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水多用管窥之见及对策研究性学习调查表

过的&&&2,我祝你将来万事如意&3,我对你这两年来的出色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农村高中英语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国内翻译研究管窥——基于《中国翻译》论文题名的计量分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国内翻译研究管窥——基于《中国翻译》论文题名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词频统计法,分析了《中国翻译》2001年~2006年发表的694篇论文的题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目前翻译研究的范围较广,视角较多;对"认知"、"诗歌翻译"、"翻译单位"、"公示语的翻译"(包括"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电视新闻和电视栏目名称的翻译")、"解构主义"、"美学"、"翻译(学科)的有关历史问题"、"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有较明显增长趋势;对"归化与异化"、"翻译技巧"、"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术语翻译"、"大学英语教学"、"科技翻译"、"可译性"等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则有消减趋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H059【正文快照】:
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如何,其研究的主题和主要热点是哪些,最近这几年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新的学术生长点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是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除了在一些论文中偶然有零零星星的提及外,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的研究,几乎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建民;;[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汤建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宇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穆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纯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张纯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刘则渊;;[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侯海燕;刘则渊;陈悦;姜春林;尹丽春;庞杰;;[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梁立明,李小宁;[J];科研管理;2003年03期
纪蔚蔚;;[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侯海燕;刘则渊;陈悦;姜春林;尹丽春;庞杰;;[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刊编辑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J];现代外语;1980年04期
王沂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王树藩;;[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04期
;[J];语文建设;1982年02期
冯志伟;;[J];当代语言学;1982年02期
迮卫;;[J];读书;1983年07期
江兰;[J];外国文学;1984年02期
青禾;[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波;高文;黄泰翼;;[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王海峰;李生;曹阳;赵铁军;;[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刘倬;;[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周凤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汪榕培;王晓娜;;[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辜莹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丽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周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于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严聪聪;;[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龚琳;[N];科学时报;2000年
杨健;[N];人民日报;2000年
穆雷;[N];光明日报;2001年
张柏然;[N];光明日报;2001年
张玉来;[N];科学时报;2001年
张玉来;[N];人民日报;2001年
杨自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许钧(作者为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02年
许钧;[N];光明日报;2002年
青岛海洋大学 杨自俭;[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健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贺显斌;[D];厦门大学;2004年
陈历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赵东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李磊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吴文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胡德香;[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徐来;[D];复旦大学;2005年
贺前华;[D];华南理工大学;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林雅;[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陈延兵;[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濮淼清;[D];河海大学;2001年
孙珊珊;[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谢燕;[D];广西大学;2001年
袁凌燕;[D];暨南大学;2001年
韩习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王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程漫春;[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金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语音表征在取词拼写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心理语言学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语音表征在取词拼写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摘要】:语言错误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依据。七十年代兴起的口误研究 (speecher rors)对心理词库 (mentallexicon)及言语产出等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作为语言错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拼写错误对于研究拼写取词 (orthographicallexicalaccess)的心理过程及心理词库的构成等心理语言学课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为素材 ,采用语料库的概率统计和自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拼写取词的心理过程及语音表征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以期为心理词库的进一步研究和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319【正文快照】:
