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tpimage pill 合集rose pure全合集

教科院热线:
您所在的位置: >>
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作者: &&& 文章来源: &&& 更新时间:&&&
[字体: &&&&]&
&&浏览次数:
教职成〔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教学大纲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新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新大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则上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届时,2000年发布实施的大纲停止使用。
  各地在实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过程中,有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请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5.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6.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
     7.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
                                                     教育部
                                                  二〇〇九年一月六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二)职业模块
(三)拓展模块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二)教学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一)目的和功能
(二)原则
(三)方法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要从实例引进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1)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的衔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2)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
(3)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ax+b<c(或>c)]
(1)要结合生活及职业岗位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知识
(2)通过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
(3)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1)有理数指数幂要与整数指数幂知识衔接
(2)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lg N,ln N,logaN)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1)通过周期现象推广角的概念;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讲授要与锐角三角函数相衔接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技能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tanα=
诱导公式:2kπ+α、-α、π±α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学习都要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
(2)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1)平面向量概念的引入要结合生活、生产的实例进行
(2)通过平面向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是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1)要加强本单元知识与工程问题的联系,使学生体验解析几何的应用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用坐标法解决直线、圆的相关问题
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归纳出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点是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
(1)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讲授与试验、实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
(2)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概率、总体与样本的概念,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及其运用概率、统计初步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体均值、标准差;
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机械加工专业的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要结合生产案例进行讲授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和角公式、正弦型函数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生产、生活中的三角计算及应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车床、铣床)操作课程;要结合生产案例进行讲授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坐标变换及参数方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坐标变换及参数方程的应用举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自动化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
(2)通过本单元教学,理解专业课程的相关概念描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点是复数的概念与应用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自动化专业的数字电路课程;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背景进行讲授
(2)通过本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逻辑式与真值表,逻辑代数的应用
逻辑变量与运算(且、或、非)
逻辑运算律和公式法化简逻辑式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VB编程课程;要结合生活、生产或管理案例进行讲授
(2)通过本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用程序框图来描述算法中的逻辑处理过程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服务类专业的市场营销课程;要结合管理案例进行讲授
(2)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重视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数组的运算和数据表格的应用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服务类专业的企业管理课程;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用数学知识编制计划的方法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关键路径法,网络图
(1)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服务类专业的企业管理课程
(2)通过本单元教学,了解用数学知识进行规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与应用
(1)可以用向量知识介绍和角公式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和角公式,余弦定理
(1)要结合科技、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概念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是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1)要结合生活、生产的实例来介绍相关知识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计算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3)重点是二项分布,正态分布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二)教材编写建议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二)职业模块
(三)拓展模块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附件一 语音项目表
附件二 交际功能项目表
附件三 话题项目表
附件四 语法项目表
附件五 词汇表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
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应用;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
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小;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规则;
*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主机接口的连接。使学生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使用键盘
常用计算机设备
了解存储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移动存储器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了解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作用,会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设备;
了解通用外部设备接口的使用方法,会正确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了解键盘键位及功能,会正确使用键盘录入字符;
*了解投影仪、扫描仪、摄像头、读卡器等外部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了解指纹识别装置、手写板、触摸屏等设备
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具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了解并遵守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要求
可以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使学生领会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增强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责任心与法律意识
操作系统简介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类型;
*会安装常用操作系统
可以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逐步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实际应用提高使用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管理维护计算机的能力。例如,规范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优化计算机系统管理等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
