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贤事件甲子德云社专场完整版优酷

wusi314的博客
wusi314 .cn/u/5987896.html
wusi314的博客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陈起贤和他的“五老”讲师团
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文明新风
那是日,1986年从琼山区大坡中学退休的老校长陈起贤,在校园一间宽敞的教室里,一边用抹布擦着一排排的书架子,一边从地上的大纸箱里抱出一摞摞的书往书架上码着。&再有10万元就好了,中外名著就都齐了!&老人自言自语。
  和别人不同的是,校园是陈起贤老人的唯一。从教几十年来,这位老人从未离开过这一亩三分地。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嫁出去了,校园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
  在大坡中学校园的偏僻处有间简陋的平房,这就是陈起贤老人的家。按理说,照老人的退休工资,吃点好的不成问题。可老人硬是把每天的生活经费卡到三元钱。煮一锅饭,烫一锅菜,拌上点辣酱吃上一天。
  就是这么苛刻地对待着自己,十一年后,陈起贤又凑满10万元。今年9月3日是老人最兴奋的日子。他早早地来到银行,办完相关手续,随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把一张10万元人民币的存单交到学校负责人的手上。此时老人如释重负,他的眼前仿佛看到孩子们手捧着新图书那欣喜的面容和争相阅读中外名著那专注的眼神。还有比这更满足的吗,想到这,老人笑了。
  几十年来,靠积攒退休工资,老人为校园捐赠了40万元。老人还在大坡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教师节时拿出5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靠陈起贤每月供给生活费完成小学至大学学业的学生有13人。
  2003年,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以陈起贤老人为首的&五老&讲师团。
  第一个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课的是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郑经济老人,作为离休干部,他以擅长讲革命传统故事而闻名。
  &孩子们,咱琼山区是革命老区,作为老区的下一代,可不能不知道老区发生过的革命故事呀!&一句开场白吸引了琼山区甲子镇群星小学的近千名学生。两节课讲下来,让小学生们记忆深刻的是琼崖纵队被困母瑞山,弹尽粮绝,靠喝椰子水顽强抗日的故事;是李硕勋等烈士在海南不畏牺牲,为国捐驱的故事&&
  &原来这些故事都是真的,郑爷爷讲的我们从来没听过!&&之前我们也参观了李硕勋烈士纪念园,可我们不知道他的故事,现在他是活生生的了!&作文课上,小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翔实更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郑经济老人自己动手,撰写讲稿,十几年来,他在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撰写了以海南解放5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稿210篇,在全区近百所中小学讲课数百场
wusi314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43) | 分享数
(0) | 转载数
&&&&&用户昵称为: 游客当前位置: >
陈起贤和“五老”讲师团
内容摘要:  陈起贤老人情洒教育,十几年来琼山区以陈起贤为带头人的500多名‘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讲师团义务支教事迹也十分感人。
