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ppt一文表现了中国航天员什么什么的工作作风

5、梦圆飞天
★ 课程资源
1、神州五号简介
五号 发射时间:日9时0分0秒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州5号的宇航员是杨利伟,发射时间是 日6时38分,随着“神舟”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平稳着陆,中国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也就是21小时38分。
2、神州六号简介
六号 发射时间:日9时0分0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上午9点00分神州五号发射。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 9时1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充分显示出目前我国飞船和火箭上的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神州七号简介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航天员将于次日也就是26日下午4点30分出舱“太空行走”。飞船于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 精选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2)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环境、送行的人、神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4)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学习第二段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a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 “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四、学习第四段: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五、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六、作业
  交流收集的关于“神州号”飞船的信息。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
让北二小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五年&&&&&&&&&设计人:李静&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梦圆飞天》
学习内容分析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神舟号发射成功有感性的认识,但对课文场面描写以及人物的感情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学习的难点在于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具体描写场面的段落。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很长的课文理清条理,找到具体描写场面的段落认真阅读。本课语言凝练,饱含激情,富有节奏感,学生理解并内化语言是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澎、湃”等4个生字,理解“直指苍穹”等词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祖国的心情。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2、解决措施:教学应该以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2、解决措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媒体内容与形式
1、板书:飞天
2、还记得莫高窟里那婀娜多姿的飞天吗?谁来朗诵
3、知道飞天壁画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梦想?
4、日,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补充板书:梦圆飞天
齐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
由上学期学习的相关内容导入,唤醒学生的记忆,并由此感受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从而走近课文,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联系。
初读全文,通文顺句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个别帮助学生。
3、出示词语:A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B (
&)的激情(& )的喜悦(&
)的自豪 (& )的呼吸声&
4、分小组读书,把难读的部分读好
5、提问:是谁圆了飞天梦?是他一个人圆的吗?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找出来。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激动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自读词语A,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理解词语
3、B组,再读课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组内读书,自我纠错,评价。
5、回答问题
找到第20节中的一句话,齐读这句话。交流感受
要理解文章内涵,首先要顺文通句,感知文章的意思。因此,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时间按大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读、小组读、突出重点读、抓住关键段读等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词语的学习,以块状的形式出现,给了学生整体的感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词语的意思,并由此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熟悉。
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师: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神舟5号飞船发射经历了哪些过程?(预设:(第2节)送行—(3-15节)发射—(16-19)问候——(20)梦圆)
2、组织交流
3、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场面,认真地读好它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后概括并列出小标题
3、读课文相关段落
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而且没有明显的层次之分,但这篇通讯报道有很多的场面描写,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好好体会,因此,在这一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文章的几个场面,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复习导入,读题入情。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描述了哪些激动人心的画面呢?(师相机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让我们扬眉吐气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齐读:梦圆飞天)
1、复习,交流所学内容
2、学生三次朗读课题。
通过三次引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使学生能在饱满的情绪中进入课文的情境。
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让我们一起走进日这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a、指导学生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和庄重。尽管天气寒冷,但人们大清早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
b、人多壮观)
2、指导朗读。你能想象一下这热烈的场面吗?读着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3、此时杨利伟叔叔又有什么表现呢?
1、自由读书
2、交流发言,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4、(1)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理解“肃然”和“伫立”的意思。你从他的神情中读出来什么?
(2)“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预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你从他平静的眼神中,读出来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受送行场面的激动、热烈。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表达的能力,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走进杨利伟的内心,学习抓住关键词语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他为航天事业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以及对执行飞行任务的充分的信心。
感受发射成功场面
1、人们期待的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默读课文6—15自然段,写出读书感受。
2、组织交流
读第6自然段,为什么?为什么紧张?能将你的紧张读出来吗?
(1)“十秒到计时”从到计时可以看出人们的紧张。前面几个数字由高到低再到高。你读出了起伏感。让人感受到你内心的紧张啊!
(2)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读这句话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激动?
(3)教师总结。
(4)课文中哪一段具体描写神舟飞天的情景的呢?
预设3: 第14自然段:
课文还有些段落谁喜欢呢?为什么喜欢呢?(齐读13和14自然段)
预设4:15自然段表现了人们的兴奋与自豪。
此时的场面是多么热烈呀!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指挥大厅?
