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珠珠中那个是郑艺林

页面载入中..
韩国新人女子组合 女朋友
- Glass Bead
MV Teaser--优酷3G
韩国新人女子组合 女朋友
- Glass Bead
时长:0:35播放:289发布:81天前会员:韩流使者
标签:女朋友
移动用户上网接入点请设置为cmnet
电信用户上网接入点请设置为ctnet
播放:1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27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1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12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1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1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33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7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9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
播放:32 发布:0
简介:无相关简介郑艺林艺琳 | 领英
1connectionJoin LinkedIn & access 郑艺林艺琳’s full profileJoin LinkedIn and access 郑艺林艺琳’s full profile. It’s free!As a LinkedIn member, you'll join 300 million other professionals who are sharing connections, ideas, and opportunities.See who you know in commonGet introducedContact 郑艺林艺琳 directly1connection
View 郑艺林艺琳’s full profile to...See who you know in commonGet introducedContact 郑艺林艺琳 directlyNot the 郑艺林艺琳 you’re looking for?
People Also ViewedConsultant Assistant - 罗兰贝格Senior Sales Manager at CITIC-Prudential Fund Management Co.Ltd.Principle in Roland Berger ChinaPrincipal at McKinsey & CompanyManager at Bain & CompanyAssociate Consultant at Bain & CompanyPartner at Bain & CompanyAssociate Consultant at Bain & Company
中国领英会员:视频: 150212 M!Countdown G-Friend女朋友_玻璃珠 郑艺林 单独镜头版 Glass Bead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150212 M!Countdown G-Friend女朋友_玻璃珠 郑艺林 单独镜头版 Glass Bead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150212 M!Countdown G-Friend女朋友_玻璃珠 郑艺林 单独镜头版 Glass Bead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开会需要有一个读书报告的展示,什么形式比较好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开会需要有一个读书报告的展示,什么形式比较好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阅读(140)|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94075',
blogTitle:'《开会的革命》读书报告',
blogAbstract:'&
此书与一般学术性极强的书不同,此书实用性,实践性较好。不过此书的排版非常非常乱,这个缺点什么明显,一时讲一样,表面有逻辑,实际很混乱。所以,我也从中审阅并抽取一些精华出来分享。
事不宜迟,现在我马上记下这些读书笔记,说不定将来会有用!!
首先,开会之前要十分清楚你要开什么会,什么内容,想要什么结果……其实,这些大部分人都知道,做起来,就要好好实践了。还有,迟到这个问题~~如有条件,
一定要按时开会(绝不等人,这样下次就无人迟到了),并制定闭会时间。甚至每项内容的讨论时间都要定好!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0,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HELL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工作几年后再回学校脱产读书是什么感觉?
没有相关经历的人请勿作答。考研的也请别回答说明年来回答这题了。
按投票排序
213 个回答
看了所有答案,我和各位不同的是,我是有两次这样的经历,并且两次重返校园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重返校园:中专因为打架受处分,自行退学,在社会上做了两年底层的工作,说一说的我都做过什么工作:1,工厂工人,每天不停的工作,只有中午有1小时午休时间,每天下班,我双手都会紧握,为我的手指都还健全而感到高兴(操作机械稍有不留神手掌就会卷进去,工友被斩断手指的事故时有发生)。2,饭店服务生,第一个月工资被老板扣下当押金,直到第二个月才能领到工资,不要笑,当年人力没有现在这么吃紧,这个是我们这个城市的餐饮业的潜规则,当然,一般等你不干的时候,这一个月工资的押金是绝对不会给你的。3,服装店店员,为了争卖衣服的提成,两个人会打起来我会乱说?4,发传单,我的业务做的比较广,不光是在街上发,还给煤气公司往各个小区的住家发,从一楼到顶楼,挨家往门缝里塞煤气站宣传单,平均一天要爬几十栋楼,每天的腿都是酸痛的。5,送报纸,当年我东北老家冬天最冷时-40几度,耳朵经常被冻伤。6,电脑城销售员,这份工作是我当时比较满意的工作了,因为相比之下比较轻松,没有工伤危险。在社会上工作这两年,让我知道了赚钱的艰辛(当时也就16,17岁),因为所做的工作卑微,经常受到别人的白眼与轻视,我有一种极强的想要过更好的生活的欲望,当时的我认为,靠我这样四处打工,永远不可能翻身,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需要大学学历,我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所以拿着我打工的积蓄,开始在我们当地的一所私立高中借读,我要考大学(现在想想,其实当时也是挺幼稚的)。跟同班的同学,相比之下,会非常珍惜时间,会抓住一切的机会向老师提问,因为在我心里,我是消费者,我出学费了,我就不会浪费一丝一毫在学校的时间,不像有的同学,会逃课出去玩,再一个就是对家里的依靠会弱很多,因为当时所有的学杂费都是我的积蓄里出的,所以花钱会非常的节省,不会跟同学进行攀比式的消费(买名牌攀比在我就读的那所私立高中风气很盛),后来我如愿的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对我当时的基础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第二次重返校园:也就是现在,目前正在办理去日本留学的手续,明年会过去,全程DIY,目前已经进了当地的留学生QQ群,对比之下,有如下的不同:1,自己对未来已经有一个周密的计划,目标更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知道自己能舍弃什么,想得到什么,极少会去寻求网络上的建议,遇事会自己在心里列出轻重缓急,自己给自己出主意,不会依靠任何人。2,由于年龄会比周围人会大很多,与周围人相比会更加的珍惜这次读书的机会,会坚强很多,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的烦恼(参考,很多周围人的烦恼,在我看来根本不是事,就是无病呻吟,可能跟我相比之下,他们经历的太少了,例如:有的岁数小的留学生失恋是天大的事,萎靡不振下去,但对于我来说,爱情中分分合合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分手就是给各自一个重新选择幸福的机会,根本不会给我造成多大的打击,相反,我还会由衷的希望对方找到一个比我更好的男人,更适合她的男人,对于我来说,可能生存问题才能真正的让我担忧起来)。3,多一些现实的看法,更能耐得住寂寞,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干吗就干吗,不会浪费任何的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4,看待问题会考虑两面性,不会盲目的乐观,而是遇事先会考虑最坏的结果,如果最坏的结果我自己能承受得了,我会毫不犹豫的去做,不会优柔寡断,婆婆妈妈,想了又想的。5,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原则之外的,不会去做。6,在国内有多年的经商经历,各路牛鬼蛇神,骗局,我见得太多了,海外华人及当地人中有想坑我的,比较困难。7,人际交往中比较能把握好度,不会招人烦,更不会让别人烦到自己,什么人该交,什么人离远点自己心里有数。8,自己经商的时候,一般的时候也能保证年入百万,知道有钱是啥滋味,体验过有钱人的生活,个人觉得不过如此,相比之下,觉得还是亲情与家庭生活最重要,所以不会盲目的去追求金钱,而放弃别的东西,会在工作与生活中找一个自认为适合的度,以后追求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而非世俗的价值观。9,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大。估计以后就是遇到艰难的事情,也会坦然的面对,因为,更艰难,更奇葩,更荒唐的事情,相信我,我在国内早已经经历过了。
更新 更新 其实关于这个决定,还有一个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原因:更新 想知道我工作后脱产读书源动力的同学,请移步:更新 可能是最近放假、Gym 关门,再加上忙些编程的项目,这几天一直睡得有些晚,今天也突然睡不着了,于是干脆来更新一些有趣的照片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理发 & 厨艺迎新年留学生晚会怎样看待不同的社交圈子更新 感谢大家的关注。发现很多同学对边工作边学习方面,例如“从零开始”边工作边学英语、怎样工作时申请到国外靠谱的学校等话题很感兴趣。我会努力收集这些大家感兴趣的点,然后结合我的经验,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分享给大家。 :)我最近在练车,嘿嘿,因为恰好可以去同学的公司兼个职啥的,需要用到车。所以可能回复得有些晚。另外,今天还去了 Haymarket 看了那颗巨大的圣诞树!祝大家新年快乐。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大概两个月之前就看到这个题目,一直摩拳擦掌,想来回答,因为这不就是我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吗?但是排在前面的答案都说出了我的心声,一直怕找不到合适的点来分享新的东西。今天是 2014 年最后一天(当地时间),刚刚练完车回来,又正逢学校放寒假,所以静下心来、激动地开始咯。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感觉就像被注入了新活力,对目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感兴趣;感觉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机会通过对自己的提升,结识优秀的人和组织。背景介绍10 年前,由于高中时期的不懂事、不努力(当时最吸引我的是 CS),只进入了一所普通全日制大学,地处中国中部一个偏远的小城。所在的城市里省会很远,直到大学毕业,才去过一次省会城市,算是见见世面。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也曾遭遇过下岗的打击,所以小时候一直也没什么机会出远门。
