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奥运会赞助花费几千万值不值

这张门票价不菲 赞助奥运花费几千万值不值? --中国甘肃网
  位置提示:&&&&&&正文
这张门票价不菲 赞助奥运花费几千万值不值?
  赞助奥运的花费不菲。北京奥组委仅公布了独家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两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分别是4000万元和1600万元。而有关人士指出,这个价格,企业只是买了一张门票。一般而言,其后用于与奥运有关的产品研发、二次策划、宣传活动等配套投入将是赞助额的3-5倍。
  6月2日,北京中央电视塔下,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志愿者和他们的自行车一起组成奥运五环图案。当日,主题为“绿色出行迎奥运,每月少开一天车”的“骑行北京”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千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新华社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国航喷涂了奥运标志的飞机。 (来源:人民日报)  
  这张“门票”价不菲
&&&  日前,联想集团在北京高调发布了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两大战略,包括为北京奥运会提供计算机技术设备、奥运火炬推广等十大奥运计划。在成为首家来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设计单位和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后,联想的奥运营销再度升温。
&&&  2004年,联想斥资6500万美元之巨成为国际奥委会的12家奥运TOP(The Olympic Program)赞助商之一。其后,联想围绕奥运展开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介绍,从2004年到2006年3年间,联想的品牌价值由307亿元人民币提升到了607亿元人民币,品牌美誉度从53%上升到62%,销售拉动也净增4%,“我相信奥运营销是这一成绩的主要贡献者。”
&&&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中国企业借奥运会的全球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提供了最佳时机,联想的“好榜样”更刺激了许多企业。截至目前,TOP赞助商、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各层级的奥运赞助企业,已经有55家。
&&&  赞助奥运的花费不菲。北京奥组委仅公布了独家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两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分别是4000万元和1600万元。“这个价格,企业只是买了一张门票,一般而言,其后用于与奥运有关的产品研发、二次策划、宣传活动等配套投入将是赞助额的3―5倍。”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说。据了解,包括“西湖龙井”在内的一批知名品牌,就倒在了这道门槛前。
&&&  “门票”贵是有理由的,北京奥运会的预算是23亿美元,除了国际奥委会提供的10亿美元经费,其余13亿美元几乎全部依靠市场开发。根据北京奥组委公布的部分数据,门票预算收入约为1.4亿美元,电视转播权收入提成约2.4亿美元,特许经营预算收入约7000万美元。剩下的8亿多美元几乎全部由各个层级的赞助商“埋单”。
&&&  能跨过门槛的中国企业出手并不吝啬,联想花费6500万美元买下TOP席位,其后还将投入数亿美元。有的企业虽然是较低层级的赞助商,但赞助额甚至比TOP赞助商还多。来自奥组委的消息显示,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绩效已经超过了预期。
&&&  打开赞助商名单,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航等一批“国字号”企业是主力军。陈剑认为,“国家队”在赞助商中打头阵,一方面因为这些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财大气粗;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国内已鲜有竞争对手,有扩大国际知名度的冲动。
&&&  巨头与奥运的“恋爱”
&&&  中国企业如此慷慨地赞助奥运会并非一时冲动,世界上许多“巨头”都曾借奥运会创造品牌奇迹,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范本。
&&&  这其中最经常被提起的就是韩国三星电子的崛起。2000年,三星曾斥资5000万美元成为悉尼奥运会TOP赞助商,后期又将赞助金额追加到了2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三星也都没有缺席。巨额投入带来了巨大的回报,1990年,三星还只是一个为三洋贴牌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小企业,而在2003年度世界品牌价值排名中,三星已经以10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二十五大品牌。仅赞助2000年悉尼奥运会,就使三星的品牌认知度从5%上升至16.2%。
