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的传统节日学者对传统知识的研究

当前位置: >>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刘文富内容提要 : 网络空间对政治制度 、 政治过程 、 政治权力 、 政府管理 、 国际关系等领域 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为此 ,国外学者从网络空间的社会方法论基础 、 后现代主义 的哲学方法 、 虚拟现实的政治学影响以及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 、 数字民主 、 电子政 府、 政治控制等方面 ,对网络政治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 。 关键词
: 政治生活 ; 影响 ; 计算机网络 ; 政治学 ; 政治科学学 ; 政治理论 ; 政治发展一、 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的简况( 一) 网络政治的兴起网络空间对政治制度 、 政治过程 、 政治权力 、 政府管理 、 国际关系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 影响 。一种新型的政治现象 : 网络民主 ( Cyberdemocracy ①) ,又称 “赛博民主”也同时呈现在 , 世界政治舞台 。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也对网络政治学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 这种背景下 ,研究网络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网络政治学 ( Cyberpolitics ②) 就应运而生 , 并为传统的政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 。( 二) 网络政治的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任何与因特网有关的字眼 ,在全球重要媒体中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中与政治学相关的字眼 ,例如 :Cyberpolitics , Virtual Politics ③ , Politics on the Net ④ 等 ,在中文上都可以统译为 “网络政治学” Cyber Democracy , Digital Democracy ⑤ , Electronic 。Democracy ⑥等 ,中文都可以统译为 “网络民主” “网络政治学”顾名思义 , 不能没有互联网 。 ,这个角色 ,虽然政治学起源于 2000 多年前的欧洲 ,但催生并孕育计算机网络的美国却在不 到 5 年的时间内使网络政治学快速发展起来 。目前 ,美国的网民数 、 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 率都稳居世界头筹 。就网络政治学的研究而言 ,它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 ,西方各 国也都兴起了网络政治学的研究热潮 。根据笔者所拥有的以及从互联网上查询的资料 统计 ,目前国外发表的研究网络政治学的专著已愈 50 本 , 其中以 “网络政治学” 命名的 就有 5 本 。 ?67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t 政治学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三) 网络政治的特点网络政治中 ,有条件上网的任何人不需要再由别人来代表自己 ,他自己就可以直接发表自己 的政治意见 ,并对政府的议案进行投票 。因此 ,公民直接参政议政是网络政治的一个最突出 的表现 。 21 平等性 。平等在政治上表现为 : 一是人人都有参政议政的平等权利 ; 二是这种权利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没有差别 。网络对政治平等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网上 , 只要达 到法律允许的参政条件 ,有条件上网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 。而且在网上 ,你 的意见与政治家在网上的信息所取得的效应是一样的 。盖茨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优点之一 是 “虚拟平等” 远比现实世界中的平等容易实现 。在虚拟世界里 ,每个有条件上网的人的平 等政治权利都得到了保障 。 31 便捷性 。政治事件的发生 , 你的意见 、 政治家的态度以及政府决策和相关表决结 果 ,这一系列与政治有关的活动和内容 , 在网络上是以光速传播的 , 因此政治活动变得非 常迅速 。 这个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从地区 、 国家或国际电信公司租用的专门线路进行信息传播 ,因 此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 ,可以不受持续的时间或大量信息使用费用的限制 。 ( 1995 年) λ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西奥多? 罗斯扎克的 《信息崇拜 ―― ― 计算 ω λ 加拿大 ( 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1986 年) , ( 该书概述并探讨了信息政治的有关问题) , ψ λ 备》“( 该书对 “民族国家的前途” 作了深刻的研究) 。 ( 二) 从政治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角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人类传统的科学 、 技术和知识观念产生了重大的挑战 。人们似乎已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是多方面的 ,大体说来 ,有这样几个角度 。 ( 一) 网络政治研究的社会方法论基础 20 世纪 70 年代始 ,西方的未来学家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未来社会的政治 、 社会 、 经济 ( 1) 丹尼尔? ( 1973 年 ) ⑦; ( 2 ) 阿尔文? 变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托夫 勒的 “社会浪潮” 理论 ( 1980 年) ⑧; ( 3) 约翰? 