8 年前,参加了一个全国性大学生的编程(Flash)比赛,记得当时决赛在北京。那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出省,由学校的老师带着去北京参加比赛。
7 年前,由于之前的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一等奖),被北京一家 IT 创业公司提前录取。依然记得那年 6 月 15 日,只身一人,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旅箱出现在八通线四惠站的出站口。前同事 C 热情地接待了我。
5 年前,决定继续深造。两个原因,一是当时谈着一个非常不错的女朋友,但是由于我的学历硬伤,特别是在高手如云的北京(我周围的同事普遍是北邮的研究生,甚至北大的研究生),深深感到不安,一直不敢买房成家。二是一直以来,一个声音始终在心中涌动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番像样的事业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毕业到那时,一度追捧各种成功学书籍,从“卡耐基全套”到“高效能成功人士的 7 个习惯”等,我基本都一路读下来。现在来看这些书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帮助,但是对我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还是有不少正面的影响。准备重返校园1 年前,我拿到了 4 所学校的 offer。是的,我用了 5 年时间,才获得今天坐在地球另一边的一台电脑前、分享我的故事的资格。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么久,这期间都干什么了?两件事,英语和钱。
当时其实想着能不能考研,但是发现一方面不愿意再去接受中国式大学的摧残和多浪费一两年时间只为混个文凭。另一方面国外留学生活也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大片绿油油的草地从来就是用来嬉戏的;蓝天白云从来都不是用来收获的,只要不下雨就会有;上课从来都是因为教授、学者有意思的观点而吸引大家。再加上之后恰好有机会出了一次国(长那么大头一次出国),感受到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魅力,于是决定努力去海外继续深造。
从那天起,还记得是 2009 年 9 月份,去老罗英语听了一个托福考试的公开课。更加坚定一边努力赚钱,一边从零开始自学英语的决心。我当时的英语水平基本为零,差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之前有朋友知道我英语差,当我说出 Are you OK?时,哈哈大笑到:“笨蛋,你是 OK 吗,这个根本就翻译不通嘛”。我竟然连系动词可以接形容词都不知道!被他骗了。
于是,从新概念一开始,一直到考过托福,当然这期间也没少给新*方交过钱,用过各种他家线上、线下产品。学习英语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从零开始。不过好在现在基本上听课、交流、甚至泡妞(嘿嘿)都基本没太大问题了,尤其擅长写作,这学期居然拿了个高分。大家如果有兴趣,回头我再分享“亲身经历--从零开始学英语”的技巧。
终于,全职工作 7 年之后,存够了学费(再加上从商业银行的一部分贷款作为生活费)。今年初来到地球另一半的一个小镇,开始脱产学习,开始接触我的全新的世界。当我呼吸到这里的第一口空气时,我以为我激动地所有的毛孔都被打开,但其实是:我“醉氧”了。不下雨的时候,校园是这个样子的不下雨的时候,校园是这个样子的学习体验如果要我用 5 个字总结工作 7 年之后,重新脱产学习的感觉: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如果要我用 3 个字总结:Fantastic, fantastic, fantastic!
如果要我用 1 个字总结:Fantastic!
到目前为止,我所经历的价值大大高出我所花费的钱和时间,特别是我认为花 5 年时间和精力来准备留学是值得的。
我非常赞同
同学的观点:1. 年轻人的精力更旺盛、记忆力更好,反应很快,野心很大。在这方面和他们完全比不上。2. 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自己明显没有清晰的认识,办事儿不靠谱,眼高手低。这些能力在学校里也基本上没法锻炼。3. 在主要选择上,已经没有犯错的余地了,每一步必须走得很准才行。和同事,以及再次上学以前的同学聊天,听他们的成就和计划,压力很大。
在中心思想上,他说得已经相当全面了,那么我就从自身的体验来做一些细节的分享吧。学术成就享受每一堂课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待每一门学科 帮助小伙伴一起提升
你可以不认同我,但在我看来每一堂课都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我可以尽情、放肆地和 Professor 互动;大胆地和同学们辩论;甚至歇斯底里的跟着他们一起爆笑一阵。每一堂课都让我有不同的体验,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重要的是:在这种深入的互动中我又学到了新的东西。
当然,在体验美国课堂的同时,我也会把这种暂时性的财富尽力记录下来。我会尽全力记下 Professor 的每一个对我来说新奇的单词和 Idea。从开学到现在,我几乎有毎一门课的每一节课的完整笔记。作为日后回忆的基础资料。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总结后记录上去的,所以对我来讲,格外珍贵。另外,我也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对待每一次作业,因为那些作业仿佛都是我之前工作中出现过的,所以我现在感觉有这个机会去重新处理他们,就格外地珍惜。在这方面,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希望这一次的作业一定要比上一次好一点点。因为有 IT 工作背景,我时刻都会想着用技术来解放劳动力,学习也不例外。我会用云笔记软件来同步我所有的课堂笔记,让我几乎随时可以查阅:手机,图书馆,笔记本,iPad 等。用云 Office 软件来处理我的作业,包括 PPT,Word 等。从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笔记会丢失了。我当前笔记本上的云笔记客户端 我当前笔记本上的云笔记客户端 通过浏览器打开的云 PPT 通过浏览器打开的云 PPT 开发的自动抢课系统,深受同学们欢迎(图就不发了,你懂的)
另一方面,让我欣慰的是:我通过一直努力帮助小伙伴们一起提升而得到认可。虽然我的 GPA 不是最棒的,但是我的分享和奉献的精神是让我深感欣慰的。从此我的个人标签中又多了一个“学霸”。这种分享和奉献的精神相信做 IT 的同学们应该都很了解。我很庆幸有之前的 IT 工作经历(也更庆幸我也一直热爱着它),让我现在处理学习事物和时间安排如鱼得水,下文“健身”部分会细讲。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比这更糟的情形:当一个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提供的时候,这时他就使他自己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举个例子,美女,提供了什么?有人说,美女们都贪婪、性格恶劣、貌似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错,她们俊俏的脸庞、精致的妆容、健美的体型等足以轻而一举调动难以想象地庞大的社会资源。
所以,当我想明白提供价值给他人的重要性,就一直努力去付诸实践。就像我一直在自我介绍中(有的课老师要求自我介绍)描述的:我有多年 IT 工作经验,如果你有任何电子产品软件部分需要我帮助解决的,我会努力帮你搞定。在很多时候,如果把一门技术钻研到同行前列,并且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分享和奉献出去,这就是我自己优质的资产。这也是我认为的分享和奉献的精髓所在。所以,我会将我的笔记和部分作业通过各种渠道分享给我的小伙伴,一方面他们可以方便的查看最新版本,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丰富的体验,我把我对课文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他们。我会尽量第一个把所有作业做完,然后供大家参考,给他们提供怎样做作业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的分享过程中,我一直在建立着我与了解我的朋友们之间的信任。让他们知道,关于学习的方面,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不管我是否完全精通,但我会努力地将我的支持友好地告诉他们。因为一切关系的开始,就是来自于信任。这个也为我在这边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基础,详情见“职业发展”部分。这也是我认为的留学除了“富二代”和“官二代”,我们普通人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融入圈子、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利用更多的资源。另外,关于圈子这个话题,我想说的是,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很羡慕那些拥有更好生活条件的同学们。其一,我不是一个愤世嫉俗(或者犬儒主义)的人。其二,因为我周围的大部分“二代”同学们都不是自己挣得钱,花着家里的钱,我没啥好羡慕的。但也并不是说有否定的态度,毕竟这个拼爹的时代有个好家庭也是一种本事。只是我觉得--引用我欣赏的一个前同事的座右铭(第一次见是在
老师的书里)--做最好的自己,拿出自己的自信来,依然一样有吸引人的地方。我的朋友圈不乏有各种“二代”们,做最好的自己,依然能得到他们的尊重,依然能在各种不同的圈子里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最后,我一直在努力将平均 GPA 保持在 3.75(满分 4),但这学期差了很多,因为一直在忙着一个商业项目,只有 3.5 不到。我知道这很难,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希望下学期能补上来。班上的小伙伴们班上的小伙伴们这是上学期期末跨国文化交流课上的小组--我的小伙伴们。他们真的好可爱,哈哈。一起做 Presentation,讨论论文等。很有意思。这种多国家间的同学交流体验,在我之前的国内大学是很少有机会体验的。所以我一直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个人提升健身时尚素养的自我学习 志愿者工作
来了美国我才深有体会,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个人几乎干不成任何事情。世界上的例子太多了,我就说说我周围比较本土化的例子。很多亚洲同学想泡欧美的妹子,但是成功率很低。根据我的调查,其中一方面就是身材原因。和欧美男人比起来,亚洲男人的身材实在是距离悬殊。幸运的是,我自从踏入美国的那一刻就明白这个道理,而且校园有提供如此完美的免费健身器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健身呢?
