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教案提取观点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题测量目标及阅卷情况分析报告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题测量目标及阅卷情况分析报告
徐汇教院中学部& 上官树红
一、命题的基本说明
遵循二期课改的理念,模拟近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思路,落实模拟考试的“有利于高三师生了解高考命题,有利于下半学期备考的查漏补缺。”对考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全面检测。
二、试卷的总体分析
1、命题体现考纲原则,课标精神,应用意识。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选文体现时代气息,关注本土文化,各种体裁基本平衡。检测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加强鉴赏评价能力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力度。
3、作文体现对“人”,对“生命”,对“人性”的关注、观察与思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与2010年夏考与春考材料作文相吻合,体现与高考作文命题的衔接,具有备考的导向性。
4、充分考虑模拟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及导向,注重试题与教材中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与教材相关的题目有:1、12、13、15、16、17、18、19、20、24。
5、考虑到阅读及答题的思维容量和书写题量,试卷总体题量上比2010年高考卷减少2小题。试题的减量或许会是2011年夏考的一个小改变(个人之见)。
三、试卷选材、能力考查及分值:
考查能力点
《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
说明性时文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谁正与你
擦肩而过》
叙事性散文
理解、分析、综合、
评价、鉴赏
识记、理解、分析、鉴赏
《苏武传》
识记、理解、分析、评价
《万木图》序
识记、理解、分析、评价
除诗歌外,
立意、布局、语言表达
四、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
五、阅卷情况反馈及备考建议
第一大题:共5小题,试题满分16分。平均得分,得分率。
【选材与考点】《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一文,选自《文汇报》“文汇讲堂”的一篇讲演,可当作一篇说明性时文来读。节选部分解说了形成上海城市文化多歧性格的诸多因素。选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己成长的城市,思考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现代文语段一主要考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对文本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材料与观点关系的理解、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从语法知识角度理解文意;从句、段、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等。
第1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67,得分率0.84。
【测量目标】识记课文所涉及的著名作家及作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识记、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老舍,市民阶层(或“大众”)
【答题情况】
得0分:郁达夫(鲁迅或巴金);黄包车夫
得1分: 鲁迅;不懂欣赏文化的底层人(或:老舍;民俗文化那样彻底的大俗)
得2分:老舍;市民阶层(或:老舍;北京胡同里那些不懂大雅的俗人)
1、得分率较高。
2、作者错写成鲁迅的最多,其次是巴金。
3、“骆驼祥子们”指代一题,有以下错误:
(1)范围太大:例:北京人
(2)范围太小:例:拉黄包车的车夫
(3)指代有错:例:北方民俗文化、文化人和老百姓等等
【失分原因】其一,没能识记教材注解中提及的著名作家及作品,或写错字;其二,缺乏结合上下文的文意来理解或推断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第2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2.0,得分率0.68。
【测量目标】对作品的表达技巧(作比较)及选材的用意进行推断、分析。(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为更好地区别“京派”与“海派”文化,照应上文;在对比中更明晰地解说了“海派文化”包容改造各种亚文化,形成“没有特点”的地域特色。
【答题情况】
得0分:说明北京文化被上海文化所改造后就没有了特点。
得1分: 运用了对比论证,来证明上海城市文化难以定位的概念。
得2分:和上海作对比,强调了上海城市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特点,突出了外来文化来到上海以后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后都失去了其本真性,演变为极具都市风格或东方神韵的“海派”文化的特点。
得3分:结构上照应上文,用北京能够容纳多元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多元逐渐趋同形成对比,更好解说了上海文化没有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特点。
绝大多数学生得2分。
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手法与内容的两个采分点
2、只有极少数同学能进一步考虑结构上的采分点。绝大部分学生都忽视了题干中“再一次”的暗示,极为可惜。
采分标准:
1、手法:正确:对比、作比较、作比、形成反差、对比论证
&&&&&&&&&&&&&&&
典型错误:衬托、反衬、类比
2、内容:正确:上海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
&&&&&&&&&&&&&&&&&&&&&&&&&
上海文化是文化的大熔炉
