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零点花园域名里面征集论文参考资料

设立论文发表版块 - 零点园友接待区 -
零点花园 文献代理,学术交流,统计年鉴,基金标书 - Powered by Discuz!
设立论文发表版块
帖子187&积分16&金币114 &贡献值0 &最后登录14-11-1&
设立论文发表版块
&&我再给总斑竹提个建议,既然零点花园的总之是提高大家的科研水平,我建议开辟论文发表版块.思路如下;
1.推荐论文发表版块斑竹,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2.由斑竹制定论文发表格式;
3.聘请审稿人,给审稿人每月一定的威望工资,按照各学科领域聘请,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对审稿人的学术道德水平进行评估;
4.对在论文发表版块的文章进行评估,定期开展选优评优活动并进行威望奖励;
5.制定惩罚制度,对学术造假者进行严格惩处.
暂时先想到这些,请大家就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发表高见!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零点的勤杂工
帖子9884&积分200&金币6557 &贡献值18 &最后登录15-2-9&
但是用网络评价一个人的学术道德有难度呀,万一中间有人盗窃科研成果怎么办,那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呀。而且真的有人敢把未发表的文章拿上来吗。可以肯定你的建议很好。而且中间不出问题能搞好的话,论坛一定会很火爆的。但是其中的困难很大呀,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吧
重获自由的猫
帖子2193&积分0&金币64 &贡献值0 &最后登录07-9-4&
谢谢兄弟的建议,但建立这样的版块对零点而言难度实在太大,所以暂不考虑。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坚持下去就是成功!
帖子531&积分46&金币95 &贡献值0 &最后登录14-12-28&
我觉得好。
造假者威望降到0。
帖子187&积分16&金币114 &贡献值0 &最后登录14-11-1&
也许有难度,但不应当全盘否定,难度零点最开始时候没有难度吗?何况建立了这样一个版块,可以吸引大家来投稿,以后零点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库.商业化前景也很大,还可以出版零点的学术期刊.万事开头难!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零点的勤杂工
帖子9884&积分200&金币6557 &贡献值18 &最后登录15-2-9&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呀,以现在的实力想办数据库谈何容易呀。请学术大家相当难呀,建立数据库的费用难以想象呀
零点花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
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谁有零点花园邀请码啊,给我发一个吧,在下在校生,愿意为您下10篇论文,急需,谢啦_百度知道
谁有零点花园邀请码啊,给我发一个吧,在下在校生,愿意为您下10篇论文,急需,谢啦
九九七一七四八八五,艾特,扣扣,点com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朋友,你好。
共享互联,共同快乐。
我和你一样,也很喜欢这个地方。我也很欢迎你能加入这个群体,我们一起需求乐趣。
邀请码我有几个,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由于之前我给知道网友提供的,他们都拿去卖钱了,并且不理会我的回答,我被骗的很惨呀,呜呜~~~
所以烦请亲~~ 给我采纳一下【不需要你追加任何财富值】 【我不是为财富值而来的】
只希望你能给我一个认可。【我相信一个邀请码肯定比一个问答采纳】【更加珍贵吧,亲~~ 谅解一下,骗怕了。】
【认可我之后【秒私信】【秒hi】】
【不在了,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发送。】希望你能早日加我我们的行列,祝你生活愉快,亲~~一切叫卖邀请码的都是骗子,谨防上当受骗。
banzhu zhuandian hen bucuo
其他类似问题
零点花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社科论文参考资料制度企业家与中国未来.doc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制度企业家与中国未来
【关键词】
制度企业家
经济学 囚徒困境 轴心时代 儒家 天下无道
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教科书里讲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理论,也可以说研究理性人怎么做出选择的理论。还有一种更狭义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价格机制。对此我有新的看法:经济学就是研究理性人之间如何合作。
谈到理性人之间的合作,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社会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博弈论讲的“囚徒困境”:每个理性的人都选择对自己最好的行动,但最后导致对所有人不好的结果。这就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我们人类创造了好多的技术、制度、文化,目的就是怎么克服“囚徒困境”,不断走向合作。人类数千年来的进步,可以理解为不断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的结果。但每一次合作带来进步,本身又来会带来新的“囚徒困境”。比如我们有了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但互联网上存在着欺诈行为,本身又是一个“囚徒困境”。所以,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理解为我们不断的创造新的“囚徒困境”,又不断走出“囚徒困境”这样一个过程。
制度企业家的创新与风险
我们有各种制度,我指的制度是广义的,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制度,也包括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念等等。人类社会的这些制度,我们简单叫游戏规则,是自发演进的结果,不是一个计划的产物。比如西方的商法源自中世纪后期私人之间交易的一些规则,最后总结为商法。但我们要认识到,有一些人在这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把这些人叫做“制度企业家”。英文有个词叫Norm Entrepreneur,是指改变社会规范,设立新规范的一些人。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芝加哥大学Cass Sun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分求论文资料,有关温室效应的_爱帮知道
