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理大学生创新项目课题课题小组课题

--请选择邮箱--
-请选择其他服务-
ChinaRen校友录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汝阳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三年规划(年)实施方案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编辑&&&&发布时间: 09:36:39
&&【字体:
】&&&&【】&&&&&&【】&&&&&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火灾防控工作,大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确保全县火灾形势持续稳定,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署,县政府决定自2010年至2012年在全县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消防管理创新为动力,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强力推进依法防控、重点防控、基础防控&三大防控&体系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筑牢全县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县消防形势的长治久安,为汝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汝阳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领导小组,副县长李强任组长,县公安局、安监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县防火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消防大队,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刘学康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本系统(单位)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三、总体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努力实现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防群治局面不断巩固、全民消防素质明显增强、社会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升、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不发生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的总体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实现&七化&:
消防责任明晰化。消防法规标准体系健全完善,消防工作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公民法定责任全面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
规划实施同步化。城乡消防规划及时编制、修订,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实施,社会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
单位管理科学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明确,管理措施不断创新,&三会三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明显提升。
基层管理精细化。乡镇、办事处消防安全组织建设、力量整合、隐患排查、宣传教育、设施配置、应急处置等网格化管理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基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
消防力量多元化。多种形式消防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以公安合同制消防队为主体,乡镇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巡防保安队伍、企业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社会消防力量体系全面形成。
宣传教育常态化。各乡镇政府、行业部门、社会单位和公众传媒消防宣传教育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消防宣传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
执法监督效能化。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扎实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从严管控措施有效落实,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净化。
四、工作任务
(一)突出依法防控,提高消防法治水平
1.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县政府编制印发&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完善政府消防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每年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综合目标、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与有关部门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经常检查,半年督导,年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10年,对各乡(镇)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国发〔2006〕15号文件切实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豫政〔2006〕52号)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建立完善消防工作常抓常议机制,实行每季度召开防火安全委员会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坚持事前追究与事后追究相结合,对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失职渎职的,依法实行责任追究;凡发生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的,取消消防评先资格;凡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的,消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2.建立健全部门齐抓共管机制。督促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2010年制定出台加强本行业、系统消防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完善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执法互动机制,协调安监、文化、工商、卫生、房管等部门在核发相关证照时,将消防行政许可作为前置审批条件。协调教育、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不予批准开办。强化联合整治,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政府组织开展的消防安全集中治理,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依法强化生产、流通、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质量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强化中介管理,公安、消防、工商、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消防中介组织的管理,严格单位及执业人员资质、资格评审,指导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行业自律机制,切实提高消防技术服务质量。2010年,规范社会消防中介组织管理办法。
