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除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亩产还有什么其他研究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走有机之路推动食品安全_新华网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走有机之路推动食品安全
日 11:18:27
【字号 】【】【】【】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资料图片)
  新华网长沙9月3日电(记者谢樱)袁隆平院士2日下午为“回龙湖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揭牌,希望通过将超级杂交稻生产技术和有机生产技术结合,提高有机水稻的单产和效益,推动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
  袁隆平院士表示,超级杂交稻在确保提高稻米产量的同时,加大了进一步提升水稻品质的研究。中国现已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中,有些稻米的品质甚至不输名满天下的泰国米。
  他说,目前在长沙率先启动的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的试验与示范,是通过生态栽培提高稻米品质,帮助稻农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的新探索。
  尽管近年来中国有机农业保持着每年20%—30%的快速发展,却仍普遍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问题,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
  回龙湖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回龙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湖南省第一个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将率先开展相关栽培技术研究,办成全省有机杂交水稻的示范与公共交流平台。
  基地计划2009年至2011年建立350亩的标准有机杂交水稻研发基地,2011年至2015年将重点在湘西北地区建立20万亩的有机超级杂交水稻推广基地,计划年生产有机稻谷1.2亿公斤以上。
  记者在回龙湖有机超级杂交稻研发基地看到,使用专有有机肥、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除虫治病的有机超级杂交水稻长势良好,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基地研究员彭既明告诉记者,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作为湖南省示范基地首批试种的180亩稻田,以有机方法种植,已于8月底全部齐穗,预计单产在600至650公斤,比有机常规水稻单产增产3成以上,稻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提升,明年开始将进行规模试种。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袁隆平工资薪水月薪年薪_猎奇
当前位置: >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薪 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薪 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摘要: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薪 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袁隆平再次坦率地表示,除了自己每月6000多元工资外,加上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袁隆平的工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袁隆平工资薪水月薪年薪
袁隆平(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谈到对中国粮食问题的顾虑,袁隆平说,“现在我最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能不能保得住”。
“海南这个国际旅游岛,很多地方都被高楼大厦占领了,于是我向海南省委建议了,一定要划耕地红线,开发还是应该开发,但农田是吃饭的问题。袁隆平担忧地说,红线保住了,中国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此外,他认为,中国要真正保证粮食安全,科技只是一方面,只有推出更多政策优惠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投入,我在湖南小镇一亩地,补贴才有100多块钱,这种补贴政策不太合理,抛荒的也能拿到100多块钱的补贴”。另外,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大投入,首先是水利,其次是土壤改良。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袁隆平身价值多少亿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还有关于袁隆平到底有多少钱的问题,媒体其实早就开始“密切关注”了。在袁隆平的母校,袁隆平再次坦率地表示,除了自己每月6000多元工资外,加上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那袁隆平身价值多少亿?《科技日报》报道称,全世界有没有一个人的身价超过比尔·盖茨?有!那就是袁隆平。日,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宣布“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据悉,身价千亿的袁隆平买东西最青睐“便宜货”。其实,袁隆平的价值是不能论身价的,因为没人能跟他比的,他培育出来的水稻为世界多养活了数亿人,这个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这句话回应了一些人对其上亿身价的说法,也让一些人脸红。近些年来,金钱多少或身价几何确实在不少人心目中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重要指标。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袁隆平得到不少奖,但不管钱多钱少,他真正感兴趣的,依然是水稻方面的研究,是尽力实现自己超级稻争取提前3年实现亩产900公斤及到他90岁时争取达到1000公斤的目标,是他的超级水稻能在世界多少国家推广应用,能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的工资是多少?
