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战友融合相处党风廉洁建设心得体会会

如何跟老兵战友相处?_百度知道
如何跟老兵战友相处?
,?谢谢了!20分不多?部队里老兵是不是经常欺负新兵打新兵啊, 我想知道刚进去怎么跟老兵新兵相处今年要去当兵了
提问者采纳
部队里发工资了,能花出去算本事。 明白了吗?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3条回答
不会的,部队是讲纪律的!
人与人之间的勾通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如果你们对对方是真心的。我相信对方也会真心对你的。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尊敬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对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笑。如果你真的怕他们欺负你,刚去的时候,多给他们帮忙,最好是随身带一包烟,有事就散烟。发了工资就请客。在多拍拍他们的马屁。
看你的个人人格了,!树立好了,没人欺负你!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与市场和谐相处
与市场和谐相处(作者:舒颜)
有关什么是投资,以及如何做投资的资料已经足够多。但实际上数百年以来,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没有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着,原因是“价值的来源”和“人性的弱点”这二点始终没有多大变化。相对来说,赌博活动就老实得多,我们不会看到麻将界有太多的秘笈与道术在兜售,除了那些教导怎样做老千的。我这一系列文字聊的就是关于赌博,藉此想表达的是:这二者有点相通。总体来看,它们都既不是很难,也不是很容易,但至少都是不玄乎的。
一、麻将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相比投资,我在麻将活动中的阅历要显得奇浅无比。加起来可能参与过不到四十场,平均下来只相当于一年一场的量,而且战绩很一般。不过,我接下来要斗胆写一写有关于麻将的策略,看看麻将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1、尽量掌握牌技,并积累经验。比如记牌,算牌;比如适当观察局面进程,并留意上下家状况;比如对技法要熟练,在不同局面下能选择并实施适当的路线(混一色、对对胡或推倒胡等等);对不同麻友的风格特点要有所了解;等等(可能也就这么点内容了)。
2、尽量提高品性。比如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意志力、决断力之类;比如耐性、常识等等;甚至比如三观要正(这也非常重要哦,如果是要长期参与活动的话);等等。
3、再然后就是这么一招:长期坚持采用“高概率下的高赔率”战术。这句话有点学术,通俗的说法就是:如果牌好,就适当积极;如果牌差,那么就要适当保守。
好了。哪怕是一个已经有40年麻将经验的高手,看了以上策略组合都不会有什么异议。而且不光如此,大多数打麻将的人,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在实践着以上策略。所以,我上面所述的“麻三条”不仅仅是基本常识常理而已,而且其“知行合一”的程度在现实中是比较高的。如果你是一个麻将新手,恰好有一个麻将老手来指导你,他的经验无非就是说一说“麻将世界是这样运作的”。当然,也会有些人像我这类的并没有严格照此去执行,是因为其初衷以为朋友聚会乃娱乐放松为要,故是另一回事情了。
股票投资的策略,说起来其实和麻将相差无几。但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很少有人在股票投资里这么去做,甚至不会这么去想。按理说,股民的群体和麻友的群体,以二者的人口规模性和社会普及度,类似的知识、策略、行为也应该在互通互用的。又且按理说,股民的平均素质还应该是要高于麻友,毕竟前者里有大量的高大上人士,后者则多是闲居街坊大伯大妈。但现实是:股民在投资中的平均水平或实际表现要远远低于麻友在赌博活动中的平均水平或实际表现。
如果一个人他既拥有十年的股龄,同时也拥有十年的麻龄,当你让他比较一下走进麻将室和打开交易软件这二件事,对于博弈哪个会更自信些,大概率他会选择前者。不仅如此,从我的接触看,很多人在经历投资十年后,大比例者是几无进展,还有一定比例者还很可能已经丧失信心,类似现象在麻友中是极为少见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股民的第一个挑战
要说起来,和“麻三条”比起来,“股三条”的确是要难得多。这首先表现在“麻第一条”相对简单。
麻将就这样几张牌。它甚至比不上围棋,二种颜色的棋子在19格固定棋盘上还可以有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麻将的技术世界几乎是不变的,花上三五个月基本掌握了“麻第一条”,三五年后,甚至三五十年后,这“麻第一条”的内容仍然丰富不了多少。你不会听说谁在麻将领域有了新的技术方面的突破,你也不用害怕你的身边麻友会突然变得难以对付。
而通常来说,“股第一条”可能有这样的一些要求:
1、尽量知道社会运作的一些正确常识:比如民主政体和非民主政体是不一样的;比如最好能大概知道中国目前处于怎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发达国家有过怎样的发展历程;比如大致认同类似的观点“国家这个名词有三个含义,分别是水土、人文和政权,前二者我们要热爱,后者则要严格监督和批评”;比如要大体知道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公共服务领域里的各种制度、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等等诸多行业管理或社会管理存在很大问题;等等。