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理论 ( 1982 年 ) ⑨; ( 4) 德鲁克 的知识社会理论 ( 1993 年) ⑩。 在 20 世纪 80 ― 年代 ,许多从事网络与社会发展研究的专家 ,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 90 文和著作 。这其中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拉庞帝的 《数字化生存》ξ ( 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尼科? 斯特尔的 《知识社会》1992 年) λ ,还有震惊世界的 《大国的 ( 兴衰》1988 年 ) 一书的作者保罗? 肯尼迪于 1993 年出版的 《未雨绸缪 ―― 21 世纪做准 ―为经丧失了支配自己的能力 。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冷漠 、 压制性和违反人性的一面 。 西方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 ,如利奥塔 、 哈贝马斯 、 福柯 、 马尔库塞等人 ,都对此作了许多的 阐述 。 在后现代主义阵营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政治观点 。在对政治制度的态度方面 ,某些后 ?68 ?11 直接性 。当今的民主制度 , 是一种代议制 , 由公民选举的 “代表” 来参政议政 。而在41 廉价性 。因特网的运行费用与商业电信公司提供的类似服务费用相比偏低 。由于二、 国外学者研究网络政治的角度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ki.net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现代主义者是反国家的 、 反官僚政治的 ; 他们都要求实行 “小政府”消除大政府 ,废除福利国 , ζ λ 。某些持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 ,把政治代表制度理解为现代西 家 ,取消中央政府的权力 方民主的一个象征 ,他们对两者都予以反对 。他们认为 ,民主假定了代表权 ,由于代表权的 失败 ,所以民主也失败了 。他们将自我主义 、 享乐主义 、 个体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表现 λ 国》 ,该书分析了虚拟共同体 、 虚拟城市 、 虚拟企业等有关问题 。 ( 三)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 从这一角度论证的学说和著作主要有 :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 1983 年提 υ
,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凯文? 出的 “信息政治学” 希尔 ( Kevin Hill ) 和蒙玛斯大学的
约翰? 休斯 (John Hughes) 1998 年合作出版了 《网络政治学》 ,Chris Tonlouse 和 Timothy Luke ω ξ
的 《网络空间的政治学》 ,澳大利亚的 David Holmes 的 《虚拟政治学》 ,William H. Dutton 的 ψ
《网络社会 : 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政治学》 ,等等 。 ( 四) 从网络对政治制度 、 政治过程影响的角度 在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美国的 Wyene Rash J r 1997 年出版的 《网络政治学 : 互 ζ
和 Richard Davis 1999 年出版的 联网对政治过程的影响》 《网络政治学 : 因特网对美国政治 {
。加拿大政治学学会主席埃德温? 系统的影响》 布莱克 ( Edwin R. Black) 指出 “计算机正改 : 变着我们的政府和选举政治 。它不仅改变着政党引导选举的方式 ,改变着我们关注选举的 | 以关注 。 ” ( 五)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 在网络社会中 ,原本广为分散的个体 ,会因共同的兴趣 , 或对某一特别事务共同关注而 迅即发出 “群体” 的声音 ,并使他们的声音被政府和政治家听到 。政治家们和各政党在运用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方面已达到惊人的地步 ; 公民们也是如此 ,从而给民主和代议制制度打下形式 ,转变为代议民主制所必需的更加实用的 、 议院式的动员形式 。而持肯定论的后现代主 义者将代议民主制批评为不适当的和不可信赖的 。他们赞成 “政治自决和自由”赞成更直 , { λ 接的民主形式 ,要求深化民主 ,要求更广大 、 更有意义的可靠自治 。 在 《规训与惩罚》 《性史》 和 两本书中 ,福柯指出国家如何透过其精细权力仪式的设计 ,禁 止、 规范并排除另类论述的出现 ,而这个现象更体现在现代社会的控制形式上 。同时 ,运用 ?69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系谱学的方法 ,福柯进一步提出了 “权力的多元形态性” λ 。| } λ 德国的弗里德? 劳克斯曼于 1996 年出版了 《与黑格尔同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 该书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 。法国的 R1 舍普等于 1994 年出版了 《技术的帝轮换方式 ,而且还改变着我们选举出的代表为我们所作的选择 、 以及公务员们为实现这些 选择与我们打交道的方式 。它虽然就发生在我们的鼻子底下 , 但并没有足够的人对此予了潜在但又深深的印记 。国家安全 、 公共服务 、 言论自由 、 隐私保护 、 公民参与 、 政治选举 、 官 僚机构 、 政治开放等民主政治的方方面面 ,都因互联网的出现 ,而发生或正在发生着巨大的 变化 。互联网为全球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并对传统的民主政治理论提出了挑战 。 }
对此 ,美国的 Graeme Browning1996 年出版了 《电子民主 : 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 , 英国
