弹跳时,每人手拿 1 个藤圈,圈的直径 80 厘米, 两人左右手各拿圈的两边套在身上,当 1 人被弹跳在空中时,迅速将圈从脚 下套出,再从头上套入(图 3,见 190 页)。  双人对球:两人各捧 1 个排球上跷板弹跳,当甲弹跳至空中时将手中的 排球抛向乙,这时,乙向前上方较高地抛出手中的排球,接着甲抛来的球, 同时甲落下时正好乙抛出的球也落下,甲接个正着,这样,来回传递(图 4)。3 人双板:把两块跷板间隔 60 厘米左右,平排列放,前面跷板两端分别为 A、B,后面跷板两端分别为 C、D。甲站在前板 A 端,乙站在后板 C 端, 甲乙两人方向一致,丙从甲乙当中奔上前板跳起落在板的 B 端,当丙落下时, 甲引体向上,斜跳到后面跷板的 D 端,从上空落下,把乙从 C 点弹起,乙上 升时向自己的左方横跳过来,落在前板空出的 A 端,这样又把丙弹了起来, 丙纵跳,飞到乙所站立过的后板 C 端,而站在 D 端的甲,已经转过身来,应 着丙落下的力量腾空而起,身体移向前板的 B 端(图 5,见 192 页)。3 人跳双板,也可以做传球等表演,但要技术熟练才行。由于跳板的运动幅度大,有一定高度,练习时必须要有老师或助手保护。保护者一般站在 演员即将落下的空板两侧,当演员落下时,助手用一手扶演员的肋下,另一 手托他的腰,以确保安全。(图 6,图 6①见 191 页左下图)。七 其他杂技  每一个杂技节目,几乎都是复杂的合力现象,既有重力,也有浮力,既 有运动,也有阻力,既有向心作用,也有离心作用。演员就是在错综复杂的 状况中来保持平衡,并进行延续运动的。因此,有许多杂技节目无法分清是 属于哪一类运动,而是属于综合的运动。下面就来介绍一些讲求准确度较高的节目和具有舞蹈性的杂技。       蜡 烛 翻 身这个杂技节目比较简单,但要练好又不是很容易。  做 1 个比较简易的烛台,即用铁皮做 1 个比蜡烛粗一些的圆圈,高约 5 厘米,下面封口,焊 1 根小棍作为手柄。  削 1 根细圆木棒作为蜡烛,长约 25 厘米,直径大小以能插进烛台为宜, 棒的下端削成尖圆形,上端有一段铁皮套管,可以放入 1 个真蜡烛头(图 1,见 193 页)。 把这根“蜡烛”插在烛台里,右手握着烛台下的小棍,练习时先不用点火。右手将烛台向上前方甩动,烛台里的蜡烛就从烛台中飞出,在空中翻转1 周后落下,用手中的空烛台迎上去,使蜡烛正好落进烛台(图 2)。  练会了 1 支蜡烛的翻转技术后,就可练习多支蜡烛的同时翻转。要求多 备几支特制的蜡烛,而且,烛台也需另制。  在 1 根横木条上均匀地安上 4 个铁皮管,作为烛台的上部。在木条的底 面装上 1 根木柄。把 4 支蜡烛分别插进烛台上 4 个铁皮管中,果断而前后左 右均匀地用力,把蜡烛甩出,它们就会整齐地在空中翻 1 周,落进烛台(图3)。          宝剑出鞘这个节目与烛蜡“翻身”相似,花样更多。 把竹制的“宝剑”装上剑柄,剑锋磨圆,以免刺疼人手。再用两半木片拼合制成剑鞘(图 1)。 把剑插进剑鞘,右手握剑鞘的中部,甩动剑鞘,宝剑就从鞘中飞出,在空中翻转 1 周后落下,用剑鞘迎上去,让剑落回剑鞘(图 2)。这样练熟之 后,可以练习背后出剑。  将右手持剑从身后甩出宝剑,宝剑从自己身后飞出,再将剑鞘移到前面 接剑(图 3,见 196 页)。  再从前面将剑飞出,手执剑鞘绕到身后去承接剑(图 4,见 196 页)。 最后练双剑出鞘,左右手各执 1 副带鞘宝剑,右手鞘中的宝剑先飞出, 再飞左手鞘中的宝剑,待两把宝剑递次落下时,一一收回自己的鞘内(图 5)。 还有双剑互换位置的接法,先将右手之剑飞出,再将左手之剑飞出,使它们各自飞落到对方的剑鞘之中。 在练习宝剑出鞘的过程中,演员如果能配合武术动作去接宝剑,雄姿英发,更给节目生色。茶壶倒水  表演这个节目必须有顶技基础。