一、心理词库及取词拼写过程概述心理语言学家把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词汇知识 ,即词汇的心理表征称作内部词汇 (inter nallexicon) ,也叫心理词库。一般认为 ,心理词库中词项的心理表征由语义表征、语音表征、形符表征 (orthographicrepres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闻励;[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盛腊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乔小六;;[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梁燕,冯友,程良坤;[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张爱珍,沈有华,徐敏锋;[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胡开宝;[J];外语研究;2005年03期
邱建华;[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年04期
穆凤英,高薇,张云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王雪文,孙蓝;[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童淑华;[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绍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春娣;[D];安徽大学;2003年
肖旭月;[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韩仲谦;[D];苏州大学;2002年
刘学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王磊;[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刘廷和;[D];外交学院;2007年
曹倩瑜;[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熊斯琼;[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刘小军;[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07年
何花;[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张雪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南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莉;[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张长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翟天津;武绪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沙吉庆,王永静;[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邓利蓉;[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郭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孙莉莉,杨梅;[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福波;;[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孙琳;;[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周健;;[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卢福波;;[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孙琳;;[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昝飞;[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胡健;[D];复旦大学;2003年
贺荟中;[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王道英;[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潘世松;[D];复旦大学;2003年
李善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陈曦;[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周统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陈家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春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苏丽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王建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赵洪芳;[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蔡文静;[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陈伟娜;[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周江源;[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杨世蓉;[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李于南;[D];重庆大学;2002年
俞静;[D];重庆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文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杜瑞清!710061,姜亚军!714000;[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褚建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徐珺,刘法公;[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范勇;[J];外语学刊;2001年02期
伍小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张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03期
潘柏英;;[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6期
牛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5期
郭书法;曹凤龙;;[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万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徐芬;[D];浙江大学;2002年
丁国盛;[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秦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玥;[D];山西大学;2005年
何花;[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冯长甫;[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张冬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段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李红;[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李娅娇;[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张长英;[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陈珞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邱建华;[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闻励;[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高霞;;[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郭志斌;张瑞民;;[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9期
邱建华;[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年04期
梁茂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俞士汶;柏晓静;;[J];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05期
