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解放运动与王蒙徽简历王蒙徽简历艺术创新》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拟解决的问题怎么写啊

收集到的对我文字的评论——永远的感恩与激励
&&&&&&&&&&&
&&&&&&&&&&&&&&&&&&&&&&&&&&&&
浅读姚育明的空碗
作者:良窗淡月
一本书,看到后怕却又无法割舍,这是第一次。姚育明的《手托一只空碗》就是这样一本魔幻般的书,许是因为从来未真正接触过佛学,所以它于我而言,来得过于突然,过于凶猛,以至于在看了一半后,终敌不过整夜梦境里可怕的尸体和流满鲜血的牛的身影,诚惶诚恐地将它埋进书架。中间经历汶川地震,当死亡一次次铁蹄般残酷而疯狂地踢进视线,眼泪的咸涩已将伤痕以一种混浊的色彩毫不犹豫地烙进眼底。终于明白了人为什么越老思想会越沉静而眼睛却越来越混浊。眼睛是伤口,天生的伤口,姚育明的解释独特而又合乎情理。这个充满臆想和智慧的女人,她无处不在的思考让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向她走近。
童年有着臆想应该不算怪异,很多人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会对着冒着水泡的一大锅开水,想着它突然升腾出一个神仙似的妹妹,飘然来到身边,甜甜地笑着,为陪自己玩而来。但很少有小朋友会像姚育明一样能臆想出磷火妹妹及妖怪弟弟,她克服恐惧的能力或是说她对未知世界的思考从小胜过常人。环境造就人,白坟山上披头散发却有着一双精光四射眼睛的老太婆,梅陇公墓的掘墓人以及那些她过早闻到的“阴间的味道”,所有这些促使她的思维自小就绵延进了生与死的边缘。
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无疑是美丽又充满诱惑的,无论它带着怎样的色彩、忧伤抑或是不可避免的恐惧。中国佛教的精髓无缘收获,也不刻意追随,但一些鲜活的思考却永远愿意共享,取其共鸣处,点化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的死穴,以便略微活得轻灵。
姚育明的空碗里缀满点点滴滴闪烁其中翼翼生辉的思想,透过琐碎又具体、缥缈又真实的文字,透过朴实又直指本性的画面,向读者尾尾描绘生之痛以及生之美。她用那双握着柔软毛衣却感受死亡之坚硬的手,告诉我们再聪明自信的人也无法控制飞奔而来的生命无常。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窗口必然要遭受风雨的侵蚀,所以,所有眼睛里都有着伤痛,所有人的梦境里不可能永远只有欢笑而没有哭泣。人生是个悲伤的旅程,在这个旅程里,我们无法像得道的佛徒一样看透尘世,不以为痛苦是痛苦,不以为悲伤是悲伤,不以为肮脏是肮脏,我们没有超凡脱俗的能力去超越伤口的束缚,但至少,我们可以去相信一些纯真,如作者笔下醉人的草香、含情的鲜花。让它们洋溢在心灵的空间里,净化一方天地,安放我们的思想。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尽可能地去化解而不是去制造更多的悲与痛。
“一失人身就是万古长夜,比起猫狗之类,做人是多么地不易。当你痛苦地舍弃了自己,悲伤就像大石头一样,砸伤了你的亲朋好友。包括一个无足轻重的我。”且不去管这句话带有多少信仰,她对生的坚持却作出了最为柔韧婉转的回答。第一次听到这种见地时很是震惊,当时被告知要投胎为人有如一根浮木在翻腾的大海穿过什么孔,原话已记不详细了,但接收到的信息却是非常明确,就是为人很难,不小心就成了动物类了,之后持续好长时间里一直闷头闷脑地权衡此事,一如姚育明当年闷头闷脑地想一些道理并不辞辛劳地加以验证一样,如今读完《空碗》,答案自然又清晰了几分。尽管活着不尽如人意,但还是情愿为人。尽管生命的终级是死亡,但我们还应该要更为珍惜这过程。就像鲜花,美到极致,也就优伤到蚀骨,但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美丽。
可以不用懂得什么是灵魂什么是三界,但通过《空碗》,和那么一双犀利又幻化的眼睛作一次交流。那些细腻的情感和空灵的思想,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不遗憾不能像佛徒一样拥有第三只清静的妙眼,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智慧和道理来试图让心平静、坦然,当我们不用再对自己发问:“活着干吗呢?”“我是什么?”之时,我们便可以更为从容地理解生存的意义并懂得付出与包容。也许我们也可以不再以怪异的眼光去注视妖怪弟弟狭长的眼睛在扁扁的眼眶中如何骨碌碌地从深处滚来,又骨碌碌地滚回去......
