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2015德国大师赛三大赛是什么

斯诺克外卡塞和资格赛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斯诺克外卡塞和资格赛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员参加的各类比赛是要看自己临时世界排名的。资格赛则是排名靠后的球员先挑战前16或32。一般情况没有外卡赛,外卡赛一般是给主办地或国家面子增加的机会,谁盛谁就进入正赛,世界前16位一档,前32位一档(包括前16)。有些比赛前十六或前三十二名的是可以直接参加的
资格赛是一般指在某项赛事中,世界排名前16名的选手直接晋级正赛,不需要任何的资格赛,16名以外的选手就需要根据排名的不同需要打不同场次的资格赛才能参加比赛。外卡赛是一般指在某项赛事中,赛事主办方或者斯诺克官方把一些参赛名额发给一些表现好的但是不在世界前16名的选手,一般本土选手持外卡参赛的多数。
在本赛季之前共有96名职业球员,大型排名赛如中国赛德国赛英锦赛等正赛的32名参赛选手都需要通过资格赛选出16名非种子选手,资格赛分三到四轮,世界排名十六名开外的选手参加,第一轮之后每轮资格赛都有种子选手,通过资格赛的非种子选手将与世界排名前十六的种子选手参加正赛。而外卡赛是由通过资格赛的非种子选手中排名最低的八位与世界台联分配给大型排名赛东道主及其他国家的八名未通过资格赛的职业选手或非职业选手参加(即外卡球员),外卡赛的胜者进入正赛,外卡名额是由东道主决定发放的,只有非英国大型排名赛才有外卡赛,05年中国公开赛丁俊晖就是持外卡参赛并夺冠创造外卡球员夺冠的史上第一人,虽然外卡赛不是正赛,但都是与正赛一起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斯诺克世锦赛还有外围赛,外围赛是由非职业选手报名参加,通过四轮选拔选出两个与职业球手一起参加世锦赛资格赛的名额。今年开始德国赛和威尔士赛都进行改版,所有职业球手包括前十六都要参加资格赛,这种资格赛共两轮,但是大腕球手的资格赛都与正赛一起进行,明年开始除上海赛英锦赛和世锦赛其他所有大赛都要实行这种赛制,职业球手增至128人。纯手打望采纳
资格赛是所有世界排名16位以后的选手依次胜利晋级。前16直接打16强比赛。外卡是每次比赛,国际台联给某些表现特别优秀排名比较靠后一点的球员以参赛资格,以免打很多资格赛.
中文的「外卡」二字其实是外来语,就是「Wild Card」的直译,即「另外一张决赛或季后赛门票」的 意思。就是额外名额、奖励名额、邀请名额的总称,是没有进入正赛,而被邀请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的手续!
外卡是向那些本来没有资格参加比赛的优秀选手发出的,持有外卡就可以参加比赛了。由比赛的主办单 位颁发或邀请一位或多位球员参加比赛时,无须依照排名顺序可直接参加会内赛或会外赛的资格。这些机 会通常给予排名还不够高的年轻球员,或是来不及报名的明星球员。有时候是发给不太发达的地区,有时 候也会发给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参加预选赛的著名选手。从1997年开始,澳网公开赛每年向亚洲提供男 女各一张单打外卡,但此前的规定是如果一名球员世界排名在前200位之内,而且该国没有直接参加正选 赛的球员,则该球员有机会获得外卡。从1997年以来,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和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 都有球员获得过外卡。 由于世界职业排名赛关系到球手的职业积分排名,
因而为了保护正式途径参赛球手的利益,没有通过预选赛被邀请参加本赛的外卡球手是不能获得积分 的。
资格赛是世界16后的选手依次胜利晋级。前16直接打16强比赛。而外卡是每次比赛,国际台联给某些表现特别优秀的球员&排名比较靠后一点&以参赛资格&免打很多资格赛&比如2005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就是持外卡。主要是中国台联的特许加上资格赛风险特别大。但是持外卡无比赛奖金。 参考资料:丁俊晖自传《我十八岁的冠军路》
其他类似问题
斯诺克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扫描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方式2:免费发送短信到手机
此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保证您的手机号安全不被泄露
下载APP到本机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2014斯诺克德国大师赛第三轮 特鲁姆普VS墨菲 全场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300字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网易前方报道
报道斯诺克多年的英国资深媒体人在惊叹比赛戏剧性的同时亦肯定了丁俊晖在输
关注世界诸强
关注中国军团
关注丁俊晖
半决赛&决赛
您如何看待塞尔比逆袭火箭夺冠?