了解组成常用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的基本元素(对象),熟练使用鼠标完成对窗口、菜单、工具栏、任务栏、对话框等基本元素的操作;
会启动/关闭计算机系统;
了解快捷键和快捷菜单的使用方法;
*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帮助”信息解决问题
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作用,熟练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会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等资源进行管理;
*了解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关联程序
系统管理与应用
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会使用控制面板配置系统,如显示属性、鼠标、输入法的设置等;
会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
会使用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常用程序;
*会为计算机设置多用户管理及权限,使一台计算机能够为不同人员使用;
*会安装打印机等外部设备驱动程序
系统维护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会安装和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会安装和使用压缩工具软件;
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会进行数据备份;
*会使用软件备份和恢复操作系统
中英文输入
了解常用的中英文输入法,熟练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
*了解汉字编码方法
可以利用文字输入练习软件帮助学生练习,逐步提高其文字录入技能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提供的服务;
*了解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作用,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可以通过因特网的接入,使学生认识网络中使用的相关设备
因特网的接入
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会根据需要将计算机通过相关设备接入因特网;
*了解无线网络的使用方法
网络信息获取
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和下载相关信息;
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为适应不同需要,会配置浏览器中的常用参数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网络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
电子邮件管理
会申请电子邮箱;
熟练收发电子邮件;
*会使用常用电子邮件管理工具
可以通过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熟练收发电子邮件
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会使用常用即时通信软件;
会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与下载信息;
*了解远程桌面的概念及其设置方法
可以通过申请和规范使用网络空间的活动,使学生能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下载、共享资源信息,树立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
会申请和使用网站提供的网络空间,如网络日志、网络硬盘、网络相册等;
了解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如网上学习、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求职等
文档的基本操作
熟练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文档;
会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文档;
*会对文档进行权限管理;
*会设置超链接
可以让学生选取专业、生活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各种内容作为素材,设计、制作作品,如个人简历、合同、名片、宣传广告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
文档的格式设置
熟练设置文档的格式(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
熟练插入分隔符、页码、符号等;
熟练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页眉和页脚;
*会使用样式,保持文档格式的统一和快捷设置;
*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工具,如“字数统计”、“修订”等
会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表格;
会设置表格格式;
*会实现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图文表混合排版
理解文本框的作用,会使用文本框;
会在文档中插入并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图表等;
会对文档中的图、文、表混合排版;
会合并文档;
*会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题注、目录等;
*会使用邮件合并功能;
*会在文档中插入公式、组织结构图等对象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
熟练创建、编辑和保存电子表格文件;
熟练输入、编辑和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
*会将外部数据导入到工作表中;
*了解模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了解数据保护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可以让学生选取专业、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作为素材,制作数据图表,如会对家庭财务收支、班级学习成绩、产品销售等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管理,重点训练学生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技能
电子表格的格式设置
熟练设置工作表的格式(设置单元格、行、列、单元格区域、工作表、自动套用格式等);
熟练插入单元格、行、列、工作表、图表、分页符、符号等;
熟练设置工作表的页面格式;
*会使用样式保持格式的统一和快捷设置
理解单元格地址的引用,会使用常用函数;
会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会使用工作表的引用进行多个工作表计算
了解常见图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会创建与编辑数据图表;
*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数据分析
会根据输出要求设置打印方向与边界、页眉和页脚,设置打印属性;
会预览和打印文件
多媒体基础
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
了解多媒体文件的格式,会选择浏览方式;
会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常用多媒体素材
可以通过主题活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素材完成作品,使学生重点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的获取方法和简单加工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会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会使用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编辑加工图像文件
音频、视频处理
会使用和安装音频、视频播放软件;
会使用软件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
*会使用软件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编辑加工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会使用多种方法新建演示文稿;
熟练编辑演示文稿;
会保存演示文稿;
会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演示文稿
可以让学生选取工作、生活中的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各种内容作为素材,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如企业产品介绍、个人求职、汇报演讲等多媒体演示文稿,培养多媒体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演示文稿修饰
熟练更换幻灯片的版式;
会使用幻灯片母版;
会设置幻灯片背景、配色方案;
*会设计制作幻灯片模板
演示文稿对象的编辑
熟练设置、复制文字格式;
熟练插入、编辑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内置对象;
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外部对象;
会在幻灯片中建立表格与图表;
会创建动作按钮;
会建立幻灯片的超链接
演示文稿的放映
会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会根据播放要求选择播放时鼠标指针的效果、切换幻灯片方式;
会对演示文稿打包,生成可独立播放的演示文稿文件;
会设置幻灯片对象的动画方案;
*熟练设置并合理选择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方式
教学要求与活动
文字录入训练
1. 教学要求
通过文字录入强化训练,逐步提高文字录入速度,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2. 教学活动
中英文录入训练
个人计算机组装
1. 教学要求
通过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硬/软件系统。
2. 教学活动
(1)了解选择计算机部件的原则,根据用途开列计算机硬件清单;
(2)组装计算机硬件;
(3)安装操作系统,完成运行试验;
(4)会用软件维护并检测计算机系统;
(5)在计算机中安装和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6)为计算机安装系统备份还原工具软件,并制作系统的备份
教学要求与活动
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
1. 教学要求
通过组建办公室(家庭)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设置与维护。
2. 教学活动
(1)连接并检测计算机网络;
(2)设置和检测计算机的IP地址;
(3)安装和启用防火墙;
(4)设置文件和设备的共享;
(5)下载并安装共享软件
宣传手册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学习在文档中综合应用图、文、表及相关素材。
2. 教学活动
(1)宣传手册的版面规划;
(2)获取、处理相关素材;
(3)制作封面、封底及相关内容
统计报表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统计报表的建立,加强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教学活动
(1)建立数据表;
(2)统计、分析数据;
(3)用图表表示统计分析结果
电子相册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使用简单图像处理软件,学会对图像做简单的编辑处理。
2. 教学活动
(1)图像加工的准备:规划、获取图像素材;
(2)对图像的简单编辑处理:裁剪、特殊效果处理;
(3)保存为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
1. 教学要求
通过使用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学会对音频、视频文件做简单的编辑处理。
2. 教学活动