&& “若共吃一锅美食,门里、门外有些什么区别?施主、受者又分什么贵贱?”
共享一片天地,悲欢得失,喜怒哀乐,世界大同,活得精彩与否,岂不全在各人?
一只空碗,一本书,一世人生,其内容和结果,又如何相同?
&&&&&&&&&&&&&&&&&&&&&&&&&&&
《一首诗·一个世界》&
作者:火与刀
    一次偶然,我在《王蒙读书》里,看到王蒙先生对《上海文学》编辑姚育明散文丛书写的序言。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名人作序,可能有自己一些失之偏颇的想法在其中。因此我对王蒙先生的序言,没有太多留意。
首先让我振奋,让我为之感动并一连几天都沉浸其中的,是姚育明——这个性灵女子的奇异美文:&
  &“我这里一想,比如想一只苹果,苹果就从那枝上结出来了;我这里一看,比如看云后的太阳,太阳就冒出来了;我这里一跳,比如跳动双脚,山那边就有回答了;我这里一睡,比如睡得没有知觉,知觉便到了月球上了;我这里微微一动,大千世界便有了动静。我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一个星期的学习和生活,我为此荒废了大部分时间。太多时候,我在校园的篱墙边,独自回味那些跳动的文字,独自思考文字背后,蕴藏的很多值得珍藏的宝贝。就好象在翠绿的密林中,阳光斑驳点点地拨撒在各个角落,绿色的、明朗的,充满了朝气和希望!&
  &这些闪烁着灵性色彩的语言,跳跃在我面前。好象幻化的精灵,造成一个崭新的世界。精灵所到之处,精彩无处不在!我看到童话里的女孩,她有丑小鸭似的淡淡的忧伤,也有心中一点点童稚的欲望。她始终是一个理想的代言,在山山水水的大千世界,她渴望“天人合一”的至圣境界。她和自然,世界的瑰丽广袤和她个体生命的存在,已经构成一张绚丽的网,已经构成一个系统性的联合。这个童话里的女孩,世界在她眼中,简约单纯得让人无法想象,以至于她一“想”,“世界就有了动静”,地球为她旋转。&
  &“我这里微微一动,大千世界便有了动静。我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起初,我会将她和“女权”联系起来,我会认为这个女人,有强烈的权利欲,她是不是渴望控制并驾驭整个人类?好象希拉里企图称雄美国一般。然而后来转念,却发现童话里的女孩,那一颗单纯朴素的心灵。她原来是以这样一颗灵魂,追求精神层面的理想境界。“苹果”、“太阳”、“山川”、“月球”……她愉快地流连忘返在这种“幻化的世界”里。在这个未曾被玷污,未曾被亏负的世界,女孩顿时觉得这是她理想的,是她一直在寻找的境界。因此,她渴求自己的生命,能够与日月同辉,她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在这个幻化的精灵的舞蹈中,在这个童话里的女孩的跳跃中,我和知己重逢。我看到了《小王子》的童稚、童趣和一丝淡淡的凄美;我也看到了陶渊明的归隐情结。同样是在一个季节,在一个同样的日子,我先后遇到两位幻界中的“朋友”。他们是精灵,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的天真、淳朴、博爱、和理想,带给我很多思考和感动。我们永远不可能面对面。我现在知道“理念世界”是何等真实的存在着。我不止一次地在梦中与他们攀谈。在月球上那一片奇异缥缈的世界。我甚至有一种假想,我希望参加他们月球世界的魅力婚礼。&
  &每一个生命,在造物主眼里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几乎所有作家都失去一种圣洁的操守。惟独姚育明,她发掘到真、善、美依旧是人们渴望的中心主题,时代的变迁无法改变人心对美的向往,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对美的表达方式会随之改变。我联想到在星斗的夜幕下,姚女士写作这些文字的心灵,该是何等纯洁和透明,任何一粒微尘,都会破坏作家心中的灵感。好象一条长流的河,一直灌溉至宇宙银河系。&
  &当正视现实的时候,为了生存疲于奔命的年代,为了一块面包而理想殒灭的时代,我们还有幸读到这一段洁净的文字。它内中的光芒以及展示的另一个世界,让我们的眼目终于可以稍微向上,向上会看到新的风景和泉源。&
  &这是一个超越的境界。&
  &“我这里一想,比如想一只苹果,苹果就从那枝上结出来了;我这里一看,比如看云后的太阳,太阳就冒出来了;我这里一跳,比如跳动双脚,山那边就有回答了;我这里一睡,比如睡得没有知觉,知觉便到了月球上了;我这里微微一动,大千世界便有了动静。我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觉察到,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另一种睡》作者姚育明是一个“生活在幻界”的女人,并且“永远不老”。她的文章中充满了探究、追索、不依不饶的精神,她常常说梦,不觉得荒诞。她还说一些司空见惯的、杂乱无章的人间百态,不停地用她的笔追问,打破沙锅,问到生命的本质上。如被她揭开本质以后暴露的真相颠覆了常人所认的公理时,姚育明终于露出顽皮的笑容:瞧,世事不经细想吧!