高分求论文资料,有关温室效应的
rfgtr5r4 22:02:01浏览次数:513次
大概是海平面上升之类的问题论文题目是“防灾减灾、科学发展”希望各位多多帮忙
这个百科没有防灾减灾,和谐发展 森林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和防灾减灾有着密切联系。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比如说在专家们对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树木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由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滚石等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了其对山下建筑物的破坏。同时,森林在预防泥石流方面也有很大作用,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从而防止和改善雨水冲刷造成的土质疏松,留下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隐患。 另外,栽种树木可以制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防止土壤荒漠化,这就对防风固沙做出很大贡献,在新疆地区就是用栽种胡杨的方法固沙,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保护森林,防灾减灾,和谐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这里有本书,非常不错,你可以网上阅读或者去买一本。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热点问题,是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 温室效应导致有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层中CO2、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湿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约占60%左右。温室气体浓度愈高,近地表的温度就愈高。没有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到很低。亿万年来,地球一直受益于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效应创造了一个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
然而,人类活动使温室效应日益加剧,以至于影响气候。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与能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古物然的燃烧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据测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240亿吨。甲烷等微量气体也随着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升高。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结果,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经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万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2℃。联合国机构还预测,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增至700亿吨,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
2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因为生命体无法承受这种快速相加的巨大变化。
2.1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性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过去的200万年中,地球就经历了10个暖、冷交替的循环。在暖期,两极的冰帽融化,海平面比现今要高,物种分布向极地延伸,并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相反,在变新华通讯社过程中,冰帽扩大,海平面下降,物种向着赤道的方向和低海拔地区移动。无疑,许多物种会在这个反复变化的过程中走向灭绝,现存物种即是这些变化过程后生存下来的产物。物种能够适应过去的变化,但它们能否适应由于人类活动而改变的未来气候呢?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经纬过去的自然波动要迅速得多,那么这种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2.1.1 对温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气温持续升高,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区将向两极扩展。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物种迁移。然而依据自然扩散的速度计,许多物种似乎不能以高的迁移速度跟上现今气候的迅速变化。以北美东部落叶阔叶林的物种迁移率来比较即可了然。当最近的更新世的冰期过后,气温回升,树木以每世界10~40千米速度的速度迁移回北美。而依照21世纪气温将升高1.5~4.5℃.的估计,树木将向北迁移千米。显然要以自然状态下数十倍的速度进行扩散是不可能的。况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片断人只能使物种迁移率降低。所以,许多分布局限或扩散能力差的物种在迁移过程中无疑会走向灭绝。只有分布范围广泛,容易扩散的种类才能在新的生境中建立自己的群落。
2.1.2 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热带雨林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虽然全球温度变化对热带的影响比对温带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气候变暖将导致热带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的变化,此外森林大火、飓风也将会变得频繁。这些因素对物种组成、植物繁殖时间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将改变热带雨林的结构组成。