  今年教师节,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收到一封来信,写信人是海口市琼山区区长田丽霞。信中说:&2010年贵报曾经报道过大坡中学退休校长陈起贤,用个人积蓄为学校建图书馆的事迹。前不久,这位89岁高龄的老人又把近年来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捐献出来。陈起贤老人情洒教育,十几年来琼山区以陈起贤为带头人的500多名&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讲师团义务支教事迹也十分感人。&揣着这封信,记者走进了大坡中学,走近了&五老讲师团&。
  &再有十万元就好了&
  那是日,1986年从琼山区大坡中学退休的老校长陈起贤,在校园一间宽敞的教室里,一边用抹布擦着一排排的书架子,一边从地上的大纸箱里抱出一摞摞的书往书架上码着。&再有10万元就好了,中外名著就都齐了!&老人自言自语。
  和别人不同的是,校园是陈起贤老人的唯一。从教几十年来,这位老人从未离开过这一亩三分地。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嫁出去了,校园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
  在大坡中学校园的偏僻处有间简陋的平房,这就是陈起贤老人的家。按理说,照老人的退休工资,吃点好的不成问题。可老人硬是把每天的生活经费卡到三元钱。煮一锅饭,烫一锅菜,拌上点辣酱吃上一天。
  就是这么苛刻地对待着自己,十一年后,陈起贤又凑满10万元。今年9月3日是老人最兴奋的日子。他早早地来到银行,办完相关手续,随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把一张10万元人民币的存单交到学校负责人的手上。此时老人如释重负,他的眼前仿佛看到孩子们手捧着新图书那欣喜的面容和争相阅读中外名著那专注的眼神。还有比这更满足的吗,想到这,老人笑了。
  几十年来,靠积攒退休工资,老人为校园捐赠了40万元。老人还在大坡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教师节时拿出5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靠陈起贤每月供给生活费完成小学至大学学业的学生有13人。
  &原来这都是真事!&
  2003年,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以陈起贤老人为首的&五老&讲师团。
  第一个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课的是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郑经济老人,作为离休干部,他以擅长讲革命传统故事而闻名。
  &孩子们,咱琼山区是革命老区,作为老区的下一代,可不能不知道老区发生过的革命故事呀!&一句开场白吸引了琼山区甲子镇群星小学的近千名学生。两节课讲下来,让小学生们记忆深刻的是琼崖纵队被困母瑞山,弹尽粮绝,靠喝椰子水顽强抗日的故事;是李硕勋等烈士在海南不畏牺牲,为国捐驱的故事&&
  &原来这些故事都是真的,郑爷爷讲的我们从来没听过!&&之前我们也参观了李硕勋烈士纪念园,可我们不知道他的故事,现在他是活生生的了!&作文课上,小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翔实更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郑经济老人自己动手,撰写讲稿,十几年来,他在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撰写了以海南解放5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稿210篇,在全区近百所中小学讲课数百场。
  &敬爱的&五老&是我们的家长&
  从2003年起,讲师团承担起帮助全区百余所中小学生建家长学校的任务。牌子挂上了,可忙坏了&五老&讲师团的500多位老人们。他们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寻找着家庭教育的空白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晚上大人打麻将、看电视,孩子们做得好功课吗?&&父母当着孩子争吵有碍孩子身心健康。&&怎样才能让孩子听大人的话?&这样贴近生活的话题成为每期家长课堂的主题,牢牢地抓住了家长的心。