姚育明是很认真的人,却常常出人意料地制造出幽默效果来,这完全是由于她的本性质朴如婴儿,在别人是矫揉造作,换了她则是可爱。家里有了这样的女人,珍宝就不需要了。
小姚的书是自己插图的,这些抽象的线条,仿佛绘画大师米罗重生,牵着她的手画的,令人惊讶不已。
「另一種睡」裡有禪味
 有一種說法,中華民族是具有藝術天性、擅長審美思維的民族,因此,用直覺感悟的方式來把握本質真理,被推崇為最高級的認知方式。直覺感悟,類似於藝術創作中的靈感,當其降臨,突如其來,雪亮一片,思維活動剎那間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事後回顧這一過程,往往得意忘言。當其一定要形諸語言文字時,常常只得借助於形象。此形象,或者是觸發感悟的一件事物、一個情景、一句話頭、一綹思緒,這可以稱之為「觸機式」;或者是與感悟到的真理有某種相似之處的形象,這可以稱之為「比喻式」。觸機式類似於中國古代詩歌中的「興」的手法,比喻式則自然與「比」相似;而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深入到本質層面,則可與「賦」的手法相應來看。賦比興是兩千多年前就概括總結出來的中國詩歌三種基本敘述法,而古人作詩歷來是更注重比興,也許可以證明中華民族確以審美思維為擅長。千百年來為文人所重的禪味,就是悟道之人用比興手法來顯露自己的內心境界,以與人交流、共享。
 姚育明的散文集《另一種睡》,是我所讀到的最具禪味的一本書。難怪王蒙如此激賞她的文字,在這套「海上明月」叢書的總「序」中,一上來就說:「我真想拿它(《幻界遊戲》中的一段話)做我的一本什麼書的序。」他所引的那段話的確是好,好得像是出自紀伯倫、黑塞那樣的大家的手筆,而書中像這樣的珠璣般晶瑩發光的句子還有不少。然而,禪味可以通過這樣的妙語睿句來表達,但妙語睿句再多卻不一定有禪味,還可能離禪味更遠。當然,非常雄辯的文字、大氣磅礡的文字,也都是好文字,但比起空靈灑脫、意蘊無窮的文字來,或許更容易用功夫去鑄成,而後者卻是一種自然流露,一種水到渠成,一種可預而不可求。
 印象中,書中很少有「禪」、「禪味」這樣的字眼,但它與那些高舉「禪」的大旗,大談特談、縱談橫談,宏觀談微觀談、專家談門外漢談的談「禪」的書比起來,倒好像與禪更親近。她到外地住店,一連幾天熱水龍頭裡放出的都是冷水,洗不成澡,結果原來是龍頭上的標誌貼反了,「服務小姐」比我還要奇怪:「總共就兩隻龍頭,不是這隻就是那隻,你怎麼不打開試試?」她由此想到,「有時,斷文識字反而有害」。(《非此即彼》)。
 她回憶十八歲至二十四歲在黑龍江呼瑪縣度過的歲月,尤難忘碼頭邊「一個充滿魅力的背影」。「我忍不住走到她的正面,看到的卻是位滿臉皺紋的老太太。當時我驚呆了,一個連背影都這樣年輕健康的老太太會有著怎樣的內心?她使我感到慚愧。」由此她發揮道:「剔除所有的歷史、政治因素,青春總是值得讚美的,它的生氣勃勃是任何困境所壓不倒的。」(《青春感懷》)。
 姚育明文中的觸機與理性結論之間總有一段跳躍,讀者的思維在隨著她的敘述輕快地一跳而上時,也領略到感悟的愉悅,這就是「禪樂」吧?
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和平,却为什么一直不能和平?