塞尔比准劳模付出终有回报。
塞尔比状态惊人。
奥沙利文自身失误过多。
奥沙利文不重视对手。
斯诺克进入80后时代。
网易独家策划
在斯诺克世锦赛历史上,有多少纪录值得我们记忆,冠军次数、单杆过百数、闪电147、决赛百分百胜率……这都是一个职业斯诺克球员伟大的体现,而缔造纪录的亨德利和奥沙利文等球员,如同王冠上的明珠,与他们的纪录一样璀璨夺目。
世锦赛决赛百分百胜率 罗尼-奥沙利文
奥沙利文分别于、和2013年打进决赛,火箭保持了在世锦赛决赛百分百的胜率,无论球王戴维斯、皇帝亨德利、巫师希金斯还是金左手威廉姆斯都没有做到。
http://img4./photo/-17/9Q25V0H4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0H40AQ50005.jpg
世锦赛夺冠次数最多 乔-戴维斯
斯诺克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选手的是乔-戴维斯,年间连续15次问鼎,不过近代夺冠次数最多的选手是亨德利,七次夺得冠军,史蒂夫-戴维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六度夺冠。
http://img3./photo/-17/9Q25UVQ2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UVQ2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年轻冠军 斯蒂芬-亨德利
世锦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是斯蒂芬-亨德利,1990年决赛18-12击败吉米-怀特,夺冠时年仅21岁106天。
http://img4./photo/-17/9Q25VGRI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GRI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年长冠军 雷-里尔顿
1978年世锦赛决战雷-里尔顿击败佩里埃-曼斯,45岁零203天的时候加冕了1978年世锦赛冠军,成为惟一一名40岁以上还能夺得世锦赛奖杯的球员。
http://img3./photo/-17/9Q25VFBR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FBR0AQ50005.jpg
世锦赛最长连冠 斯蒂芬-亨德利五连冠
亨德利在上世纪90年代缔造了新的王朝,1990年首次加冕,1992-96年完成5连冠的伟业,目前看起来难以被超越,甚至亨德利5连冠之后,直到去年奥沙利文才完成卫冕。
http://img3./photo/-17/9Q25VA0S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A0S0AQ50005.jpg
世锦赛决赛最悬殊比分 史蒂夫-戴维斯
1989年世锦赛决战,史蒂夫-戴维斯以18-3的悬殊比分横扫约翰-帕洛特,这个比分让人很难联想到发生在世锦赛决战较量。
http://img3./photo/-17/9Q25V30V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30V0AQ50005.jpg
世锦赛决赛悬殊最小比分 丹尼斯-泰勒
1985年丹尼斯-泰勒以18-17险胜史蒂夫-戴维斯夺冠,这绝对是世锦赛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决赛,两人不仅打到决胜局,最后一局双方抢黑球定胜负,泰勒包握住机会夺冠。
http://img4./photo/-17/9Q25V13V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13V0AQ50005.jpg
世锦赛首个147满分杆创造者 克里夫-桑本
世界锦标赛历史上首个147分满杆是由克里夫-桑本在1983年完成,亨德利和奥沙利文在世锦赛上均三次轰出满分杆,并列排在第一,此外,吉米-怀特、马克-威廉姆斯和阿里-卡特都打过一次147。
http://img3./photo/-17/9Q25V7BD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7BD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快满分杆创造者 罗尼-奥沙利文
世锦赛最快满分杆是由罗尼-奥沙利文1997年打出的,时间为5分20秒,这一最快纪录迄今无人超越,也被视为最难打破的斯诺克纪录之一。
http://img3./photo/-17/9Q25VAUN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AUN0AQ50005.jpg
世锦赛史上单杆过百最多 罗尼-奥沙利文
当2013年世锦赛结束后,奥沙利文在世锦赛上总共完成130杆单杆过百,成为史上首位突破130杆大关选手。值得一提的是,已经退役的亨德利在克鲁斯堡打出124次单杆过百,还有111杆的希金斯,除此之外,还没有球员能完成60杆以上过百。