2.1.3 对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和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然而它们也会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温度升高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和南极冰层收缩。在未来的50~100年中,海平面将升高0.2.~0.9米,甚至更高。海平面的升高会淹没沿海地区的湿地群落。海平面的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许多生物种类来不及随着海水上升迁移到适当的地域。特别是建筑在湿地地区的居住房、道路、防洪大坝等将成为物种迁移的直接障碍。
海平面升高对珊瑚礁种类有极大危害。因为珊瑚对海水的光照及水流组合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海水按预算的速度升高的话,那么即使生长最快的珊瑚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此外海水温度升高同样会对珊瑚产生极大危害。由此将导致大量的珊瑚沉没以致死亡。
2.1.4 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种鸟种群。鸟类学家认为由于气温升高,导致一系列恶劣气候频繁出现,将影响候鸟迁徙时间、迁徙路线、群落分布和组成。此外,气候变化导致各种生态群落结构改变,将间接影响鸟类的种群。
2.2 温室气体直接影响生物种群变化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将上升。但不同植物具不同CO2饱和点。当CO2浓度超过饱和点时,即使再增高CO2浓度,光合强度也不会再增强。一般CO2饱和点较高的植物能够适应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而快速生长,CO2饱和点低的植物则不能快速生长,甚至会发生CO2中毒现象,从而导致种群衰退。植物种群的变化必然导致植物食性昆虫种群的变化。而植物种群和昆虫种群中不可能预测的波动可能导致许多稀有物种的灭绝。
3 针对温室效应的对策
毋庸置疑,温室效应的恶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将构成强大冲击。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3.1 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为此,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即从政治上和技术上控制CO2的排放量。
首先采取法律手段,制定各种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各种政府和国际的规定,签订各种国际公约。如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和环境大会的“气候公约”,要求占全球CO2排放总量80%的发达国家到2000年将其CO2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其次采用经济手段,提高易排放CO2能源价格和对超标排放课税等。
技术上,一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例如大力开发无污染的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氢能等。三是大力发展核能。四是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3.2 采取措施吸收CO2 其中,搞好绿化是关键,再辅以人工措施。
3.2.1 通过植物吸收CO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同化吸收CO2的过程。因为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是光合作用,因此保护原始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培植草原,搞好城市绿化是减少大气中CO2的重要手段。
3.2.2 人工吸收CO2 在一些工业过程中,用人工方法吸收CO2。例如日本学者提出在吸收剂中使用沸石对火山发电中排出的CO2做物理式吸收,或者使用胺化学溶剂进行化学吸收。
3.2.3 向海中施铁 美国学者提出向海中施铁,可使海生植物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大量吸收的CO2的目的。其他资料: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给你找两篇够不够?2008年10月第9卷第5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ct.2008Vo1.9 No.5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 — 以成都市为例江俊浩 ,史劲松 ,李有旺2(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关键词: 城市公园;防灾减灾;规划设计原则摘要: 汶川大地震后对成都市的4个防灾公园的实地考察发现:城市公园在防灾减灾方面普遍缺乏相应的防灾规划设计、必要的应急避难设施以及安全的应急避难空间,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应遵循“安全性、可达性、人性化、持续性、合理性”五项平灾结合的设计原则,从场地规划、建筑设计、植物设计和设施设置等方面来规划。同时,要加强防灾公园的理论与法规研究,强化公园防灾意识,建构综合防灾体系。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72一o6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Pa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A Case Study of Chengdu CityJIANG Jun.hao ,SHI Jin—song ,LI You—wangz(1.Faculty of Architecture,Southwest f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Department ofArchitecture,Chongqing f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Key words:city park;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principle of planning an d designingAbstract:The paper conducted a spot investigation of four disaster—preventing parks in