3.提升消防执法服务能力。县公安局、消防大队要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公安部门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坚持从严执法、从严管理,建立公安部门各警种、公安派出所联合执法机制,充分运用停产停业、临时查封、行政拘留等法律手段,严惩无视群众生命安全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阳光执法、热情服务,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消防电子政务,完善网络执法信息平台;大力推行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根据审批项目特点和服务对象需求,努力提供高效化和人性化的消防服务;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成立消防技术服务队,深入社会单位提供消防技术咨询和消防安全评价等服务;大力开展执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坚持警务改革、提升效能,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和民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根据省、市要求,积极推行消防文职人员辅助消防检查制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经培训考试合格,具备辅助消防检查资格的文职人员分别达到总数的40%、70%和100%。
(二)突出重点防控,实施严格科学管理
1.强力推进社会单位&三会三化&建设。以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为重点,在全县社会单位广泛开展以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识明细化、宣传常态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会三化&建设,配套出台&三会三化&建设和考评验收标准,全员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人员,分类打造样板,逐级强力推进。2010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1年人员密集场所60%达标,2012年人员密集场所全部达标。
2.从严管控火灾高危场所。把超大规模商场市场、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大型易燃易爆单位等重点场所和大空间、大跨度、超规范的场所作为火灾防范的重中之重,按照&从高从严管理、超常措施防范&的原则,强化日常管理措施,建立专职消防队伍;实行首席消防监督员和首席灭火指挥员制度,每月开展防火检查,每季度开展实地实战演练。在火灾高危场所大力推广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声光警示诱导装置、新型防火阻燃材料等消防新产品、新技术,切实以科技手段降低火灾风险。
3.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要根据本地火灾规律和重大节日、重点时段的消防工作特点,坚持常态化检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适时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强力整治火灾隐患。强化全面清理和夜间清查,大力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租屋、&三合一&、&九小&场所以及商业密集区、车站周边地区等消防&乱点&,严防亡人火灾发生。针对建筑消防设施合格率低、人员密集场所采用可燃有毒材料装修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和消防产品打假活动,加大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和违规装修材料强制拆除力度。2010年,要围绕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消防安保,持续开展&守护中原&系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4.创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开展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评估,根据消防安全检查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切实强化消防安全动态管理。2010年,建立完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检查评估体系,2011年和2012年,分别有60%和100%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纳入消防安全等级评估体系。在小商店、小餐饮、小旅馆、小歌舞娱乐等&九小&场所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牌化管理,标示场所火灾危险性,明示消防管理人员,提示消防注意事项,警示业主和消费人员。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有50%、80%和100%的场所达到建设要求。在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积极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将保险费率与单位消防安全条件挂钩,实现消防与保险的良性互动。2010年,公共娱乐场所全部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2011年和2012年,属于重点单位的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投保率分别达到60%和100%。探索建立单位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和政府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大失信违规成本,督促社会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从根本上改善自身消防安全条件。
(三)突出基础防控,打牢消防工作根基
1.打牢乡镇管理基础。在全县各乡(镇)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不断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2010年和2011年,全县分别有80%、100%的乡(镇)达到省防火安全委员会确定的建设标准。加强乡镇消防组织建设,成立由乡(镇)领导牵头的消防领导组织,逐步设立有1&2名专职管理人员的消防办公室。完善落实乡镇街道隐患排查机制,广泛发动安监办、综治办、派出所和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积极参与消防安全集中行动,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盲点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战略,大力开展警务室消防工作达标创建活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警务室消防工作达标率分别达到50%、80%和100%。实行社区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和农村多户联防制度,组织开展&零火灾社区、零火灾村镇&创建活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有60%、80%和100%的社区达到有消防工作站、有消防宣传橱窗、有公共消防器材点、有志愿消防队伍的&四有&标准,2010年、2011年80%、100%的行政村达到有防火公约、有消防宣传标语、有志愿消防队伍、有消防水源、有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五有&标准。
2.打牢公共消防设施基础。各乡(镇)人民政府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凡消防规划不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凡规划期限届满的,应在1年内组织重新编制发布;凡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防火和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城市火灾风险与灭火救援力量评估,逐步建立与乡镇地位相适应的乡镇消防安全体系,提高乡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2010年完成评估工作。按照消防规划改造供水管网,修建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取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需要。2010年,敷设有市政供水管网的道路,市政消火栓建设100%达标。加大消防队站建设力度,2010年至2012年,完成新建消防队(站)建设任务。2010年上半年,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的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完成组建任务。不断优化消防部队执勤车辆装备功能结构,增加高、精、尖装备的配备,&2010年消防大队特勤装备、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备份全部达标。
3.打牢社会消防力量基础。巩固发展公安合同制消防队伍,对已建成的公安合同制消防队(站),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编制员额的,2010年内全部征招补充到位;今后新增建的消防站,凡没有现役编制的,均建成公安合同制消防队(站)。加大乡镇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建队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消防巡防一体化工作,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巡防队伍建设达标数分别达到总数的50%、80%和100%;配备消防电动巡逻车的巡防队伍数量分别达到总数的20%、40%和50%。深化&保消合一&工作机制,实行消防专业保安派驻制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全县消防控制室和属于重点单位的公众聚集场所保安派驻率分别达到50%、70%和100%。社会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大型发电厂、大型易燃易爆企业和储备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等单位,必须按标准建成专职消防队。
