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怎么写春节的来历课题研究怎么写?

【2008届优秀课题】
关于春节气氛变淡的研究
&&&& 21:52:00, 海南华侨中学  高三(10)班, 72051,
& 关于春节气氛变淡的研究&&&&&&&&&&&&&&&&&&&&&&&&&&&&&&&&&&&&&&&&&&&&&&&&&&&&&&&&&&&&&&& 高三(10)班组长:凌 芳组员:方伟伟& 詹达盈&&林尤益& 叶小姗&指导教师:汤成慧&&&&&&&&&&&&&&& 目&& 录开题报告表………………………………….2结题报告…………………………………….3研究过程…………………………………….&&&&&&&&&&&&&&&& 8 研究步骤……………………………………..9心得体会…………………………………….23自评和互评………………………………….24附…………………………………………….26指导教师评语……………………………….37后记………………………………………….38&&&&&&&&& 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课 题题 目关于春节气氛变淡的研究班别高二(10)指 导老 师汤成慧课题组成员方伟伟& 詹达盈林尤益& 叶小姗组长凌 芳主 导课 程社会相关课程信息技术、语文等课题背景说明:过了圣诞过元旦,过了元旦过春节,过了春节过情人节。如今洋节,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比咱的传统节日还有吸引力。春节该怎么过?有人提出“年味缘于人味”,有人说保卫春节要创新春节,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深思,因此,我们小组成员经过再三讨论,最后确定以“关于春节气氛变淡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对它进行深入一步了解。&&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这次研究后,可以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到我国春节的情况,从而增加人们对春节的支持与喜爱程度,促进我国传统节日的飞黄腾达。&活&动&计&划任 务 分 工略&活动步骤阶 段时 间主 要 任 务阶 段 目 标阶段1周三在班级或校园进行采访了解并收集资料阶段2周六在网上查询有关资料收集资料阶段3周六分析资料探讨结果&结题报告做了一个学期的调查报告,现在突然说要结束了,真的觉得时间太短.但是我从中的确学到了许多,我们在这研究过程中不断成长,开始变得懂事成熟。研究课题第一步:资料收集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调查了解春节的相关资料。由于高二课程较多,又要为会考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相关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每星期只有一次的活动调查时间,有时甚至要挤出时间到阅览室或电脑室去查阅资料,所以,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所能了解到的知识都比较少,几乎每次都是浅尝辄止。虽然所接触到的知识较为肤浅,但我们还是学到了许多。经过一次次一点点地积累,我们最终便都获得了许多需要的资料。当我们看着眼前获得的有用信息时,心里充满了喜悦,我们同时也从中学到了:要学会一点一点地积累,不要嫌弃事物的渺小,当你充分将一件件渺小的事物适当地拼凑积累起来,那么事物在你手中就会变得伟大。在进行资料调查时,我们还遇到了另一个教严重的问题:虽然现在信息传递十分发达,资料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但是,查找资料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在大量的材料中检索出对我们调查有用的资料,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在资料堆里孜孜不倦地探索。在遇到困难时,在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调查资料的任务最终得以圆满完成。研究课题第二步:编写调查问卷我们研究性学习的第二便是编写调查问卷。为了初步了解中学生以往过春节的方式与中学生对春节的各种感受我们课题小组成员经过了多次认真研究探讨后,决定要编写一份文本调查问卷。刚开始觉得这似乎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不就是出几到问题嘛。可是当我们亲自编写问卷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们拿起笔冥思苦想却久久才憋出了一点点内容,当我们面面相觑相互看着对方写的问题时,不禁哑然失笑,写得实在糟糕。后来,我们上网查阅大量资料,在充分了解如何编写问卷后重新执起笔竿时才能轻轻松松地把问卷编写完毕。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表面看似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要想把一件事情办得完美,就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竭尽全力完成,。因此,今后我们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一丝不苟,绝不能有半点怠慢。研究课题第三步: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编写完调查问卷后便是发放问卷了,这在研究过程中算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只要将问卷发给研究对象,再将问卷收回,那真叫轻而易举!不过回收问卷时就有些令我们失望。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在问卷上胡乱涂抹,写些不关于话题的内容,委实让我们难过了一阵。不过总算还有相当多的同学愿意配合我们的研究,看着那些认认真真回答的问卷,心中感到无比欣慰了,开怀一笑,也便将那些同学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忘却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会原谅别人。研究课题第四步:实地采访我们研究性学习的第四是实地采访。我们这次采访的对象是在校中学生,因此选择了周末都会聚集大量各学校的学生的新华书店和创新书店,这样会让我们调查得更快,使调查的结果更准确。在高一研究性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后,采访轻松了许多。我们不再紧张得说话结结巴巴了,在采访用语方面也准确恰当了许多。但是采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采访过程中被“泼冷水”是正常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碰了不少壁,但是大家都在咬牙坚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采访进行到底。在采访当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有时会让我们心灰意冷,有时便会坚持不住想要放弃。当我们之中有成员想要放弃时,成员们便都相互给予鼓励,最终谁都没有放弃。在这当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团结的伟大。那天的采访便在大家相互勉励中完结了,记得那天采访结束后还一起到肯德基吃了一顿,感觉肯德基比平时美味了许多。通过那天的活动,我们彼此加深了了解,我们之间的友情也更加深刻了。研究课题第五步:&&&&&&&& 第五步是统计分析数据,根据之前的调查,我们收集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分析统计数据是件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的事情,经过全组成员艰辛的工作两个月之后,我们的手上终于积累了一点结晶。