从 4 月到现在,我已经扎扎实实地 9 个多月,几乎每天的早上都是在 Gym 渡过,除了 Memorial Day 那天,Gym 关门没有去。健身不仅让我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迷人的体型,还让我养成了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因此我每天比其他同学多了至少 2 个小时的可利用时间。之前在北京工作时,由于工种原因,经常凌晨 2 点才睡,将近中午才起。已经记不起过了多长时间的没有早晨的人生。但自从开始健身,我的作息完全地变了:6:30 起床,早餐,去学校。8:00 -- 10:00 健身。10:00 -- 12:00 处理当前的作业,或者上课。下午上课或者娱乐。20:00 -- 23:00 处理当前的作业和商业事务。23:30 入睡。最大的体会是,睡眠时间减少了,但是深度睡眠时间大幅提高。再加上因为之前的工作训练,我对时间安排的高效性相对敏感,什么内容需要在什么事情之前做,哪些条目要依赖其他事物,都相对清楚,所以我有很充裕的时间完成我的目标。
当所有的计划和梦想都在我脑海里清晰的展现时,我每天到点自然就醒了,甚至早在闹钟响的前几分钟。因为每天叫醒我的--是我的梦想。每天醒来,就会想着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已经喝完差不多两箱这种容量的蛋白粉已经喝完差不多两箱这种容量的蛋白粉来上学之前的我来上学之前的我8 个月,240 个早晨之后8 个月,240 个早晨之后
健身,是我目前将其与学习和事业并列安排的、优先级最高的事物。光蛋白粉(上图)就已经喝掉 4 桶。另外,健身,也是我可以将自身价值输出的一个渠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以及私人教练的专业辅导,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专业训练,我基本都开始慢慢掌握。例如,根据肌肉撕裂成长原理,肌肉需要 24 -- 48 小时的成长时间,所以不可 2 天内练同一个部位。在进行大重量的无氧训练之前,需要有足够的有氧训练和热身运动来做支撑。如果需要减小肚子,则需要在快跑和慢跑之间来回切换,通常平率是 6.0 / 7.5 之间切换,最好也适当增加倾斜度。如果想要练胸肌,则飞鸟和杠铃是最好的器械。如果是大腿则附重深蹲需要携带练习。通常是 5 -- 6 个一组,重量为不能负担 6 个以上为宜,一次 3 组。6 周可以看见成效。由于我是瘦型体质,进展较慢,但胸肌、腹肌、肱二头、肱三头和人鱼线也到还明显。
因为我的进步明显,还经常在 Gym 帮助辅导其他亚洲同学。这个也是我价值输出的另一方面。但是,有意思的是:比我胖的同学跟我说,胖子很难塑形,因为我们需要先减脂;比我瘦的同学对我说,瘦子很难长肌肉,因为先要有脂肪。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所谓的借口,我都可以,你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上面提到,因为健身而培养出来的规律作息,让我有时间享受丰富的家庭早餐,和空气清新的早晨。我也因此多出很多时间来学习其他我感兴趣的话题。时尚,就是其中之一。由最开始的一窍不通,拙以为 ZARA 就是时尚风向标,跟着他走就不会错,到现在的审美观念:挑衣服先看剪裁和面料,最后看品牌。
首先是剪裁,我了解了修身休闲裤的维度,Slim,Skinny,以及低腰 Low rise waist;修身休闲衬衫的维度,Regular,Slim(Trim、Muscle);Super Slim(Trim);正装的尺寸转换:欧码 42,美码 32,以及中国码 175;正装衬衫的尺寸,领围 14.5,袖长 32 -- 33。是否收腰,以及袖子缝合处的处理方式(是否是立体剪裁),西装是否是双扣,平驳领,双叉口等。我的经验是,其实根据个人身体特征找到相应适合自己的款式。这里推荐几位老师:
老师--一期一会,和
老师的:男装必备单品
。一个金科玉律是:衣服永远选择比自己实际尺寸小一号,就不会错。其次是面料,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虽然一开始很难分辨,而且也不觉的重要,但是最费解的是:人的眼睛对面料是很挑的。你可能说不上来某件衣服为什么比另一件差不多的感觉要好,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面料的原因。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作为兴趣,我目前了解的基本有:Cotton, Silk, Nylon, Wool, Acrylic, Polyamide, Polyurethanes, Polypropylene, Polyvinyl Chloride, Rayon, Acetate, Polythane(Elastan), Cashmere,从穿着舒适度的等级来讲:皮草、丝绸 &
羊毛 & 莱卡 & 一般棉、麻 & 普通化纤。所以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外界对 ZARA 评价很低,因为他家大多是 Nylon,Acrylic,Polyamlde,Rayon 等化纤面料。详细的看这里: 。另外说说品牌,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方面。因为身处美国,有比较好的条件去研究这些各个品牌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针对人群,市场策略等。Burberry 西装,风衣非常不错,面料上乘,剪裁得体,典型的伦敦范代表,适合高端场合。Ferragamo 的皮鞋,腰带等皮制品做工考究,很有意大利风范。LV 和 Gucci 的包质量很赞,但是根据我的观察 LV 经典印花已经烂大街了,而且经典款基本已经是街包,基本人手一个,不建议入手。如果想寻找那些可以代表自己独特品味,同时质量和设计又不错的品牌,则可以考虑这些:Boss -- Hugo Boss 的腰带,D&G 的包,Ted Baker 的套装和海军短呢子大衣,Brooks Brothers 的衬衫和正装,Paul Smith 的皮制品等。如果想追求潮流且需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但又不想有沉重的经济负担,我觉得这些品牌应该适合你:Massimo Dutti,He By Mango,J. Crew,Banana Republic,Armani Exchange,Coach 以及 Nike 旗下 Cole Haan 的皮具等。最后,如果你还是学生一族,剩下一组 High Street 品牌推荐给你。英国的 ASOS,River Island,质量一般,但是服务非常到位,Uniqlo,Gap,American Apparel,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皮鞋的话,我推荐平价的 Adol,细心挑总能够挑到不错的款。
长叹一口气,说完了服饰,说说男士护肤产品。用跟不用效果真的有很大不同。看下面一组照片对比。没用任何护肤产品时,满脸痘没用任何护肤产品时,满脸痘用护肤产品一个月之后 用护肤产品一个月之后
这些都是无任何 PS 的照片。这组对比说明选对适合自己的护肤产品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需要保养的男人(某知友说过了 22 岁就需要考虑保养了)。
高端的我推荐 Lab Series,由雅诗兰黛出品。洗面、护肤和抗老化都做得不错。 具体用法和推荐产品,可以看这里: ( 老师)。但我要说的是,这个产品的价格在美国到还凑合,在中国确实会比较偏贵,所以我更推荐另一套中端产品,也是我一直用的:Anthony。他家的控油和防晒都做得非常不错。它让我的油性皮肤第一次找到一款产品,能让我一天下来不洗脸,脸上也不至于出太多油、不会看上去油腻腻的。洗面的话我推荐 First Aid Beauty。这个是男女都可以用的一款产品。效果特别棒,泡沫多,深层洁肤,洗完也不觉得干燥。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 Fragrance Free 的产品,因为我印象中只有低端产品例如,NIVEA 等才会加香。中高端产品(以上提到的)基本都是 Fragrance Free 的。
关于男士香水,我推荐 Blue De Chanel,厚重但不刺鼻。我特别喜欢它的低调的气质,彰显男人品质。如果打扮得当,再配上这个,会让个人形象瞬间提升很多。延伸阅读: ( 老师)。留学前,从来不会自己剪头发,也很少做饭。过来之后都是自学成才,现在竟然成了剪发能手。在 Amazon 上花了 $50 多,买了一个电动推剪,力大无比,简直比国内同等价位的高出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噪音也很大。充一次电可以理发 10 次左右,每次大约 30 分钟。在另外一个剪发用品专卖的网站上买了一套剪刀(包含平剪跟牙剪),配合 8 个不同长度的卡尺,还是蛮不错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剪刀竟然是从深圳用 EMS 发货的,花了 15 天才寄过来。之前发型师设计的发型之前发型师设计的发型自己剪得发型自己剪得发型这是在前感恩节晚会上,当地的社区举办的一个晚会。第一次吃火鸡,感觉味道挺奇怪的。遇到很多有意思的朋友,亚洲,欧洲以及本地的。感恩节在这边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所以大家都很重视。我感觉这个节日相当于中国的除夕,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假期自己做的早餐假期自己做的早餐厨艺可能是我最不擅长的了。牛肉还是同学送我的。勉强来了个煎蛋。再就是煮面了。在国外对于我来讲,可能吃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我也经常参加这边的志愿者活动,接触当地的社区,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真实的美国,更加提升了我的口语,以至于经常有过来来旅游的朋友邀请我给他们做翻译。上次就帮一个来这边生美国宝宝的青年有为的爸爸和年轻漂亮的妈妈的家庭办理宝宝的美国护照等事宜。美国护照竟然是在 USPS(美国邮局)办理的,好奇怪,哈哈。现在,对于在美国生孩子的一系列流程,已经大致了解。有需要了解细节的同学们,可以咨询我哦。最近的一次活动最近的一次活动职业发展继续运营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本地商业合作
职业发展也是我一直非常看重的。包括目前的学习,都是一直围绕的职业发展进行。自己之前的工作室也会一直努力坚持下去。这个就好像是我所有的 IT 工作积累,包括前端 MVC 框架等。之前写过一个 ActionScript 版本,正在筹划写一个 Javascript 和 PHP 版本。这些类似于个人品牌的资产,我也一直在努力建设中。