演员鼻梁上顶 1 棍子,棍端挂 1 把茶壶, 这套节目的道具如图 1 所示。  木棍上面开叉,长 100 厘米,开叉处之间的距离要根据茶壶大小来定。 木棍的中部,平伸 1 根细棍与上面的叉成丁字形。这根横棍的头上弯成 1 个 圆环,里面正好能放进 1 个玻璃杯,横棍的长短要实验后才能决定。  选 1 把金属水壶,水壶的嘴部斜撑 1 根铁丝,铁丝前端拗成 1 个平行圆 环,连接 1 个小网兜。另外在壶的柄上也连 1 个这样的小网兜。用两个对穿 螺钉把棍上的叉口和水壶两侧连接,使棍竖直时,水壶能稳定平衡。如在壶 嘴上加一点压力,壶就能向前倾斜。另外准备两个小木球。  练习时,先在水壶里放 1 杯水,然后把木棍连壶和玻璃杯等一起顶上鼻 梁,手里握着两只木球,顶稳之后,右手将球向上抛起,多次练习,使它准 确地落入壶嘴前的网兜之中。壶受到这一重力,平衡发生变化,向前倾侧, 里面的水就从壶嘴里流出来,正好倒进下面的玻璃杯里(图 2)。  在茶壶倾水将要斟满一杯时,演员又向上抛起第 2 个球,这个球越过茶 壶,准确地落进壶柄上的网兜里。这下两边重量相等,壶停止倾斜倒水动作, 壶嘴跷起,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图 3)。这个节目成功的关键是投掷准确,壶嘴倒水的远近与玻璃杯距离要相等。脑 弹 子  这是个传统节目。道具有两件:一是实心小圆木球 3 个,直径约为 3-4 厘米;二是略带松紧带的小皮碗。皮碗的制作方法是截取 1 段宽皮带,缝合成 1 个圆圈,圆圈的大小要求正好不松不紧地装进小木球,圆圈的一端封口, 并垫些棉花等物,把它固定在另 1 条松紧带上(图 1)。  把皮碗戴在额上,用手把小木球高高抛起,同时抬头用皮碗承接,木球 坠落,掉人皮碗中,使之正好嵌在里面(图 2,见 199 页)。  演员用手把小木球从“皮碗”中挖出,顺势把松紧带一拉,使皮球侧戴 在脸部,抛起小球,一侧脸小球落进了皮碗,无论是左右两边脸部或是下巴 颏,都可以这样的练习(图 3)。脑弹子的高招是后脑承接术球,把皮碗移到后脑戴好,将木球抛到高 300—400 厘米的空中,待球落下,一低头,球落到后脑上的皮碗中(图 4)。 脑弹子要求绝对准确,练习时由低渐高,注意安全,练习纯熟以后,再 练习两个球。将皮碗戴在额上,左右手各拿 1 个球,右手抛起球 A,用额去 承接的同时,将左手的小球 B 传到右手,待球 A 落进皮碗后,用左手从碗中 掏出球 A,而右手抛起球 B,用额承接,这样循环往复(图 5)。照此办法,还可以练习抛 3 个球哩。抛球进盒子  具有头顶和抛接技术的演员,在练会了“茶壶倒水”节目之后,再练这 个“抛球进盒子”的节目就容易得多了。  用有机玻璃制作 1 个能放在头上顶的盒子。也可用木头制作,不过正反 两面一定要装上玻璃。  盒子高 60 厘米、宽 40 厘米、厚 12 厘米。在盒中交叉斜放 3 块木板(或 有机玻璃板),每块板长约 32 厘米,盒子下面封掉一部分,而斜板最下端留 出开口处,再用 1 根长 40 厘米的木棍连在盒子最下面(图 1,见 201 页)。再准备 10 多个直径约 8 厘米的皮球。 演员腰上挂着个有小口子的小袋子,袋内放 10 多个皮球。练习开始,他左右手从腰间小袋中拿出 6 个球,每手拿 3 个球,依次把右手的 3 个球投进 头顶上的盒子,右手投完,再接左手传来的球,继续往上投进盒子。这些球 进入盒子,就在盒子中沿斜板往下滚,由于斜板是交叉间隔的,透过玻璃观 众看到这些球是来回奔忙着滚动的。当它们滚到最下出口时,就从盒子内掉 出来,正好左手接着传给右手,再次投进盒子,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图2)。