从此话题,忽然就又想起了前些天读过的姚育明居士的散文集《手托一只空碗》其中的一篇。写一个杀牛人,一生因杀牛太多,而晚景悲凉。姚育明用因果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老年人遵遵告诫我们的,人要积福。只有积福,才能有福。
福是什么?自我感觉,福是你心中由年深日久堆积累成的善事。那善事:或者是你在为某个落难人说的一句鼓励与安慰的话;或者是你送给人的一朵鲜花;或者是你递给别人的一杯水;或者是一粒米,看似微薄,可是,于那人,却也许是雪中送炭。&
这段时间在读《文学》杂志姚育明老师的散文集,《手托一只空碗》。
文字隽永,意味深长。今晚再次想起她的文字时,有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她的文字是平和的,精致的,毫无尘世的杂乱气氛的。很惭愧,自己却在乱七八糟的尘世里为无聊的事斗嘴争论。
前日还在给姚老师发邮件时,顺便提到这次争论,拿无聊当有趣了。
&姚老师大概已经来过了,说看到网名“圆形废墟”就觉得亲切。是啊,她在书中也提到了这部博尔赫斯的小说,俺自作主张把她在书中提到的书名改为《环形废墟》,争取贴近原译吧。想起以前在大学时候巴巴地省钱,就为了师大路新华书店书架最下面摆的那套浙江文艺版的博尔赫斯全集,真是甜蜜的回忆。
希望姚老师看到前面跟人争论的文字,不要笑话。以后还是要戒嗔戒躁的。
&&&&&&&&&&&&&&&&&&&&&&&&&&&
以纯文学眼光看〈空碗〉
&&&&&&&&&&&&&&&&&&&&&&&&&&&&&&&&&&
我在广州的三联书店购到了您著的《手托一只空碗》,基本上看了一遍,很见品、才、学、识,是真值得购买和收藏的一本书。
首先翻看的是画。一些有神秘感的、幽寒的灵境的画面,不知是怎么画出来的,后来看了文,知道你有脱体体验,入定后“看”到奇异图像的体验,便不奇怪了,推想可能是你以画笔追踪特定状态下的所见,得其孑遗而成者。
文,虽然大约有意戒“绮语”,还是才华之美不可掩,多篇如此;真情篇章,如写父亲的《归去》,有感染力。我对《被杀的牛》的精悍笔触,印象尤为深刻。我阅读太少,这样笔力的作者的作品,惜过去没读到。
佛教观念、佛教标识为这部书是加了分还是减了分?站在这教之外的人,看法很可能与作者相反。最欣赏的还是无居士味的部分,露真情的部分,人生忧伤、惶惑,写出来,见出真人生。
你关怀流浪猫,爱一微命,何其执著炽烈,我想,您该执著于以文字宣泄心情,求升华、熔铸为真诗美文,更为有益。文字表达的才华是上苍撒向人间的极珍贵的黄金,真得之者不多,古代大诗人“一人独得八斗”,今人碌碌,大概只能“天下共分一斗”了,我辈在其中,即使只得锱铢天赐,也当珍惜持护,“时时勤拂拭”,并设法铸成我心形状的金诗金文交付回去、施舍出去,而少用“通用币”式的宗教祈祷语、咒、号来代替支付。您说是不是?我这话也是想催促我自己。
方能说话有些蛮子气,湖南人嘛,请谅。
上海作家姚育明,在其著作《手托一只空碗》封面上,署名“姚育明居士”,等于给书贴上了标签,让人觉得似乎是佛教类的书。我素不喜佛,却欣赏姚育明的文字,她有新著出版,理应找来看看,于是买了一本,看完才知道,仍然是作家的文学书,有宗教而超宗教。我不喜欢宣扬佛教的书,在我印象中,它们抹去人生的痛苦和过程,只推崇一个漠然的结论性的“空”字。但这本书我却看得有滋味,因何?因文字的美,因感情的真,因人生、艺术的悟,因作者对亲人、对各类生命真挚的爱……作者本质上并不将人生和世界看空。后世有评论家以为《红楼梦》是归于红楼不过一梦,“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可曹雪芹为何要那么细致地记下红楼中众多小儿女的一颦一笑、嗔嗔喜喜?这些转瞬即逝的场面,在造物主眼中和人间大艺术家手里,是永恒的,是永恒的美。我感到,《手托一只空碗》的作者虽然有显著的或有意强调的佛教倾向,但在具体展开时,毋宁有基督徒式的欣赏上帝造物的虔敬和认真,并不以眼前物为幻。试看其中一段:
进了植物园我就觉得所带的书成了负担,和以往一样,树的吸引又一次超过了书本的诱惑。那些树,那些花,永远不可能将它们都记得清楚。只有一些常见的植物,才觉得熟识,可是它们的颜色、姿态在阳光下仍像一个奇迹,使人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复羽叶栾树和无患子这么相像,却是两个品种。无患子多么像代名词,使我想起古时的修士。而光秃秃的树干上窜出的一簇簇紫薇树叶竟是这样的肥嫰,似可美食的菜叶,它们勾起人最本能的肠胃感觉。不远处芸香科的竹叶椒,便在空气中传播花椒般的浓烈香气,仿佛要拼凑色香味齐全的厨房氛围。可是,我更爱北坡的树林,杉树、松柏、刺槐,在它们的脚下,红杜鹃怒放成一片。