4.打牢公民消防素质基础。督促县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安全监管局、旅游局等部门认真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严格履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和监督管理职责;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日等期间义务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大力实施消防宣传橱窗工程,广泛利用大型标牌、LED电子屏幕、&三提示&标识牌等各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橱窗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2010年,县城繁华街道、大型社区、大型广场、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部设置大型固定宣传橱窗,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等场所&三提示&标识牌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检查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人数分别达到总数的30%、60%和100%。强化重点培训,2010年至2012年,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轮训率达到100%。深入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传服务。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和消防宣传车辆装备建设,2010年,县消防队站达到消防站对外开放标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是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发展需要,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保障工程&、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消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加强火灾防控的&基础工程&,切实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主管领导要深入一线检查督导,狠抓落实。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各项工作分阶段稳步推进,如期实现各项目标。
(二)强化宣传培训。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和户外视频、楼宇电视、橱窗标牌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标准,在全社会叫响&防火墙&工程,切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构建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的三级培训网络,大力实施&明白人&工程,重点培训&防火墙&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社会单位自身建设的行家里手,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示范带动。要按照&分类建设、重点培育、稳步推进&的原则,结合实际,根据&防火墙&工程建设的不同方面,分别选定不同类别的地方和单位进行重点培育,树立典型,全方位打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示范单位,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善于发现总结&&防火墙&建设当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使示范单位积累的典型经验能够得到全面推广,指导和推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扎实开展。
(四)严格责任奖惩。要逐项细化分解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每一项工作要坚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验收,形成严格监督、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制度,每年自上而下分类组织检查考核,将综合考评的结果与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评先评优相结合,做到奖优罚劣。
版权所有:汝阳县人民政府 流量统计:
电 话:1传 真:1 E-mail:
Copyright (c)
ry..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申报2013年第三批技术攻关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及《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财科〔号),我委研究制定了《2013年第三批技术攻关项目申请指南》,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9月9日至9月20日。
书面材料受理时间:9月9日至9月23日。
特此通知。
附件:2013年第三批技术攻关项目申请指南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
(联系人:曹 环,电话:)
2013年第三批技术攻关项目申请指南
一、审批内容
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成果、核心关键技术为目标,对深圳市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的关键技术攻关予以资助。
重点支持领域: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涉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详见。
项目课题及其申报要求详见附件。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日;
(二)《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三)《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四)《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五)《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六)《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七)《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号;
(八)《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若干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府办〔2012〕53号;
(九)《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
(十)《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科〔号。
三、审批数量和方式
审批数量: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年度总额控制。申请单位同一年度只能申请承担项目1项,参与项目不超过2项。
审批方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申请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资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当是在深圳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二)申请单位应当有良好的研发基础和条件、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能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具备承担大型高技术研究开发或者产业化项目能力。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技创新委)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验原件);
(六)上年度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验原件);