由于球在盒子里像下楼梯似地转折滚下,逗留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将 双手 6 个球投送入盒子之后,还可在腰间袋中掏出小球继续往盒子里投。但 投进盒子里的球的数量,要根据自己投球技术的熟练程度而逐渐增加。                     打 瓦 片也是个传统节目。你在地上竖起 3 块瓦片,自己站在 10 步之外,右手拿 1 块瓦片,左手拿2 块瓦片。右手将瓦片平抛用力抛出,打击竖直在地的瓦片,瓦片投完,把 远处的 3 块瓦片都一一击中(图 1)。如果在舞台上表演就不能用瓦片了。要削制木块,称作“壤”。木块长20 厘米,下面较大,宽 10 厘米、厚 4 厘米,上端较小,宽 6 厘米、厚 2 厘 米,共制作 10 多块(图 2)。  把这些木块分别竖立在远近高低不同的凳面、桌面以至花瓶口上,自己 站立当中,左手握几块,右手 1 块,边投出手中的木块,边转身,直到把这 些竖着的木块全部击中。  抛花入瓶  这个节目,表演起来特别美观,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在自己的四周放 上几个瓷缸,注意缸口不能太小。演员先表演抛花的动作。花的制法是用 1 根竹筷作为花梗,10 多片彩色鹅鸭羽毛根部扎在竹筷顶端,扎紧 1 片再扎上第 2 片,均匀地排绕在筷尖的四周。再继续往下扎上几个绿色羽毛片,作为 花叶,一直扎到竹筷根部,然后用绿色胶带缠绕筷身,使之牢固。  再用 1 个小木球,在球上钻 1 个稍小的孔,把扎成花的筷根部塞进小孔, 用胶胶牢(图 1)。这样的花准备 5—6 枝。  演员站立在几个瓷缸的当中表演各种抛花技巧,与抛球差不多,但不同 的是球上带花,往上抛时球在上,花因羽毛的阻力而在下,落下时又是球先 落下,不像抛棒那样翻转自如,这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住它的 运动规律(图 2)。  演员在演完抛花的动作之后,把花收到手中,一枝枝朝上抛起,它们分 别落入瓷缸之中,这时台上开满了鲜花(图 3)。  踢 碗  表演踢碗,先要准备 12 个搪瓷碗,1 个嗽口茶缸,1 把不锈钢汤匙。练 习这个节目,先得把 1 个碗顶在头顶正中,在碗里放 1 个沙袋以增加重量。 可以顶着这个碗走动、看书,渐渐头顶形成一种感觉,这个碗底正好压在那 个固定熟悉的位置。  起初练习踢碗,可以在平地上踢:头上顶好第 1 个碗;左脚单脚站立, 右脚向前跷起,将第 2 个碗反扣在脚尖上;右脚将碗向上踢起,用头去承接, 使这个碗正好落进头顶上的第 1 个碗中(图 1,205 页)。  踢碗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要经过多次反复练习,逐渐摸索出踢出的角 度、用力的大小、速度等,才能成功。只要踢会了第 1 个碗,踢第 2、第 3 以至第 12 个,动作都相同,只是要求越踢越加力踢高一些。当 12 个碗重叠 顶在头上之后,踢搪瓷茶缸就要困难一些,它同样套在脚上,踢起后它在空 中翻转落进这叠碗中。最后,踢汤匙更不容易,把汤匙柄朝外,反扣在脚尖 上,果断地起脚,一下中的,使汤匙准确地落进杯中(图 2)。  踢碗的花样也可以随技术的熟练而逐步变换,如,将 1 个碗和 1 个盘子 间隔着踢,使头上的碗叠得如同宝塔似的,分外好看(图 3)。还可以第 1 次踢 1 个碗,第 2 次将 2 个碗叠在一起踢,第 3 次一下踢起3 个碗??更使人惊叹不已。踢毽子  杂技中的毽子与民间游戏的毽子有所不同,它是由一根较长的绒毛状羽 翎组成,底盘部分用绒布缝成,中间贯以铜钱,一面钉上羽骨,再插上这根 翎毛(图 1)。