抬头看树,好几回看到叶间有彩色的大鸟。其中一只蓝头、红身、紫尾,它倒立树端,一动不动。……
&&&&&&&&&&&&
——(《拾荒老人》开头部分)
这样精湛的文字,将人生某一刻欣赏到的美永恒化了。这样的片断,书中不少。书由百余篇精短文构成。
再举《归去》一篇吧,是写作者的父亲的离世的,虽不乏父亲逝后儿女们念佛经的宗教描写,但通篇是人间父女的眷眷深情,是父亲生命离去前留下的有永恒感的辉光,是作者肝肠深处的痛和不舍:
……没多久,父亲说话也只能用气声了,而且极简单,“好”或者“不要”。接着更糟糕的意识障碍出现了,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医生说过,癌转移到脑里就是这种现象。
母亲头脑简单,根本想不到父亲得的是绝症,有时还会埋怨父亲:“老头子啊,你又尿床了,难道你是三岁小孩吗?就不知道为孩子着想,他们都要累垮了。”
父亲若清醒着脸色就有些羞愧,于是尿了床就自己捂着,或者把湿尿布扔到床下,却从来不肯半夜叫醒我们。想到慈爱的父亲被病魔所控,身体完全不能作主,根本谈不上自尊,也无力为自己辩解时,我多次心疼得掉泪,可是,又不敢对母亲道出真情……由于痛苦,我的判断力也出了问题,常常莫名其妙地撞着家具,那回急急忙忙地大腿又撞到了床角,我不由得叫出了声。对任何事没反应的父亲竟然用力抬起头来,他半张着嘴,表情有些吃惊,似乎在努力辩别发生了什么。
我心中生起了希望,对父亲说:“爸爸,我痛啊!痛啊!”
这是可纳入一切宗教又超越了一切宗教的文字,它端出的是“存在”,是“生命”,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之一种。如此有情是苦的,但如此有情又是极美的,深合造物主用无机土造有情人的本意。你以为这“居士”未能忘情因而层次还不高?错了,这情普泛人间,又高达上苍!
文章写到父亲去世后母亲又住院,这时作者“我”看到了邻床一个男性老人的手,于是情感迸发:
他那瘦骨伶仃的手背上布满了青筋,那么像你的手,我的泪再也克制不住,爸爸呀,在所有老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你!
到这里,读者的泪也克制不住了,泪眼朦胧中似有爱的天使空中飞翔。
看看《牛菩萨》《杀牛》吧,里边是对被宰杀生命的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悲悯:“我的牛朋友们,如果我向佛陀跪拜时忘了你们,你们一定要用你们的方式来提醒我,让我永远记着,你们等同于舍身的菩萨。”这话很怪,信佛的和不信佛的读者大约都觉得怪;这是真正同情这些物类生命才写得出的怪句子,里边有刻骨铭心的痛感,不同于佛堂里传出的不带情感的“大悲咒”。作者书名“空碗”,可碗底沉淀着不泯的情,如贾宝玉即使遁入空门,心深处仍有对绛珠仙草、芙蓉女儿的固执眷恋一样,不是“空空道人”几句“好了歌”唱得完的。
这是还没有“得道”的文字表现吧?不,是得了道的,得的是文道。文道与宗教之道是不同的,作家若偏要在宗教之道上得道,则“天何言哉”,不想写作、不用写作了。然而文道比宗教之道低欤?未必。天道造化人类,是要人类欣赏、表达、写作的,并不要人就做成高漠的无言的“天”,因此忠诚于文道就是从本质上接近天道,诗人的抱怨悲苦的耶路撒冷哀歌也是最好的赞美诗。
如果说,这书有什么不够,我要说恰恰是坚持文道还不够坚决,往宗教之道上扳轨扳时用了硬功,以致被不细心看的人仅当成宗教书了。文学是水,宗教、哲理如盐,那么这作者端出来的“空碗”里是一碗净口的盐水?——其实里边还有多种健身益智矿物质和营养素,多种滋味,只看外贴的盐标签是容易忽略的,这是本书的遗憾。
而且,字数也太多了,因为太多了就只好用很小的字来印——作者是厚积薄发,多年所得压缩在一本书中。依我,则要用大一些的字,分成几本,才显从容。如今通行把一本书稀释成几本,姚育明是把几本硬压成一本了。
书中还有对奇异的生命体验的记述,如“脱体”,写灵魂或意识的离体飞行感觉;《目睹的真实》写现代医学不承认的“神视”现象。多年前我似乎也有过类似体验,所以感兴趣,但如今不追求了,本书作者也并不神乎其技,只是当成求道之悟的一个阶梯来记述,这就增加了这本书的丰富性。作者是感觉灵敏又思悟甚高的求道者。书中还插有作者自画的许多画,画技或还稚拙,但灵意流泻,是作者以画笔录下的“神视”幻境的碎片?——“空碗”里的色彩实在斑斓!
