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面灯光是不是有科三考试视频灯光

在四个人的大学寝室里,我只有等别人都上床了(没有灯光,没有声音)才能睡着,是不是心里有问题,?
我已经和他们见过了,呵呵,他们说睡眠不足要早点,可是学霸的早点是12点!可是我对声音和光特别敏感,只有安静的时候才能睡
按投票排序
上一任室友,每晚12点左右打开手机看电视剧看小说看,她戴耳机,但她不关灯,多次交涉无果,理由各种,例如她洗完澡头发还没干要晾干头发(呵呵呵凌晨了所以要靠灯光暖干吗??!),例如她要看完这一段再睡(呵呵呵我不是关心你几点睡好嘛?!),例如待会要看书呢(呵呵呵从没见你丫看过一次!!!我说你的台灯呢?!)......11点躺尸的我陪她到凌晨2点,待她关灯入睡,我已经无法入眠......我们合租的屋子,卧室一张双人床(我的床),两张上下铺(她下铺,另外俩一上一下),总共4个人,中间挂个亮晃晃的白炽灯。我一直很纳闷其他两个舍友怎么睡着的,尤其上铺那位。我也一度怀疑,是不是我哪里有问题。后来,我把她变成了前任,前任室友。是的,我有了新的房东,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每一个夜晚都very good.
你没有问题,就是还不够累。研究生一个舍友能力很强,颇有老师器重(表现为给予极其大量的活),她晚上有时在宿舍边看电影就睡着了,还是我们帮忙把床上小桌拿下来把电脑收起来的,至于应对我们吵闹,那根本是个浮云嘛。我们问她怎么练就这样的睡觉神功的,她说她以前是那种有一点灯光或者声音就睡不着的人,自从进了这个导师的实验室,发现这个毛病全好了。您当前的位置: &
&光在创意产业中的角色--2012“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
形式:全程速记
  主持人:欢迎大家在今天的下午,这是一个周一的下午,抽出你们宝贵的时间来到2012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参加今天主题为&光在创意产业中的角色&的研讨会。再次我仅我代表主办方向所有来的听众和嘉宾表示诚挚的谢意。&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是由北京市东城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主办,有北京东方信达资产总公司承办,有北京亮点设计公司和英国莱亭迪赛灯光合作者事务所承办策展,这是一个集艺术、装置、科技与互动灯光为一体的,体现绿色节能与创新设计的一场灯光盛会。
  今天下午的活动有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创意点亮北京灯光艺术节是一群人以光为载体,以夜为背景,以自然为画布,以艺术为表现手法,以技术为支撑,三十多件作品共同呈现在一场有趣、互动,充满设计和艺术感的一个视觉盛宴。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去过地坛公园,我在上周三就去了地坛公园,三十多件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没有去的话可以去一下。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Frame》《MARK》中国和设计管理杂志社的出版人,今天非常荣幸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主持人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专业而又美妙的下午,我感到非常高兴。
  接下来我在这里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今天参加下午活动的各位贵宾,首先我要介绍一下英国英莱亭迪赛灯光设计合作事务所执行董事兼首席设计师、亮点设计中心董事长丁平女士,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静娴女士。出席今天的活动的设计师,也就是演讲嘉宾包括以下各位,第一位我要介绍的是KoertVermeulen来ACT照明设计公司,还有包括该事务所的中国区市场总监,第三位我要介绍的嘉宾和第四位来自同一个事务所,Helen &Eastwood AND Laurent &Brunt,下一位我要介绍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环境研究所设计总监张亚婷女士,再下一位栋梁国际照明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东亮先生,再下一位是大家的老朋友,非常知名的中国建筑界策展人、评论家,2012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方振宁先生,方先生一会儿演讲的时候才会到,还有出席今天的嘉宾,还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常志刚先生以及设计合作事务所合伙人,设计部主任张静女士。
  在此还要大力感谢今天活动的赞助商,是他们让这个活动成了可能,这里包括欧司朗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先生,乐雷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经理刘立三先生,上海大峡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渠道市场部产品经理周海波先生,还有著名的飞利浦技术支持高级专员朱月先生,还有依古姿妮照明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何家明,最后一位广州亮美集灯饰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总监营销副总江萧先生。
  好的,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今天下午的活动流程,今天下午的我们的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是&光与人&作品设计与实施分享,将会有欧司朗、乐雷光电技术以及设计师张亚婷,上海大峡谷光电等嘉宾进行演讲发言,之后休息五分钟,第二部分主题是&光与人产生对话&的主题演讲,将会有设计师许东亮带来的作品&光蒲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师张静,依古姿妮,还有广州亮美集灯饰有限公司依次发言。今天活动的第二大部分,也是最后第三板块是由方振宁先生主讲的光与城市的使命。之后将会邀请几位主讲嘉宾上台跟大家对话,好的,我说的够多的了。接下来我就把今天的焦点让给今天的演讲嘉宾。第一位我们有请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先生,在吴胜波开始演讲之前,我们大家欣赏一个短篇,是欧司朗公司的。
  吴老师:本来我的团队准备了一个很长的发言高,当着这么多的艺术家的面,我就把稿子放到一边了,我就脱稿说两句。首先第一非常高兴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很多了解我或者在网上查过的人应该知道,我本身在北京出生,北京长大,所以&创意点亮北京&对我来讲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第二点我要特别感谢,不仅仅是政府对这个活动的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感谢丁总,也非常高兴认识一位新的朋友。正式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很多像丁总这样的领军人物能够把我们很多的艺术家,能够聚合在一起,召集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我们照明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照明不仅仅只是点亮每一个家庭,照亮每一个建筑物或者每一个环境,而更多的是把我们的光,把我们的照明提升到一个艺术的水平。第三点很高兴上个星期五我去地坛,也看了展览,我们也是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这次能够来到中国,欧司朗在欧洲很多地方参加过很多类似的活动,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土地上,这里面也离不开我们很多的合作伙伴,很多行业当中非常好的朋友,大家一起的帮助。在这里我OVO的设计师和几位同事来到这里,我们也愿意一起加强我们的合作,大家知道欧司朗在德国慕尼黑总部专门有一个我们的艺术中心,这个艺术中心专门就是用来和全世界世界个艺术家一起合作,一起通过艺术的方式体现我们的光,体现我们的光的美妙和照明。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主要欧司朗作为全球最领先的光源公司,我们在这一方面有百年的历史和百年的传统,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广的推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来到亚洲和中国的市场,我们在亚洲和中国,我们的战略是非常明确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大家可以看到,我是欧司朗历史上第一位由华人担任亚太区总裁的职务,同时我们不但在所有的业务方面,不管是本土化的决策、管理、技术化的开发、本土的应用,更多的通过我们这次的活动和我们很多本土的艺术家和我们行业当中的专家,和我们的艺术院校大家一起活动,更多的推动这个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这里再次对组织者表示感谢。
  上个星期大家也注意到了,我们也是在无锡举办了盛大的活动,我们目前在全球LED的正式落户中国,这一次我们也是重拳出击把厂建在中国,所有的这一切也是看好我们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未来行业的发展,所以在这里再一次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对亚太市场的信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和以后更多的活动,我们跟我们本土的设计师,我们国际的设计师,我们一起好好配合,为我们中国的照明事业,为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尽一份薄薄之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总,我首先强调一点,我今天第一次见到吴总,其实我出了一个错误,大家可能会认为吴总是不是提前给我们一个赞助,把吴总放到了最前面?其实我们今天请出我们今天的总策划人,也是&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的丁平女士做致词。
  丁平:我非常愿意欧司朗的吴总在我的前面给我们呈现一下关于光源的历史,这是我们两个人的默契。上帝创造了世界,第一天就说要有光,所以能够自己终身从事光的职业,我感到到非常非常的快乐,&创意点亮北京&到现在是第三届,每一届我每一次都要代表策展人上来发言,其实这个时候我没有什么更多的话说,我其实最感谢的就是参与&创意点亮北京&所有的这些人,我首先想说今年&创意点亮北京&走到第三届,我有一个最好的消息给大家说,因为以前每年我们都是响应政府号召很被动的,被动式的做&创意点亮北京&,今年我们政府终于定下来,&创意点亮北京&做一个品牌,在以后五年灯光的板块都有我们来承办,所以这个事情我算是一个好消息跟大家宣布,鼓励一下,谢谢。
  因为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可以跟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们,跟我们的国际设计团队们,跟我们中国的大牌设计师们做一个比较长的计划,从今年我们做完今年,就计划明年,因为往年不是常设的,做完今年,不知道有没有明年?就跟生活困难的时候一样,吃完今天的饭,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饭吃。所以&创意点亮北京&一定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因为我们要在公共的场合做这个活动,所以五年的确定,这就是我们&创意点亮北京&的一个转折点。所以我期望在座的所有的朋友,媒体朋友们,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们,我们的设计师们能够继续加油,跟我们一起来创造快乐的光,艺术的光,让我们光的文化和光的艺术传播的更广。
  所以今天第一要感谢的是我们欧司朗的全体成员,今天我看到欧司朗的,还有专门从欧洲专门飞过来的团队,没有他们,包括今天不会到地坛来跟我们全体的人们见面,昨天的《晨报》整版登了OVO的照片,我也看到每天晚上老百姓在那里排队要往里面走。所以人对美的追求是共同的,我也要感谢我们的OVO的团队,整个团队过来五到六个人,老外在太阳底下爬在上面,他是结构和互动和光和雕塑共集的一个作品,所以他是一个可以说在全世界走了很多国家的作品,有幸跟我们所有的观众见面,也非常感谢OVO的团队,同时我也要感谢&创意点亮北京&三届的设计师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厂商们,首先是许东亮先生,感谢我们中央美院的大力、鼎立相助,从三年开始,从第一年,我们什么都没有的基础上,毅然决然的加入到我们的平台张亚婷,谢谢你,还有何威先生,王柯女士,今天晚上酒会都会来,今天我们五点半以后会有一个盛大酒会,我估计最少有两百人过来,所以那些设计师大家都会见面。我还感谢今年新加入的一些成员,在座的上海著名的照明设计师,今天从宁波赶到我们的现场来,还有一些设计师,我在这里就不一一提起,我还要感谢我们的支持了我们三届的飞利浦的代表,我不知道有没有过来?依古姿妮、大峡谷、快思聪、亮美集、义秀,我希望我能记得全。
  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今年还要做&创意点亮北京&,这些厂商毅然决然的说,好的,你们做,我们就跟着做,因为一般来说人家都有自己的计划,所以还有一些我们的媒体朋友们,今年我们的媒体朋友更多,往年我们的媒体都是我们照明界的朋友,但是今年来的更多的中央电视台做纪录片的陈老师他们的团队,我不知道在不在?他们好像刚才来了,我看到了,好的,欢迎你们。陈老师他们会把整个&创意点亮北京&以光的起源为主做一个主题性的纪录片,在明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这些朋友的共同努力,我再次深表感谢,如果我没有说到的地方,不等于我的敬意和谢意没有在那里,所以欢迎你们继续加入创新点亮这个平台上面,为大家共同喜爱的照明事业作一份自己的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静娴女士来给我们致词。
  杜静娴:首先很谢谢大家,北京照明展支持&创意点亮北京&这个活动已经第三年了,我们感谢丁总的邀请,让我们今年可以较大的参与,为大家准备这样的研讨会,其实我们跟创意点亮北京合作也是一种缘分,因为北京照明展的同期有一个平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中西方通过美好的设计去设计一个好的光环境,大家都是打造一个平台,给我们的设计师、用户、供应商、服务商共同打造美好一致的环境,开拓大家的科技还有市场,这个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一次我们还很荣幸可以参与&创意点亮北京&跟朋友去交流、互动。我们也很感谢大家,一些赞助商对我们一路下来的支持,比如说欧司朗、飞利浦、通用,还有大峡谷,亮美集等等,谢谢大家。我们希望大家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可以更加的去关心我们的设计方面的事情,还有技术方面的交流,这样的话我们共同为照明事业出一份微薄的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介绍的已经介绍了很多,现在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期待我们的第一个演讲,大家有没有去过地坛?有没有看起来像是一个巨蛋,但是有一些人说是太空舱,融合了音乐、科技、灯光,包括蒸汽、气体,让你有无限闲暇的一个艺术作品,接下来我们有请给我们呈现了艺术作品OVO的设计师KoertVermeulen给大家做精彩的做演讲,谢谢!
