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15年新疆棉花补贴直补目标价格出台了吗

2015年棉花价格预测:整体将偏弱运行
【编辑日期:】 【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数:】
  棉花期货2015 年度报告&
  要点与建议&
  ■ 2014 年对于国内棉市而言不同寻常,改革起步,价格剧烈变动。国家棉花政策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新疆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取消收储政策等,与之随行的是国内棉花价格断崖式下跌。与价格变化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棉花价格影响因素的变化,市场将成为影响棉花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 供给方面,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014/15 年我国棉花产量继续降低。据中国棉花协会,2014 年全国棉花产量为650.4 万吨,同比下降7.11%。需求方面,我国的棉花消费主要集中在纺织用棉需求上,但随着化学纤维的发展,棉花在纺织原料中的比例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作为服装出口大国,对外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国内的棉花消费。从近年我国下游纺纱和布的情况来看,我国棉花需求仍有提高空间,但幅度相对有限。&
  ■ 短期来看,随着国内新棉收购工作进入后期,新棉成本价格基本定型,部分企业采购积极性已有所提升;另外随着2015 年元旦、春节等假期临近,部分企业会增加原料库存以备生产;预计14 年12 月末至春节前,国内纺织企业或将出现短暂补库高峰。进口方面,国内棉花供求结构性矛盾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若滑准税配额限制力度较大,国内高等级棉花价格或将迅速上升,40%全额关税进口棉花的企业也将增多。&
  ■ 展望未来,2014/15 年全国棉花供给充裕、需求稳定,库存高企,棉花价格整体将偏弱运行。在棉花价格调整至成本价附近后,或以此为支撑震荡为主,预计15 年难有趋势性大行情。期货市场,预计棉花期货2015 年以 为核心运行区间。操作上以宽幅震荡行情对待,区间下沿附近低吸,区间上沿附近沽空。&
  第一部分:2014 年行情回顾&
  2014年对于国内棉市而言意义非凡,改革起步,各种价格逐步理顺。国家棉花政策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新疆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取消收储政策等;行政干预减少,市场因素影响力量增强;与之随行的是国内棉花价格断崖式下跌。期货市场的跌势更是酣快淋漓,全年以下跌为主,至年末才企稳于12800附近。
  回顾2014年国内棉花价格走势,2014年3月底的抛储棉政策调整成为国内棉花市场行情的分水岭。2013年11月开始的新一轮国家储备棉投放,整体成交比例一直偏低,整体成交率33%左右,纺企竞拍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纺织行业景气度不高,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投放的棉花品质整体不高,不能完全满足纺织用棉的需求。这两点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内棉价远远高于国外。
  日,国家正式调整棉花抛储政策,下调竞卖价格等,棉花价格就此开始断崖式下跌。此后在一系列改革预期、供需矛盾及外棉价格下跌拖累下,国内棉花价格继续走低至年底,郑棉1501合约最低至12470元/吨,1505合约最低至12320元/吨。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回落,物价水平低位徘徊&
  经济增速回落,改革中寻求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特别是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增长仅为7.3%,预示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重,如果第四季度不能好转,那么今年的经济增长就很难达到7.5%的预期目标。分析经济增长减速的因素,有些是政府有明确预期的,以推动经济转型,但是有些是我国经济结构中长期形成的体制性弊端。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2015年的经济工作中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遏制住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的势头,不让其滑落至足以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区域,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抓紧改革,用持续、深入的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物价水平低位徘徊,为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空间。今年第一季度,PPI降幅持续扩大,除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外,与货币供应量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降低导致投资需求减少也有很大关系。