  家长学校在琼山区的百余所中小学成立整整8年来,家长课堂从未间断,累计上课6000多场,参加培训的家长达90万人次。2009年琼山区获&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称号;2010年琼山区又获&全国首批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单位&称号。
  今年暑假,琼山区三门坡镇一名姓蒙的农民带着一幅字兴冲冲地找到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面写着&敬爱的&五老&是我们的家长!&原来,他的儿子蒙传哲考上了深圳大学,他激动地说:&要不是&五老&讲师团王秀凯老人的帮助,我的儿子早辍学了,是王秀凯老人一次次到我们家做工作,教我怎么和孩子沟通,我现在不仅和儿子消除了隔阂,还成了最好的朋友。&
&(责任编辑:张素)您当前的位置:&>&&>&&>&&
老人长眠父亲“身边”陈起贤追悼会下周一举行
时间: 07:18 来源:
作者:杨金运 刘孙谋  
11月22日,海口三门坡镇的居民在传阅南国都市报刊发的陈起贤老人辞世&师魂不朽&的报道。
11月22日,海口市大坡镇的茶店门口粘贴的2013年大坡地区高考芳名榜,这些学生都受到大坡教育发展促进会的资助。
  社会各界人士可于当日上午10点,前往大坡镇文化广场悼念老人
  父亲陈继业英勇就义那一年,陈起贤还不满3周岁。年幼丧父,陈起贤从小就立下志向,要用一生去完成父亲未竟事业。如今陈起贤走了,终其一生,他没有背弃这份信念。
  22日下午3时许,陈起贤再次来到了父亲的墓地旁。这一次,他将长眠于此。
  来送行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位,都曾沐浴过老人的泽辉。没到现场的人,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老人深深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南国都市报记者 杨金运/文 刘孙谋 /图
  &草帽&送行队伍
  把老人送到他父亲&身边&
  22日,家在琼海的潘少文天未亮就起了床。她要赶搭6点50分的车到海口与潘少卿碰面,一起坐车到大坡镇。到达亭竹村时,已经是中午12点。
  她要去送别自己的父亲陈起贤。
  &这些年来很少去看父亲。&说起陈起贤,潘少文心有愧疚。
  当天下午,按照当地风俗,潘少文与另外3位姐妹、姐夫、大坡中学的老师,一行10多人低调为老人送行。
  天空时晴时雨,大地含悲。
  陈有强也在为送陈起贤老人张罗着。陈有强的孩子,曾因陈起贤的帮助,得以入学。就在去年,陈起贤还用暖暖的手将1000元钱递到陈有强手里。送别陈起贤的这一天,他骑一辆摩托车,冒着雨,特地到镇子里买了16顶草帽。
  这种草帽,陈起贤生前也时常戴在头上。老人戴着草帽将10万元塞进捐款箱的一幕,印刻在很多人的心里。
  下午3点多,这支戴着草帽的送葬队伍,缓缓地行走,走在湿湿的乡间小路上。他们婉拒了很多要求来送行的人,只想安静地送老人最后一程。送行队伍路过陈氏宗祠时,几位村民在宗祠门口用眼神默默地目送老人。
  而宗祠门口的一副对联,无意地倾诉出老人的一生。
  上联:父子乡贤垂祀典;下联:弟子进士振文风;横联: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不就是老人将终生之爱献给教育的写照吗?父子乡贤,陈起贤不正是追寻着父亲陈继业的脚步走完了一生吗?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勤奋求学的父亲;在革命浪潮中,坚持真理的父亲;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不改色的父亲&&父亲陈继业高大的身影,曾驻足陈起贤的心目中。&正是在父亲崇高精神的感召下,我从小就立下志向,完成父亲未竟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奉献给祖国和人民。&陈起贤曾说。
  而今,他也将长眠在父亲墓旁。冷冷的风雨,如诉说之音。不知回到父亲&身边&的陈起贤,会和跟长眠已久的父亲说些什么。
  大坡中学老校长
  &带病也要送老人最后一程&
  送别的队伍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不时伸出手捂住嘴巴,咳嗽。
  他67岁了。&我一定要回去送他上路。&昨天得知陈起贤去世的消息,这一个念头,便久久萦绕在陈有许心里。11月17日,一直操心陈起贤病情的陈有许也病了,得了感冒,不得不连日打针。
  &我今天让我儿子早点下班给我做饭,随便吃个饭便来送老人最后一程。&陈有许说,针,可以不打,这最后一程,必须送。
  陈有许为何要这么执着要去送陈起贤最后一程?