  KoertVermeulen:首先非常高兴能够参与这次的点亮北京,刚才她已经介绍了这次能够来做这个活动的高兴的心情,现在他把电脑接好,我们就开启一下我们的演讲,现在开发中国市场的计划,所以我作为中国市场的开发总监为在中国,也可能跟所有的在座的各位,从现在开始到今后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谢谢。
  这次是&创意点亮北京&怎么样让光点亮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也是欧司朗十几年来致力于做的事情。这一章简单介绍一下欧司朗公司是一个很具像的数字,包括我有多少员工,我们经常有一些跨文化的经验,所以我们的团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讲十种语言,我们的项目也是偏向全世界的。这一章是比较重要的讲的我们的架构,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我们公司除了做一般的建筑照明之外,我们还做很多的活动照明,当然这次参与&创意点亮北京&的是我们三个部门,他的光装置艺术以及跟我们的团队,不光做这个光装置艺术,待会儿会讲在整个的照明建筑照明、景观照明,都有他非常独到的创意。
  当然OVO是今天的主题,所以在我们说介绍这个装置的时候,肯定首先告诉大家,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我们从一个想法到最终实现的这样一个装置。首先还需要讲一下我们的使命,我们接到所有的项目都是按照这个使命传达我们的创意,大家应该能理解。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一个照明设计师机构,他希望通过好的照明设计,他希望创造的是人、空间和地点的感觉,怎么样才能创造呢?当然是用我们对光的了解,我们的知识,我们对空间,对光对人的足够的尊重,包括我们对人的情感和以人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的激情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所有我们的精髓,我们的出发点跟我们的归宿就是创造一种人的体验。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所有的人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体验的方式可以很多种,可以会去感觉,现在的更多的是一种互动,OVO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然在照明设计中合理的规范永远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只注重于这种规范,你没有去打动人的心,给人一种很好的体验,这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当然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去过地坛公园看过,这个是一个很小的电影,这是我们在OVO耶路撒冷的一个场景,我们拍的一个画面。
  当然OVO是一个团队合作共同打造的东西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必须让大家知道的,这里需要感谢所有能够参与OVO制作的所有的成员。首先在这里想说一下非常感谢坐在后面的一个非常漂亮的,她作为一个策展人,当时在比利时非常有名的木质作品的艺术家,把这些所有的团队成员组成在一起,从雕塑家本身,从结构和装置本身,从照明艺术本身进行了一个打造。所以说这里有很多的元素应该是光的雕塑,跟随所有的结构,包括气味的东西。这样的一个装置从最初到创意到最后制成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非常严谨的研究和各方面的协调,非常自豪这件艺术品。在很多光的艺术品中,可能有两个趋势,一个本身只有光作为最大的介质,很多时候没有其他的艺术元素,只是光来表达的,还有一种本身雕塑做完了,做完以后点亮,从外到内的感觉。所以对OVO来说最令人自豪的我们把两种的趋势进行了非常合理的融合,光也在雕塑中,雕塑中也蕴含着光,这是一件非常成熟的作品。当然我们这里使用的是LED,这个LED非常普遍的被使用,变光变色的技术也相对的非常的成熟。他这个是一个说法,本身做这个装置的时候,可能有一天一个想法,在OVO这个设计当中有825个,在新的OVO的作品中,他希望把两百多个变化都实现出来。因为他说这个不是笑话,因为是24倍旋转的木材质,确实通过光的是有825种光的变化。其实光本身是不可以看得见的,只能通过介质被表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反射。除了光之外本身的结构,还有水等于艺术作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个装置的贡献就在这个地方。
  OVO现在在中国,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在中国不同的城市进行巡展,同时除了这样的椭圆形的蛋形的装置之外,我们还开发其他的一些装置。这个就是小的,大概是一米一四左右直径的小型的,我们还是把它叫做OVO,这个也是所有的装置都是完整的。去看过OVO的人,肯定都知道,你走进OVO你的体验是不同的,在里面还是感受到很多装置内的光,而像这样的小线作品,我们跟光影,把外面的影也作为装置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把OVO进行变形拉长,像这样的是21米,差不多像建筑一样的高度,我们说OVO的一个帆船的形式。最后一个我们希望像这样的,这个图标大家可以像到什么?万事达卡,这个是一个商业的项目,我们也是跟万事达卡谈,希望大家也能够在很快的时间看到万事达卡的形式。谢谢。
  主持人:下一位有请年轻的艺术家团队Laurent &Brunt和Helen &Eastwood进行演讲,在静谧的夜空下,在幽深的环境里跟人进行互动,是一个非常棒的作品。这件作品的英文名字叫做生之气息。在他们调整机器的时候,我首先介绍一下。
  Laurent &Brunt:现在介绍一下自己,他们是一个艺术设计这样的公司,他们主要是在法国,其实他们是在2007年相遇的,当时学习的是室内的设计,以后更多倾向于这方面的设计。他们开始就想着做一些在一般的商场上或者市面上找不到的东西,后来他们就尝试着做以灯光这样的媒介来做他们的一些作品。他们也开始做一些大的外墙这样的装饰设计。他们可以说是一个电子、艺术跟设计这样的实验室,为建筑或者是这样的一个轮廓,以光跟声做一些作品出来,是一种互动性的,跟他们作品也会进行一些互动的这样的作品。他们主要用的是一些LED灯、LED显示屏,投影仪,主要是做一些比较互动性的作品,他们喜欢人能与作品有一些共鸣。现在开始介绍我们在&创意点亮北京&作品,其实我是来自深圳&创意点亮北京&有限公司代表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我们是赞助这个作品的赞助商,谢谢。
  prana起源于一个印度的哲学,生命的气息。prana其实就是我们以生命的精髓,他给了所有生物这样的有气息。Prana我们不仅是说伸手可以摸到的作品,而是我们内心去感觉的这样一个作品。prana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命的主要的元素,我们的使命是指要把我们这样的一种精神,生命的一些气息来在我们全世界做这样一个巡回的展示,让人们感觉到生命的气息,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存在。这件作品是第二次展出,第一次是在法国的一个教堂展出的。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有两处这样的prana教堂的两个大柱子,这样一个呼吸的声音,光会从下到上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个作品是在教堂的地方展示,所以就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的神秘,教堂的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多的思考。这次我们这个作品在地坛公园展出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寓意,因为我们地坛在皇家园林中比较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这个作品,我们生命的气息就从这个地坛公园这里进行展示。下面他会展出更多的作品,因为他是用光跟声,还有其他的一些媒介来做更多的作品,在以下可以看到。
  这是他们之前所做的一些作品,这是去年在法国里昂的灯光节,这是在巴黎的展示做的一个灯光的展示,这是在2008年的。这两个作品都是在巴黎的,也是在巴黎的另外一个教堂进行展出,他们这个作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会在某一种意义上都会比较深的,从生命或者从其他方面的一些思考。这个作品他们是跟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跟互联网先连接,这个作品有很多不同的灯烛组成的,只要世界上有一个人死了就灭一盏灯,一个人生了就会亮一盏灯,就会看到有人生的,有人死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作品。这是在蒙特卡罗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也是他们用将显示屏做成艺术的另外一个体现,他们把显示屏,就等于人经过的话,颜色会随着你的手来变化的,等于是进行一种互动。从显示屏那里混合他的颜色,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互动性的一个作品。刚才那个就是他们把灯光艺术做进家,当是一种家私这样的装饰来做。这个也是一个互动性的作品,你用棍子搅的话,这个棍子有一些LED,他们甩这样的棍子就会组成不同图案的作品。
  从以上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来,他们把艺术跟灯光,跟一个室内的设计来融合一起做成的很多各种各样不同的作品,他们就像一个实验室一样。现在我们就看部分做过一些作品的录影。 这是一个互动性的投影作品,下面这个也是人经过的时候,碰一下墙上的作品,那些画和球就会跑。所以在艺术设计店那边装的这个作品。谢谢,在这里我就再用两秒的时间,其实我们跟法国合作作品的话,也是我们的一个荣幸,所以我代表小赞助商,就是没有欧司朗那么大,我代表的&创意点亮北京&的利用我们这样的,包括照明跟显示屏、移动照明这样的综合的,在灯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做一些市场气氛更个性化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共同做这样作品的目的,我们是在以后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如果你们以后有这样的相关作品的咨询,也可以随时来咨询我们,谢谢。
  主持人:谢谢你们精彩的演讲,我觉得其实看到的是两位称之为天才的设计师,我觉得如果没有看过他的生之气息,也较PA的作品,大家一定要去,我在上周三就去了,走近了地坛花园的南门,很快就会看到称之为保健,一个非常狭长的这么一个LED作品,最令人震撼的是他的音效,跟呼吸的结合,刚才大家听了一个在巴黎的声音,特别的震撼,我当时在那里足足吸引了我十分钟,我录下来了所有的演绎的作品,我希望在这里再给他们热烈的掌声,谢谢你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下一位邀请我们一个赞助商,是来自乐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刘立三先生,给我们带来他们的一段精彩的演讲,谢谢。