2、尽量知道一些经济学的一些正确常识:比如需要知道“剩余价值理论”可能是有问题的;比如需要知道不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地位、相互关系和发展变迁;比如需要知道一些比如有关于供给需求、边际效用、机会成本、激励、通货膨胀、生产率、利率、折现、交易成本等等一些经济学原理的内涵;等等。
3、需要多懂得一些生活中的正确常识:比如白药粉用来创口处理是错误观念;比如阿胶这种补品,被肠胃消化后其实不可能达到它宣称的功用;比如过去茅台酒的销量基础主要不是来自于客户的自需消费;比如中药领域里,显然有太多传统上的认知误区仍在延续;等等。
4、尽量熟知管理学、会计学、定位理论、竞争理论等等这些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对目标企业的高管团队、技术能力、行业地位、产品结构、战略发展等等情况要尽可能的了解,以便对企业的价值可以做出判断;等等。
5、需要及时的了解各种资讯:华尔街有什么大势,中国央行有什么动作,总理开了什么会,社会有什么热点,科技有什么发展,各种宏观与产业的数据越多越好;还有准备金率、PMI、M2、CPI啥的;等等。
6、需要留意股市在怎样运行,或与股价有关的知识、方法:这个概念那个题材;行业轮动估值洼地;领军板块市场龙头;技术分析波浪趋势;心理学行为学逆向投资;绩优股成长股重组股;PE、PB、PS、PEG啥的;等等。
一看就觉得确实很难,不仅涉猎极广,还都需要“正确”的,还都是在“变化”的,因为以上的每一点可能都和股票投资息息相关。这显然是有点为难“在一个特色国家成长起来”的投资者了,再说他们本“只是局限在一个特定领域勤岗爱业”的工作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哪怕投资者在上述都很精通,或者不全部精通但总归也拥有了独门一技,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还有一个最关键挑战,那就是需要如何在市场中有效应用,实现“低买高卖”的基本目标,就这还得明白很多基础的投资原理,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形势。这可比“麻将怎么可以胡”要难得多,市场简直是一个迷,麻将的胡牌规则可是清楚简单又不变化的。
或许很可能“股第一条”真是构成了大多数股民的高门槛。我们姑且认为这是股民的第一个挑战,虽然下面的文字将尝试反驳这一点。
在实践中,前面已经说过,股民的素质远远高于麻友,对于高大上的人士来说,上述这些都是小儿科。而且,大量专业人士不但自己出身科班经验丰富身经百战,还有一组团队为其研究决策提供各种服务。可怎么说呢,世界级的高素质人士亏钱(乃至破产)的案例是有很多的,从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到杰出的发明家,对于基金经理群体就更没有人会承认他们是普遍值得信赖的,基金亏损甚至清盘的新闻可能少于明星绯闻,但肯定比艳照门多。
这现象的确很有意思,这“股第一条”看起来固然很难,但从实际的结果看并没有“麻第一条”来得有用或重要。用一个比赛来形容,就是大猩猩扔飞镖的成绩不比华尔街的精英差。这个比赛的的确确是真的,在美国实验过很多次,绝不是谣言。所以广大股民完全应该有自信,只要你能有大猩猩这样的智商情商,哪怕对上述“股第一条”的内容完全不懂,也是可以做好投资,或者说至少不存在劣势。巴菲特也一再强调,投资不需要高智商,普通智商就足以胜任。广大基金经理们和著名投资家们也不会承认他们之间比拼的是这些硬本事,或者这决定了他们自身的长期收益率水平高低或业绩确定性稳定性。
以笔者本人自己15年的曲折投资经验阅历(加之异常勤奋地看了海量的资料书籍),也想“嗫嚅着怯生生地”附和一下巴菲特:“股第一条”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充其量是有那么一点点相关性而已。如果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倘若一个投资者认为是他的聪明或能力高于市场,而不是他的方法体系优于其它投资者,那么他基本上会输得很惨”,我会“严重地粗暴地清醒地”予以赞同。但在麻将界,狂人牛人则几乎是合理的稳当的普遍的存在着。
从理论上说,在60年代就诞生了一个叫“效率市场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说“股价已经反映了当前时点的信息集合”。即如上“股第一条”的全部信息,其实已经反映在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基于当下时点和过去时点的各种知识信息去比拼文武技艺,但只能获得“基于投资对象的风险水平之上的投资收益”,同时“投资人为获取超额收益而用的任何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都是无效的”。虽然投资流派众多,但对于这个理论,基本上所有派别都是认同的,只是认同程度或认同性质略有不同而已,主要目的无非是“利用一些特性看看能不能战胜市场”,原因在于该理论有三个理想假设,同时效率市场也分三种程度。这个理论总体上站在了大猩猩的一边,华尔街不服,于是才有了“大猩猩扔飞镖”的多次比赛。
后来吧,通过经典数学的各种统计检验,充分地证明了该理论,时间长度和样本总数都充分有说服力。从实证看,成功战胜市场的投资者的确是小比例,并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且跟“股第一条”很难说有因果性关系。依靠基本分析方法或技术分析方法等等取得优秀业绩的人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着,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但存在的形式却并不稳定。这一点在后文会谈及。