4.齐读这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作批注
2.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相机读书
这一场面描写是十分精彩而生动的,通过反复朗读,观看视频,使得学生能亲临现场,感受那伟大的一刻,并充分体会人们的紧张、激动的心情。
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发射成功了,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吧。(出示杨利伟问候的内容)
2.轻声地读一读。我们该抓住哪个中心词语读好这段话呢?
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什么呢?
1、自由朗读这些段落
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对地球的热爱,并由此感受到航天员的了不起。
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今天我们知道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也已成功,神舟八号的发射也是指日可待。让我们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注意标点符号是什么呢?好,让我们再读一次。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让我们预祝我们的祖国在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也希望我们同学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1、齐读最后一节
2、唱响《歌唱祖国》
激发学生对航天的探索、对中国强盛的自豪。
5、梦圆飞天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充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求《梦圆飞天》课文_百度作业帮
求《梦圆飞天》课文
金秋十月,从浩瀚无垠的太空,传来中国人进军的脚步声.千年敦煌飞天之梦,终于在今朝化为现实.在炎黄子孙欢呼雀跃之际,在北京,一位九十有二的耄耋长者坐在病榻上,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正对面书架上的“神舟号”飞船模型,眼角皱起了鱼尾纹,舒心地笑了,甜甜地笑了.他,便是有着“中国航天之父”美誉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今年国庆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看望的第一位归国知识分子便是钱学森.钱学森一生有过激动的“三笑”:头一回是在日,他经过五年的坚持与斗争,终于从美国回到祖国母亲温馨的怀抱,过度的喜悦使他热泪盈眶.美国当局当时千方百计阻挠他返回新中国,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五角大楼海军副部长金贝尔(Dan A. Kimbeel)所说的一句话,可谓“高度概括”之语:“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抵得上三到五个师的兵力!”然而由于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在中美华沙谈判桌上,美国政府代表这才不得不同意让这位杰出的导弹专家回到新中国.其实,钱学森的价值远远超过五个师.他回国后才五年,在他的主持下,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就顺利升空,意味着中国朝着国防现代化迈出历史性的一步.第二次开怀大笑,是在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在他回国后的第十个年头,即1965年1月,他向中央提出人造卫星研制计划,这一重要计划也就因此被命名为“651工程”.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中国从此敲开了太空的大门.他第三次心花怒放,便是在如今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昂首阔步太空之际.企盼了多少年,这一闪光的时刻,终于在他有生之年到来.我有幸零距离目击这位中国“航天元帅”的风采.那是在日,我忽然接到他的秘书柳鸣的电话,说是他来到上海,约我一谈.事情的起因是我当时担任《向宇宙进军》一片的导演,这是一部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共分三辑,我把拍摄提纲寄往主管部门——国防科委以及第七机械工业部审查,没想到当时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钱学森亲自看了拍摄提纲,乘来沪之际跟我谈谈他的意见.当天晚上,我如约前往上海延安饭店.柳鸣领着我来到楼上一间会客室,我刚坐定,穿着一身军装的钱学森就来了.他摘下军帽,露出宽广丰满而白净细嫩的天庭,书生气质.一双眼睛,射出睿智的目光.虽说他出生在上海,由于三岁时便随父亲前往北京,所以满口京腔.他谦逊地自称“笨人”,“对艺术外行”,却对影片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钱学森说,影片的开头应该表现中国古代对太空的美好幻想: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立轴上的月亮、太阳、神仙,到嫦娥奔月神话、敦煌飞天壁画.在历数古人的飞天之梦时,钱学森还建议,这一组镜头最好以古筝配上中国古典乐曲……其实,渊博的钱学森对艺术十分在行,尤其是音乐.他当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曾是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何况他的夫人蒋英是留学奥地利、德国的女高音声乐家.钱学森告诉我,“航天”一词是他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说,最初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示.他还提出了“航宇”一词,亦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今,如果说“航宇”一词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点陌生的话,“航天”一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我当时最感棘手的是影片的第三辑《载人航天》.虽然我知道中国早在一九七一年就开始秘密选拔宇航员(亦即航天员),但航天训练基地是处于严格保密的所在,无法进去拍摄,所以我只能准备采用美国和苏联的载人航天电影资料.出乎意外的是,钱学森说,那个航天训练基地属于国防科委主管,他支持我们前去拍摄.钱学森一锤定音.一个多月之后,我就率摄制组进入中国航天训练基地,在那里拍摄了半个月.这部《载人航天》影片,纪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历程.钱学森非常健谈,一口气谈了两个多小时.