(七)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验原件);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九)可以自愿选择提供专利证书、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相关科技计划立项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市科技创新委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受理时间:网上填报受理时间:9月9日至9月20日。
&&&&&&&&&&书面材料受理时间:9月9日至9月23日。
联系方式:
1.电子信息领域:胡怀江、鲁纲,002165。
2.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先进制造等领域:高剑光、侯世涛
,002425。
3.生物技术领域:郭良,。
4.民生科技:傅岳敏、杜保伟,101726。
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东大厅12—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审批程序
项目征集——确定技术攻关项目并发布——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并按相关规定拨付资助经费)——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市财政委拨付资助经费。
十、审批时限
分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证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第三批技术攻关项目课题
一、领域:集成电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设计支持512GB NAND FLASH、ONFI 3.0接口、Toggle2.0接口和USB 3.0接口的高性能SSD控制芯片;
2.芯片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数据安全性等特征。
三、考核指标:
1.芯片最高吞吐率8Gbps,顺序读性能达到200MB/S,随机读写性能达到2000IOPS;
2.芯片支持四通道,16片选 NAND FLASH接口设计,可支持512GB(32GB*16)的FLASH容量;
3.8-72bit/1024byte
ECC校验纠错能力;成品通过微软Windows 8的“Windows-To-Go”测试;
4.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
5.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集成电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集成控制网络HBES总线的智能家居控制SoC芯片组设计,HBES总线符合GB/Z标准;
2.嵌入式网关设计,节点设备组网技术,网络通信及远程控制技术。
三、考核指标:
1.基于32位MCU核的总线通信控制SOC芯片组,支持HBES控制协议;芯片采用180nm及以下工艺;
2.芯片内置高效率DC-DC转换器,提供一组3.3V的工作电压和一组3.3V~21V的调节输出电压;
3.支持ETS软件编程及系统配置;支持智能家居的综合管理系统;支持设备节点的组网、路由算法、网络通信和远程控制;
4.支持照明、电视、空调等智能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5.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6.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集成电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制和开发柔性电极与采集芯片,可实时采集体表信号,能够支持心电图、脑电图等信号采集;柔性电极阻抗可自适应调节,提升采集信号的准确率;
2.研究柔性电极与采集芯片的体表供能、体表通讯、无时钟等超小型化技术;
3.量产的产业化方案。
三、考核指标:
1.基于柔性材料,采用MEMS技术,研制柔性电极;采用0.18um工艺开发采集芯片;
2.柔性电极与采集芯片,支持心电图、脑电图等体表信号连续采集和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误差&10%,芯片工作温度0—45℃;
3.芯片柔性可粘贴,无需导电胶辅助;
4.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5.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基础软件。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自主操作系统研发,包括GUI、Framework、SDK等技术;
2.智能家居应用环境的安全体系研发;
3.自主操作系统平台解决方案研发。
三、考核指标:
1.支持智能设备控制(家电、灯光、窗帘)、智能监控(监控、报警)、远程控制等智能家居应用技术;
2.可同时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等产品应用;支持多屏合一;
3.实现自主的系统安全架构,支持网络安全、控制安全、数据安全;
4.提供自主操作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5.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6.项目成功实施后,采用项目研发成果的设备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新型显示。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动态裸眼3D显示模组的开发;
2.摄像机自校准与标定技术;
3.人眼角度位置与动态虚拟场景角度位置的联动显示计算技术;
4.景深优化控制技术;
5.动态虚拟场景的实现与内容丰富。
三、考核指标:
1.分辨率 逐行,帧率30fps;
2.人眼追踪图像识别精度7.5mm;
3.响应时间:不大于50ms;
4.支持的动态虚拟场景不少于300个;
5.Android或其它嵌入式操作系统;
6.申请相关专利8项以上;
7.项目完成时可实现2万套产品的销售,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新型显示。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电湿润电子纸显示油墨的材料配方及填充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
2.电湿润绝缘疏水涂覆材料及涂覆关键技术与工艺研发;
3.电湿润显示单元材料配方、结构设计优化及制造技术研发;
4.电湿润电子纸彩色视频显示屏系统集成与驱动关键技术研发。
三、考核指标:
1.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屏尺寸:3.5英寸、6英寸;
2.刷新周期:≤20ms;单色反射率:≥50%; 彩色反射率:≥22%;
3.颜色深度:≥16位;对比度:≥10;解析度:≥160ppi;彩色色域范围不低于NTSC 50%;
4.驱动电压:15-20V;能耗≤25mW/in2;工作温度:0–70℃;
5.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其中关键工艺或制造技术专利不低于3项;
6.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新型显示。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柱透镜裸眼3D显示技术,完成4K2K裸眼3D显示技术开发;
2.突破多视点3D片源生成技术,实现两视点到多视点实时转换;
3.研制智能4K2K超高分辨率裸眼3D电视整机系统。
三、考核指标:
1.显示尺寸:≥50英寸;
2.分辨率:;
3.裸眼视点:8-9个;
4.视角90°;
5.支持两视点到多视点3D片源实时转换;
6.申请相关专利5项以上;
7.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大数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用自动定位和智慧视觉识别技术建立PB级互联网3D数据智能采集平台;
2.根据流式数据(空间、人口、经济、资源)对城市进行动态分析实现预测和预警;
3.对基础数据进行实时调用、传输和处理,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
三、考核指标:
1.3D数据智能采集平台对室内外的自动定位,误差≤ 0.5M,纹理识别误差≤ 0.2M;
2.完成平台3DGIS引擎的升级开发,完成艾级数据扫描分析时间≤0.1S;
3.完成深圳市区约182KM2的获取数据13PB,并应用到政府、企业、银行等行业;
4.完成数字城管、城市消防、安全生产、智能交通示范等在平台上的应用示例;
5.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形成相关行业规范1项;
6.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数字装备。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通用伺服驱动系统的高性能控制算法的开发;
2.超高分辨率编码器(20位或100万线数以上,精度17位以上)的开发;
3.高力矩系数、低力矩波纹伺服电机的设计与装配工艺。
三、考核指标:
1.电流环响应带宽超过2.5kHz,刚性负载下的速度环响应带宽超过1.5kHz;
2.电机齿槽力矩小于1%;
3.调速比大于10000:1,低速运行平稳(1rpm运行时的速度波纹小于10%);
4.定位误差+/-1个脉冲,整定时间小于5ms;
5.一键式参数自调整(整定时间:0~4ms)、免调节功能(负载惯量为电机的0-30倍内可变,整定时间:150ms以内)与自动调节功能(整定时间:10ms);