很难想象,如果当初只是自己一个人对着一大堆数据,要整理完可就是天方夜潭了,看团结力量大一点也不假啊。在统计数据时,我们还学会了一些技巧:由于数据繁多,要想快速准确处理数据,就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就比如我们就采取了每人各自统计一部分后再汇总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究成果:在辛苦忙碌一阵之后,我们终于收获了一些成果。我们了解到了我们的春节气氛变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国节日的冲击:如今的圣诞节,情人节和愚人节等外国节日使我们的中国味变淡了,不过仍然不可否认,春节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最盛大的节日;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不再是到了春节才可以吃上丰盛的大餐,随着生活的滋润,人们似乎觉得每天都像在过节,就像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的“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人只能寄希望于春节这个的特殊节日,“毕其工于一役”,再穷苦的家庭也会倾其所有,让家人得到一次物质上的满足。到了工业社会,生产力发达了,商品供大于求,人们无需等到春节就能穿新衣、食美味。如此一来,原先过年才有的种种享受便不再诱人,人们对年的期盼也就少了,许多过年的仪式都被淡化了”。我们还了解了当今的中学生普遍的过春节方式是打牌,打麻将,唱KTV,逛街,通宵上网和玩游戏……在春节能够好好放松固然是很好的,但是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学会更好地发展自己。在过春节时,我们尽可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同学过春节的方式十分颓废,这不利于我们的传统的发展,更不利于使春节的气氛浓厚。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它热闹起来,不能让我们的“年味”变淡。为此,我们提出建议:-政府在春节应在春节期间多多举办一些利于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活动,例如可以搞一些才艺表演和智力游戏,既可以为春节添资加色,又可以让春节的变得热闹,以减少人们心中“年味”变淡的感觉:另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意识到身为炎黄子孙,应当肩负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度过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时,应该选取有意义的娱乐方式,尽可能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而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辉煌,让我们携起手来。将春节“闹”起来。持续了两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就这么结束了,回顾从开题到结题,仿佛昨日般鲜明的记忆,在脑海里呈现。一路走来,我们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们从中学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们一直都在进步…这是高中最后的研究性学习,它将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伴我们成长。我们一直朝着明媚的阳光走去………以上便是我们的结题报告。&研究过程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的参加活动成员纪录员教室确定课题全体组员林尤益&&教室讨论研究方案全体组员林尤益&教室制定问卷全体组员叶小姗&&&复印店打印问卷&凌芳林尤益&&&校内发放问卷全体组员叶小姗&&&书店采访路人全体组员林尤益&&家中把问卷发布到网上全体组员林尤益&&校外体验新春节全体组员叶小姗&&家中回收网上问卷凌芳叶小姗&教室分析所有问卷全体组员林尤益叶小姗—家中写文稿凌芳,林尤益林尤益叶小姗家中写自评,互评,心得全体组员林尤益&家中 编集电子文稿詹达盈林尤益&复印店打印文本凌芳方伟伟林尤益&研究步骤一:文本调查问卷&1对于春节,你认为什么最重要呢?A当然是MONEY压岁钱(18人)& B家家团圆人人乐& (77人)C没太注意(5人)&&&&& 18%&&&&&& 77%&&&&&& 5%本题分析: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出,团圆在大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毕竟是中国最传统盛大的节日嘛,如果这时候都不能好好聚聚,恐怕平时见见面都不容易啊。&&& A很浓厚(23人)&&& B跟之前比淡了(68人)&C一直到很淡(9人)&&&& 23%&&&&&& 68%&&&& 9%2&& “过春节,过春节,年年过春节”不知道现在春节的气氛怎么样了呢?本题分析: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出,普遍的中学生都觉得“年味”变淡了,看来是有必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热闹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了。&3&&&&&&& 现在过春节的方式你喜欢吗? & &&&& A喜欢(39人)&&& B不喜欢(28人)&& C无所谓(33人)&&&& 39%&& 28% &&&& 33%本题分析: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出,虽然中学生们普遍认为春节的气氛淡了,但喜欢目前过春节的方式的同学占的比例相对多一点,但也有不少同学对现状不太满意。&&&问卷总结: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小组的成员就着“是否有必要指引中学生过个健康有意义的春节”这一问题向各学校的中学生征询了意见,支持与不支持着一举措的同学占的比例相当,经过成员的多次讨论与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们以往过春节的方式大多是玩牌或麻将和上KTV等较单一的方式,并且比较枯燥,因此,我们提出要让现代的中学生过个有意义的春节这一方案。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过节的方式也多样化,但适合中学生且有意义的方式却不多,有的中学生会选择一些比较颓废的过节方式,这些方式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当好好总结一下:如何让中学生过个有意义的春节?&&&&&&&&&&&&&&&&&&&& &&&&&研究步骤二:网络问卷调查 && & 1您盼望过年吗?&开始日期: 日 总投票人数:1445类型: 单选&选项人数百分比图示每次都很期待。 84358.34&曾经盼望过。 38826.85&从来都不喜欢过年。 432.98&无所谓。17111.83&&&&&  2您认为春节最吸引人的是:开始日期: 日 总投票人数:1331类型: 单选&选项人数百分比图示全家团聚的感觉。 62146.66&辞旧迎新的喜悦。 25719.31&长假。45334.03&参考网站&&&&3.&&&当然是在家里吃%图省事去餐馆吃%不吃了%订桌酒席送上门%请个厨师回家做%&&&&&&&&&4.圣诞、元旦、春节接踵而至,你计划如何度过这个喜庆的月份?&&&亲朋聚会,推杯换盏%蒙头大睡,乐得清闲%网上冲浪,切磋游戏%敬业工作,加班创收%四海畅游,度假观光%&&&&5.