从那以后,我与钱学森有了多次交往,有时在北京国防部他的办公室,有时在他家中.每一回去北京送审影片,他总是亲自看,一边看一边谈意见,而我则坐在他的旁边作详细记录.时隔二十多个春秋,在中国即将奏响太空凯歌的前夕,我又一次前往北京那个门口竖着“军事禁区”牌子的大院,手持铜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通行证”,来到钱学森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的椅子空着.由于双腿行动不便,钱学森已经很久没有坐在那张椅子上.接待我的是他的老秘书涂元季以及两位年轻的秘书.涂秘书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现在就连他也皓首飞霜.跟涂秘书聊天,是一种享受,他在不经意之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钱学森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我的新著《飞天梦》里,打算选用钱学森与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的一帧合影.这张照片,引出了涂秘书的话题.他说,有人曾经在文章中这么讲起这帧照片的来历:毛主席宴请钱学森,而钱学森来晚了,一见面就连声向毛主席道歉,因为他工作实在太忙.涂秘书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钱学森向来守时,凡是出席会议,总要提前几分钟到达,从不迟到,更何况是毛主席宴请,钱学森怎么可能迟到?!其实,这张照片是在钱学森回国后三个多月拍摄的.那是在1956年2月,全国政协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毛泽东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森收到了大会的请柬,上面写着他的席位在第37桌.到了宴会厅,钱学森在第37桌却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牌.这时,工作人员领着他来到第一桌,在紧挨毛泽东座位的右面——第一贵宾的位置,写着钱学森的大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才知道,毛泽东主席在审看宴会来宾名单时,用红铅笔把钱学森的名字从第37桌勾到了第一桌.那张照片,就是在宴会上拍摄的.钱学森回国才三个来月,就被毛泽东如此看重,表明新中国的领袖深知钱学森的不凡.半个月后,钱学森就向国务院郑重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关键性的实施方案.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总是称钱学森为“钱副主任”,因为当时他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也有人喊他“钱副部长”,因为他也是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据说,钱学森喜欢“副”职.他的一生,担任过一连串的副职,从“副主任”、“副部长”到“副主席”.其实,1956年10月,当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成立之际,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然而,不久之后,他却主动要求当副院长.这是因为担任院长要花费很多精力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他希望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领导上终于同意他担任“副”职的请求,派了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当院长.通常,人们视副职转正为仕途升迁,而钱学森反过来从正转副,只求有利于工作.此外,他不参加剪彩仪式、鉴定会、开幕庆典,也不为人题词、写序,不兼任任何顾问、名誉顾问之类荣誉性职务.在涂秘书那里,我见到一帧钱学森与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合影,他俩喜笑颜开,谈得眉飞色舞.钱学森怎么会跟侯宝林如此“亲密接触”?这不光是因为钱学森小时候喜欢到北京天桥听侯宝林相声,而且还有一番外人莫晓的内情:那是1975年1月,在四届人大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来到湖南长沙,向毛泽东主席请示工作.他递交了四届人大代表名单.这时,病中的毛泽东说:“不看了.但是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侯宝林,请你查查人大代表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他们补上.”周恩来一查,钱学森在“文革”中是保护对象,所以仍在人大代表名单之中,而侯宝林则还被关在“牛棚”里呢.于是,急下令解放侯宝林.后来,钱学森与侯宝林在人大会堂喜相逢,彼此都心知肚明是毛泽东主席“点名”予以特别关照的两个人,所以才会那样谈笑风生.钱学森深厚的科学功底,令“两弹一星”系统的科技人员打心底里佩服.几度在发射现场发生重大疑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钱学森作为主帅力排众议,作出果断而准确的决定.事实三番五次证明,钱学森的结论是正确的,他带领科技人员走出困境,闯过难关.很多人除了敬佩钱学森的天才之外,不明白钱学森为什么在科学上能够有一双洞察迷雾的火眼金睛?1993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才使许多人明白钱学森学问的来历.那是钱学森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哲敏从美国回来时,带回重达八十多磅的钱学森手稿.这批手稿是钱学森在1955年离开美国时不便于带走而留在美国的.美国友人马勃教授知道这是钱学森心血的结晶,精心加以保护.直到马勃教授要退休了,仍挂念着这批无价的瑰宝.他决定完璧归赵.除了交由郑哲敏带回一部分之外,马勃教授还亲自把余下的手稿送到中国.这样,总数达一万五千多页的钱学森手稿,展现在中国科技人员面前.这是钱学森在美国二十年间留下的工作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全部文稿用英文端端正正书写,字迹绢秀,简直是一页页艺术品.手稿分门别类装在一个个牛皮纸大信封里,有条有理.这些手稿,涉及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工程科学、物理力学等方方面面.如此众多的手稿,无声地说明了钱学森那广博深邃的学问是怎么得来的.钱学森一丝不苟,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能够受到钱学森的表扬是不容易的.酒泉导弹发射基地的一位新战士,却受到了钱学森的表彰.这位新战士发现弹体内有一根大约五毫米长的小白毛,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就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战士用一根猪鬃终于挑出了小白毛.钱学森把这根小白毛小心翼翼包起来,带回北京,希望从事“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都向那位新战士学习.曾经在钱学森手下工作多年、后来担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回忆说,他最初当参谋的时候,受到钱学森的一次表扬.那是因为钱学森看到他总是随身带着工作笔记本,随时进行记录.钱学森的表扬,使伍绍祖从此一直保持这一良好的工作习惯.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今日飞天梦圆.在锣鼓喧天的欢腾时刻,我不由得记起他出自肺腑的一句话:“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我看梦圆飞天作文_中国作文网