上文提到,通过分享、奉献等方式帮助周围的小伙伴,提升我在周围的人群中的“靠谱”指数,大家都理所当然的形成习惯,如果有学习、健身、时尚或者 IT 相关的问题,都会咨询我。并且幸运的是,还有自己的 IT 品牌,就会比较容易给周围的创业家们提供初始的 IT 解决方案。虽然由于精力有限,我也会努力提供稳定的、高品质的 IT 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特别是提升用户体验,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提供产品的特点。一方面是之前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则靠的是周围小伙伴的信任。目前商业化这块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也是工作之后留学的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当遇到对的合作伙伴时,一个项目的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当然,成功很难,但是这种创业的体验是很难能可贵的。娱乐活动探索这里的每一个元素体验不同的文化
这里也是我个人值得骄傲的部分。从开学到现在,在做好以上工作之余,我几乎游遍这里的每一个历史古迹和值得参观的地方。从自由之路的 Uss Constitution 到 Rockport 田园风光的小镇,我能说出这些地方的不同特色;从 MIT 的 Student Center 到 Harvard Square,我知道哪个食堂提供又便宜又免税的中餐;从观光船到 Duck Boat,我会告诉你最佳的游览路线和时间。以及 Charles River 夏天的晚间免费露天电影;小意大利城的经典冰激凌;ChinaTown 的大部分美食(我对吃不怎么在行,都是托朋友的福才找到的),4 -- 5 月份剑桥举办的亚洲美食节展等。当然 The MFA 等艺术展也是不容错过的。经典大龙虾经典大龙虾坐上三轮观光市区 坐上三轮观光市区
体验不同文化也是我在这边努力探索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我的朋友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来自意大利、韩国、日本、阿拉伯、俄罗斯,乌克兰,台湾以及当地人等。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着实给我们的互动中带来不少惊喜。万圣节 Party万圣节 Party和逗比意大利朋友一起 Apple Picking和逗比意大利朋友一起 Apple Picking阿拉伯室友 阿拉伯室友 学校举办的迎新年留学生晚会学校举办的迎新年留学生晚会教堂里学习圣经中的故事教堂里学习圣经中的故事小镇 Beach 之旅小镇 Beach 之旅
这就是我目前的学习和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很多时候周围的同学总是问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从容不迫”?我想说节奏真的很重要。因为有之前的工作经历,现在确实可以比周围的同学更好的处理时间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经常有人问我,你工作 7 年还不成家立业,花光所有积蓄来留学,这样做值得吗?我想推荐《肖申克的救赎》给他们:&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最后,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很幸运的人。之前完全没有想过能在北京工作,甚至能成功留学,但是这一路努力下来,真的有不少奇迹呢。有人说:“喝大力,出奇迹”,我却始终觉得,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或多或少就会有奇迹。所以,我的故事讲完了,嘿,轮到你了。
深夜食堂帮起了个好名字,新书就决定叫什么都不做
:)2010年夏天,从第一家公司辞职,工作三年,攒了20万,算了一笔账,一天花300块,20万可以花差不多两年,差不多够环球旅行了。走完澳大利亚,三个月花了2万块,回来写了本书,卖了三万块,一看这钱还变多了,可是自己同时也发现,最初环球旅行的热情也烟消云散。你说环球旅行多有意思呀,而且还可以写书赚钱,为什么会烟消云散呢?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在尝试了无数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学语言啊,学吉他啊,练人鱼线啊,并且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想明白了: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太难了,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是最简单的,就像我现在又回来上班了,你说那么多人讨厌上班,但还是每天挤着地铁,成为心事重重的上班族一样。 你看,所有人都上班呢,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能好意思说难吗。 当然从澳洲回来后,暂时还是有点钱的,不至于穷到上班的地步,刚好有法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法国留学全世界最便宜,有房补,免学费,一年五万顶天了。 于是又算了一下,21万够我花四年,就是说又有四年不用去烦恼今后的人生该怎么办,简直比环球旅行都要划算得多。所以就来法国留学了。法国留学要先读一年语言学校学法语,我报了一个专收中国人的野鸡学校,然后不去上课,整天宅家里打游戏看动漫,当然天天这样也是不行的,就好比一个宅男偶尔也会有想出去走走的冲动一样,偶尔我也会突然热血一下,我记得有一次突然觉得要好好学法语,然后每日每夜的背单词,十天背了5000个。又有一次决定要实现梦想考音乐学院,每日每夜的练古典吉他,最后还真被一个音乐学院录取了。 当然这些理想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是太难了,”喜欢”和”自己没得到,想要” 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同义词, 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男神女神,对头像点个赞很容易,但要推到他们可就难了。 所以我有一波没一波的和自己做斗争,一边幻想着美好生活的无数种可能,一边对世界妥协着,到最后我还是妥协了,我渐渐开始坦然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当如果一个梦想没完成,一个计划没执行时,通常不是你想象中的“因为懒惰和拖延症或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没发挥全力”,而是自己的极限就在那里,只是你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了而已。 所以我决定去混个工科文凭,免得毕业后真的饿死了。 我喜欢大海,法国一共有84个免费公立大学,我把靠海的大学圈出来挨个寄材料。后来数了数,发现靠海的学校就那么十几个万一申请不上就二了,于是又把阿尔卑斯山附近的也圈出来,靠海不行靠山也是不错的。 这样凑到三十多个,最后四个学校回了信,东看看细看看,挑了个规模最大的就去报道了。 我对法国的学校真是没什么印象,无论是语言学校还是大学,我都基本没去上过课。但学校食堂我是经常去的,因为那里三欧元管饱,时不时还免费。我去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会强烈的感觉自己不属于那里,我看到各个国家的年轻人欢聚一堂,他们的面孔是那样的不同,并且所有人都在放声欢笑,这种笑容我只在当年和小伙伴YY自己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时候,或者是冬天的夜晚翻过宿舍的铁墙,走在网吧包夜路上的时候才有过。 那是要去做什么让人兴奋的事情,或者是追逐什么光芒的人才会有的笑容,我连明天去干嘛都没打算,所以那些是肯定不属于我的。那我做什么呢? 我什么都不做,不结交朋友不近女色。找个好风景的房子,有一次找了一个山上特别棒的古堡,远处是阿尔卑斯,山下是老城,旁边是古罗马剧院和教堂。我每天就打游戏,看动漫,累了就睡觉,每周坐上下山的缆车去超市买一周要吃的食材,心情好就做好吃点,闲麻烦就煮一大锅咖喱,刚好一星期的分量,吃完了一锅咖喱,一星期也就过去了。我吃饭就端着个大盘子,坐在古堡的石板窗户上,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都是去古罗马剧院遗址看例行的露天音乐会的。我不用掏钱,坐在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了。 重新回来上班后,同龄人都比我有钱了,甚至去那些热门互联网巨头的应届生,一个月也赚得比我多。我看着挺羡慕的,因为我没车没房,现在说实话有点着急。所以这不是一个游手好闲最后还能理直气壮的逆袭人生的故事。就算我以后真的逆袭了,我也不会写出来好让别人投来膜拜的眼神。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逆袭,女神就那么几个总不能被屌丝们一次又一次的推倒,好让所有人都逆袭一次吧。 所以那些正能量的故事,听听就好了,洗脑了就不好了,如果不相信世界是灰色的,非要来点希望之光啥的,和别人比惨可能更靠谱一点。逆袭的人少,倒霉的人可多了去了不是么。 但如果时光能倒流,我还是愿意在过一段这样完全没有意义的时光。我来法国念书,不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圆自己的旅行梦,留学梦,不是为了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我来法国,就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便宜实惠,正是无所事事,混混度日的好地方。这样我年轻的时候,就有了一段什么事情都不做,过了今天不去想明天,真真正正空白的日子。 大部分人做个什么事情,总想有个计划,有了计划,就觉得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安全了,不会脱节社会,不会饿死街头了一样。工作的时候,就想着什么职业规划啦,房子车子啦; 脱产留个学也一样,什么完成梦想遗憾啦,接触西方世界啦,知识充电啦,就连一冲动辞职来个想走就走的旅行,都一定要想着旅行的时候要捞点什么回来,要证明自己很厉害很厉害,然后回头找工作的时候能把这段游手好闲的时光包装成展示自己独立的正面材料,再不济也要路上骗个炮什么的是吧,平时陌陌约半天也约不到一个,在路上可不能错失良机啊。