最后,从逻辑上说,如果股市的博弈结果是以“股第一条”见高低比输赢,那么这个股市怎么会存在呢?任何市场或游戏的长期存在必然以规则是否公平为前提,麻将界虽然的确存在着明显的个体水平差异,但是它给予了你自由选择对手的权利。
当然,“难”是一种主观或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我所提供的现象、理论、逻辑有可能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你不一定认同,认同后去实践也不一定有效。这也是实情,所以把“股第一条”我们仍然看做是股民第一个挑战。
三、股民的第二个挑战
品性在赌博活动中很重要。我必须承认,在证券投资中,品性更加重要,而且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1、个体类:除了大家熟知的恐惧和贪婪之外,投资中的个体类人性弱点还有其它:习惯、风俗、攀比、妒忌、感染、希翼、敏感、自傲、怀疑、自负、冲动、急躁、期盼、犹豫、武断、轻信、完美主义;等等。其中,“贪”和“怕”可能是最最普遍又难以克服的,股市运行的很多特征都与此相关,这一点后面会陆续谈到。
2、群体类: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对心理群体的成因和特征做了详细的研究。实际上,股民在某些时候或相当程度也是一种心理群体。从心理群体的角度看,最典型的品性缺陷有“从众心理”和“服从心理”二种。“讨论行情”、“集体决策”、“热点板块”等等,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而基金经理们追棒“绩优股”和“追逐热点”也是一种从众心理。服从心理则更加根深蒂固,简直是一种普遍存在,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庄家”心理(实际上从各种的统计检验看,这种心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迷信专家”以及“寻求内幕消息”等等则也都是服从心理的具体表现。
研究心理学对投资的重要性,也在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书有体现。他花了很多篇幅,举例了或概括了25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投资的影响。
麻将活动一方面在个体类方面的品性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完全没有群体类方面的品性要求,上下家这种形式完全抑制了心理群体的形成。而对投资来说,群体心理现象是非常有危害的,可能还甚于个体心理缺陷。自从人类设计了以证券期货形式作为风险交换的主要场所以来的三四百年间,包括郁金香、铁路、黄金、房地产、互联网等等在内的不同品种资产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都形成过超级泡沫,最后落得一地鸡毛时,参与其中的亏损者很多倾家荡产,甚至还对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深度打击。剖析这些超级泡沫(也包括各种危机)的成因,群体心理无疑起着重要的兴风作浪或推波助澜的作用。——要知道大多数投资者是被牛市“骗”进去的。
(顺便提一下,中国过去十多年的房价长期上涨现象使促成了一个和房价有关的心理群体的形成。)
所以,“股第二条”应该是构成了股民们的第二个挑战,相比之下,“麻第二条”显得小儿科了。我基本上承认这一点,自己也对此充满了辛酸苦辣的各种体验和认识,但仍然想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一下。
麻将活动总体上以娱乐性为主,中国几亿麻友,没见过几个以此作为事业来做的。所以“麻第二条”不敌“股第二条”,这是正常的。但从更为泛化的赌博活动去看,梭哈可能是比麻将更加强调品性的,香港有很多经典赌片对此有尽情演绎。很显然,赌性越重的活动,对品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按此推理,难道股票投资是天下最具赌性的活动?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如果去调查身边的白领,他们投资股票的基本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样的回报率会满意。我保证,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或者说投资资金里的绝大部分比例,只要每年给10%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能有8%,那也不会有太大意见,15%直接就高枕无忧了。——看,他们其实都是良民,而不是赌徒。
8%~10%的年收益率,实际上是道琼斯指数(或其他指数)在过去100多年的复合收益率而已,是市场平均收益。为了这样的一个收益率,我们需要去这样改造自己的品性,挑战人类的人性,这有必要吗?我个人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生命很短暂,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再说,享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就是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果实,就像享受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带来的其它领域里的福利一样,和赌博有毛关系?和品性有毛关系?
