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液体压强ppt得知,潜水的深度越小受到的压强越小,上浮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为什么书上说上浮过程中是

78液体压强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78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内脏器官适应了;3.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液体压强1.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下宽能耐压。2.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内脏器官适应了深海中巨大的压强。一旦离开海洋,由于外界压强的忽然降低,内脏器官会爆裂而导致死亡。3.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要更耐压,更厚重些。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公式:p= ρgh2、h是指液体某处到液体的自由面的竖直深度。液体压强只与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 大气压强一、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 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1、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海拔越低大气压强越大。实验表明在海拔为3000m以内,海拔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2、天气晴朗时大气压强大,天气多云时大气压强小。 四、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气压升高沸点升高。 五、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浮力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
的作用。3.这两个力是一对:两个力大小,方向,且作用在上。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他产生的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 叫做浮力。 F
=G-F拉★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向上-F向下力,故不受浮力。浮力可能与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弹簧秤的读数逐渐,浮力逐渐 增大。结论(定性):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 =G排=m排g=P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跟物体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其他因素无关。 对公式的理解(1)ρ液是,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2)V排液是,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总体积(V物)。
①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浸没):V排液=②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液&V物,V排液= 。(用V露代表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3)浮力只跟和,即只跟.深度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质量、形状、密度、重力等无关。①把物体渐渐压入水中,ρ液不变,V排水增大→F浮增大,感觉浮力渐渐变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浸没)后,V排水=V物不变→F浮不变,再往下压不会感觉到更吃力。反之,上升(未露出水面前)V排水=V物不变→F浮不变;渐渐露出水面时ρ液不变, V排水减小→F浮减小,感觉浮力渐渐变小。F浮与V排液成正比。②把物体浸入不同液体,当V排液相同时,ρ液越大→F浮越大。F浮与ρ液成正比。 (4)计算过程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制。 三、物体浮沉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1、F浮〉 G时,物体将在液体中 2、F浮〈 G时,物体将在液体中 3、F浮= G时,物体将在液体中 4.学到的求浮力的方法:(1)测量法,F浮=G - F拉(2)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1)物体下沉:F浮&G物 或ρ物& ρ液 (2)物体上浮:F浮&G物 或ρ物&ρ液 (3)物体悬浮:F浮=G物 或ρ物= ρ液 (4)物体漂浮:F浮=G物 或ρ物& ρ液 利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关系。(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 (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 应用一、密度计①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G计原理工作的。② 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不均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时F浮=G计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浅,露出液面的部分多。当把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正对0.6这个刻度,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0.6×103kg/m3。
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体积,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达到增大浮力,最终使F浮=G船,浮在水面。排水量: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不是排开水的重力)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不变,浮力不变,轮船将上浮一些.轮船是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必须把它作成空心的,这样虽然受到的重力不变,但体积增大很多,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能浮在水面。 应用三、潜水艇①采用:浸没水中后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沉浮②潜水艇在水面下无论沉、浮,受到的浮力不变。当向水舱充水时,当潜水艇的平均密度ρ平均&ρ水时,潜水艇下沉, 当ρ平均=ρ水时,潜水艇悬浮,而排水时,当 ρ平均&ρ水时,则潜水艇上浮。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当潜水艇由100m深度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它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应用四、气球和飞艇①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升空时ρ平均& ρ空气。②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F浮&G球下降。③气球不能无限制地升入高空,当F浮=G球时,应该悬浮,实际上在没有达到悬浮时,其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而破裂。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 小结利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关系。(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 (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 密度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 探究一: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结论:
相同物质,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 探究二: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但密度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强、状态等)。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认为密度不变。 2、密度的公式:
质量m密度?ρ? 体积V符号的意义与单位:m3)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但与物体的状态有关。 力一、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静止---运动
运动---静止
速度、方向 二、力的概念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N)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意义:力学基本定律之一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征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3、惯性的利弊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产生一个摩擦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2、两个物体之间在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条件下才会产生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在物体的接触面上4、摩擦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什么作用?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接触面粗糙 2、有压力 3、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①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两个相互接触的面彼此分开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78液体压强等内容。