&&&&&&&&&&&&&&&&&&&&&&&&&
上海文化向心力太强,亚文化被改造
&&&&&&&&&&&&&&&&&&&&&&&&&
上海文化具有没有特点的特点
3、结构:正确:照应上文、呼应上文、承上启下
&&&&&&&&&&&&&&&
典型错误:铺垫、引出下文
【失分原因】表达技巧与选材都是为主旨服务,本文的主旨是解说“上海城市文化”的特点及成因,考生没能掌握作比较是为更好地解说说明对象的特征;没能理解选材是“手段”,主旨是“目的”。得2分的考生没有注意到题干中的“再一次”,其次是要求从结构或文章思路角度来答题,审题影响得满分。
第3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57,得分率0.79。
【测量目标】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作品内容。(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一是表强调,肯定上海能抓住时机求变求新谋发展;二是表轻微的否定,只顾与时“接轨”使上海文化流质易变,定力不足。(两个要点各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写出了上海文化的一个特点。
得1分:突出表明了上海及时跟上国际潮流,时尚、辉煌;同时暗含了作者的隐忧。(或一是表现了上海发展快;二是表现了上海的观念同全世界最先进、最时髦的水准接轨。
得2分:肯定上海敢于求变求新,善于抓住时机;否定了上海在发展中缺乏自信、定力不足。
【失分原因】其一是没能掌握引号的作用;其二是缺乏结合语境来理解引号赋予词语的情感色彩。
第4题:试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3.61,得分率0.90。
【测量目标】对文意及重要概念的推断、辨析及判断。(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选对C、D得4分,选对其中C或D得2分。(A项,作者对鲁迅对“海派文化”的定义持不完全认同,并没有完全否定;B项,第⑷段解说“上海城市文化”没有特点本身就是最大特点;E项,“上海城市文化”未来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不是由作者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的。
【答题情况】答题情况较好。
【失分原因】对选肢的表述与原文文意的理解能力不够。在判断对错时,没能掌握技巧,即对选肢的语言表述没能特别关注“副词”的修饰、限定,词义的外延大小,感情色彩,以及逻辑关联上的必然、或然与原文文意是否一致。
第5题:试题满分5分。平均得分2.89,得分率0.58。
【测量目标】筛选和辨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分析、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独特的城市发展中各种相互对立、冲突和渗透的元素;江南文化中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的互相交融;包容并改造各种亚文化并逐渐趋同;在城市发展中求变求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的淘洗。(五个要点各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没发现得0分的。
得1分:照抄第2段,没有任何提炼、归纳。
得2分:上海既是自由派文化的大本营,又是左翼批判文化的故乡;上海是一座世界主义的城市,但又是爱国主义的发源地;上海城市文化的本土渊源之一是明清以来的江南文化。
得3分:上海文化中有非常复杂各种互相对立、互相冲突和互相渗透的元素;继承了江南文化的传统,俗中有雅,雅有中俗(这八个字是多余的);同时也与时俱进、包容万象,吸收了各种地域文化宗教传统与高级文明。
得4分:首先,作为大上海的地域文化的海派文化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各种互相对立、相互冲突和互相渗透的元素影响了上海;其次上海城市文化的本土渊源之一的江南文化便是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相互交融,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然后上海城市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是一个移民的大熔炉,文化的大熔炉,各种文化被代表着都市文化的上海文化所改造,逐渐趋同;还有就是上海城市年龄比较轻,迅猛发展中的上海与时俱进,敢于求变求新,这样的多种因素就形成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少了一个要点:“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的淘洗。”想想,答案中有多少字是冗余的语句可以删除,为什么学生总是没有时间答题,大多是因为缺乏语言概括能力,只能做个“文抄公”。)
得5分:要点答全;语言相对干净、简练。
1、大部分学生得3分或4分;
2、典型错误:
(1)不少学生只注意到第二节结尾“这一切,都塑造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把本段四组具体的海派文化中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和相互渗透的元素作为答案,而忽视了题干“联系全文”的提示。如此答题,得1分。
(2)多数学生一次在第二至第六节中寻找答案,未注意到第六节与前文内容有重合出,而忽略了对第七节的关注。
(3)对第五第七节句语句的关系梳理不清,题干要求概述形成“因素”,学生达成“特征”:“上海时尚,但不前卫;上海叛逆,又不偏激”或“市民文化和小资文化在上海又没有绝对的界限”等等
【失分原因】1.审题不清,筛选信息较盲目;2.断章取义,缺乏总体把握文意的能力;3.语言表达概括能力欠缺,不抓重点大量抄录原句,不考虑原句表述是否符合问题要求。
【备考建议】现代文一的备考要掌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把握选文的特点,即要求学生对语用文(主要涉及到说明性文体及议论性文体)的言语符号及文体特征有所掌握;二是了解本大题的考点和题型,对每一题测量目标有所了解。再就是进行审题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第二大题,共6小题,试题满分20分。平均得分,得分率。