当然你会说,那是美帝的股市啊,要是天朝也这样……打住!我们假设中国股市里的股票分为二种,一种是“自由市场、公平竞争”的美帝式股票,一种是“和体制有关的”中国特色股票,然后只计算前一种类型股票的指数变化,我保证“中国的自由市场”指数会优于道琼斯或标普指数。你如果不信,那可能需要加强一下“股第一条”,以便对现实增加了解。
所以我想说的是,品性对投资的重要性,实际上只是对于极少部分想要战胜市场的人来说的(我越来越倾向于把那些笑到最后的老头子,视作心理大师,而非投资大师。那些没有善终的风云人物则大都存在心理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品性在投资活动的重要性可能不会超过品性在麻将活动里的重要性。(后文专门谈及“风险与心理”)
也由此要理顺的一个关键点是:股票投资肯定不是天下最具赌性的活动,但由于股票投资所涉及的资产很可能占据了投资者本人很重要的比例,而他本人并不确定市场存在着“高概率性”,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设置预期收益率),因此品性才显得重要无比。如果他确信股票市场存在“高概率性”,并可以合理利用,那么“麻第二条”的重要性就会大大降低了。——从这一点来说,基本投资知识的科普很有必要。尤其要辨析的一个道理是:只有某投资方法体系对你的主要投资性资产有长期性明显性帮助,那么这个方法体系才有意义。最后一句话需要特别特别特别的强调。
结尾和上一条一样,“难”是一种主观或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我所提供的现象、理论、逻辑有可能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你不一定认同,认同后去实践也不一定有效。所以,“股第二条”我们仍然看做是股民第二个挑战。
“麻第三条”之所以简单易行,和“麻第一条”、“麻第二条”相对的简单或明确有一定关系。这里说明一下,我所提及的麻将玩法,以公式表示“n*AAA
DD”就胡了,mn可以等于0,一台起胡,风、花以及诸多特征都是算台。这样的规则下,自己拿到一副牌,好坏大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判断(收益的可能性);对手们牌的大小好坏也相对容易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娱乐性,对品性的要求不是太高(勇于行动,也敢于承担风险);加上“麻第一条”相对简单(易于执行)。——所以“高概率下的高赔率”策略是比较容易实践的。
但“股第三条”的实践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投资股票要盈利,必须低买高卖,这无需多言。且不说怎么保证低买吧,又如何保证肯定可以高卖出去呢?不仅如此,还要求“高概率”,再加上“高赔率”,更加重要的是:须长期坚持让成功可复制。从复利的角度,长期盈利曲线经常大幅度回撤,那么显然不是一个好策略,是不靠谱和不值得信任的。在这一点上,麻友对回撤率或波动性的容忍度显然标准不一样,大多数麻友可能甚至并不在意这一点,这部分归功于他们对麻将活动的随机性特征有着较高的认知。——所以在“股三条”中,这第三条可能是股民们的最大挑战。不仅如此,由于需要应对这个挑战,也导致前二条的能力水平变得更加重要。
这次……好吧,我不打算做什么反驳,因为这也是我本人要面对的主要课题。实际上,这是无法反驳的,长期可复制的“高概率下的高赔率”策略显然有悖于在“股第一条”文章里提供的反驳材料。——全球股市投资者想尽所有办法穷其一切心智想达到的也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但现实的统计证明是成功率非常低。
说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奇怪的情景:每一台麻将桌都提供一个神奇的计算器,根据整体和个体牌局的大小好坏以及战斗对抗程度,自动计算每一副牌赔率的调整率。