http://img3./photo/-17/9Q25V6KU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6KU0AQ50005.jpg
世锦赛决赛最多单杆过百 罗尼-奥沙利文
1997年亨德利、1998年希金斯和2000年史蒂文斯都在决赛中完成5次单杆过百,而2013年决赛奥沙利文对阵霍金斯完成单杆113、100、103、106、133和124六杆过百,成为了史上在单届世界锦标赛决赛完成过百最多的球手。
http://img4./photo/-17/9Q25V.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jpg
世锦赛连续参加正赛纪录 斯蒂芬-亨德利
亨德利1985年转入职业当赛季打进世锦赛正赛,到2012年连续27年征战世锦赛正赛,创造了一项无与伦比纪录。即使球王戴维斯虽然参赛30次,可年缺席正赛。
http://img4./photo/-17/9Q25V4KQ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4KQ0AQ50005.jpg
世锦赛最长不败纪录 斯蒂芬-亨德利
世锦赛的最长不败纪录也是由亨德利保持,“皇帝”从1992-96年完成五连冠,1997年也打进决赛,但输给达赫迪,不败纪录才被终止。
http://img3./photo/-17/9Q25V8CQ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8CQ0AQ50005.jpg
世锦赛第1000局胜利 斯蒂芬-亨德利
2009年世锦赛亨德利对阵丁俊晖,第18局单杆140分拿下胜利,这局胜利是亨德利在克鲁斯堡世锦赛的赛场上赢得的第1000局胜利,历史上只有5名球员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另外四人分别是戴维斯、里尔顿、格里菲斯和泰勒。
http://img3./photo/-17/9Q25UUTQ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UUTQ0AQ50005.jpg
世锦赛惟一“全满贯”选手 肯-达赫迪
1989年达赫迪赢得了世界业余锦标赛冠军,同年还获得了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1997年世锦赛决战击败亨德利,从而成为第一位赢得U21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业余锦标赛和世锦赛冠军选手。
http://img4./photo/-17/9Q25V7VQ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7VQ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冷门夺冠 乔-约翰森
乔-约翰森在1986年夺冠,当时他是在1赔150的赔率下爆冷夺冠,还有特里-格里菲斯,1979年夺冠时才是转为职业选手第二个赛季。
http://img3./photo/-17/9Q261R7B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61R7B0AQ50005.jpg
世锦赛最悬殊比分创造者 约翰-帕洛特
因为世锦赛是长局赛制想让对手吞蛋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帕洛特做到了,1992年世锦赛首轮10-0零封艾迪-查尔顿,这也是世锦赛历史上惟一一次零封。
http://img4./photo/-17/9Q25VHUV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HUV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失意球员 吉米-怀特(右)
吉米-怀特6次晋级决赛,最终都功亏一篑,&nbsp他分别在、年都是输给了亨德利,其中1994年仅以17-18的微弱劣势负于对手。
http://img3./photo/-17/9Q25VHM3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HM3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年轻参赛球员 卢卡-布雷切尔
2012年世锦赛比利时天才球员布雷切尔战胜马克-金跻身正赛,以17岁零36天的年龄刷新了亨德利创造的纪录,成为世锦赛正赛最年轻选手,此外,布雷切尔还是史上最年轻的单杆过百者。
http://img4./photo/-17/9Q25VGAM0AQ50005.jpg
http://img4./photo/-17/t_9Q25VGAM0AQ50005.jpg
世锦赛最年长参赛球员 弗雷德-戴维斯
1984年世锦赛,弗雷德-戴维斯最后一次出现在了克鲁斯堡的赛场上,此时他的年龄已经是70岁零8个月了,尽管首轮败北,但弗雷德的出现本身就是奇迹。
http://img4./photo/-17/9Q25VETT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ETT0AQ50005.jpg