张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马广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显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陈万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孔燕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玉梅;[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李岩;[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郭春雨;[D];吉林大学;2006年
鲜红林;[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牛桂玲;[D];郑州大学;2005年
吴良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于永丽;[D];山东大学;2006年
葛学奎;[D];东南大学;2006年
何熊;[D];兰州大学;2007年
孙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必伟;;[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何晓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邬倩;陶安光;时晓莹;张激波;杨婷;唐若水;;[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蒙昌配;余云锋;唐若水;;[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林丽霞;;[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王声付;蔡娜;吕明;刘杨;;[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张秀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闫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李振国;;[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郑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枫溪区崇礼中学
许丹华;[N];潮州日报;2008年
赵丹丹 实习生
韦然;[N];芜湖日报;2011年
张德禄;[N];青岛日报;2005年
董雅君 梁涛 宏亮;[N];太原日报;2006年
潘淑珍;[N];宜春日报;2010年
译言;[N];世界报;2009年
;[N];中国文化报;2003年
李爱铭;[N];解放日报;2008年
孟国庆(致公);[N];联合时报;2009年
达勒特中心学校;[N];博尔塔拉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翁国富;[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郭春雨;[D];吉林大学;2006年
张群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于永丽;[D];山东大学;2006年
赵冬勤;[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李敏;[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顾文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申文瑛;[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肖旭月;[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王辉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务公开的管窥与反思
/510053
&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在经过了多届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从政府到村民对选举工作已经逐步熟悉,选举后的村务治理成了村民自治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点,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是政府与村民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对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作了一周的实地考察,力图透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对策。
村民自治& 村务公开& 实地考察
&
“”[2004]17200452[2004]17200220200610101010200610814
是重庆与湖北往来的水陆交通要道之一,就是现在也是湖北与重庆水路往来的必经之地,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现辖12个乡镇,479个村,6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3853个村民小组,75个居民小组,全县共有农户143500户,共486300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主占43%,国土面积3219平方公里。耕地稀少,丘陵、大山居多,虽然有些旅游资源和矿产、土特产,但是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经济上还是比较落后的。2005年巴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95元。可以说,巴东县就如同我国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一样,是一个农耕文化浓厚,经济上自足,比较保守封闭的农业县,也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县,还存在比较传统的观念习俗和生存方式,具有代表性。
调查范围遍布3个乡镇,即绿葱坡镇、东瀼口镇和官渡口镇,在每个乡镇中,选择3个村,共9个村庄,分别为绿葱坡镇的杨家坪村、刘家荒村和袁家荒村,东瀼口镇的东瀼口村、西瀼口村和雷家坪村,官渡口镇的东坡村、旧县坪村和五里堆村。在中西部地区,像笔者所调查的那样的村落星罗棋布,不计其数,它们不像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一样处于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列,也不像广州番禺大石村,不是什么问题村、瘫痪村,更没有因任何新闻事件而被媒体报道过,即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对这些村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外推功能,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调查方式以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期间,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思考,针对不同的信息和话语进行去伪存真。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调查问卷大都采用调查员询问填写,被访谈者回答的形式,也有小部分问卷由被访谈对象自己完成。为了弥补问卷数量不足和问卷调查本身的局限,我们还和州、县民政局干部、镇、村干部以及村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做了录音和笔录,力图调查详细、准确。这次考察没有提前安排村民准备,应该说笔者获取的信息是农民真实意思的表示。问卷回收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这次考察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抽象地、重复地去论证村务公开的必要性以及理论价值,而是希望通过对巴东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县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考察,透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务公开的现状、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对策,通过掌握第一手材料,力图做到“数据说明概念,事实产生结论”。
在97分有效问卷中,男性农户占65户,占有效样本总数的67%,女性占32户,占有效样本总数的33%。表一是被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表1:被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
3.2%
由表格的统计可知,30到60岁之间、文化在初中水平左右、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已婚男性农民为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
97
1”609096.7%100 70
2100260
表2:您多长时间去看一次公开栏(单选)
累计百分比
路过看一下
表3:您所在村村务公开的情况(单选)
累计百分比
100