【选材与考点】选文《谁正与你擦肩而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以“我”路遇所见为线索,叙写城市化进程中乡下人与城里人,城市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冲撞与磨合,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构思精巧,描写细腻,语言朴实有张力。命题设计考查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导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的备考。作为现代文二语段的考查,试题主要检测并区分考生对作品整体理解、分析、评价及鉴赏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既能对文本作整体理解,又能调动学习生活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对文本传情达意的细微处有所体悟和反思。
第6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0,得分率0.53。
【测量目标】理解常用修辞手法(反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强化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人们无暇关注身边的人。
【答题情况】
得0分:运用叠词手法,体现了作者对行人与自身每天擦身而过的感觉,使行文有音韵美。
得1分: “匆匆”一词说明了作者与人擦肩而过的速度很快,以致没有办法看清城市的任何一张脸孔。
得2分:反复手法是突出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常常忽略身边过往的人和发生的事。
【失分原因】没能掌握常用修辞的表达作用效果;或是只记住概念,没能结合语境解释其的表达作用。
第7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9,得分率0.64。
【测量目标】结合语法知识,鉴赏作品语言运用及表达效果。(评价、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前置宾语强调骂的“内容”极端伤人(1分);将动词“骂”用标点隔开,强化了骂人者的强悍和听者被羞辱的感受(2分)。
【答题情况】
得0分: 城市的每一个轮子都在高速运转,改变语序是为了突出整个城市的速度并不会因为一个小插曲而变慢。
得1分: 这样的语言更能表达那个骂人的人骂得突然,也同时反映出那个骂人的人毫不顾忌和人情冷漠。
得2分:用了倒装,突出了骂人的语气狠,从侧面表现了对于乡下人过马路的不易。
得3分:示例一:“找死”先写,强调了车里人对中年人的厌恶和不屑,从而让听到此话的中年人越来越害怕、胆怯。
得3分:示例二:运用了倒装,将开车人骂人的内容放在句首,首先突出了“找死”两个字,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不屑与咒骂表现更为强烈。如果不用倒装,就没有此种强调效果;其次,这样表达也能反映城市节奏之快,就像先听到“找死”才想到不能过马路,过马路的话就有可能与别人发生摩擦,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胆怯。(要点答全,但语言表达非常啰嗦,成为完成后面题目的“障碍”)
【失分原因】语序的倒装无非是为了强调某一点,如果这一点没能了解,答题的难以到位;其次就是要把握强调的对象,如果对象涉及到双方,需要把双方在语序变化后的效果表达出来。语序变化属于语法范畴的知识,有些同学积累薄弱,术语乱用,出现了“谓语后置”、“主语后置”等说法,甚至还有说“倒叙”的。
第8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73,得分率0.64。
【测量目标】分析、评价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评价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含义:“蛇皮袋”体积增加了中年人穿越马路的困难;“蛇皮袋”就像贴上“乡下人”的标识成为他被城市接纳的阻力。作用:成为下文两次“擦肩”事件发生的道具(或缘由)。(含义2分,作用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运用比拟手法,将原来不会动的死物写得动了起来,突出了蛇皮袋质量和体积之大,表现了中年男子生活的劳累和辛苦,也让读者感动(?)蛇皮袋将摇摇欲坠的感觉。
作用是为刻画人物起铺垫作用。
得1分:大蛇皮袋表明中年人男子的怪异;(含义部分的2分句子的表层义和深层义都没能解释正确)。作用是作为文章事件发生的线索,表明作者前后心态的变化——紧张到轻松。
得2分:表现出这么大一个蛇皮袋使本就难以过马路的他显得更为狼狈不堪,同时体现出他的艰难(语句的深层含义没解释准确);作用是:为他的形象进行了更深刻的刻画,同时为后文与两个姑娘的事作铺垫。
得3分:蛇皮袋成为他过马路的困难之因,也是他自身融入城市的不便原因之一;作用是给后文同两姑娘发生的摩擦埋下了伏笔。
【失分原因】这句话的关键词“障碍”应该从语句的表层义和深层义秋理解;作为叙事散文,在构思上和表达技巧上有相同处。作为文章中的“道具”或“线索”主要起到勾连上下文的作用。有些同学没看清题目,将“作用”理解为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导致答非所问。
第9题:试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3.54,得分率0.88。
【测量目标】理解、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描写)。(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4分)B、D(各2分)(B 项错在表述的程度夸大,善意的提醒只能说对中年人些许安慰;D
项“盯了我一眼”,中年人无意“盯”,被看人有心。其实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为与自己一样同为城里人的姑娘对中年人的过分言行感到羞愧。
【答题情况】
得0分: 没选或选错
得2分: 选对其中一项
得4分:选对的考生较多
【失分原因】对文意的理解有误,主要是对人物描写的把握,通过相关信息推断、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稍差。对于叙事类的文章,在选择的表述中,可以揣摩表述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观点褒贬、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是否与原文契合。也许还有填涂不规范。提醒考生用2B铅笔规范填涂。
第10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47,得分率0.49。
【测量目标】结合文意,辨析作品写作手法(心理和动作描写)。(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围观的人”为事态结束过快,看热闹不过瘾而遗憾(1分);“我”为自己成了一个无聊的“看客”而后悔,也为偶然目睹此事并由此有所思有所悟而庆幸(2分)。
