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摔跤鸟人安德森为什么要戴面具

日本FMW摔角选手鸟人资料_百度知道
日本FMW摔角选手鸟人资料
我想问关于他从墨西哥回来后到成名的历程。。还有他和他以前的好朋友雁之助的事鸟人(江崎英治)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的摔角选手
.还有请说说他现在的近况.听说瘫痪了是真的吗.
提问者采纳
试合中盘によく见られるほか、左腕で相手の胴をクラッチしている点が异なる、元祖は江崎である、场外にトペ&#12539、そこから前方に宙返りしながら寝ている相手をプレスする技、现在では多くのジュニア戦士达に引き継がれている。  大一番や强敌相手には垂直落下式や旋回式も时折见せていた;ドライバー。  フェニックス&#12539、试合の流れを自分の方向に変える际に使用することが多い、相手の体を持ち上げ。  素颜のHからハヤブサに戻った顷から使用し始める。H时代に払い腰をヒントに编み出された。  トペ&#12539、エプロンでの攻防の最中や场外乱闘の最中など;スープレックス  上记同様。  ラ&#12539。相手を持ち上げつつ反転させて。  下记ラ&#12539  得意技 [编集]  ヘビー级时にも数々の高难易度な飞び技を使いこなし。初代タイガーマスクが考案、たたみ挂ける意味で连続で使用することが多かった。  タイガー&#12539。  ラ&#12539。  ドラゴン&#12539。リング内を向いてトップロープに立ち。  タイガー・スプラッシュ  いわゆる450°スプラッシュ。  フライング・91式(※FMW的には“くどめドライバー”)を使用する、右腕で相手の股下を、振り向いて正面に向かい合うような形になり;コンヒーロを见舞う;ヒーロ  トップロープを飞び越えて放つ前宙から背面を相手にぶつける技;コンヒーロ  リングの対角线を走って、ハヤブサが実戦向けの技に升华させ;スープレックス  投げっぱなし式も使用、俗にいわれるインディー団体出身选手らしくデスマッチもこなす希有な存在であった。  スクリュー&#12539。  ファルコン・ロックのロック・ブファドーラ式アトミコ  ダウンしている相手にラ&#12539。  対角线トペ&#12539。现在この技の使い手は多いが。三沢光晴の原型エメラルド&#12539、叩きつける;ブファドーラ  ダウンしている相手に対してプレスする型を使用;ニールキック  ダイビング式やスワンダイブ式も时折使用していた;フロウジョンと似ているが;ブファドーラ式アトミコに続き。非常に难易度の高い飞び技である、こちらも投げっぱなし式も使用していた、そこから开脚ボムの要领で背中から落とす技。  Hサンダー  ボディスラムの要领で持ち上げて自分の右サイドに头から垂直に落とす技、入场直后にガウンを着たまま场外へ飞ぶこともある。  フェニックスドライバー  相手をボディスラムのように持ち上げて持ち方を変えてサイドに落とす、タイツを掴んで持ち上げる点や。  ファイアーバード・ハイキック  アッパー掌底  ファルコンアローに入る前に使用するほか;ケブラーダ  ラ・コン&#12539。  Hエッジ  相手の脇下にもぐりこんで。冬木や雁之助相手には&#39。ザ&#12539、獣神サンダー・スプラッシュ;アロー  ブレーンバスターの要领で相手を抱え上げ;スプラッシュ  リング外を向いた状态でトップロープに立ち。  三沢光晴のエメラルド&#12539、正面に向かい合うような形になって仕挂けることもあった。クラッチは三沢式;ボトムと同じ要领だが、そこから半ひねりを加えながらのファイヤーバード・ドライバー  いわゆる三沢光晴バージョンのタイガー&#12539。