第二季度,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刺激下,投资增速加大,货币投放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加,导致需求增加,PPI降幅逐月缩小。第三季度,由于货币投放量减小,社会融资规模降低,致使需求持续减小,导致PPI持续降低。2015年宏观经济或继续走弱,工业品价格难有大幅度好转,根本改善需等待去产能基本结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方面,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是整体低位运行,最新11月CPI数据同比增长仅1.4%,跌至2010年1月以来的59个月新低。目前物价水平持续在低位徘徊,使得央行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有更多的空间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而不用担心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部分:棉花基本面&
  一、供给分析&
  (1)全球棉花将延续供给过剩局面&
  从2010年以来,全球棉花当年新增供给大于当年消费量,使得全球棉花期货库存持续走高。据美国部(USDA)2014年12月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2014/15年全球棉花产量达2590.5万吨,较2013/14年减少13.7万吨;消费量为2451.6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27.2万吨,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改变。全球棉花库存已连续5年不断提高,2014/15年度达到2353.2万吨的历史高点。而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数据,2014/15年全球棉花产量2624万吨,还要略高于USDA产量数据。整体而言全球棉花总产变动不大,供应充足,需求增长有限,库存高企。
  美国方面,据USDA 12月供需报告,2014/15年度美国棉花产量346.6万吨,较2013/14年有所增加,总体丰产;出口量预计达到217.7万吨,且美国2014/15年期末库存也将达到美棉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印度方面,印度放宽了棉花及棉纱出口规则,以提振海外销售。2014/15棉花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675万吨,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头号产棉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吸收多余的产出,印度棉花的头号买家中国的海外采购缩减。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估计2014/15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料下降24%左右。
  巴西方面,2014/15年度巴西棉种植面积为100万公顷,同比减少11%;棉花产量为152.4万吨,同比减少约12%。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巴西国内以及国际棉价下跌,农户将棉花作为在大豆之后的第二种种植品种。但是巴西棉出口量将达到74万吨,同比增长30%以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对巴西里亚尔货币的贬值预期。2014年底棉价下跌再加上美国新棉上市推迟均会有利于巴西棉出口。
  (2)国内棉花供给形势&
  棉花产量。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014/15年我国棉花产量继续降低。截止2014年年底,全国棉花采摘结束,中国棉花协会、国家统计局均发布有全国棉花产量估测数据。据中国棉花协会,2014年全国棉花产量下降已成定局,新疆部分棉区采摘期受霜冻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较前期预测有所减少。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预计棉花产量为650.4万吨,同比下降7.11%。其中新疆棉花产量443.6万吨,同比增长3.63%,占全国产量的68%;内地棉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同比分别下降了25.8%和23.2%。中国棉花的估测数据和USDA数据基本吻合,据USDA最新12月报告,2014/15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653.2万吨。国家统计局估测的数据是,2014年我国棉花产量616万吨,同比减少2.2%。
  至2014年底,棉花采摘、交售、加工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下旬,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8.7%,其中新疆采摘进度为100%;全国交售率为83.7%,其中新疆交售率为99.8%。据对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截至2014年12月中旬被调查企业累计收购籽棉566.3万吨,折皮棉218.3万吨。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650.4万吨测算,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537.7万吨,同比减少80.3万吨,较过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减少92.9万吨。