6.外乱抑制功能(10Hz以下外乱减衰30dB以上);
7.1-4000Hz机械振动的自动分析及抑制功能(定位时间延长不超过振动周期的一半);
8.申请相关专利5项以上;
9.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网络与通信。
二、主要研究内容:
1.40G/100G智能化多波长集成光收发模块的灵敏度和稳定的光功率,能在高速传输系统应用;
2.高度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低功率化TOSA/ROSA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
3.射频技术在40Gb/s QSF、100G CFP2 Transceiver光器件中应用研究;
4.模块符合MSN协议,支持热插拔功能,小的功耗要求。
三、考核指标:
1.40Gb/s QSF可实现的预期指标,功耗&3.5W,ER&3.5dBm,接收灵敏度&-11.5dB,满足QSFP+ 40GBASE-LR4技术标准;
2.100G CFP2 Transceiver可实现的预期指标,功耗&12W,外形尺寸满足107.5*41.50*12mm;
3.光发射性能:总发射功率达到8.3dbm;
4.光接收性能:接收机灵敏度到达-11.5dBm;
5.100G CFP2模块的功耗指标定于&10W
6.工作温度范围指标(-5~+70度)
7.申请相关专利5项以上;
8.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电子元器件。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大饱和磁化强度、高磁导率的铁氧体材料研发;
2.产品内部既窄而厚的电极形成工艺研发,同时防止产品烧结不开裂;
3.从产品结构设计上实现饱和电流提高的技术研发;
4.如何改善超薄产品的烧结弯曲问题;
5.产品制作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及产品的成本最低化。
三、考核指标:
1.推出2520规格叠层电感产品,厚度1.0mm(max)、直流电阻≤80mΩ、饱和电流不低于850mA;
2.研发出厚度≤0.5mm、直流电阻≤80mΩ、饱和电流不低于850mA、其它特性不差于市售2520叠层电感的产品;
3.新研发出的技术可适用于其它大电流的产品线;
4.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
5.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电子元器件。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亚微米/纳米BME陶瓷及电极材料体系设计与气氛烧结工艺技术;
2.亚微米/纳米粉体分散技术和超薄介质流延技术;
3.超微型MLCC结构设计与精密定位加工工艺技术;
4.超微型片式元件端电极加工工艺技术;
5.超微型片式元件编带工艺技术。
三、考核指标:
1.至少推出两款高比容超微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0201规格的容量与耐压值分别不差于: 0.1uF-10V和0.22uF-10V;
2.损耗角正切值:tgδ≤10×10-4;
3.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姆;
4. 适用的频率范围(~6GHz),可适应工作温度范围(-55℃—+125℃),温度特性:-15%≤∆C/C≤+15%(-55℃~85℃);
5.耐电压:2.5×UR,无击穿或飞弧;
6.申请相关专利3项以上;
7.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下一代信息网络。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安全可控服务器体系架构及核心技术,自主设计服务器的基础架构、多处理器主板、高带宽I/O等子系统;
2.研究用户访问控制机制、用户数据安全技术、系统的智能管理和维护技术、智能功耗管理等关键技术;
3.建立高水平的安全可控服务器研发实验和测试环境,建立高端服务器生产线,完善产品设计、检测和质量控制体系;
4.开展安全可控服务器与国产CPU、OS及基础软件的适配、性能优化与容错技术的研究。
三、考核指标:
1.支持4颗龙芯3A2000 64位通用处理器,主频大于1.6Ghz,单颗CPU二级缓存最高支持8MB;
2.自主BIOS设计和源代码级开发技术;
3.8个内存插槽,最大支持扩充到16GB 1600 MHz DDR3 ECC内存;
4.系统实际运行功耗小于270W;
5.可选配置8口RAID卡,256M(3Gb/s)/512M(6Gb/s)高速缓存,支持RAID 0/1/10/5/6/50/60数据保护技术,可选BBU电池模块提供掉电数据保护;
6.系统采用三权分立机制,并提供基于数据机密性和数据完整性的信息隔离,能对抗欺骗和试图旁路安全机制的威胁;
7.支持策略的灵活改变,使用类型增强(TE)、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多级安全技术(MLS)保证系统安全;
8.提供进程级独立安全审计功能,包括提供审计日志、实时报警生成,潜在侵害分析、基于异常检测等;
9.服务器通过公安三所一级安全等级认证,操作系统软件通过四级安全等级认证;
10.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11.项目成功实施后,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四、项目实施期限:2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新材料。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芳纶IV纤维树脂的合成研究,主要包括:聚合单体种类和聚合工艺对聚合物基本单元结构、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物树脂溶解性等的影响;
2.芳纶IV纤维的纺丝生产工艺研究,对比湿法纺丝和干喷-湿法纺丝对纤维原生结构的影响,研究同一纺丝方法下不同纺丝条件对纤维原生结构的控制;
3.芳纶IV纤维的热处理技术研究,对比不同条件热处理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及热力学性能变化;
4.芳纶IV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对比不同表面改性技术对于芳纶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改性芳纶对于复合材料性能提升影响。
三、考核指标:
1.研制建设芳纶IV完整生产线,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现有芳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全面提高20%-30%;
2.芳纶纤维拉伸强度达到34.7cN/dtex,拉伸模量达到1200cN/dtex,热分解温度575℃;
3.项目产业化完成后,纤维年产量50吨,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
4.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一、领域:新材料。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大尺寸液晶显示屏TFT-LCD彩色滤光片关键制程所需的I-线(365纳米)和H-线(405纳米)光源敏感的超高感光灵敏度光起始引发剂研发;
2.大尺寸液晶显示屏TFT-LCD彩色滤光片关键制程所需的纳米级超细单分散颜料的制备和稳定化技术研发;
3.适用于彩色滤光片制程的黑色矩阵和红、黄、蓝、绿彩色光阻的UV辐射固化配方关键材料研发。
三、考核指标:
1.超高感光灵敏度光引发剂在同等条件下比当前巴斯夫标准品(即所谓OXE-02型引发剂)的I-线感光灵敏度在21-阶光楔尺灰阶数标准量度上至少提高4级;
2.单分散颜料数均分布尺寸达到50纳米以下;
3.所制备的适用于彩色滤光片黑色矩阵和红、黄、蓝、绿彩色光阻的UV辐射固化配方关键材料在业界内得到规模化应用;
4.完成不少于20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其中不少于10项进入国际PCT申请,不少于5项进入美国,欧盟,或日本等国家阶段申请;
5.该项目完成时,实现1000万元以上销售。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先进制造。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研发一种先进的、基于激光测距定位技术的、具备自动导航功能的用于智能仓储的物流搬运作业车辆(AGV);
2.开发用于室内复杂空间环境条件下AGV的无路径导航技术以及总线式控制系统;
3.开发用于AGV的低压交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三、考核指标:
1.导航指标:激光导航方式,导航精度±4mm;导航探测角度:360;导航探测距离:70米,在10%反射率下,35米;
2.自动导引车(AGV)运行指标:(1)额定速度:75m/min,空载最大:90m/min;(2)运行停泊精度:±10 mm;(3)转弯半径:2 m (注:指全速情况下);(4)额定承载能力:1000kg;(5)运行路径:非固定性运行路径;
3.安全防护指标:(1)激光安全类别Ⅰ类 极端安全,探测角度360°工作电压24V±25% ,防护等级IP65 ,工作温度 0°~50℃;(2)基于电子地图的监控调度运动规避系统;(3)激光雷达防撞系统;(4)安全边缘防撞系统;
4.申请相关专利5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项以上;
5.项目完成时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一、领域:先进制造。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建立高性能电液混合注塑机主泵伺服控制系统精确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字仿真研究;