  固体和液体压强典型计算题(含答案)_初二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 300 克,底面积 是 40 平方厘米,内盛 0.6 千克...   液体压强练习题1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二、液体的压强 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四、(35 分) 1.(8 分,结果 1 分,代入数字 1 分,其余为公式得分) 2.(20 分) =8 牛 =18 牛 3.(7 分) 压强液体压强练习题作者:admin 资源来源:...  ③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 1、5、8 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 p8)与密度(ρ甲、ρ乙、ρ丙)满足关系___,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液体的压强和连通器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___ ___。 液态内部某点的深度: 定义:___ 液体的压强和连通器液体...  液体压强例题例 1 如图 8-2-5,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 A、B、C 三点压强 PA、PB、PC 的大小关系是 ,、、、 pC&pB&pA &&。 所示,两瓶完全相同...   关于液体压强计算公式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关于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一些说明(摘自百度知道)关于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F/S 不是可以推导出 P=roll*g*h 吗?...  此时,不同液体同一水平面的液体压强并不相等,只有同一液体的同 一水平面的液体压强相等。如图 5, 图5 计算 A、B 两点液体产生的压强时,深度的确定只能以各自...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物理(下)(江苏科技版)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中考典题补充&&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中考典题补充1.(2012?浙江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1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解析: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故换成图乙姿势后,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减小,由p=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增大。答案:D2.(2012?江苏泰州)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解析: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B、C、D选项中均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A选项中车轮多而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答案为A。答案:A3.(2012?浙江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2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解析:在木板移动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大小,因此压力不变。而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p=知,在压力F不变的情况下,A对桌面的压强增大。答案:B4.(2012?贵州铜仁)如图3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的1/2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解析:甲图中吸盘在墙壁上是因为大气的压力使其与墙壁产生一个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选项错误;乙图中下面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向上,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若再测出吸盘的横截面积,则可以利用p=粗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D[来源:www.shulihua.net]5.(2012?河南)如图4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上水的压强逐渐变______。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_________。解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深度越小,压强越小,水流越慢;当堵住瓶口时,瓶内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当停止流出时,瓶的小孔处内外压强相等,即瓶内水产生的压强与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答案:小小6.(2012?沈阳)如图5所示,在倒置的透明漏斗里放置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松手后,乒乓球受重力作用将下落;若向倒置的漏斗用力吹气再松手时,乒乓球不但没有被吹下去,反而被“吸”住了。这是因为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下方空气的流速,依据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的原理,乒乓球受压强差的作用而不下落。解析:在向倒置的漏斗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其下方空气的流速,则乒乓球上方的压强小于其下方的压强,所以乒乓球不会下落。答案:大于小[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7.(2012?哈尔滨)某同学制作了如图6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解析:向内推注射器活塞,试管中气压增大,水会被压出试管,使模型自身重力减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可实现潜艇上浮,故B选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答案:B8.(2012?山东临沂)将一只盛有水的薄塑料袋,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时,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比较()A.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B.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低C.塑料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平D.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低无法判断解析:薄塑料袋的重力可忽略不计,水的重力为9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时,说明袋内水受到的浮力为2N,浮力小于重力,袋内水漂浮在水中,说明袋内水面高于袋外水面,所以答案为A。答案:A9.(2012?四川广安)小博想模拟同一艘船在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她将小铁块B固定在木块A上面代表“轮船”,用相同烧杯盛装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代表“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第一次将AB放在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露出了液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模拟实验可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下沉B.AB在水中悬浮,在盐水中漂浮C.A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解析:通过实验可知,“轮船”放在盐水中时,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变大,所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上浮,A选项错误;两次实验中均有部分物体露出液面,属于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轮船”的重力,即浮力相等,B、C选项错误;由于烧杯形状规则,且烧杯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且轮船质量不变,因此两烧杯底受到的压力均等于液体和轮船的总重,即压力相等,D选项正确。答案:D10.(2012?天津)如图8所示,将底面半径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解析: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等于G木=m木g=ρVg,故A选项错误;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故B选项正确;当木块与容器底接触且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时,木块刚好漂浮,此时注入水的质量最少,F浮=G木=m木g=ρπR2gh,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注入水的体积为:V水=(S容-S木)h水=[π(2R)2-πR2]×=3πR2,注入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ρ水?3πR2=3πR2ρh,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BD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为什么液体的压强和重力无关,和深度有关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重力越大,应给是压强越小呀!能不能不用ρgh来解释呢?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液体的压强和重力无关,和深度有关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重力越大,应给是压强越小呀!能不能不用ρgh来解释呢?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但并不是“液体的压强和重力无关”,在公式 P = ρgh 中,ρg 正是反映了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当容器是直壁的柱体时,液体作用在容器底板的压力等于重力.当容器是非直壁,或非柱体时,或虽是柱体,但柱线不垂直水平面时,液体作用在容器底板的压力不等于重力,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液体还对容器壁面作用有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
在底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重力越大,压强越大。怎么推的呢?
P=F/s=G/s=mg/s=ρVg/s=ρshg/s=ρgh
因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谁帮我整理一下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顺便弄几条例题_百度作业帮
谁帮我整理一下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顺便弄几条例题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