选择何种方式拜年?&&&&&&&&&&&研究步骤三:邮件调查&&&&&& 来自的邮件旧历的“大年”越来越近了,现在已经是阴历的腊月十四了,可我浑然没有感觉到“过年”的味道。想童年时候的光景,喝了腊八粥就已经闻到“年味”了,大人忙 着办置“年货”,小孩则开始吵着嚷着要鞭炮和新衣服,家家一片节日的祥和气氛。可现在不知为什么,别说过了腊八,就是“除夕夜”,除去北京大街小巷的鞭炮 声,我丝毫感觉不出任何“过年”的味道。我常常想,这“年味”究竟丢在哪儿了? “年味”丢在我们富裕上了?我是七十年代的人,想象自己的童年,天天都是以黑窝窝头充饥,平时除去生病几乎看不到白面馍馍,更不要说吃肉了。小时候盼着过 年就是能吃上好东西。“腊八节”过后,妈妈就开始天天张罗着蒸各式各样的“面食”:白面馍馍、菜馍馍、豆囤子、花糕、花卷、发糕……;阴历的二十过后,则 开始炸各种各样的食品:炸丸子、炸鲤鱼、炸带鱼、炸酥肉……;二十五过后则开始煮肉,不论是猪肉、羊肉还是鸡肉,都一起放到大锅里,煮出后孩子们可以“放 开肚子”去吃了……。“过年”对童年时的自己来说就是一道“大餐”,一桌“盛宴”。孩提时代的“过年”是一个长长的(一年)期盼和长长的将近一个半月(从 腊月到正月十五)的幸福!现在富裕了,用农村老大爷的话说“天天都像在过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过年”已经没有什么期盼了。年味丢在了我们的“忙碌”上?旧历的“大年”正是农村的农闲季节,人们有充裕的时间准备各式各样节日的食品,有充裕的时间走亲访友。我的家乡在山东的西南 部,每每大年初二过后,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初二一般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孩子回姥姥家。初三、初四、初五……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走亲戚的时间,一年没 见面了,这个时候亲戚都要走动走动,聊聊家常,说说一年的见闻,此时的人们都变得和和气气。 现在的人们都“忙了”,“忙”的已经不分季节了,忙着挣钱、忙着干事业、忙着谈生意,哪有时间“过大年”? 年味丢在“删繁就简”上了? 往昔的过年最盛大的事情莫过于拜祭祖先和神灵了,要在家中摆很多很多的贡品、要烧高高的香火、要行繁复的礼仪、要放长长的鞭 炮,整个家中萦绕着浓浓的鞭炮和香火的味道。除去敬祖先,还要敬天神、敬财神、敬土地神、敬灶神、敬门神……每个神灵的牌位前都要摆上贡品,点上香火和蜡 烛,此时的家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神灵。 长长的香火、响亮的鞭炮、繁复的礼仪、温馨的蜡烛、丰盛的贡品成为了旧历“大年”最为真切的“符号”。现在一切一切的神灵,一切一切的礼仪、一切一切的贡 品都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饺子和鞭炮,旧历的“大年”已从一杯陈年老酒变成了一杯淡淡的白开水!留下的只是人们的叹息声!这“大年”怎么一点“年味”都 没了? 中秋节已经简化成了吃月饼,端午节已经简化成了吃粽子、“过年”已经简化成了吃饺子……凡是能简化的我们都简化掉了,凡是能省略的我们都省略了,我们的民 族真是一个最为实用、最为“删繁就简”的民族。所以端午节被韩国人抢了,七夕节被情人节替了,春节已越来越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了…… 除了发展经济,除了挣钱,我们的民族还需要其他的东西,还需要传统的文化。很难想象,以后我们的子孙过的是全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之类的洋节日,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身上还能有多炎黄子孙的“元素”?  的邮件春节将近,除夕年夜饭历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这顿饭在哪儿吃? &和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家庭选择了到外面餐馆酒店吃年夜饭。每到除夕,大小酒店纷纷爆满,甚至需要早早预订。所谓“年夜饭经济”应运而生。   然而,在外面吃了几年年夜饭之后,有人开始感觉到,还是在家吃年夜饭有气氛。不久前上海的一项市场抽样调查中,500位受访市民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对到饭店吃年夜饭已感到乏味。“急匆匆,闹哄哄,来了吃,吃了走,少了那份最有价值的人情味、亲情味!”   上海   超半数被访者表示年夜饭外吃没气氛   怀念一家人围坐的氛围,暖融融的屋子,黄灿灿的灯光,食物的香味裹着热气弥漫开来……除夕临近,在以追赶新潮而著称的上海涌动起一股多年未见的怀旧温情,让年夜饭重新“回家”成为时尚。   “从前的年夜饭,是一种过程的享受。”39岁的谢英女士至今能将儿时家中置办年夜饭的情形娓娓道来:腌咸肉、熏鱼块、炸肉丸;母亲坐在炉前,一勺蛋浆一勺肉馅,细心地烤制蛋饺,或者把芝麻磨细,把白糖拌匀,搓出一个个甜馅汤圆。“这里面包含着的团聚的喜悦、美好的期待,是最让人珍惜与回味的!”   也许是为了找回这份“年”的温情,除夕之夜,不少上海市民选择让年夜饭重新回到家中。上海饮食业行业协会负责人段福根告诉记者,近年来,去酒家、上饭店吃年夜饭渐成风气,仅在上海,2003年全市主要餐饮企业向卫生监督部门申报的年夜饭就达3万桌。但在不久前的一项市场抽样调查中,500位市民,有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表示对到饭店吃年夜饭已感到乏味。   一些消费者抱怨说,许多宾馆酒家早早地贴出了“年夜饭,满!”“预订告罄!”的告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饭店,还必须接受“年夜饭生意太忙要翻台,进餐时间有限制”等附加条件。匆忙与嘈杂之中,年夜饭似乎成了一项必须完成而又略显机械的任务。“急匆匆,闹哄哄,来了就吃,吃了就走,少了那份最有价值的人情味、亲情味!”   “在家吃年夜饭,感觉才是最温馨的。”供职于一家商业企业的李林芳说,这几天,“在哪儿吃年夜饭”一直是同事们闲暇讨论的焦点话题。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高频次的聚会应酬,加上持续充裕的市场供应,这些年来,传统的年夜饭虽然没有被省略,但确实被冲淡了。怀念那种亲人围坐、边吃边聊、恬淡平和,而又情意浓浓的家庭氛围,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感叹,今年,要让年夜饭回归家庭,要把从前的感觉找回来!  敏锐的商家,显然捕捉到了申城年夜饭市场这一新的动向。有的餐饮企业精心编排菜谱,设计出不同规格、不同价位的年夜饭半成品套餐,消费者买回家后只需简单加工就能品尝美味;有的商家推出“年夜饭,送上门”的特别服务,除夕,由专门的保温车辆把新鲜出锅、热气腾腾的各道菜肴直接送到消费者的饭桌上;还有一些饭店则推出了匠心独具的“钟点厨师”,让消费者把专业厨师请回家,现场烹制除夕大餐,有一种别样的丰盛和家常的温馨。(俞丽虹)   京城   家宴餐馆订饺子自家包   “过春节呀,最不能缺的就是这顿年夜饭。可现在谁都不愿下厨煎炒烹炸了,太累!我家就是想图个团聚、喜庆,更要方便。”在北京海淀区小南庄王女士的家里,她向我们介绍她家年夜饭的“原则”。   “我家今年打算预订北京老字号丰泽园的春节家宴套餐,听说有什么阿福贺岁、年年有余、银丝吉庆、金宝祝喜等不同规格的特色面点八大件,我们全家看中了那488元的葱烧海参美味套餐。”   今年春节,京城许多都市家庭都作出了同王女士一样的选择。京城老字号纷纷把名菜摆进老百姓的家宴,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美味佳肴。   “对于我们这些老字号,春节家宴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丰泽园的工作人员严景云告诉记者,“过春节,对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回归家庭、回归传统的特殊时刻,讲究全家团聚,希望听到吉祥话儿,而老字号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和185邮政速递联手,开办了烤鸭递送服务。