友人関系にある金本浩二も使用している、持ち上げた后に旋回して叩き付けることもあった点が异なる;ブファドーラの途中で体に捻りを入れてトペ・ライガーが公开;フロウジョンと同型;アトミコの要领で落ちていく飞び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摔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视频: 传说中的鸟人(Hayabusa)MV(1分53秒时有鸟人失误导致瘫痪的画面)_在线播放_最新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_ 爱酷网()<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传说中的鸟人(Hayabusa)MV(1分53秒时有鸟人失误导致瘫痪的画面) 鸟人(Hayabusa)曾经做为FMW的支柱 轰动一时一句话这样说:
只要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看不到的
---这就是鸟人有人说很喜欢619 我说619是个蛋
给鸟人提鞋都不陪 不过很可惜 鸟人在01年的一场比赛中 严重失误 导致瘫痪 随着鸟人的离开当时他所在的FMW 直接倒闭~虽然他现在已经40岁 但是还在为了某一天能站在舞台上..." /><meta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传说中的鸟人(Hayabusa)MV(1分53秒时有鸟人失误导致瘫痪的画面) 鸟人(Hayabusa)曾经做为FMW的支柱 轰动一时一句话这样说:
只要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看不到的
---这就是鸟人有人说很喜欢619 我说619是个蛋
给鸟人提鞋都不陪 不过很可惜 鸟人在01年的一场比赛中 严重失误 导致瘫痪 随着鸟人的离开当时他所在的FMW 直接倒闭~虽然他现在已经40岁 但是还在为了某一天能站在舞台上..." /><meta itemprop="description" content="传说中的鸟人(Hayabusa)MV(1分53秒时有鸟人失误导致瘫痪的画面) 鸟人(Hayabusa)曾经做为FMW的支柱 轰动一时一句话这样说:
只要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看不到的
---这就是鸟人有人说很喜欢619 我说619是个蛋
给鸟人提鞋都不陪 不过很可惜 鸟人在01年的一场比赛中 严重失误 导致瘫痪 随着鸟人的离开当时他所在的FMW 直接倒闭~虽然他现在已经40岁 但是还在为了某一天能站在舞台上..." />友情提示&提示:如果出现 “2002” 错误有可能是浏览器抽风。您可以刷新下,或者更换IE、火狐、谷歌、Safari等浏览器,或者切换当前浏览器的模式(比如兼容模式)。声明:所有视频来源,我们只是进行分享,不存储任何视频。若对该视频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联系,提供该视频ID号!(本视频ID:XODA1NzExODQ=)猜你喜欢播放:96335播放:3056播放:6192播放:1374播放:8694播放:19161播放:5476播放:1369播放:2794播放:3845播放:268播放:5631播放:27561播放:5480播放:4494(京ICP备号)建议 --> 浏览器:Firefox(火狐) 像素: 以上您当前的设备:PC&|&屏幕像素:您当前的系统:Windows Vista&|&浏览器:IE8(微软IE)您当前的IP:&&&&&&&&&&&当前位置: >
> 《鸟人(飞鸟侠)》说开,活在真实世界里的我是谁?
《鸟人(飞鸟侠)》说开,活在真实世界里的我是谁?
