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被冒领,只有qq视频录像像,能否查到此人

密码泄露7.5万被冒领(图)
  龚滔 实习生 余儒文 绘  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  银行卡主一定得当心了千万别随意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记者昨日获悉,闵行区一市民,就在泄露密码后,被不法分子冒用她身份信息制作的第一代假身份证和磁条已损坏的借记卡办理,将其借记卡注销再重新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将其卡内7.5万元转到了新的借记卡后取走,而告到法院后,从闵行区法院一审到市一中院终审,都只能要回2.2万余元。
  这位市民就是闵行区的汪女士,她于日在农业银行闵行支行的下属支行办理了一张金穗借记卡,与之建立了储蓄合同关系。后因该卡遗失,于2006年1月补办了1张。  截至日,她的卡内余额已经有了7.5万余元。然而,第二天,当她到农行方泰分理处取款时,却惊奇发现该卡已于日在农行浦东分行下属洪山支行注销,卡内金额也已被悉数取走。经银行监控录像反映,该卡系由他人冒名注销。  随后,汪女士就与农行闵行支行和浦东分行交涉,要求对方全额赔偿。交涉未果后,她又将农行闵行支行和浦东分行诉至闵行法院,要求全额赔偿本金及利息,并赔偿律师费、误工费、查档费等7000元。  闵行支行辩称,开卡行系其下属支行,银行卡注销业务系浦东分行下属支行办理,故自身在储蓄合同中并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农行浦东分行则称其不应作为被告,冒取存款的人才应作为被告。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农行浦东分行还指出,是由于汪女士保管信息不当,才导致银行卡中钱款被冒领与银行卡被注销,她自己也应承担责任。  闵行区法院认为,应当认定浦东分行违反了审核取款人身份的谨慎义务。农行闵行支行未违反相关义务,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过,根据现有技术条件,银行卡密码除本人掌握外,不仅在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脑中不能显示,即使在银行中心机房也无法查到,除非本人泄露,他人无法知晓。因此,可以推定汪女士未能妥善保管密码,才致使密码泄露,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致使银行错误地认为案外人即为银行卡的占有人,故汪女士对损失负有主要过错。  据此,闵行区法院于近期判决:农行浦东分行支付汪女士赔偿款22589.70元,驳回汪女士其余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汪女士和农行浦东分行均向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提起了上诉。一中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正确,判决结果应予维持。
将本文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2/24 03:2702/23 13:4502/23 09:1202/21 17:0302/18 10:5102/17 09:3502/14 10:3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银行卡遗忘在ATM机种,余额被别人冒领,如何能查到冒领人_百度知道
银行卡遗忘在ATM机种,余额被别人冒领,如何能查到冒领人
2、据说三十秒内未取卡或未操作,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该工行营业所调出当时的监控录像,昨晚在工商银行自助取款机上使用上海银行的储蓄卡取钱后忘了将卡拿出来、如果确属被冒领,当时银行你没有别人??; 七点多钟在附近派出所报案的时候,出银行时也没有看到别人进入,警官只说“帮忙问问看” 因此请教一下, 1; 今天才发现银行卡丢了,打电话报失时被告知余额已被取走,卡里的余额如何会消失,那么派出所是否立案,据老婆说她在出银行时未看到有人进入,以确定冒领人的相貌特征,机器将吃卡;那么老婆在上海
提问者采纳
银行调当晚的监控录像看。你没看到有人进入银行,所以监控录像会说明问题的,肯定查的到的,并不代表肯定没人进入银行,告诉银行你老婆离开银行的大致时间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银行的ATm机都有摄像头。是时间长不操作会吞卡。这是典型的侵财案件派出所必须立案,一般都可以查到,涉嫌盗窃
1,派出所必须立案,并迅速调看相关资料,进行侦破。2,30秒不会,最少要一分钟吧。现在不能确定情况,只有看到录像资料才能知道事情怎样。
如果真的是卡里的钱被取走了,而你又报了案,那么公安机关应该立案侦查,并通过调阅监控录像来寻找犯罪分子。但是建议请您的妻子记住当时的时间和具体情况,这样有利于我们公安机关对案件的及早处理并追回您的损失。三十秒并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我们过去处理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作案,以减少遗留的犯罪痕迹和证据。您卡里的余额没有了,肯定是被第三方取走了,还好您及时报案,这说明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好,同时谢谢您对我们公安机关的信任。