  需要提及的是,受国家棉花政策改革影响,内地棉农利益受损,植棉意向降低,2015年度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14.5%。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14年11月下旬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5年度全国植棉意向面积5408.9万亩,同比减少915.1万亩,降幅14.5%。其中黄河流域植棉意向面积为1143.3万亩,同比下降28.5%,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意向植棉面积同比降幅在30%上下。长江中下游棉区植棉意向面积1024.1万亩,同比下降19.1%,湖北、湖南降幅较大。西北内陆地区植棉意向面积同比下降6.0%,其中新疆下降5.5%。
  进口量。除产量外,另外一个影响供给的因素是进口量,中国对棉花的进口是有特殊的限制规定的,每年国家给予一定的配额,进口棉配额包括1%关税内配额和滑准税配额两部分。一般而言,1%关税内配额每年固定在89.4万吨,且2014/15年原则上不再发放其他形式配额。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前11个月共进口217.65万吨,同比下降38.5%。2014/15年度前3个月共进口29.7万吨,同比下降42.4%。美国农业部预计2014/15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仅为152.4万吨,大幅萎缩。
  库存量。由于前几年的收储,国家手里积攒了庞大的棉花库存,有1200万吨之多,占全球棉花库存的近三分之二,且远大于国内一年棉花的消费量。据美国农业部数据,预计2014/15年全国棉花库存1364.3万吨。
  工业库存方面,2014年棉花价格持续下跌,棉企纺企规避风险维持低库存。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截至2014年12月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5.1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同比减少8.4天。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55.6万吨,同比减少22.9%。
  新棉上市后,纺织企业采购虽有增加,但增幅仍不及预期,自2014年3月初纺织企业棉花库存水平接连8个月下降,降幅41.2%,前期纺织企业补库十分谨慎,补库力度有限。一方面,部分纺织企业认为2014年度棉花整体过剩,未来需要棉花可随时采购,甚至少数企业对未来储备棉出库政策存在疑虑,担心储备棉出库进一步打压棉价;另一方面,当前市场供给与纺织企业需求不甚匹配,对品级质量要求高的纺织企业在市场上难以找到满意棉花,而要求略低的中小企业近年来数量急剧减少,且这些企业对2014年底的棉价仍不接受。
  周转库存方面,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211.9万吨(其中内地库17.8万吨、新疆库194.1万吨),环比增加119.7万吨,同比增加185.1万吨。商品棉周转库存以新疆棉为主,其中新疆棉占97%,进口棉占2%,地产棉占1%。据此推算,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226.6 万吨。
  二、国内棉花需求&
  中国的棉花消费主要集中在纺织用棉需求上,但随着化学纤维的发展,棉花在棉纺原料中的比例总体上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据统计纺纱用棉比例在59%,布用棉比例在65%。我们作为服装出口大国,对外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国内的棉花消费。
  据USDA供需报告,预计2014/15年我国棉花消费量805.6万吨,整体平稳。从近年我国下游纺纱和布的情况来看,我国棉花需求仍有提高空间,但幅度相对有限。月全国纱产量3534万吨,同比增长6.4%。过去三年棉布的产量,亿米,亿米,亿米,整体增幅在4%左右。
  但国内外棉花高价差加速外纱替代的问题值得格外关注。在2011年之前,国内棉纱进口与内外棉差价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棉纱进口量从2005年到2010年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从年80万吨左右增加到110万吨左右,五年累计增幅41%。棉纱进口与内外棉价差的相关性从2011年开始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随着内外棉价差从近~9000的反向低位,一路回升到临时收储政策开始后2012年6月的5000元/吨左右,棉纱进口量也从月度5.5万吨的低位增长到10余万吨。此后随着内外棉价差进入4500左右的高位区间,棉纱进口达到月度18万吨左右的高位,并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2014年5月后,政府明确新年度采用目标价补贴政策替代临时收储政策,内外棉价差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缩小预期,现实也验证了这一趋势,棉纱进口在5~8月回到了15万吨左右的区间,2014年后期略有反弹,预计年进口量仍能达到约200万吨。棉纱进口从2010年到2014年实现了累计80%的增长。
  三、棉花政策之变&