383810123456789103030村委会年度也没有制定工作计划,自然无法公开。村级财政严重困难,无财可理,观察表中财务管理制度诸如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产品物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价证券管理制度等如何公开自然就是空白。第二类是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的内容,访谈中杨家坪村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新旧班子交接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好离任审计工作,黄北平是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他反应民主理财小组根本没有运作起来,多次请求乡政府对上一届班子进行审计,但是乡政府都没有反应。从表4
表4:您希望公开的内容(多选)
比例(100% )
村委会的工作计划
救灾救济款
工程招投标情况
宅基地情况
集体土地承包、出租或征用情况
表5:实行村务公开的困难的调查(多选)
比例(100% )
村干部不愿公开村务
老百姓不关心
缺乏公开的有效机制
44.3
&
6
表6:百姓不关注村务公开的原因(单选)
比例(100% )
公布的内容虚假
公开了也没用
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
没时间去看
20.6
77020
表7:应该如何推进村务公开
作为对村委会的考核指标
上级政府加强督促和检查
村民自觉监督
明确写入相关法规、政策规定
100.0%
3200
&
[M]1986131
【相关报道】研究性学习实施因素管窥
&&&&生物教研组&&教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实施因素管窥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转变,资源配置与利用,实施困难三个方面,对山西省部分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与实施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研究性学习实际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资源匮乏、高考压力、社会不支持这些来自学校人力资源以外的外部条件,被认为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所在。分析显示:学校人力资源素质良好,无论是学校领导,一线的生物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只是教师的研究素质有待于有效的在职培训;学校物质资源基本具备,只是学校、社会物质资源的利用率有待于开发。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资源。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实施因素 学校资源 社会资源 办学环境资源
许多研究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存在许多困难和难点,对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尤是如此。[1]为了了解山西省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和影响其实施的因素,我们采用自编问卷,主要围绕教学理念转变,资源配置与利用和实施困难等三个方面,对山西省部分中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样本与研究方法
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山西省的90所中学的学校领导、生物教师和在校学生。他们遍布山西省的九个地区----忻州地区、大同地区、运城地区、吕梁地区、临汾地区、晋城地区、太原地区、晋中地区、长治地区中的51个县市。其中省重点中学4所----平遥中学、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市、县普通中学54所,市县重点中学31所。
本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背景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设计了三份问卷。调查问卷于2004年4月底设计出,4月28-30日进行了先行测试,并对问卷进行了修改。5月3日至8日期间由返乡的学生带回,调查自己的母校或邻近学校,每人至少调查3位学校领导,5位生物教师,10名学生。一部分教师问卷发放给了在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接受本科函授学习的专科生物教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95%。参加调查的中学校领导有效样本为13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4%;教师有效样本为17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8%,其中初中教师32名,高中146名;学生有效样本为26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2%。
二、调查结果
1.学校领导
(1)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涉及此问题的题目有4道。“在中学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否必要”,约54.8%的人认为是必要的, 30.7%的人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不到15%的领导持中立或反对态度。关于最适宜在哪个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选择高一、高二的领导分别为29.2%,选择初二的为21.9%,选择初一的为12.4%,很少人选择高三和初三。“教师每年的在职培训是否必要”,约有68.6%的领导认为当然是必要的,约 27.7%的领导,38人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持中立或反对态度的只有5人,仅占3.7%;“是否以开展研究性课程的程度来评价过老师”,有42.3%的领导有时会,35%的人偶尔会,18.2%的人从来不会,仅有4.5%的学校领导认为经常会。总之,84.5%的学校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最适宜开展的年级分别为高一、高二,初二、初一。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学校领导认为教师每年的在职培训是必要的,但只有4.5%的学校领导会经常以开展研究性课程的程度来评价教师。
(2)资源配置与利用。涉及此问题的题目有5道。“服务于教学的计算机有多少”,调查中发现,不论乡村、城镇,每所学校都有计算机。城市学校多为 100台左右,乡镇则为50-100台之间居多。说明被调查的学校普遍拥有50―100台计算机。“学校机房是否对教师开放”,约46.7%的领导确认随时对教师开放机房,26.3%定期向教师开放,说明73%的领导会经常对教师开放机房,而机房很少开放的有22.6%,从不开放的仅有3.4%。“机房是否对学生开放”,19%的领导认为随时开放,25.1%认为定期开放,说明44.1%的领导会经常对学生开放机房,约30.1%的领导认为很少开放,26.8%认为从不开放。近60%的领导很少或从不向学生开放机房。显而易见,机房对学生的开放频率明显低于教师。学校可利用的另一大资源是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定期开放”,有35.4%的领导认为每周五次或五次以上,25.9%的认为每周开放三次,23.2%认为每周开放两次,11.64%的认为每周仅开放一次,还有2.6%的人认为每天都不开放。可见,97.4%的人认为学校图书馆每周应该至少开放一次,三分之一的领导认为每周应该开放五次或五次以上,不到三分之一的领导认为每周应该开放三次。
2. 生物教师
(1)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涉及此问题的题目有5道。“研究性学习是什么”,约35.4%的教师认为它是一种教学方式,25.9%认为是一种学习方式,约23.2%认为它是一种教育理念,11.64%认为它是一门课程,2.6%不清楚。“中学是否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2.1%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大多数教师,约46.6%认为有必要,持中立态度(无所谓)的人占到了36.5%,持反对意见(不必要和很不不要)的人仅占8.7%。“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64%的教师认为起指导作用,24.1%认为起辅助作用,6.3%认为起核心作用,3.2%认为起代替作用,还有4人不清楚教师的作用。“确定研究性课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按照比例大小,分别为收集资料(29%)、撰写研究报告(28%)、提出问题(15%)、与他人合作(14.5%)、向他人汇报成果(12%)、撰写开题报告(11.6%)。“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按照比例大小,分别为综合知识(48.7%)、高度的责任心(21.55%)、有科研能力(14.5%)、积极态度(14%)、不清楚(1.3%)。总之,仅有极少数教师(2.6%)不清楚研究性学习是什么,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近70%的教师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把握得比较准确。相对来讲,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提出问题被教师们认为是确定研究性课题的最重要环节。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知识背景和高度的责任心排在了前面,研究能力退居第三位。