银行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养老金频遭冒领凸显法律漏洞--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养老金频遭冒领凸显法律漏洞
社保部门苦思对策难寻良方,有关人士呼吁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
  来源:
【字体:&&】&&&&&&&&&
新闻热线:
  核心提示
  只有11名退休工人的工厂,竟有5人早已亡故,企业一直冒领着他们的养老金,时间最长的超过10年。
  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景德镇对全市约1/3的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发放资格认证,有503人未参加,其中190人被确认死亡,但部分家属和单位在参保者死亡后未及时汇报,存在冒领养老金的情况。据业内人士称冒领养老金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保部门也在研究对策,但难寻根治办法。
  为此,法律界专家学者呼吁,应尽快建立专门法律法规,保护社保金。
  江西享受社保退休人员达100余万
  养老金是城市职工退休后领取的生活保障金。随着工资制度改革,过去职工退休后可继续在原单位领取退休金的做法有所改变,企业不再承担职工的养老,职工在职时由企业、职工个人共同向社会劳动保险部门交纳一定费用,职工退休后便同原单位经济上脱钩,可按月在社会劳动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据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社会化服务处宋科长介绍,江西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享受社保的退休人员在逐渐增加,目前已经达到100余万人,每年发放的金额也从几亿增加到了几十亿。
  享受社保的退休人员,每月领取养老金,直至亡故。为保证养老金用到实处,退休人员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资格认证。
  冒领养老金现象频发
  然而一些人利用社会保险结构难以及时掌握信息的机会,假借已故离退休人员的名义,将“黑手”伸向养老保险金。
  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景德镇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先后与该市46家单位退休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在这46家单位中,共登记退休职工15261名。其中14658人参加了资格认证,具有继续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另外503人未参加认证,被暂停发放养老金。在这503人当中,有190人已确认死亡,413人由于各种原因同样未参加认证。景德镇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社会化服务科科长张建平称,在已确认死亡的190人当中,有部分人的家属、单位没有在此人死亡后及时汇报,存在冒领养老金情况。另外,在413名因故未参加资格认证的人员当中,也存在有部分人员已经亡故,由他们的家属、单位在长期冒领养老金的情况。
  15261人,占景德镇退休人员总人数的1/3。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冒领养老金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
  死人“领”了10多年养老金
  据张建平介绍,景德镇市某企业有1000余名离退休人员,平时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没有离退休人员死亡的信息,一听说要认证后,立即就上报十几人死亡。即便如此,在核查中,仍有100多名离退休人员不能及时前来认证,其中就有很多虚报冒领的。在一次稽核过程中,他们竟然发现,一个有11名退休人员的工厂里,竟有5人虚报冒领养老金,更为荒唐的是,其中一人竟然已经亡故了10多年。
  罗月娥就职于景德镇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从事养老保险稽核工作多年。
  2004年,她和同事们对景德镇市某国有企业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时,查到一名女退休工人的退休金有冒领嫌疑。经过细致工作,最终核实,该退休工人已经亡故,她的儿子李某已经冒领其养老金两年多。获悉这一情况后,罗月娥找到李某,令其将冒领的养老金如数退回。可是对方称自己家生活困难,极其不配合工作。
  在百般抵赖不奏效的情况下,李某探听到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罗月娥的作息时间。一天下班时间,他在半路“巧遇”罗月娥,苦苦哀求,让其不要做得太“较真”。罗严词拒绝。
  几天后,李某又在路上堵住了罗月娥,威胁她不要把事做的太绝,不然的话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而类似的经历,她和同事们遇到的不止一两次。
  被冒领的养老金难以追回
  经过日常工作,业内人士也总结出几种心理致使冒领者铤而走险。
