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的太极张三丰现在是什么姓氏?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评价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主题:张三丰的真事和历史文化功绩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提起“张三丰”,人们就会想到武侠小说和影视中那个仙风道骨、神功盖世的武当派宗师。尤其是金庸笔下的形象,更是令人荡气回肠。但那些描写大多都是杜撰,真实的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修炼大成就者,他发扬了中华道家文化,创立了武当派道统和武功,留下了许多传唱不衰的神奇。
其人及成道
据史料研究,张三丰于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时为元定宗丁未二年)四月初九日,出生在辽东懿州粱渔务(即今辽宁锦州黑山县姜屯镇土城子)。他5岁时患眼疾,幸得道长张云庵治愈。他跟随张道长学习道经七年,过目成诵,并兼读儒释两家之书,为以后人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张三丰32岁时,父母双亡,他借守孝之机辞去县令的官职,后离开妻儿和家乡远行访道,直到67岁时(公元1314年),他在终南山遇火龙真人而得大道真传。10年后,他到武当山,面壁九年修炼,终于得道成神。他是老子所传的“隐仙派”(亦称“独龙派)一脉的六代传人——犹龙六祖。
张三丰自称是张道陵天师的后裔,他长相奇异,高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不论寒暑,都是一个斗笠一件道袍,雨雪天披一件蓑衣。因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邋遢道人”或者“邋遢张仙人”。他有很多名号,如张君宝,张玄玄等,最后以“三丰”定下来。张三丰吃饭,不论一升还是一斗,一顿吃完。有时几日吃一餐,有时两三个月吃一次,仍像往常一样。
张三丰行踪莫测,经常云游有仙迹的名山大川。他在《东游》一诗写道:“此身长放水云间,齐鲁遨游兴自闲。欲访方壶圆侨客,神仙万古住三山。”他的足迹到哪里,哪里就流光溢彩。
武当创绝学
中国武术驰名天下,源于佛道两家的修炼方法。一为少林达摩,一为武当张三丰,所以素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说。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内家拳博大精深,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三丰掌、十段锦等,都注重内功,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相合。张三丰是怎样创造出内家拳的呢?
《明史.方伎传》称他为武当丹士,是宋时的技击家。徽宗召见他。在入朝途中,遇武当山受阻而停留。夜晚梦见真武大帝指教拳法。第二天天亮上路,遇贼,他凭一人之力就杀贼百名。这种拳法就是他首创的内家拳十三势(招)。武当传人王征南的墓志铭中,《张松溪传》中都记述了这件事。
张三丰早年求道期间曾去过少林,精通少林拳法要义,又精通宋元道士的一些修炼方法,他得道后,把自己领悟的内修方法,诸如导引、吐纳等融炼到武术之中,形成了以修养生息,参悟道法为主的内家拳。内家拳是道家修炼方法,目的不是用于防身格斗。但随着修炼境界的提高,武术技能自然提高,可臻于化境。
太极拳和内家拳本是一体,张三丰当年教徒都是口传身授,他的拳法传给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等继承人。其中一支传到王征南。王征南以后,各支的后世传人把太极拳冠以不同的姓氏,有的加进了自己的东西,标新立异。这样太极拳就从内家拳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一种。主要分为道派、北派和南派三大途径传播。这种演变后的传播扩大了太极拳的影响,但是张三丰太极的原貌等于被毁坏,即使还可以养生、健体、防御,也不过是越演变越走向末技,无法达到张三丰用以提升生命的境界。这实在是一件憾事。
其实,张三丰修行过的武当山有两个。古武当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地区武安市境内,俗称“老爷山”。唐宋元时期,那里都建有道观,真武大帝在此出家修道。张三丰梦受真武大帝教功,应该是在古武当。元朝初期,张三丰从金台观携徒到古武当山修炼丹土与掌法。现在留下来的张三丰太极掌法就是传自古武当,而现在的邯郸成为世界太极拳的故乡也绝非偶然。