新规则的大致机制表述如下:
如果你有一副好牌大牌,对手的牌看上去则比较小或不明显,但别人对你的大牌好牌却不是很了解,然后你经过轻松努力就胡倒了10台,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显著的抵抗,那调整率视程度不同是2折到4折,即你只能收到2台到4台的钱。如果你的大牌好牌受到对手们的明显警惕并实施了消极对抗(即对手为了防守都放弃自己的胡牌目标),那么按对抗的激烈程度和随机性情况,你可以收4~6台的钱。如果你受到了对手们的明显警惕且受到积极抵抗(即对手也进攻,或采取以攻代守,都想尽早实现胡牌目标),那么你才可以收6~10台的钱。
同样的,与上述对应,如果你有一副坏牌小牌,对手的牌看上去比较大或不明显,你需要非常顽强才可能胡掉,而且只有1台。那么你如果是在正常状况中胡掉的,即对手们的牌虽然比你好比你大,但也没有显著到特别的程度,那么你可以视局面状况获得一个200%~400%的调整率,即可以收2台到4台的钱。如果是积极抵抗中胡掉的,但你并不是特别清楚对方是有多大多好的牌,那么按对抗的激烈程度,你可以收4~6台的钱。如果你明确知道对手是一个10台的大牌好牌,你还要实施明显积极对抗,那么你也可以收6台~10台的钱。
我描述的机制可能不是那么严谨和完整,但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神奇的计算器,会在牌局进行中自行计算调整率,以此来公平每一次博弈的赔率和概率,平衡收益和风险程度。亲们,你们理解了吗?这还是麻将吗?——全国的麻友们,现在终于体验到了股民的难处。这时霍华德.马克斯踱步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盲目相信游戏总是有效的或者总是无效的,而是要清醒的认识到游戏相当高效而且难以击败,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长期取得成功。”——可以想象,现在除了“极少数真正的高手”觉得这个麻将新机制蛮有意思,大部分普通麻友怒吼一声,靠!什么玩意!这还有嘛意思,又不能发财,还没有乐子,这点小钱博弈个鸟啊,不如玩股票呢!
是的,这显然就像股市,而这个神奇的计算器就仿佛是有效市场理论。麻友的博弈积极性或娱乐性来源于每个人会有随机的可能性拿到一副“高概率”的牌,同时胡掉还可以取得“高赔率”的收益。随机性就代表着公平,每一场牌局打上四大圈接近100局牌,每一局都是一次抽样,总样本数适中。如果运气特别好。这一晚你可能精彩迭出,痛快淋漓,爽!如果运气不好,甚至特别不好,那也没关系,反正你总会时来运转,魅力或趣味就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嘛。
但股市不是这样。在一个有效市场,你如果拿着一个公认的好股票,那么必然赔率比较低,它看上去股价高高在上,可能的确还有向上的空间,但是涨速将是很有限的,且也不是没有跌下来的可能性;相反,你如果拿着一个公认的差股票,那么必然赔率比较高,它看上去股价非常低迷,可能的确还有向下的空间,甚至会退市,但要是涨起来却可能很快,甚至是个十倍股。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中国股市不那么强有效,可真要利用起来会发现并不容易,尤其是长期来说。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的确是股民的第三个挑战,且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这是现实。当然现实不仅仅是如此,如果股民们都知道游戏中确实存在一个“神奇的计算器”,那么也不至于会让股民们如此的不堪。人类都是善于学习的,只要规则明确,投资者总会适应市场,而且前面说过股民总体上素质很高,何况还有计算机可以帮忙。那么问题又在哪里呢?