  在现行殡葬制度下,享受社保的退休人员死亡后火葬,可以领取3600元丧葬抚恤费,如果实行土葬,则拿不到这笔钱。一些已故离退休人员的家属在对其亲属实行土葬后,知道无法拿到丧葬抚恤费。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干脆瞒报死亡信息,虚报冒领养老金,只要虚报冒领半年以上,就冲抵了丧葬抚恤费。
  有的人明知虚报冒领属违法行为,但受利益的驱使,在其亲人去世后,社保经办机构可能不会注意到,而且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到金融部门取钱只认存折不认人等,使这些人有空可钻,继续冒领养老金。
  虽然社保经办机构采取了诸多办法查处虚报冒领养老金人员,但是在发现虚报冒领人员后,只能停止已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以前冒领的养老金难以追回,有的人就抱着多领一些是一些的想法,等事情败露之后再“自然停止”。
  那些离退休后回农村居住的人员,因居住地法制观念落后、宗族观念浓厚等,社保工作人员前去查处虚报冒领人员时,整个村庄、包括村委会都串通起来百般阻拦认证工作开展。
  社保局: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为何有这么多冒领养老金的情况出现?张建平认为,造成这种养老金被流失的现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据景德镇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调查统计,景德镇地区现有离退休人员近7万人,其中有5000多人异地居住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有10000多人因城市改造、拆迁而居无定所,还有大约5000多人离退休后迁至农村养老,真正在原居住地居住的,有确切的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的不到50%。这样一来,给资格认证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也给冒领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虽然,景德镇专门设立了举报制度,凡举报有人冒领养老金者,经调查确认,给予200元奖励,但举报者却仍然少之又少。因为大多数人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只要不影响周边邻里的既得利益,一般情况下,周边邻里大都不会“多事”,让冒领者更是有恃无恐。
  张建平说,造成养老金被冒领的原因有很多,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社保局不是公安局,无权调取银行监控录像,这样一来,连最基本的“谁冒领了养老金”都很难弄清楚。即使知道了是谁冒领了养老金,通过社保局的力量,也很难将被冒领的钱追回,更没有相关依据来对其进行处罚。
  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
  省社保局社会化服务处宋科长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各地都有一些打击冒领养老金的措施,值得借鉴、推广的却很少。社保部门虽然一直在研究对策,却始终没能找到根治之路。
  如何防止与打击冒领养老金现象,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保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稽查制度,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加强对养老金发放的稽查,对冒领者除追回冒领金额外还要予以严肃处理。建立协查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同时,各地社保机构也要加强配合,地区间社保机构对异地发放养老金由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协查,社保机构与各部门之间如与公安、民政、医院取得联系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存亡状况,社区服务机构在社区内聘请或选举社保监督员,群防群治,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对此事,江西万维中天律师事务所陶小泉律师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关于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只有《社会保险条例》,但该条例未明确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如何处罚冒领者。目前,此类案件只能套用民法通则,被冒领的养老金属于不当得利,社保部门可以将冒领者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如果数额巨大,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严重的,当以诈骗罪论处。陶律师说,我国的法律界专家、学者也注意到没有专门法律来约束冒领者,已经提议出台《社会保险法》,如果这部法律通过,这类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
  用百度搜索“冒领养老金”一项,可以查到35800多篇新闻。可见,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按规定,领取养老金的职工去世后,就要停发养老金。可是发放单位怎么把握停发的时机呢?部分死者的家属恐怕没有这个积极性来主动告知发放单位吧。