的 Roza Tsagarousianou1998 年出版了 《网络民主 ―― ― 技术 、 城市与城市网络》 ,他们对网络社 会的民主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 ( 六)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 这个角度的论述主要体现在美国政府技术中心组织专家于 1998 年 10 月提出的报告ki.net 政治学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为 21 世纪构建数字化政府》 和英国国会科学与技术办公室于 1999 年提出的报告 《电子化 政府 : 公民与信息技术》 当中 。 ( 七) 其他角度 υ ( 此外 ,英国的 Brian Loader 在 《网 络 社 会 的 治 理》 1997 年 ) ν , Tim Jordan 在 《网 络 权
ν ,澳大利亚的 Jerry Everard 在 ( 力 ―― ― 网络空间与因特网上的文化与政治》1999 年) 《虚拟国ω ( 家 : 互联网与民族国家的疆界》1999 年) 中 ν ,分别从其他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 。三、 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网络政治研究的社会方法论基础国外学者大多是基于以下几种理论展开网络政治研究的 。 1、 阿尔文? 托夫勒的 “社会浪潮” 理论 托夫勒 ( Toffler , A. ) 认为历史是滔滔不绝 、 汹涌澎湃的变革的浪潮 , 他以 “浪潮前锋” 的 分析方法 ( social wave front analysis) 剪裁历史 ,并且探求带动我们前进的每次浪潮的前锋将向 ξ 何处而去 。根据托夫勒的观点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 。ν 托夫勒在清晰剖解社会发展3、 德鲁克的知识社会理论的图式 ―― ― 农业社会第一次浪潮 、 工业社会第二次浪潮 、 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起伏推进后 指出 ,虽然信息社会处于文明的前锋 ,但当前的文明是三种社会精巧并置的混合体 。所谓的 民主是一个政治词汇 ,很难在工业时代的企业中实现 ,但在信息时代 ,授权与参与式民主将 成为高频词汇 。 2、 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丹尼尔? 贝尔 (Bell , D. ) 的认识与托夫勒有相近之处 , 只是他的概括在学理上更谨慎 。 他认为可以把社会发展图式划分为前工业社会 、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的经 济特征主要是资源采撷 ―― ― 以农业 、 、 矿业 林业以及天然气或石油等其他资源为基础 ; 工业 社会主要使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商品制造 ; 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从事加工处理 ,其 ψ 中电讯和电脑对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其重要 。ν ?70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ν 与上述思路不同 ,作为管理学家的德鲁克从更具体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变化 。ζ 德鲁克 认为 “在西方历史上 , 每隔几百年 , 就会出现急剧转变 。 …… : 短短几十年里 , 社会重建自 { 己 ―― ― 它的世界观 、 基本价值观 、 社会和政治结构 、 人文科学 、 主要的制度 。ν 最后一次转变 ” 仍在变动之中 ,德鲁克称之为 “知识社会” ― 一种后资本主义社会 ,其中信息和知识取代资 ――本、 自然资源及劳动力成为基本的经济资源 。德鲁克认为 : 在已经显现的后资本主义社 会、 、 政党 社会集团 、 社会价值体系 、 个人的政治责任将必然改变 , 并创造出社会得以共处 的原则 。 4、 约翰? 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理论 在约翰? 奈斯比特看来 ,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大约持续了 100 年 , 而工业 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在 20 年中就已大体完成 。目前的变化之所以如此迅猛 ,是因为我们 已处在信息社会的框架之内 。在 《大趋势 ―― ―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他指出 : 虽然 中 我们仍然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里 ,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 为基础的经济社会 ; 我们发现 “在立即可分享信息的时代 ,代议民主制已过时 ,参与式民主 ,ki.net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变得重要” ν 。| ( 二) 虚拟现实的政治学影响 } ν 美国学者米歇尔? 海姆 (Michael Heim) 在 《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 一书中认为 : 在西方思 ( 想史上 ,对 “现实” 一词早就开始有所争论 : 柏拉图坚持把观念的形式视为 “真实的现实”the really real ) ,而诋毁被他的希腊先辈们所研究的粗糙的物质力量 。亚里士多德很快便把柏拉图的观念降低到第二位的现实 ,认为真实的现实是我们接触并感觉到的在我们周围的个别 的物质 。在中世纪 ,真实的事物是那些具有符号意义的东西 。在文艺复兴时期 ,事物被看作 是真实的 ,它们可以通过感觉被不断观察 。现代科学把现实看作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它有内 在的动力或能量 。 海姆还考察了建立 “虚拟现实” 的七种观念 , 即建立虚拟现实的理论基础 。这其中除了 ( Simulation) 、 ( Immersion) 、 模拟 身临其境 远程展示 ( Telepresence) 、 身体完全沉浸 ( Full Body Im2 mersion) 四种技术性观点外 ,还有三种社会性比较强的观念 , 并对虚拟政治影响较大 。这就 是 : 互动性 ( Interaction) 、 人造性 (Artificiality) 、 网络化的交往 (Networked Communications) 。在这 种观点看来 ,一个虚拟的世界就像电话一样有一个分享的结构 。虚拟世界能够激发起前所 未有的分享的方式 。雅龙? 莱涅尔 (Jaron Lanier ) 称之为 “后符号的交流” 。因为用户能够规 民是如何运用因特网来讨论政治的 。我们想弄明白为什么普通大众要在网上谈论政治 ,他 们何时在线 ? 常去哪个网站 ? 当他们谈论国会时 ,主要说些什么 ? 更重要的是 ,一般民众在 其他政治领域做些什么 ? 他们参加投票吗 ? 如果是 ,他们投给谁 ? 简言之 ,我们的目的就是 υ ο 想了解网络上的公民活跃分子是哪些人 ? 以及他们在网上做些什么 ?” 那么 ,电脑媒介对于民主政治而言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呢 ? 因特网又将如何影响社会 呢 ? 理想主义者认为 ,电脑网络开创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 ,可以列出许多支持 “电脑技术将 改善民主进程” 这一观点的人 。电脑将可能使更多的人通过参加电子市政厅会议 ,或通过电