  刘立三:各位尊敬的领导、设计师朋友、媒体朋友大家好,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乐雷光电华北地区的负责人,因为本来这次资料有我们熊总过来说的,因为熊总公司有事,就有我来代表熊总和代表乐雷光电讲一下,首先我非常的感谢LDPI的能够有幸参加这样的活动,也非常感谢在过去几年之中能够给于乐雷支持的设计师的朋友,再次感谢你们。2011年乐雷光电作为协办方参与了&创意点亮北京&活动,并配合设计师制作了五个作品。乐雷光电上海有限公司是日成立至今,在中国地区累计完成工程项目约计1000个,其中有80%的照明工程是配合专业的照明设计师团队,实现照明设计师的创意与照明设计师的效果。所以乐雷怎么有这样的项目跟很多的设计师朋友一起合作?一起配合他们来完成?高可靠的LED的照明产品,高可靠性的照明系统,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中心,从号建厂平均年度的可靠性,怎样去保证你的可靠性?怎么降低你的不良率,主要是靠LED产品及控制系统质量,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我们一直在坚信好的产品控制系统必须有好的,好的创意照明设计,加上好的专业经销商,好的系统安装调试,是一个可靠性的系统工程。自从2007年的1月8号到2012年,目前我们的产品的可靠性,目前是0.66%,到2015年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千分之一,也就是一千套灯,有一套灯不亮,乐雷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研发,包括灯具结构的设计。灯具结构最早提出来的怎么样有效的解决LED的三个问题,怎么做到一万八千小时以及为什么要国际一线品牌的电器元器件?所以整合于一些雷电、静电的设计,小小的防水透气螺塞等等这些很小的细节,决定你的灯具到底是好与坏。在LED智能灯光系统,所有的都通过这一套系统完成。乐雷目前这一套系统实现你的各种照明设计效果的要求。
  这个是目前也开发了卫星同步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这是武汉万达的,把声、光、电完美结合的一个案例以及在荆州的古城墙,乐雷也做了照明设计一等奖的作品。这是北京花博会有北京清华,这个是我们跟英国莱亭迪赛北京的名敦道,北京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内蒙,对乐雷的项目遍布了全国的各个地区,四川成都的百杨大厦,乐雷自从做了朝天门大桥,这个是我刚做了唐山1899的创意产业园,所以目前的的产品在走标准化、系列化、系统化的产品规划,同时配合各位照明设计师能够开发一些非标的专业的产品,包括室外基本上用到乐雷的产品目录上都可以找得到。我们在2010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搞了一个室内的照明产品系列,所以乐雷光电目前的全球服务从售前、售中、售后完成对设计师、业主工程商的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大概有41个销售办事处,对2015年我们希望打造乐雷光电成为中国地区LED应用产品最知名的品牌,今年2012年乐雷继续参与了&创意点亮北京&活动,未来乐雷光电还将继续参与到创意点亮北京,使光的艺术形态被重视,被审视,创意不仅要点亮北京,希望点亮中国的更多的城市,谢谢各位。
  主持人:我们有请下一位设计师,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张亚婷女士,给大家呈现的作品是&和声&。
  张亚婷:大家好,我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张亚婷,非常高兴这次我不需要有翻译给现场的所有来宾介绍我的作品,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机会要非常感谢活动的组织者丁总,是她让我们本土的设计师在我们自己的门口,可以举办这样的一个这么大型的灯光节艺术活动,由我们每年大批的优秀设计师,比如说到里昂或者到其他的国家的灯光节,大家在那里聚会,改成了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也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另外我给丁总提一个意见,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作为&创意点亮北京&这样的活动,我们是一个开始,我希望在今后的三年或者五年或者下一次我的现场会有一个英文、法文、德文的翻译给我们本土的设计师,给世界各地过来的嘉宾做一下我们的翻译。
  作为三届的活动的参与者,我用我们三年的作品回顾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对这次活动的参与的方式和我们的作品的理念。时间不是很多,我快快的给大家放一下,美院在做灯光秀的时候,我们并不只做灯光这一方面,而是用光,用艺术为环境,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在做一个故事,每一次我们的作品,我们会成立一个作品组,组员都是都是美院的学生,我们会想一个故事,想一个立意,从他的编排、选材到最后的效果,我们会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在这个团队里面大家都是非常年轻的状态,每次都会很惊喜的发现,而且在前两年中的作品不谋而合跟今年北京的一场大雨给重叠了,我来放一下。2010年到2011年到2012年,我们一共奉献了四个作品,其中渔业前行和方舟曾是我们关注气侯和人文环境对气侯的影响。其中雨夜前行,如果大家对环境不是很重视的话,作为一个循环的系统,所有的问题都会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像在雨夜冒着大雨前行的一样,波阳方舟(音同)我们搜集到南方的渔船在这里,在闹市中的一条渔船和公园里穿行的穿雨衣的时候,在今年的7月21号北京的大雨真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波阳方舟(音同)的作品正在操场做展出,着实的在美院的微博上火了一把,同学们都说这里放了一条船,确实是救生用的。
  这四个作品,我们从四个方面不同的方式,来展现了我们的人文、艺术、造型,用光的手法,把他们穿插了起来,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寄托了我们这个小组对现实环境恶劣的忧虑,这种忧虑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散发了精神,就是他的光。时间有限,我快快的放一下,这是对我们自然的一些,这时城市占领了自然,包括7月21号的大雨,短期各种各样的灾害充斥着我们的记忆。这是我们2010年的雨夜前行,这是用份雨夜的方式,珍爱自然,珍爱生命。这是我们做的一些示意。这是我们的第二个作品&困石&,用一种置换的手段,用一种困的形式,我们选择了一些泡沫,有这些材料做成了一个造型,最后的状态就是由于人们的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困扰,各种各样的梦想,各种各样的欲望,虽然非常的美妙,但是还是像泡沫一样,化为乌有,最后唯一就是成为一个石头,让大家难以前行。
  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实验,这是各中的效果,这是我们的第三个作品,波阳方舟(音同)位与江西的鄱阳湖大家都知道船是在水里行的,但是现在水已经没有了,我们的湖在哪里呢?我们在船里面放了水,放了一百多条鱼,既然没有水了,我们就要珍惜生命,这是我们的现场,这是我们作品最后完成,我们作品分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波阳方舟(音同),另外一部分收集了现在弃用的还夫子(音同),这个是即将退役的干涸的鄱阳湖我们如果不珍惜现有的资源的话,这个湖干了的话会是海洋吗?这个作品有幸被鄂尔多斯东胜区文化中心给收藏了。
  这是我们今年的作品是&和声&。我们也是从选材和材质,还有他的做法,都经过了好多次的讨论。这个和声会有一个明显的龙,薄的色彩的作用,我们的作品也是把这种色彩的作用反馈成了一个灯光的作品,我们的概念就是一花一世界,蜂胶中的以小见大,吸管是我们很细微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种索取的方式,在这种索取的方式,每一个人都用微环保的方式,比如说今天少用一张纸,少吸一口烟等等,大家用一种和声的方式,你来做,我们也来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大家会聚集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聚小承重的力量,也是我们作品需要表达的立意。
  这个作品跟我们以前的作品比较不同,我们走的是一个比较唯美的路线。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创意构思。如果光被吸掉会怎么样?吸管是一个吸的过程,同样管也是一个通道,对水来说是被一个抽走的过程,对你来说是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光是被投出来还是吸进去,你是在付出还是得到?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细微的动作聚起来就是一个强大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一个小小的概念,这是我们作品设计的分析图。这是我们的一个制作的过程,我们做了一个一米宽、七米长的吸管路线,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中华美学院的刘辉老师,他带领着学生跟照明班的学生一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赶制出这样的作品,因为时间有限,我给大家放一下,这是我们的制作过程,这是我们在试灯,这次也非常感谢大峡谷对我们的支持。这是我们最终完成的样子。非常感谢大家,我希望在下一次,下下次,下下下次还能看到大家,还能看到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支持这个品牌,支持我们共同创立的品牌,好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亚婷,刚才张亚婷也提到了,这次她的作品得到了上海大峡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面我们有请周海波先生做一个简单的演讲。
  周海波: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优秀的设计同事们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上海大峡谷光电,我的名字叫做周海波,我的偶像上海周立波。今年我们公司很荣幸的参与到&创意点亮北京&这样的一个公益活动,因为我们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感谢丁总每年都辛辛苦苦的展这样的活动,同时我们今年也很高兴的能够为张老师的作品提供了灯光的设备,同时我们在地坛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今年30多件优秀的灯光作品所带给我的一个不同的心灵的体验,所以这些作品都离不开光,光作为一种创造的介质,因为灯光可以是形式很丰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势,因为灯光会呼吸,可以代给你愉悦,可以帮你疗伤,但也可以使你狂热与烦燥,她有形状,可以被塑造,扭曲、加工,变换成你想要的鸡蛋,她有灵魂,复位你的心灵,启发你的灵感与意识,她可以是一个气息的场所,有你在其中独白,倾诉交谈,灯不仅仅以满足照明的功能。就像地毯上三十多件灯光作品一样,首先带给大家是视觉上的冲击接着是心灵上的震撼。我们张老师的作品也一样,他是用了一个吸管来创造这样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灯光主要是用了LED五象素饼,非常的小巧,可以隐藏在这个吸管中,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那个产品。有吸管我们联想到一些塑料产品,比如说吸管、塑料袋,这些塑料产品对我们的生活、地球产生很大的危害,第二个影响农业的发展,可以影响农作物影响吸收的水份、养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因为把一些塑料袋吃到肚子里面不能消化,最后死亡。第三个会影响地球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200年以后才真正的溶解。