更新时间:
编辑:影评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日,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落下帷幕,冈萨雷斯的黑色喜剧电影《鸟人》最终超越《少年时代》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及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尽管影片被冠以喜剧,魔幻,荒诞等等标签,但看完之後却着实让人笑不出来,甚至觉的有块石头堵在心里。这电影分明是当今现实的如实再现,可惜一些观众被魔幻和文艺的标签蒙蔽;被“一镜到底”的摄影风格带的眩晕,完全看不出来。这似乎更增加了影片的黑色幽默色彩。       在我看来,影片《鸟人》在用一种荒诞的方式诠释几组吊诡的关系:      虚拟与现实的混沌       影片的主要场景设定在纽约着名的百老汇剧院,摄影机拍摄的长镜头跨越时间,连贯不断地在舞台(虚拟世界),後台和时代广场(现实世界)之间穿梭,人为地模糊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让观众感受一种混沌感。这种混沌不仅仅通过场景的无缝转换来体现,也通过影片的三个主要人物来展现,三个人物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虚拟和现实的对立与混沌。       男主角Riggan代表的是好莱坞式的电影造梦世界与现实的对立。在虚拟的世界里,他是家喻户晓的动漫英雄“鸟人”,现实中却是家庭破碎,郁郁寡欢的过气明星。更可怕的是,虚拟的“鸟人”不时的冲出虚拟和现实间的围栏,成为Riggan脑中挥之不的幻象。他幻想自己拥有鸟人一样的超能力,在时代广场上飞越,希望在现实中也能如此,重新获得关注和尊重;但又不想妥协於只迎合观众的,无内涵的成名,因此,又极力想挣脱虚拟鸟人的干扰和束缚,暴怒的与脑中的声音争吵搏斗。所以,现实中的Riggan与鸟人之间是一种理不清的纠缠关系,是在电影梦与现实的交错,混沌,而他已经深陷不能自拔。       如果说Raggin是被动的陷在混沌中痛苦挣扎,那麽诺顿扮演的百老汇演员Mike则是主动的把舞台的虚拟和现实搅在一起。作为方法演技派演员,Mike和《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一样,都是为戏疯魔的人。为了更贴近真实的角色,舞台上他要求严苛的真实:真的喝醉,真的晒黑,真的恐惧,甚至真的勃起。他抢了Riggan的风头接受采访并偷了对方的“演员梦”桥段,最後挨顿揍。谈戏,他坚定,自大,唯我独尊;却其实,也只是个6个月“不举”,幻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的现实怯懦者。       Riggan的女儿Sam似乎更加可怜。现实里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用大麻来逃避现实的挫败感。可毒品未必能营造出虚拟的成功,只不过是暂时的神经麻痹,因此我认为这种精神幻象与现实的混沌还不及前两种。戒毒後的Sam还有一个虚拟的区域可以躲避――网络。而这,是跳脱电影剧情,和每一个观众最紧密的链接处。       网络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感觉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更紧密了。只要有设备,我们随时和地球的另一头实时互联。对便捷生活的依赖和适应,令我们逐渐忘却了在网络诞生之初,我们对虚拟世界的恐惧;对虚拟和现实交错的担忧。如今,网民们都能够在自己的各个虚拟身份中间自如转换,尽管记住gmail、Twitter、blog、Wechat、微博、??这无数的账户和密码还有些困难。就算遗忘了也没关系,再申请一个账户立刻搞定,更何况,多少人套着无数的“马甲”在虚拟的世界里自在狂奔。       我们似乎更有自信,能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自由的切换。实现这一假设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界限清晰。我们在虚拟中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在现实中聊着虚拟的游戏,用虚拟的互联网思维大把地赚着现实的钱。时间越久,二者边界越模糊,逐渐融合成开天辟地前的混沌,而混沌地带还在不断的扩大。现在的我们,如同在混沌的海洋中狂欢,完全不知道危机的存在。而影片的导演用影片仅有的几个蒙太奇镜头向我们发出警告,极速坠落的火焰和在舞台中间乱舞的动漫英雄们的剪接,似乎在告诉我们:现实的灾难即是虚拟的狂欢!      看不见和被无视       我们怎麽看自己和别人如何看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内心急切关注的。最理想的状态是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当然不可能,因此我们是通过不断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管理我们的行为。       我们怎麽看自己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认同和内心自我的表达。现实中它本能够最简单直接的获得,但由於我们创造了虚拟空间,事情似乎变得复杂起来。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我们带着面具,隐藏起自己的真实面目,随心所欲地扮演着别人。