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徒步一小时多少公里,一月后涨3斤为什么呢

[14-12-03]
[14-11-21]
[14-11-21]
[14-11-21]
[14-11-14]
[14-10-24]
[14-10-22]
最新供应信息
[14-03-10]
[13-10-17]
[13-07-11]
[13-07-11]
[13-07-10]
最新求购信息
[14-12-09]
[14-12-08]
[14-12-05]
[14-12-04]
[14-12-03]
·老人保健
[14-11-12]
[14-11-12]
[14-11-12]
[14-06-05]
[14-06-05]
[14-06-05]
·老人生活
[14-05-29]
[14-05-29]
[14-05-29]
[14-05-29]
[14-05-29]
[14-05-29]
&&&&&& 本网站由铜川市民政局主办 铜川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办 西安蓝海依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
&&&&&&版权所有未经网站允许不得转载和镜像 备案号:陕ICP备号-2横滨游记&&&&(三)&&&&每天步行五公里
&&&&&&&&&&&&&&&
每天步行五公里,这是我在新年里给我自己提出的希望。这个的的确确是希望,既不是任务又不是必须。也就是说,2010年12月31日那一天,我会问自己:“今年年初的时候你打算平均每天步行五公里,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我会夸奖自己、祝贺自己,如果没有做到呢,我绝对不会责怪自己。那么明年到来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今年的计划订低一点吧,平均每天步行三公里就成。
&&&&&&&&&&&&&&&
为什么是五公里呢?因为我有一个运动型婆婆。名侠的母亲是个七十四岁的老太太。记得去年,也就是她七十三岁的那一年,电话里她向我诉苦,说她真的不得不服老。我听她唉声叹气的,就问:“玛莲娜,你怎么了?今天遇到什么事了?”婆婆的回答令我吃惊:“今天我跟朋友们去树林子散步了,来回三十四公里,回来之后去菜园子给蔬菜们浇了浇水,你看我,现在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我哈哈大笑,对婆婆说:“你这个体能,很少有年轻人能比得了的,不是你年纪大了,而是你今天的运动量大!”
&&&&&&&&&&&&&&&
在走路方面,我从来都不是玛莲娜的对手。我和玛莲娜在一起走路,对我来说,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一个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在一起一样。她用的单词也很怪异:玛莲娜把人家眼里的长途跋涉统称为散步。她甚至把登山也称作散步。我们在德国南部奥地利边境徒步爬德国第二高峰时,她总是遥遥领先于我,我总是看见逍遥自在的她,小小的身影在既远又高的地方站着等我,这个身影边上是郁郁葱葱的苍天大树,树间是蓝天是阳光是积雪是各式各样的野生花木是鸟叫是溪流。玛莲娜从来都没有嫌弃过我这个“没用的”媳妇,她总是耐心地等着我,说慢一点,不要紧的。
&&&&&&&&&&&&&&&
到了横滨,既然是度假,我就对名侠说,咱们平时工作累,就算有个托辞,说是时间不够用,所以每天缺少运动。那么度假的时候,每天的时间都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话,如果再没有运动量的话,那我们就是真的懒到骨子眼儿里去了。我说呀,我拿玛莲娜妈妈当榜样,一时半会地可能没法向她看齐,因为她的功夫是一辈子习惯的结果,是冰冻三尺,而我呢,想借助于榜样的力量,稍微地在自己跟自己比较的时候长进一点点,这样我就心满意足啦!
&&&&&&&&&&&&&&&
在过去的七天里,我做到了每天至少步行五公里。这是怎么算的呢?我们家里买了一个跑步机。之前我每天都在跑步机上走三公里,已经有一个月了吧。这样,我知道自己步行速度是五公里一小时的时候,感觉上是最舒服的。四公里太慢,六公里太赶。这样,凭着自己对于时速为五公里的感觉,我只要控制住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匀速运动就行了。多么简单的事情!
&&&&&&&&&&&&&&&
在横滨,以InterContinentalbb宾馆为中心,做到这点实在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宾馆像是未来港二十一区(Minatomirai)的心脏地段,步行一小时内能够到许许多多的好玩地方。昨天我们发现,来了这一周,我们今年的放松效果明显比去年的好。想来大概是与步行有关。
去年我们来横滨的时候,身体上的感觉不如今年。记得去年来这里,主要的目的就是睡觉、吃日本大餐、吃日本点心、喝日本煎茶,这些事情干完之后然后还是睡觉。要是名侠或者千代乃或者我们在杜伊斯堡宿舍的老同学菜穗子女士提出去博物馆的话,我就会说,要去就去一次,而且最好别超过两个小时。所以去年我们出门基本上是乘车,而且好多时候是直奔东京,什么新宿、六本木、上野公园、银座、涉谷之类的地方,统统跑了一遍。
今年呢,在来之前就发现家门口的许许多多的地方都没有去过,那么,我们出行的原则岂不是舍近求远呀,真笨!于是加上这个每天步行五公里的想法,我和名侠约定先把家门口的地方摸透一遍再说。五公里的距离能让我们干什么事呢?