今天众人所知的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明初年,张三丰带弟子们迁到这个武当山修炼,除荆棘,占卜地点,盖了草庐、草庵,定名“遇真宫、会仙馆”,嘱咐弟子周真德善守香火,日后必有成立的机会。庵前有五株古木,他常在树下歇息,“猛兽不噬,鸷鸟不搏”。他登山时轻捷如飞,隆冬常卧在雪中睡觉,令人惊奇不已。张三丰常跟武当人说:“异日,此山必大兴。”果然,到永乐帝朱棣时张三丰的预言一一应验。
张三丰仙名远播,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召求并派人寻访而不得。朱元璋的儿子湘王朱柏,亲自到武当山也没见到他的踪影。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也多次派人寻访,并致张三丰《御制书》,表达渴见和仰慕之情。张三丰无意陛见,赋诗一首由弟子孙碧云转交永乐帝。
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下诏在武当山上建“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张三丰奉真武大帝为祖师,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派出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人,在武当山大建宫观,作为真武大帝的道场,并派员守候张“真仙”。称武当山为“太岳”,名位五岳之首。这都应了张三丰的预言。明嘉靖时又进行了扩建,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2708&&回帖:25 &&
泡网分: 7.093
帖子: 7742
注册: 2011年06月
张三丰于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生, 永乐年号从1403年开始,这时张三丰都156岁了? 厉害啊。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遇真宫的来世今生
一年多前,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大火所毁,震动全国,也震惊了世界。如今,这座命途多舛的世界文化遗产因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处在被淹没地区,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与遇真宫一起存在了500多年的遇真宫村将迁往他处。无论采取何种保护方法,残破的遇真宫都将再次面临一场劫难,但这次因水而起的劫难也许同时孕育着遇真宫的重生。这座一度被人淡忘的宫殿排在同均州一起被淹没的净乐宫之后,被称做武当第二宫,如今,它在遇真宫村村民们的祈祷中依然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火烧遇真宫:世界文化遗产的莫名劫难
  “你去遇真宫干吗啊?那里早被烧光了。”驾驶摩的的大嫂沿着山间的公路向下行驶着问道。大约10分钟后,车子缓缓停下。“这就是遇真宫,大火前还有些游人,现在根本没人来了。”大嫂指着公路下面的一座废墟介绍道。
  从公路绕到遇真宫的宫门还要步行十几分钟。遇真宫的管理员王传海在三米多高的围墙上架了个梯子,招呼我们爬下来。“你们看到的废墟就是遇真宫的主殿荷叶殿,前面的山门和配殿都还在。”王传海说道。
  一年多前毁于一场大火的荷叶殿如今只剩下紧贴山墙的断壁残柱。殿下面的一片空地在一场大雨后积了一米多深的水,看上去像一座池塘。周围两米多高的石栏上隐约可见“文革”时期的标语。两旁的配殿全都上着生锈的铁锁,透过窗格,里面摆放着许多破旧桌椅。
  在主殿大门与山门间是一大片空地。几个村民正忙着在空地上晒谷子。“空地闲着也是闲着,大火后,武术学校就被迫迁走了,村民们可以随便上这儿来。”王传海说道。
  黄灿灿的谷子撒了几十平方米,从台阶上向下望去令人有些恍然。破败的遇真宫实在不像一座世界遗产地,与同为武当八大宫中的玉虚宫和紫霄宫更无法相比。
  忙着晒谷子的村民姜生元世居遇真宫村。这座有500多户人家的村子环绕在遇真宫周围,与遇真宫的历史一样长久。“1956年,我大概10多岁的时候,遇真宫其实就是个粮仓。”老姜一边筛谷一边向我回顾起遇真宫的历史,“大概1961年吧,丹江口建水库。当时的均州二中迁到了这里。后来,这里又住了几年解放军,还做过瓦厂。大概1999年的时候,遇真宫包给一所武术学校。着大火就是因为这个武校。”
  老姜回忆,武校那时总是紧闭着大门,村民们不许进遇真宫,只有村长有时候进去看看。“2002年农历腊月十七那天,我永远都忘不了,”老姜放低嗓音说,“我吃完饭,突然听见外面很吵,推门一看,遇真宫的荷叶殿着起大火,连天都烧红了。大概有几十人在哭。嘴里不停念叨着,遇真宫被烧了,遇真宫没了。“
  老姜没法用语言表达村民们对遇真宫的感情到底是什么。他有些伤感地说道,“我只知道,我们在这里住了许多代,我家坟地就有五亩,祖辈埋着100多人。祖祖辈辈伴着这座宫,一旦看不到了心里就会变得空落落的。”