  新疆试点棉花直补政策,内地棉花定额补贴。2014年国家棉花政策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最为重要的就是新疆试点棉花直补政策。而所谓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期内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9800元,以后棉花目标价格每年确定一次。
  新疆试点棉花直补政策对市场各主体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纺织各环节看,棉花种植者市场风险很小,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价格风险主要传导到加工及以后的各环节。
  对于加工和流通企业,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企业需要应对价格起伏不定的棉花市场的考验,需要重新建立市场购销关系,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无疑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风险管理愈加重要。但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批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对于下游棉纺织企业,新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但是对于棉纺企业来说,不是说棉花价格下跌就是天大的好消息。棉纺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的价差是否还会拉大,如果仍然出现很大价差的话,对于棉纺企业来说,在国际竞争上还是处于不利的位置。只有当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接近于合理水平时,中国的棉纺才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候。就政策本身而言,利于缩小中外棉花价差。
  内地补贴方面,日国家有关部门召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内地相关省份落实补贴工作提出要求。内地补贴范围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肃9省,2014年度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以后年度的补贴标准以新疆补贴额的60%为依据,上限不超过2000元/吨。中央财政给主产棉省的补贴依据为国家统计局确定的棉花产量;补贴方式由各省自主决定,可选择按面积或按产量补贴。但是由于内地政策出台较晚,不少棉农已将手中籽棉销售,如按产量补贴,将出现产量和销售量核实不清等问题。因此笔者倾向于内地9省统一按面积补贴的可能性更大。
  取消临储政策,抛储和配额将成为国家调控棉市的重要手段。回顾这三年的棉花临储政策,早期确实起到了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但后期弊端显现。2011年度棉花,政府以每吨19800元的价格收储了313万吨,让中国棉花当年库存超过600万吨,库存量和消费量比达到67%,远远超过了过去30年平均52%的水平。2012年度棉花,政府决定再次启动棉花临时收储,并把每吨棉花的收储价提高到20400元,这个价位高出国际棉花A指数80%,结果当年政府买下了占当年国内总产量的90%的棉花,收储650万吨,并将棉花库存增加到900万吨以上,达到全年用量的115%。2013年度棉花,纺织业、专家均呼吁政府关注过量收储棉花问题,但收储政策竟然还得以继续,2013年再收储630万吨,造成2013年底中国棉花库存量超过1150万吨。
  收储带来结果是国内外棉价价差越来越大,用棉企业用着世界上最贵的棉花,棉农的种植效益没有提到相应的提高,价格的持续扭曲,最终这项政策寿寝正终,棉价重新回归市场化。国家有大量棉花库存,抛储将成为国家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预期,在国内棉花价格弱势的情况下,国家或不会抛储打压市场。但庞大的库存将始终给棉市价格持续的压力,使得棉价难有有力的上涨出现。
  第四部分:2015 年走势展望&
  展望未来,2014/15年全国棉花供给充裕、需求稳定,库存高企,棉花价格整体将偏弱运行。在棉花价格调整至成本价附近后,或以此为支撑震荡为主,预计15年难有趋势性大行情。
  短期来看,棉价受成本支撑,采购需求或推动棉价弱势反弹。随着国内新棉收购工作进入后期,新棉成本价格基本确定,部分企业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随着元旦、春节等假期临近,部分企业会增加原料库存以备生产,至14年12月全国纺企库存整体维持低位,有补库需求。此外,89.4万吨1%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已开始申领下发,预计12月末至春节前,国内纺织企业或将出现短暂补库高峰。
  进口棉方面中长期来看,国内棉花供求结构性矛盾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若滑准税配额限制力度较大,国内高等级棉花价格或将迅速上升,40%全额关税进口棉花的企业也将增多。
  期货市场,预计棉花期货2015年以为核心运行区间,难出现趋势性大行情。操作上以宽幅震荡行情对待,区间下沿附近低吸,区间上沿附近沽空。
  重点关注及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环境;
  (2)纺织企业需求变动;
  (3)棉花政策变对2015 年植棉面积影响。