世锦赛最长耗时纪录 马奎尔VS马克-金
2009年世锦赛马奎尔1/8决赛对阵马克-金,两人在比赛的第二局里上演了世锦赛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单局比赛,共耗时1小时15分,原耗时最长纪录是由艾伯顿和多特保持的,两人在2006年决赛的第27局用去了74分零8秒。
http://img4./photo/-17/9Q25V.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jpg
世锦赛排名最低冠军 肖恩-墨菲
世界锦标赛历史上排名最低的冠军是2005年的冠军肖恩-墨菲,夺冠前临时世界排名第48位,墨菲18-16战胜马修-史蒂文斯。
http://img4./photo/-17/9Q25V4UV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4UV0AQ50005.jpg
世锦赛三位英国本土之外冠军
世锦赛历史上仅有三位非英国冠军选手,分别是1980年冠军加拿大人克里夫-桑本、1997年冠军来自爱尔兰肯-达赫迪,2010年冠军澳大利亚球员尼尔-罗伯逊。
http://img4./photo/-17/9Q25V5QQ0AQ50005.jpg
http://img3./photo/-17/t_9Q25V5QQ0AQ50005.jpg
关注丁俊晖
关注中国军团
关注世界诸强
赛事专题回顾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编辑:曹立峤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英国聚三大赛成斯诺克圣地 亚洲崛起中国重镇_第九届广州国际台球及配套设施展 广州国际台球展
广州台球展
台球博览会
台球用品展
台球器材展
英国聚三大赛成斯诺克圣地 亚洲崛起中国重镇
日,斯诺克大师赛就将在伦敦开幕。相比这项在英伦三岛举办的传统赛事,由于近几年国际台联将重心越来越偏向亚洲,从而诞生了许多新兴的排名赛事,而随着东方文化的加入,也让斯诺克这项运动在东方多了一番别样的风情。对此,本报特意找到一位世界斯诺克新闻官,作为几乎所有世界斯诺克大赛都会亲临现场的中国人,他眼中的各地赛事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专题撰稿/太成哲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西方到东方,斯诺克职业巡回赛正迈开脚步走向地球的各个角落。世界冠军肖恩&墨菲在获得作为邀请赛举行的巴西大师赛冠军后说:&我们是&世界斯诺克&,我们就是要去世界各地工作。&
  英伦三岛
  作为斯诺克运动繁荣兴盛的母壤,英国仍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积淀。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多年来主导的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三项顶尖赛事中,英伦三岛的观众可以在全面欣赏赛事的同时享受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豪华的世界冠军解说团队、多年来设计磨合留下的人性化赛场、丰富有趣的电视专题节目&&其中最后一点对于一项运动的推广和传播尤为重要。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不见得都是斯诺克的铁杆粉丝,但普通观众在了解某位球员的身世背景、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等信息后会对其产生额外的关注,甚至更加希望这位选手在比赛中获胜。
  当前,职业斯诺克赛事在英国本土的播出不仅限于BBC和天空体育等具有斯诺克传统的电视媒介,今年iTV电视台凭借&冠中冠&邀请赛获得了喜人的收视率。在&冠中冠&播出间隙,iTV还重放了1982年史蒂夫&戴维斯在拉达经典赛中打出的史上第一杆147的全程,并找出上世纪80年代末亨得利的一系列采访片段做成集锦以飨观众。这些斯诺克运动在英国本土独有的宝贵&遗产&仍然在不断激励着新一代球迷们。
  澳大利亚
  与英国存在历史渊源的澳大利亚,曾经出产过艾迪&查尔顿等优秀职业选手,但尼尔&罗伯逊夺得世锦赛冠军并坐上世界排名第一宝座,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澳大利亚公开赛&这一世界积分排名赛。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举办的三年来,很多顶尖高手因路途遥远而积分奖金并不可观借故&逃赛&,但不可否认这里诞生了三位货真价实的冠军,而球员们也享受着来到南半球的每一刻。