  遇真宫大火起于日。经调查为电线老化所致。但是老姜推测,这是武校用火炉取暖造成的。由于属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遇真宫大火不仅震动了全国,而且震惊了世界。在今年六七月间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武当山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向中国提出质询。遇真宫被毁后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据丹江口市文物局副局长陈志中介绍,武当山在1994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旅游收入翻了几倍,但花在文物保护上的经费却十分有限。国家划拨的钱用在维护旅游景点中的著名文物遗产上都显得杯水车薪,对一些名声不大的文物往往无暇顾及。
  1988年,武当山列入旅游景点正式对游客开放,但是年久失修,地处山下的遇真宫并没列入景区。即使在武当山成功申遗后,遇真宫每年的保护经费也几乎为零。
  “在遇真宫被烧毁前一个月,市文物局检查遇真宫保护情况时,我曾提醒趁早把武校迁走。”陈志中说,“但是当地政府并没听从劝告。武当山特区两年前一直在丹江口市的管理下,但近两年十堰市想将其升为县级政府。因此,我们说话就不大管用了。“说到这里,陈志中显得很无奈。
  遇真宫:曾经的辉煌
  关于遇真宫的起因有许多传说。据王传海介绍,最著名的一个版本是明成祖朱棣在此路遇张三丰的故事。当年,朱棣皇帝听闻内家拳祖师爷张三丰大名,前往拜会。朱棣来到武当山多番寻找未果。一日,在凤凰山脚遇到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遂问之。老道笑答:你还是不要找了,就算你见到他了,他认识你,你却不认识他;等你见过了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了。老道走后,朱棣日思夜想,终于感悟出“真人说真话”的含义,方明白那位老道正是张三丰。此后,也正如张三丰说的一样,朱棣再也没见过他了,故在与张三丰相遇之处修建了“遇真宫”,也称“会仙馆”。
  如今,被烧毁的遇真宫也许永远无法恢复原来的面貌,只有遇真宫村村民们还残存着对荷叶殿的种种记忆。
  “荷叶殿非常漂亮,里面供奉着真武帝塑像,那建筑现在根本造不出来,尤其是里面的壁画,精致极了,我从小就喜欢看。恐怕今后永远都看不到了。”老姜说。
  88岁的刘老先生是遇真宫村最为年长的老人,五年前,他因青光眼几近失明。遇真宫大火的时候,他只能呆站在家门口,用耳朵倾听着大殿倒塌的巨响和周围传来的阵阵哭声。
  刘老先生显得仪表不凡,一绺白髯飘在白净的面庞下,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并不像普通的农民。
  “说起来,我虽不是这里土生土长,但我和这遇真宫确实有着不解之缘。”刘老先生缓缓地说道,“解放前,我就在这村子里住过一段时间,说起来,那时候的遇真宫可不像现在这样破落。东宫西宫都还健在,住满了道士,山门前还有一座前宫,上山门要走一段很高的台阶。现在的遇真宫只剩下不到一半的规模了。“
  “大概四几年的时候吧,有个叫胡子堰的道士主持遇真宫,那时遇真宫的香火实在旺得很。关于这胡子堰的传说有很多,据说没有人亲眼见过胡子堰长什么样,有人说他是男人也有人说他是女人,他的道行很高,有求必应。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香客到遇真宫进香,拜望这胡子堰。胡子堰死后,遇真宫才开始每况愈下,渐渐败落。”
  胡子堰的传说在武当山当地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几年前,湖北省的一些历史学家特别到遇真宫村请刘老先生和村中另外两位年长的老人讲述胡子堰的故事。并调查是否确有其人。结果不得而知。胡子堰的故事已成遇真宫的最后一段传奇。
  解放后,刘老先生回到均州家中。1967年,丹江口水库蓄水,淹没了古城均州。刘老先生阴差阳错地举家迁回到遇真宫村。
  “修丹江口水库其实也是为了南水北调,”刘老先生说,“如今,我不知道是不是还要为南水北调再搬一次家。我总觉得这工程太难了,要把长江水引到汉江,还要把长江和黄河连起来。能做到吗?”
  两年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遇真宫村的人口、住房和财产进行了登记。按南水北调的规划,这个村在172米的水位线以下。遇真宫村的村民对这个工程能否最终实施还有些将信将疑。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家,那之后一直没有消息。反正真叫我们迁,我们也没什么办法,但我还是希望遇真宫能够保存下来。”老姜说道。
明日的遇真宫:一座水上的宫殿?