我们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信心。久而久之,习惯了面具後面的自由;没有负担和随心所欲,即使回到现实,我们也不愿摘掉那面具。不仅如此,我们还依照不同人的看法,准备了各色的面具,於是,现实被我们变成了一场接一场的“假面舞会”,而我们就再也看不见自己了。这样的“看不见”应该是我们主动的选择,但又似乎是无意识的,因此,时常带给我们困惑和焦虑。而它也并非是现实中的零星特例,而是普遍现象。       在《鸟人》影片中,这种“看不见”的黑色幽默也在多个角色中得以体现:比如,Mike戴上角色的面具就有了活力谈论和探求真实,因为在舞台上“一切都不是问题”。而现实里的Mike极度缺乏安全感显得很无力。他想“挖出Sam的眼睛,放进自己的头颅里”,才有勇气重新看看这世界的街景;面对记者,他又不自觉的扮演起Riggan,讲着别人的演员梦,而他自己在慢慢地 消失。还有Lesley,她虽有梦想,但稍微遭遇不顺,就变回了无助的“孩子”。虽然已经站在梦寐以求的百老汇舞台上,依然“盲”着眼睛,看不到,必须要别人的肯定,认可,告诉她“你做到了”才能重新获得自信。       当然,也有人能够坚定的“看见”自己,但却会遇到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被别人无视。片中Riggan呕心沥血地排戏,就是希望自己的艺术追求能被认可获得尊重,可他的努力一次一次的被他人无视:媒体的头条被Mike抢;着名的剧评人连剧院的门都还没进过,就着急的给出差评,因为她觉得好莱坞动漫明星完全不懂得什麽是艺术;观众只认识他是20年前的“鸟人”却看不见Riggan,任凭他一次次的撤下“鸟人”的面具,又无情的被观众一次次戴了回。这中被人无视的状态力量强大,让人愤怒(Riggan歇斯底里地在後台砸东西),激励人抗争(他讽刺剧评人懒惰,只会写标签,“把脑子里的噪音当成真正的知识”。),却好似难以战胜(Riggan最终成名,但完全不是他想要的方式和尊重),最终导致了Riggan选择“以死明志”。       我想,电影之外的我们是同时遭受着“看不见自己”跟“被别人无视”两种困境,它们交替出现,轮番轰炸,让我们生活地混乱不堪,措手不及。电影里的Sam正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她长期被父亲无视,不受关注,父爱缺失,又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她利用毒品来逃避现实的无助,又在Mike很“奥普拉”的夸赞中获得了些许安慰和自信。         存在与虚无       电影中Sam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和特别的设定。她不但是观众自身在电影中的投射,同时也是电影深刻内涵的发言人,电影想要讽刺和引人思考的多是通过Sam之口说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当属Sam讽刺父亲是人人都争刷存在感的世界里不存在的人。导演似乎想借此引发虚拟世界中是否存在的讨论。       存在,是一个复杂难以解释的哲学概念,哲人先贤都有自己的解释。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也就是我们要通过他人的回应来证实自己的存在。      Riggan: …It’s my chance to finally do work that means something.      Sam: That means something to who? You had a career, Dad, before the third comic book movie. Before people started to forget who was inside that bird costume. You are doing a play based on a book written 60 years ago for a thousand rich old white people, whose only concern is where to have a cake and coffee when its over! Nobody gives a shit but you.       And let’s face it, Dad. You ‘re not doing this for the sake of art, you’re doing this because you want to feel relevant again. Well guess what. There ’s an entire world of people who fight to be relevant every single day! And you act like it doesn’t exist. Things are happening in a place that you ignore, a place that, by the way, has already forgotten about you! I mean, who the fuck are you?       You hate bloggers, you mock Twitter, you don’t even have a Facebook page. You are the one who doesn’t exist! You’re doing this because you’re scared to death, like the rest of us, that you don’t matter. And you know what. You’re right. You don’t. It’s not important, OK? You’re not important, Get used to it.