可是,年轻的时候,什么也不做,真的也是很棒的一件事情。有时候,我坐在窗户上,看着连绵不觉的细雨洗刷着山下的城市,心里涌起慵懒的睡意。雨天真的是非常温柔的天气,雨声唤起心中的忧伤,同时又给你莫名的安慰。就像雨天坐在窗户上发呆的时候,我总会心想再这样下去,以后会不会真的就自暴自弃,饿死街头啊。 但仔细想想好像就这样死了也没什么,心情反而释然,于是又精神抖擞的从窗户上走下来,打开电脑,就着细雨和炉子上小火温煮的咖喱,开始撸LOL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转载要注明作者哟这篇答复的初衷,一定不是鼓励大家去国外找个学校躲起来,每天荒废人生。 我觉得什么也不做挺好的,所以我想把它描绘下来,对世界说:“这样其实并没有错”。 但这样同样也没什么值得炫耀,也不值得羡慕,都只是普通生活的一种。 在描述自由的生活和意境时,很多人喜欢隐瞒部分其实很重要的细节,比如自己是高富帅白富美啦,自己有美国护照啦,自己重点大学毕业啦,自己家里有后路啦,自己后有团队策划连拍照有摄影师啦......然后怂恿大家: 快辞职吧快去旅行吧快去留学吧快去开咖啡店吧,只要粉我给我点赞买我的书,普通得向你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也可以像我一样自由的走向人生巅峰哟。 所以每次看到这些网红的煽动,看到她们好看的脸无辜的眼神,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 这肯定是她们背后的团队的策划,一定不是她们的本意。 另外统一回复几个小问题,继续温暖大家的心灵: 答主很遗憾(意料之中)的没有毕业,成了辍学人员。 答主目前没车没房。 答主股票刚刚亏了四千块。
英语课班上有一个强军计划的研究生、已经35岁有家室的人了。饱经风霜的脸在我们这些幼稚的面孔前显得更像一个真正的男人。每节课他都要带着热水壶和纸杯来、在上课前给老师倒上一杯热水。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的回答深深的触动到了我:我希望老师期末改卷时能放我一马
总结三个词代沟、脱节、不后悔。说说我的情况,我06年二本毕业进入移动,结果不在编,气不过,熬了四年,边工作边复习,考上研究生,10年终于欢天喜地的去南理工读研了。13年毕业。代沟:面对一群普遍小我三四岁的同学,我感觉跟不上趟。他们喜欢晒QQ(QQ我们前后那几届的也玩,但是渐渐就潜水了),喜欢刀塔(我们当时玩魔兽争霸),喜欢熬夜通宵玩(这个对我来说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去适应),喜欢猫扑、三国杀、人人网。他们思想更开放。脱节:作为信息类的研究生,脱节是必然的,我本科毕业时,同学们有人搞好个单片机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进来之后搞的都是ARM、嵌入式甚至DSP等东西,感觉落伍了,于是恶补。不后悔:确实,工作之后再脱产读研会有些劣势,比如有些公司不承认你之前的工龄,比如之前的几年少拿了不少工资,比如研究生一年比一年工作不好找、一年比一年不值钱,比如毕业年龄比人家大,有些公司不肯要,进入一家公司还要从实习开始,再比如培养读博人才上,导师明显挑年轻的。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感觉,在专业视野和能力上确实有了质的变化,在身份上也摆脱了二本的束缚(招聘要求双985或双211的名企也在不少,对此我只能忍了),就业上相对本科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好的去向以及更高的工资,关键是也交了不少好朋友,学会如何跨越代沟和别人交流,借着学校的运动场资源养成了长跑习惯,减了肥。所以不后悔。从社会回到学校你至少会感到有三种东西是之前错过而现在需要把握好的:1、图书馆。免费、量大、全面、专业、安静、氛围好,世界上最神圣的地方之一。之前本科时虽然也感觉不错,但是回炉后这种感觉更强烈。2、时间。有大量时间了,不用完成没完没了的工作,自由度较大,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知识、搞课题、锻炼身体、读书(专业的或非专)、谈恋爱……仍然不够用,但总算压力是自找的,比领导上级强加的要好。(每每看到宅在宿舍里彻夜刀塔的同学,一种时间被挥霍的可悲油然而生)。3、方向。过来人,知道该怎么走才划算,这时候就不大会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乱学了,当初在工作中信誓旦旦“如果我能再回到从前(或大学)我一定会……”可以履约了。至少第一个星期我就把PPT和Excel找几本图书馆不错的藏书给拿下了。(弟弟妹妹表示不解,我只能耸耸肩,图样图森破)不要试图以过来人的姿态跟弟弟妹妹们介绍外面的世界以及如何在毕业后工作中避免犯错,这样可能会产生隔阂,而且没有经历过的他们理解不了你的想法,该犯的错,无论你是否提醒,之后他们还是会犯,就像你当初那样义无反顾。然后就是,再次站在校园里再看外面的世界,你会更客观,也更会觉得,原来偏激是这样容易的事情,之前工作中遇到的不公以及对工作的不满现在看来不过尔尔。对于我原先的单位,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但已经出去的人冷静下来再看,里面也不好不坏吧!有了这样的境界,无论今后再干什么,在哪儿工作都能平心静气了。
看到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忽然有种不是孤军奋斗的兴奋感又有种不再只是这里风景独好的失落感。在北京上的大学大一退学。工作三年来到了日本。在语言学校的时候我也犹豫过。周围还是反对的声音居多。有一天同学带我去看武藏野大学的文化祭。把我俩都感动哭了。周围是热闹和笑声。独独我俩哭成了泪人。那是因为看到当年辜负的青春被他们演绎的如此精彩。是看到他们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那种忘我陶醉的神情。是他们解释自己的时候那种改变世界舍我其谁的骄傲。那一年我大一,和室友吹着牛逼,在教室打着哈欠,第一次和哥们儿去网吧通宵。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读书可以做什么。只是单纯想一定要出国。好比跳出一个框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一年我做推销员,我厚着脸皮打着电话听到无数次嘟嘟嘟。那一年做服务员,因为同事的错误被客人嘲笑连大学都没毕业。那一年站柜台,被店长算计闹到总公司。那一年做秘书,不会打理自己生活的我开始学会规划别人的生活。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寻找我想要的。当站在武藏野大学操场我哭成泪人,对我朋友说,我想上大学。他默默点头说,你有你的东大梦我有我的美术梦。努力!当然我没有考上东大,不仅仅是因为有年龄限制。他最后还是回国了,不仅仅是因为311地震。当我现在站在神奈川操场,看到的是他们用青春努力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无聊的,有价值的无关紧要的,巨大的不起眼的事情上。是热情是喜爱。当我打完通宵的班早上五点回家可以看到游泳部野球部的人已经早练结束。当我十点十一点上班、下班的时候,可以看到交响乐部,各种部的人刚训练结束。当我第一次参加ゼミナール和小组人围绕一个课题研究讨论的时候,当我开始动手做实验,接手病人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写出一个十几页实验报告的时候。当我可以列出一排文献参考的时候。我都被自己被周围的人感动着。坐在教室里,我其实跟他们没有区别。都在寻找自己未来的路。只是他们比我更相信社会的美好。如果要说体验,那只是我终于走在了自己的路上,而那条路的景色越来越清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1. 学校里的人怎么都这么傻?2. 学校真安静3. 年轻真好4. 吃的真便宜5. 小姑娘真好看,只要年轻就好看。6. 学术水平真的很一般。
谢邀。没太多感觉,就一句话:”本科曾经荒废掉的时间,我现在补回来“所以,时间不够,因为想装进去的太多。完毕。————————以下,基本是废话————————这如果是八卦猎奇向提问,完全没有意义。这事儿看着不酷炫,动机挺纠结,实际略尴尬。也不存在什么奇怪的糗事,因此,学习这么无趣的细节就不展开了。如果,问这个是拿来为题主的选择做参照,那么,感觉是纯私人化的体验,并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不如回到动机本身,简单说说回学校这件事情。在一般人的认知中,读书→工作是正序,如果倒回来走,难免觉得错位。面对这种不协调,也许有人觉得应该会有奇怪的展开,说不定有很好的变化。其实没有,不过是换了个环境罢了。你还是你,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感受上会有差异,但对行为,很难有大的影响。(这里的行为指的是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习惯)虽然环境的改变,短期内必然改变行为。(这里的环境包含广义的人、事、物)但仅由环境影响而改变的行为,长期依然是要惯性回归到旧习。如果觉得环境改变,一切能变,只能说是天真。不信,你回头看,大部分的变来换去都是在重走老路。而如果真心不满现状,想自我改变,那么请从心理入手,自发改变你对事物的态度。(这里的态度着重指行为倾向)态度变化,行为自然积极跟进,这时改变环境是加速的推力。所以,不要认为外力值得依赖;感受不重要,环境变化不重要,你的态度才是关键。此外,光有态度不够,还得往下落地。手机码字太慢,这个就不说了。以上。