因此,我并不赞同评论者和图书推介者过份强调这本书的宗教倾向,包括我素所尊敬的王蒙、冯骥才、贺雄飞、吴亮等先生对它的有力推介。它本质上是人生的,纯文学的,是丰饶而多面的,是值得收藏并读而有益的,是当今图书市场浩浩书山里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它多得读者赏识并赏识出它的丰富滋味,而不是片取其意、让一个大标签贴住并封住它。
&&&&&&&&&&&&&&&&&&&&&&&&&&&&&&&&
成熟到天真
&&&&&&&&&&&&&&&&&&&&&&&&&&&&&&&&&&&&
姚育明的文字清清淡淡,我手写我口,天然去雕饰,却给人以震撼。杨显惠读了她的新散文集《手托一只
空碗》后,感慨说:“我在震惊之余又陷入愣怔,这些文章何以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力量?我看见‘空碗’里装
满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还看到作者神奇的智慧和悟性。”《手托一只空碗》封底上印有王蒙、陈忠实、冯骥才、
史铁生等大家对此书的高度评价,杨显惠的话印在最后一条,但他的话最使我“惊心动魄”。因为杨显惠本是好
作惊心动魄之文,不说他的近年力作《夹皮沟纪事》、《定西孤儿院纪事》,就是多年前发表在《上海文学》上
的短篇小说《妈妈告诉我》,一读就令我久久难忘,至今我认为是像都德的《柏林之围》、欧&亨利的《麦琪的
礼物》一样的情节结构完美的短篇小说经典之作。由这样的一贯“震惊”别人的作家来说受到“震惊”、“惊心
动魄”,可见这震惊是何等的烈度。
而且,杨显惠写文章追求让人震惊,姚育明写文章却可能没想到要人震惊,所以,杨显惠“震惊之余又陷入
愣怔”。我读姚育明的文章也有同感,尽管我没看到杨显惠的评价,可能不是用“震惊”,而是用“叹为观止”
之类的词来描述我的感受。但何以这样清淡的文字有这样强烈的艺术感受力,同样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从第一
章的题目“我们都是小孩子”上有所感悟,这艺术魅力可能就来自她表达了成熟到天真的心路历程,或者说展示
了一种天真的成熟。
长期以来,我们从自己的社会经验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成熟与天真是对立的,天真就是不成熟的委婉说法
,成熟就是摆脱天真的过程。但这过程实际引起了一个社会人的内心的痛苦。宁波人有句俗话:“老实就是笨,
可恶就是恨”,当年阿爷就是恶狠狠的向我反复强调这句话,此刻,我写到这句话,眼前就浮现出阿爷的咬唇切
龈(他满口没牙,又舍不得花钱去装假牙,不能咬牙切齿)的模样。我记得有个朋友说过:我比以前成熟了,但
我知道自己变坏了。这种感慨,我想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只是有的意识明确一点,有的用意识遮蔽得严实一点
。但如果说有原罪的话,这就是一个社会人的原罪感。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果成熟
就是毁灭天真,这无疑是人生最大、最令人绝望的悲剧。姚育明现在用她的真实的内心感触告诉我们,这并非是
一个社会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这不是人的宿命。还有成熟到天真的心路在,还有成熟的天真境界在,这不啻是天
籁之音,这不啻是理想的光芒。在世俗的泥淖里挣扎的灵魂,就像从黑屋子里来到光天化日之下,尽管是风和日
丽,阳光明媚,和煦的阳光也会造成强烈的刺激,感到惊心动魄。从灵魂饥渴的角度说,许多人可能身处在比夹
皮沟农场、定西孤儿院还要冷酷的环境中,对“饥渴”有深刻体察、思考的杨显惠,怎能不产生“惊心动魄”的
愿姚育明表述的希有经验变为普世的经验。愿更多的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而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可
珍贵的人生中保持我们的天真完好无损,也唯有这份天真可以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使我们活得更有尊严。这种
观念的更新,可以从阅读《手托一只空碗》开始。
姚育明在《手托一只空碗》里写了关于人生;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用佛家的禅悟思想解释了许多困惑我们的事情。
文章里诸多佛学思想和少量的术语,但是读起来却是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在归去一文中写到送别临终的父亲也是用佛家的思想,祈祷,读地藏经。用这种方式去宽慰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想念的折磨,更是祝福自己的父亲一路走好......