子邮件等迅即交流方式 ,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 。ο 一派认为网络新闻组将是一种进行政治讨论 、 甚至抗议的相对 “安全” 的形式 ; 至于因特 ω ο 另一派则持相反的观点 , 认为网络上会出现错误的信息 , 并将可能产生 网对政治的影响 , ?71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ξ 一个充满冲突的新世纪 。ο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 1983 年出版了 《预测与前提》 一书 ,以问答的形式 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 。其中之一就是 “信息政治学” 。他认为一个新社会的迅速崛起 , 使人 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信息有关的各种政治问题上 。 “为了了解将来的民主 ,我们就必须懂得定并形成一个虚拟世界的目标和行为 , 他们可以不用词语或真实世界的界面来塑造想象 的事物和事件 。从虚拟现实出发 , 人们可以引申出虚拟社团 、 虚拟共同体 、 虚拟经济 、 虚拟 政治等 。 虚拟现实的政治是什么 ? 马克? 斯劳卡在 《大冲突》 中提出 : 虚拟现实的政治 “是指那些 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技术 ,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 。可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政治呢 ? 为什么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影响呢 ? 的确 , 两者之间的差别甚微 。我之所以选
择政治 ,是因为我相信 ,数字革命在它的深层核心 ,是与权力相关的 。ν ” ( 三) 网络政治学的宏观研究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凯文? 希尔 ( Kevin Hill ) 和蒙玛斯大学的约翰? 休斯 (John Hugh2 ) 在他们合著并于 1998 年出版的 es 《网络政治学》 一书中认为 , 网络政治的主题是 “普通公 :ki.net 政治学研究                             2001 年第 2 期ψ 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信息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ο 托夫勒还认为 ,比起工业社会 “第三次浪 ” , 潮” 的社会将可能更加民主 。在信息社会里 “与其说有技术法西斯主义之虞 ,不如说将把民 , ζ ο 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 “所以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和政治息息相关 。随着我们逐步进 ” { 入信息政治的时代 ,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 。ο ” υ 度 。π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奈伊 (J . S. Nye) 指出 “政治的古老问题 ―― : ― 谁统治和中
π 央统治 ―― ― 对网上和现实世界都同样重要 。 ” ( 六) 网络社会的政府管理 进入网络时代 ,社会变得进一步复杂化 ,电子政府意味着整个社会政治管理体系将焕然那么电子计算机将如何对政治产生影响呢 ? 托夫勒认为 “电子计算机对政治体系带来 , 了难以数计的冲击 。那些集中化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也许将增加国家对个人的控制能力 ,但 | 非集中的 、 小型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却会加强个人的力量 。ο 计算机网络 ” “将会增加而不是减 少参加社会 、 、 经济 政治方面的决策人数 。而电子计算机可能是自有投票箱以来实行民主的 } 最可依赖的工具 。ο ” ( 四) 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 网络化导致政府权力结构配置的变化 ,分权是相对的 ,关键是寻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 合、 相互协调以及由此引起的理性 、 秩序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 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大改变 ,是改变了权力的分配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 ,网络权力呈现出 如下三个特点 : 知识化 、 扁平化和分散化 。网络社会政府权力的转移表现为 : 组织结构由科 层制向扁平化发展 ,权力结构由控制型向分权型发展 ,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 。 ( 五) 网络社会的政治参与 《数字化民主》 一书的主编亚历山大 ( C. J . Alexander ) 和帕尔 (L. A. Pal ) 指出 “信息学领 : 域的高速技术创新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改变着我们的知识基础 、 政治制度和过程 ,以及地方