【答题情况】
得0分:当时围观的人,几乎都想成为帮凶,姑娘去没与中年人打架,没法帮忙而遗憾;而我为自己看到中年人受欺负无能为力而后悔,庆幸城市的快节奏让姑娘没与中年人打起来。
得1分:围观的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围观的,而连衣裙姑娘走了没有继续吵下去使人群多少有些失望;而我起初也和大家一样失望,后来我很庆幸姑娘没再追究中年人了。
得2分:围观的人怅怅散去,表现他们对这场闹剧如此之快结束而失望,因为他们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而我却被这件事所深深刺痛,感到了城市高速发展下人心的冷漠,外来打工者的艰辛,我也从这件事中学会该如何待人处事。(“后悔”这层意义没有解释;语言表述啰唆)
围观的人没有过足看热闹的瘾而失落。而我有些后悔参与进了围观的行列,给他人造成压力;又庆幸经历了这件事,心中产生了不同感悟,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要点清楚,答题层次很清晰)
【失分原因】围观的人与我显然作为看客心理不同。在辨析两者不同时,需要结合全文的描述来分析。难点在于分析“我”的心理,从失分考生的答题来看,没能注重到文中第12段画线句后面的议论句,我为前面的行为“后悔”,为后面的“精神发现”而庆幸。理解能力、语言感悟力及语境意识,都成为能否得分的关键。
第11题:试题满分5分。平均得分2.25,得分率0.45。
【测量目标】根据作品内容,通过推断、分析,概括全文主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5分)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要关注身边的人;必须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无法逃避面对突发事件和身边的人;你应对身边人的态度会影响自己和他人;问句作结引发读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前三点4分,后两点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本文记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都是意外之事。作者并没有预见能力,所以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法控制与错过了一些精彩的事的无奈。而擦肩而过之人却与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会让作者经历什么,而这却不可轻易企及,所以结尾句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经历的渴望之心。(一没有读懂文章;二没读懂题干的要求;三是写得多浪费时间多。)
得2分:批评众人冷漠,为他们遗憾错失了一次心灵上的感化;告诉中年人不要因此而绝望,因为社会上有人打骂别人,也有人对关心别人;赞美姑娘的宽容大度,揭示人间有爱;提出感情上的共鸣,照应标题。
得3分:我们每天要与多少人相遇,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旁观,出手相助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停下脚步来感受身边的事物,一切都会美好。
得4分:关注身边的人,不要因一点小事而将自己的怀满情绪加诸别人身上,如果在那中年汉子过马路时,司机不要用那么恶劣的态度与他讲话,也许他心理的压力会小些,若是被弄脏衣服的女孩可以宽容他、谅解他,他也许不会对城市露出怨恨绝望的神情;路边女孩的花掉落时的一声对不起,可以让这个中年汉子的心情轻松起来。有时人与人之间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份互相理解,理解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而冷漠与尖酸可以疏远人,一些关注身边的人,学会感恩,平等地对待擦肩而过的人,不回避发生在身边的事,积极应对你必须面对的人与事,让社会充满和谐与美好。(本考生完全看懂了文章,只是冗余度如此高的语言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
得5分:表达了都市人要关注身边人;表现了相逢就是缘,要善对并尊重那些擦身而过的人;要关怀那些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有时一个小小的帮助或伤害,对于他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和心情;与标题呼应,并表明快速的都市生活必然会有许多人与我们擦肩而过。
【失分原因】没读懂文章是答题的首要问题。叙事性散文往往主旨或写作意图较为含蓄,需要结合全文的叙述、描写来揣摩主旨。失分考生没能关注文中的议论句。品读议论句更容易把握作者的观点或对人对事的褒贬倾向。本文第12段有几句议论句,作者借所见表达了自己对“擦肩”事件的观点,结尾句的内涵与此相关。可细细品读来把握文章主旨。失分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没能读懂题干的要求:“简析”显然是要求从文中的现象(人与事)来抽象出理性的感受。许多考生居然写了一段抒情文字。
【现代文二备考建议】现代文二选文定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同的文体用不同的言语符号讲话,备考时需引导学生把握这些不同的言语符号各自的形式特点(思路、结构、表达技巧等)及表达效果,这也是语文教学内容本体性确定要求的一个方面。建议下一阶段对高中教材讲读篇目的名家名篇作一次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知识体系,并通过训练提高迁移能力。对现代文练习的选择以“质”为先,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力求形成完整、深入的理解;培养答题的要点意识,便于阅卷老师采分。
第三大题,即第12题:试题满分6分。平均得分5.17,得分率0.86。
【选材与考点】选句以初、高中课内为主,考查准确默写初、高中课文规定背诵的文言名句以及课外常见的名篇名句。
【测量目标】识记常见的名篇名句,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识记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6分(每空一分,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错字增字少字不给分。)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⑵位卑则足羞 ⑶月有阴晴圆缺;⑷遥怜小儿女;⑸豁然开朗; ⑹受任于败军之际;⑺才下眉头;