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是大家所熟悉的。  平踢:右手将毽抛起,用右脚内侧连续平踢,要求右脚不碰地,踢得较 低。在平踢的基础上可以踢绕脚,让毽子停在右脚内侧,而脚由内到外划 1 圆圈,毽子仍停留在原地打转,右脚实际上是绕着毽子转 1 圈,然后将毽子 向上踢出(图 2)。  对踢:可以左右两脚相对踢击;还可以把毽子踢起,使它停在右膝上, 用左右膝盖轮流撞击(图 3)。  打拐脚:用左脚或右脚的外侧连续踢毽之后,右脚内侧接毽绕左腿后由 身后将毽踢出,将毽子踢高,落下时,右腿向前踢起,左手把右腿扳住,使 毽子落在右脚掌上。这种踢法叫做朝天镫(图 4)。把毽踢高,用头承接,叫做佛顶珠。 踢毽的最后一招,用后脑接毽,然后头向上甩,毽被甩向空中,落下仍用后脑接毽(图 5)。这时演员向前弯腰,头略低,接着左脚单脚着地,右 脚向后伸出,脚掌翻上,身体立直,头往上抬起,停在后脑上的毽子自然向 后落下,正巧落在右脚掌心(图 6)。由于这个节目,眼睛不看,全凭感觉,使观众不可思议,无不叫绝。                    射 弩射弩,即射小竹箭。 弩弓,用竹板在火上薰烤使之定形,大小和软硬程度根据各人习惯而定,弩弓弦绷上尼龙绳,一般能射出 12 米朝外的硬度就可以了。箭可用轻质细木 梗套上圆球状的铅、锡箭头,箭尾仍用三棱形羽尾,箭也可在体育用品商店 购买(图 1)。一般是射气球,把气球悬挂在距自己 8—10 米的地方。  平射:左手握弓背的下部,拇指搭在弓背的正中,搭箭,右手持箭尾抵 弦,拉开,平射气球(图 2)。  回头望月射:双腿下蹲,扭身回头,适合射高空目标。腰射,左手在前, 右手绕到身后搭箭,射击目标(图 3),杂技女演员,还能头、胸部着地, 弯腰伸出两只脚来弯弓搭箭,射中目标。  盲目射箭:这种射箭更有趣。演员在身后约 2 米远处悬挂 1 个纸条,纸 条上端粘在竹竿上,下端悬挂 1 串钥匙,使纸条保持垂直。他侧身横站,弓 步向前,左手握弓,右手搭箭瞄准拉满,然后头转向另一边,在完全不看的 情况下把箭射出,那纸条应弦而断,悬挂的钥匙坠落地上(图 4),真是使 人不可思议!演员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原来这里用了 1 个小小的机关。他的箭头上横放了 1 根细钢丝(图 5),这根钢丝很细,而且涂了黑色,在舞台下的观众 不易看出,这样,当他瞄准后,头扭转一边不看,射出的箭大约能到达纸条 附近,箭头上的钢丝就能把纸条刮断,看起来就好像是被射断的一样。打 弹 弓  在杂技场中,比射弩较为流行的是打弹弓,它的表演技巧虽然与射箭类 似,但趣味效果却不相同。  弹弓与弩弓不同,弹弓比较硬,弓背较宽,弓背正中有 1 个圆孔,弓弦 的中部有 1 块软皮垫,另外需用石膏粉合胶水搓成像元宵大的弹丸(图 1)。 练习打弹弓,左手握弓背,右手控弦,把弹丸放在软皮垫上,用右手的 拇指和食指捏住,拉弓发弹。弹并不是由弓背中的圆洞射出,而是从弓背外 侧射出的,弓背上的圆孔作为瞄准的准星。练习发弹的动作要由轻渐重,一 定要练会弓侧发弹,不然弹发不准,不仅不能击中目标,反而会使手被弹痛。打弹弓射弹花样繁多,现在介绍如下几种:杯上打弹:在距自己 500 厘米左右放 1 张小桌,桌上反扣 1 个小碗,将1 枚弹丸放在小碗底圈上,引弓发弹,把小碗上的弹丸射掉,但要求不打坏 下面的小碗。  练这样的节目,要先以木桩或树为靶星练习,待弓法练熟,射弹能百发 百中后,再进行花样打弹。打弹落蛋:在 1 只玻璃杯里盛半杯水,在 1 块小木板上固定竖立 1 个长10 厘米、直径 2 厘米的小管,管的下端与小木板粘牢,把这小板盖在玻璃杯 上,小管朝上,与玻璃杯上下对齐,在管口上放 1 个鸡蛋。