本网申明: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服务"三农",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rowCount++;
主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序号:蜀ICP备号||||||||||
||||||||||
||||||||||
||||||||||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站内消息:
中国棉花形势月报(日)
出处:中国棉花协会
页面功能 【字体:
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皮棉现货成交清淡,节前价格持续小幅走低,节后略有回升;内地籽棉收购企业多数停收,交售进度较为缓慢,收购价格环比下跌;各棉区目标价格补贴逐步到位,全国植棉意向有所回升;纱产量季节性回落,棉纱进口量环比大幅减少;进口棉价格优势趋弱,棉花进口量继续下降;商品棉周转库存本年度环比首次下降。春节假期前后,纺织企业多数选择低库存策略,采购不积极,国内棉花现货继续小幅走低,节后价格平稳略升,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月均价13445元/吨,环比下跌0.7%。籽棉收购市场处于半停滞状态,棉花交售价格基本平稳,长江流域交售进度已过九成,黄河流域仅过六成。截至2015年2月底,全国棉农平均交售进度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棉花企业多数停收,标准级籽棉月均收购价格为6.13元/公斤,环比下跌0.65%。中国棉花协会3月上旬对棉农进行第二次2015年植棉意向调查,预计2015年全国植棉面积4882万亩,全国平均种植意向同比下降23%,较上次调查有所回升。纱线产量出现季节性回落,今年前两个月纱产量共546.7万吨,同比增长5.9%。进口棉价格指数折滑准税后高于国内现货价格,进口棉价格优势趋弱,港口保税棉花交易平淡,成交以高等级美棉为主,印度棉销售形势低迷。2月我国进口棉花15.9万吨,环比下降1.3%;棉纱进口12.4万吨,环比下降43%;纺织品服装出口216.8亿美元,环比下降15.1%。截至月底,新疆棉区皮棉加工量累计427万吨,2014年度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累计495.3万吨,其中新疆410.3万吨,内地85万吨。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307.6万吨,以新疆棉为主,2月份出疆棉42.1万吨,环比减少23.7万吨。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第三批和第四批兑付资金已经拨付到位,部分棉农反映直补款已发放到手。内地获得中央财政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九省之中,已有山东、河北、安徽、甘肃、江西等五省发布了2014棉花补贴实施方案,均按照实际种植面积和亩均补贴标准进行补贴,其中山东省每亩补贴235元,参照粮食直补程序和方式进行,一律通过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拨付;其他四省由各县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湖北、湖南、河南、江苏等四省方案尚未公布。
版权声明:本网为非经营性的公益性网站,所有内容凡来源注明中国棉花协会,版权归协会所有或协会与作者共同所有,特殊注明除外。其他网站转载或引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于中国棉花协会。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文章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保留原文章来源。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纠纷,中国棉花协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棉花直补细则出台 棉农如何获得补贴?
日来源:三农直通车责任编辑:lanmengjie&
  直通车综合报道:9月17日,新疆公布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央补贴资金的60%将按棉花面积补贴,40%按实际交售量补贴。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部联合发文,按照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按照这一方案,从今年9月起,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同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
  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启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
  目标价格是在市场形成的价格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记者从新疆农业厅了解到,棉花市场价格采价是采集到厂(库)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即采集轧花厂收购籽棉的价格,目前全疆主要产棉县市轧花厂都设有采价监测点,这些数据直接传至国家农业部。
  市场价格按监测的全省(区)平均价格水平核定,不是单个农户的实际出售价格,而领到的补贴是按照目标价格与市场平均价格的差额计算的。