旅馆的正对面是横滨展览中心,很大,大约距我们旅馆的大门是100米。去年我们没有进去,今年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参观了“地震技术展示会”。真的很棒呀!开眼、开眼!来横滨之前我就念叨着,这次到低密度住宅展示中心,一定要留心日本人在建筑技术中采用的防震、抗震技术。没想到真的在到的第二天就被我们赶上了这个有趣的展示会。最有趣的是,在这个展示会上,我们居然能够排队上日本的坦克车上看。这可是我平生以来第一次上一个真正的坦克车呀!我举起照相机要照照片,被日本的军人拦住了,说禁止拍照。想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怪我没长脑子。那个军人说话真是客气,一点都没有训人或大声说话的架势。
离旅馆第二远的设施是横滨音乐厅,距离我们旅馆的大门口大约是300米的路程吧。昨天我们听了一场福山进一的音乐会。这个福山进一可是个吉他手,他可是个大腕呀,已经花白头发了,在世界上的二十多个国家开过巡回演奏会。与他配合的是一个年轻人,1986年出生的号手,在13岁和16岁时分别获得全日本中学生音乐比赛第一名。对不起,由于我不会日语,而日本人不会英文,所以我的理解是把日语说明里的汉字拼凑到一起蒙出来的,估计会与原文意思有一定的出入。当然不管出入长短,日本人两个,演奏的是改编过的西洋的曲目,昨天的内容有海、有民族舞蹈,有清远的有奔放的,那个感觉呢,让我在闭目的情况下眼前能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换着“看风景”。整个节目按照节目单计划是45分钟,可是演奏会实际上比计划的多了仅半小时。在每一个曲目中间,福山先生都耐心向听众讲解着什么,我真的很惋惜自己不懂一丝半点的日语,因为观众们不时地被福山先生逗乐了。我只能够隐隐约约地听到诸如吉他、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以及德国这样的单词在他的语句中出现。昨天下午从音乐厅出来,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受到了涤荡,人好像非常非常干净,一尘不染的样子,仿佛一个新出生的婴儿一般。这样的感觉非常舒服,于我,这感觉是陌生的,是平生第一次。
从音乐厅往楼下走一层,是邮局。这个邮局真是有用呀。因为度假嘛,平时没有联系的朋友,我都能够通过明信片寄出一份问候。家门口有一家邮局,心里很踏实。
其实从音乐厅一直在这个名叫未来港二十一区的五个连成一体的写字楼里走,完全在屋檐下,但是建筑物又是单体的,直接可以走到樱木驿(JR的Sakuragicho站)。在音乐厅往前200米的地方,也就是步行离我们的旅馆大约500米的路程吧,是未来港二十一区(Miratomirai)的地铁站。这个站名里没有一个汉字,去年我就发现了,我曾经问我们的日本朋友菜穗子为什么。她说,横滨的Miratomirai是新横滨的象征。日本人现在强调日本文化,所以他们喜欢尽量用假名,而少用汉字。另外呢,用假名,小孩子在没有掌握多少汉字的情况下就可以阅读了,很方便。我记忆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小窍门:假名的mi在字形上很像大写的H,而这个Miratomirai假名中的第一个和第四个假名都是有大写手写体的H的字形。嘿嘿,坐地铁或步行找个路标什么的,这点雕虫小技是够用了。
我觉得Miratomirai区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极其高的容积率,却给人一种空旷的、变换的、现代化的甚至是后现代主义的、更重要的是美的感觉。在很小的面积下容纳非常非常多的人,并且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这个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国内的时候我有时会说到中国的某些购物中心去了之后感觉上是乱哄哄的劲儿,让人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劲头来买东西,于是得到的几乎是标准答案的回答是:“中国的人太多。”我说,不是的。咱们的“邻居”日本,人也多,而且我坚信东京的人口密度比北京大,但是为什么日本人能够把他们的东京弄得井井有条,做到人多而不乱呢?我想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人接受自己人多的事实,所以在规划在建筑在改建在扩建的时候都考虑到人多的时候怎样疏散,人多的时候怎样省钱,人多的时候怎样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而中国人呢,心里对于人多是一个反感的不接受的逃避的心态。既然不喜欢人多,那么北京的公用建筑的设计中考虑人多的因素就会比日本少许多。总之,看了日本的人多而有序的井井有条的社会,我觉得只要是人,用心就能找到办法的,问题就在于你是否想用这份心。
哈哈,今天一会儿去听日本人演奏的西洋的交响乐,莫扎特。又是在家门口就能享耳福的事!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于日本横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呢 郭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