演员站在 500 厘米之外,引弓发弹射击鸡蛋下的小管中部,猛然一下,把小管与小木板一起打飞,鸡蛋就落进杯子中,因为杯里面有水,蛋不会敲 碎(图 2)。射天球:把 1 个大号塑料球一剖为两半,在两半球的内部各裱糊六七层纸,干后,两半球就变得比较坚硬了。用一个铰链把两半球连起来,并在铰 链中部轴上装上弹簧。这样,把两半球合在一起就变成 1 个完整的球,如果 放手,它就绽开成两半。在半球的对边(A、B 点)上用铁皮拗成两块 L 形铁 片,分别缝在半球边沿上。这样,把两半球合拢,用 1 个夹子夹住两块铁皮, 就合成 1 只整球(图 3)。演出在广场上进行,表演前在球里放进 1 只鸽子,用细绳系在夹子上吊在长竹竿梢,竹竿斜插在广场中,演员对准夹球的夹子猛力引弓发弹,弹丸 击中夹子,夹子受到振动而松开,球便从竿梢落下、绽开,里面的鸽子便飞 向蓝天(图 4)。燕子钻天:演员引弓正对自己上方,沿垂直线猛力引弓发弹,弹丸直射入高空,几乎看不见了。这时他又从衣袋里摸出第 2 枚弹丸,再次向上发弹, 这时第 1 枚弹丸正巧落下,两枚弹在半空中上下相撞,撞得粉碎(图 5)。绳 鞭  这是个民间传统的杂技节目。绳鞭长约 300 厘米,由木柄、鞭身和鞭梢 组成。  找 1 根长约 10 厘米、直径 3 厘米的木棍,用细纱绳并排绕在木棍的一端, 把它们固定在棍端,再像梳辫子似地把它们梳织起来,如果纱绳不够长,可 边编边接,但注意绳辫由粗渐细逐步增加绳的长度而减少绳的根数,当编织 到近 300 厘米长时,已编得很细了,最前部约 20 厘米,改用丝线编织,最后 把辫梢散开(图 1)。  练习时,先练习把鞭子打响,即右手握住木柄,将鞭朝右后方甩去,使 大部分鞭身横躺在地上,右手向后伸直,猛然发力,抖动手腕,将鞭向左前 方挥出,鞭身从自己的右肩上越过直送前方,同时发出“啪”的巨响(图 2)。 这时,右臂已由右后方变为直伸到左前方,仍握鞭伸直。紧接着,演员将右 手向上扬起,挥鞭上举,又猛然向下抽,鞭子又发出震耳的响声。练鞭,打响是入门,更重要的是打准,可从大目标练起,先打报纸。 打报纸,助手双手前伸,拎住报纸的两角,演员和助手对面而站,距报纸约 350 厘米的地方(使鞭子打过来时鞭梢能正好触到报纸为宜),演员先 把绳鞭甩到右后方,扬鞭向前,随着一声鞭响,报纸被一劈为二(图 3)。 这时,助手丢掉半张报纸,双手再拎起剩下的半张,他又 1 次把鞭甩到身后, 再次打击这半张报纸,报纸又被劈成两半。这样一次次地鞭打报纸,直到只 剩下很小 1 块报纸,助手用 1 只手拿着,被他 1 鞭打飞。打洒瓶:制作 1 个架子,架子上部斜安 1 个铁圈,正好能把酒瓶倒插在里面,露出瓶口。瓶里装半瓶水,瓶口塞了 1 个较长的软木塞,半截露在瓶 口外。在瓶的下前方,也安上 1 个铁圈,铁圈里嵌了 1 个空玻璃杯,杯内放1 只乒乓球。  演员用鞭打击瓶口,把瓶塞打落,瓶内水流出来,流入杯内灌满,里面 的乒乓球就浮上来。这时他第 2 鞭又打击,“啪”的一声,把乒乓球打掉(图4)。  打飞镖:这个打活鞭的动作,必须和 1 名助手熟练配合。在舞台的一侧 竖起 1 块木板,板上画了靶芯,另外准备 4—5 支飞镖,镖身是 1 枚大铁钉,钉尾连着几根长约 80 厘米的彩色纸条。  表演时,助手拿着飞镖站在离靶子 500 厘米外,演员正对观众,站在靶 子与助手的当中,然后后退 300 厘米,助手抛出手中的飞镖,镖向着靶子飞 去,彩色的纸条拖在镖身后面,好似彗星的尾巴。这时,演员“啪”一声鞭 响,打断了飞镖后的尾巴,彩色纸条在空中散落飘扬,一鞭鞭,打断了几支 彩色的镖尾,犹如天女散花(图 5)。  百 丈 旗  杂技表演用的百丈旗是用红布或彩色布条制成的。它长 400 厘米、宽 15 厘米,一端连在细竹棍梢,竹棍长 60 厘米,装置起来就可以进行练习。