第一页:第二页: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大家喜欢看水木-营养学与养生-袁隆平:有些转基因要慎重 有些没问题
主题文章列表
下一页&共1页&
袁隆平:有些转基因要慎重 有些没问题
发信人:&reims&(背德者),&信区:&Nutriology
标&&题:&袁隆平:有些转基因要慎重&有些没问题
发信站:&水木社区&(Mon&Jan&12&21:13:30&2015),&站内
转基因话题在社会上总能引起争议,部分反转人士常用的理由之一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反对转基因”,可惜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不仅支持研究转基因,80多岁的他还身体力行带头试吃,这次,他号召愿意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来吃转基因水稻。&
“为科学献身”,听上去袁老估计的过于严重了,至少,转基因问世至今30年,还没有发现对人体有害的科学证据,袁老的意思和他以前“合理研究,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把关,但不能谈之色变”的主张一致。&
这至少是袁隆平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公开谈转基因问题。由中国国际友好联合会主办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于12月12-14日在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举行,主题为“新经济新平衡”。&
对于目前市场上谈转基因色变的问题,袁隆平建议可以遵循试验法则,如果非要检验转基因水稻是否对人体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试吃,“要号召愿意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来吃转基因的抗虫水稻,我80多岁了,我吃了都没问题,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吃了没有问题,他们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那就是真正的安全。这不只需要几个人,需要很多人、不同类型的人,北方人、南方人都来吃。”12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表示。&
袁隆平表示,人们对转基因有些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不会有很大问题。“不能用高价钱引诱他们,要他们自己自愿来吃。”&
“转基因(抗虫水稻)是绝对抗虫的,我们深圳的隔离试验田里也有,其他的水稻遇到虫害叶子都枯了,连杂草都受害了,但是转基因抗虫水稻没有受到影响。”袁隆平介绍说,我国进口了几千万吨大豆都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这种类型的转基因问题不大,可能有问题的是抗虫的来自毒蛋白的转基因,但对品种现在政府还没有在生产应用。&
袁隆平演讲的主题是“发展杂交水稻,保证世界粮食安全”,他在讲稿中并未提及转基因,但是作为水稻领域的权威,被问到转基因话题在所难免。&
袁隆平在讲话中介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他表示,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远远超过了先锋、拜耳、孟山都等国外公司的水平。&
袁隆平说,中国每年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杂交水稻的技术人员,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的60多个国家,中国已经培训了3000多名研究、技术人员。&
袁隆平表示,他有一个梦,这个梦叫做“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据他介绍,杂交水稻对新世纪保障食品安全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世界上50%的稻田种上了杂交水稻,按每公斤增产2吨算,共可增产1.5亿公斤,可多养活4到5亿人口。&
谈到对中国粮食问题的顾虑,袁隆平说,“现在我最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能不能保得住”。&
“海南这个国际旅游岛,很多地方都被高楼大厦占领了,于是我向海南省委建议了,一定要划耕地红线,开发还是应该开发,但农田是吃饭的问题。袁隆平担忧地说,红线保住了,中国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此外,他认为,中国要真正保证粮食安全,科技只是一方面,只有推出更多政策优惠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加大力度投入,我在湖南小镇一亩地,补贴才有100多块钱,这种补贴政策不太合理,抛荒的也能拿到100多块钱的补贴”。另外,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大投入,首先是水利,其次是土壤改良。&
以前,也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转基因的态度正发生变化。今年3月,袁隆平澄清“我的观点没有变化,记者有时候容易断章取义。”“我的观点讲了一千遍,转基因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
在袁隆平看来,用来提高产量的转基因食品问题不大,但对用来抗病虫的转基因则要特别谨慎。&
袁隆平表示,现在有些转基因的食品,比如大豆,每年进口几千万吨,大家都在吃。我们现在正在把玉米的基因转到水稻上面来,目的是提高它的产量,这类转基因是可以吃的。但另外一些转基因是抗虫抗病的,这来自一种毒蛋白基因,虫子吃了要死,那么人吃了会怎么样呢?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对于这类抗病虫的转基因食物,我们要特别小心,要反复做实验,在科学上证明它没有问题,才能够投放市场。“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从来没有变。”袁隆平强调。&
以下为袁隆平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发言实录:&
很高兴参加财经论坛的会,原来我以为这是个国际会议,准备用英文,现在看到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同胞、中国人,所以幻灯片用英文,我就讲中文算了,更方便一点。我的题目是《发展杂交水稻,保证世界粮食安全》。&