ο 的、 国家的和国际的经济等诸多方面 。 ” 信息和通信技术改变着的不仅仅是政府 。由于在公共选择以及处理有关事务的方式的 计算机化 ,市政厅 、 立法团 、 省政府和公共规制权威的行为显得大为不同 。所涉及的方方面 面远远超过了现有的记录和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库 。它意味着国家在以下一些方面正发生着 一场重要的革命 : 与 “直接民主” 相对的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 评价和确定各种利益集团 和各个选民选区的意见的方式 ; 信息处理机制中的价值倾向或偏见所产生的作用 ; 发展和提 ?72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供 “软服务” 的途径及其预算的重要性 ; 与政策选择有关的官僚政治亚文化的变革 。 简言之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正改变着我们如何被统治以及这种统治的制一新 。西方学者也开始研究网络时代的政治理论问题 。其中 , IBM 主办的电子政府学院的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电子政治学理论 ,他们称之为 “综合政治学” 。综合政治学的立论基础 与通常的政治学和社会科学截然不同 。它是借用生物学的理论 ,以新增长经济学和综合理 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它认为在信息时代 ,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且每一个社会单位为了 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变化也日益频繁 ,集中管理已不再能够奏效 。我们若想在迈向综合时代 的道路上稳操胜券 ,就必须用数量相对较少的简单规则来管理自己 ,这些规则之间的相互作 用会自动产生出智能化结果 。自然界就是通过简单规则来维持秩序的 。在自然界 , 每个自 治单位都通过反馈网络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内部相互批判的群体 。这些规则都是在每个 自治单位即组成部分内部起作用 ,而不是在中心起作用 。这种管理系统会自发创造出不断ki.net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增长的群体秩序和智能化效果 。典型的例子就是蜂房和大脑 ,它们都有不变的 、 简单的内在 规则 ,很少或完全没有集中管理权力 。一个综合系统会依据每个单位拥有的智能和自治水 ω 平逐步复杂化 。它们是非线性的 ,且生命力非常旺盛 。π 当我们走进网络 ,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政治科学研究的时候 ,我们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地成 为了一名网络公民 。网络也是一个社会 ,根据马克思对社会本质特征的分析 “社会 ― , 不管ξ 其形式如何 ―― ― 究竟是什么呢 ? 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π 社会的主体是人 , 社会是人们 ” 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在网络中 ,人们同样建立了学校 、 、 、 商店 工厂 娱乐厅 …… 只 不过 ,这是一些与农业经济时代 、 工业经济时代的同类物形态和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的知识经 济时代的新事物 。互联网络给政治带来的理论与实践 、 思维与存在之间新的矛盾只能运用 网络社会特有的方法去解决 。由此看来 ,网络研究方法也必将对政治哲学提出新的挑战 。注  : 释①  Roza Tsagarousianou , Cyberdemocracy : Technology ,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Routledge ,1998.Rowman &Littlefield , 1998.② Kevin A. Hill , John E. Hughes , Cyberpolitics :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People , Passions , and Power) , ③  David Holmes , Virtual Politics :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 SAGE publication , London 1998.④  William H. Dutton , Society on the Line :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 Oxford Univ. Press 1999.1998.⑤  Cynthia J . Alexander and Leslie A. Pal , Digital Democracy :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⑥ Graeme Browning , Electronic Democracy :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 Information Today Inc. 1996. ⑦ [ 美 ] 丹尼尔? 贝尔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 ― 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译本 ,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 。 , ⑧ [ 美 ] 阿尔文?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中译本 ,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 。 : , ⑨ [ 美 ] 奈斯比特 《大趋势 ―― : ―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译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 , ⑩ [ 美 ] 彼得? 德鲁克 《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λ  [ 美 ] 尼葛拉庞帝 《数字化生存》中译本 ,海南出版社 ,1997 年版 。 : , 年版 。