  赛事承办地本迪戈是一座因淘金热兴起的矿业小城,这里仅有十余万的人口,由于历史原因坐落着一片中式南方园林风格的&金龙博物馆&。球员们被安排在类似汽车旅馆的几家酒店分散住下,每天由推广商的员工兼做司机接送往返赛场。在2013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中,更多的球员愿意加入到观光者的行列中,携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在比赛之余领略维多利亚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魔术师&墨菲虽然在第二轮就输掉了比赛,但他立刻转战解说席为接下来数天的电视转播增光添彩,堪称斯诺克运动的形象大使与劳动模范。由于三年合同到期,澳大利亚公开赛是否会在2014年以更高的积分和奖金华丽回归,还要看当地新一届政府的态度。
  如果说澳大利亚公开赛称得上&传统的国家、新的赛事&,那么印度公开赛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印度的&传统&可谓悠久,斯诺克运动19世纪中叶便诞生于此。主办方常用的一句话:斯诺克回家了。印度公开赛的设立直接得益于两位印度职业球员近两年来的上佳表现,他们在当地都是如同在中国一样的英雄人物,而他们在印度都享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响亮雅号&&多次世界英式比利冠军潘卡基&阿德瓦尼被称作&Golden Boy(黄金男孩)&,而今年在世界运动会中勇夺桂冠的阿迪亚&梅塔则是&Mr. Snooker(斯诺克先生)&。
  直接设置在酒店内的赛场为一切工作提供了便利,热情的当地观众几乎每天都将赛场坐满,他们不但支持本土选手,而且为罗伯逊、希金斯等顶尖高手献上热情的掌声。丁俊晖在当地关注度颇高,记者们对他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首次来到印度的积分排名赛亦遭遇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观众们对于观赛礼仪还不熟悉,干扰比赛进程的走动、拍照时有发生。不过球员们在理解的同时为项目的推广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每天都有球员做客解说席,某些选手甚至将自己解说比赛的录像带回英国做纪念品。
  当前,斯诺克运动在世界多地展开复兴高潮,德国无疑已经成为这项运动在欧洲大陆的核心地域。
  自从欧洲体育频道开始大量直播斯诺克赛事,德国的斯诺克市场在过去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0年前,斯诺克在德国还是一项鲜人问津的运动;现在,斯诺克是这里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拥有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量的现场观众。在柏林举办的德国大师赛赛场拥有2500个座位,每天都是爆满的;欧洲巡回赛系列也非常成功。
  德国人对于斯诺克赛事的狂热与世界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他们会从全国的各个角落涌到柏林,而正是这一点让球员们觉得非常享受.为欧洲体育的斯诺克节目做德语解说评论的知名播音员罗尔夫&卡尔布为这一成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点评亦发人深思:&斯诺克迎合了德国民众的一种需求。现代生活的一切似乎都是快节奏的&&而斯诺克是冷静的。现在我们德国并没有很好的球员,但现在的一切更加&健康&。上世纪80年代,在贝克尔与格拉芙的影响下大家突然开始热衷于网球。但这种热潮对于运动本身的依赖并不大,而是由运动员的个性带来的,很快就消散了。&毋庸置疑,德国出产自己的顶尖职业球员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如今大型排名赛数量已经增至5场的中国,这里已经可以算是&斯诺克重镇&。自丁俊晖2005年以外卡选手身份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以来,斯诺克运动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范围内迅速成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至11月间的三站赛事全部由亚洲选手参与冠亚军争夺,丁俊晖亦成就了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三连冠佳绩。直到2009年,职业斯诺克历史上只有一场发生在两位非英籍球员之间的排名赛决赛。我的英国同事伊万&赫硕维茨从2002年起担任世界斯诺克新闻官,他在英锦赛秩序册的《Rise of the Asians(亚洲的崛起)》一文中感叹道:&在5年前,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貌似很小;而在10年前,完全没人能想到这一情景。&
TEL:(+86-020)
FAX:(+86-020)台球群星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斯诺克大师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