全聚德营销部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只要提前4小时给185打电话,一只热腾腾的烤鸭就会送到您家餐桌上。春节时,我们的烤鸭外送业务最受欢迎,每天都能订出去七八十只。”   盯上春节家宴市场的不仅仅是这些老字号。一家名为酷递的递送公司已经同北京30多家知名中西餐厅签约,不仅提供电话订餐业务,还可在公司网站上完成订餐。与酷递签约的公司包括星期五、亚得利亚等著名西餐厅,还有俏江南、大董烤鸭店等中餐厅及茶马古道等休闲餐厅。   正是这么多看准商机的店家,让王女士们可以享受这“团聚、喜庆、方便”的年夜饭。   “年夜的饺子还得我家自己包!”王女士年近90高龄的母亲说着话从怀里掏出一枚系着红线的铜钱,很神秘地对记者说:“这个大子儿可灵了,每年都要包在年夜饺子里,我那些孙子孙女们都抢着找,找到的,这一年都平平安安的!”   王女士立刻凑到母亲的耳边,大声说到:“听您的,饺子还是咱家自己包。”老人点着头,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王文韬 孙晓胜)   天津   酒店餐厅早“客满”商家抢做“一顿饭”   火爆的年夜饭预订行情,一抢而空的餐厅桌位,早在十几天前,各大酒店餐厅早已挂出“客满”的牌匾。为了一顿饭,各大酒楼兴师动众,几月前就开始准备,市民们也是千挑万选百费周折,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除夕年夜饭,在新时期催生出全新的“一顿饭”经济。   “非常火爆,早就没空位了!”大年夜的这顿饭让天津百饺园餐饮平山道店经理刘维强忙得不亦乐乎。除夕晚上这家店的近百个包桌全部订出后还远远没有满足顾客的需要,在顾客的强烈要求下,百饺园急中生智,设计出两套时段:除夕16点半到19点接待第一拨预订客人,19点15分以后接待第二拨预订客人。   老字号天津狗不理大酒店80多个桌位全部订满,正计划在回廊摆几张餐台。鸿起顺总店的200多个桌位也全部爆满,经济实惠的年夜饭外卖成为分流客源的绝招。   “除夕夜出去吃,省事又热闹,既换了口味,又省得全家忙活得太累,生活好了在哪儿吃都是团圆饭。”家庭主妇王春大姐的话代表了众多市民的心态。目前,年夜饭饭馆吃已经不是新鲜事,而商家针对大年夜“一顿饭经济”的服务也越来越周到。   “年夜饭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合家团圆,老字号饭店盘儿摞盘儿,碗儿堆碗儿,实惠美味又不贵。”选择在实惠的老字号聚餐的张先生说。   星级饭店也不放弃年夜饭这桶金。五星级饭店喜来登推出4种套餐价格,最低价位是880元,最高为1480元,并破天荒地免收15%的服务费;四星级假日饭店推出的套餐168元至988元。喜来登酒店餐饮部负责人表示,饭店的门槛降低,就为让市民能够进得门来,感受不一样的用餐环境,过个不一样的除夕。   业内人士指出,商家在年夜饭的经营中经历了最初的暴利战、价格战后,正在向微利战、服务战靠近。众多商家坦言,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员工加班工资翻倍,加上除夕之夜都是家庭宴会,年夜饭的利润率并不高,而商家更看中的是年夜饭能烘托气氛,聚敛人气,这正是酒店打名气的好机会。   “一顿饭”经济吸引的不只是传统的中餐馆,洋快餐、西餐店也赶来搭年夜饭这班车。日式神户餐厅推出每人150元随意点的自助用餐优惠活动,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厅也入乡随俗,为烘托春节气氛都开始用福字和红灯笼装扮店堂。(孟华张涛)   冯骥才 年夜饭还是要回家吃   “年,我们每年都要过,年夜饭,我们每年都要吃。可是在尝试过数码年、旅游年之后,很多人却不会过年了。吃过999元一桌的豪华宴之后,很多人却不会吃年夜饭了。”临近春节,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感慨地说,“吃年夜饭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增加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年前,记者专门走访了冯骥才,他从民俗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他对过年的新见解。   冯骥才说,中国人为什么过年?就是希望在年里塑造一个团聚、欢乐、祥和与平安的生活。团圆、欢乐、祥和、平安,靠什么表现出来?靠年夜饭。中国人过年很有意思,年前由社会往家里跑,年后又跑回社会,除夕就是界限,所以年夜饭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按照天津的风俗,吃团圆饺子,如果那一天有人不在,要给他留出来一份。”冯骥才说,“我不反对在外面订餐,但我希望年夜饭还是要回家去吃,全家人坐在一块吃,共享家庭的温暖。年夜饭的核心就是团圆,吃团圆饭的时候不能生气、骂人,大家要有笑脸。人们不是为了单纯的吃顿饭,是为了享受那种亲情,一种天伦之乐。吃年夜饭是为了凝聚家庭的力量,等年后再将这种力量在社会上释放出来。”   冯骥才说,吃年夜饭不是个人的事情,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吃年夜饭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东西,它里面的含金量非常高。很多人因为不懂得这些,不能把它放在那么高的层面上去分析,所以有些人就单纯地认为,不就是吃顿饭而已嘛,在哪里不是一样。   “吃年夜饭,这又涉及中国人怎样度过节日的问题。”冯骥才认为,假日和节日不同,假日是一种公民的福利,没有文化内涵,随便怎么过都行,但节日是有意义的,是有文化内涵的。现在很要命的是,我们把所有的文化节日都已经过成了饮食节:过年就是大餐一顿、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端午节就是吃粽子、灯节就是吃元宵。而那么好的民族文化情感、独特的情感,很多人却享受不到。所以我们的节日还要从精神层面考虑,要注意它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应该从这个层面引导人们过年过节。(张淑英周润健)   百岁老人惦念的“年夜饭”“吃个‘阖家欢’”   塞外腊月,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传递着春节即将来临的信息。当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董家营乡曹老八夭村张花女老人的家时,这位即将迎来人生第100个春节的百岁老人正在生闷气:“现在的后生过年不像个过年,连家也不回!”她那布满皱纹的脸掠过些许不悦的神色,“过年图个甚,不就是个团圆吗!”   老人的大儿子柴德告诉记者,老太太已经五世同堂,平时就喜欢儿孙在身边,这几天一听到响炮就颠着小脚推开房门往外瞅。家人心里清楚,老人是惦记外出打工的几个孙子和曾孙。二媳妇李晓女不忍心见婆婆一次次失望的样子,今天一早,就实话实说:“娃儿们今年腊月工作忙,过年就不回来了。”老人一听长叹了口气,坐在炕上好半天谁也不搭理。   “年三十晚上,谁家不团团圆圆吃顿饺子?过去日子再不好活也要求个团圆。”虽然老人已眼花耳背,但与人唠嗑时,思维仍十分清晰,只是语速慢。“奶奶,你说说以前过年是甚样?”在记者的提示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要说解放前,没好活过一天。”老人说,有一年大年三十家里实在没吃的,又怕家里没有烟火被邻居笑话,就不停地烧一锅开水;还有一年年三十,家里积存了点高粱面正做年夜饭,村里突然来了一群土匪,全家老小都跑到村西头的庙里躲了一黑夜。“唉……”老人叹了口气。   “后来,毛主席来了,日子就好活了。”老人接着说,每年年三十多少能吃点肉,吃上顿饺子,全家老小都能团圆。  “奶奶,你感觉现在过年咋样?”记者接着问。“好,现在日子好活了,白面不离嘴,烧酒不离口,哪一天不是在过年?”老人脸上起了一些笑容,“现在年夜饭甚也有,大米、青菜,这都是以前从未见过、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你说现在的东西咋就像孙猴子变戏法一样,多得没个数呢?”   “日子好活了,就是过年见不着人影影了,娃娃们天南海北到处干活挣钱,一年也见不上个面……”老人说。   “奶奶,过年你最想吃点甚?”记者问。   “吃个‘阖家欢’吧!”没想到老人幽了一默,还念念不忘团圆。(柴海亮)   附带话题小夫妻年夜饭去谁家?   除夕夜,老百姓最在乎的就是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地吃顿年夜饭。可近来去谁家吃年夜饭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已成为不少年轻夫妻以及两家老人间矛盾的导火索。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们陆续建立家庭,“年三十在男方父母家”这一传统习俗,在小两口都是独生子女这一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去谁爹妈家吃年夜饭这个难以调和却又无法回避的矛盾愈显突出。儿女们自然也都明白,去你家就去不了我家,谁家父母独自过年都不舒服,不仅如此,老人们还希望有儿媳或女婿作陪。于是,节前一个月左右,小两口的“谈判”就已拉开序幕。   在记者的朋友中,也“出台”了不少方案,都不失为某种平衡的办法:双方父母都在一地的,三十晚上干脆约到一起吃饭,要不小两口就一晚跑两家;一方父母在外地的,“五一”、“十一”在本地老人家过,过春节时再一起到外地探望老人;双方父母都不在本地的,今年去你家,明年去我家,或者年三十到初二在你家,初三到初六在我家;也有人采取各回各家的办法,更有甚者,干脆谁家都不去,小两口自己过。   还有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男方坚持要带女方回家,可女方却希望男方能留下陪自己父母过年。两人僵持不下,又找来各自父母诉苦,还讲了对方的种种不是。父母自然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孩子,这就导致小两口的“内部事务”很快升级成了两家人的“国际争端”。直到最后,吵到天昏地暗依然没能解决问题,今年过节也只能是“各回各家”了。   究竟有没有好办法呢?一位结婚5年多的朋友坦承这的确是个难题,但他同时也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小两口应该先商量出一个意见,然后再各自去做父母的工作,在父母面前,要强调这只是自己的意见,“要尽量避免提到对方”;同时,要尊重老人的建议,如不一致,儿女做工作时就要更加耐心。   有位摇滚歌手曾把春节比作是老百姓“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节日”,既然无法摆脱,不如积极面对。其实,在谁家吃年夜饭只是个形式,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牵挂父母的心,并经常付诸于实际行动。(郭威)均据新华社 的邮件主题:重建我们的年俗& 立春之后,乍暖的天气让人嗅到了丝丝的春意,但这似乎并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几分热乎劲,倒是不少人还惊讶:怎么又过年啦!如果说以前大家是数着手指头盼过年,那么今天这样的惊讶则表明大家对年的期盼少了,对年的兴趣减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开始感叹:这年越过越没有味道!其实,年味是个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在许多人的儿时记忆中,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办年货,买新衣,贴对联,放爆竹,点烟花,吃美味,收压岁钱,以及东南西北久违的亲戚、一大家子人齐聚一堂,互致祝福问候,其乐融融。想来这样的气氛,即是所谓的年味。然而,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足的今天,我们履行着同样的过年程序,却又为何徒生年味渐淡的感慨?自古以来,中国人过新年,都是过农历年,而非现在的元旦。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这说明,过年,对中国人而言,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意蕴。我们说年味淡了,也就是近十年的事,而这十年,正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迅速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迈进的十年。社会的转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制度的改变、生活的变化,还有观念的变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文化的根也渐渐远离了土地,远离了农村。所以,原先扎根于农耕文化的年俗就不可避免地衰退了。应该说,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人只能寄希望于春节这个的特殊节日,“毕其工于一役”,再穷苦的家庭也会倾其所有,让家人得到一次物质上的满足。到了工业社会,生产力发达了,商品供大于求,人们无需等到春节就能穿新衣、食美味。如此一来,原先过年才有的种种享受便不再诱人,人们对年的期盼也就少了,许多过年的仪式都被淡化了,譬如祭祖、送灶接灶、舞龙舞狮、磕头拜年、迎财神、赶庙会,以及过年时不能瞎说话等忌讳。尽管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俗,但我们必须承认,缺乏了一定的仪式,春节的神圣感也被削弱了。我们的时代正是这个风俗断档的时代,破旧未立新,到处充斥了商业的味道,春节似乎只剩下购物、送礼、吃饭,而商家们闹腾得远比顾客们欢,在他们眼中,春节俨然是最大的商机。去年年底,曾有几位中国博士联名抵制西方的圣诞节,呼吁保卫春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年味的丧失已经危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其实,春节远未到危亡的地步,它依旧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你看那每年如潮涌动的春运大军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在现代社会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年俗,却是不容回避的。只有年俗的重建,才能迎得年味的回归。这个问题不是商家们可以解决的。&研究步骤四:实地采访活动内容:采访中学生过春节的方式和感受活动时间:2007年1月7日活动地点:明珠的创新书店的解放西的新华书店活动成员:课题组全体成员记录员:林尤益上午10 点,我们便在校门口紧急集合,今天是我们课题组第一次校外研究活动,在组长的一声号令下,对在校高中生的采访活动便开始了。今天我们采访的地点是明珠广场的创新书店和解放西路的新华书店。为什么选这两个地点呢?因为我们采访的对象主要是高中生,假日里这两个地方都会聚满学生,这会让我们的采访的对象广泛,使得出的数据准确,同时我们也不用到各处奔波到各个学校。嘿,真是省力,省时且准确吧。怎么样,我们课题组高明吧。哈哈…….(自我陶醉中)…….闲话少说拉,回归正题,我们今天的采访算是很成功的。高一时积累了采访的经验后,这次的采访伙伴们都觉得比以前轻松多了,但还是不可避免遇到一些麻烦。在采访过程中被“泼冷水”是正常的 ,比如我们拿着问卷时常被误认为是来发广告单的,向某个学生走去,他便先躲开了;还有一个同学一拿到问卷就开始在上面大肆涂鸦,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浪费了国家大好的纸张和油墨啊!有的同学干脆直接说:“你们搞研究性学习真是无聊”这样尖酸刻薄的话不仅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不理解,也使那些人自身素质不高的一个体现。我们除了笑着忍受外加解释外没有更多的方法。还有一个调查对象就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白眼,让我们郁闷不已。