更新学校信息:我不想被人肉啊所以就不说是哪个学校了,如果大家对来美帝读MBA有兴趣,就去chase dream上翻翻过去的帖子,美国很多学校都给奖学金的(甚至是全奖),尤其是几所state university,我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方向的,其他就不多说了~~如果你够优秀,选择范围更广,我认识和我一起考G的有位同学JD/MBA拿了Harvard, Yale和Duke貌似所有学校的全奖,但是他GRE和LSAT几乎都是满分,本科两个学位GPA4.0。。。。。只有给跪的份。。。====================================================工作7年现在美帝读MBA,并且怀孕中!我辞职的时候,我同事都说,你太有勇气了啊。如果他们知道后来我怀孕了,他们就一定会觉得我疯了。。。工作几年后,再回学校脱产读书,最大的感受是:我知道了我为什么要上学。关注这个问题的人,相信你们都想过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转行,比如增加阅历,比如为了学历。脱产学习意味着没有收入,毕业后要重新找工作,这是很大的opportunity cost,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只有你自己可以衡量其中的得失利弊。当我工作7年之后,我思考了一下做出了重回校园的决定,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1. 从大学的时候我就想来美国读书,但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尤其是工作之后出国几次,觉得还是想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增加自己的经历。2. 我在日企+欧企工作了7年,学习到了很多日本人和瑞典人身上工作的优点,同时也感觉到他们的局限。我看到很多美国公司这些年巨大的发展,我很想在美国工作几年,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3. 我想在读书期间生个孩子。作为一个29岁已婚未育女青年,在北京的职业发展你懂的。我没打算永远丁克,所以权衡了一下,最后觉得上学期间生个孩子很不错,有假期,上学也没有上班那么辛苦,毕业之后不耽误找工作。因为我是全职读MBA,所以我身边所有的同学都是辞了职脱产的,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理由。在申请MBA过程中有一个Essay问题是Why MBA,在这个Essay里,你需要说服招生官,也同样需要说服自己。其他的几点感受:怀孕:这个别人都没说哈哈哈哈。认为我是人生赢家的同学,你们太naive了,个中艰辛只有自己清楚。我是来美国之前发现怀孕的,来了就开始早孕反应,几个月吃不下饭。MBA的生活并不难,但是事特别多,一天下来正常人都累得要命,何况一个孕妇。我放弃了所有的social events,晚上从来不学习(我基础比较好所以考试也都考得还可以),为了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9月去atlanta参加national black招聘会,每天累得要死回家的时候还没赶上飞机,当时在机场嚎啕大哭觉得对不起宝宝。。。但是你问我后悔吗,我觉得我现在挺后悔的,但是也许2年之后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幸运的事情。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女同学:organize好自己的生活和时间,怀孕期间宝宝最重要,其次是学业,我认为读书期间的social全是扯淡,可以放弃。钱:我很幸运拿到全奖,因为我们学校特别特别特别大方。。。而且我老公目前在国内全职工作,我在工作期间车房都解决完了,有些存款,所以从来没有经济压力。我同学也基本上都有些家底,所以我想工作过再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不用太发愁钱的事。当然也是因为有过赚钱的经历,更明白赚钱不易,时间不能浪费,所以读书找工作也相比大学的时候更加认真。但是美国其他学校的MBA是很贵很贵的,我认识很多人都背了将近100万的贷款,他们在学习和找工作的事后肯定压力也很大。校园生活:背着书包,走在美帝的校园里,图书馆里,深深地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人际交往非常单纯,穿着打扮很随便。就是美国的饭太难吃了。。。社交:我25岁之后这几年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不需要和每一个人交朋友。现在我看着我的年轻同学们喝大酒装着特别开心的聊天什么的,我心里就会默默地想:这都是姐玩剩下的了。。。。。。先写这么多,孕妇容易累,之后再写写关于学业和找工作的心得。。。
「辞职去读研,我学到的九件事」这段时间陆续收到一些童鞋对这个回答的赞同,我也一直在看别人的答案,自己还在不断继续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看到下面这段话,觉得解开了我最近心中的一个疑惑,与大家共勉——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下面是我回答的正文———我2013年8月辞职读研,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这段时间的生活,就是“心有余力”——在这一两年的gap year,你少了一些社会压力,转变为“心有余力”,这会让你去做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必需”的事情。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从底层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毕业参加工作时,无疑是前两个;辞职去读研,让我开始思考第三个(虽然也没完全实现,但是有心力去想了,这样)。想了想,自己完成了怎样一个心愿清单?我梳理梳理,有以下九件:1、补充感兴趣领域的知识框架我是跨专业读研,本科法律,研究生新闻。因为一直对新闻感兴趣,所以所有的工作经历都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在实践中无疑会收获很多零散的工作心得,但是当放进一个知识体系里面去看的时候,你会觉得,哦,原来这个环节我是没想到的;或者是,哦,老纸想了好几天的事儿,原来麦克卢汉一句话就解决了啊。==也就是智慧结晶、开卷有益之类的读书益处,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2、沉下心来写作读研无法忽略的一件事情就是学术。我之前是做运营的,其实在工作中一直在写作,写策划文案写微博微信写新闻稿子写软文写PPT… …但是这与正经的、认真的梳理自己的思考是两回事。在读研期间大大小小的作业、pre也有几十了吧,我会在这之中发现很多宝藏、也有自己在逻辑梳理上速度和质量上迅速的提升。当然,在知乎之类的知识分享社区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工作之余这样做了。对于我这种菜鸟来说,读硕士的这段时间倒是我正经写作的开端,感谢重回图书馆,让我更坐得住了。3、重新审视此前的工作其实我们都明白,正确的工作方式应当是投入、跳出、再投入的。在一段投入奔忙的工作之后,应当跳出来,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段工作。在工作的时候,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这样做。只是,不是尼玛劳纸刚开始思考KPI变了,还扯前面那些没用的干嘛;就是,本来运营就是24小时全天客服狗,难道要在睡梦中还想工作么… …以上两种想法都是很幼稚的,但是就是这样内因外因的让自己渐渐的沉浸在一个工作、下一个工作、下下个工作,而没有去真正思考“工作本身”这件事。好吧,我表示,真的是“工作不饱和”才让我去思考工作本身;同时,请允许我为此前的犯懒表示忏悔。4、认识有趣的人纵观整个清单,我反而觉得这是这一年多里收获最大的一件事儿。当然,这一点你也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只是在我这儿,这件事在这一两年从失重中找回了一些平衡。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进入工作之初对于社交那叫一个澎湃,巴不得去认识所有人;渐渐的,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也只是加个微博互相评论的关系,再过不知道多久,只想说八个字——有事说事、别扯犊子。在读研的过程中,首先,你无疑会认识一批人——与你一样的、选择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人,这些同学肯定是与有极多共同点的;第二,具有“社会身份”去认识人、和“学生身份”去认识人,情景是不一样的,这点大家应该都能感同身受;第三,与工作类似,重新审视社交这件事。或者说,将这件事本身悬置,而直接去看,认识新朋友所得到的视野和快乐。5、给自己一个从头开始的机会临近毕业又要开始找工作,会再次经历各种各样的面试。最近前前后后也聊了近20家公司,得到很多肯定、否定,价值观,甚至也有很多人挑战你过去的工作经历,等等。我现在的感受是,可以很欣然的接受这一切,面对任何压力面在心态上不会觉得任何自尊上的挫败或是挑战。社会身份、经历和地位,反正也是上学前的事了,写在简历里字数挺多,但是更多还是融入了你的谈吐和思想,可以先搁置一边,是锦上添花,甚至不提也可。同时,距离毕业还有一年,我知道一切都来得及学习和接触。有的时候,还觉得被打击打击挺好的,毕竟工作了之后,没那么多人总跟你说实话。==另外,每一次面试都是对新的领域的一个学习,和很多大牛有了深聊一个小时的机会,这种一对一的对话坦白讲,要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还多。也难得有机会把自己的经历和这么多人单独分享,又从侧面会看到很多人这份经历的疑惑和看法,也挺有趣的。==6、去到自己最向往的一个企业实习一边以工作者的身份实在的去体验这个地方,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他人的生活状态,告诉自己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实在的成就感、什么是表面鲜亮的光环。7、进行一次认真的长途旅行之前工作的时候一直郁闷,没有时间做一个长途的旅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抽了半个月的时间去了期待已久的台湾。这与工作中的旅行最大的差别是,中间没有任何工作上的事情纷扰或者干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享受景色的过程中。当然,这件事是因人而异的。也许休年假也会带给你一样的感受。我个人认为在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行走,带给自己的收获亦是不同。8、思考人生听起来很假,但是坦白讲,回看这一年我确实用了很多时间来想这件事。大概会有很多的东西一直在你脑海浮现,钱、家庭、物质,等等,常常会在脑海里一次一次重构。在面对下一个选择路口的时候,这些要素的排序在渐渐明晰。9、满足自己个一个心愿好吧,你有多久没去想想自己有多少大大小小愿望还没实现、多少觉得“本可以”的事情因为拖延而没去完成。忙碌已经成为了对自己内心初衷逃避的一个藉口。但是每个人活到二十几三十岁,多少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一直忽略它、让本可以发出光芒的自己碌碌黯淡着,不觉得可惜吗?偶尔去做一件在心底按捺已久的事情吧。无论事大事小,一旦做成了,嘿,别说,还挺舒爽的。