  遇真宫这些年可谓历尽天灾人祸。大火过后,又要面临一场水难。
  “我觉得遇真宫成了这样,主要是因为风水坏了。”老姜说,他知道这种说法很迷信,但还是觉得有道理。
  遇真宫的位置按照风水的说法是一块福地。它四面环山,居于山间平原之中。南山名九牛,北称凤凰,西为青龙,东叫白虎。“如今,两条公路分别穿过凤凰山和九牛山。”我们老百姓的说法是公路断了九牛的水源,折了凤凰的翅膀。“老姜说,”遇真宫只能在这个地方保留下来,迁到别的地方就不叫遇真宫了,就像我们这个村子,迁走了也不能叫遇真宫村了。“
  如今,关于恰巧处在水位下的遇真宫如何保护仍然存在着争论。王传海介绍,现在的保护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迁移重建;二是建坝围护;三是就地抬高。“如果不是因为南水北调,遇真宫恐怕早就重建了。”王传海说,“大火以后,遇真宫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领导批示,不但要把主殿建起来,还要把解放前被毁的东西大殿也建起来。但现在,我们只有继续等。”
  172米的水位线并不会把遇真宫全部淹没。王传海指着山墙向我比划着说,“大概淹到墙的一半吧。大殿如果在还能露在外面。所以,我觉得抬高是一种好办法。”
  将遇真宫就地抬高就是把遇真宫的主要建筑构件拆除,抬高地基,然后再以原有的建筑构件为基础重建一座宫殿。“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不会破坏遇真宫周围的环境。使遇真宫能够就地保存下来。”王传海指着远处的山脉神往地说,“以后遇真宫就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宫殿。可以修一条专门的公路从水中直通山门前。这种景象肯定绝无仅有。”
■资料链接
  武当山遇真宫
  武当山面积312平方公里,距丹江口城区70余公里,东接千古名城襄樊,西靠车城十堰,南依原始林神农架林区,北临高峡平湖丹江口水库。它所拥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古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遇真宫建于明永乐十年,共建殿堂、斋房、楼阁等二百九十六间。其院落宽敞,幽雅静穆,早在明朝就被誉为“香霭亲霞楼,仙乐空中流”的“灵境”。遇真宫的大殿又叫“真仙殿”,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抬梁大木构架,是武当山保存最具明初风格的建筑。经古建筑专家考证,其大殿的梁、坊、斗拱等许多构件,存有元代营造手法,是研究元代建筑特征的实物,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传,张三丰在武当山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明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给张三丰的信中说:“……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仙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
  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 本帖最后由 随从 于
16:37 编辑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选择将遇真宫就地抬升这一方案,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基础托换。也就是说,在建筑物地基下边再造一个托盘。这个托盘要与整个建筑物合二为一,最终才能再用大号千斤顶将其顶升。
将“托盘”切入山门地基时,施工方才发现由皇家修建的遇真宫“质量确实是好”。边智慧说,他们试着把钢箱梁切入地基,几乎切不动。“我们分析是由白灰、糯米浆等和好之后做的地基土。这是普通民间的古建筑做不到的。”
扎实的地基对于600岁的遇真宫而言,固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边智慧他们来说,又是一个不得不克服的难关。最后,他们只得用人工一点点凿。“挺小的空间,工人在里面要忍受四五十度的高温。”
两翼墙体设计有点刁,不好办
文物结构年代久远、山门结构平面复杂……记者在边智慧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看到了多项工程难点,和多项写着“首次”或“首创”的技术。“所有的改进都是以保护建筑物不受损伤,不是为了凸显所谓新技术。”边智慧说。
记者在山门中看到,门的左右两侧有两个对称的琉璃墙体,给山门平添几分气势,却给工程新增了难度。“翼墙本身是‘飘’在外面的,它的基础和山门本地基础不是一起的。”边智慧举例说,好比端起一堆桃,用一个盘子就可以了,但是放的是铁块,一般的盘子就会变形,必须把盘子做得足够厚。
据了解,遇真宫顶升项目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做最初方案,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再对方案进行深化和细化。多方联合做了一些科研项目,进行了多次测试后,最终,15米的“增高手术”,今天正式开始。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曾在此处结庵修练。他演创的武当拳,名振天下,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第子崇敬。
  张三丰在武当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
  明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给张三丰的信中说:“……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
  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
==========================
武当山遇真宫西宫被毁建筑发掘出土
世界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武当山遇真宫西宫,因毁于火灾,其模样埋入土中无人知晓。昨天,省考古所研究员孟华平介绍,前不久完成的考古发掘表明,遇真宫西宫建筑分早、晚两期,早期建筑开阔富丽,呈现明代皇家道观景象,正好印证了明代“北修故宫南修武当”的说法。
不久前,省考古所对遇真宫西宫进行了整体发掘,发掘面积达9500余平方米,出土了110多件明、清两代的珍贵文物,包括钱币、茶具、砚台、铜鎏金真武大帝、铜灵官像等。
专家根据层位关系和遗迹、遗物的特征分析,遇真宫西宫的建筑遗迹大体上可分为早、晚两期。在早期建筑中,位于西宫南部的一号院落之规模明显大于西宫北部的2号院落,这同现存故宫的前后殿建筑格局极其类似。根据文献记载,遇真宫为明成祖敕建的,与故宫为同时期的建筑群。这正好映证了“北修故宫南修武当”之说。
泡网分: 6.838
注册: 2009年10月
不是 方壶圆侨,应该是 方壶圆峤。
方壶圆峤,乃仙人所居。
老西害我啊!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
铅投汞,配阴阳,法象玄珠无价偿。
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
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无根树,花正齐,月里栽培片晌时。
拿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技。
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托心知,谨护持,惟恐炉中火候昙。
(二十一)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
东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人洞房。
黄婆劝饮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
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二十二)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
金乌髓,玉兔精,二物擒来一处烹。
阴火阳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时。