⑻运筹帷幄之中。
【答题情况】
默写中出现了许多错字或别字或添字情况。如第⑴句中的“冷”少点,“哪——那”;第⑵句中的“羞”写成“差”或“休”;第⑶句中的“圆”写成“园”;第⑷句中的“遥怜”写成“可怜”或“独怜”,或笔画写错,少一点;第⑸句中的“豁”字笔画写错;第⑹句中的“际”写成“迹”、“计”或“绩”;“受任”写成“受令”;第⑺句中的“眉”写成“梅”;第⑻句的“幄”写成“握”,或多写一个“于”。
【失分原因】死识硬背,不理解词义而写别字、错字;其次是书写不规范,答题潦草,模糊难以辨认。
【名句默写备考建议】
其一是初高中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默写要落到实处;其二背诵时能理解句意,以免写别字,对容易出错的字特别留心;其三是对课外常见名句以予以关注并落实到背诵默写上;四是书写规范、清楚,易辨认。
第四大题,共3小题。试题满分8分。平均分,得分率。
【选材与考点】选材是唐代名家杜甫的诗歌。诗歌阅读题要求把握诗歌情感基调,体味诗歌所描绘的人物、生活场景及环境描写的细微处,品读诗歌语言的精练与含蓄。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中著名作家、作品相关知识的识记,对诗意的理解、分析;结合主旨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第13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73,得分率0.87。
【测量目标】对教材中著名作家、作品的识记,结合诗意理解句意。(识记、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2分)《归去来兮辞》,惯看宾客儿童喜
【答题情况】总体情况较好,错字情况扣分。
得0分:前一空写错字,后一空错添诗句。
得1分:篇名写错字或别字。如《归去来兮》或《归去来辞》
得2分:按要求答题,大部分考生答对。
【失分原因】教材知识识记没落实;对诗意理解不到位。
第14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61,得分率0.80。
【测量目标】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及主要人物。(理解、分析能力)
【答案及评分】(2分) C(“惯看宾客”句表明南邻家常有访客。)
【答题情况】错选别项。
【失分原因】没能读懂诗意。也不善于通过别的题目获得一些答题信息。
第15题:试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1.8,得分率0.45。
【测量目标】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表现手法。(评析、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4分)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江村月下送别图:月色、村落、白沙、翠竹、渡口,营造了如梦幻般恬静的意境(2分),此景此境不由让人联想:“南邻”热诚好客,主客相谈甚欢,客人竟日淹留,人之情之神韵“见于言外”(2分)。
【答题情况】
得0分:以前文的美景良舍,写出了作者无知己的孤独,希望用自己的诚心与家乡有美景来招待来者,然而相送柴门时却时(实)际上无人可送国。
得1分:相送柴门是虚写景,感受到南邻的情怀。月色照湖,友人来与吾共同赏月,悠闲于美景中,伴我一起生活。诗人的美好愿景与诗中的美丽景色,虚实相生。
得2分:前句是傍晚江边村庄有着白沙、翠竹一片优美景色的现实描写,面后句则是作者的想像,虚实相生,意味悠长,体现出作者思乡心切,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以及家人。(本答案的想像没有依据)
得3分:“白沙”、“翠竹”“江村”生动形象将“南邻”家周围的环境呈现出来,而用“新”来形容月色表现出月光的皎洁明亮,逼真环境描写使傍晚的“南邻”家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对此产生美好的向往之情。
得4分:画线诗句描绘了“翠竹”、“江村”等意象,写出了江边小村的暮时景象,“相送”二字让人联想到主人送客出门,体现了片安静详和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主人对友人的热情和真诚。
【失分原因】首先是理解诗意存在困难,积累不够;其次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虚实相生)没能理解和掌握,其实题注给出了解释。
【古诗词鉴赏备考建议】落实考点“识记与理解1·1:记识课文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对诗歌体裁、题材进行梳理、区辨;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结合具体诗歌理解其表达效果。
第五大题,共5小题。满分18分。平均分,得分率。
【选材与考点】文本选自高三上学期课文《苏武传》,节选部分包括教材所选及原文删节部分。命题设想是引导高三师生关注教材的教与学,以教本为备考之本,巩固课内,迁移课外。本文是一篇名家的经典作品,文字平实易读,叙述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试题主要测量:常用实词(课内学过的常用实词的迁移;虚词用法和意义的理解和辨析;用现代汉语文中的句子;结合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与归纳;分析文本选材、艺术手法对人物刻画和主旨表达的作用。
第16题:试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1.8,得分率0.46。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4分) ①报告、禀报、上报;②隔绝、与世隔绝;③拘禁、关押、拘押;④料想、料定
【补充答案】 ①上报,告诉;②使……隔绝;③料想,断定,估计,猜想,猜测,考虑;④被束缚,扣留。
【答题情况】前两个实词答对率较高,出错率最高的是“分”,“分”有答为“使……分开”,分别,当作等。这个词出现在高三下《指南录后序》中。
【失分原因】没能读懂文章;没能掌握常用实词的多义;掌握了基本意思却没能结合语境推断实词的语境义。
第17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58,得分率0.79。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材知识的掌握。(识记、理解能力)