郁闷归郁闷,但任务得完成,但我们知道这些都只是小困难,不算什么。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我们整整忙碌了4个多小时,不过总算工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圆满地完成任务了。为了慰劳一下自己,我们课题组成员到麦当劳撮了一顿,在辛苦工作获得成果之后的聚餐真是太美味了。&采访部分内容摘录:采访一:方伟伟:同学你好,请问你有空让我采访一下吗?同学甲:当然可以啊同学你好,请问你有空让我采访一下吗?(微笑着欣然答应)方伟伟: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春节你是怎么度过的?同学甲:是一中的,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和朋友去打牌和打麻将,唱K,到饰品店逛逛,恩……每到春节,荷包便鼓起来了,经常约一票朋友去疯狂SHOPING,春节大概就这么过了。方伟伟:看来你的春节过得挺精彩的嘛!谢谢你的友好合作,再见同学甲:好,再见。&采访二:叶小姗:你觉得我们中学生有必要尝试新的方式过春节吗?同学乙:新的方式啊?我比较 支持传统,春节毕竟是传统节日,不能太创新。打牌和麻将不是很有意义,不过偶尔放松一下还是可以的。叶小姗:那你有没有想过以一些有意义的方式度过春节?能不能为我们想一些新奇的电子? 同学乙:恩……要想刺激好玩一点似的话我觉得城市的同学们可以到乡下过过年,感受那里&& 的氛围应该与城市里的有所不同。叶小姗:那好 ,很感谢你的合作。同学乙:好的,不用谢。 &采访三:詹达盈:同学你好,请问你有空让我采访一下吗?同学丙:可以啊!詹达盈:我想问一下,你有没有觉得有时过春节挺无聊,就比如你刚才说打牌和麻将之类的,这些也相当于程度轻的赌博,这似乎不是个有意义的娱乐方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同学丙:恩,这确实对我们中学生没什么益处,可是这是过年啊,亲戚们经常会聚在桌前玩一下的。适当的玩玩也不碍事。不过,这种娱乐方式有时挺无聊的,可是不这么过。春节就会单调,又不能干别的。詹达盈:那你可以考虑一下爬山啊,去野炊之类的,尝试一下新的过节方式,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 很刺激。同学丙:这主意不错,到时约几个朋友一起去。詹达盈:对,就是要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谢谢你的配合,再见。& 课题组成员心得体会&林尤益:通过这样研究性学习,我是收获颇多,感受颇多。先说说收获吧。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体会到做一件事情应该要正视它,勇敢地接受它,而不是逃避,当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后,几乎没在进行下去,当快要交时,我们才仓促以为,结果弄得我们很狼狈。如果趁着确定课题后的那股热情,积极进行研究,一举拿下,我们这会儿就可以享清福了。还记得第一次去采访路人的情景,那天放学以后,我们组兵分几路进行采访,我被分配到明珠。当我拿着纸笔笑脸迎人地走向行人时,他们有的走远就躲开了。即使是被我捕捉的行人,在问他们问题时,他们显示出很不耐烦的神情,有的直接就说不知道。我的自尊心真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心里真想不干了。不过不想想,组长交代的事情还没完成,回去怎么向组长交差呀?两手空空回去说不定又要遭受组长的暴力,越想月害怕,后来下定决心誓死完成组长交代的任务。就给自己鼓励,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做任何事都会有挫折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好的,所以我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问问题的方式,结果后面的采访顺利多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还受到了组长的表扬。还夸我夸能干哩,不用被打咯。现在还记得大年初五,我组一起过春节的事,在组长的号令下,大年初五,我们在学校大门紧急集合,体会一下新的过春节方式,我们先向东湖出发,到东湖上泛舟。大家几个人一组,作上小船,在湖上飘来飘去,欢声笑语不断,玩得不亦乐乎。玩累了 ,也到中午了,我们几个人到一家小饭馆里吃饭,吃完后找一块地方围圈坐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流逝了,然后我们好不心痒痒,索性每人买一个风筝。放到空中,伴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的风筝也报上了晚霞。最后,我们带着欢愉回到各自的家中,完成了过春节的新方式。这次研究性学习有酸甜也有苦辣,有汗水也有泪水,有欢乐也有沮丧,总之一句话,这次研究性学习收获颇多。&叶小姗和凌芳:我们这次研究的话题是春节怎么过,怎么才会更有创意。我们首先分成两组,我和凌芳一组,主要负责设计、分发、收集、分析调查问卷。我们把问卷分成三份,一份主要发给学生,一份主要发给上班族,一份发给老人。我们发问卷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路边、公园等人多的地方。在发问卷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弄,有时会碰到一些冷漠无情的人,当你将问卷递给到他面前时,连看都不看,直接掉头就走,但是我们还是耐心地做我们的工作,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会勇往直前,不会退缩。另一组是剩下的三个男生,他们主要是整理我们收好回来的问卷,将其系统的呈现出来,打印出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有喜,有愁,有争吵,但我们一块快乐地完成了此次活动,我们的友谊也得到了加强。&&&&&&&&&&&&&&&&&&&&&&&& 詹达盈: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不仅重视研究结果,而且注重在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挑战自己,从而战胜自己,为获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欣慰的数据。一条又一条令人兴奋的建议而不断地奋斗,在奋斗中同时获得快乐。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同时感到要学会放弃。在研究中有许多过于杂乱的数据,结果,它们会影响你的判断,使你迷失方向,因此你只有心无旁婺,专心致志才能把握住研究的主流,最终使你达到研究的目的。  我在研究的同时明白了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会推销自己,走出校门,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推销自己绝不是自我吹捧,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最关键的是以诚待人。  总之,这次研究性学习给我们以太多的启迪的教育,使我们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我们以后走上社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相信自己。&&&&&课题组成员自评詹达盈: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本就在奋斗。你并不一定要等着享受奋斗的果实,奋斗的本身就是快乐,就是享受,已足够补偿一切。只要你能证明自己不是个没有用的人,你无论流多少汗都值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只有懂得这意义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才能活得快活。