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煞人。
(二十三)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
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
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长存不落空。
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
(二十四)
无根树,花正无,无相无形难画图。
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中间造化炉。
运起周天三昧人,锻炼真空返太无。
谒天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爱河。
难攀拆,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
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
笑呵呵,白云阿,准备天梯上大罗。
无根树,花正香,铅鼎温温现宝光。
金桥上,望曲江,月星分明见太阳。
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
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空自忙。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
临炉际,景现前,采取全凭渡法船。
匠牛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
过三关,透泥丸,早把通身九窍穿。
无根树,花正浓,认取真铅正祖宗。
精气神,一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
欲向西方擒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
类相同,好用功,外药通时内药通。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星兮地应潮。
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
锻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
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无根树、花正娇。海浪淘天月弄潮。
银河路,透九霄,磋影横空泊斗梢。
摸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
入仙曹,胆气豪,盗得瑶池王母桃。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
防猿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
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
趁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
无根树,花正昙,卸了重开有定期。
铅花乱,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
对月才经收拾去,又向朝阳补纳衣。
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
延年寿,灭病灾,好接良朋备法财。
从兹可成天上宝,一任群迷笑我呆。
劝贤才,休卖乖,不遇名师莫强猜。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收成滋味全。
如朱橘,似弹丸,护守提防莫放闲。
学此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还本原。
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
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
日月交时寒暑顺,男女文时孕始成。
甚分明,说与君,犹恐相逢认不真。
无根树,花正佳,对景忘情玩月华。
全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
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
金蛤蟆,王老鸦,认得真时是作家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张三丰-无根树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
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肯回头,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傅与修真作样几。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访名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
烟花寨,酒肉林,不犯荤腥不犯淫。
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
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
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
女子无夫为恕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叹迷途,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
世上阴阳配男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
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醒,一诀天机值万金。
借花名,作花舟;句句敲爻说得真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flareboy 发表于
哥们肚子怎么这么大……这是内家太极功发力撑开来,不是将军肚和啤酒肚
泡网分: 39.836
精华: 1帖子: 2907
注册: 2002年07月
张三丰,是内丹高手。
有三十六诀
一、诚意存于下丹田。
二、极力遏止杂念。
三、用目内视下丹田。
四、不可过于着意。
五、不见效验不止。
六、不可强调呼吸,须一任其自然。
七、不可著意,亦不可无意。
八、无念无思。
九。回诚去杂。
十、再检点诚意。
(甲)补身之理:人在母胎,以灵性一点,受母体气血生育,十月胎足.分离母体.遂有人形。由一岁至十六岁,阳气充足,丹田气满。有时气到阳关,外肾感发,即有情欲之思。一与妇人交合,于是十余年之元阳,遂至遗漏。此漏既开,最难复闭,为日渐久,则身体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窍遗漏,(精液一去,元气随之)故成为败絮其中之躯壳。风雨摧残,寒暑凌逼.疾病感染,丧亡渐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也。需补身之理,既如上述,于是补身之法尚焉。其法行于既漏之身,将所漏之窍,复行塞闭,并将已漏之精,再行补足,及至精满气足,补功已毕,即神爽体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求自得,此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泡网分: 5.196
注册: 2010年06月
随从 发表于
张三丰玄奇而真实的一生,是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响,再次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深邃而瑰丽。神仙本是真实,否定只缘迷失。他完全可称得上是中国的释迦牟尼,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足以顶礼膜拜。能不能礼敬我们自己优秀的先人,能不能重视祖先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或许就是今天中国人走向道德重生的关键。期待,张三丰从江湖武侠回到大堂圣殿!