ChengduCity after the May 12 earthquake and finds that the city parks normally lack th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disaster prevention,necessary emergency facilities as well as safe shelter for emergency. The paperproposes that,in ord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earthquakes and disasters,the planning anddesigning of city parks should cover the cases of both peaceful time and disaster,follow the principles ofbeing safe,accessible,humanistic,sustainable and reasonable,and consider such main points as siteplanning,architecture designing,plant designing and facility placing.In addition,studies into the theory andlaws about disater-preventing pa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pubhc consciousness about park's disasterprevention should be enhanced,and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preventing disasters should be estab lished.城市公园是人们脑海里大自然图景在城市空间里的再现,是城市居民修复与自然分离带来的刨伤、恢复身心健康的“精神家园”,是集游憩娱乐、科教健身、文化艺术、环境生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洲”。日本阪神地震和中国唐山地震等一些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让城市公园的功能得到了拓展——“防灾减灾”。汶川地震的突然来袭再次向国人警示:我国是一个多震害国家f有40% 以上地区属于7度地震烈度区,且有70%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处于地震区u ),其他灾害也频繁发生,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必须合理规划、建设包括公园在内的避难场所,以便在发生地震等灾害后尽可能地发挥防灾减灾作用。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江俊浩(1979一),男,浙江衢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景观研究。E—mail:Aaron一11@163.corn。第5期 江俊浩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 以成都市为例 73一、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在发生严重灾害时可提供安全的避难救灾空间,为灾后城市恢复创造条件。城市公园内的空旷空间(草坪、广场、水体)、密林和部分设施具有防灾减灾功能,如密林可以防止火灾发生或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减小沙尘暴对城市的危害,也是防止瘟疫入侵城市的天然屏障;草坪和广场可以转变为避难救灾场所,大型的空旷空间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公园场地中大面积的透水地表可将地表水迅速渗入地下,从而为缓解洪涝灾害发挥作用;许多公园内的设施,诸如水景设施则可在灾后为避难人员提供饮用水。根据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在普通公园的基础上附加必要的防灾减灾设施,则可形成固定的防灾公园。防灾减灾设施是防灾公园的基础与保障,包括通信设施(灾时广播设备、灾时监控设备、灾时通信设备和情报设备等)、应急避难标识(包括应急避难区划平面图、设施平面图等)、水设施(抗灾贮水槽、灾时用水井、水池、人工抽水和排水设施等)、能源与照明设施(具备太阳能照明设备与备用电源)、防灾植被、简易应急厕所(适用于断水断电情形,简单易用)、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内存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条件的紧急救灾物资),以及公园内的避灾通道、广场和草坪(包括直升飞机停机坪)等。日本作为地震特别频繁的国家,最为重视以城市公园为主体的避难场所的建设,强调防灾是城市公园的首要功能,并规定面积1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都要建成防灾公园l2]。在阪神地震中,城市公园不仅发挥了避难、防火隔离等防灾功能,还有效行使了灾民临时生活场所、医疗救助场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倒塌建筑物临时堆放地、遇难灾民临时掩埋地等减灾救灾功能 j。二、当前成都市公园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突然来袭的汶川大地震,使数以万计的成都市民涌入各个公园避难,由此暴露了成都市的公园在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成都市在地震前一个月公布的首批26个应急避难场所中的人民公园、青少年科技公园、新华公园、浣花溪公园4个公园为例进行了震后实地考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1.缺乏相应的防灾规划设计成都市区内的公园大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建造的,由于缺乏相应的防灾规划设计,因此,造成多数公园在发挥防灾减灾功能时出现问题。例如,人民公园除了通勤口和南大门,其余三个出入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且未形成完整的消防环路和避难通道(见图1);青少年科技公园只有一个出入口且四面环水,可达性较差,灾情发生后出人口容易出现拥堵现象;新华公园四周设置了较多的商铺和其他配套设施,不利于公园四周形成防火林带以防灾减灾;浣花溪公园多处空旷地(草坪、铺地)地势较低,不利于暴雨洪灾后形成避难场地。此外,市区大部分上世纪建造的公园都有围墙,如人民公园、新华公园等,造成市民避难时可达≮性较低。图1 成都人民公园主入口过窄且有高差2.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难设施笔者考察后发现,4个公园中均未设置应急避难标识,简易应急厕所也极度缺乏,仅新华公园有两处移动厕所,由于尚未使用,故不清楚其是否具有消便和无障碍措施。