λ  [ 法 ] R1 舍普等 《技术的帝国》中译本 ,三联书店 ,1999 年版 。 : ,Rowman &Littlefield ,1998. don 1998.ω [ 美 ] 西奥多? λ 罗斯扎克的 《信息崇拜 ―― : ― 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译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 , ξ λ  [ 加 ] 尼科? 斯特尔 《知识社会》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 米歇尔? λ  福柯 《疯狂与文明 ―― : ― 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 ,1991 年版 。 ψ  [ 英 ] 保罗? λ 肯尼迪 《未雨绸缪 ―― 21 世纪做准备》中译本 ,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 。 : ―为 , ζ Wyene Rash Jr , Politics on the Nets : Wiring the Polittical Process , W. H. Freeman & Co. 1997.
  ζ 转引自 [ 美 ] 波林? λ  罗斯诺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中译本 ,第 248 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 λ  [ 美 ] 波林? 罗斯诺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第 145 ― 页 ,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148 } λ  [ 德 ] 弗里德? 劳克斯曼 《与黑格尔同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中译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υ
 [ 美 ]A1 托夫勒 《预测与前提》 : 《托夫勒著作选》中译本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年版 。 , , ξ David Holmes , Virtual Politics :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 SAGE publication , London 1998.
  ψ William H. Dutton , Society on the Line :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 Oxford Univ. Press 1999.
 Kevin A. Hill , John E. Hughes ,‘Cyberpolitics :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People , Passions , and Power) ’ , { Richard Davis , The Web of Politics : The Internet ’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 Oxfod Univ. Press , 1999.
  s ω Chris Tonlouse and Timothy Luke ,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 Routledge , New Y and Lon2
  ork?73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ki.net 政治学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C.
  J . Alexander and L. A. Pal , Digital Democracy :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 Toronto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P. .( Anthony Wilelm ,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 Chalenges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space 《数字化时代的民主 ―― ― 对网络空间 ) 政治生活的挑战》 ,Routledge , 19981 ( ) Brian Loader , The Governance of the Cyberspace 《网络社会的治理》 ,Routledge 19981 ( ) Brian Loader , Digital Democracy 《数字民主》 ,Routledge 19991cation , London ,19981) 读》 ,Routledge , New Y and London 19981 ork) 政治与政策》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1?74 ?( ) David Homes , Virtual Politics :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网络政治学 : 网络空间的身份与社区》 ,SAGE publi2 ( ) Eric Kruger ,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ternet and Cyberspace 《网络空间的政治学与经济学》 ,Pacific Institute , 19981( ) Christine Bellamy and John A. Taylor ,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信息社会的治理》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1( Chris T onlouse and Timothy Luke ,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 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网络空间的政治学 : 新政治学选 ( Cynthia J . Alexander and Leslie A. Pal , Digital Democeracy :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数字化民主 : 网络世界的}
 Graeme Browning , Electronic Democracy : Using the Internet Transform American Politics , 2 Ed Independent Pub Group .2000. Roza Tsagarousianou , Cyberdemocracy : Technology ,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 Routledge , 1998.