大多数的人不会信奉宗教之类的,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往往缺少信仰。可是,有血有肉的善良的人们毕竟是有心肺的,他们为了寄托情思的方式大都是简单的,纯朴的。或者当很有思想的人禅悟至极,也会把问题简单处理以求最真。
《空碗》有篇文章,《随众性》,短文以白描和漫画式的手法,小中见大,用公共汽车上的一个空位,折射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盲从心理,讽刺、鞭挞之意溢于言表。空位可以随众盲从,但若事事盲从,时时盲从,人人盲从,恐怕社会的进步、发展,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文章最后一句,既是对随众者、自作聪明者的莫大讽刺,也留给人们深长的回味。
&&&&&&&&&&&&&&&&&&&&&&&&&&&
在这只空碗中品尝美味
&&&&&&&&&&&&&&&&&&&&&&&&&&&&&&&&&&&
如今能让人爱不释手的书刊真的是少了。时代匆忙人也匆忙,书刊,又是那样地多到泛滥。而姚育明的这只空碗,对于我、以及我深信对于所有读到它的人,都将是美味丰盛,欣喜满满——这欣喜,也许是会心一笑的愉悦,也许是碰撞交流后疼痛、顿悟的快感。
我的推己及人有足够理由:无论是姚育明的文字还是她的言行,从来都体现着她是自己“视万物为平等为友爱”的“相同生命”理念的忠实奉行者。因此,人人都能从她的碗中品尝到适宜的美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的另一个理由可以用篡改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来佐证:越是个性的,越具普遍参照意义。
这本书文学思想方面的价值,多位著名作家已经概括得非常精炼到位了。就我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一部作品,好看是最重要的。否则再好的理念、观点、题材也是白搭。
姚育明的书是好看的。其实她文中涉略多为日常经历。童年玩乐,父母兄弟,生老病死,云游际遇,医院、患者,动物、花草,等等。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姚育明以她观察的细致入微,感悟的深切独到,表达的生动传神,贯穿执着信念于无我的随和;落实顿悟思考到有情的凡俗。就这样浑然天成了个性和共性。她拿美味来与大家分享,如我,得以在不知不觉的愉悦中,领受人格的魅力和信仰的清辉。
姚育明文章中的一个重大题材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从她那些无关生死的篇什中同样可以体会,这是她始终关注和思考的人生课题。而占据相当比例的直接对死亡历炼的描写,比如瞬间死于车祸的调度员,比如被杀的牛,比如自杀的老师……则尤为令人动容。“这个严厉的老师去新龙华卧轨自杀……火车将他大腿根以下的部分齐齐地截去了。听说自杀的起因是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支硕大的手枪,有人诘问,他对社会主义有什么不满,竟然仇恨到这个地步?!