目前全世界人口已经是70亿,到了2030年就可以达到80亿,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而耕地也在不断地减少,因此,如何养活世界人口是摆在人人面前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11.73,&0.18,&1.56%)单位面积的产量。&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五大粮食作物中,水稻是老大,还有小麦、玉米、薯类、马铃薯。一半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中国百分之六十几的人以大米为主食,所以说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很多专家估计,到了2030年,水稻的产量要比1995年提高60%以上,而根据国际上的说法,目前每公顷生产的稻谷可以提供27个人的粮食,到了2050年,每公顷必须提供43个人的粮食,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多途径,包括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提高栽培技术和使用优良的品种。就目前来讲,最经济、最有效、可以立竿见影的就是采用优良品种,就水稻来讲就是应用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量,而且是立竿见影的,其他的措施,兴修水利、增施肥料等等,需要大量的投入。采用优良品种,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把种子改变一下就可以增产。&
特别是杂交水稻。我现在讲一下什么叫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的普遍现象,植物、动物,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种优势现象,水稻也不例外。杂交水稻有很强的杂种优势。它不管地上地下部分,根系也发达,大田产量高,像这个产量是亩产900公斤的产量。&
但是杂种优势只在杂种第一代才表现出来,第二代就没有杂种优势了,所以年年要生产第一代的杂交种子。而水稻一颗谷子就是一颗花,你要是人工的话不可能生产大量的种子来大量生产,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培育一种特殊的品种——雄性不育系,它的花粉是退化了的,但是雌的是正常的,这个叫雄性不育系。利用这个雄性不育系,就可以大量地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在大米生产上应用。最右边的是雄性不育的花药,它的花药是退化的,左边是正常水稻的花,雄性不育系的花粉不起作用,右边的是正常的花粉,利用这样的雄性不育性,我们就可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这个我们叫杂交种子田,中间几行就是雄性不育系,另外两行是父本,提供种子,我们叫赶花粉,它两个把父本的花粉弹出来,弹出来花粉就挪到雄性不育的站,利用这个方法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用于大米的生产。农民很高兴,自主田。&
目前我国水稻的生产情况。全国目前的面积大概4.3亿多亩,平均产量大概是亩产430公斤,其中杂交稻有2.5亿亩,占整个水稻面积的57%以上。杂交稻的品种产量是500公斤,就是1000斤,杂交稻它在同样条件下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这种杂交稻每年杂交增产的粮食,我们在国内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中国的粮食问题在新世纪。我国的农业部在上个世纪1996年立下了一个中国超级水稻的计划,目前我们的主要建议就是培育超级杂交稻。这个超级杂交稻当时列为四个阶段:第一期是1996年到2000年,它的产量指标是亩产700公斤,它是百亩的平均产量。第二期是从年,它的产量指标是亩产800公斤。第三期是2006年到2015年,它的产量指标是亩产900公斤。第四期是2015年到2020年,它的指标产量是亩产1000公斤。分了这么四个时期。&
通过协作努力,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相结合,我们都圆满地实现了四期的超级水稻计划。我们在2000年就完成了实现了第一期超级水稻的计划,它是百亩片,我们1999年就有五个百亩片亩产过了700公斤,到2000年就有十几个百亩片亩产过了700公斤,后来先锋水稻品种就在大米生产上推广。前几年的推广面积接近1000万亩,它的平均产量达到了550公斤。&
这里有几个对比的例子,大家知道日本是一个科技比较先进的国家,它的单产很高,大概是470、480公斤左右,我们是550公斤,我们的杂交稻,我刚才讲平均是500公斤,我们杂交稻是550公斤以上,超过了日本。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它的水稻面积世界最大,有6亿多亩,它的平均产量比较低,只有200公斤的亩产,所以说我们超级水稻到550公斤很不错。&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超级水稻的品种,我们叫先锋品种,是我们杂交水稻中心与江苏农科院合作培育的超级水稻。这是第一期,大面积是550公斤,小面积过了700公斤。&
第二期的超级水稻提前一年实现了800公斤。我们第二期超级水稻的示范田是800公斤,大面积推广,今年的面积也都接近1000万亩了,后来平均单产达到了600公斤左右,在2004年就实现了。这是我们第二期的示范田,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超级水稻的品种。这是第二期的超级水稻,看起来稻谷像瀑布一样,英文讲就是waterfall&rice,所以我在国外的时候把这个幻灯片打出来,孟加拉的部长站起来,感到很惊讶。&
第三期超级水稻,在2011年和2012年实现了,就是亩产900公斤,当然国务院的刘延东亲笔写了贺信。我们在2011年在河南隆回县有一个示范田,亩产达到了926公斤。&
第四期超级水稻在今年突破了1000公斤。这是我们第四期示范田亩产达到了1026.7公斤,我们的产量是百亩片的平均产量,是102亩的平均产量,这个产量是遥遥领先于世界。这就是第四期的。&
我们根据以上的进展,建议国家立项第五期超级水稻,我们第四期是亩产1000公斤,1公顷15吨,我们第五期建议国家立项每公顷16吨,我们计划在2020年实现,争取三年之内实现,我更希望明年就实现。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在三月底四月初我们有百亩田就在三亚,欢迎你们去参会指导。这就是我们第五期的品种。他们讲说,“你这个品种是核武器。”&
简单介绍杂交水稻和国外的表现情况。国外杂交水稻同样表现得很好,增产比较显著。2012年国外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520万公顷,其中有七八个国家在大面积应用,包括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还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再是南美的巴西。总面积有520万公顷,一般增产的幅度都比较大,在印度增产幅度是15%到20%,在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等增长幅度都是30%到40%,美国的增产幅度也是大于20%。平均起来,杂交稻在国外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