此外,笔者通过对公园工作人员的访谈得知,4个公园都尚未规划设置应急的供水装置、电网、物资仓库和监控、广播系统等避难设施。3.缺乏安全的应急避难空间随着生态思想和人本思想的崛起,“大草坪”、“大广场”等强调礼仪化、形式化的空间逐渐受到了学界的批判,“大水面”也由于水资源匮乏和维护成本较高而饱受质疑。笔者也曾撰文对“广场热”、7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草坪热”持否定态度。对于公园来说,偌大的草坪不仅维护费用高,生态效益低,且属非人性化空间。受此影响,在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公园改造和新建浪潮中,成都市一些公园内的草坪、广场被迅速“填空”,改造成乔灌木结合的立体景观,新公园中对于大面积水体、广场和草坪的设置也较为谨慎。然而,对于应急避难的公园来说,保持一定规模的草坪、广场和水体是必需的。当前成都市许多公园有“填空”填“过”之嫌。笔者考察发现,人民公园除中心广场外,并无其他适合避难的场地,仅有的几块空地也被种上了灌木,迫使许多市民将帐篷搭建在高大乔木下(地震后常伴有雷雨天气,对于公园来说,高大乔木常为“制高点”,其下搭建帐篷有遭受雷击等次生灾害的可能,见图2)。由于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这个有效避难面积不足5公顷的公园,高峰时避难人数超过了5万人,存在极大的次生灾害隐患。此外,除青少年科技公园外,新华公园等其他几个公园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的情况。图2 成都人民公园震后避难状况三、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平灾结合”规划建设思想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关于防灾公园的理论与实践才刚刚开始(2003年建成的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我国的第一个防灾公园),成都市公布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改造和配套建设也还未启动。因此,加强防灾公园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了。可以认为,防灾公园是增加了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或防灾公园是同时具有游憩功能和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 ]。因此,“平灾结合”(平时供市民游憩,灾时供市民避难)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旧公园改造和新公园建设中,确保各级公园具有一般公园和防灾公园(全部或部分防灾功能)的双重功用,使之成为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一)“平灾结合”的公园规划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规划平灾结合公园,首要原则是要保证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和通道的安全,确保应急避难途中和在应急避难场所内应急避难人员的安全。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和通道必须远离地震活断层、岩溶塌陷区、矿山采空区和易液化区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尤其是火灾)源。在北方要远离城市风口,南方则要远离低洼地。2.可达性原则保证避难通道和应急避难场地的可达性,确保灾害发生时居民可以安全、快速抵达公园并进入应急避难场地避难。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有可能遭受破坏,且较为拥堵,居民_般会步行至公园避难,因此,公园的布局要利于步行疏散。同时,还要保证避难通道和应急避难场地的可利用性,园内应有易于搭建临时建筑或帐篷、易于进行避难与救援活动的空旷地带。3.人性化原则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灾后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避难人员,其精神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公园内的小品、植物、避难设施等要尽显人性化,以创造亲和宜人的空间环境,缩短避难人员的精神恢复时间。4.持续性原则由于灾害有不可预见性,公园的规划设计要作长期性和持续性考虑,要通过规划设计来保障应急避难设施和应急避难物资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有效性,以减少公园在防灾减灾和维护运转方面的资金投入。5.合理性原则规划平灾结合公园时要掌握平时利用和灾时保障之间的平衡点,公园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充分保障安全,做到既有利于平时居民的游憩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又有利于灾时各类人员对公园的利用,这也是平灾结合规划建设思想的核心理念。第5期 江俊浩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 以成都市为例 75(二)“平灾结合”的公园规划设计要点平灾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中要遵循规划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常规时期与非常规时期因素,主要从场地、建筑、植物和设施四个方面考虑。1.统筹兼顾场地规划在公园的场地设计或改造时应有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形地貌、城市风口、周边人口密度、潜在危险建筑和设施(如易燃易爆建筑、高压走廊等)的分布以及城市规划状况等。然后依据分析结果作出出人口、避难通道、避难场所、避难设施和避难功能分区的规划,做到统筹兼顾。出人口应设置在高差较小的地方,并至少考虑一处出入口有无障碍通道;公园内部的避难通道和消防通道两侧应设防火措施,尽量形成环状或网状结构以利于快速通达,并保证通道有一定的宽度 ,在建筑物倒塌后不降低通道的通行能力;广场、草坪等空旷避难空间应设置在地形平缓、地势较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尽量考虑与公园中多条避难通道相连接),固定防灾公园的大型广场平时可作为集会、演艺空间,灾后可以考虑降落直升机,以利于避难和人员的疏散;应适当提高铺装面积占全园用地的比例,以提高人均避难面积;平灾结合,考虑防洪和排水方便,部分铺装可选取透水性材料,并结合设置透水管。此外,各种形式的水体不仅可以塑造宜人的公园景观,还在隔离火势、避难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⑧。因此,对于水体的设计,一是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现状水体,尽量利用雨水或中水,形成适量的面状水体,选择适当的建造材料防止系统因自身腐蚀而污染景观用水,并考虑恢复或优化湿地生态系统以净化水体,平灾结合,未雨绸缪;二是应利用水道的防火隔离和水上运输作用。