  我们张老师的作品是希望呼吁全世界人们要有绿色环保意识,要珍惜地球上的资源,地球是我们大家的,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我们谈到绿色环保,谈到节能减排,我们在灯光与照明,大家会想到LED,等于是绿色照明、节能、减排吗?我想打一个问号,为什么呢?让我们看一下以下的几个图片。
  第一,这是深夜,一盏很亮的路灯,已经到了休息的时候,这么亮的LED的广告牌影响大家的休息,第三在行人中我们的十字路口停了受不了这么超高亮的LED广告牌,第四在同样的十字路口这样的光线,已经影响到我们司机的光线的注意力,这样的LED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好,并没有实现绿色节能。如何使LED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果实现真正的绿色照明,如何使LED真正的造福我们的人类,我们的答案理性的运用LED加上智能化控制。
  因为LED的行业很火,但是存在一个误区,实际上证明因为成本和价格过高,省钱不省电,这个替代性并不成熟,很多企业由于这个错误走了误区。如何运用合理的LED的用途呢?运用LED与传统光源的优势,我们比如说在以下几个场合我们可以运用到LED。第一个当你设计的灯光需要表达传递信息,同时需要实事控制,第二个灯光颜色需要多变性、丰富性,第三当你表达的灯光,灯具的体积非常小,同时形状要定做,第四需要低压供电,为了安全考虑。这些我们在大峡谷可以做到的,同时刚才讲的理性了LED加上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什么呢?第一个我们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调节灯光的亮度,比如说晚上五点到七点,七点到九点,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我们对灯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分不同的应用功能调节灯光的亮度,比如说我开会,比如说我们休息,比如说我们投影这样的都需要不同的灯光的亮度,第三根据不同的环境亮度调节灯光的强弱,因为到外界环境光很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把我们的灯具达到100%的亮度,我们需要节能,通过这样来调节灯光的亮度。不受空间的限制调节灯光的亮度。也就是说现在社会这么复杂,空间我们要通过无限控制,通过远程控制来时时的打造一个亮的调节等等,那么这些就是我们大峡谷光电一个核心的优势。我们做的这些的厂房,我们有新建的厂房,所有的外立面的灯具全部用LED实现,我们会分不同的时间段等等选择亮的时间,同样我们在厂房里面所有的灯具,包括办公室、车间、卫生间,全部实现LED的照明。同样我们会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工人来进行控制LED的亮度达到节能,比如说会议室有节能的模式达到70%的亮度,我们会议室开会的时候是100%的亮度,我们投影的时候用投影的模式,把照明工具全部关掉,这样可以达到一种节能,这是我们的控制面板,有节能,有投影等等。那么这么可爱的水果的画面,水果越大,亮度越高,我们人可以随意的改变亮度。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最大的跟智能控制有关的,第一个体现这么大,我们用一个数控完全的实现,第二个整个控制系统会根据外界环境亮度的变化自动地调节亮度,第三我们将L型的屏幕经过处理以后,让画面不变形,第四个我们合理的运用LED不会追求高功率,只会追求高效率,比如说这样我们达到一个照明的效果。这是刚才讲的是一个画面的处理,这个哈利波特仍然是一个帅哥,没有变形。这是我们在重庆南滨路刚刚完工的一个项目,采用的超越空间的一个进行无限联动,在上面的话,18栋楼,28个立面实现的联动,我们只需要通过自己组建的一个无限区域网实现无线联动,简单理解比如说我播放一个画面的时候,一条鱼可以从第一栋楼移动到第十八栋楼,很牛的。
  这是我们一个视觉照片,进行的无线的联动。我们大峡谷光电专著的目标市场,一个是建筑外立面和景观LED照明,第二个室内环境的职能LED照明,都离不开我们的强项智能化装置。光作为一种创作介质,LED的出现,让众多有创意的灯光设计变成可能,大峡谷的灯具与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我希望能够点亮设计的创意,点亮城市的梦想。我们大峡谷不仅仅用心来做LED灯具,更用心地研发设计的LED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理性地运用LED,真正的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最后我们大峡谷光电会一直支持&创意点亮北京&这个活动,因为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能够参与到灯光节中,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参与到这样的低碳环保的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创意点亮北京&这个活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大家休息五分钟,五分钟以后大家回到座位上,我们听许东亮老师给我们演讲关于&光蒲团&。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第二部分的主题,当光与人产生对话,这一部分主要由设计师许东亮先生演绎他的作品&光蒲团&,还有设计师张静讲述她的作品,这两个作品主要是有著名的飞利浦赞助的,我们再次对他们即将做出的演讲表示感谢,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参观过地坛?那个&光蒲团&在地坛左侧往里走很里的一个地方,但是当你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会觉得很震撼,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第一个感觉感觉是太阳系,因为光散出来的东西像球状的东西,最终汇总到大树,觉得这个东西跟时间、生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也终于将谜团解开了,现在有请我们许东亮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精彩的演讲,谢谢。
  许东亮:谢谢大家,我估计下午都非常的想困,想睡,但是好不容易做了这么一个作品,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也是地坛灯光秀的老运动员,因为做了三年,简单把我的想法回顾一下。今年的作品,我们每年的作品,实际上刚才看的欧洲的设计师,他们花了一年半,但是他们可以到很多地方展,我们定下来时间非常短,一个月展完的,这也是中国人的做法跟欧洲人做法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我希望我们的东西也能够到欧洲到处展。光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个东西,刚才丁总讲的自从喜欢上光,一直想干下去。我在1962年,当我出生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看到了太阳,那时候我叫东亮,我非常喜欢三十年、四十年后我才开始做光,时间比较晚。我认为光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理想,我认为光就是我的理想,所以我起名是,Lizgtopia,我刚才看到飞利浦介绍的时候,许东亮的许也换掉了,换了一个V,这个是胜利的意思,光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于是我们思考宇宙、自然等等,我们就非常的激动。这是一张十年前我拍的照片,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好像是一个很漂亮的鄱阳湖,实际上是马路积水以后我拍的照片,非常的漂亮。这是北京下雨的时候,北京十年前我拍的照片,没有光也不会这么的漂亮,自然界非常的漂亮,也更吓人,因此我们知道了光跟社会的关系以后,我们老想寻求与光的对话,尤其在地坛所有的产品,我都在尝试着如何与光对话,第一个作品的时候及我们想到自然界光也在跟我们对话,自然界告诉你该跑的时候一定要跑,这个原则。因此我们在地坛的时候,我们尝试着跟地进行对话。
  过去的皇上对话的时候,祈求的时候非常的老实,很文明的上香,但是现在对话非常不这样,我当时想着把地坛给劈开,从中间劈开,后来却不敢,但是现代人工作的很多方式都要把它劈开,我想说明这样一个意思,当时配了声音,像闪电一样,那个闪电非常像,在里面散步的老太太都看着要下雨了,赶快回去拿伞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
  当然这个太猛烈的对话,我们还是很害怕的,有时候我们尝试着光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们能不能跟它游戏、对话?接下来第二年我们就老实一点,做一个对话的感觉。这是飞利浦赞助我们做了一个光对话,这个模特也是飞利浦的人在里面走,这样的对话产生一个很好的感觉。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我们知道不算太成功的作品之后肯定有很多人在支持你,我想这个作品在厂家的支持下,我觉得可能我这个照片拍的也比较好,感觉也不错,尤其对话达到了一种人类跟自然很好的关系。但是我们有理想,甚至我看到光以后,我想到了理想,于是这是我们理想就飞到了威尼斯,在威尼斯双年展,我这个不太成功的人做了一个非常没有什么太多理想的作品,但是非常的震撼。这是在威尼斯八月份即将开展的一个双年展的作品,我作为一个灯光设计师是属于客串或者是混搭,今年的方振宁先生也过来了,我是学建筑的,血缘上来讲我参加也没有问题。这两展我们做了一件光的作品,这个光我想用一个原始的状态来说明光对未来给予的希望,因为这个题目叫做原初,英国的设计师他说是共同的基础,实际上我们上面一条船,不是刚才那个鄱阳湖的旱船,我们所有人都提到了LED彩照这个平板上面去,下不来了。从欧洲到广州展览,所有的展览都展览LED,我们是不可能下来的,所以这个理想如果发生错误怎么办?我们如果知道资本主义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往前走?我们说发现社会主义有一点问题的话,我们采取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要调整。这个作品我有这方面的意思。
  这是我们项目的制作过程,威尼斯确实是展览,把我吓一跳,因此动用了很多人在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用很多人的时候,实际上动用很多钱支持这个作品,一会儿我也要把支持的人给说出来。这是我们在工厂组装的过程,这个是打起来的一个感觉。我为什么要共同的记住这么一个感觉呢?我们的LED,我希望红红火火。有北方人的话可能知道,北方过去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有煤的地方要做一个煤的旺火的堆,谁知道这个概念?这个旺火的东西最后做完了以后能够带来美好,因为我在威尼斯企求中国美好,LED一定有未来,LED非常的漂亮,有未来。回来以后发现这个灯光非常的建筑化,跟过去做的楼的模型一模一样,他是大师,我是小师,这个东西我觉得很建筑化。我就想讲一个背后作品实际得到了几家的支持,今天亮美集的谭总也支持我们,大峡谷、了每季也支持我们等等,这么多伟大的支持我们,我希望这个越烧越旺,我们回到地坛,看看我这一团火,看看我们光是多么的神圣。我一直想自然界人是干什么的?人把自然形式化,画一个圈,都是为了跟自然对话,当然自然跟人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方老师跟自然对话的时候,他在地坛上画了一个圈,确实这一个圈把地坛给定义了,放了一个照片,这是王老师放了一个地坛,24块表示一个季节,也是在尝试着人跟自然的对话。我也画了一个圈,实际上我原来想叫做光菩提,后来年轻人说太佛教的感觉了,所以就用光蒲团,有自然有灯光,通过控制来做这个作品。这样的话动用了很多的东西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这是飞利浦在做的,这样一个蒲团,据说很多人去了以后,你这个蒲团没有办法做的,是这样的一个感觉,让大家走进去,这是光蒲团白天的感觉。这是晚上以后的感觉,这是晚上以后蒲团着起来的感觉,我希望这个火,中国不火起来的话是不行的,听说中国的经济有一点疲软,我希望还是要火起来。这是火起来的感觉,非常的震撼,我喜欢火,因为太阳跟火是一样的,这样火的感觉,这样火的感觉等等一起让他着起来,给大家带来希望,我希望在座的每年都能够火起来,火起来,谢谢。