张三丰的自画像哥们肚子怎么这么大……
泡网分: 8.772
注册: 2009年02月
随从 发表于
明朝永乐年间,张三丰在崂山太清宫修炼时,移花栽木,营造了一派仙苑美景。他从海岛把一种“耐冬”山茶移植到太清宫的三官殿前。严冬叶色愈翠,正月开花,蕃艳可爱,花期半年。这株傲寒长生的“耐冬”山茶,成为植物界研究不透的奇迹。它似乎浸润了张真人的神力,至今600多年,高近7米,合围近1.8米。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乡云南,像这样的树龄和长势也极为罕见,更别说在北国冰天。
耐冬花怒放时,像落了一层红色的雪,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就是从这株花得到了灵感,他在聊斋中塑造了香玉和绛雪,其中身着红衣、超凡脱俗的 “绛雪”就是耐冬树神。今天,崂山及青岛各处都有“耐冬”山茶,实在是张三丰的一大功劳。
自张三丰在崂山移花栽木后,明朝以后的道教宫观就兴起栽植花卉热,并影响至全国,提升了中国的园林艺术。此树已经挂了
泡网分: 11.393
帖子: 6019
注册: 2009年02月
怎么看着都是传说啊, 不是历史。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另外张三丰武功卓绝也是有记载的,据说他悟成太极拳后,曾以单拳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到了燕王朱棣继位后,他对张三丰更感兴趣,再三召来张三丰的弟子,让他们寻访张三丰。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
  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按笔者的理解,第一首是说人生苦短,很多俗世中人不知根本,从而贪恋荣华沉溺苦海而不知修真之路,第二首是说修仙有道,长生可期,劝世人早些下手学道。以下二十二首也大体是讲修道事情,且更加隐晦难懂,这里就不引录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来看看。
  张三丰给我们留下的另外一个宝贵财富就是那奇妙通玄的太极拳法,相传张三丰在云游龟山时无意中看到鹰蛇相斗,他觉得蛇在攻防之时的姿态非常符合道家所讲的一些道理。从而悟出了武当功夫这一门和以往一味讲究凶狠彪悍、先发制人的武功完全不同的派别,在武学中别开生面,大放异彩。虽然有些人不大相信太极拳是出自张三丰,但是我却觉得像太极拳这样融合了道家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诸般至理的拳法若非张三丰这样的道家高人是决计难以发明出来的。太极拳法通俗易学,然而却能由浅入深,导引人们从简单的拳法中体会道家的至理,并能克敌制胜,以弱胜强,确实是道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
  所有喜欢练太极拳的朋友们都有体会,月朗风清的良夜,穿上宽松舒适的衣服和鞋,打上一趟太极拳,体会一下太极拳法中所蕴含的阴阳开合、虚实相生、松静自然、圆转轻灵的意味,实在是“纵使六子俱巧舌,也难描写雪花飞”,这其中的境界,正是“道”的境界。张三丰祖师造福后世,功莫大焉。
泡网分: 39.836
精华: 1帖子: 2907
注册: 2002年07月
道辟乾坤&&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本帖最后由 suwenyu 于
00:17 编辑
泡网分: 31.384
帖子: 1721
注册: 2002年06月
泡网分: 28.282
注册: 2002年09月
受益多多!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张三丰玄奇而真实的一生,是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响,再次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深邃而瑰丽。神仙本是真实,否定只缘迷失。他完全可称得上是中国的释迦牟尼,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足以顶礼膜拜。能不能礼敬我们自己优秀的先人,能不能重视祖先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或许就是今天中国人走向道德重生的关键。期待,张三丰从江湖武侠回到大堂圣殿!