有条件的公园可考虑设置集景观美化与防灾减灾为一体的码头。例如,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防灾公园中“龙泽鱼跃”景区内就规划了人工湿地园,平时收集雨水、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灾时用作消防用水或安全用水,洪水来临时还有一定的减灾作用;而贯穿整个公园的小月河沿线设有码头,既形成了公园的亮丽风景,灾后亦可当作陆上交通受阻时的水上通道。2.抗震耐火的建筑设计国内有学者通过对阪神大地震受灾情况的分析,发现火苗熄灭处一般是较宽的道路、铁路、大规模空地、连续的耐火建筑群以及小规模的空地与耐火建筑的组合处 J。因此,公园中的建筑要考虑防震耐火需要,层数不宜过多,面积不宜过大,建筑设计可结合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以增强抗震强度(地下空间平时可以作为停车场、仓库,灾后可以作为救灾物资的临时储存空间)。建筑的外部和内部装饰的材料应选取耐火材料,建筑周围可以结合小规模的林地,以有利于防火和灭火。3.安全人性的植物设计对于平灾结合公园的植物设计,可以从防灾植被的设置和大草坪的优化(大面积草坪的设置是与当前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人性化建设相矛盾的)两方面来考虑,既满足防灾避难要求,又提高公园生态效益,满足人性化和其他日常需求。防灾植被是指能够防止和减缓火势延烧,减轻建筑落物引发的灾害,对市民避难生活起辅助作用的植被 j。我国大多数的公园都建有围墙,这是公园要收门票时期的产物。目前在大多数公园都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笔者建议拆除公园围墙而代以种植防灾植被带。这样,在平时,浓密郁翠的防灾植被带仍可作为公园的“软质”围墙,便于公园管理;灾害发生时,它又可以起N~'I-围防火、防灾的作用,人也容易从各个方向进入公园避难,增强了公园的灾时可达性。而对于大草坪的优化,笔者认为可以在草坪上适当设计低矮的慢生树阵。在平时,树阵的加入可以提高草坪的生态、景观功能;在灾后,低矮的树阵并不妨碍草坪的应急避难功能,反之,规则的树干可以作为搭建临时帐篷的支撑,还具备了单一草坪所没有的临时生活据点的演绎空间(如临时交往、休闲、生活空间,见图3~5)。图3 临时的休闲空闻7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图4 规则的树阵和灵活布置的帐篷延伸出许多交往空间图5 临时的生活空间4.完备合理的设施设置汶川大地震后,交通、电力、通信系统的瘫痪造成抗震减灾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平灾结合的公园应积极采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发电,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手电筒和电池,避免因为城市供电系统瘫痪而中断公园电源及照明;宜设置包括卫星、航空等现代通信手段在内的灾时通信系统和应急避难标识系统;设置备用电源,以确保灾时信息、人流和物流的畅通 ;防灾公园应设置由平、灾两套线路组成的广播设施系统,平时为游人播放音乐,提供信息,灾时为避难者通报灾情,避免由恐慌引起再次伤害。游憩设施和防灾设施的有机整合是平灾结合公园的重要特点。蓄水槽和储备仓库可结合广场或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来设置。出于平灾结合的考虑,蓄水槽平时可与城市供水系统相通,灾时关闭出水口以保证避难用水的质量,同时在公园内设置水井和人工抽水设施,并作景观处理,这样平时就可作为公园景点,而灾时则保障用水安全。四、进一步完善公园防灾减灾功能的建议我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而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因此各地除了大力改造和新建平灾结合的城市防灾公园外,还需有效借鉴日本等震害多发国家及地区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完善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1.加强防灾公园的理论与法规研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对于城市防灾公园的研究还仅局限于少数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研究内容和范围亦仅限于国外防灾公园的介绍,防灾公园的规划程序、原则和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加强。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类灾害频发肆虐,各地应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如山城镇、丘陵地带、滨海城市等)和易发灾害类型,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拓展对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城市安全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减少城市灾害带来的危害。完备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这些条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前,应该参照日本《防灾公园规划》,尽快组织制订适宜我国使用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2.建构包括防灾公园体系在内的综合防灾体系我国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已建立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防灾公园外,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建立完善的防灾公园体系。当前,世界城市公园的发展正朝着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大力建设城市公园系统,并结合旧公园的改造和新公园的建设,建构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同时,防灾公园体系要与城市防灾空间体系(包括交通体系)、防灾工作体系(包括应急指挥机构与应急反应机制、预案等)、防灾地理信息体系(包括防灾数据库)等有机协调与整合,共同建构完善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整体提升单个公园的防灾减灾能力。3.提高防灾公园的管理水平第5期 江俊浩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 77城市公园的所有者或者管理人(单位),应按照防灾要求划定各类功能区、安排所需设施、应急物资,并且设置标识牌。