  要减少和杜绝冒领养老金的现象,我觉得就要从源头来抓:一是建立严格的人口亡减制度。亡人究竟是“死”是“活”都不清楚,其原因就在于人口亡减后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统计办法。二是明确养老金领取人、其原单位、发放养老金单位各自的责任,建立原单位及发放单位定期审核交流的制度。三是要严惩养老金冒领者,应依法追究冒领人的法律责任。
  一孔之见,意在抛砖引玉。
  □文/记者刘学龙
&&&&相关新闻:
[77979]大江网友:黄炎&<font color="#07-08-28 09:46 发表评论:
冒领养老金应承担法律责任,所谓[无法追回],只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的借口,要较真的话,是有法可依的.捡到财物不还,尚属[不当得利],违法.而冒领却无法可治了?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父女俩捡钱包被误会私吞 女孩称怕被冒领交给社区-沈阳网 父女 社区 监控录像 指导-社会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父女俩捡钱包被误会私吞 女孩称怕被冒领交给社区
原标题: 父女俩捡钱包被误会私吞 女孩称怕被冒领交给社区
  新闻备忘
  东方网2月18日消息:去年,沈阳的杨女士在自助取款机取钱后,忘记退卡,被人取走了2000元钱。调出监控录像后,杨女士吃惊地发现,取走钱的竟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孩,而整个过程,一名疑似女孩母亲的女子,一直在其身后“指导”。2000元虽然不多,但杨女士决定要追究到底,她表示:“起码告诉这孩子这是不对的,要不她就毁了。”
  2月16日,类似的事情又重复上演。市民姜先生在扫车时钱包掉落在地,被远处疑似父女的人看见。监控录像显示,两个人远远的观察着,等待姜先生开车离开,女孩跑过去捡起钱包,又快步追上男子,画面中女孩也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
  然而,姜先生却比杨女士幸运……
  这是一个很戏剧的故事,过程虽曲折,结局却是个“正能量”。
  扫雪人的钱包掉地上,一对父女看到了,却没吱声。等失主离开,女孩捡起钱包……“钱包里有8000元钱,可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哪有这么教育孩子的?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昨日上午,失主又气愤又惋惜,拿着视频截图来本报想寻找捡钱包的父女。
  万万没想到!下午2时,剧情逆袭了!捡钱包的女孩把钱包交给了社区,找到了失主。钱、证件,完璧归赵。
  原来,女孩在看到地上的钱包时,不敢确认是扫雪人丢的,觉得交给社区更保险。
  失主不好意思了,在感谢、赞扬女孩的同时,也向女孩道歉:是我们想多了,委屈你了。
  捡钱包的孩子叫李嘉琪,是启三一校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小嘉琪,好样的,沈阳晚报给你赞一个!
  哎,我钱包呢?
  清扫积雪丢钱包,失主转头调监控
  2月16日17时许,市民姜先生到铁西区北一路保工街与齐贤街之间的路段停车位准备开车出行。由于前一夜下的雪覆盖住了车,姜先生拿出铲雪工具清扫车上及周围积雪。五分钟后,姜先生开车离开了。当他准备用钱时,才发现出门时揣在裤兜里的钱包不见了。姜先生仔细回想,扫雪后就开车离开,这中间并没下车,既然钱包不在车上,那么一定是扫雪时从裤兜里滑了出去。
  姜先生开车回到离开前停车的位置,发现在停车位的前方有一家超市,超市门外正好有一个摄像头。于是姜先生找到超市请求帮忙调取监控录像。
  噢,是他们吗?
  监控录像看得清,有对父女在现场
  监控录像内容显示,17时05分,姜先生对车上的积雪进行清扫,绕到副驾驶位置,车玻璃的积雪变成了冰,姜先生费了一些力气才把玻璃上的冰清除掉。随着用力,钱包从裤兜里面掉了出来。此时,监控画面上出现了一男一女,站在不远处。2月17日,姜先生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他们已经看到我的钱包了,但是碍于我还在那里,没过来捡,也没告诉我。”
  “女孩也就十二三岁,男子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应该是她的爸爸。”看姜先生没有离开,他们两人走进了一家小商店,很快又出来了;出来后,继续站在远处看着姜先生。
  呀,这啥人啊!
  失主驾车离开后,女孩捡包撒腿跑
  “两个人站在那里足足有好几分钟的时间,互相商量什么,但是根本没有提醒我的意思。”等待姜先生开车离开了,男子朝西走去,小女孩跑过来捡起地上的钱包,也快速向西跑去,追上男子。
  两个人快速消失在画面中。看完这段视频后,姜先生和妻子出了一身冷汗。和去年杨女士的想法一样,女孩面容稚嫩,正值青春期,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拾金不昧的概念可能刚在孩子心中萌芽,“如果当时他们没看到我,把钱包捡走,性质是不一样的。”
  “我的钱包中有8000元现金,还有银行卡、身份证及驾照。我今天上午打车跑了一上午去补办这些卡和证件,费老了劲了。”姜先生惋惜地说:“如果当时两个人好心提醒我钱包掉了,我也会拿出一笔钱作为奖励的。可惜啊,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怎么和孩子说的,也不知道这次经历会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影响。”
  嗨,我想多了!