【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D(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如果选C项有一定道理,但有细微不同:①句是个定语前置句,句中的“者”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②句中的“者”是表句中停顿,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答题情况】
得0分:主要是因为答不出就不做,或填涂不对。
得2分:绝大多数同学都得到了满分。
【失分原因】虚词意义及用法没能掌握;缺乏迁移能力。
第18题:试题满分6分。①平均得分2.0,得分率0.69。②平均得分0.91,得分率0.54。
【测量目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①(3分)苏武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藏的野果来吃。(一个分句1分,其中“既”、“廪食”、“掘”、“去”等没译通顺扣1分,意思表达不清扣1分,每个分句最多扣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 苏武到了海上玩,没有东西吃,就挖野鼠剥去皮吃。
得1分:苏武被迫去北海,提供的饮食没有,挖野鼠就着草一起吃。
得2分:苏武到达北海后,提供的饮食没有送来,挖野草捉老鼠吃。
需要注意:
“以后”写成“已后”,贮、储等关键字出错扣分。“海上”翻译为“南海、海岛、沙漠”,“苏武”写成“孙武”“苏轼”等未扣分
②(3分)现在能够牺牲自己来效忠国家,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实在是心甘情愿。(一个分句1分,其中“杀身”、“自效”、“虽”、“蒙”、“诚”、“甘乐”等译不准确扣1分,意思表达不清扣1分,每个分句最多扣1分。)
【答题情况】
得0分:今天得到一个杀人的机会,虽然单于要我用斧钺和汤镬杀人,我非常高兴去做。
得1分:现在能够牺牲自己来为国家效劳,虽然受到斧钺和汤镬的刑罚(“虽”译错了扣1分),也确实乐于承受(少了省略的主语,扣1分)
得2分:现在用杀身来取得成效(此分句扣1分),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的刑罚,(我)也确实心甘情愿。
【失分原因】没读懂文章;对有些关键词义理解不准;省略主语没补上;语言表述不通顺。
第19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6,得分率0.54。
【测量目标】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并对文意进行提炼与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久困荒僻之地,无法报国尽忠;母死家人离散,无孝可尽;汉的法令无常,(即使归汉也)自身难保。(三个要点各1分)
【补充答案】李陵与苏武关系深厚;单于欲诚心相待苏武(这两个要点取其一)
【答题情况】
得0分:照抄原句,且不加选择地抄。
得1分:苏武的不想降之心不会比李陵强烈,而李陵已经投降了;苏武家人的安危未知,老母亲死了,夫人改嫁。
得2分:家人都不在了;皇帝年事高,法令无常,自身安危不可知;单于会给苏武很高人官做,很多的财富。
得3分:李陵与苏武私交很好,劝降更有说服力;苏武家遇了许多重大变故,太夫人过世,夫人改嫁,坚守没有意义;皇帝年事高,法令无常,自身安危不可知。
【失分原因】理解文意的能力较差;审读题干的水平不够;答题的要点意识不强;概括能力欠缺,照抄原句的不少。
第20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49,得分率0.50。
【测量目标】评析文学作品选材对主旨的表达作用。(评价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卫律以财富诱降无果,李陵凭老朋友身份以“不降也无法尽忠孝”(精神层面)劝降无果,更能衬托苏武的忠君爱国(2分);表明了苏武愿以死守节来报答汉帝之恩的原因和决心(1分)。
【答题情况】
苏武始终不肯归降,忠心于汉朝的品质确实值得赞美。但面对家人离散,苏武却无动于衷,未免愚忠了。(或用李陵的投降来反衬苏武的贫贱不移,一片忠心令人动容,他仍不为事实所动。)
得1分:先写卫律劝降失败,再写李陵劝降失败,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能动摇苏武的忠心,体现了苏武的忠贞及对帝王的忠诚。
得2分:苏武在好友的劝降下也不听,更可见其高尚品格;李陵的话虽然很感人,催人泪下,更表现出他的忠义和爱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最后了句话多余了)
得3分:卫律以“富”与“武”来劝降,李陵以“情”“忠”“孝”来劝降,更好地反衬了苏武的忠贞、爱国、坚忍;使得苏武的人物刻画得更丰满,更让人可信。
【失分原因】首先是没能读懂文章。卫律和李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劝降苏武,而李陵的劝降应该更有说服力,一是他作为老朋友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抓住苏武“为人子为人臣”的身份,即使归汉既无孝可尽,也未必能尽忠,而“忠孝”是立身之本,这样选材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苏武对汉的忠贞;在李苏对话中,苏武交待了他以死守节是为报答汉帝栽培苏氏父子的恩德,形象地刻画了苏武为人的忠与义。其次是答题要点意识不强,语言概括能力差。
【文言文一备考建议】本大题的选材大多是史传类文章或叙事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理情人物的主次与关系,事件或景物的叙写对刻画人物或表现主旨的作用。
关于考点。首先,常用字词的基本意思还是要通过平时的记识和反复训练得以强化,但是不能死记硬背,具体答题时还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活学活用。其次,翻译句子和词语解释时,还是要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特殊文言现象。再次,整体理解的题目要在读懂人与事的的基础上,把握作者对人对事的观点及感情倾向。
第六大题,共4小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得分率。
【选材与考点】本文选自明代杨士奇撰写的《东里文集·卷四》中的一篇序。高三上学期教材选用了三篇序,但主旨与艺术手法上各有不同,选用本文既是对教材知识的巩固及迁移运用,也基于本文主旨所倡导的弘扬善心善举及“天道酬善”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主旨情感、写作意图、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及评价。
第21题:试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1.73,得分率0.87。