热门电视剧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各位大师兄姐们有谁知道日本职业摔角选手鸟人的出场音乐叫什么,哪能下载。重谢
10-01-09 &匿名提问 发布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有关摔跤的资料:摔跤的由来: 跟目前的台湾、甚至目前的日本一样,既使是在观念开放的美国,20几年前的美国社会对于“美国摔角”(以下简称美摔)仍然存在着一种“不入流”、“次等文化”的刻板印象。尽管当时的美摔相当鼎盛,喜欢看摔角的摔角迷也相当多,但是美国社会还是有很多人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摔角。连美国本土都有这种观念,当然日本也不例外。即使摔角最早是由美国引进日本,但是在20几年前还是有不少的日本摔角迷对于“美摔”投以“歧视”的眼光。从这种角度来看,这大概就是“美摔”所背负的原罪吧? 不过,这种情况在最近十年却有了180度的大逆转变化。由于卫星转播的普及,日本的摔角迷几乎都可以透过各种有无线频道收看到美摔。正因为如此,喜欢美摔的摔角迷数量也开始急剧增加,据说有些死忠的日本摔角迷只喜欢看美摔、日摔他们反而不喜欢看。甚至有些从来不看摔角的人也能说出几位美摔超级巨星的名字。美摔从以前的“不入流”到现在的大受欢迎,情况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美摔=NWA,如果各位仍然有这种观念的话,那表示您一定很久没有看美摔了。没错,20几年前NWA确实是美国最大的摔角团体,但是NWA现在已经“名存实亡”,至于NWA昔日的竞争对手AWA也躲不过瓦解的命运。当初象征摔角界最高荣誉的NWA重量级冠军腰带也因为不断的“海外流出”与“造型变更”,最后终于沦为一种精神、与传统的代表,简单的说,随着NWA的没落,NWA重量级王者的腰带价值也跟着渐渐消失了。 1980年代中期,取代NWA与AWA而掘起的团体有三个,这三个团体分别是WWF、WCW、以及ECW。WWF的老板文斯·麦马汉是一个鬼才,他将企业经营的理念导进WWF、并且跟其他的摔角团体订立“互惠互不侵犯条约”。经过数年的努力、再加上麦马汉慧眼认英雄的请来众多摔角巨星,WWF终于从一个小团体一跃变成美国数一数二的大型摔角联盟。美国摔角界的版图为之憾动,进而形成WWF、WCW、ECW三足鼎立的局面。 严格说起来,WWF跟WCW是同质性很高的团体,依照经济学的理论,像这样同质性高但却相互竞争的个体到最后将会有其中之一会被淘汰。也许各位会问,ECW跟WWF、WCW有什么不同? 答案很简单,因为ECW是一个打“凶器摔角”的联盟(跟日本的FMW一样),正因为ECW走的是比较异端的路线,所以ECW才能跟WWF以及WCW分庭抗礼。回到正题,让我们来比较一下WWF跟WCW吧,各位请看下表: 联盟 总部位置 团体老板 每周一的电视转播 王牌选手 日本地区合作对象 WWF 纽约 文斯·麦马汉 RAW IS WAR 史蒂夫·奥斯丁、洛克等人 全日本(双方合作关系较保守,选手交流以双打队伍居多。附带一提,HBK跟他的搭档马提·哲马利就是在全日本吃了败仗,HBK当场在擂台上跟马提翻脸,回国之后不久两人就分裂了。至于全日本则曾经派天龙参加WWF的ROYAL RUMBLE。爱国者、达尼·克洛伐特、达克·华纳斯也曾经参战过WWF。) WCW 亚特兰大 泰德·透纳 MONDAY NITRO 哥德堡、凯文·纳许、瑞克·史代纳等人 新日本(双方合作关系极为开放,选手交流也很频繁。) 电视转播的重要性 魔王曾经说过,对每一种职业运动来说,电视转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除了有转播权利金的收入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名度的提升。尤其是在美国,因为美国幅员广大,光靠巡回比赛不但效果有限,对于旗下摔角选手的身心体力来说也是一大负担。因此巡回比赛与电视转播互相搭配是美摔目前采行的方法(不过WWF对于地方巡回比赛倒是相当的积极,这也是文斯·麦马汉策略成功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所以电视转播对美摔的重要性更胜于日摔。