(2)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涉及的题目有5道。“是否经常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教学”,46.6%的教师会开展一些, 36.5%很少开展,不清楚或者不开展的教师有14.8%,经常开展的只有4人。“是否经常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31.4%的教师开展过一些,46.6%的教师很少开展,有20.8%的教师不开展或不清楚,经常开展的仅有1.2%。说明经常在课堂上和课外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教师数量极少,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师比例高于课外。“本校教师是否能够胜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按照比例大小排序为:少数能(41.1%)、极少数能(32.5%)、绝大多数能(13.5%)、不清楚(12.9%)。反映了大多数教师认为本校教师只有少数、甚至是极少数的人才能胜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的现实。“是否参加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培训”,53.9%的教师参加过几次,15.7%参加过一次,19.7%一次也没有,经常参加的仅有4.9%。一次也没有参加过的35人当中,30人是县初中教师。“学生对教学研究的兴趣”,按照比例大小排序:一般(38.2%)、强烈(28.3%)、非常强烈(10.1%)、淡漠(15.5%)、不清楚(7.5%)。
(3)实施困难。关于实施研究性学习遇到的困难,生物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回答大致相同,如下表1所示,经过χ2检验(χ2=1.827&χ20.05(5)=11.1)两类群体的回答无显著差异。
表1 您认为在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选项 教师素质
人(%)&缺少专家
人(%)&资源匮乏
人(%)&高考压力
人(%)&学生素质
人(%)&社会不支持人(%)
学校领导&14(10)&8(6)&42(31)&41(30.5)&10(7.1)&22(14.9)
生物教师&18(10)&11(6.5)&52(29)&50(28)&21(12)&26(14.5)
学校领导和生物教师都把资源匮乏排在首位,高考压力第二位,社会不支持第三位,专家缺少排在最末,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居于倒数第一或第二。
(1)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涉及此问题的有4道题目。“是否乐意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74.4%的学生有乐意和非常乐意。“学校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吗”,4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的,47%认为是必要。把不同背景的人群对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做一比较,χ2检验他们之间有显著差异,学生更加欢迎研究性学习,其次是学校领导,最后是教师。“研究性学习是什么”,有44.2%的人认为是一种教学方式,18.3%的人认为是一种学习方式,17.2%认为是一种教育理念,3.1%回答不清楚。把不同背景的人群对此问题的回答做一比较,如表2所示。χ2检验(χ2=7.072& χ20.05(4)=9.49)两类群体的回答无显著差异。总之,74.4%的学生乐意参加研究性学习,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本质的认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次是学习方式,再次是教育理念和课程。
表2 您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
选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理念(%)&一门课程(%)&不清楚(%)
生物教师&63(35.4)&46(25.9)&41(23.2)&21(11.64)&5(2.6)
学生&116(44.2)&48(18.3)&45(17.2)&45(17.2)&10(3.1)
(2)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涉及此问题有2道题目。教师和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如表3,表4所示。近50%的教师和近6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不经常开展研究性学习,近50%的教师和近2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经χ2检验,学生和教师的回答有显著差异(χ20=18.785&χ20.01(4)=13.3)。近70%的教师和近75%的学生都认为课外不经常开展研究性学习,两类群体的回答无显著差异(χ2=5.569&χ20.01(4)=13.3)。
表3 是否在课堂上经常开展研究性教学选项&经常 (%)&开展一些 (%)&很少(%)&不开展(%)&不清楚(%)
生物教师&4(2.1)&83(46.6)&65(36.5)&14(7.8)&12(7)
学生&6(2.3)&80(23.4)&101(38.5)&30(11.2)&47(7.8)
表4 是否在课外经常开展研究性学习选项&经常 (%)&开展一些 (%)&很少(%)&不开展(%)&不清楚(%)
生物教师&2(1.2)&56(31.4)&83(46.6)&30(16.8)&7(4)
学生&3(1.2)&62(23.4)&128(48.5)&50(18.8)&21(8)
(3)有关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建议。有关建议涉及6道题目。“喜欢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41.6%人喜欢科学技术,35.9%喜欢金融、经济,11.7%喜欢社会军事,10.8%喜欢人文历史,这说明自然科学是学生的首选课题。“与一节生物课的课时相比,完成研究性学习需要时间长短”,有 36.4%认为长,有50.6%认为一般长,其他人不知道或认为不长。“最佳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人数”,有35.6%认为4人合适,有26.1%认为是6 人,18.6%认为是少于4人,10.6%人认为多于8人合适,9.1%认为是8人合适。“对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44.3%认为愿意合作,有 33.7%认为非常愿意合作,有15.9%持一般的态度,也有少部分人不愿意与他人合作。“需要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约71.2%的学生不害怕和一点也不害怕。当遇到困难时,学生的求助手段,按照比例大小排序:问老师(30.5%),向小组成员求助(23.5%),资料查询(21.1%),网络查询(20.9%),请教专家(11%)。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实际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70%的教师和近75%的学生在课外不经常开展研究性学习,近50%的教师和近60%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不经常开展。这些结果说明研究性学习并没有真正地走入中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吗?研究性学习可以看作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理念和课程,或者是它们的综合。[1]从教师和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但是他们已经从自己的角度初步认识到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正因为如此,三个群体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必要性作了最令人愉快的回答。这其中学生的呼声最高,教师的声音最弱。
有关教师的其他调查显示出他们的矛盾心理:近80%的教师知道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事,教师在其中起指导和辅助的作用。但他们却不认为教师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相对于知识背景和高度的责任心有高度的相关性,[2]也与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环节不甚清楚的调查结果相吻合。那么教师是否做好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呢?调查显示,过半的教师参加过几次培训,但他们却普遍认为只有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人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一方面,以往的培训并没有将教师们训练成指导研究性学习的高手,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研究能力可能是他们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热情低于学生和领导的主要原因。