(1)音频、视频加工的准备:规划和设计音频、视频脚本;
(2)通过不同途径获取音频、视频素材;
(3)对音频、视频素材进行简单编辑、处理、合成;
(4)保存为不同格式的音频、视频文件
教学要求与活动
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学会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
2. 教学活动
(1)设计、规划演示文稿内容,准备制作演示文稿的素材;
(2)制作演示文稿,将素材加入到作品中;
(3)设计播放的动作和特殊效果;
(4)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个人网络空间构建
1. 教学要求
学会构建、管理自己的网络空间。
2. 教学活动
(1)申请与规划网络空间;
(2)整理素材,构建网络空间;
(3)管理维护网络空间
五、教学实施
讲授与上机
建议在机房组织教学,上课即为上机,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
六、考核与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理论)
田径类项目(跑、跳、投)
体操类项目(支撑、攀爬、悬垂、腾跃)
球类项目(足、篮、排)
实施《标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并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保证进行1小时课外体育锻炼
(二)拓展模块
新兴类运动项目
民族、民俗体育项目
实施《标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并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保证进行1小时课外体育锻炼或采取锻炼小组(俱乐部)形式进行练习
(蛙泳、侧泳、泅渡、潜泳、海上远游、水上救护、职业潜水等)
(远足登山、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
(滑冰、滑雪等)
(擒拿、格斗、跆拳道、散打、自卫防身术等)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顶岗实习期间
将实施《标准》列入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二)教学实施建议
(三)教学安全建议
(四)教学设施建议
(五)教材编写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内容
(二)考核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1. 运动的描述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3.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5. 牛顿运动定律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演示实验: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 学生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学习使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能用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
演示实验:简单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
7. 学生实验二(A):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学习、巩固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8. 学生实验二(B):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
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
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注:实验二(A)、(B)可任选一个
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演示实验: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
实践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演示实验: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 分子动理论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 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讨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讨论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
3. 学生实验三:测量气体的压强(选做)
学习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用U形管和大气压强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1. 电阻定律
理解电阻定律,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了解超导现象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理解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理解焦耳定律,能运用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和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实践活动:根据常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估算其耗电量;用家用电能表查看家用电器的耗能情况
4. 全电路欧姆定律
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概念,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并能进行计算;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演示实验:全电路欧姆定律
实践活动:观察汽车发动机启动时,车灯亮度的变化情况,解释用电负荷增加时,电灯变暗的原因
5. 安全用电
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知道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范和扑救措施;了解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知道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触电急救方法
6. 学生实验四:多用电表的使用
学习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能独立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在教师指导下测量交流电压
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的测量
7. 学生实验五: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性实验)
电源电动势的测量
利用所学知识和现有实验条件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内电阻的测量
了解点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的概念,能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2.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了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能进行简单计算
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演示实验: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5. 电磁感应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 光的全反射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光导纤维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激光技术在科技和军事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实验六:光的全反射(选做)
分别用半圆形玻璃砖、全反射棱镜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分析光的全反射的条件,体会光的全反射的应用
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组成
1. 物体受力分析
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2. 物体的平衡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能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力矩的概念、力矩的平衡条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物体的平衡在机械、建筑等行业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通过对起重机的观察,认识常见的承重结构;通过参观厂房建筑,了解建筑结构的平衡,从力学的角度讨论它们的特点
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动量概念,了解动量定理,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了解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简单的碰撞、反冲问题
4. 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固体、液体和液晶
1. 物体受力分析
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2. 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了解力矩的概念、力矩的平衡条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物体的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演示实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力矩、力矩的平衡
3. 曲线运动
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条件;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知道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线速度的方向
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公路拐弯处路面的倾斜情况及自行车拐弯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
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了解机械振动,知道其运动的特点,了解描述振动的几个物理量;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知道共振产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单摆的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机械波 了解机械波的产生条件,能区别横波和纵波;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演示实验: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纵波的形成和传播
1. 电容电容器
了解电容的概念,知道电容的定义式;了解电容器,能识别电容器的型号,并能举出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的实例;了解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演示实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实践活动:使用闪光灯照相,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