张三丰的自画像
本帖最后由 随从 于
13:46 编辑
泡网分: 3.176
帖子: 4439
注册: 2011年05月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张三丰多次在陕西宝鸡的金台观修道,他曾叫张三峰,据说就是见到宝鸡山三峰挺秀而来的。
明朝时陕西参政知事、吏部右侍郎张用浣在金台观立《张三丰遗迹记》一碑,叙述了他父亲见到张三丰的事,此碑至今保存。
碑上面说,他父亲张朝用十三岁那年在金台观内读书,云游至此的张三丰问他是谁家子弟。张朝用说他父亲叫张维,为避战乱才举家迁入宝鸡。张三丰听后感慨道,我就是张玄玄,当年云游柘城时就认识你先祖张荣并与你家有交往,你祖上叫张毅的是你什么人?张朝用说,那正是我爷爷。张三丰说:“唉,我认得他时他还是个童子。” 张三丰勉励张朝用好好读书,将来可官至三品(后果为均州知州)。过了一个月,张三丰离开金台观时,张朝用也去送行,见张三丰离去时脚不履地,当时在场的人都很惊奇。
《明史》和《微异录》中都有记载:张三丰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游魂七日。他料定自己将死,做诗唱颂逝去,但在埋葬那天又活了过来。归来后给了弟子杨轨山一偈,预言元朝灭亡明朝诞生。偈云:“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 张三丰的《云水集》) 重新归来,必有未完成的使命要做。果然,从明初他开始草创武当,到最后鹤鸣山仙升,他的声名和事迹在明史和民间大放异彩,整整影响了明清两代。
金台观一带留下了张三丰的许多神奇的传说。他离开时,留下了九节藤杖、混元衣 。1611年,宝鸡县令朱炳然见到这两样东西。在碑上刻诗,其中有“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
真人何处寻
明朝皇帝曾在武当山的老营宫前修建了一座碑搂,内立两尊特大的石碑,一刻明成祖赐张三丰书,一刻明英宗赐张三丰诏,称张三丰为“真仙”。但皇帝们都无缘一见真人,只有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有幸在四川见过张三丰。他曾写过一首诗名叫《题张神仙像》,诗曰:奇骨森立,美髯戟张……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据说他因得到张三丰的指点,领悟了道家的真义,后来避开了政治上的灾祸。
张三丰不在名利情中,他修成了真人,具足慈悲、智慧和神通。他似闲云野鹤,时隐时现于江湖。能见到他的人就会有福。
明代姚福撰《清溪暇笔》中记录了他在李景隆家见过张三丰留下的蓑衣和斗笠之事。蓑衣的垂须噎掉光了,只剩下打着百结的编绳,披上一直到膝盖。斗笠的独篾胎噎没了。李景隆的曾孙萼说:他的先祖李景隆很好客,曾挽留张三丰在家住了几十天。张三丰临别时说:你家超不过千日,该有大祸没吃的。我留两样东西。危急时,可披蓑顶笠绕着圆走,叫我的名字。过了两年真出了大案子,他们全家被幽禁起来,朝廷不供给粮食。他们的粮食快吃完了,就按照张三丰说的呼喊。一会儿,前后园圃里长出谷子,不足一个月就熟了。因为有谷子吃,才没饿死,谷子刚吃完,朝廷才给米。再呼喊就不长谷子了。
《陕西通志》载,生员张恪在周公庙朝阳洞遇见张三丰,见他敞衣垢面,就没理会。当时天降大雪,正准备做饭时,张三丰出去片刻就拿着才采摘的新鲜蔬菜回来,说是从成都刚取来的。张恪不信,跑到门外一看,雪地里了无足迹。临走时张三丰才告诉他:吾玄玄子张三丰也。问他有什么愿望,张恪说:苦无记性。于是张三丰向他耳内吹气,连说几声:“我让你聪明。”从此,张恪读书过目辄不忘,后来果然成为永乐甲午十二年(1414)会试解元。
京城里有个酒馆,有个精神不正常的童子,手足溃烂,大概活不长了。一天,他见一个破衣道人来讨酒喝,趁主人没看见,就施给他一罐。这样做了两个月。道人说:你的病可以治好。叫童子把头向上侧过来,用气吹入他的耳朵,感觉像蒸笼似的热,第二天就好了。
史籍和传说中张三丰济世救人化解危难的事很多,都是他真道已成、神通自在的表现而已,绝非人间的医术。看似偶然相遇,实则是张三丰看此人是块料儿,才有意借机化度。这正是:与道无缘,寻他不着。积善种缘,真人自来。
四海皆为家
张三丰最后从历史上隐去,就像老子等道家人物一样不知所终。一些史料中记述了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有人在四川鹤鸣山等地,多处见到他仙升。暂且按这些来推算,张三丰当时在人间噎是200多岁的人了。
在这200多年间,从能查阅的史料看,张三丰足迹从北到南遍布大半个中国,在各地留下了很多遗迹和故事。张三丰诗书画棋琴剑样样皆精,从明清两代的记录看,他除了留下日常所用的笠、衲、蓑、杖、笔砚等物外,还留下不少书法、诗赋、画作等。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实物噎不多了。
《郴州总志》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张三丰在桂东县了髻山结庐修行,仙升。跟乡人告别时,用指在石上写“三丰”二字,隶书,如斗大,字入石一寸左右。虽经风霜剥蚀,字迹宛然。