  女孩真是好样的,她将钱包交社区
  17日14时许,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姜先生告诉记者,启明社区的工作人员给姜先生打来了电话,表示有人捡到他的钱包,送到社区,社区通过派出所联系到了他。15分钟后,姜先生和妻子甘女士来到启明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拿出了捡到的钱包。钱包里的钱和卡一样都没有少,“钱包是我们这里保洁员牛海燕的女儿捡到的,回家后交给了她妈妈。她妈妈今天早上交给了社区,我们也是通过派出所才联系到您。”
  “女孩为啥不提醒我一句,或者直接捡起钱包交给我呢?”社区工作人员解释,女孩不确定扫雪的人就是失主,“怕被冒领了,想着还是交到社区再寻找失主更可靠。”
  姜先生的妻子说,牛海燕一家从新民来到沈阳务工,条件很艰苦,但也没有把这笔钱据为己有。为表示感谢,她拿出2000元钱作为感谢,牛海燕说什么都没收。“小女孩叫李嘉琪,是启三一校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真的很感动。”姜先生夫妻想对小嘉琪说一句:是我们想多了,误解你了,真抱歉!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您好, []|
网传小学生捡钱遭冒领被判赔偿 经查为情景剧
数日前,一则“长沙小孩捡到30000元钱被冒领,法院判赔6000元”的微博引起很大的反响。在“老太太”被救助反诬陷好人的事情层出不穷时,这则新闻被解读为“好事做不得”的又一证据。但前晚,一则“辟谣”的微博称,该故事其实来源于电视台情景剧栏目《真实故事》。【波折】微博讲故事惹怒网民“爆料”者有多位,其中@时事周刊的爆料称:“长沙一小孩上学路上捡3万,坐等失主,被冒领。小孩回校告知老师获表扬,不久真失主听说找上门索钱,未得,就告上法庭,最后判小孩家长赔20%即6000元。请大家以此为鉴,教育小孩拾金不昧,更要慎重!tvs真实故事之《巨款丢失之后》。”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tvs”是“南方电视台”的英文简称。于是微博被当成了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被迅速传播,一天之内,数千网民转发、评论。有网民点评道:“要命的现实,教育到底起什么作用?”有网民说:“彭宇让我们学会,见到摔倒的老人要绕着走;这个孩子又让我们学到了,捡到钱立刻回家藏起来。”就在网民气愤地转发该微博时,前晚,一则辟谣微博出现了。微博辟谣说:“经查,信息来自南方电视台《真实故事》栏目9月1日播出的节目《巨款丢失之后》,栏目组称这期节目是情景剧,相关内容由人工创作,并非真实新闻事件。”这则微博一夜之间被转发近5000次,众多人士表达了愤怒和不满。他们觉得自己的善良被愚弄了。网民“徐宥箴”说:“《真实故事》弄虚假内容,那不是欺骗大众么?整个事情都是假的!强烈谴责!”【内情】故事购自其他电视台“我们没有想到,这期节目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坐在南方电视台《真情故事》栏目组里,该栏目一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据他介绍,《真情故事》开播5年来,三分之二的节目是自制,三分之一的节目系外台引进。这档引起争议的《巨款丢失之后》,就是购自湖南一家电视台的《故事会》栏目。羊城晚报记者在栏目组观看了这期节目。节目时长25分钟,其中有许多情节是微博中没有涉及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陈小明”被冒领巨款后,遭到了父亲的责骂、同学的刁难,后被失主起诉、并被判赔失主6000元钱。这孩子想不通,开煤气自杀了,自杀前还写下了一封遗书:“爸爸妈妈:我现在很后悔,可是有什么用呢?我走了,再也不会给你们添什么麻烦了!”故事的结局是小孩自杀后被救活,冒领巨款的坏蛋“张滔”退回了3万元巨款,还发自肺腑地写了封“悔过书”。节目之煽情,很符合商业电视的普遍风格。【回应】将加强标识避免误会许多网民对《真实故事》不一定“真实”表示了不解,认为这个栏目名有误导观众的嫌疑。昨日下午6时,《真实故事》官方微博“TVS真实故事”发出一条微博称:“《真实故事》是广东本土第一档栏目剧,启用群众演员,演绎身边故事。9月1日播出的《巨款丢失之后》,有网友误将剧情当做新闻事件转帖传播,从而导致广大网友产生误解,对此,栏目组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将在今后的节目预告、播出、互动中加强标识,避免此类误会再度发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并指正。”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pennyhu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婚录像视频20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