  υ Brian Loader , The Governance of the Cyberspace , Routledge 1998. ν  1999. Inc. 1998. Tim ν   Jordan Cyberpower :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 Routledge , 1999. ξ  [ 美 ] 阿尔文? ν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中译本 ,第 9 页 ,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 。 : , ζ Drucker , P. F. , The New Realities , p . 3 , New Y : Harper & Row , 1989. ν   ork
同上 ,第 1 页 。 ο   ω 同上 ,第 2 页 。 ο   ξ 同上 ,第 1 页 。 ο  1998 , p . 1.ω Jerry Everard , Virtual States : The Internet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 - State ’ Routledge , London and New Y ν   , ork ψ ν  [ 美 ] 丹尼尔? 贝尔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 ― 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译本 ,第 9 页 ,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 。 , { ν  [ 美 ] 彼得? 德鲁克 《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译本 ,第 9 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 , ζ 同上 ,第 309 页 。 ο   { 同上 ,第 319 页 。 ο   | 同上 ,第 319 页 。 ο   } 同上 ,第 320 页 。 ο   υ  π 同上 ,p . 。
转引自 π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9 年 ,第 2 期 ,第 21 页 。 ξ  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第 320 页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 , ω 跃清编译 《 π  : “综合政治学” 重归自然法则》 《网络报》 , ,1998 年 4 月 18 日 。 | 奈斯比特 《大趋势 ―― ν   : ―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译本 ,第 161 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 , } 麦克尔? ν   海姆 《从界面到网络空间 ―― : ― 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中译本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 , ψ ο  [ 美 ]A1 托夫勒 《预测与前提》 : 《托夫勒著作选》中译本 ,第 304 页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年版 。 , , υ ο  Kevin Hill &John Hughes , Cyberpolitics :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p . 1 ,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C. ο   J . Alexander and L. A. Pal , Digital Democracy :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 Toronto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ν  [ 美 ] 马克? 斯劳卡 《大冲突 ―― : ― 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中译本 ,第 152 页 ,江西教育出版 ,1999 年版 。 ,参考文献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ki.net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Graeme Browning , Electronic Democracy :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电子民主 : 运用因特网影响美国政 ) 治》 , Information Today Inc. ,19961 ) 民主再造》 , Penguin USA , 19961 ) 与政治》 , Routledge , 19991 & Co. ,19971 Publications Ltd. ,19971 ( Graeme Browning , Electronic Democracy : Using the Internet to Transform American Politics 《电子民主 : 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ford Univ. Press ,19991outledge , 19981) 治》 , 2 Ed Independent Pub Group . ,20001 ) 统的影响》 , Oxford Univ. Press , 19991 Routledge , London and New Y , 19991 ork( ) Jerry Everard , Virtual States : The Internet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 - State 《虚拟国家 : 互联网与民族国家的疆界》 , ( Kevin A. Hill , John E. Hughes , Cyberpolitics :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People , Passions , and Power) 《网络政) 治学 : 因特网时代的市民行动主义 ―― ― 人民 、 激情与权力》 , Rowman &Littlefield , 19981( ) William Mann , Politics on the Net , 《网络政治学》 , Que Education & Training , 19951( Lawrence K. Grossman , The Electronic Republic : Reshaping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电子共和政体 ―― ― 信息时代的 ( Richard Davis , The Web of Politics : The Internet ’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网络政治学 : 因特网对美国政治系 s ( ) Roza Tsagarousianou , Cyberdemocracy : Technology ,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R 《网络民主 ―― ― 技术 、 城市与城市网络》 ,( ) Steven Jones , Virtual Culture :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 《网络文化 ―― ― 网络空间的身份与通讯》 , SAGE ( Tim Jordan , Cyberpower :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网络权力 ―― ― 网络空间与因特网上的文化( ) Wyene , Rash , Politics on the Nets : 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网络政治学 : 互联网对政治进程的影响》 , W. H. Freeman ( ) William H. Dutton , Society on the Line :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网络社会 : 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政治学》 , Ox2( ) I. Th. M. Snelle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Information Age : A Handbook 《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 , IOS Press , 19981作者 :刘文富 ,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 上海市 , 200433)( 责任编辑 :韩   ) 旭?75 ?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ki.net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对传统美食的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