这是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种植情况,那边那个插秧的是菲律宾水稻所的所长,跟我站在一起的是菲律宾的农民,他们在验收我们的超级杂交稻。我就问这个农民:你高兴吗?他说我特别特别高兴。这是产量,我们的杂交水稻每公顷10.4吨,它的对照品种只有4.5吨,国际优良品种在那里是7吨,所以说他感到很高兴。&
这是在美国的自种田,美国是没有劳力来赶花粉,它用直升机。此外,杂交稻在巴基斯坦、在埃及、在马达加斯加还有利比里亚都表现得非常好。这是我们的杂交水稻在Guinea的表现情况,这是在利比里亚,总统是那位女士叫瑟利夫,她到我们湖南来访问,她强调要求在利比里亚发展杂交水稻,我们有工作人员在那里帮助她,现在的麻烦是埃博拉这个病毒在那里,我们的专家都回来了。&
我们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杂交水稻的技术人员,在60多个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拉美,一共推了3000多个研究人员、技术员等等,在60多个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拉美。这是培训,我们在国外也培训,在利比里亚。&
结论是,杂交水稻对新世纪保障食品安全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世界上50%的稻田种上了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算,目前世界可以增产1.5亿公顷,所以多养活4到5亿人口。所以说发展杂交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发展?我们希望各国的政府、各国的企业还有科研机构,特别是粮农组织共同努力。&
我有一个梦,这个梦叫做“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一半的杂交稻种上去,中国的杂交稻实现我的“覆盖全球梦”的梦想。&
美国有一个先锋投资公司,它的杂交玉米很广,全世界大概一半都是它的品种,它的玉米杂种优势非常好,但是是相对的优势,我们的杂交是绝对的优势。去年在菲律宾开了一个关于杂交水稻的国际会议,全球各大公司都把他的杂交水稻品种放在那儿展示,每个展示是1000平方米,有40多个品种,前三名都是中国的。什么先锋、拜耳、孟山都这些,我们都大大地超过了它们。&
所以通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我希望我们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我们的龙头产业主动走出国门,把我们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实现我的梦想。&
我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116.246.20.*]
Re: 袁隆平:有些转基因要慎重 有些没问题
发信人:&doctoryuan&(袁大夫),&信区:&Nutriology
标&&题:&Re:&袁隆平:有些转基因要慎重&有些没问题
发信站:&水木社区&(Mon&Jan&12&22:03:14&2015),&站内
自然界的低等生物(如虫子)有本能的判断能力,知道吃了转基因会被毒死,当然就不会去吃了。可人因为生活环境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的判断能力却下降了,有毒无毒也分辨不出。
本人博客:乐卜中医药养生堂的博客(近几年经本人治疗的各类病案)
.cn/lpzyyyst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221.223.66.*]
下一页&共1页&作者:李杜 谭琳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时间: 9:42:40
选择字号:小 中
袁隆平:我有个增产粮食“中国梦”
昨日下午,长沙火车南站,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载誉回湘,受到家乡人民和媒体的热烈欢迎。陈飞 摄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后回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袁隆平:我有个增产粮食&中国梦&
特约记者李杜 首席记者谭琳 静通讯员辛业芸
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捧回一个鼓舞全体农业科技者、全体湖南人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隆平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昨日(1月11日)下午3时左右,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载誉回湘。面对鲜花、镜头和祝福的人群,83岁的袁隆平院士说:&这个奖属于杂交水稻中心,属于全体农业科技人,国家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当记者问他接下来希望攻克的目标时,袁隆平说:&我希望在2015年前杂交水稻大面积突破亩产1000公斤!这是我90岁前的心愿!&
把荣誉锁进书橱
袁隆平说:&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获得的一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都被一一锁进书橱。
&在中国科学家群体,袁隆平无疑是受关注最高的&明星&之一。&一位常年跑科技线的记者说。一方面因为袁隆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每个人的第一要务:吃饭;另一方面则因为他率性不懂掩饰的个性:坦诚亲切。在昨日的接站现场,袁隆平开心地把大红荣誉证书借给记者留影。
31年前,在马尼拉召开的一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的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会场大屏幕上用英文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个字,同时说道:&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会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完成了对这位中国科学家走上世界舞台的&加冕&。
他有着鲜明的价值观:&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荣誉不能当饭吃。&
热衷工作、&冷落&荣誉,在他的秘书看来已见怪不怪。多年来,秘书不得不把颁给袁隆平的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譬如: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法国政府&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等,一一锁进书橱。
田间健步如飞的&80后&
