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辛寨村村主任任在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好作用

驻村干部应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 周鸿飞
发布时间:日 10:51 | 来源:共产党员网
驻村干部身处基层一线,通过每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知群众所思、所盼,是架在部门和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驻村干部应在访民情、查村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使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各种力量向农村倾斜,各种资源向农村汇聚,群众的各种难事在农村解决。
访民情,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开展&扶弱培强&工程,选派驻村干部,就是要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科学发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让农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查村情,理清发展思路。要调查研究,把村里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社会状况、党建状况查清楚。要抓好村建设规划,对水、电、住房、道路等进行统一规划,提高规划建设档次和质量,因地制宜打造农村新风貌。要抓好村发展规划,选好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柱项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新格局。
办实事,解难题解民忧。围绕党的建设办实事,把党员队伍建设好,把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把村级活动场所使用好,切实把党员作用发挥好。要围绕发展办实事,培养创业精神,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大学生村干部带头创业,返乡农民工和致富能手带头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围绕民生办实事,要协调资金,协调项目,切实解决好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卫生、医疗等现实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责任编辑:郭谕
党务问答排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2.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驻村干部在农民增收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共 924 浏览 2 回帖&&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驻村干部在农民增收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今年2月以来,县委在去年“帮县联乡驻村”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省委、市委的统一安排,结合实际,选派了926名驻村干部(其中省里面干部20名、市里面干部37名、县直机关151名、乡镇干部718人)组成185个驻村工作组,所有的驻村工作组的干部以联系群众“六必访”、&重大活动“六必到”、&重点工作“六必帮”的“五个六必”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自带行李,自带炊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深入群众家中访民情解民困,真正做到“问民需、解民忧、帮民富”。&如何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帮民富”的工作中的作用,切实让驻村工作成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抓手,让驻村干部成为帮助和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力军、主力军。结合我乡开展驻村以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对驻村干部在农民增收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驻村干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驻村干部要吃透乡情、村情和民情,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种、养殖观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农村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尝甜头、有奔头、有赚头”,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你们这里应该适合发展蓖麻经济,本小利大。但要先示范种植,成功后再规模化发展……”营合乡补花村驻村工作组的组长毛永举在与该村驻村干部、村干部正在一起研究村级经济发展之后,立即回到单位县科协积极协调,拖来一批蓖麻籽无偿的发给补花村大寨组村民搞示范种植,2个月下去,绿油油的蓖麻幼苗已经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补花村大寨组的村民都很期待,全村的村民也都等待着,希望补花村土壤真能在种植蓖麻籽上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可见,驻村工作组的干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方式就是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通过网络等媒体查询合适当地的种养殖业技术来指导农民。让每一个驻村干部为村里面已经有一定基础或者有意愿发展的农民制定一套完善、符合实际的规划,实行一加一的帮扶指导模式。我乡驻村工作组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全乡8个村的村干部、农村种植能手到茶店乡、桂果镇九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聘请县农牧局、县科协、县扶贫办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我乡进行蔬菜、精品水果、脱毒马铃薯、油菜、中药材等种植技术培训,从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一系列过程手把手指导,增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现在,补花、光明、沙坝、龙场、煤厂等村群众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二、驻村干部积极依托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和民生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只有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让项目落地,通过项目带来的技术、资金、先进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刺激和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转变农民的发展观念。我乡在各驻村工作组的会议明确招商引资工作为各驻村工作组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个组的驻村干部都要配合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对落地的实行“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每一个驻村干部的知识优势、人脉优势。我乡丫口田村驻村工作组以及三甲村驻村工作组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力合作,成功引进云南石屏县雄英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在三甲村、丫口田村龙昌坝组发展大棚蔬菜和精品水果种植。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两个村80余人的就业问题,不仅仅让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更是改变当地老百姓的生产观念及种植技术。而且该项目将带动到丫口田村、三甲村300余户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计划辐射到全乡六个村,实现种植蔬菜8000亩的目标,努力将营合乡打造成为贵安新区和织金贵鑫产业园的“绿色菜篮子”,融入到区域经济协作分工的大环境中,突出现有优势,发挥潜在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织金东部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基地,成为织金东部生态经济乡链条的上游产业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驻村干部认真抓好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落实是助推农民增收有效手段