  &我跟陈老有着很深的情谊。&陈有许是大坡中学的老校长,1980年,他曾亲自找到琼海有关部门,说他是来为被错误划为右派的陈起贤平反的。他把陈起贤带回了大坡镇。自那开始,陈起贤便住进了大坡中学,与他交往至今。&共事了半辈子,我懂他,他想和他爸爸一样,奉献自己。&陈有许说。
  这次陈起贤住院,陈有许帮忙张罗老人治疗的事。&他对他的病情很清楚。他跟我说,这次&感冒&了,和以前不一样,可能要离开了。&陈有许回忆说。
  因生病打针的缘故,未能见陈起贤最后一眼。这成了他的遗憾。陈起贤下葬这天,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来送陈起贤。
  22日7点30分,陈有许便出了门,他到报刊亭买了一份南国都市报,&4个版,我从头读到尾,对他的事,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再次读着,我依然会很感动。&读到陈起贤魂归校园那一段,陈有许的眼睛湿润了。&还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就表示要回学校,我跟他女儿商量,决定送他回去一趟。他真的回去了。&
  &人总是要离开的,但他活在了我们心里。&陈有许说。
  三门坡镇一老伯
  &老人去世的消息让我流泪&
  陈起贤走了。这一天,阴霾的天色,笼罩着大坡镇。镇子里的人,都知道了老人离开的消息。
  &他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没什么说的,反正真人真事,没有半点虚构。&在一个老爸茶馆,一位黄姓中年男子说,大坡镇出了一位这样的老师,是大坡的骄傲和福气。&这样无私奉献自己的人,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多少呢?受他的影响成立的教育促进会,2010年的时候还帮助过我的孩子,资助了1500元。&
  在同一个茶馆隔壁桌的吴先生来自甲子镇,提起陈起贤,他并不陌生。&今天到处都在说这位老人离开的事。他的事,之前我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吴先生指着茶馆墙上的一张纸说,这上面写着今年大坡教育促进会资助的考上大学的学生。&里面便有陈起贤老人很大的功劳。&
  在这组名单中,以800多分的成绩考取复旦大学的莫冬羽,获得了4000元的助学金。说起陈起贤,她肃然起敬。&陈起贤老人自己并不富裕,但他用他的善心帮助了很多人。他的大爱,在我们学生之中有很大影响。&高中时,莫冬羽是海南中学爱心社社长,奉献爱心成了她的信条。
  在三门坡镇菜市场附近,记者向路人哪有询问卖花圈的地方。
  一位叫竺德贤的老伯听到记者的询问后,从袋子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南国都市报,指着头版上陈起贤的照片说,&你们是去送陈起贤老人吗?&
  &你也知道陈起贤老师的故事?&
  &怎么不知道,他每个月的伙食不超过50块,帮助过很多学生,我第一次看到时都吓到了,我们每个月再省也要用几百元呢。&竺德贤说,他每天都买报纸看,凡是有老人的消息,他总会看得特别仔细,&我已经70岁了,看到这样的老人,觉得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最近听说老人病了,我一直在关注。&
  22日上午,他到菜市场买菜时买了一份报纸,才知道,陈起贤已经走了。&我读里面的名字,老人去世的消息让我流泪。&竺德贤说。
  临走,竺德贤老人加了一句:&告诉你,我的名字里面,也有一个贤字呢。&
  网友开展网上祭奠
  25日将在大坡镇举行追悼会
  陈起贤去世的消息,让这两天的网络有了一种别样的缅怀气息。
  网友在网上给陈起贤建起了纪念馆,名为&海南省道德模范陈起贤天堂纪念馆&。南海网专门开辟了&网上祭奠&&深切悼念终生奉献教育事业的老师陈起贤&专题。人民网海南视窗也开辟了&网上祭奠&。网友们纷纷在上面&献花&、&上香&,表达自己的敬意。
  一位网友写道:陈老让我感动,陈老你已经化身为精神的力量,你用你的行动阐释了什么叫师者,愿老人入土为安,一路走好。
  在新浪微博,国内多地媒体的官方微博均发表消息缅怀这位老人。本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后,触动了很多网友的心,引来了大量的阅读和转发、评论。
  网友纷纷表达着自己对这位老人的一生的解读。网友&@我永与你同行&写道,&他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了孩子,带到了人间,而他自己却清贫一生、两袖清风;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老教师&&陈起贤一路走好,天堂人间都会记住你的恩情!&
  另一位网友&@新玲很快乐&写道,&真正的善者不是施予无限大,而是能倾其所能地遵从内心和灵魂,去塑造人格的硬度和高大&&&
  据悉,11月25日上午10点,陈起贤的追悼会将在大坡镇文化广场举办。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国两会前夕,南海网网友“张界”致信省长刘赐贵。“张界”说,...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最新内容:
您的位置:&&&&&&& 正文
海口大坡中学退休校长陈起贤和“五老”讲师团