技术分析派们信奉“市场永远是对的”,基本分析流派们信奉“市场永远是错的”,学术分析派们则“管它市场是对是错”。看,人们的说法是如此迥异。——这才是股民的最大挑战,即市场看起来是如此不可捉摸,以至于人们七手八脚的,七嘴八舌的在忙乎着议论着实践着,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结论或做法,结论和结果还是乱七八糟。
“麻三条”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博弈策略,麻友的自信心和娱乐性也来自于该策略明明白白且易于实施,自己即便没有做到或做不到也心悦诚服。“股三条”就不一样了,它当然也是一个正确的博弈策略,甚至是唯一的正确策略,这人所皆知,但实施起来……。
原因在于,股市尽其一切可能试图隐瞒它的规则性。——市场不总是对的,也不总是错的;它有时候是有效的,有时候又是无效的。——由此充分地挑逗着投资者的“股第二条”,也极致地考验起“股第一条”。
我下面对此稍作描述,相信每个投资者都会深有体会。对于一些名词术语会在后文开始解释,这里先用着,应该不影响阅读。
股市运行主要有五个特征,随机性、跳跃性、周期性、偏向性和心理性。要和麻将比较的话,前三种特征在麻将活动中也有,虽然涵义和程度会不一样。第四种,麻将里完全没有,第五种,麻将里不明显,或没有。
麻友对麻将活动的随机性特征有着较高的认知,因为牌或命“天生好了”,这一点确确实实清清楚楚。当你的上家胡了以后,你顺手翻了下一张牌,原来这张牌就是你等了半天的胡牌;当你有一副很大的牌,且战局已经白热化,这时你摸来了一张棘手的牌,冲出去还是不冲?事情往往这样,冲出去你就能等来胜利,但有一定概率是要放炮了;有时甚至你已经手里摸到了可以胡倒的牌,但上家的牌却被别家一碰,次序又改变了,你只能再次被随机性主宰;有时你千等万等的牌仅仅是人家的废牌,他不是精明而只是没有来得及出,你就已经打倒别人了。……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气急败坏吗?不会,顶多叹口气或喷一句。游戏就是这样,随机性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们甚至还会把它视为魅力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麻将经常出现的一种场面是:你操持着一副大牌,进展很顺利,一吃一碰再摸一个好牌,就听了,听得很正常,等着胡牌。局面近乎一边倒的有利于你,别人似乎都在防守……但是你就是没等来这二张几乎随处可见的牌,随着时间的流逝,然后……你还吃惊的发现,对手们不声不响的,在一直打着安全牌的同时竟然不知不觉的还把牌弄听了。他们居然开始和你竞争胡牌!他们只有一台的小牌而已,一开始也不顺,却玩起看似“以卵击石”般的对抗来。为什么呢?原因是当“麻第一条”的能力水平可以提供足够信任度时,他们可以利用随机性来展开“低概率下的低赔率”的游击战——这场面是象山麻将最精彩最有魅力的一部分。持有差牌小牌却取得最后胜利的一方,好比小兵张嘎把日军的军火库采用捣蛋办法炸掉一样(注:喻意大致如此,但喻体很可能并非史实,且本人对官方抗战史持明显不信任态度。),乐趣几乎爆棚。
麻友同样对周期性特征和跳跃性特征有很好的心态。对于风水轮流转的周期现象见怪不怪,对于碰到几年不遇的好运气爆赚一番的类似跳跃性特征的现象,绝对不会像那个守株待兔的农民,因此而每天惦记期待着。
但股市不一样。
大部分股民们在完全不过问股市规则情况下,就跳入股海游(裸)泳。每天都有很多个股涨停,经常有个股主升浪持续大涨,热点板块不停地轮流表演,年复一年形形色色的的新生主题——随机性让每个人都会轻易遇到机会,也让每个人都不缺乏赚钱甚至赚大钱的经历。这导致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仅永远弄不清股市的规则,甚至都不会想到应该去问一下有没有什么规则。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例外,其他任何领域,人们都会先关心一下游戏规则,尤其是赌博。
大多数的情况是:你只是随便听从了同事或股评的一个建议,或许略经判断地买了个股票,或者你其实是自己很努力却是用错误的方法或不成熟的体系,或者来自一个有内幕消息的亲戚朋友的密告,就得到了很大的回报。有时这种好事情会持续很久,才再得到惩罚;或者不间断的会撞上好事情,只是中途夹杂着惩罚。——直到很多年以后,牛市熊市沉浮几次,历经经济周期几番,你可能才慢慢明白其中很多道理(已经很幸运了,大部分人会毫无所得),这样不知不觉就已经十多年过去了。
由于人类的各种心理弱点,使得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特征认知存在很大的误区,他们不但倾向于把市场的随机波动视作机会而非风险,而且还往往把盈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信息优势)使然,把亏损归咎为市场的意外状况。随机性不但把散户搞得晕头转向,也构成对基金经理们的最大障碍(后面会细述)。——由此得到最后的结果甚至会是:很多投资者已经不关心股市到底有没有规则,他们的信念是“不管白猫黑猫,能……”。
对于少数非常认真和勤奋且乐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投资者来说,如果缺乏一个可靠的方法体系,那么股市充满了考验挑战、迷茫困惑、未知性和不可控性的原因,除了随机性外,还有其它四个因素混杂在一起——股市的这五个特性,他们都是显著性存在的。但是这五个特性之间,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互相矛盾、互相冲突,互相交织、互相对抗、互相隐蔽、互相欺骗……在另一个时间段,股市则任由这些个体特性独自体现、独自强化、独自高潮、独自弱化、独自消失——它们就像是一只猪,把你弄得浑身是泥,但你却仍然只能继续和它摔跤。