&&&  奥运赞助具有“排他性”原则,即除了一般供应商外,其余层级的同类产品中只有一家企业能获得赞助权,因此赞助奥运也成了企业挤压同行业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的好机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对老冤家在奥运会赞助上争夺就十分激烈。据介绍,在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上,百事可乐就与可口可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营销战。由于百事可乐更为出色,结果名声大振,在那次竞争中盈利超过可口可乐约1/3。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利用其花费巨资拿下的TOP身份为自己当年第三季度增加了21%的盈利,达到9.67亿美元,而百事可乐的同期利润却大幅下降。升升降降,体现的是“奥运效应”。
&&&  奥运赞助也让一些在行业中并不领先的企业“咸鱼翻身”。1979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希望柯达公司赞助500万美元,把同行业惟一的赞助权拿走。柯达自恃是行业老大,讨价还价,双方迟迟没有达成协议。正寻求海外扩张机会的富士主动出击,积极申请参加赞助,甚至把赞助费提高到700万美元,获得了奥运会独家赞助权。该届奥运会上,富士大出风头,销量激增,给柯达以重创,并借此成功地打开了美国市场。
&&&  可口可乐副总裁鲁大卫曾说,如果可口可乐没有与奥运会谈“恋爱”,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品牌影响力。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中国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纷纷慷慨解囊,希望与奥运会在2008年有一次浪漫的牵手。
  牵手不只是买票入场
&&&  中国品牌研究院近日发布《2006奥运营销年度报告》,对中国品牌集中的“奥运合作伙伴”、“赞助商”和“独家供应商”三个层级进行了评估,伊利由于美誉度涨幅最大,知名度最高,广告创意最受好评而成功荣获2006奥运营销最成功品牌称号。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其它著名品牌因为利用奥运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也同时入选。而中国人保财险、燕京啤酒等10个品牌则恰恰相反,成为不成功的代表。
&&&  该报告同时指出,国内企业赞助奥运,可以吸引全球的关注目光,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奥运赞助的“排他性”,使得企业可以利用奥运在同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而言,更是品牌全球化的大好时机。
&&&  然而,甜蜜的“恋爱”并非总有美好的结局。国际奥委会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奥运会赞助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效果。中国企业也不是第一次赞助奥运,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都曾出现过中国品牌的身影,但并没被人记住。陈剑介绍说,现在大多数花了大价钱成为赞助商的中国企业,还不知道能干什么,消费者也不知道他是赞助商。
&&&  “我们的很多赞助商还不成熟,缺乏国际经验,不懂如何用好这个平台。”据了解,大多数企业成为赞助商后,仅仅在商标前加了一个会徽,企业内部甚至没有专门部门负责奥运营销。
&&&  赞助奥运不只是“买票入场”那么简单。陈剑认为,企业掏钱的时候就应该制定一整套相应的营销计划,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个平台,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举行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比如联想参与火炬设计、国航推出2008奥运机型、中国银行参与门票销售并发行纪念币等营销行为,才能让企业的赞助产生效益。
&& & 现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剩400多天,许多运动员都在为备战奥运做冲刺,中国的赞助商们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营销计划,准备冲刺了。(记者 王炜) 6月2日,北京中央电视塔下,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志愿者和他们的自行车一起组成奥运五环图案。当日,主题为“绿色出行迎奥运,每月少开一天车”的“骑行北京”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千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新华社发 
[编辑:魏雯文]
 ※看看相关新闻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相关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
评论内容:(最多300个字符)
24小时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5 - 2006 GSCN Inc. All Rights
中国甘肃网
客服电话:86-931-8410022
主管: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主办: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当前位置:> > > 伦敦奥运赞助商 中国企业大面积撤退(2)
伦敦奥运赞助商 中国企业大面积撤退(2)
日 08:55来源:
从北京到伦敦,随着奥运主场的转移,TOP赞助商中的中国企业阵容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大陆企业出现了大面积撤退的情况,几乎销声匿迹。“热点事件营销”收获回报  有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赞助本届伦敦奥运会,水晶石方面投入了1亿元左右的赞助费用。
&热点事件营销&收获回报
有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赞助本届伦敦奥运会,水晶石方面投入了1亿元左右的赞助费用。