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袁隆平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在稻田里的袁隆平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不夸张。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袁隆平增产粮食的&中国梦&,变成这样一组数据:
2013年,湖南实际推广杂交水稻1496.32万亩,其中早稻推广456.26万亩,平均亩产490.5公斤,每亩增产72.1公斤;中稻(含一季晚稻)推广530.82万亩,平均亩产578.3公斤,每亩增产102.8公斤;晚稻推广面积509.24万亩,平均亩产532公斤,每亩增产67.7公斤。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产量533.25公斤,比全省水稻平均亩产增产79.5公斤。
这只是一笔小账。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关键技术上得到了突破,确保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截止到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杂交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公斤,增收271.93亿元,推广区域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在众多描述老年人的词汇里,颐养天年与袁隆平最是缘浅。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他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或者去田间的路上。因为工作劲头不输年轻人,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他&80后&。袁隆平的弟子、育种专家邓启云博士则告诉记者,在稻田里的袁老师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他已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夸张。
超级&富翁&的另类人生
早在1999年,&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但他的衣柜里,多数是大众品牌的普通衣服。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
在习惯以金钱来丈量一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商品经济社会,袁隆平是不是很有钱?据记者了解,至少在理论上,他早已是中国名义&首富&。
为什么说是名义?因为这位特殊&富翁&的价值,主要是靠公式计算出来的。早在1999年,经专业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仅&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
袁隆平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我一个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花不了,也没多少时间花。&他这次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领奖服,以及历次在领取各大国际荣誉和勋章时的衣着,都是比较便宜的大众品牌。知情人告诉记者,袁隆平衣柜里多数是价格一般的普通衣服。但是,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袁隆平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多则十几人,少则近十人,每人获颁奖金数万元。&等资金更充足时,我想把单人奖金额度提高到不少于30万元,这样就可以鼓励世界上更多有能力的人,投身到解决人类温饱的事业中来。&袁隆平曾向身边工作人员吐露心思。
他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已经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只看做是大家过去努力的结果,倘若有所分心、放松,别的国家可能就迅速赶上并超过你了。更何况,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分子生物技术,远远跑在我们前面。
袁隆平深知增加水稻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知水稻承担着单产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60%的艰巨任务,更深知夺取水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因为有这样的紧迫感,他在赴京领奖前夕,还一直扎在三亚南繁基地试验田里。领奖回来,他又将回到那个致力于走向丰衣足食的绿色世界,继续他温饱世界的事业,从&80后&走向&90后&的新的征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4-1-12 21:34:37
支持袁老人家在农业一线的努力辛勤的工作,为中国的粮食大丰收作出巨大的贡献。
一边是袁老的努力去实现提高粮食的产量,然而另一边看看社会的发展,很多的地方和政府将一片片的好的良田变成了建筑用地,建工厂,建房子,再加上土地的沙漠化,和土地的贫瘠等等使得可以耕种的良田逐渐减少。还有农民的最基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低的 粮食的价格,促使许多农民宁愿出去打工,将自己家的田地荒芜了。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可以换来一亩天一年的收成。可能不久的将来中国还是会遇到吃饭的问题
<span style="color:#14-1-12 18:48:25
人之欲望,“何厌之有”。我们日夜奋战开发新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到头来,每年的粮食浪费、食品安全、生态破坏给我们又带来了什么?有钱人吃的越来越贵,贫困的依旧吃不起饭,比起简单的高产出,我们更需要些什么?袁老曾经的工作值得大家感激,但如果思量的更深远,得到的尊敬定会更多。
<span style="color:#14-1-12 17:41:44
做这个东西的意义就是有实际应用,不探讨成本那才奇怪。
引用:“引用:“ 10:29:54 hidear
亩产1000公斤的成本是多少?
同问这个问题:试验田里不计成本投入,最后得到了高产,有实际意义吗? ”
难道很多科学进步和突破,不都是先要在实验室里进行? 不需要先在实验室花费高成本找到瓶颈所在? 在科学网问出这种问题,感觉很奇怪”
<span style="color:#14-1-12 17:05:03
我的意思是,袁隆平就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答案。
<span style="color:#14-1-12 17:04:10
我认为,出国还是出了一些大师的。早年的比如华罗庚,陈景润,冯康等,较近的比如袁隆平、王选、莫言等等。
目前已有25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