在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方法体系下,一个成熟投资者经过艰苦的研究和慎密的观察,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市场经常回报你的是:不但给你一个几乎要超越你耐性极限的等待时间,而且还很可能挑战一下你的承受能力,先亏你10%、20%甚至50%。在此期间,还经常伴随出现的是,其它你有所研究也曾想买的股票,不间断的出现上涨,甚至让你觉得市场其实在往反方向的风格上运行。更关键的是,这一切的与基本面有关的判断决策,以及与市场相关的所有条件集合,对你的能力来说,成功可复制吗?历史的确会重复,但重复的方式又都不完全一样。
交易军规说“一种好的投资策略会亏钱,一个糟糕的交易能赚钱,甚至最好的交易策略在某种时候都会亏钱。不要将交易策略的有效无效性和运气好坏混淆在一起。”。问题在于,这些现象至少已经把大多数人搞的精疲力竭,而且还由此生出无穷尽难消除的误解和偏见。比如:基本分析派通常会对技术分析派不屑一顾,但实际上基本分析派自身很可能是被误解最严重的一个流派。很多人以为“价值投资”方法低风险高收益,其实在所有流派中它风险最高(后面会详述)。
再多的篇幅也描述不完这种事情。在这样那样各种各样的遭遇中,股市渐渐变得面目模糊,隐去了它的主规则。人们身在此山中,难以看清它的全貌。——这是股民的最大挑战,麻将始终是有明确规则的,哪怕是加了有调整率功能的神奇计算器以后,规则也是明确的。——但股市,我们真的很难了解和确认它的玩法。每个投资者都想知道:“到底怎样才能胡倒嘛?”
再次回到开头的一段话:股市尽其一切可能试图隐瞒它的规则性。——市场不总是对的,也不总是错的;它有时候是有效的,有时候又是无效的。——由此充分地挑逗着投资者的“股第二条”,也极致地考验起“股第一条”。
我个人觉得,这是股民的真正挑战。所以,如果本系列文字,或大家,“想讨论股票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的话,那不管你我以前现在对市场持什么看法,是什么流派,有着怎样的风险观,有着怎样的经历,“话题的开头”可能还得从《有效市场理论》讲起。
1960年代《有效市场理论》成形
它有三个假设:
1、该市场有足够大量的投资者参与,他们都通过分析评估证券为手段,在市场中独立操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2、任何与证券投资有关的新信息都是以随机的方式进入市场,并且各次的发布完全独立;
3、投资人对信息的反应和调整可迅即完成。
它有三个结论。给定当前时点的信息集合时:
1、任何当前市场价格都是合理价格,即信息已经反映在股价上;
2、任何投资收益率都只以投资对象的风险水平为基础;
3、投资人为获取超额收益而用的任何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都是无效的。
根据不同的信息分类,它有三种形态:
1、弱式效率市场假说:全部市场信息,即盘面上反应的一切,如成交量、股价等;
2、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以上信息和全部非市场的公共信息,后者指各种基本面分析;
3、强势效率市场假说:以上信息和非公共信息,后者比如内幕消息。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弱式效率市场假说否定了技术分析方法的存在意义,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否定了技术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存在意义,强势效率市场假说不但否定了前二种方法的存在意义,还否定了依靠内幕消息方法可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个理论不但对证券从业人员构成了存在意义层面上的否定,也对广大普通投资者想获取超额收益的努力给予了否定。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下,任何一个流派的普通投资者、已入行的职业投资经理、包括为证券投资提供数据、咨询、信息等服务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深度思考以上内容,即三个假设,三个结论,三种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对待,你又选择什么立场。
也由此引出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选择:你认为可以(想)长期战胜市场吗?。如果选择“是”,那么你必然需要实施积极的投资方法与策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大多数人一直在做的。但问题是,这种“选择”或“行动”可能大都是不自觉的。
我个人理解是,该理论的意义并非在于否定了什么方法的存在,从而忠告大家都该同归消极。而在于它让投资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获得长期良好的能超越市场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非幸存者偏差),需要付出要艰苦的努力,并基于一个经得起检验的方法体系。——有效市场理论是市场运行的主规则,任何人想与市场对抗,就意味着必须直接与该理论对抗。
有趣的是,巴菲特同学对该理论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有效市场理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研究了错误的对象。请注意,这句话和传统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别。传统上该流派、大众以及研究者都认为巴菲特是利用市场“或局部或有限或暂时”的无效性达到战胜市场目标的标志性人物。无论是“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小狗在主人前后来回跑”,还是“人们恐惧时我贪婪,人们贪婪时我恐惧”,类似的比喻都说明基本分析派是最直接和有效市场理论进行对抗的。