 日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教师节,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收到一封来信,写信人是海口市琼山区区长田丽霞。信中说:“2010年贵报曾经报道过大坡中学退休校长陈起贤,用个人积蓄为学校建图书馆的事迹。前不久,这位89岁高龄的老人又把近年来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捐献出来。陈起贤老人情洒教育,十几年来琼山区以陈起贤为带头人的500多名‘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讲师团义务支教事迹也十分感人。”揣着这封信,记者走进了大坡中学,走近了“五老讲师团”。
  “再有十万元就好了”
  那是日,1986年从琼山区大坡中学退休的老校长陈起贤,在校园一间宽敞的教室里,一边用抹布擦着一排排的书架子,一边从地上的大纸箱里抱出一摞摞的书往书架上码着。“再有10万元就好了,中外名著就都齐了!”老人自言自语。
  和别人不同的是,校园是陈起贤老人的唯一。从教几十年来,这位老人从未离开过这一亩三分地。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嫁出去了,校园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
  在大坡中学校园的偏僻处有间简陋的平房,这就是陈起贤老人的家。按理说,照老人的退休工资,吃点好的不成问题。可老人硬是把每天的生活经费卡到三元钱。煮一锅饭,烫一锅菜,拌上点辣酱吃上一天。
  就是这么苛刻地对待着自己,十一年后,陈起贤又凑满10万元。今年9月3日是老人最兴奋的日子。他早早地来到银行,办完相关手续,随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把一张10万元人民币的存单交到学校负责人的手上。此时老人如释重负,他的眼前仿佛看到孩子们手捧着新图书那欣喜的面容和争相阅读中外名著那专注的眼神。还有比这更满足的吗,想到这,老人笑了。
  几十年来,靠积攒退休工资,老人为校园捐赠了40万元。老人还在大坡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教师节时拿出5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靠陈起贤每月供给生活费完成小学至大学学业的学生有13人。
  “原来这都是真事!”
  2003年,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以陈起贤老人为首的“五老”讲师团。
  第一个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课的是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郑经济老人,作为离休干部,他以擅长讲革命传统故事而闻名。
  “孩子们,咱琼山区是革命老区,作为老区的下一代,可不能不知道老区发生过的革命故事呀!”一句开场白吸引了琼山区甲子镇群星小学的近千名学生。两节课讲下来,让小学生们记忆深刻的是琼崖纵队被困母瑞山,弹尽粮绝,靠喝椰子水顽强抗日的故事;是李硕勋等烈士在海南不畏牺牲,为国捐驱的故事……
  “原来这些故事都是真的,郑爷爷讲的我们从来没听过!”“之前我们也参观了李硕勋烈士纪念园,可我们不知道他的故事,现在他是活生生的了!”作文课上,小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翔实更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郑经济老人自己动手,撰写讲稿,十几年来,他在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撰写了以海南解放5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稿210篇,在全区近百所中小学讲课数百场。
  “敬爱的‘五老’是我们的家长”
  从2003年起,讲师团承担起帮助全区百余所中小学生建家长学校的任务。牌子挂上了,可忙坏了“五老”讲师团的500多位老人们。他们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寻找着家庭教育的空白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晚上大人打麻将、看电视,孩子们做得好功课吗?”“父母当着孩子争吵有碍孩子身心健康。”“怎样才能让孩子听大人的话?”这样贴近生活的话题成为每期家长课堂的主题,牢牢地抓住了家长的心。
  家长学校在琼山区的百余所中小学成立整整8年来,家长课堂从未间断,累计上课6000多场,参加培训的家长达90万人次。2009年琼山区获“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称号;2010年琼山区又获“全国首批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单位”称号。
  今年暑假,琼山区三门坡镇一名姓蒙的农民带着一幅字兴冲冲地找到琼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面写着“敬爱的‘五老’是我们的家长!”原来,他的儿子蒙传哲考上了深圳大学,他激动地说:“要不是‘五老’讲师团王秀凯老人的帮助,我的儿子早辍学了,是王秀凯老人一次次到我们家做工作,教我怎么和孩子沟通,我现在不仅和儿子消除了隔阂,还成了最好的朋友。”(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字体:】【】【】【】【】【】
{ 编辑:胡振明 }日 滚动新闻
请选择滚动新闻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云社相声专场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