我们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不仅重视研究结果,而且注重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挑战自己。从而战胜自己,为获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欣慰的数据,一条又一条令人兴奋的建议,在奋斗中同时获得快乐。&叶小姗和凌芳:我在组里的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调查问卷。也可以称我为采集员。虽然我比较懒散,但是我很积极参加研究活动。虽然很辛苦,但是觉得很快乐。&方伟伟: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普通的,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普通是因为我已经经历过上一组了 ,而特殊又是因为我还认识了这一组。我们组的其他组员个个都是很优秀,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我了解到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努力,我还需要进步。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春节的很多知识,我往年过春节只知道压岁钱很跟放假,但现在我了解到春节是具有不一样的意义的,春节是一个丰富的节目,下一次我一定会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林尤益:我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做吧,只是写开题报告和过程记录,任务不重也不多。有时也帮组长出出点子,还算负责吧。我积极配合严肃的组长的工作,其间因为工作不到位,换了她不少的打骂。这也让我改进了不少,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不再出错,也不再被打骂。&&&&课题组成员互评对凌芳说的话:方伟伟和林尤益:组长认真负责,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多亏了她的英明领导,带领我们一路乘风破浪,使研究想学习有所进展。她还很严肃,说一不二,说什么时候交自评、互评,就什么时候交,不许讲价。即使有充分的理由也不行,足见她铁石心肠?不过也没办法,谁叫她是一位认真负责的领导呢,当她的部下也没办法,只能按时写完咯。叶小姗和詹达盈:说是组长,其实是打杂的,从开题报告和指导老师的联络、文字记录,我们的组长基本上都参与了。足智多谋的她在课题研究中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特别在研究设计过程中更是充分体现了组长领军人物的风范。在记录和整理资料中积极主动,在分配任务上又是头头是道。我们的团结一致和奋斗与组长分不开的。我们喜欢这“打杂”的——我们的好组长。&&对詹达盈说的话:凌芳和小姗:他是一位让人看到就会想笑的同学。虽然不怎么合群,但他有责任心,每次他的任务总是完成的最好。方伟伟:大个大个的,木头木脑的,虽然不太灵光,但他总是很认真,很仔细地完成任务。很有责任心的他,有时就有点伤脑筋了,记得统计调查问卷时,统计出现错误,他原本没去吃饭了,他坚持不吃,忍着饥饿把错的地方更正,真的是伤脑筋。林尤益:他细心稳重,对组长安排的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虎以对,工作总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从没有过抱怨。有一次,组长安排他回家查资料,但他家的打打印机坏了,他就把查好的资料手抄下来。然后再交给组长,真是难为他了,也苦了他。&对林尤益说的话:&&&&&& 詹达盈和方伟伟:是我们组的“大帅哥”,平时冷冷的他,对于研究性学习却异常的热情,工作时,总是激情高涨,就连最枯燥的工作也依然是活力四射。看到他那样,我们总是能提起兴趣,把工作完成。他可算是我们组的“兴奋剂”。你协助组长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你还在设计调查问卷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方伟伟所收集的数据,从中得到自己的观点。当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你能提出好的主意,最终把困难也给战胜。叶小姗和凌芳:你协助组长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你还在设计调查问卷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方伟伟所收集的数据,从中得到自己的观点。当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你能提出好的主意,最终把困难也给战胜。&对方伟伟说的话:林尤益:伟伟是仅次于小珊的可爱人物。他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最爱做的一件事是把我们的鞋带,而且他是乐此不彼,做一次不够,还要做二次、三次。他给我们注入了活力。当然他也有正常的时,当组长安排任务时,总是认真、负责的完成,从不马虎。詹达盈:资料的收集是你帮助组长收集的。你直接从各种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有关春节的资料。你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出谋划策,还从调查问卷中获取有代表某一群体或个人的意见、看法。你从事实、理论依据和别人的观点中得到了启发,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叶小姗说的话:詹达盈:你在宣传工作中,做的头头是道,把调查表发到每个班上的同学手中。你还负责把调查表也给回收回来。我们能从调查表中分析出准确的数据少不了你的一分功劳。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你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勇气,使我们最终把困难也给战胜。林唷益和方伟伟:小珊,长着一副可爱的娃娃脸,他不仅长的可爱,说话也可爱,也爱开玩笑,常常令我们捧腹大笑。在她那里,好象没有伤心事,总能看到她的笑脸,听到她的笑声。即使在我们研究遇到困难时,还是能听到她自信的笑声,她也为问卷提了很多好点子。有她在,我们就有笑声,就能开心的研究。她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附______春节的相关资料&& 为了让更多的人对春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的年味变得更浓。同时也为了传播春节文化,特此增加一些关于春节的资料:春节的概念,春节的传说,春节的时俗,少数民族的春节,各民族的春节风俗,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春节的诗歌。&&&&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考以下网站:   & &&&&&&春节和年的概念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 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 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 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来 源:中国 网)&&&&&&&&&&&&&&&&&&&&&&&&&&&&