似乎回答的各位都很有计划而且比身边的小男生女生成熟很多,唔,同是工作五年再回去读研的人,突然觉得自己果然一如既往地笨拙啊。作为一个比较迟钝也没有什么太大抱负,仅仅是比较喜欢读书的文科女生,来贡献一个不同的视角吧。 一是代沟。本科期间,寝室六个妹子,有五个都看过金庸原著,同学之间讨论完全无障碍。再次回到校园,我发现金庸真的已经脱离他们的时代了,我比较熟悉的人中读过原著的不超过五个。这样也就算了,连电视剧看的都不一样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就习惯于原著加古天乐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黄日华陈浩民版的《天龙八部》,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你能不能想象,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疑惑地问:“古天乐还曾经白过吗”时的感受?真的是像被雷劈了一样,完全难以置信。寝室里两位妹子,只看过黄晓明版的《神雕》,胡军版的《天龙》和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我从原来的震惊到慢慢接受,现在提到什么事或者什么人时,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听说过XX吗?”上学期《爸爸去哪儿》播放之前,我说:“孙莉就是黄磊的老婆。”妹子回答说:“黄磊是谁?”就酱~~附图:我心目中的古天乐她们心中的古天乐她们心中的古天乐我心中的展昭她们心中的展昭她们心中的展昭 二、时间多了很多。真是有“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第一学期回到学校,不管晚上几点睡,我早上都会在七点半之前醒,上班时形成的生物钟。有时候醒来在床上眯一会儿,或者每周日的晚上想想明天没课,都感觉特别地愉悦。时间多了好多,工作日和休息日完全没有区别,想什么时候看电影逛公园都行。春天北京的花一茬一茬地开,秋天大觉寺的叶子黄得金灿灿的一片,不用赶在周末人挤人地去看,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主安排。 附:夏天早起跑步拍的校园 三、自由。总是在学校的人大概很难理解这种感受。陶渊明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只有曾经真真切切地被管束过的人才清楚个中滋味。我本科读的理工科,工作时在做公务员,现在回来读历史。身边的人大部分都算是心思比较澄澈的,主要心思还是用在做学问上,甚至第一次班级聚会,互相不了解,在饭桌上张口就聊学术,诸如“我家是XX的,唐朝时叫XX,宋朝时叫XX,明朝时叫XX”之类的话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个人都感觉特别自由畅快。我之前的单位,整体环境还是很好的,单位小,所以领导同事关系都不错,但是每天下了班回家还是会长出一口气,觉得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了。因为无论怎样,工作时展示的都不是原本的自己,自己情绪总不能完全表现出来。在学校里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工作生活没有区别,每天的主业就是看书学习,在寝室或者在图书馆自习室都可以,没有哪根弦是紧绷着,不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表情来应付别人,只要面对自己就好了。所以这一年半的学习,让我坚定了之后自己要进高校教书的信念,实在是太喜欢在学校的生活了。 附图:去年史景迁来中国,中间有一站是到我们学校来演讲,学校只在历史系的主页上发了一条通知,都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结果那一天至少来了五百多人,原定的小教室不得不换成了最大的,除了老爷子站的那一块儿,连讲台上都站的全是人。那天真的颇多感慨。——————————————下面是我了解的其他人生活的分界线———————————— 我刚才说了,我只是个没有雄心大志的人,其他人和我应该会有所不同。
一、我的男朋友。我们俩是高中同学,他是工作四年后回学校读书的,明显跟其他男生不同。从工作上讲,他们实验室经常要跟其他单位的人一起做项目,他就比较会和其他人沟通,做事情有条理,分得清轻重缓急。无论是导师还是其他同学都比较信任他,工作交到他手上比较放心。从心理上讲,有紧迫感,因为其他的高中同学和本科同学差不多都安定下来,买房生娃了,所以他无论是学习还是求职,都不肯将就,态度要认真谨慎得多。
二、我们班的班长。班长也是毕业五年后考的研,比较会活跃气氛,喜欢参加社交活动,班里的大小事都能揽在手上,现在已经是研究生会主席了。但是呢,在追求女生或者做学术方面也没有觉出来特别有优势~~ PS,如果原来单身,再次回到学校,无论男女生想在校园里找人谈恋爱都很困难啊!!!女生的话身边全是小男生,张口就叫你姐,你下得去手吗?男生也没啥优势,比别人大个好几岁,本科小妹妹都得管你叫叔,研究生同学觉得你老大不小了也没啥经济基础,同年龄段的博士学姐也瞧不上你啊。我原来工作时,大家普遍觉得我条件还不错啊,配我男朋友也不差。等回到校园,大家都表示,你要抓紧啊,赶紧领证结婚。说起来都是泪~~
我能讲一下一个我很佩服的同学吗?我在爱丁堡读书的时候,部分同学是有工作经历的,里面有一个男生我印象特别深刻。30岁,智利人,有2个女儿,老婆在这里陪读,长着一张略为沧桑的脸,之前在智利某投行工作了3-5年,来这里是想做低碳投资。我和他合作过2次,有次合作是一个持续了3个月的咨询项目。非常靠谱!职业素养非常高!word ppt excel 办公室软件三大件玩得各种溜,基本上从来没看他用鼠标操作过,全部快捷键搞定。另外他做出的ppt 排版永远高端大气上档次 商业味实足非常注重细节!我们的项目的数据部分都毫不犹豫地给他做。他的耐心细致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的每个数字都是经过他细心验算过的,他会在可能有分歧的地方耐心地标注来源,工作以后发现对待每份工作都要如此沉着冷静有据可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非常会为人处事!我们专业16个人,我们专业的每个人都佩服他都想要和他合作。他有一种值得每个人信赖的魔力,不管是学习还是求职我们都很乐意请教他,他和我们讲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有勇气!工作后会被思维定式所束缚,一些找到不错工作的人会不太愿意接受改变和挑战,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他愿意放弃已有的高薪和title 来挑战自己,我很佩服他。就这么多。
为什么忽然这道题看的人这么多?本来随手一打,看得人多了难免疏漏,所以又修改了一下。以下为个人体验:本人在国内读的本科,工作两年后现在在国外读研。紧促感。横向对比,同龄人都已经月薪上万,自己却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加入无产阶级。父母同学女友的压力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没有了学生时期的从容和蛋定,也不再参加社团、学生会,而是转投图书馆和各类研讨会,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提高自己,这应该是作为男生一生中“大跃进”的最后机会了。成熟感。经过了两年社会洗礼,褪去了一些学生气。可以看穿比我小的同级生们的心眼,也能更理解教授和学校间的人情世故。一年前带我的教授现在升为了校长,当年我果然没有看错(陷入马后炮的暗喜),这对我明年的再就业是一大助力。处理人际关系,真的得当作一门立身学问,而不能像学生时期想得那样随心所欲。目标感。两年的工作让我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学习的目标。而不再是漫无目的、没有重点地学习。我本科专业是金融,文科的金融大家也懂的,到保险公司也就是业务员。于是我针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申请了金融工学领域的研究室。从原来数学都不涉及的宏观微观经济学课本,到现在用外语学习数学建模,研究期货算法,我也算是“咸鱼翻身有望”吧。对金钱的感知。虽然俗套一点,但这才是最真实和直接的改变。学生时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知柴米几何,酱醋几许。工作后,知道了赚钱的难处,生活节制是一方面,对学费的认知也全然不同。与旷课这种负收益的行为算是绝缘了。我大致算过这边一节课的成本按学年算,最少大约是300人民币。因此选满课还要去旁听就成了最佳选择。学会利用学校购买后向学生免费开放的软件和资料库,例如adobe系列、mathematica、SPSS等。这些学校购买软件和资料库在本科生中利用率极低极低,真是暴殄天物。