管理人员等要经常对避难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完好,以保证其在发生灾害时能够有效利用。灾害发生时,公园所有者或者管理人(单位)应无偿对受灾群众开放公园。4.强化公众的公园防灾意识我国大部分城市处于地震多发带,但相较于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以及对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的重视程度,还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强化。因此,我国要学习邻国日本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强化公众的公园防灾意识,以各类公园为载体开展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并定期进行应急避难疏散演习,从而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园防灾减灾“软环境”的建设能力。汶川大地震后,对城市公园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因此希望通过对平灾结合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探讨,为我国新建和改建防灾公园,完善城市防灾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冀学术界的研究和相关实践能大量开展,使各地在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救灾减灾工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注释:① 图片资料均为作者摄于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市4所公园的情况。②参照Et本的规定,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要8~12m或更宽。③唐山大地震后一周内,全市断水,各个公园内的游泳池和人工湖成为了附近居民的唯一水源。参考文献:(1]卢秀梅,薛振林,赵志刚.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35—138.[2]姜乃力,李刚,郑晓非,等.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 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46—50.[3]陈刚.从阪神大地震看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J].中国园林,):59—6l,59—61.(4]苏幼坡,初建宇.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规划设计思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9~151.[5]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78.[6]苏春生,苏幼坡,初建宇.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J].世界地震工程,):37-41.[7]李景奇,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07,(7):16—22.(责任编辑:杨珊)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ei.Bul1.)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池州农村经济发展孟志群 罗菊英(1池州市气象局,安徽池州恩施自治州气象局。湖北恩施445ooo)摘要:本文概述了池州市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损失情况,分析了现有工作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灾减灾的设想与措施。关键词:池州市;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设想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池州市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市,位于安徽省境西南,北濒长江下游,与枞阳、桐城、怀宁隔江相望;西靠江西;东和南陵接壤;南同皖南山区毗连。南部山峦、丘陵起伏,北部多圩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型复杂,气候多样。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之成为气象灾害多发和重灾地区之一。池州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加上广大农民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薄弱,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广大农村致富的桎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三气象”的发展理念出发,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预报预警和趋利避害的服务能力。1 池州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1.1 池州气象灾害概况 池州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连阴雨、干旱、高温热害、冻害、低温冷害、冰雹、大风、雷暴、大雾等,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它灾害,如山洪灾害、地质灾害、作物病虫害等,都对地方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据气象资料统计,建国以来,池州几乎年年有旱有涝(包括渍),但旱涝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轻重程度不同。一般旱年三一四年一遇。一年里常有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的特点。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6—8月,高度集中在6月下旬一7月中旬,4—5月偶有出现。具有强度大、范围广、出现时间长的特点。另外,南部山区常受山洪危害,特点是来势迅猛、危害严重。以池州最常见的暴雨灾害为例,在年里,池州共发生暴雨262次,大暴雨,38次,特大暴雨16次。以强降水诱发最频繁的地质灾害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日全市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808处,其中危害程度中型以上的隐患点46处。东至县凌晨2—3时降水51.9mm,全县大面积爆发滑坡、泥石流;贵池区夜24时1小时降水34.1mm,当日次Et普发滑坡、泥石流。2007年度池州市除公路以外共发生、发展各类地质灾害64起,分布在6l处(点)。仅2007年7月10日,发生崩塌滑坡42起,数十条公路边坡滑塌点逾3000处。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你自己找一找吧!! ◆论文资料网