&&&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 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 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佛教在我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 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 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 &&&&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 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 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 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 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少数民族的春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 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 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 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 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 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 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 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 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各民族春节风俗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 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 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 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 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 “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 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 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 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 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少数民族春节体育活动 &&&&布朗族——春节期间开展托球活动,活泼有趣。参加者围成圆圈,先由一人将一只用竹片做成的小球托上空中,然后按顺序接球,并用手心将球托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罚唱一首歌。 &&&&东乡族——初一这一天,举行传统的“打土块”活动。他们以土块做“武器”,互掷对方,这一天,年过花甲的老者也要兴冲冲跑到山野的“战场”上去大显身手。 &&&&侗族——春节时,盛行爬山比赛。谁先爬到顶,谁就得到姑娘或小伙子的礼物。姑娘赠送自己刺绣的侗锦,小伙子献出精致的竹盒、斗笠,这项活动往往持续半月之久。 &&&&仫佬族——年轻人在节日期间,连村接寨举行打鸡毛、打毽子、打花龙、打鸡蛋等活动,还伴之以歌舞,尽情欢乐。 &&&&哈萨克族——春节期间喜爱开展“姑娘追”活动。这种活动风趣动人,也是男女青年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朝鲜族——春节时,人们身着盛装,一对对兴高采烈地玩跷跷板,彼此一起一落,谁在空中做的动作优美,弹得高,谁就领先获胜。 &&&&水族——春节期间,男女青年喜欢开展踢毽比赛。比赛项目有单踢、双踢、正反脚踢、优胜者获奖。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鄂伦春族——春节期间,人们奖举行赛马射箭,姑娘们将人获胜者中挑选自己的恋人。 &&&&壮族——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50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 &《除夜》 (唐)来鹄 &&&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 元日 (宋)王安石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 除夜& (南宋)文天祥 &&&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拜年 (明)文征明 &&&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指导教师评语读完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深为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感觉欣慰与欢喜。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渐渐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淡去,远去。孩子们渐渐忘却了那一种盛大的繁华。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在孩子们的报告里,看到他们重拾文化的精神与信心。虽然稚嫩,粗糙,但足够真诚。人的一生,能够汲取许多的知识和能源。但这一生,也因为这一次的努力合作,而备感珍贵。祝福他们,更好的前程!&&&&&&&&&&&&&&&&&&&&&&&&&&&&&&&&&&&&& 汤成慧&&&&&&&&&&&&&&&&&&&&&&&&&&&&&&&&&& 2007年9月&后记&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体会良多,大家都尽力地去做,尽量用自己最大能力去把事情做到完美,每个人都坚信团结力量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觉得不管结局如何,我觉得我们尽力了就是最好的。通过这次活动我懂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也在生命中留下重要的记忆.。持续了两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就这么结束了,回顾从开题到结题,仿佛昨日般鲜明的记忆,在脑海里呈现。一路走来,我们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我们从中学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们一直都在进步…….&&&&&&&&&&&&&&&&&&&&&&&&&&&&&&&&&&&&&&&& 2007年9月&&
注:近期博客中出现少数恶意诽谤、诋毁、漫骂的评论,新思考网监控巡视人员对不良信息进行删除并且保留相关网络数据信息的备份,对于行为恶劣、触及法律的个别人员,平台将保留进一步付诸法律诉讼的权力。为保证新思考网给广大教师创造和谐与宁静的网络环境,希望大家共同维护我们的网络家园。
请您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节作文结尾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