这一点非常奇怪,或者值得深思,希望后文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接下来的内容会先做一番有关于证券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证券市场本身运行的五个基本特征,以及作为市场参与者的四个经典流派的简要介绍,如投资哲学、方法体系、风险观、适用性分析等等,以便大家有个大致了解。——说是“基础知识”和“大致了解”,其实是“关键知识”和“根本性要点”。前面说过,很多人进入股市很多年,都没有去了解一下博弈规则。——很多投资者出发很多年后,可能已经模糊了起点,就像曾经的我。
下面先来认知一个最为基本的股市运行特征,它是理解“股票的世界是怎样运作的”关键所在。
股市的偏向性特征,指股票价格总体上具有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这是支持指数基金以及长期持有基金(其投资流派称为学术分析流派)投资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最近几十年,这类基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偏向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1、它是一种股市总体表现上的特征,而非个体表现上的特征。这“总体”不一定是股市的全部集合,也可以是部分集合。
2、偏向性特征是一种长期历史趋势,而非短期市场现象。这是所说的“长期”,具体数据视不同情况而有巨大不同(比如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指数)。
偏向性特征的成因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
1、上市公司整体中最活跃的处于生命周期上升阶段部分公司的股价波动,是偏向性的主要推动力。
2、上述推动过程中以“接力”方式形成的不断接替的动力。
要利用这种偏向性,需要有三个层面的认知:
1、在宏观层面,需要相信所谓的“国运”。即相信这个国家的经济会长期获得发展,不断向上,个别年份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甚至危机,但终将重新走上发展的正轨;
2、在中观层面,要认识到每一个时期会出现代表最“新”生产率的主导产业,这些主导产业不仅自身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也会给原有的大部分“传统”产业带来更大的机会,从而不仅驱动着“经济的车轮”不断前进,而且整体上使得“经济的蛋糕”越来越大。
3、微观层面,股票价格波动的偏向性是以大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为代价而获得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投资者不能由此认为简单地利用偏向性特征然后长期持有即可,或者干脆激进地押宝投资于性感的前沿行业里的个别领军企业。从消除非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投资既需要选择合适的股票,又有必要构建合理的组合。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已经证明以美帝为首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偏向性现象,而且可以放心地利用之。同样在东亚的四小龙,情形也同样如此。甚至,就连印度或东南亚这些国家,要是去看它们的股市整体走势,偏向性也是非常显著的。那么,在我们的天朝,偏向性存在吗?可以信任和利用偏向性现象吗?偏向性的程度又如何?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可以发现,股民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存在于这样类似性质的问题之中。“三观”在百度百科里的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投资世界,我们也同样需要确立一些最为基本的观念。基本的观念确立以后,回头再逐条解决或讨论“股三条”,才显得有点意义,否则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这也是很多人经历十年投资后并无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上段评述还有点务虚的话,那么结合“偏向性特征”再体会一下索罗斯所定义的“现实中主导的潜在趋势”这句话,则可能二者有相得益彰的感觉。这其实是一个极度务实的特征,它要求投资者去尽量了解和理解“现实世界是怎样运作的”,并提炼出运行的主趋势,然后再付诸投资。后文会谈及价值投资方法的诸多缺陷,我们会发现“偏向性特征”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药方。
——我的看法是:如果说有效市场理论是股市的主规则,那么偏向性就是投资必须加以利用的主特征,原因在于它能带领远离随机性世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风廉洁建设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