农村产业化扶贫项目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驻村干部要利用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财政帮扶资金放大机制搭建的扶贫贷款融资平台,解决群众发展资金的来源。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是以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进行运作,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在农户之间可以进行种植、栽培、养殖技术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交流与学习,便于邀请种养殖技术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实业家做相关的种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便于管理,使农户劳有所获,真正的受益,使农户的利益最大化;牵头专业合作社与大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生产包销的联合机制,既可以保证公司的货源以及农户的销路,减少了双方的后顾之忧,又可以减少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达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目的,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户通过专业合作与公司进行交易时,将农户的利益进行连结在一起,增加了农户讨价还价的筹码,从而有利于实现农户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过去部分扶贫项目,因为在实施过程中指导人员、监管人员、组织人员相对缺乏,各村的扶贫项目实施下去后见效慢,没有达到扶贫开发的效果。驻村工作组的入驻,不仅能充实人员,更是能带来技术知识和项目组织,让扶贫项目更加落到实处,让扶贫项目达到或超出预期效果。今年通过我乡驻村工作组的努力,县扶贫办在我乡5849亩核桃、200亩板栗种植项目,从项目计划到最终的落实栽种和管理,涉及到的二甲村、三甲村、光明村、沙坝村等四个村驻村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他们的努力,这一次的核桃项目改变了以往的部分无法存活、技术知道能力不足等问题,最终所有的树苗全部存活且长势喜人,预计投产后能为涉及到二甲村、三甲村、光明村、沙坝村等四个村500余户农户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如今,龙场、沙坝、二甲等村的驻村工作组还积极与县扶贫办联系,力争让1000亩红阳猕猴桃扶贫项目落地该三个村。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单位土地收益,带动广大农户通过发展种植业脱贫致富,增加收入。
四、驻村干部抓实民生项目的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
 民生项目实施是带动一批农民致富,带动全乡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民生项目建成后,更好地密切干群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例如计划投资225万元的织金县2013年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土)建设项目—营合乡卫洪大沟改造工程的开工实施,保证丫口田、三甲、煤厂等村1639亩田、土干旱有水灌溉,促进粮食作物生长期的生长,粮食作物产量可以得到提高,据测算这1639亩田、土保灌后每亩可增产250公斤左右,每年可以增收34.225万公斤粮食,以均价6.2元/公斤计算,年增加产值212.195万元;将彻底解决2700余头大牲畜饮水问题,实现增收270元;有利于解决700亩特色经果林缺水问题,实现创收840万元。可见民生项目的实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地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驻村干部合理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工缺口增大,每年吸引了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外出江浙一带和广东等地务工,务工收入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据统计,营合乡季节性外流务工人员达200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4000余人,外出务工收入达70000万远左右。驻村干部要认真研究农民工外流的时间、地点、特点和规律,及时加强沟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外出务工,加强行前教育,防止农民工外出后的违法犯罪。积极通过报刊、网络媒体等,搜集全国各地的用工需求和要求,及时将信息传给外出务工人员,避免盲目流动。驻村干部可以通过职业技术学校、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集中或分散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让外出务工人员一定有一技之长,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含金量”。驻村干部还要经常深入外出务工人员的家中,了解其子女入学入托情况和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外出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挣钱,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务工经济这个蛋糕。大力开发利用本地人才资源,积极培育本地人才,引进外地人才,为农村聚集一支适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田秀才”、“土专家”,通过他们传播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致富良方,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六、驻村干部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
驻村干部要以全民创业行动为总揽,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创业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创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人员兴办各类非公经济实体,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在营合乡已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00亩,土地按每年550元/亩集中流转。该园区主要以蛋鸡养殖、乌骨鸡养殖、淡水鱼养殖、水鸭养殖、特种养殖等产业为主导,现有营合乡长远特色农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梦发肉牛养殖场入住园区。该园区规划可存载小微企业八家以上,可存载企业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力争带动就业500人左右。在我乡驻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全乡种养殖规模达100万元的以上农户已有20余户,驻村工作组也加强与在外事业有成的务工人员联系,向他们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动员他们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为我乡在2017年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进来看了就帮顶一下吧,发个帖不容易