  主持人:许老师的演讲非常的精彩和幽默,我们有请飞利浦朱月先生代表飞利浦,今天有两位设计师、艺术家都是飞利浦支持的。
  朱月:我们这边先放一个短片。实际上我一直想把我自己从做广告的环境里解脱出来,在这个环境里面,如果给大家做广告感觉不是特别的协调,现在都讲和谐社会,都不是特别的协调。刚才听了许老师说的一些东西,很有启发。不管是设计灯光,就跟哲学家一样,我今天主要说的城市、居民、光,短短几分钟。在座的各位都是以光作为职业的人,我问一个问题,光是什么?实际上我们说的光对于个别人来说是你们的作品,这是一个很久之前一个设计师跟我说的,对于我们厂家来说是产品,这里面有不一样的理解程度,而对于用户来说是用品,基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感触。现在我们进入这个话题。在诗人眼里,光是指引人们前进方向的火把,而在生物学家里面,光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从物理学家来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能产生干涉和衍射,这是非常理性的,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从照明设计师来讲,光是体现个性的载体,光是人们接触自然的语言。这是我们的定义,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光,如果真是有一天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灯的概念会变的没有,我们使用的是光,你们卖的是光的创意,我们卖的是光的产品,只不过我们是用产品实现你们的创意而已,我们有一天科技成果达到一定程度的话,这个光就不存在了,如果在太空里面,甚至灯光取消掉了,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想法。个性化的照明创造和绿色照明说明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作品,包括我们在地坛公园做的这些作品,包括我们的一些室内的作品,所有的作品无非就体现了两个大的主题,一个主题是个性化的照明,一个是为我们的电路创造适合他们个性的作品,还有一个是绿色对能源的节约,对我们未来生活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说的两个大主题。现在的照明技术为设计师插上翅膀,LED只是实现方式,当我们在国外看到很多成功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成功的作品不只LED,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有很多东西是替代不了的,我们设计师实际上并非是为了LED做照明,我们是为照明而做照明。这是我们的一个主题思想。
  在城市进入灯光这个概念有三个大的部分,从名字里面可以解释出来,这个是在2009年开始推广的一个活动,说活动也可以,说交流也可以,说是评奖行动也可以,三个大的内容,从城市角度来讲,包括有城市的性格,有城市的文化,包括有军营,有文化的底蕴,还有我们的灯光。在2009年我们第一次开了这么一个CPL的会,第一次在2009年的时候,在七个地方开了这个会,南京、北京、杭州、广州、成都、沈阳、郑州,这些地方,我们请了一些业内的设计师,有我们在座的各位,日后都可能成为我们的邀请的对象,成为这种会议的希望到时候不要拒绝我们的邀请。在2010年这里有四场CPL的会,在上海、北京、深圳、,在2010年也是做的最眩的一年,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传统的一个系列跟我们当时能够做得到的超乎于想象的梦幻间的世界里做的让人家已经很震撼了。在2012年我们进入了合肥、太原、珠海、西安,西安是刚建起的。对于我们说的城市、居民、灯光,有三个主题,一个是能效城市,形象都市和和谐都市,三个内容,在这个方面我们希望提高安全舒适,提高生活品质的情况下,降低能耗,通过长寿可靠,方案未来发展,研发一些新的产品,通过节能减排、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方法。而形象都市里面主要是针对塑造我们有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文化的底蕴、历史,通过这个来利用他的特点对过去的理解来塑造出适合这个城市灯光。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和谐城市,在这里面让人们在城市里面感到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有一种希望,感觉到未来是可以实现的,有一种美妙的,时时刻刻每天都在享受生活。
  在未来理念,城市是一种互动的城市,这些照明方案包括不同的选择,灯光的钢琴,比如说捉迷藏游戏,这些照明方案都是不同模组的组合,涵盖于灯光变色,都是可以实现的方法。这里面是我们城市、居民、灯光一个飞利浦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的一个奖项,这里面鼓励一些通过灯光使城市环境更加人性化的城市,我们有每年都会在世界各个城市举办这种会议。当然了这种会议原则是一种可发展性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作品和项目,不跟我们这次的不是特别的一样。我们一年一度的CPL会有飞利浦照明和国际灯光协会联合承办的,我们也会邀请有各位设计经验的,有自己独到思想的设计师共同参加。我讲的基本上就是这么多,但是飞利浦刚才也说了,刚才看到的飞利浦本身他并不是注重特别在意广告的一个公司,我们实际上针对每一个产品的开发,并不是为了开发产品而开发产品,而是为了应用而开发产品,这跟其他很多不一样的,所以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跟各个设计师有交流,类似于我们&创意点亮北京&这样的形式的活动,我们以后也会更进一步的交流,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朱先生,他把一个PPT讲的活灵活现,下面有请张静女士给大家讲述她的作品&乐府心声&。
  张静:大家下午好,其实我这次本来就想讲一讲我自己的个人作品的,但是听完一下午发现,我想讲的东西变了,我想讲讲这一群人,因为这次的主题是&光与人&,第二届是&光与物&,第一届好像没有特殊的定义,因为第一届的时候搞一个这样的活动,那就支持做吧,我们大力去做这个事情,所以第一届的时候,大家做的还是比较辛苦的,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第一届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但是当时做下来以后发现很有意思,而且让我非常有冲动想做一个作品,所以参与了第二届的作品,做到今天这是第二个作品,我想通过两个小的作品来讲一讲这一群人,第一届的作品,我的同事跟我说你是最后一个做完的,这次的作品我的同事告诉我,你是第一个进场做完的,这两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跨越,我在第一届的时候只有三天的时候,赞助商等等给了很大的支持,包括我们的团队,所有的人都来参与我的制作和作品的呈现,正是这一群人给了我很多的力量,让我来实现大家的互动。我的作品是一个迷宫,第一个作品做完以后,我想听听大家对艺术装置的看法,发现大家很多是在乐于享受其中的过程,可能前面有很多的设想、立意,包括一些出发点,当时给的作品我有很多的介绍,比如说我想迷宫,人进到里面很迷盲的状态,可能寻求自己,迷失自己,出来是一种喜悦的心情,发现到最后其实是一个大家关注这个东西的感受。
  所以这一届的时候,我就想了很久,我要做什么?大家其实更关心而且内心更有互动性的,我就觉得大家一种分享,这种分享应该是更有共鸣的,所以这一届我就做了一个&乐符心声&,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小的艺术装置,是有飞利浦赞助我完成的,这个是一有七个不同的音节,在前期的时候设想的挺好的,就是一些弹动的球,第一天下来我发现快坏掉了,我担心坚持不到最后一天,但是这样也让我看到了大家对世界的一种关注,以及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喜悦的心情,促使我在想之后我们这些团队,这些人还要不要继续?我给予肯定的是我们这些人会继续做一些让大家分享到喜悦,共同去关注的一些设计作品。后面是飞利浦给我的技术支持了。这些作品其实简单看一下,当然从最早的设计意图一直到后面的呈现,可能从100%掉了一部分,有60%呈现,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满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这些厂家、设计师以及我们组织的,包括我们的团队,像思思他们,三届一直在这边努力的坚持,让我们这些参与的设计师有很多的感受以及每次的心得体会。
  所以我这两届下来之后,发现我下一届还要做什么?这就是我现在已经在想的了,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东西有热爱,所以这是我最后呈现给大家的一个小的作品。上次简介的时候我也说过,大家不用太用力,因为这个是一个半成品,所以在玩的时候有感受到,我当然希望这个作品能够成为一个比较好的永久性的装置,因为如果100%实现的话,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我在想,也许下一届是同样的作品,我如果能够做到100%的话,因为前面有很多的设计师有讲了很多的自己的产品以及理念,我就不会再细讲了,让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互动,当然我非常感谢飞利浦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静的演讲,言简意赅,下面我们有请依古姿妮何家明先生介绍依古姿妮。
  何家明:我们公司的名字是特别的难记,我们公司叫做依古姿妮,是意大利的一个品牌,上次接到主办方的电话,我们会有十分钟的演讲,当时我觉得很荣幸的在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大家告诉我十分钟的主题是&光与人&的时候,讲起来会比较的难,因为大家知道&光和人&其实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我在这里带来一小段的视频,大家可以看到,作为供应商怎么样在过去五十多年跟很多设计师完成很多照明设计的项目,并且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点的亮点。大家在视频里面有看到一段的介绍,跟我们的设计师建筑设完成的很好的项目,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的视频里面有一句话,依古姿妮光与传播的主题,为什么我们强调这一点呢?我们作为意大利的公司,因为大家都知道意大利人对文化的创造以及设计在全世界是举世闻名的,我们在欧洲和美洲其实支持过很多照明的灯光师的这样的活动,其实我们来到中国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我们在2003年在中国大陆设了一个办事处,我们在全世界实行的对光文化的一个传播的东西带到这边来,就很荣幸我们遇到了丁平女士,他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所以我们只要LED这边,我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所以这个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对依古姿妮企业的文化。谢谢大家。 &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广州亮美集灯饰有限公司总监江萧先生,来做我们第二次部分的最后一个演讲。