2.研发智能化压力-流量控制软件,通过传感检测和智能控制实现不同注塑阶段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的精确控制;
3.对注塑机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智能优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节能率。
三、考核指标:
1.完成电液混合注塑机样机1台,应用示范机5台以上;
2.保压压力闭环控制,稳态误差在±0.5%内;注射速度闭环控制,稳态误差在±1%内;
3.本项目研制的电液混合注塑机比传统液压型注塑机节能60%,可以达到0.3~0.35KWH/Kg;减少注塑周期10~30s;
4.申请相关专利5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项以上;
5.项目完成时新增产值2亿以上,并带动深圳市乃至广东省注塑机生产产业及塑料加工行业实现明显节能、降耗。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一、领域:先进制造。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集成工艺经验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可根据生产工艺灵活设置参数,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焊接;
2.高精度伺服运动控制定位系统的研发,包括伺服定位的硬件及运动控制的软件系统;
3.智能模块化系统设计,包括喷涂、预热、焊接、控制系统,适应不同工艺生产的焊接需求;
4.锡波自动校正系统的研发,包括锡波检测装置及其控制算法;
5.适应各类复杂元器件焊接要求的智能焊接头的研制,包括材质、构造、表面处理方式,以提高智能焊接头的耐高温性与腐蚀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考核指标:
1.定位精度:±0.1mm,重复定位精度:±0.1mm;
2.自由度数:三自由度,各轴最大运动速度:X轴400mm/s、Y轴400mm/s、Z轴100 mm/s;
3.动作频率:小于1 Hz;
4.锡波控制精度:±0.25mm;
5.申请相关技术产品专利10项以上,参与国家标准研制;
6.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先进制造。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光学设计和镜头的研发,研究基于多折射率材料合成镜片的超微型物镜非球面加工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小物镜的像差和畸变;
2.外端套管设计,重点开发插入管的新材料和编制工艺,以及插入管耐磨耐腐蚀性能的设计;
3.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快速三维成像算法以及微小目标的精确标定与测量方法;
4.研发可以任意方向旋转与弯曲的万向控制机构以及可以提高转向控制精度的微调机构。
三、考核指标:
1.插入管采用双层钨丝编织管外径小于6mm,长度2米;
2.探头像素大于40万,视场角80°;
3.三维立体测量:单点三维测距时间小于0.05秒,自动匹配成功率大于90%,测量景深30 - 100mm,深度测量误差不超过3%;
4.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5.项目完成时,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先进制造。
二、主要研究内容:
1.MVR建模、数字模拟和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保证MVR系统能量的最大回用和稳定运行;
2.高速压缩机研制以及相关的新材料和新制造工艺研发,大大降低MVR系统腐蚀速度和制造成本;
3.MVR系统的延伸应用和相关新工艺研发,提升该技术在能量回收领域的应用范围。
三、考核指标:
1.建立广泛和全面MVR数据模型,实时模拟超过5000种工况运行数据;
2.新一代压缩机叶轮和机壳间隙小于20μm;二次蒸汽压缩比不低于2.3倍;压缩机叶轮线速度不低于330米/秒;叶轮转速达到转,压缩机叶轮腐蚀率不超过0.00001m/年;
3.回收蒸汽吨能耗低于12kwh/吨;
4.申请相关技术专利5项以上;
5.项目完成时新增销售额1亿人民币。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带材表面特种连续镀黑铬涂层技术的开发;
2.采用大电流技术与黑铬添加剂(黑铬催化剂)和三价铬稳定剂,实现传统工艺所不能满足宽幅带材的连续性和大规模稳定性的生产要求;
3.宽幅铝带的传动系统、溶液自动管理系统、大电流给电系统与设备自控系统的研发。
三、考核指标:
1.性能指标:吸收率≥96±1%,发射率≤6±1%,耐盐雾实验≥200小时,耐老化实验≥200小时,耐蚀、热湿性>72小时,结合力符合国家标准;
2.产品形态:幅宽≤1000mm整卷,100-1500kg/卷中间覆膜,无变形,内径为500±10mm,外径为<1000mm;
3.申请相关技术专利5项以上;
4.项目完成时实现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一、领域:新能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可重组微功耗双介质嵌入式铝合金箱型结构支撑的微孔热交换系统的研究;
2.外置冷热源与泵送系统集成的关联研究;
3.金属变形、胶体充填和强力连接相结合的密封技术的研究。
三、考核指标:
1.单组9KW--10KW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单个电芯小于5AH;按140串6并排列,最高电压609V,风压2000Pa--3500Pa,风量40m³/min—60m³/min;油压0.03Mpa—0.05Mpa,最大流量30L/min;加热功率不小于2&I300w,风量、流量、加热功率和时间可关联控制;
2.环境温度25℃- 45℃,放电状态:0.3C – 2.5 C放电,测量温度小于55℃;
3.环境温度25℃- 45℃,充电状态:0.5C以下充电,按浅充浅放和低充高放原则,充电电压286V±10V,测量温度不高于50℃;
4.环境温度–20 ℃到–35℃、无负载、不充电状态,电池组表面包覆不大于10mm无源保温层。10小时内可保持电芯外表温度大于–15℃ ;
5.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 不超过400万元。
一、领域:农业与海洋。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载重力、抗台风、抗海浪和耐海水腐蚀能力的浮标研发;
2.海水原位自动采样、水样预处理和水样分配的技术研发;
3.高速、实时、连续、可靠、安全的数据采集和无线通讯技术研发;
4.高效能发电和蓄电及系统节能的技术研发;
5.防生物附着和去附着的技术研发。
三、考核指标:
1.完成浮标式海洋综合监测平台样机的研制;
2.平台基本性能指标:储备浮力不低于3000公斤;抗最高风速36米/秒;抗最大浪高14米;抗最大洋流流速6节(3.4米/秒);可搭载最大50kg的小型化监测仪表;使用寿命5年以上;防撞测试达到五星级以上;
3.海水采样深度不低于5米;
4.无线传输速率:近海大于64kbps;远海大于2kbps;
5.发电功率不低于200瓦;蓄电能力不低于800安时;
6.附着生物清理周期:不低于60天;
7.申请专利不低于5项;
8.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00万元。
一、领域:生态与环境。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污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污泥干化能源的研究,形成系统自主供能良性循环的污泥干化,涉及污泥沼气制备、纯化、发电及干化工艺优化研究;
2.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的研究,通过光伏工程、风楼设计和地热采集发电产热,实现污泥干化;
3.对污泥干化系统中常规能源、清洁能源及保障性能源切换的应用研究,探寻污泥干化过程中多能源的最佳组合;
4.对干化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研究,如土地利用、植树造林、碳化焚烧、以及开发颗粒农用肥等技术的研究;
5.产学研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多能源组合污泥干化技术的技术示范,实地应用多能源组合干化技术及污泥干化后资源化再利用成果,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三、考核指标:
1.开发一套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的污泥干化系统,较传统污泥处理模式节能30%以上,经费节约30%左右;
2.实现污泥处理中的能源优化分配,充分利用生物质能,使污泥沼气能源的利用率在系统中达到20%以上;
3.提高污泥脱水效率,较传统污泥脱水模式含水率下降40%,体积减小50%;
4.选择1个典型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示范,合理的利用清洁能源,为污泥处理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污泥产生与处理的动态平衡;
5.申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著作权3项。提升污泥处理水平,为污泥干化新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四、项目实施期限: 二年。
五、资助金额:400万元。
一、领域:生态与环境。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采用全光度检测法,研究工业废水多参数综合检测技术;
2.研发工业废水多参数一体式在线监测仪,可同时监测工业废水中的COD、氨氮、总磷和重金属等30项指标;