积分: 46661
发帖: 37615 篇
在线时长: 2459 小时
引用2楼的发言:
进来看了就帮顶一下吧,发个帖不容易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不计炎凉看世事,扫除凡俗心平和。得失成败无瑕顾,留与秋风说短长。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曲靖市农业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内搜索:
企业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如何发挥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作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特点
【发稿时间: 9:51:57】
【作 者:中国农业网】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陈晓英】
【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
【审核发布:刘德春】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赴河南省,重点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展开调查。近年来,河南省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河南省在此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和实践的探索,值得关注和借鉴。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主要成效
  河南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衔接两覆盖”有关要求,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和基层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项目为抓手,切实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基本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据调查,全省县级农技推广机构628个,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省规划建设了1030个基层农技推广站,服务范围覆盖所有乡镇。
  二是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区域(乡镇)站是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向基层延伸技术服务的平台,承担种植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和监理服务职能,实行人员管理、资产和工作经费“三权归县”的管理体制。
  三是完善了队伍建设。据调查,全省县级农技推广人员10683人。
  四是强化了条件建设。省级财政解决1.17亿元配套资金,切实抓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项目实施,以县为单位整合使用资金。
  五是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机制。省政府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公开公正、竞聘上岗、定期考评、合理流动”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用人机制。
  六是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全省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资金,每年对700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短期业务培训。各农业县普遍建立健全了“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机制,实现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地方反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不力。由于乡镇区域站全部建在乡镇上,在乡镇区域站工作的不少农技人员每天要在县城和区域站之间穿梭。虞城县的乡镇区域站基本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荥阳市财政最初为每个乡镇区域站配备了一辆办公用车,并租用20亩至30亩农地作为区域站试验示范用地,但在运行1年多后,地租由原来的每年每亩1000元上涨到1300多元,市财政不愿继续提供土地租金,区域站面临缺乏试验示范用地的局面。
  二是基层农技人员待遇不高。各县市政府对“一衔接”政策的落实是好的,按编制核定的人头经费也是到位的。但实际情况是,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县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很低。我们调查的一位50多岁的在聘高级农艺师,2010年前月收入只有450元/月,现在也只有1670元/月,比同级事业单位的工资低近1000余元/月。
  三是基层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据调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目前,河南省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实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仅占应配备人数的55%。农技人员45岁以上的占到37%,而35岁以下人员仅占22%。
  四是绩效评价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考评考核提出了要求。但调研表明,这一制度的执行并不到位。在乡镇机构改革期间留在乡镇机构的农技人员,其工作绩效主要由乡镇政府考核,地方政府、农业部门、服务对象参与的多元考核机制并未形成,较难激发乡镇机构农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履行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区域站的重要职能,目前看,大部分区域站还没有开展起来。一是县乡技术人员普遍不了解、不熟悉质量安全工作。现已配备的大中型仪器设备,相当部分人员还不会使用。二是运行费用普遍缺乏,相当一部分县(市、区)没有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质量安全执法工作还没有起步,大部分县乡还不知道如何具体执法。四是监管机构不健全。据了解,目前全省约有一半的县(市、区)没有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同时,调查也发现,现在许多农民不愿意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与农民实际需求脱节。二是现在在家务农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对新观念、新品种、新技术等接受能力弱,因为听不懂而不愿意来。三是部分农民在当地打工有活干,担心听培训耽误干活。
  (三)对策建议