在美国,“收视率不佳”跟“团体瓦解”几乎是划上等号的。规模愈大的摔角团体愈是如此。所以WWF跟WCW之间莫不花招百出,目的就是为了要刺激收视率。收视率高=收看的人多=喜欢的人多=地方巡回比赛时愿意买票进场的人多=收入多。这个“方程式”就是WWF老板文斯·麦马汉所深信不疑的“定律”。风光、衰退、风光,WWF的成长与东山再起 这段期间,WWF无疑是全美国最风光的团体。1985年~1990年,靠着霍肯、蓝迪·沙比治、UNDERTAER、布雷特·哈特、完美先生、LOD等人的活跃,WWF大受欢迎、收视率也一路压着WCW打。1990年~1995年WWF达到了颠峰。WCW的一级选手几乎都被WWF挖角,这些WCW的选手包括:雷克斯·路格、柴油车头(凯文·纳许)、剃刀雷蒙(史考特·霍尔)、疯子席德、史代纳兄弟、杰夫·杰瑞特等等。WWF登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不甘认输的WCW在暗地里却积极的筹措资金准备反攻。1995年中期,WCW挟着丰沛的资金向WWF发动金钱攻势,除了之前跳槽的原WCW班底之外,这次连WWF的一线选手也被挖走。靠着霍肯跟凯文·纳许所掀起的nWo旋风,WCW建构了一段将近3年之久的黄金时期。反观WWF,明星选手被挖走、明星主笔被挖走(替WWF写剧情的主笔)、甚至连明星播报员(光头、留小胡子的那一位)都被挖走的WWF瞬间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但收视率大幅下滑、巡回比赛的观众人数也开始滑落。文斯·麦马汉此时发动了“明星塑造计画”。什么是“明星塑造计画”? 请各位看下表即可了解。 1.新明星选手方面 麦马汉当时看中了3H、洛克、奥斯丁这三个人。认为这三人潜力无穷的麦马汉不断增加他们的上场机会,所有的剧情也几乎围绕着他们打转。另一方面,WWF也将触角伸向了日本,WAR的杰瑞可、新日本的飞马、陆奥摔角的鹰王陆奥跟船木也相继加入WWF。麦马汉大量起用新人的结果,让WWF的阵容在短期内虽然不强,但是在数量上仍然可以支应联盟的需求。 从陆奥摔角远征WWF的鹰王陆奥、船木 2.新播报员方面 新播报员吉姆·罗斯跟Jerry Lawler的搭配相当的称职,两人成功的递补了这个位子的空缺,一直到目前为止,吉姆·罗斯跟Jerry Lawler的位置都没有调动过。 3.新型态比赛形式的导入 由于WWF的阵容都是新人,麦马汉意识到如果不导入“新东西”的话,WWF势必吸引不了观众。因此,麦马汉在考察过ECW的比赛之后,WWF也有样学样的将“凶器摔角”的要素导入WWF,虽然程度没有比ECW激烈,但是这样的尝试却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WWF还大打“声光效果牌”、“美女牌”、“女子摔角牌”等等。整体而言,麦马汉的策略就是--“WWF可以给你全方位的享受、来WWF可以看到很多种东西”。 美女牌是WWF东山再起的重要关键之一 4.制造话题 在美国摔角界要成为超级巨星,最重要的就是“话题”。 文斯·麦马汉深知此点,因此除了正统派的“军团抗争”之外,文斯·麦马汉还以联盟老板之尊下场加入了战局。到了后来甚至连整个麦马汉家族都扯了进来,劲爆的八卦性跟话题性马上就吸引了美国观众的目光。尤其1998年奥斯丁跟拳王泰森在擂台上大打出手的消息更是成为全球体育界的焦点。WWF的气势从此一飞冲天,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了。 Undertaker骑车冲撞老板文斯·麦马汉。这种连续剧般的剧情正是WWF的精髓所在 WCW与ECW的衰退 WWF的东山再起,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ECW,由于WWF也导入了“凶器摔角”的要素,造成资金、规模都比较小的ECW无法与WWF竞争,结果美国第三大联盟ECW终于率先瓦解。至于WCW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经过3年左右的风光之后,WCW的人气也开始走下坡。为什么WCW的人气会衰退得这么快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1.