张三丰在福泉山(贵州福泉市西南隅)高真观修炼时,曾作自画像,作《打坐歌》等悟道修炼诗词百余首,并留有书法楹联等给道士。平越士绅将自画像刻成画像碑,供人们瞻仰朝拜。福泉山因此名声大振,明初就成为蜀中十大道场之一。1949年后,中国建立新政权,画像碑被毁,幸而没有丢弃。现在的福泉山新碑像就是原来石碑像的拓片。
因为张三丰长寿,名号又多,栖止无定,到处为家,所以生卒年说法不一;籍贯的说法,也是异说纷呈,都跟他呆住的地方有关,如宝鸡,辽阳、义州、贵州、平阳、闽县、羊城(今广州)、金陵(今南京)等等。根据明史和多数史料考证,尤其是张三丰自传诗《云水集》左证,一般认定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在辽宁彰武和阜新附近一带。懿州属辽阳所管,张三丰年轻时在辽阳一带游历,曾作《辽阳积翠村》等诗四首。
籍贯所在其实并不重要,他在人间驻留,哪里的栖止地都是“家”,也都不是家。重要的是,他来过!
张三丰玄奇而真实的一生,是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响,再次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深邃而瑰丽。神仙本是真实,否定只缘迷失。他完全可称得上是中国的释迦牟尼,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足以顶礼膜拜。能不能礼敬我们自己优秀的先人,能不能重视祖先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或许就是今天中国人走向道德重生的关键。
期待,张三丰从江湖武侠回到大堂圣殿!
参考数据:
1、张三丰《云水集》
2、《明史·方伎传》
3、《明史·张三丰传》
4、《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
5、清初黄朗生撰《崂山志》
6、清代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
7、清曹秉仁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
8、道教研究家朱越利《中国道教宫观文化》
9、陈微明《太极拳术》“张真人传”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明朝永乐年间,张三丰在崂山太清宫修炼时,移花栽木,营造了一派仙苑美景。他从海岛把一种“耐冬”山茶移植到太清宫的三官殿前。严冬叶色愈翠,正月开花,蕃艳可爱,花期半年。这株傲寒长生的“耐冬”山茶,成为植物界研究不透的奇迹。它似乎浸润了张真人的神力,至今600多年,高近7米,合围近1.8米。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乡云南,像这样的树龄和长势也极为罕见,更别说在北国冰天。
耐冬花怒放时,像落了一层红色的雪,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就是从这株花得到了灵感,他在聊斋中塑造了香玉和绛雪,其中身着红衣、超凡脱俗的 “绛雪”就是耐冬树神。今天,崂山及青岛各处都有“耐冬”山茶,实在是张三丰的一大功劳。
自张三丰在崂山移花栽木后,明朝以后的道教宫观就兴起栽植花卉热,并影响至全国,提升了中国的园林艺术。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12年04月
至今,武当山以其建筑,自然和文化之绝美被联合国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留神韵
张三丰在一百多年间曾三次在崂山修行,最后他的道家内外双修功夫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至可以 “散则为气,聚则成形”。他在崂山的庵、洞中写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道学著作。后人编成《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张三丰认为儒、释、道都是正教,同归于“道”。修人道是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是谁,只要平时积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指出“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这些说法与以往的道教不同,独树一帜,使普通人看到了修炼仙道的可行。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缘 太极张三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