中国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优秀作文大全!
您当前的位置: →
→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
  小们,你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吗?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吗?今天我就给你们吧!
  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民族的,飞上太空。十月十六日清晨注时二十五分,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候,飞船返回了地面,中国五千年的终于成真。&神舟&五号的返回,标志着中国人在世界上攀登高峰的征程,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的一步。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我们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攀登世界高峰,有能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着名的航天先驱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自从那天杨利伟走向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国人开始走出的摇篮,蹒跚学步了。杨利伟勇敢迈向太空的这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
  们要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是我国在探索宇宙空间的万里征程上迈出的一小步,无限还在前头。我们应该从小好好,以杨利伟为榜样,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为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
  &一个举世瞩目的时间,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一个划时代的标记――公元日6时23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掬捧天河之水,沐浴宇宙之光,驾乘中华神州五号,潇洒太空凯旋&&&
  我以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了这篇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殚精竭虑历经11年,在这难忘的一瞬间,化作彪炳千秋,永垂史册的辉煌现实,任中国人毫不含糊地进入了有能力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舞台,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史上的一页,是中国航天人员在新世纪送给祖国的厚礼。在旧社会,我国,&一穷二白&,人们想着,盼着,祖国能繁荣富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飞船上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诗篇,令亿万华夏,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笑逐颜开,大大的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祖国的接班人,天天成为科学家,让地球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鲜花开满家园,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更美好,我想我要从现在开始勤奋,积累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多本领,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出色,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更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
  夏夜,每当我坐在树荫下,仰望着满天的繁星时,我总会想起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
  &嗖&一声巨响,一枚枚&火箭&飞向了,原来是学校&心向太空&开幕式上精彩的航模表演。只见火箭飞向天空,然后又展开降落伞,从天而降。接着,一架似风筝如三角的&飞机&也飞上天空,在天空中上下飞行,我们都拍手叫好。然后,两台精美的&飞行器&也升空了,犹如在进行一场飞行比赛。最后,一架金黄透明、在中闪光的飞机直冲云霄,像是在空中跳舞,华丽多姿&&这时,我觉得天空比以往更蓝,白云比以往更美。从那时起,我想当一名航天员,漫游浩瀚无际的太空;从那时起,我又想做一位飞船设计师,设计出能超光速的火箭。让我们大家热爱科学,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
  从敦煌壁画到今天的&神六&飞天,我们中国人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飞天梦,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从汉末发明的火箭,到今日人类遨游太空,载人飞船到太空中去已不再被人类称为神话,但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有许多的问题在萦绕: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宇宙有没有尽头?宇宙&&
  是啊,只要我们勇于攀登,宇宙一定会被人类攻破的,让我们再园航天梦,迎接&神七&飞天的喜讯吧!
我看梦圆飞天作文</strong
本文标题:我看梦圆飞天作文&版权说明
上一篇作文:下一篇作文:
作文标题:
作文地址:
1、中小学生优秀原创《我看梦圆飞天作文》一文由中国作文网()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圆飞天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