  第一,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问题。加强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推广机构运行费用和经常性推广业务工作费用的财政资金保障。建议:一是督促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筹集专项资金或补助经费等多种方式,保障农技推广基本工作经费。二是在产粮大县奖励等资金中,明确部分比例,专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三是推动推广工作项目化,推广项目常规化。比如,正在实施中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建议长期保留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第二,强化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切实落实《关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的意见》,明确特岗计划人才工资发放、计划结束后的编制和人员安排等问题,以吸引大学毕业生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二是督促各地采取措施,全面落实“一衔接”工作要求,探索推行基层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浮动政策,提高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水平。三是加强对在岗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不断增强推广工作的针对性。统筹推广目标任务和推广对象需求,针对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的特点,应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采取易于接受的推广方式,让农民真正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对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管理者、科技示范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应加快新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其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四,完善农技推广绩效评价机制。切实建立起县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广泛参与的“三方”考核机制,对于县管农技人员要增加乡政府评价权重,对于乡管农技人员要增加县农业部门的评价权重。评价结果应与绩效奖励挂钩,以激励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本职工作。
  第五,加强基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各地落实有关法律和国务院规定要求,尽快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工作经费,细化执法要求,开展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工作。
  第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普及和督导实施。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责,要求建立农技推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法宣传力度,营造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良好氛围。适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情况检查。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特点
  调研组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特点
  一是起步早。2005年,郑州市成立了100个专业合作社作试点,探索推进合作社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专业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是发展快。截至目前,全省从事农业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763家,其中从事农机服务的专业合作社4975家,从事植保服务的合作社1317家。
  三是发展不平衡。据调查,目前运行比较好的合作社占1/3,其中,第一类是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二类是有主导产业带动的,第三类是开展农机、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的,还有一类是由村委员牵头或乡政府介入指导,将独具特色的合作社强强联合组成的联合社。这几类合作社的共同特点,一是有资金实力或管理能力,二是能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产品有销路、能卖得出去。运行一般的合作社往往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和主导产业拉动,并缺乏一个“能干”的带头人,不能把社员们团结起来克服运行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个别的艰难维持,面临解体。
  四是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有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的倾向。调查发现,由于竞争压力大、市场空间小、盈利能力弱等问题,农机和植保专业合作社往往难以仅靠农机服务和植保服务维持运转,很多农机和植保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流转土地成为规模种植户。安阳县兴龙种植专业合作社过去只做专业植保服务,2011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实现规模种植,合作社现有成员2000余户,入社耕地面积6000亩,托管土地2000亩,流转土地800亩,成为既开展规模种植,又开展统防统治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
  (二)面临问题
  一是运行难,一方面农民个体意识强、素质普遍不高、对合作社缺乏基本认识;另一方面合作社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有些合作社,因为对市场供求和价格等信息把握不准,不愿提供产品售后服务。二是融资难,一般合作社都很难贷到款。三是用地难,农业附属设施用地问题,国家有明确政策支持,但在实际运行中普遍难解决。
  另外,调研组还对河南省从事农业服务的有关企业进行初步了解。农资销售企业数量多、作用大。目前河南省涉农企业3.4万家,调研组在农村调研时,随处可见销售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的门市部。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但带动能力强。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除上述典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拥有各种农业机械,除为自己服务以外,农忙时也可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农民经纪人,他们一边组织生产,走村串户搞收购,传递信息带群众,成为城乡经济的红娘。这些都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益补充。
  (三)有关建议
  一是制定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训计划。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培训不同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二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范围,提高规模经营主体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经营风险的能力。建立多种模式的融资贷款业务,解决小微涉农企业贷款难。三是进一步完善具体扶持措施。比如,进一步细化可操作的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措施,以及在农忙时对柴油等进行适当补贴,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成本等。四是加强指导服务和培育引导。引导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性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各类组织以产品或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或联合,增强市场竞争力。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TEL: E-MAIL:
技术支持:
网站总访问量:
[页面执行时间: 0.03毫秒]
网站总独立IP访问量:259598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代风流村主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