【测量目标】理解、分析段意。(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杨荣为彰显祖父杨达卿的美德,(将万木)画出来留给后代看而创作。
【答题情况】
得0分:一位乐善好施的老先生用自身行为解决温饱问题,施粮种树一事。或:引出下文,记叙杨先生施善的故事(没审题)
杨士奇(不是作者,是杨荣)为了把达卿先生的美德展示给后人,供后人传承、学习而创作。(抄写原文放宽标准,给了1分)
得2分:杨荣为了昭示达卿先生的德行,传给后人而创作。
【失分原因】未读懂文意;指代错误“大父”理解为父亲;审题错误。
第22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0.75,得分率0.25。
【测量目标】结合上下文,理解、分析段落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3分)A(文段中叙述了饥民“人吃人”的情况,没有亲人之间相食的信息。)
【答题情况】
得0分:错选得0分。
得3分:读懂了句意,就能选对。
【失分原因】没能看懂文意是答题失分缘由。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读懂文章,影响答对率。
第23题:试题满分3分。平均得分1.8,得分率0.60。
【测量目标】评析作品表达技巧及选材对主旨的表达作用。(评价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分)(3分)表明了杨先生种树救灾的用意在保护饥民的自尊而不在树;真实地表现了杨先生的善良、不自私且注重教育子孙;引发下文“天理之在人心”之说。(前两个要点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3分;后一个要点不作要求。)
【答题情况】
得0分:抄写原文的句子。
得1分:先生把这些树木给为造桥或船却没有钱的真正需要木材的人,而不给的就是自私的人。这句话是告诫子孙不能像那种小器的人那样自私,(前面的话都是费话)表明了杨先生高尚的品格(“品格”不具体)。
得2分:直接引用杨先生的话,他告诫子孙“万木”之用为造福百姓,给需要的人使用,而且语气很中肯,说得很全面,并告诫子孙不能从中谋利,(前面这段话可以不写)既反映了杨先生的仁义施德,也表明其对子孙的告诫,希望他们也能成为仁德乐施之人;同时这段话与作者写作《万木图》意图呼应,是一致的。
得3分:引用杨先生的话更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善良品德,非常注重教育子孙;引发下文的议论,为得出第4段的观点起很好的铺垫作用。
【失分原因】主要是没读懂文章;没能掌握引用人物语言对刻画人物品性、对表达主旨的作用(选材如何更好地表现主旨?)
第24题:试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1.92,得分率0.48。
【测量目标】辨析作品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主旨,揭示写作意图。(分析、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伶官传序》以庄宗“盛衰得失”的史实来论证“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之理,告诫宋当政者居安思危(2分);本文叙述杨先生行善之事以倡导后人,铭记先生教诲,传承善心,践行善举(2分)
【答题情况】
得0分:《伶官传序》是为了写《伶官传》而写的序言,概括了《伶官传》的内容;而本文所说的“序”是为了勉励他人,将来自己也会有更大的收获。(答题没有文本分析,指向不具体)
得1分:本文是用来表达对伟人的尊敬之情,突出人物高大的形象,而《伶官传序》则表现借古讽今的意图(只得这一分),希望当今的帝王不要再犯下错误。(什么错误指向不具体)
《伶官传序》记叙了后唐的故事,让后人了解了历史(没有文本分析,指向不具体);而本文借叙述杨老先生的做好事帮助穷人的的事情,要求大家向杨老先生学习,以他为榜样,做一个好人。
得3分:《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是借后唐的盛衰来告诫宋朝统治者不可因所溺爱的事物而陷国家于不义之中;本文同样是一篇序文,告诫后人,要向杨先生学习。
【失分原因】审题不清,或理解题意错误;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全面;概括不简明;答题要点意识不强。还有一点是,前五大题花太多时间来读懂文章,或答题语言冗余度太高,时间不够导致本大题读文答题仓促,得分低。
【文言文二备考建议】本大题的选材大多选用议论类文章或说明性文章。首先是读懂文本,这是答题的前提。任何的叙述、描写的指向都是作者要阐述的理,或要说明清楚对象的特征。其次是关注对文章内容、层次、表达手法、语言艺术的把握、理解及运用;第三是注重审题与规范答题训练,提高应考水平及答题质量。
第七大题:试题满分70分。平均得分48.04,得分率0.69。
【试题分析】作文材料是记者柴静的采访摘要。被选为采访对象的周云蓬,是个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盲人。通过两人的两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记者身份的柴静,带着职业眼光(或说代表大多数人的传统眼光)来看待或评判周云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取得成就,而不是以“人”的眼光来看“人”。周云蓬是个“正常的生命”,他有权利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理想追求,也希望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正常人”来看。周云蓬的“成功”就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专注于此,周云蓬的“不正常”就是他是个盲人,他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在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多元的生活方式,以什么眼光来看待“人”,选择一种什么方式来安放生命,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命运,应该引发年轻一代的思考。命题在角度的选择设计了对话体,不同人物、不同观点的冲撞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立意点;同时材料给出立意难易度的不同,有一定的自由度及开放性和包容度,试图在审题立意上尽量让学生能畅所欲言,试图做到让考生在阐述对现实问题的见地有区分度,考量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体现考生的思想深浅和看问题的远近不同。