  “如果农民卖出的棉花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实际得到的收入就会多一些,因此农民要尽可能提高棉花品质,并努力把握好市场节奏,争取棉花卖个好价钱。”新疆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解释。
  棉农怎样获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将采取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补贴方式,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40%按照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
  按照新的补贴办法,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需提前申报种植面积,经核定后,由农业、财政、国土等部门建立棉花种植信息档案。籽棉应交到经自治区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次年1月底前,基本农户凭籽棉交售票据、种植证明到所在村委会进行登记,村委会核实信息后,由乡(镇)农业部门建立补贴信息档案。
  今年12月底前,国家会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棉花产量,测算补贴资金总额,分别拨付自治区和兵团。2015年1月上旬,自治区财政厅根据中央拨付自治区补贴资金总额,会同发改、农业部门拟定棉花目标价格产量补贴资金方案,经审议后,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逐级拨付补贴资金。2015年1月底和2月底前,乡(镇)财政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凭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种植证明、籽棉收购票据,分别将面积补贴资金和产量补贴资金兑付。
  三类棉花种植面积将不享受此次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一是没有经过种植面积申报、公示、审核的棉花不予列入补贴范围;二是在国家、自治区明确退耕的土地上种植的棉花不予列入补贴范围;三是在未经批准开垦的土地或者在禁止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棉花不予列入补贴范围。
相关阅读:
[ 11:42:00]
[ 11:24:00]
[ 11:53:00]
[ 15:55:00]
[ 15:54:00]新疆棉花产地的“阵痛”
更改文字大小:
随着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政策的实施,棉花价格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在新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棉农和轧花企业的反应如何呢?面对2014年棉价下跌的局面,他们的实际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新疆日报讯(记者贾春霞 通讯员周海霞 巴·金梦报道)
新疆巴州:棉农心焦等补贴
对于新疆库尔勒市普惠农场棉农孙江来说,2014年种棉花让他有些难受,300亩棉花,出苗时遇上两次大风,补种了2遍,种子、地膜等成本一下子上去了。补种耽误了农时,而且由于缺水,棉花只滴了三次滴灌,产量就很低,才200公斤左右。到了棉花该开桃的时候,霜冻又提前来临,有些桃子开不了,品质下降,价格也下降了。
棉花开得不好,拾花工也不好找,拾花的价格要得也高,达到2.3元/公斤。
他算了一下,他交售的棉花平均价格是6.3元左右,国家定的目标价格是19800元/吨,换算下来每公斤籽棉目标价格大概是8.4元每公斤,算下来国家每公斤得补2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他的300亩棉花大概得赔掉10万元左右。
天灾造成的损失他也认了,让他着急的是,听说补贴款要到2015年2月份才能拿上,可是现在要储备农资,资金正紧张。他现在在犹豫,2015年还要不要种棉花?
“国家给农民补贴是好事儿,但是这个钱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手里,还不知道。”这是记者在采访棉农时,大家共同的焦虑。
棉花减产,棉花收购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巴州锦华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成宇说,2013年公司收了7万吨籽棉,2014年到目前为止才收了1.4万吨。据他所了解,2014年棉花产量平均也就在250公斤左右,减产达40%以上。棉花收购企业一方面收不上棉花,另一方面,因为霜打花多,品质也不好,但是价格却降不下来,因为棉花少了,有些棉农还有惜售心理。棉花收购企业面临着不收不行,收吧,却是收得越多,亏得越多。
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华的感受也是如此,2013年公司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收购了6万吨棉花,2014年到现在也才收了3万吨左右。而且因为缺水,棉花普遍纤维长度不够,霜黄棉也比较多。
棉花收购企业最担心的是,2014年棉农亏损面比较大,种棉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有可能影响到2015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再有就是补贴款发放,早发晚发结果大不一样,早发的话,农民能还上2014年的贷款,可以早点储备低价的化肥等生产资料,等到开春,下一年的种植不受影响;晚发的话,农民还不上贷款,直接影响到2015年的贷款,他们种不种棉花,就更难说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因为补贴是根据种植面积来发放的,有些棉农的实际种植面积要相对大一些,这些多出来的面积是拿不到补贴款的。