在表 演时,必须先在稀米汤中蘸湿,上上浆,晾干,卷成一卷(图 1)。  练习时,右手握柄,左手握旗的布卷,向上空抛出,布卷在自己上前方 散开,当布条还在空中未落地时,抖动竹棍柄,开始舞动百丈旗。它的基本 动作是:  小 8 字: 左手背在后面,右手平伸向前握百丈旗柄,来回作横 向“8”字形循环划动。长长的旗面就遵循着这条轨迹形成了由小到大的 1 叠横向“8”字形图案(图 2)。注意,演员要边舞边退,布条才不至缠绕、 打结。后退几步向左猛然转身 180°,同时握旗的右臂从头上甩过来,继续“小 8 字”的练习。  大 8 字:在“小 8 字”基础上,加大右手摆动的幅度,右手执柄从自己 右下侧向后划圆,再从右上方越过头部朝前甩劈至胸前,继续朝自己右下侧 划圆,又从左上侧甩回,使布带的轨迹形成在自己身边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圈(图 3)。  大圆:右手握旗柄从右上向左下划大圆圈,使布带在自己面前运动形成 横向大圆圈,犹如 1 个大圆门洞,演员边舞边从圆中跨跳过去(图 4)。跳抖:先将百丈旗舞成“小 8 字”,然后右手将旗柄尽量往上挑起,同时身体向上跳跃,把旗带飘到上空,在身体下坠时,右手抖动手腕疾速左右 摆动旗柄,带动布条成 S 形往下运动,待布条落地之后,再次向上挑起,跳 上(图 5)。抛接:在做“小 8 字”、“大 8 字”及跳抖动作时,都可以将百丈旗向上高高抛起,因为旗柄较重,用力把它抛向空中,旗带也会沿柄的运行路线 飘动,而且,总是旗柄先落下来,用手接住继续表演。演员最好是向前抛, 然后翻一个跟斗,站起来接住旗柄,不能翻跟斗,就跑跳向前接旗柄。百丈旗的练习,始终是在跑跳中进行的。最后 1 个精采动作是:左手向上扬起,右手将旗柄上下疾速摆动,同时身体向右转动,这时布条就如同波 浪般缠身飘动,像 1 朵活动着的莲花。动作结束时,右手握旗柄向左,对准 上下翻飞的布条中部一兜,身体随着向左旋转 1 周,立定,停下来,这些布 条便整齐地悬挂在旗柄上了(图 6)。耍 大 旗  耍大旗的动作与耍棍相似,但耍大旗时伴以旗帜飘浮时的哗啦啦响声, 格外壮观。  大旗,用红、淡蓝等颜色绸料,旗长 200 厘米、宽 140 厘米、旗杆长 170 厘米左右。  握旗出场,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将旗向前斜向横举,以左手握旗杆底 部为轴心,右手握旗杆前部,向左划圆周两圈,这时整个旗就会哗啦啦地作 翻波式向左卷动,然后,右手又朝右,沿反方向卷回(图 1)。  单手直耍:右手单手向前平伸握旗杆露出部分与旗面交界处,将手移到 左面并扭动手腕,将旗头由左上向左后下方划圆,从左脚绕到右前方,将旗 提起上甩,旗头从右下后方转到左下前方,循左方向上(图 2)。这样,快 速的连续动作,使旗绕身而转,见旗不见人。  平波浪:右手平握旗杆,虎口朝后,小指处拳孔向前,身体向前倾倒, 左腿向后跷起,右脚单脚站立,靠单脚跳动,向右转动身体,同时右手轻轻 地上下抖动旗杆,大旗就平行环绕身体作波浪般飘动,静中有动(图 3)。  背花:将旗舞平到头顶上,旗头 B 点在右,A 点在左,左手 B 掌朝上, 握住旗杆 O 点,右手翻转,手掌朝上握住旗杆 A 点,右手加力旋转,脱手; 左手转动,使旗头 B 朝前划圆转到左侧,继续向后划圆(图 4,见 221 页), 同时弯腰左手下移到后背,右手伸到背后抓住旗杆 O 点,把它拉到头顶,仍 保持平转(图 5)。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花棍教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