  谭泽民:本来江总上来说两句的,我还是代替他说两句话吧,我是广州亮美集灯饰有限公司的谭泽民,得到丁总的大力的邀请和主办方的大力的支持,使我们&创意点亮北京&可以顺利的进行。我昨天坐飞机来到北京,也很荣幸的可以赶上这场盛会。我是可以说做灯具我是一个迟来的人。我是去年去法国灯光节的时候,刚好丁平女士给我看她们前一两年的杂志后,我看完以后,我感触非常的深刻,因为我本身是学文学的,文学对光还有光对感情,不同的光可以引导或者是制造不同的情感,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今天所见到的,我们的设计者才是我谭总学习的对象,我在厂里埋头苦干就是想满足各位所需要的光所产生的人类情感的共鸣。比如说在咖啡厅里用暗光会比较好?还有在一些政府大楼里面是不是用一些比较代表辉煌的一些光会比较好?所以我看了那本杂志以后,我也看了许教授的一些作品,我觉得这个活动是办的非常好,而且在中国的灯光传媒的有关活动中,我觉得这个活动要有感触最深的就是&光与人、光与建筑、光与人类情感一种共能,我在这里确实感受到了,我也参加照明设计的活动,也参加了广州阳光文化的一些活动,但是那些活动跟这次活动最大的不同点,他对光进行的阐述和运用的一个表达。所以我觉得希望丁总来年或者是下一届再办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可以告诉谭总一声,谭总会过来捧场。另外今天也没有像飞利浦这些前辈们准备的这么好的PPT,我就讲上这几句,而且今天是设计师的盛会,谭总预祝这次&创意点亮北京&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我们直接进入到今天第二个环节,也就是主题演讲研讨的环节,有著名的建筑策展人,我们的2012年威尼斯方振宁老师给我们做&光与城市的使命&这个主题演讲,方老师在这次地坛的灯光节也做了自己的作品,叫做&原初&,不知道方老师也会跟大家分享?有请方振宁老师。
  方振宁:规定时间十五分钟,我的演讲题目是&原初的明与暗&,很感谢丁总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我在大家面前,在灯光节我是一个外行,因为我一直在中国的建筑和艺术方面策展,但是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我有一个真实的身份,我真是的身份不是策展人,也不是做评论的,我确确实实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我在回到北京之前,在日本都是做灯光作品的,所以在日本的东京、福冈,在横滨都是有灯光作品的,像许东亮看过也知道,我在国内也没有介绍过。这次托&创意点亮北京&活动的福在地坛做了一个作品,叫做&原初&,也等于说这次今年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一个预热,当然&原初&这个概念在我脑子里面已经想了很多年了,像许东亮他们协助我们做好这个展览。
  &原初&的明与暗,这个题目实际上也很大的,我主要讲三个内容,第一个是城市,第二个自然,第三个是文明,我觉得光实际上分两种,一个是自然的光,一个是文明的光,自然的光在人类还没有之前就有光了,文明的光人有了以后,人的活动,他的意识、精神的上的需要,对光重新下了一个定义,这个是精神层面,所以我们看到光的时候,我觉得设计到两个层次,一个是自然的光,一个是文明的光。我们看一下城市的光是什么样的?我的PPT跟大家都有一点不太一样,我有一点怀旧,我现在很大的一部分都是用通过反话让我们回忆,我们以前曾经生活过的环境,我们的城市以前都是什么样的光?中国的板块我找不到对光的表现非常少,我使用的日本的大概在一百年前左右的,东京的城市的光,我们看一下月亮河湖面上的人间的篝火是怎样一个和谐的关系?所以我现在觉得我们地球上,我们生活环境的光,不能超过月亮的光,超过了以后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我们的想象了,没有我们舒适的生活,所以现在的城市是不是超过了这些?我觉得大大的超过了,所以超过的光都应该叫做光害,这本书是我在旧书店买的,当时我买这本书的原因,就是买这个版画里面记录的过去的光,其他的照片我都没有放,这是明知时代,东京有名的地方的一些版画。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清朝了。
  这是灯塔,上面的光跟人走路的时候很小的光,可以看到公共交通的光还有路灯,我们看看这些雨伞也闪着光。这是月亮和拿的灯,所以我觉得最好的行走的方式节能的方式就是每个人带着一个光走,你到了不需要光的时候就灭掉了,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公共的光源照亮整个城市,照亮街道,24小时在那里照着,我觉得完全浪费地球上的资源。我们看一下船上有一点光,还有月亮,还有房间里面的光,这种光离我们很近,而且很温和,这就是刚才做第一页的照片,虽然有一些洋房,他还是比较协调的,可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错误把光弄到了建筑的外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光就应该在房子的里面,不应该在外面,在外面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在北京的东方银座,他的外面是一个大的广告牌,这都是被我称之为是光害,我觉得都是没有必要的。
& & 这是月亮的照明,可以看他的影子就是通过月亮跟人的关系,比如说为什么月亮那么可爱呢?因为月亮在一个地平线升起再落下有一个循环,在城市里的光是不能够运动的,是固定的点,所以对我们的生活,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的诗意。你看一下这个周围都是萤火虫,窗户里面有学习、听音乐、钢琴,我觉得这样就够了,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光呢?除了商业的目的之外还有道德的败坏,因为这样的光在城市里面就是犯罪空间,因为很多人在外面犯罪了,所以是道德的问题,用光来辅助,让小偷不敢偷东西,这是后来附带产生的问题。
  这种也不是古老的风景,但是你感觉很亲切。这是船上是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清楚,是鱼还是什么?看光的高度基本上在一个人的一倍左右这样的一个部分。这是远处的房子,是农家。可是在一百年前的日本,也是离现在很近的时候,但是在一百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京已经完全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些版画保留了我们过去的记忆。这是打鱼的渔夫,水对于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他景象了另外一个风景,同时水的波动和朦胧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诗意,这是渔夫在撒网,看看河边的房子是不是有诗意?右边的人拿着灯笼,现在可以用电池来代替了,这张画非常好,这一点的光是渔夫在船舱里面。
  这个就是最典型的拿了一个灯笼走路,这个拿着灯笼走路相当于我们身体上有一个光源,也就相当于一个萤火虫在自然里面飞一样。桥梁已经是工业革命了,但是还保留了自然的风景,但是当我们的晚上看不到月亮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的节奏就完全颠倒了,我们看这些都是拿着灯的,三轮车、二轮车、人力车拉着人走,可以看到月光把云彩的边缘染成银色的线,这是站在神社看的光,屋里出的光,像这样的风景在日本、在奈良都可以看到,东京不会这样的,因为东京太繁忙了,在京都的话或者在东京的镰仓到了九点的时候,差不多外面的灯就比较暗了,就是这样的光,这些东西就吸引了很多游客,日本的过去的时候跟现在的生活两种形态都是并存的。
  我们看一下这个月光让这条小路上有反光,在房子上也有反光。这个风景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很美?这个栏杆、窗户,虽然天空上很少的星星,就像剪纸一样生活中的景象,我把这个放大了,非常美的一幅画。这里网上下载的板块,这不是这本书里面的,看到天上的星星,我讲的只是日本的绘画的构图,但是我来没有讲到光,因为今天讲光的演讲,所以我被迫找到这些资料,而且这些都是我平时脑子里面想的一些事情,这是日本的浮世绘叫做广州的绘画,这是一张完整的画,但是我们如果看的很仔细一点,就会看到很多的局部,这些局部非常的漂亮,是你原处有灯,水里面有天上星星的倒影。我们看一下倒影在河里面很美,但是如果我们的光很亮,我们看不到星星的倒影,我相信在北京没有一处可以看到这种倒影。
  首先是天上已经没有星星了,因为空气污染。第二个是因为地面上的光太暗了,在水里面反射不出这样的光,在水里全部反射出霓红灯的光,所以成了我们永远的记忆。这是在日本的一个天桥,外面的风景不怎么好看,但是走过天桥,也不能用百叶窗,当你走过的时候有闪烁,有渐变,我觉得这样很好的把自然的光进行一些微妙的处理。我们看一下有渐变,是金属的。走过这个桥梁的时候,是一闪一闪的,这是人工处理的节奏,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个光呢?是因为月亮跟太阳有一个循环,所以这个循环让我们的生活有一个节奏,太阳光和月亮光是这么一个交替的过程,现在我们讲自然的光,月亮有的时候有圆有缺,这个时候圆缺的现象叫做云亏,所以现在变的有节奏了,就碰到一个文明的光。我在孔子出生的地方,山上拣到的石头,这个石头一看就是上亿年的历史,大概是朱熹的一句话,这就是文明的光,这就是自然和人的关系,文明的光有什么呢?李白说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现在因为没有诗,是因为没有这个风景,这是丰子恺伟大的艺术家&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他们看了这个漫画以后,这个稿件以后发表的,他就是因为这个出名的,这个漫画我在大学的时候看的,所以在我的心中非常的深刻,黄宾虹一烛之光,正大光明是雍正皇帝说的,所以你看领导者跟普通的艺术家或者平民,他们都对光有非常深刻的兴趣。这是苏州的普通的风景,我讲的可能有一分钟的时间讲一讲我们在地坛的作品,我考察了现场,我选择这块平地,我觉得在这里面做作品,最好的跟大致保持一致,保持瓶形,不需要有高出来的东西,高出来的是树、围墙和人造物,我发现地坛最伟大的线是平行线,跟地保持水平,我觉得这是非常伟大的创意,在紫禁城我都没有看到,我觉得我的作品应该放到草地上就是一个圆环,我为什么选择红色,我觉得跟红墙保持一种关系,一种呼应。这个作品做的非常的粗糙,我在这里也不是很愉快,本来想用一个梯子,我觉得算了,我开始的构图是这样的,我看的是一个方形的,我用了一个圆在那个地方,我觉得方和圆形成一个对比,所以我在1990恩年就开始做关于圆的作品,这是1990年、1993年、1996年的作用都是跟圆有关系,三个不同的圆,两个圆交错,四种不同的圆的形态,两种圆跟点的关系。运动的关系,好的,结束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老师的演讲把我们带回了关于灯光和人,灯光与社会的原初,也就是最初的原点,我们看到不用设计,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设计?所以实际上方老师的思想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启发,非常感谢方老师。接下来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天的一个设计师对话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之后,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LDPI董事长,丁女士跟我们临时客串一个主持,首先邀请丁总到台上来,还要邀请今天的演讲嘉宾,包括许东亮老师,中央美术学院常志刚常院长,我们邀请张静,还有我们刚才在第一部分听到的演讲非常精彩的Helen &Eastwood和Laurent &Brunt。请问马人凯先生有没有在现场?这次下午讨论的话题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话题,是光从创作的辅助工具,现在渐渐演变成一个创作的核心,今天我们邀请各位演讲嘉宾,从光作为照亮其他创作的光源到光本身成为一个核心的创造武器,有哪一些想法?有哪一些分享?