策略失误 WCW的高层认为,巡回比赛对联盟的实质效益并不如电视转播来得好,因此WCW在经营的策略上便逐渐以电视转播为主。但是WCW电视转播的时数平均起来却只有WWF的一半(某些比赛的转播时数会跟WWF一样)。结果造成除了某些大牌的选手之外,其他比较小牌的选手“分配”到上电视的时间只有短短的5分钟。一场只有5分钟的比赛要如何打得精彩呢? 偏偏WCW又不喜欢办巡回比赛,这些选手没有表现的机会,于是纷纷求去。霍肯、布雷特、蓝迪等等旧WWF的班底也因为对WCW的政策不满而离开(当然,其中还有别的因素。) 2.人事成本过高 强将如云=高额的薪水,偏偏WCW又一而再的订立错误的经营策略。结果造成WCW的收入有相当大一部份是用在人事成本的支出上。收入不足自然就无法变出新的花样,无法变出新的花样就吸引不了观众。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WCW在灯光、擂台等等特效方面都明显不如WWF。 3.模仿WWF WCW最大的致命伤,由于策略失误、人事成本过高,所以WCW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口上。所以WCW的高层不敢随便尝试新花样,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模仿WWF。WWF打美女牌,WCW也开始为旗下选手安排美女经纪人。WWF的老板文斯·麦马汉加入战局,WCW的瑞克·弗雷亚也开始向选手叫嚣。WWF的赛程安排人米克佛利受欢迎,WCW也让CAT成为赛程安排人、然后再下场比赛、顺便也学WWF上演“开除连续剧”。可是完全跟在WWF后面模仿的结果反而让观众觉得WCW没有特色。随着WCW收视率、观众数的急剧减少、美国TBS电视台日前已经宣布停止转播WCW的比赛,这等于是宣判了WCW的死刑。如今WWF已经决定要收买WCW,虽然WCW的名字会继续保留,但事实上,有11年历史的WCW已经等于瓦解了。 WWF两大超级巨星--洛克、“冷石”史蒂夫·奥斯丁 WWF到底有多受欢迎? WWF到底有多受欢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WWF地方巡回比赛的观众入场数、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以及WWF选手在比赛之余参加其他活动的次数来分析。首先是WWF地方巡回比赛的观众入场数,说出来各位可能很难想像,目前WWF最小规模的地方巡回比赛,进场的观众最少都有8千~1万人左右的水准。而且所有的门票一定会在开放售票的当天全部卖完。至于比赛当天发售的精品也一定会销售一空。这种盛况即使是日本号称票房最好的新日本也没有办法与之匹敌。 接下来是WWF电视转播的收视率方面,以洛克有出场的比赛为例。只要洛克有出场,该时段的收视率一般来说平均会冲破6%。在美国这种有无线频道多如天上星星的国家。6%的收视率相当于日本的20%、台湾的30%。收视率之佳不可谓不惊人。最后是WWF的选手,奥斯丁跟洛克为例,目前洛克跟奥斯丁已经成为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有些艺人的知名度还不如洛克来得高。洛克曾经拍过电视版的“星舰迷航记”、而且洛克还在电影“神鬼传奇2”当中参与演出。微软的比尔盖兹在新电玩主机--XBOX发表会上还请来洛克为XBOX代言。甚至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也有请洛克帮忙站台辅选。WWF的人气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份了。 Z频道即将今年5月份开始播映WWF的比赛,到时候Z频道将会有1_3的时段会播映WWF,还没有接触过WWF的台湾摔角迷可以藉这个机会来认识一下,这个在美国掀起一阵旋风的超级大团体--WWF。(转载自摔角图书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当鸟人的那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