【测量目标】选材立意的能力;结构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评分要点】参照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具体评分突出以下几方面:
(1)立意:中心明确,观点前后一致。
(2)内容:紧扣中心,能自圆其说。选材恰当、新颖,用材得当。
(3)语言:简洁得体,句子富有变化,运用想象和联想,表达方式恰当。
(4)结构:有头有尾,条理清晰,有逻辑顺序。
(5)文面:书写整洁,合乎规范,标点准确,没有错别字。
(6)创意:感情真实,有自己的体验和独立见解,有个性特征,表达有创意。
【作文情况】
〖审题立意〗
审题:审题难度不大,少有因为审题障碍影响立意的作文出现。
立意:围绕作文材料,考生有以下立意:绽放生命的奇迹;还原生命的本真;身残一定要志坚么?“平凡”看平凡;“人”眼看人;与君执手;我眼中的证明;命运自可留;自由安放生命,等等。(不全)
立意存在问题:两则对话都可以有立意角度。一是命题的倾向性问题:其实采访摘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周云蓬的回答很能代表“反传统”的观点。但许多考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大谈如何“身残志坚”,如何努力追求成功,这当然可以看作是“角度或立意尚恰当”,而作为选拔性考试而言,在立意上或在见识上就已有了区分度。二是套题立意问题。比如“追求生命的别样精彩”,在界定“别样精彩”时,仍然以“身残志坚”“身处逆境”却获得人生成功为立意点,再抛开材料来论证,论据的选择大多是这一类的“别样精彩”,显然有套题之嫌。
〖文体意识〗
绝大部分考生选择写议论性文章,文体意识较强,“四不像”作文不多;选择写记叙性文章的考生极少,但有写得不错的记叙文出现。
〖结构层次〗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的作文是一、二类作文的要求。绝大多数考生有层次意识,能注重层次间的逻辑关系,但可能是考场时间原因,层次间的逻辑关系不严密,存在层次间重复交叉、段与段缺乏内在联系,首尾缺乏照应,信手写来,作文整体感不强的现象。
还有一种“板块式”结构作文很典型,即叙说三个例子,没有分析说理,三个例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三个例子与作文材料没有必然联系。这不是证明“论点”,而是堆砌事例。列为三类下作文类档。
〖选材用材〗
由于审题没有难度,立意又不唯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在此次作文中对分数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
基本要求:选材要准,要围绕中心选材。
较高要求:选取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而不是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
以下材料“出镜率”较高:史铁生、霍金、刘伟、残运会等。其实材料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选用材料是否契合观点,是否利于“证明”或说理。
材料的运用:对材料要有针对性,有自己的分析,表述简明,详略得当。讲评时应强调:所用事例要有论证,不能机械重复,每一例都能论证一个角度。
问题存在:1、堆砌、重复,缺乏层次;2、空泛,基本是对作文题的扩写。
〖语言表达〗
句意准确连贯、句式选择得当、表达有感染力、有文采,是高分作文的重要因素。在表达注重叙议结合,将观点、情感贯穿行文中,且行文要紧扣。
〖卷面书写〗
绝大部分同学注重书写的规范、整洁。但仍有书写潦草、不易辨认、错别字等情况。在评分时严格按照错一字扣一分的标准操作,提醒考生书写规范、整洁,尽量不写错别字。还有考生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评分时酌情扣分。
〖其他情况〗
有部分考生因为时间或其它原因没有完成作文,或作文只写了四、五百字,存在明显硬伤,影响内容充实的评分。这点特别强调考生把握好答题时间,尽量完成作文的字数要求。
【作文备考建议】
1、加强语文教学中阅读鉴赏的指导。材料作文最基本概念是能准确理解其内容体现的基本元素。分析材料的要素,信息的内涵,潜在的意义,或与哪些信息相关联,有引申之意,也可包含相对、相反的寓意。材料有哪些可提取的感受点,由所感到所悟,由此及彼,通过该个案的特殊性,以及由点到面,涉及到它所代表的普遍规律性——即逻辑理性内联的针对性。这与阅读教学可以联系起来,在理解文本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无论是整体上去把握,还是针对某些段落,以及段与段,或局部与整体的关联,还能有开拓及延伸的认识,打破单一“求同思维”模式。
2、重视思维的训练。以“事件”或“现象”为载体,分析事理,在说“理”上见功夫。说理得当,分析合理,不讲废话,不说错话,更不说“套话”、“空话”。所谓隔靴搔痒不行;强词夺理不行;合情合理、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行。更见功夫的是,不以偏概全,要做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能举一反三,揭示事件或现象反映出的普通真理或规律才行。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把握材料与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规律的认识,提炼普通与特殊关系的联想与分析。抓由此及彼的联想引申方式,重视借助俱、相关、相对、相反联想,在多角度的思考及思路的把握上,防止和破除思维定势,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和思辨性的思维训练。
3、以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备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能阅读思考社会人生,知人认事论世,拓宽学生对时代、对社会、对文化、对人生的的认知与理解。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一事一议”专项训练,可以让学生自选报刊新闻热点信息,或社会见闻,进行“例说、评议”,既有益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开阔眼界,资源共享,也有益于提炼选材、针对性说理,确立主题,开阔思维。
4、重视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存在错别字、病句现象,写作备考中注重作文的修改,争取作文能上一个类档。
另附:作文评分样卷下发给各校教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指南录后序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