  Helen &Eastwood:现在灯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艺术作品也越来越重要。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光只是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可以看到。照亮我们,照亮一切的事物,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与光产生互动。以前我们可能最原始的时候看到的蜡烛、电灯,现在我们可能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光的颜色,光的密度,还有光的其他的特性来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现在的光成为一种媒介,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而且常常可以沉浸其中,光已经把我们包围了,我们深深体验到光。
  Laurent &Brunt:刚才她已经表述了我的观点,我觉得现在的光给我们来来很多的乐趣,我也觉得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将来我们也会寻求其他的途径,把光的作用发挥到更大的极限。
  丁总:我让我们在座的设计师的专家们简单说几句,因为今天的听众来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设计师,一会儿我们也会把助手把话筒交给设计师,间断的十分钟提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下面想问一下张静,你作为照明设计师,照明现在一直是觉得我们是被动角色,我们只会把一个空间点亮就像现在的灯把现在的空间打亮,你觉得&创意点亮北京&你用光进行创作的时候,你觉得角色的时候,你的体会是什么样的?光在以后你的工作实际当中,你还认为永远是一种被动的角色吗?你会怎么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给我们下面的四位专家。
  张静:这个话题我觉得问的特别的好,怎么讲呢?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出发,的确是像大家说的有一点被动,交给你的案子直接来做,局限性比较大,在这上面你要做出很好的漂亮的作品就可以了。时间一久的话你会感觉到很枯燥、乏味,但是自从做了这个东西以后,光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有很多的要跟大家分享的东西,并不是说你关起门设计,大家就会知道你,无非我想站出来是因为什么呢?大家都有责任,更想做这个事情。所以我想我们的照明可能也跟我们的原先说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现在我们所站在这里代表的我们的团队,代表IPTI,代表着我们的设计师,其实我们不用那么被动,大家可以一起来做好这件事情。谢谢大家。
  丁总:东亮你这次创作的跟一帮建筑设计师混在一起,你的感触如何?
  许东亮:实际上我觉得灯光是一种流行,但是灯光也是一种语言,流行跟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以前我们经营者来说,首先问你酒量如何,你到一个地方你要和多少酒?现在我们到了地方以后,他们不喝酒了,随便喝多少都可以,不强求,我觉得这个变化跟我们时代的灯光很有关联,我们现在的灯光已经成为了大量使用了一个九九的时代,你想用多少用多少,不是强迫你用,甚至我们国家的照度标准,我们都在呼吁改掉,想用光的时候就用,提着光走。借着刚才的话题,我们用光的时候往往很被动,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做灯光作品,因为我们做建筑照明,我承认是一个配角,我从建筑走到照明,从主角走到配角,但是从建筑照明走到灯光装置的时候,又上升到主角,因为没有人干扰你,只有让帮助你,所以都很激动,做的好坏不说,但是很好玩,一玩就很独立了,威尼斯双年展也想去试一下,我想初衷的激动、愿望能够感染到建筑界,干扰到室内界,我们会变成主角。
  丁总:可以说是全国的一面大旗,你也有一个照明研修班,在你的倡导下也一直办的很好,我非常想听到你从一个建筑师,你认为不认为光在转换的主要角色里面当中承担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转换给我们说一下。
  常院长:谢谢大家,我想说一点题外话,我们学院几年前派出的博士到哈弗大学建筑学院学建筑学博士,暑假之前他回来汇报一下,因为这个学院是在全世界比较领先的这么一个学院,所以我想听听现在国际上的潮流是什么?回来以后跟我们说,现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室内建筑学,这些东西边界都在模糊,比如说搞哲学规划的在研究建筑学,建筑学的人在研究规划的问题,大家互相的越界。我想我原来有一个观点,照明设计师首先他得是一个设计师,照明只是一个手段,包括我感觉丁总这几年一直在做的灯光节,咱们看到的一些作品,除了照明设计师,照明厂家之外,还有大量的艺术家、建筑师,甚至搞产品的,搞工业设计的人都来做作品,我认为没有什么差别,印证了一句话,大家首先是一个设计师,在设计师的平台上再去探讨用灯光作为一种语言,怎么去表现的问题。
  在联系到哈佛大学的动向,包括前一段建筑学的一个全国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做了一个报道,他的说法我认为非常有代表性,也就是建筑学的核心价值的缺失,这种缺失对于所有行业都在缺失,照明就有这么多核心价值吗?我认为也不是,所以现在大家更多的回到设计师作为一种认知,而不是说我来做一个什么专业,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对于设计本身的理解更加重要或者对对于创作的更加的重要,实际上照明是一种手段,我们看的包括许总的作品看了非常的喜欢,我认为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当然有照明的背景,有灯光的背景,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像什么呢?像咱们说的哲学的问题,西方哲学跟东方哲学最后大家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有很多人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东西现在开始向东方,中国的一些经典哲学的观念学习。所以我也这么认为,你设计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做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一定是最后是归一的感觉。最后大家会回到一个主题,一个本质上面去。
& & 所以我认为咱们这个活动,包括咱们灯光节,包括咱们展厅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化学的反应器,实际上大家在这里面进行各种碰撞,每个人有自己的专业,但是最后出的东西不是自己专业的东西,是一个化学专业,不是一个物理专业,所以我更加认为,作为一个设计师更加的使在你的专业领域里,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更多的需要把眼光投向其他的领域、文化艺术,其他的专业,最后在你的专业里面,可能在这些化学反应里面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所以我不认为某一个专业他会有一个主导性,尤其当前这个时代,我觉得当亲时代未来的潮流就是这样的化学反应,咱们所要做的,怎么样让这个反应发生,谢谢。
  丁总:说的非常好,他提出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让我们跨界,让我们融合,让我们重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我想也听一下我们小马哥,第一次参与,从宁波赶到这边来,花了很多的时间参与到&创意点亮北京&,他的作品我认为还可以,远看几条才夜晚的树林里面展示的非常漂亮,你说一下这次参与灯光节的感触也可以。
  马仁凯:通过我们这次四月份在西班牙的一次很好的一次旅行达成我们园中的起点,实际上我们三年前有这样的活动也邀请过,就因为地域的问题,毕竟江浙这一带到北京还是相当的不方便,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需要一些组织、精力,包括我们的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需要当地的力量,当时也是比较犹豫,今年当然了也是丁总的邀请,我觉得活动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且我觉得作为设计也好,刚才的常院长也提到怎么样去更好的跟不同的我们的建筑师,当然其他的一些业界的朋友做一些交流,这样对我们眼界开阔也好,可能这个东西我们拿它作为一种玩的状态,本身不是当它是一种设计,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创作者的天马行空的,虽然有一定的主题,但是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自由的一种状态,在做作品的过程中,有一些像音乐、控制,包括其他的一些新的光的技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交流。我本身实际是绘画,学美术这一块的。跨到照明行业来,一开始我觉得是一个兴趣,觉得挺好玩的,是一个新事物,两千年左右国内的照明行业应该说对照明,尤其是照明设计这个认知还不是很明确的,我想现在反回来,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是冥冥之中的事情,本身这些东西,音乐也好,艺术也好,包括我们这些东西都是相同的,文学也好,我觉得这些东西通过化学反应以后,回过头来,可能你在当初选择的时候不一定想到今天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但是回过头来,我觉得这个东西受益很多。通过这次项目,我们地坛的作品我也看了一些,我也是感触很深,我还是希望这次活动这么一个契机的情况下,下次再冲撞一点,这次也确确实实是半成品,当然我还是觉得我们同行,尤其是我们一些照明技术支持的最后还是托了我一把,要不然这个作品还是连半成品都很难拿出来,所以这里还是挺感谢的,谢谢大家。
  Koert Vermeulen:照明设计师从一个被动的角色转成一个主动角色他怎么认为?他说他的话题回到六百年前,如果六百年建一个建筑的话,这个建筑师是一个人全能担当的,既是建筑,又是结构,也是机电,也是所有的,所有的家居都有他来担当。六百年的进化是我们的建筑细分出了很多的行业,有木墙专业、结构专业、工程师专业等等这些细分专业。建筑到了今天,建筑师学会了去跟工程师一起配合,工程师其实也学会了跟建筑师怎么融合,照明师的专业也是一样的,建筑师实际上再一个比较复杂的建筑利民,他是不知道照明这一块专业到底怎么融合?或者怎么去做这一块的照明,他们是缺乏这一块专业知识的。在一个建筑的实现过程中,要看看业主的愿景,他能够实现建筑后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他能够真正的想象他的建筑实现出来是什么样的?如果建筑实现出来的样子以建筑为主,可能建筑师在里面是一个最主要的角色,如果这个业主想象的这个建筑是一个光的建筑,那么以光为主,那么这个建筑的主要的引导人应该就是照明设计师,但是他说总体来说,建筑设计师应该是最大最大的协调员,他应该是把这些家都能够融合在一起,把这些工作,协调和分配的控制的更完整一些,那么这应该是一个建筑师的角色。作为一个设计师,最主要的是,特别是照明设计师你要拿出你的水平来,真正的水平实现一个东西,他说2500个建筑设计师对一个照明设计师,我不太确认是不是两千五百个建筑设计师对一个照明设计师这样的比例,我觉得在中国不是这样的比例,我没有统计过,我不知道好几万个建筑师,可能里面用到一个照明设计师这样的比例,因为建筑设计师的队伍太庞大了,所以说如果要是有更多的照明设计师产生,我们的质量会做的更好一些,建筑的质量最后完成的也会更好一些。我们照明设计师可以完成好的质量的建筑,但是我们需要好的客户,只有好的客户才会产生伟大的建筑。
  丁总:还有三分钟,有没有问我们这些人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最后的机会。有没有媒体的朋友或者我们在座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照明设计师有问问题的?