对于这样一笔资金投入,卢正刚和他的水晶石似乎并不担心。在卢正刚看来,奥运会是最好的机会,是打通国际市场的大好契机。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刘文烽认为,水晶石的成功在于坚持将品牌赞助与产品应用、业务创新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制造明星项目来开拓市场。
翻阅水晶石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再到伦敦奥运,公司始终和热点事件紧密相连。&我们的发展路线很清晰,就是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视觉创意集团,并在新媒体展示与活动领域建立国际竞争力。通过奥运会、世博会及重大事件做好品牌美誉度,占领应用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卢正刚表示。
而这样一条抓热点事件的营销道路似乎也在不断收获回报。据了解,这几年水晶石参与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F1方程式赛车、欧洲广播联盟、英国广播公司和巴西奥申委等重大国际项目的合作。除了与伦敦合作外,新加坡政府和迪拜还邀请水晶石利用三维立体效果规划城市建设,并为各地博物馆、科技馆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
跻身TOP赞助商 宏第一目标:知名度
在PC业界,宏始终是令人瞩目的明星。它极快的产品创新速度、强大的全球运营能力、娴熟的多品牌运作手法、国际品牌形象结合当地营销资源的独特营销模式,都是业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面对当前PC行业激烈的竞争,宏选择运动营销来作为自己知名度打造和市场拓展的另一条路径。2012年奥运会今天起将在伦敦举办,宏也以奥委会TOP赞助商的身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品牌推广。
&作为第30届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的华人品牌,宏有实力也有信心在奥运会这一顶级赛事上证明自己。&宏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林显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宏将借助伦敦奥运会这一平台,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布局的战略。
赞助奥运是挑战
对电脑设备赞助商而言,赞助奥运会这一世界顶级赛事,无疑是证明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最佳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据了解,奥运会记分系统、成绩系统对其电脑运算设备及服务器的要求堪称苛刻。
&那么大量的产品通过网络联线,通过运行,通过跟服务器的连接,在极短的时间内供那么多人使用,这是一种考验。&林显郎认为,伦敦奥运会考验的是宏的向心力和组织运作。
据了解,作为电脑设备的排他性顶级赞助厂商,宏将提供超过2.5万台电脑及服务器等IT运算设备,其中包括11000台台式机、10500台显示器、1500台笔记本、1500台触控笔记本、900台服务器和各种配件等。同时,宏还将往奥运场馆派驻35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以确保每一个赛场的计算机设备都能毫无差错地工作。
林显郎表示,这些由宏构筑的信息系统,就如同伦敦奥运会的&中枢神经&,助力奥运会繁杂的赛事运营和组织管理工作。
不过,宏在运动营销上的经验让林显郎并没有过分担心。据他透露,早在年前,宏就决定赞助伦敦奥运会。在这段时间内,宏方面对多个国际赛事进行了赞助,相当于已经为伦敦奥运会&练兵&。其中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宏就派出104名工程师、6400台Acer电脑进行了支持。
第一目标是知名度
当记者询问宏在伦敦奥运会上具体的赞助投入时,林显郎表示,由于宏与国际奥委会签了保密协定,无法透露。但他表示资金量是很大的,除了机器要赞助以外,还有现金的赞助。&奥运的赞助如果纯粹从资本收益上来算,绝对回收不了,因为奥运赞助是一大笔钱。&
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赞助奥运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宏也同样如此。
&我们第一个目的还是让我们知名度能够再增加。&林显郎表示通过奥运会做品牌,第一阶段的重点目标是提升知名度,然后第二、三阶段分别是好感度、竞争度。
赞助奥运给宏带来了公司内部整合、软件硬件提升、国际人才培养等机会,并为维护客户关系提供了平台。&比如平时你要请一个大客户很难,但借助这样的机会,大家在一起去看伦敦奥运会,便于建立我们跟客户的关系。&
可能很多消费者都难以理解,今天买宏的产品,跟这个品牌赞助奥运会有什么关系?但对于品牌自身来说,赞助效果要等到奥运会结束后很久可能才会慢慢体现。
&PC的客户通常都是年轻人,对体育赛事特别重视,所以宏非常重视运动营销。&林显郎认为,在拿到奖牌的一刹那,有些运动员可能比明星更荣耀,这样会给宏的品牌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人气:3226
人气:3079
人气:2711
人气:2519
人气:2266
人气:2004
人气:1876
人气:1539
人气:1334
人气:1187
24小时视频排行广州 阵雨 25℃~32℃
       |      |      |      |      |      |      |      |  
       |      |      |      |      |      |      |      |  
汇市好望角
按日期查询 高级检索
页面栏目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奥运会花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