提供论文资料服务的专业网站,含MBA论文资料、中小企业论文、物流供应链论文、财经论文、电子商务论文、论文参考资料。 1550x9
◆论文资料站 免费为广大学子提供论文资料查询、交流的优良平台。 662Y23z5
支持向量机网址集锦支持向量机网址集锦 世界免费电子书下载地址集锦 无 忧 论文网[ ](免费论文下载) 论 文 在线网[] (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 论 文 帝国[ ](论文资源) 论 文 资料网[ ](各专业论文下载) 论 文 快车网[ ](各专业论文下载) 毕 业 论文网[ ](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 专 业 论文网[ ](专业论文下载,职称考试) 大学生论文库[ ](看看吧挺好) 轻 松 论文网[ ](论文网站) 易 起 论文网[
综合统计软件
中国虚拟现实开发者
阳光软件园
开发者网络
四个圈论坛 软件下载
零点花园学术资料
企业信息化
自动化课件园
人工智能爱好者
中国人工智能网
共创软件联盟
中国图象图形网
虚拟现实网
数字图像处理教程, 左力博士系列专栏论文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北京邮电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
人工智能研究者俱乐部
中国AI创业研发俱乐部
神经网络在线
人工神经网络
认知神经科学
集智俱乐部
中国数学建模论坛 论文网[(免费论文下载) 论 文 在线网[(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 论 文 帝国[(论文资源) 论 文 资料网[(各专业论文下载) 论 文 快车网[(各专业论文下载) 毕 业 论文网[(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 专 业 论文网[(专业论文下载,职称考试) 大学生论文库[(看看吧挺好) 轻 松 论文网[(论文网站) 易 起 论文网[(不错的地方) &考试资源& 考试163: (大量的资格认真考试试题,计算机,英语视听材料) IT认证考试资源网[(大量IT认证考试题库) 中国大学生网[(题库,模拟题,论文,小学大学) 中国考试网网[(太多了) 中国考研网[好好学习,天天校内an.com(想考研究生来看看吧,大量免费资源) 考研网[(也是考研的网站,大量免费资源) 中国自考网[(自学考试相关资源) 出国考试网[(出国考试过关习题等) 天下资源网[(出国考试过关习题,英语视听材料等) &文学艺术& 白鹿书院[(中国最好的网上读书站点,可以投稿赚稿费) 清韵书院[(有一大型网上读书站点,看看吧) 潇湘书院[(挺特别的地方,不过品类齐全) 黄金书屋[(网上看书好地方) 新时代书城[(网上看书好地方) 亦凡书库[(网上看书,不错的地方) 校园文学网[(学生读书的好地方) 中国诗人网[(看看吧) 山阳书院[(挺全的站点) 网天书城[(网上读书,看看吧) 中华电脑书库[(大量计算机方面图书,可以下载) 考试163[(大量考试方面的图书,可以下载) &外语学习& 择校学习网[(出国学习外语,咨询等) 163考试网[(要过CET的朋友要去看看,还有听力资料啊) 英语之声[(网上学习英语的好地方) 疯狂英语俱乐部[想了解疯狂英语吗?) 在线英语杂志[(不错的地方) 英语写作网[(英语协作技巧等) 英语周报[(学习英语的好地方) 英语角[(看看吧) &简历制作& 飞达简历网[ (精美的简历设计网站,大量免费资源) 无忧简历网[(收费简历设计网站) 我的简历网[ (免费提供电子简历) 视频简历网[(想试试视频简历吗) 中国简历网[(收费简历设计网站) 简历翻译网[(简历翻译到这里,到外企少不了) 点睛简历网[(收费简历设计) 毕业论文完整收集[](最最权威论文) Someone补: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8、体育论文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12、论文商务中心
13、法律帝国: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学位论文: 无忧论文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参考资料:
地址:闵行区漕宝路3138号
电话:021-
评论:房间挺干净,也很安静,打扫很及时,服务也不错,就是房间小点
上海国韵宾馆是一家集客房、餐饮、会议于一体的商务酒店,位于有千年历史的七宝古镇上。方便去往虹桥国际机场,距浦东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距热带风暴、银七星滑雪场、闵行体育中心、沪杭高...
上海国韵宾馆是一家集客房、餐饮、会议于一体的商务酒店,位于有千年历史的七宝古镇上。方便去往虹桥国际机场,距浦东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距热带风暴、银七星滑雪场、闵行体育中心、沪杭高速(A8)、申苏浙皖高速(A9)出口约3公里,地铁九号线七宝站出口仅200米,交通、购物十分便利。  宾馆C楼宽敞、舒适、典雅;A、B楼提供温馨实惠的经济型客房,性价比高。所有客房均配有卫星电视、宽带上网,大小会议室、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是商务、会议、旅游、休闲下榻的理想之选。  酒店开业时间2005年6月,楼高7层,客房总数200间(套)。
地址:上海 浦东新区
电话:021-
评论:联系电话有吗&br&
卡玛达168旅店是一家精品旅店,坐落于上海浦东黄金地段,交通便利,周边商业繁华。酒店拥有近100套风格迥异的客房,具有现代酒店必备的设施,诚为商务常客举家出行的绝...
卡玛达168旅店是一家精品旅店,坐落于上海浦东黄金地段,交通便利,周边商业繁华。酒店拥有近100套风格迥异的客房,具有现代酒店必备的设施,诚为商务常客举家出行的绝佳选择。
由名师设计,北欧风格,布置典雅。分设豪华大床房、标准房、豪华套房、怡景套房。
豪华装修,全配家具、中央空调、迷你吧冰箱、标准卫生洁具、国内国际直线电话、有线电视、免费宽带等。
二楼特辟商务中心,设有票务、旅游服务,配有全套先进的商务软硬件设备,我们的工作人员可提供各种秘书服务以满足您的所有商务需求。
酒店位于上南路成山路的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出门就是轨道交通8号线、782、955、980、576等多路公交车路线。步行5分钟可达世博会南大门,驱车10分钟可达新国际会议中心,30分钟可达浦东国际机场或虹桥机场。
网友点击排行
亲,您对高分求论文资料,有关温室效应的的回答满意吗?如果您知道答案,快来写一条点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点花园学术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