  记者:丁总好,各位专家好,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照明设计师,我现在意识到我们这个行业在中国虽然是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但是得到甲方包括业主,包括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在他们面前的话语权是比较弱的,我想听专家比较怎么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圈子或者我们这个岗位的话语权和我们以后的定位,再包括最后的提高我们的经济方面的,收入方面的利益,谢谢领导。
  丁:你这个问题问一下许东亮吧,我认为许东亮是最专业的,请大家鼓掌。
  许东亮:我认为配角上升到主角的时候,主角是很不高兴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走到主角,有一天我在地上关上蚂蚁的时候非常好,好多蚂蚁在那里运转,在那里做一个工程的时候,他们都是一个配角,但是做出来的移动的感觉确实非常的厉害,所以有时候希望往主角走,但是主角只有一个,张艺谋站在那里,公里都上不去,我们怎么上得去呢?首先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师是平等的,我们不要盯着照明这个事情,照明设计师在建筑的位置的话,我们永远是配角,我们拿我们的强项攻击建筑设计师软肋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很软,所以赶快拿起这个答案。
  Koert Vermeulen:只要你有一个客户,你把那一个客户做好,你慢慢的赢得客户的信任,我自己在照明行业里面做了十一年,今年十二年,我的感触就是做设计师太容易了,我不骗你,我真的没有在这里说大话,我只要把一个项目做好,真的,我做项目这么多年,都是客户来找我,我把一个项目做好,我认为不好的客户我不要了,哪怕我口袋里面没有明天吃饭的钱,我也不要不好的客户,来了一个客户你要的客户,你给他做的好好的,一个项目放到这里,谁都问这个项目是谁做的?所以我认为这两点是很重要的。
  丁总:好的,下一位。
  记者:我是一个设计院的一名小设计师,今天特别高兴看到好多老师的作品,还有各位老师的讲解,我刚刚临时写了一点我对光的理解,我就是想问问各位老师,我理解的对或者不对?我觉得光并不是被动的,因为光赋予了所有东西的颜色和形态,没有光实际没有颜色,也没有很多东西,光利用媒介传递给人情绪,传递给人很多想得到的东西,但是人只不过是利用光创造了情绪,是一种人造情绪。他是把我的情绪传递给别的人,光的速度最快,抓不着,看不到,但是他又无所不在,正因为如此,光我才觉得更加神秘,让我们更加想去追求,更想深入的了解,更向去创造。所以我认为,光可以赋予很多东西,很多人想得到的,很多所有事吧,同时人创造光,只不过让这件事更完美,更好看,所以我觉得光并不是被动的。谢谢。
  丁总:还有问题吗?
   记者:我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刚才我们提到建筑这一块,有很多国外的建筑,包括意大利的,怎么样利用自然的结构,考虑到采光的问题,这是一个,再一个我们后期做了外景的照明,会不会造成宁愿的浪费,最直接浪费的就是钱,现在中国也有很多地方,包括我们全世界有一个一天的节电日,我们全部关掉这些照明的东西,我在想怎么样能够既能做到节能,又能做到美观,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一个问题,对于外国的设计会不会产生建筑腐败或者腐败建筑,可能这个问题比较尖锐,但是我还是想提出这个问题,我们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比如说一些豆腐渣工程。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外国的长辈们。
  丁总:第一个问题是问谁的?
  记者:就是问一下在座的长辈们。
  丁总:他们不是长辈,跟你们是平辈。
  常院长:我特别喜欢当长辈,这是我退休的目标,这个问题确实很大,你的愿景非常好。要不然我的辈分不够?
  许东亮:地球节能一小时,就像关灯的话,首先关掉的是最漂亮的,我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假如说没有这些很漂亮的楼,你关掉的时候不知道你关没关,上海外滩关灯一小时,首先亮再关,是这样的道理。另外一个我认为灯光是一种消费,有人说外表,建筑是里面有光,外面干什么做光呢?我们有脸干什么化妆呢?这是一种消费,消费的度是很重要的,化妆过度,老太太一般会化妆过度,小孩子不会过度,为什么故建筑这么多光,因为他老了,年轻的建筑,只要有光,玻璃就会透出来,不需要打光,我觉得是一个度的问题,有些人节能,我们要搞节能建筑,我觉得不对,我们要用它,我们不是为了节能做事情,我们为了用,然后用的过程中节能,现在把这个概念反了,我们做节能,到处是绿色节能,再绿也不行,我觉得没有用是不行的,因此这个度是很重要的。我不知道我这个长辈回答的如何。
  丁总:我特别的同意许东亮的回答,我觉得他太有水平了。
  记者:刚才借着前面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到的既要节能,又要美观,我觉得他虽然很年轻,我觉得这个提的很有意义,虽然节能减排,包括全球化的节能的意识,我觉得照明将来趋势应该是往这方面发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资源能源的贫乏,这应该是一个方向。从一个艺术角度来讲,如果把一个照明作为一个艺术化实现的话,其实就应该是一种节能来实现。因为在照明设计师新型行业,而且照明设计师从各种各样的行业进入到这个行业,我刚才听到有建筑的,学美术的,包括学电器的,包括自动化的,包括有学中文的各种各样的,包括哲学的,我想知道其实真正的照明来讲,不说老外说的六百年前,好像几十年前照明只是一个专业的电气工程是所来做的一个室内照明和以往的建筑设计院讲的话,应该是这样来做照明设计的。没有别的行业进来。但是现在作为一个照明的量化,城市的量化和环境的美化,随着各行各业进入到这里面,其实很杂,也很综合性,也是一个挑战。既然这个话题说一下,我想问一下几位老外,作为在一个国际上的照明行业来讲,是不是节能和美观怎么样结合?有没有考虑?国外的节能减排是什么样的需求,今后的趋势是什么样的?我想提的就是这样的问题,谢谢。
  KoertVermeulen:跟许东亮的说法是一样的,不相信平衡,相信需求,所以在节能减排照明质量方面,两位设计师,一位来自国外,一许东亮在我们行业从业很多年,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本末倒置,需求是很重要的,了解人的需求,首先满足人的需求,在需求的基础上看怎么合理的减排,大家如果油需求的话,把灯灭了的话,我们在黑的环境里面说不可能,我们找到了一个办法,15瓦的灯觉得能用,这次满足了既能够满足质量的需求,又能够满足空间的应用,所以我现在宣布论坛就到这里时间,我的时间很有限,我把话筒交给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整个论坛环节大家可谓是意犹未尽,首先我这里要代表主办方感谢今天到场的所有的听众们,我感觉到大家今天的热情非常高,从活动开始一直到现在,将近四个多小时,基本上没有中途退场的,非常感谢大家的这种热心和支持,,我说一下接下来的环节,主办方雅式展览有限公司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个酒会,就在后面大家可以去享用了,所有的设计师、主办方请你到前台来我们要合影。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结束) &
&&|&&&&|&&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备案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6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灯光操作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