3.研究一体化水质在线综合监测3路以上独立测试系统;
4.根据我国标准检测方法,研发水样蒸馏预处理、吸收检测和水中干扰离子的屏蔽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5.研发抽取试剂精度达到0.1ml的微量取样技术。
三、考核指标:
1.技术指标:
工业废水多参数综合监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业废水多参数一体式在线监测仪可同时监测工业废水中的C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至少5项水质指标,且满足以下要求:
功耗低、占地小、无易损耗探头,运行维护方便;
可平行监测3组以上水样,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水质超标情况;
检测周期:每组水样的检测周期不大于40分钟;
采样周期:在时间间隔(0-9999min)内整点可调;
数据存储:监测数据可自动存储,存储容量不少于10000组。
主要污染物最低检测限、检测精度和重复性均应满足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指标检测要求;
2.项目完成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以上;
3.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00万元。
一、领域:生态与环境。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开发新型生物填料,提高生物床填料层的比表面积;
2.针对不同的市政恶臭废气源,培养驯化相应的生物菌种;
3.研究床体结构改进关键技术,提高技术效率,降低能耗;
4.建立生物膜技术处理市政恶臭废气的最佳条件数据库;
5.重点研究不同处理技术之间的耦合技术,克服单一生物膜技术的局限性。
三、考核指标:
1.新型生物填料的比表面积与常规填料相比,提高50%以上;
2.针对深圳典型市政恶臭废气处理,培养驯化不少于2种高效专用菌种;
3.开发新型生物膜床体结构,能耗降低20%以上,恶臭处理效率提高20%以上;
4.针对生物膜技术处理市政恶臭废气的最佳条件,建立涵盖生物床最佳湿度、温度、pH值、营养液浓度等运行参数的数据库;
5.针对单一生物膜技术的局限性,开发生物膜与其他方法相耦合的技术2项以上,提高处理效果;
6.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7.申请专利3-4项;
8.发表科技论文2-3篇。
四、项目实施期限: 二年。
五、资助金额:400万元。
一、领域:人口与健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确定深圳市医疗机构所需提高的中药制剂品种,并收集相关资料;
2.制定课题研究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3.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具体中药制剂品种进行君臣佐使的处方分析;
4.查询文献资料,对处方中各药味的物质基础进行汇总分析;
5.建立处方中主要药味的真伪鉴别方法。鉴别方法应具有针对性、专属性、可靠性,根据待测成分的理化特性建立鉴别方法。项目包括: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
6.建立药味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检测方法。采用HPLC、GC、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等技术,项目包括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或特性图谱)等;
7.建立药味安全性评价的检测方法,采用HPLC、GC-MS等技术,对现行药典制剂通则下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同时根据品种情况,对制剂中的重金属、农残限量予以考虑,必要时列入检查项。对于处方中含有毒、剧药的必须明确规定限量检查指标;
8.对建立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
9.形成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对医院中药制剂进行安全有效性的全面质量控制。
三、考核指标:
1.完善不少于80%的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品种,汇总各品种的标准草案、起草说明,撰写国内首部市级医院制剂质量标准汇编,填补国内医院制剂质量控制领域的空白;
2.形成深圳市医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提高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使医院中药制剂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提升,实现临床医疗有效率提升50%,配用量提高60%;
3.发表学术论文3~4篇;
4.项目执行期后,实现以专科专病专药提升医院知名度,医院每年实现经济收入超亿元,并逐步实现部分特色中药制剂向新药开发的跨越,实现特色中药医院制剂的产业化大生产。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500万元。
一、领域:医疗卫生。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数字化临床应用模拟:采用数字化技术,模拟复合手术室治疗指征,模拟多阶段动脉闭塞治疗中的联合切开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成型和血管旁路手术,使新系统能提供高危患者所需的治疗新策略;
2.导航系统:研究导航棒系统、无关节臂导航棒系统、显微镜导航系统的协同操作。研究导航系统的三维重建和自动分割;
3.远程会诊系统:创建实时的高清晰影音现场,记录和转播手术室全程影像信息,实现任意伸缩、快进快退、实时存储等效果;
4.远程维护系统:通过远程计算机网络和预警系统,对所有的恒温恒湿净化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手术室其他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和精确维护维修等效果;
5.手术室设备间空间映射:将数字化手术室和复合手术室设备、临床等进行算法转换。
三、考核指标:
1.实时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最先进的H.264算法,支持多种分辨率,可高清晰(1080P@60HZ)记录和转播手术室全程影像信息,支持最多6画面同步录制、全球网络直播和点播;
2.无缝信号融合系统:可整合所有医疗设备输出端口信号,前段信号采集设备具有复合视频、分量、VGA、DVI-I、HDMI、SDI/HD-SDI等各种信号接口,能直接接入各种医疗设备图像,可满足全景摄像机、术野摄像机、内镜、病人监护仪等现场视频与各种医疗设备信号的同步采集、录制、传输;
3.球管和探测器配合系统:DSA球管焦点数≥3个,阳极热容量≥3.375MHU。碘化铯非晶硅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分辨率不低于3.25LP/mm,高速DSA模式速率≥30帧/秒,采集、显示及存储均为1K矩阵,12bit,并具有实时DSA功能;
4.手术室环境控制系统:I级净化(VAV变风量机组)、LED照明(调光调色)、建筑布局(约80平米)、3mmPd当量防辐射、除噪(噪音不大于52dB)、配电(TN-S、IT隔离、UPS电源系统)、智能自控系统(远程监控、在线环境检测);
5.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10名;
6.申请数字化复合手术室专利8个、发表高水平专业论文2篇;
7.数字化复合手术室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并产业化后,每年将实现经济产值5亿元人民币。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00万元。
一、领域:医疗卫生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自适应配药模块开发:自动适应不同封装药品,配药模块可实现药瓶抓取、开启、消毒、定量抽吸、混合等功能,并可进行残留药业检测;
2.废液、废气、废瓶处理与回收和空气净化;
3.专业据库开发:常规癌症治疗的药物配伍知识数据库、配药操作流程数据库;
4.友好的人机交互,并与医院HIS系统无缝对接;
5.实现全自动配液机器人的医院示范及产业化方案。
三、考核指标:
1.按照至少100副实际药方,实现不少于5个规格的安瓿瓶、西林瓶的自动配制,包括条码确认、抓取、开启、消毒、定量抽吸、混合等功能:1) 符合药品配伍知识和操作流程,配药准确率达到100%;2)以2个安瓿瓶、2个西林瓶、1个配药器和1个输液袋为基本配药参考标准,配药速度为9min;3)药品抽吸率达到95%以上;4)开瓶成功率达到99.95% ; 5)
配药环境洁净度达到百级以上;
2.完成核心器件关键技术攻关,形成静脉注射药物的配液机器人商用系统,获得医疗准入证,实现全自动配液机器人在2家以上医院示范应用;
3.申请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4.实现样机产业化量产,在同等技术指标下成本比进口产品低50%以上,项目完成时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300万元。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流行病学调研。选择240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受试者,测基线血脂、Hcy,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加叶酸片、或瑞舒伐他汀钙片。①第一阶段:用药4-8周,比较两组间血脂3项(TC、TG、HDL、LDL)、血浆Hcy水平等指标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②第二阶段:用药12-24个月,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大动脉弹性等指标差异。本研究为瑞舒伐他汀钙叶酸片(简称“瑞叶片”)研发提供临床医学支持;