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2. 静电感应 静电屏蔽
了解静电感应的概念和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了解静电屏蔽的概念,知道静电屏蔽在工程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实践活动:观察建筑物上的避雷系统(避雷针、带、网),了解避雷系统防止建筑物遭雷击的原理;收集资料,了解通信电缆、电子仪器、高压设备静电屏蔽的方法
3. 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了解静电的应用,知道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的工作原理;知道静电的危害和防止的方法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4.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知道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限带电粒子沿电场方向和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了解电子射线管的工作原理,能举出其应用实例
演示实验:电子射线管
电子射线管的工作原理
1. 磁场对通电矩形线圈的作用
磁场对通电矩形线圈的作用
了解匀强磁场对通电矩形线圈的作用,能用磁力矩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磁电式电表的工作原理,能识别相关磁电式电表的型号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磁电式电表
实践活动:观察磁电式电表的构造,了解其工作原理
磁电式电表的工作原理
2.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理解洛伦兹力,能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并能用洛伦兹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知道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限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磁场);了解显像管的工作原理,能举出其应用实例
演示实验: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了解磁介质的概念;了解铁磁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知道铁磁材料在电磁铁、变压器、电机、磁带、录像带、磁盘等方面的应用
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磁性材料在工程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1. 电磁振荡 电磁波
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能说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知道LC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点,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原理,能举出电磁波的发射、接收实例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电视台或收集资料,了解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怎样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的
1. 液体的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常用测量方法,并能举出其在化工生产、制药或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认识化工生产、制药或医疗实践中测量液体压强的常用仪器
2. 液体的表面性质
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理解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理解毛细现象,学会用毛细管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气体栓塞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实践活动:设计实验,比较肥皂水和清水的表面张力;收集资料,认识农林生产或医疗实践中的毛细现象
3. 液体的流动及应用
理想液体、液体的黏滞性
了解理想液体模型,了解液体的黏滞性;了解流体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能举出其在化工、医药、农林等行业中的应用实例;了解流量测量的常用方法,知道在化工生产、制药或医疗实践中常用的流量测量仪表;了解人体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了解血压及血压的测量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参量,会用状态参量描述理想气体的状态;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能进行简单计算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了解化工生产和制药过程中常用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5. 气体压强的应用
正压与负压、分压定律
了解正压、负压及分压定律在农林生产、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观察静脉输液,讨论输液装置的原理;观察中医拔罐
1. 声波多普勒效应
了解声波的概念,知道声波的性质;了解乐音、噪音,知道乐音、噪音对人体的影响;了解多普勒效应,能举出多普勒效应在医药卫生、气象、生活等方面应用的实例
实践活动:了解听诊器的结构;观看录像,当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鸣笛时,注意它在向你驶来和离你而去时笛声音调的变化
2. 超声波的应用
了解超声波,知道超声波的性质;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举出超声波在农林生产、医疗实践、制药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实践活动:了解在农林或医疗实践中使用的超声波仪器
1. 正弦交流电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了解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的概念,能用图像描述正弦交流电
实践活动:用示波器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并计算其峰值和有效值
2. 电容器 电感器
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认识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流电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实践活动:用白炽灯或交流电流表观察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了解荧光灯,知道黑光灯、紫外线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了解荧光灯电路原理,学会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与常见故障的处理
4. 二极管及其应用
了解半导体的概念,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识别二极管的型号,知道二极管的参数,能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好坏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半导体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 整流、滤波
了解整流、滤波的概念,知道二极管的整流作用和电容器的滤波作用
演示实验:二极管整流电路
了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知道三极管的参数,能识别三极管的型号
7. 电学知识的应用
了解传感器及其应用,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认识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作用;了解生物电现象及电泳、电渗和直流电疗、交流电疗;了解电场和磁场在医学中的应用,了解常用诊疗仪器的物理原理
实践活动: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恒温箱的主要结构与原理;收集资料或参观,了解人体心电、脑电、肌电的现象及测定仪器,了解直流电疗、交流电疗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收集资料,了解电场和磁场在医疗实践、康复或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1. 透镜成像
理解透镜成像规律,能用作图法画出透镜成像光路图
演示实验:透镜成像
2. 光学仪器
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原理,会使用放大镜;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放大原理,会使用显微镜;了解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及应用
实践活动:学会使用显微镜;了解纤维内窥镜或电子内窥镜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3. 眼睛及视力
眼睛的光学结构及视力
了解眼睛的光学结构及视力;了解异常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模型、画光路图等方法,了解眼睛的光学结构、异常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 光的干涉和衍射
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了解旋光现象,知道干涉型光度计和光栅型光度计在化工和药品分析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通过实验,用旋光现象的原理测定液体浓度
5.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6. 光谱及应用
1. 近代物理简介
相对论简介
量子力学简介
2. 航天技术简介
3. 现代通信技术简介
简单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简单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实践活动:查找资料或访问,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调查当地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
4.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节能
了解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途径与前景;了解节能的重要性与途径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新能源利用的途径及前景;了解节能的意义与途径并进行讨论
5. 物理与环境保护
噪音污染与控制
电磁污染与防护
光污染与控制
放射线污染与防治
了解噪音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和放射线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知道噪音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和放射线污染的防护方法和控制方法
实践活动:调查研究,了解造成噪音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放射线污染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二)教材编写建议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二)职业模块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二)教材编写建议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六、考核与评价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ose lip合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