据了解,2014年新疆巴州棉花种植面积达到406.86万亩,较上年实际增加117.92万亩,增长40.8%。
新疆玛纳斯:市场化影响初显
新疆玛纳斯县是植棉大县,对于棉花直补政策农民有何反响?“忐忑不安,”说起棉农对2014年棉花直补政策的感受,新疆玛纳斯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春林用这四个字进行概括。由于补贴还没下来,棉农还处于等待观望阶段。虽然2014年棉花价格不算高,由于政策宣传到位,棉农大都已将棉花交售出去。截至目前,玛纳斯县共收购棉花25万吨,占全县棉花收获量的95%以上。
新疆玛纳斯县北五岔镇朱家团庄村棉农陈永贵说起2014年棉花价格,这个种了十来年棉花的汉子连连摇头说:“不行,我2014年种了30亩棉花,产量一般般,一公斤棉花只卖5.5元,光人工费就两块多钱,现在来看根本没钱挣,要是补贴能尽快到位,还差不多。”此外,陈永贵和其他棉农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压力,他们在开春时贷款备春耕,现在贷款马上到期,需要还款。让他们忧虑的是,棉花虽然卖了,但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如果将贷款还完,由于棉花补贴资金不到位,还贷之后手里没钱,影响基本生活和备耕;如果到期不还,影响信誉,2015年再贷就比较难了。
“由于补贴还没下来,能挣多少心里没底,现在还处于等待观望阶段。”新疆玛纳斯县北五岔镇红柳坑村棉农李学新说,往年一公斤棉花卖到八九元,一亩地能挣七八百元,2014年棉花一公斤只有6元左右,这个价格是往年没有的,虽然有补贴,但现在棉花价格市场说了算,为了规避风险,2015年他准备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春小麦、打瓜、玉米等作物。他的这一想法代表了当地不少农民的心思。
新疆玛纳斯县共有23家获得认定的棉花收购企业,谈起2014年棉花直补政策,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也很茫然和不安:之前,国家实施棉花收储政策,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现在实行棉花直补政策,企业要主动找市场,面临的风险更大。
“国家出台的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有个阵痛期,棉农、企业、政府及金融部门都需要主动适应,拿出积极应对的措施。”李春林强调,2014年人工采摘的棉花均价在5.8元左右,机采棉5.1元左右。虽然机采棉价格略低,由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总体算下来,机采棉比人工采摘棉花每亩多收入近350元,走优质高产、高效、集约化之路,才能提高棉花的整体效益。
新疆博州:2015年种什么
11月5日,记者来到新疆博州亚东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收购点,看到棉农正在交售棉花,手采和机采的棉花几乎堆满了整个场地,收购点检测室的棉检师们正在严格测水分、衣分等,按照一试六定的方法对棉花质量进行棉花等级检测,棉花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棉花的价格。
2014年31岁的公司轧花厂厂长孙辉从事棉花收购工作已经有五年了,对于棉花新政的实施,体会最为深刻。他说:“2014年是国家第一年实施棉花直补,很多老百姓不了解这个直补政策,导致前期的收购价格比较低,老百姓存在惜售心理,接受不了这种低的价格。当政府、村队对政策宣传到位时,大家了解到,国家会给予棉花差价补贴,然后老百姓开始大量交售棉花。”
据了解,目前该收购点已经收购8000多吨籽棉,贝林哈日莫墩乡整个的棉花收购工作已经进入中后期。由于天气原因,下霜较早,现在的后期花霜花较多,为四级花。机采棉的头遍花已经全部结束,进入二采阶段。
在记者问到新政策对轧花企业有什么影响时,孙辉说:“2014年国家要求棉花入库公检,导致我们的棉花交储、交货和检验都比较慢,销售也比较滞后,所以拖的时间长,影响我们的销售,这也是一个问题。”
2014年开播以来,气温低、灾害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受低温天气影响,2014年棉花采收工作较往年推迟10至15天,农民普遍反映2014年棉花产量较2013年有所下降。
贝林哈日莫墩乡托森哈夏西村棉农刘兴舸感慨地说:“2014年种这个地,成本太吓人了,从开始就遇上刮大风,每亩地膜在十二、三块钱左右,种子在三十五块钱到三十块钱,机力费都是七八十元,手采棉花不算运费每公斤成本就达到2.3元左右了,现在价格也接近尾声了,籽棉平均单价在五块六七元左右,如果政府不给想想办法早点拿出补贴,我们的贷款、生活就成问题了。”
新政策实行第一年,面对2014年棉花价格下跌的态势,对于2015年怎么办,种什么?棉农普遍观望情绪较浓。刘兴舸说:“2015年到底是种棉花还是种粮食,我现在还在犹豫,国家的补贴到底能补多少,我们也不知道,到2015年种什么还在观望,不能决定。”
家住白庙的棉农乔威平家里有一百多亩地,今天也正好在卖棉花,当记者问到2014年卖棉花和2013年卖棉花有什么不同时,他说:“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少了,2013年一车棉花两三万元,2014年也就一半左右。2014年如果不算补贴的话,产量好一点,可以保本。2015年看政策吧,政策好就还种棉花,希望政府2015年能给予一定宏观性的政策指导。”
天山网新闻客户端
天山网新闻客户端
天山网官方微信(微信扫描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新疆棉花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