08年大学毕业,在一大型国企工作四年多,大学期间幻想过出国读书,但觉得不现实,故此作罢。2011年被公司公派出国培训,受到强烈震撼,于是下定了几年也下不定的决心—辞职出国读研。我选择的是德国,去年秋季到的德国,最大的感受是:周围的同学爱说这么几句话:“你九几年的?什么?你八五的?”说实话,这不是夸耀自己年轻,而是心态问题吧,我在国企上班的时候一直做设计,朝九晚五,下了班加上周末就出去玩儿,玩儿伴有时候也不少都是大学生,我混在里面和大学生无异,如果我不说,他们也觉得我也就是大二大三那样。平时下班就拿这个相机满街跑,到处摄,什么都拍,几年下来也拍了不少自己认为的“好片子”。所以这可能是保持我心态年轻从而显露的那么小的原因吧,说白了:自己确实有些方面比较幼稚。还有周围的孩子越来越小,去年已知最小的是94年的,今年出现95的了,个子都很高,看上去都蛮成熟的,后生可畏啊。会出现老师比我小的情况。我在这一般不一定被叫叔叔,88年的被叫叔叔,我被叫做爷了已经。总结一句:他们就算再读十年德语,也才和我一般大。我盆友圈里会分两大类:一类:买房买车娶老婆嫁人生孩子。二类:在德国的好山好水好吃的好寂寞。见大学同学的机会比想象大,因为他们出差。学习状态全无,找了一年,还算开始有点,不过大家不要把这个当一个坑,每个人都不同,毕竟我原来就是学渣,也难怪找不到状态,相信不少人就算回到校园,学习能力还会很强吧?我现在天天和一群孩子上课,说实话现在的孩子的面容一点都不孩子了。。。。不是长得老,而是没稚气。有时候很纳闷这群孩子成天玩儿,不学习,自己也放松,也会玩儿很多,后来才反应过来,人家现在刚上大学当然玩儿,你当年都玩儿过了,现在还能和人家继续玩儿么?想完后无比惭愧,无地自容。我明显不喜欢聚餐喝酒开party之类的东西,但孩子们很热衷。我也不喜欢打游戏,可是还是有一群孩子天天在一起打国内网游。还见过在这边成天打网游花光了钱到处借钱的,也有成天烟酒不离口到处吹牛的,还有惆怅断肠到处追妹纸的,不能说鄙视他们吧,这些事情你在国内干嘛,跑出来搞毛线?我现在的消遣就是打篮球,长跑,看电影,看书。手机里一个游戏都没有,电脑也没有,不是不爱玩儿,是年龄也大了,我知道自己玩儿游戏玩儿一夜的死样子,对不起,既然知道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变坏,那么,就不要碰。被孩子们尊敬过,也被鄙视过。继续读书因为我想做个大龄有志青年,最后发现自己是大龄幼稚青年。我也割一下:———————————————————感谢大家支持,索性说点题外话,但是和题目其实关系密切。—————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真的很好,深挖的话其实它涉及了很多东西,能产生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是:“是什么导致你做了上班之后继续脱产深造的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吧,曾经想出国,但是没勇气,于是乎就骗自己,人生无非两件事情:骗别人,骗自己,最后都骗过去了,那你也就牛逼了,可惜我骗不了自己,这就是工作后的好处,大学刚毕业相信大多数朋友也这样迷茫过:“不知未来是什么,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于是乎我就思考了下人生,最终发现我无法放弃出国这个梦想,但我又不喜欢犹豫不决的自己,于是顶着一切阻力:父母对此的莫名其妙,朋友对此的遗憾和不解,最终走上了这条看似不归其实我想做的道路。中国社会现在就是太急,社会资源紧张,无法给你冷静思考的时间,急着读书,急着毕业,急着买房,急着买车急着娶老婆,急着生小孩,急着换房子,急着换车,急着换老婆,等等,这个是不对的。。。总之你不着急,你父母替你着急,你朋友劝你着急,人生方向完全迷失,来到德国后我知道,三十多岁的学生一大吧,大多数女生鼓励读博士,不是为了挣大钱,而是为了更好教育下一代。以前一个德国领导说过:“如果德国的妈妈都是博士,那我们的民族该多强大!”许多德国人都在校园里“思考人生”,对的这 也是我最想说的:回到校园,给你一个思考人生的机会,也给你一个创造人生新目标的机会。人都不一样,从回学校的人肯定觉得校园最适合他,希望不要有人站出来说:“工作就不思考人生啦”之类的反驳,记住,人不能和人比,人各有志。
================data=========不好意思,去年心态有点问题,竟然想放弃!好在过年收回了一点债,日子好过多了!谢谢大家,尤其是@秦补拙 的支持!今天百日誓师大会,没什么好说的,拼了!拼了!!!---------------------------data-------------------------------------------没想到这么多赞,真的感谢大家支持。学业繁忙,不能一一表示感谢,见谅!这么多人为我加油,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谢谢你们!--------------------------------------说下我的吧。工作3年回到学校复读,现在距离高考还有198天。上次全市质检考了576.5分。来的时候真的下了很大的决心,前几天几乎整夜失眠,习惯了,也就好了。上个月刚过完22岁生日,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真的感觉自己老了。人真的在失去后才会更懂得珍惜,我现在就是把读书当做上班,用职业精神去上课学习,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现在吃的苦都是在为以前的消沉买单,我想明年六月,我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11.24更新点干货见下方:)看来题主是在犹豫了,作为这种经历的践行者,简单说两句:我本科读化学,从贫困大学毕业时,纯粹是因为想出去看看才选择的找工作,是当时同一届中少数几个有条件保研而放弃的。清楚地记得,和自己的第一个东家谈了一点理想,就是工作三年再回校继续读书。但实际上,直到工作了四个年头时,还没有决定真的要回校,不为别的,虽然工作薪水不高,但因为在一线,接触的化学工业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感觉自己还需要继续磨练,另一方面也是开始对学校生活有些畏惧,直到因为工作关系遇到了现在的导师,他刚从国外回到土豪大学。在和导师合作中,谈到了读书的可能性,大概看了一下考研和考博的成本,前者随时可以考,但考研大军实在太庞大,不花时间复习胜算太低,后者有门槛,土豪大学有同等学力的通道,具体是相关专业工作六年加两篇SCI文章加硕士进修证明,但胜算较高。想想直接考博就是一年后(工作到第五年)的事,可以一试。然而好事多磨,心态一直在摇摆,特别是工作多年积累了经验后,自认为自己可以考虑做一些创业性项目,对上学有了非常大的负面情绪,所以到了第五年时,心中并未打定注意去考,巧的是,这一年,硕士进修证明也没有拿到(在一所相对一般的学校进修)于是只好再等一年,一年里跟家里的亲人们谈了无数回,最后终于在家人的鼓励下,还是决定迈出这一步。工作六年半后,辞职了,是时已近春节,然后开始备考。准备了两个多月,因为考博不用考政治,又只是学校统考,所以压力比考研要小得多,土豪大学化学系的录取比例约为1:5,其实也还算好了。有这么个细节,直到去考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因为自感毕竟离开考场好多年,估计是打酱油了;不过等到进考场之后才发现,比我打酱油的人多的是,考专业课时考场空了四五个座位,到了考英语时,空了七八个(考场好像是45人的),心里想想,这么多人连考试都放弃了,还担心个毛。很幸运地通过统考,同等学力又被加试了几门,不过基本算是走过场,相当于对研究生课程的检验,压力不太大,于是开始了新的生活。说以上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工作几年脱产回学校,最大的问题不是考虑回了学校怎么办,而是在这之前的犹豫和决断。=================有了很多年的社会经验,在学校里根本没什么不适应,关键是,在学校呆得也不多,导师的要求是,能够帮他把项目做起来。其实在理科包括认识的一些工科同学,这种返校读书的,多数是冲着做项目去的,文科的不太熟,好像有不少是想回校当老师工作了。理科教授评定方式比较单一,年龄的劣势决定了我们这种人不大可能走学术路线去争个职称,所以做项目就是比较简单的选择。至于在学校里的生活,其实和同学都很好相处,相互取长补短,他们会问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当然很多在学校的事情也需要请教他们,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再去摸索。系里的集体活动当然有条件也会参加,年龄大偶尔会感觉尴尬,但也只是一瞬间,因为自己想要什么比较清楚。所以,入了学校不怎么可怕,没什么值得担忧的。================自爆经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发现评论关心的都是如何考博,就此歪个楼,补充一点经验,绝对与题中所问的感受无关,但绝对是干货。1、了解各校尤其是目标学校的政策,不同学校差别很大,搞清政策后再与自身条件对比,看看走哪条路。我在参考以前先拿了学校的研招手册,搞清楚不同通道的差别后,最终决定了同等学力;但如果当时只是工作一两年,并且考试的天赋还在的话,可能就会选择考研了;2、和导师预先谈好是关键,热门学校的热门导师基本是放不出名额来的,不谈好根本没有机会,考得再好也白搭;另外,有这样的基础才有可能通过面试,因为面试的老师都是按考全职学生那一套,平常不看文献想过那种面试就一条路——哪儿凉快呆哪儿去;除非面试官会问一些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话题;当然是不是有的地方有了这一条后直接放水也未可知。3、考试准备的经验,个人感觉扫题有必要,但作用不大,考博专业性比考研强,所以出的题一般都是要么会要么不知道说的是啥,说不太熟或者不小心做错的题不太常见,所以还是要掌握更广的知识,做题技巧不重要,看懂题型找到感觉即可,理科如此,了解过文科考博,似乎更是如此
工作后再脱产去念书的,真的很困难。也想去念个博士,但要我放弃业务去脱产,我做不到。
上大学时候有一门课有个哥们是工作了很多年以后回来念书的,给人的感觉是,靠谱程度碾压所有同期学生。待人接物参与小组讨论很有组织能力,做事有效率,因为有行业经验知道的专业知识也多……但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他身上可以明确看出他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工作以后回学校脱产念书,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习惯了固定经济来源,完全丢掉以后会学校会很不适应。但是明确知道自己所缺的东西,再加上执行力和意志,成功地学到更多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顺便,我自己也打算过几年后再回学校念一个不同领域的学位,努力存钱中。共勉。
正好身边有这样的人。
一位学长,当年高考考了专科学校,学了一段期间(一年多?具体我忘了)之后弃学,开始打工生涯,打了三四年工,被社会虐得不行,毅然回家复读高三,第二年考上985。所以他现在比我高一年级,但是大六七岁的样子。
和我们相比最不同的是,在整个大学时期,他一点也不浮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人生规划非常清晰。专业课年年第一,从大一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奖项满天飞,做学生干部混得风声水起…等等等等…学长现已保送到某吊乍学校硕博连读。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较冷淡…有些时候懒得理你…大概是因为觉得我们都是一些没长大的小屁孩吧,问的问题做的事情他觉得比较幼稚无聊…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337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空玻璃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