有关学生的调查显示出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渴望。虽然87%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耗时长,但乐意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还是超过了70%。科技课程成为他们的首选内容,他们喜欢4-6人的小组,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也不害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关学校领导的调查也显示出他们的矛盾心理。虽然84.5%的学校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但他们认为高中比初中更适合,且拒绝在高三和初三开展。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教师需要年年进行在职培训,但只有4.5%的学校领导会经常以开展研究性课程的程度来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学校工作的实际状态,如此低的比例,又印证了研究性学习没有真正走入中学。
是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吗?学校是否做好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呢?对学校领导的调查显示,有没有计算机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开放不开放,向谁开放,开放时间长短的问题。访谈中发现,中学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偏少,近三分之一的学校领导认为每周每天都应该开放,实际上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走进图书馆。显而易见,用于支持研究性学习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那么实施研究性学习所遭遇的困难,究竟在哪里?如果把教师和学生素质看作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内部条件的话,前面的分析表明,他们基本上具备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素质。而调查显示,资源匮乏、高考压力、社会不支持这些来自学校人力资源以外的外部条件,却成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所在。有意思的是,在一些理论研究中,专家被看作是重要的资源支持,[3]我们的调查显示,专家是学生求助的最后一个对象,专家匮乏在领导和教师看来,并不是影响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难所在。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与高校或研究所之间,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中学不需要专家介入,专家也不屑指导中学。互不联系的办学方式直到今天也没有改观。这一结果多少令许多计划走入中学,想用自己的学识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的“专家”有些尴尬。
四、总结与建议
如果把支持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因素划分为学校资源(既有人力资源,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还有学校物质资源,包括计算机、图书馆、设备等)和社会资源(既有社会人力资源,如专家、商人、学者等,还有社会物质资源,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更有如影响办学的政策、经费、评价指标等构成的办学环境资源)的话,我们可以尝试着从这两个方面来总结一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所在。
学校资源,从人力资源来看,无论是学校领导,一线的生物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已经具备新的教育理念,非常支持和希望变革学校教育现状,但作为研究性学习实施主体的教师,目前来看,只有少数具备研究能力的人能够胜任,教师的研究素质有待于有效的在职培训;从物质资源来看,资源匮乏的问题,在计算机和图书馆都是利用率不高。社会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并没有被利用起来,计算机和图书馆,以及社会物质资源的利用率有待于开发。目前来看,高考还是社会公平、公开、公正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升学率就成了衡量地方学校办学水平的几乎“惟一”的硬指标,只有“少数教师”能够胜任的研究性学习,花费时间太长,必然会使学校的升学率受到影响,所以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资源。
[1] 张荣华.“研究性学习”研究评述[J].山西师大学报,2003,(4).
[2]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怎样才能使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3]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教育发展研究,2001,(5).
Elements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mplement
──Illustrating with the Examples of a Investigation upon
 the Parts of Middle Schools in SHANXI Province
ZHANG Rong-hua1;YANG Ping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4,China)
(2.Class2001 of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anxi Teachers’University,Linfen,Shanxi 041004,China)
Abstract: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 in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resources installments with the exploitation and implement difficulties,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lement elements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rough parts of middle schools in SHANXi Province,. we find it is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external cause from school human resources is regarded as implement difficulties such as a scarcity of resources, the pressur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no social support. The paper analyses that school human resources is goo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leaders, the teachers, or the students have new educational thought, but research qualities of teachers need to be improved through effective on-the- school material resources is available, but the utilizing rate of schools and society material resources need to be improved. So, carrying out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t is certainly tha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of running a school should be improved .
Keywords: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mplement Elements School Resources Soci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of Running a School
*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山西省教育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GH-O3199)资助
作者简介:张荣华(1969―),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王法书管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