2.药学研究。(1)质量研究:①确定严格科学的质量标准;②方法学研究和验证;③影响因素试验。(2)处方工艺摸索:筛选确定处方合理、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的制剂处方工艺。(3)稳定性考察:进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4)在GMP条件下完成生产工艺的小试、中试;
3.药理、毒理学研究。(1)药效学研究:建立家兔、大鼠高胆固醇血症+高Hcy血症模型,按1.5类化药要求完成组方合理性实验和主要药效学实验。(2)药代动力学研究:按国家药监局(CFDA)颁布的指导原则进行;(3)毒理学研究:按CFDA颁布的指导原则进行;
4.综述资料。包括立题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总结、说明书、临床研究方案等。
三、考核指标:
1.完成流行病学调研第一阶段研究,证实“瑞叶片”在降脂、降Hcy方面优于瑞舒伐他汀钙片,第二阶段研究进入后期观察;
2.完成“瑞叶片”处方工艺、质量研究等全部药学研究内容,小试、中试产品合格;
3.完成全部药理毒理学研究内容,证实“瑞叶片”的安全性和相对于瑞舒伐他汀钙的优效性;
4.完成综述资料;
5.获得国家药监局(CFDA)的临床前研究的回执,完成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6.产生2-3项国家发明专利。
四、项目实施期限: 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建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制备流程及质量标准,开展对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和冻融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确定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最佳贮藏条件及贮藏有效期;
2.完成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癌试验、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研究等;
3.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研究;
4.通过MRL/lpr狼疮小鼠进行体外动物试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通过Treg细胞、T细胞、DC细胞、B细胞等途径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
三、考核指标:
1.获得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5年稳定性指标,制定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质量标准。CD90、CD105、CD29&95%;CD45、CD34、CD14、HLA-DR&2%;细胞活率&85%;G显带核型分析应为正常核型;具良好的成骨成脂诱导分化潜能;
2.获得第三方GLP实验室安全性评估报告;
3.获得CFDA临床试验研究批文1项;
4.完成I期临床试验研究,申请开展II期临床研究;
5.申请发明专利3-4项;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5篇。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NK-SBN 细胞的构建;
2.NK-SBN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稳定性分析;
3.NK-SBN细胞的大规模培养生产;
4.临床前NK-SBN细胞的药学研究;
5.申报一期临床试验。
三、考核指标:
1.构建稳定表达IL-2和自杀基因的NK-SBN克隆细胞库;
2.完成NK-SBN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IL-2和自杀基因的拷贝数和稳定性;
3.完成NK-SBN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体内抗肿瘤效应及安全性研究、动物体内生物分布的研究;
4.开发大规模无血清悬浮培养和生产NK-SBN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GMP生产工艺,创建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质检和质控标准;
5.申请发明和应用专利各1项;
6.向SFDA申请NK-SBN细胞用于免疫治疗血液肿瘤一期临床试验批件。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从已知的药物靶点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进行创新心血管前体药物研究,完成创新前体药物关键技术研发;
2.按照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1类新药葛根素磷酸酯钠的临床前试验研究工作;
3.探讨创新药物葛根素磷酸酯钠对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
4.进行葛根素磷酸酯钠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完善质量标准等研究;
5.按1类新药要求进行葛根素磷酸酯钠的安全性评价;
6.将研究结果汇总形成葛根素磷酸酯钠临床试验申报资料。
三、考核指标:
1.解决前体药物研发的共性技术问题,开展2个创新前体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2.获得国家食药监局1类新药葛根素磷酸酯钠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3.发明专利授权1篇以上,申请专利3项以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一、领域:生物医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考察胰岛新生多肽在UW保存液中低温冻融稳定性,预测未来使用过程中溶液的稳定性;
2.优化胰岛新生多肽在UW保存液的浓度,以胰岛细胞功能包括胰岛素合成、胰岛素分泌能力、胰岛细胞数量、对糖刺激的反应等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
3.新型保存技术用于胰腺灌洗、保存及运输等多过程保护的观察,以常规保存液作对照,评价体外胰岛功能及保存时间的延长等指标;
4.人/猪混合胰岛移植保护实验,检测新型保存技术在不同种属、不同比率的胰岛移植治疗中的功效;
5.糖尿病鼠胰岛移植保护实验,利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新型保存技术改善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中的功效;
6.临床移植应用,观察和测评移植后胰岛存活率及胰岛功能的提高、病人疗效的改善等功效。
三、考核指标:
1.获得胰岛移植保存液新产品,保存液规格为1000ml/瓶,所用胰岛新生多肽纯度不低于90%;
2.形成一项新型移植胰岛保护技术,使之用于不同种属动物,包括猪与人之间胰岛移植的使用率达到50%;
3.胰腺高活性胰岛分离收获率提高20-30%;
4.移植胰岛的体内存活率提高10-20%,提高糖尿病治疗有效率超过30%;
5.申请专利2-3项,发表论文3-5篇。
四、项目实施期限: 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一、领域:生物育种。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基于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在中度镉污染土地上进行筛选,获得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材料镉吸收能力数据,筛选出拒镉吸收水稻种质资源及超吸镉水稻种质资源,并构建分离群体;
2.对收集和构建的自然群体和分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分析,并利用GWAS技术和图位克隆,QTL技术等进行拒镉基因定位,最终获得阻断镉吸收的拒镉基因所在位点,并进行专利保护;
3.通过杂交及回交技术将定位的拒镉基因导入当前主流超级稻亲本,基于水稻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实现快速而定向的标记辅助回交,快速获得能够在镉污染区域种植的超级稻新品系。
三、考核指标:
1.收集1000份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并搭建其基因型数据库;
2.定位3个以上拒镉基因位点及其连锁分子标记;
3.完善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开发一套水稻分子选育标准技术流程;
4.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专利5项以上;
5.培育拒镉超级稻新品系2个以上,为解决镉污染区水稻种植难题提供新生物材料和技术手段;
6.拒镉水稻新品系推广并形成经济效益。
四、项目实施期限:二年。
五、资助金额:450万元。
注:我委2012年以来的各业务系统使用统一的用户账号。如贵司是第一次办理我委业务,请先。
访问计数:
注:我委2012年以来的各业务系统使用统一的用户账号。如贵司是第一次办理我委业务,请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