“过了好长时间,已不能教书的他来到学校……我们闻讯挤到办公室门口,看到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形象……他的和蔼吓退了我们……”平朴直白的叙述,读来令人震撼。可以感受姚育明巨大的悲悯情怀。她的笔触绝不仅仅停留于哀伤,同情,或批判。她思考的落脚点直抵人性,彻悟真善美心灵的培植修炼,才是维护、倡导和谐的根本,“现在回想起来,这类悲惨故事早就存在,比如陈老师失掉双腿,就像放在炉子上的一壶水会烧开一样,人们往往注意烧开鸣响的那一刻,却忘了只要不断地加温,那个滚烫的酝酿过程就必然会走向沸腾。……环境一定是随着人心变的,比如人心脏,环境也一定由于脏念产生的脏行而被污染;同样,心灵美,环境也会由美产生的环保行为而洁净美丽。”
说实话,太多的现象已经让太多人不能、至少是较大程度地不能轻易相信“文如其人”这句话了,我也是。因此我很庆幸与姚育明相识并且就目前的匆忙现状而言我们仍保持着不算少的联络交往,她让我看到“文如其人”的至高境界。她写的是她的心她的情她的想她的行。她那些颖悟透彻的,"慧眼独具的,欢喜空灵的,神奇童趣的好文字(王蒙对姚育明另一本书的评价)”本来在她心里,满满地要溢出来,她便顺手记了下来我感觉。
当然事实上姚育明不但勤于思考而且一直都在致力于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从她作品的涉略广泛,基础扎实可见一斑。比如写《黄豆》,她娓娓介绍出许多种民间豆制食品的制作方法;说到花卉、草药,什么科什么目、什么功效,她更是如数家珍。据我所知她在植物、草药方面也有专门的著述。如果这一类知识的拥有尚可用她天生喜好亲近土地、植物,又下乡到黑龙江农村插队5年做解释(其实下乡本是一整代人的经历,并不是谁能从中获得什么特别馈赠),那么以她的兴趣和时间限制而言,她对时尚、声色场所的陌生是理所当然,可在《恰恰》一文中,她对恰恰的技巧、舞姿生动形象的描述,必是得之于学习了。
浓厚的探究兴趣,对于一个作家的心性活泼空灵、作品幽默生动,既是因也是果,相辅相承。姚育明是智慧而有趣的人。
姚育明的智慧融会贯通在浑沌未开的天真之中。如果硬要区分开来,那么世人看到的这个人,可能有时候特别聪明有时候傻子一般。比如我有犯难事,愁肠百结、百思不得其解,跟姚育明一说(任何尴尬事烦心事塌台事跟她说她都不会不屑更不会笑话),她三言两语的化解,简单到听者不能相信,可过后一想,真是那么简单啊。甚至有时候烦心事对她一说,就入了她的气场,不用解答心就安了。我想既是信仰也是天性吧,外物外界对姚育明影响不大。她发自内心的轻松愉快,自然也让别人轻松愉快了。记得有一次姚育明的一本夏加尔画集被我弄丢了,我知道那是她特别喜爱的画家,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还是没找着,告诉姚育明“夏加尔不见了”。她轻描淡写的一句:那就不要了。连遗憾的口气都不曾带出一点点。我就明白旁人的心情在她心中的份量。后来我才得知,夏加尔的画册是宝贝女儿送她的生日礼物,以她的重情,岂不更添珍贵!可她还是那样轻松快乐:这本书啊,一定到了更喜欢的人手里了。夏加尔应该得到更多的传播,哈哈!
在姚育明的眼里,生命都值得尊重。她的热衷于放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刻意地追求功德,她说:“功德可以不要,但众生的生命不能不要。”“它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它们的尊严,这种尊严我们可以在安详的时候看得清楚。”
她还专门去听科学放生的专家讲座。我虽不是佛教徒,但觉得她的这种尊重生命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倡导环保理念的当今世界潮流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姚育明在文章中自嘲地披露她小时候的傻,令我忍俊不禁之际还想补充她近年的一例。有一次她路过一家牙科医院,匆匆忙忙走进去对熟人医生说,今天正好有空,你帮我把这颗病牙拔掉吧!医生狐疑地做了检查,说,你这颗牙齿不是几个月前就来拔掉了吗?姚育明当场闹了个大红脸,落荒而逃。呵呵此刻我写到这一情节还忍不住窃笑连连!
其实她的傻可以理解——一个经常神游美妙梦境的不老女儿,你还能要求她明白每一件俗世俗事?她能亲力亲为关顾一家老小已属不易。姚育明可不是一般的顾家。她这个已经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剧本等六百多万字的作家、《上海文学》编辑,从来不拿“写文章”、“上班”当借口。妈妈生病住院了,她去陪床、侍候;弟弟妹妹遇到困难了,她出钱出力,四处奔波。她不是一个娴于周旋的人,但她一点都不推托杂七杂八的俗事,她总是很用心地踏踏实实去做,不是敷衍塞责。她能对付下那么些劳心劳力的事务也简直要算奇迹了。当然,那是我以前对她的认识,如今,任何奇迹发生在姚育明身上我大概都不会觉得太奇怪。一个有信仰有信心的人自有神(神在内心)助。
比如绘画,《手托一只空碗》这本书里色彩饱满、想象绮丽的画作除女儿画的几幅外全都出自姚育明手笔。而她学画的起因,不过是为了女儿作画后剩余的颜料倒掉太可惜,顺手拿来涂鸦罢了。她的涂鸦,相当一部分我在她家先睹了原作。那些她在不同时间断断续续画在4K(大概是,我记不真了)画纸上的图画,是那样直楞楞地呈示着她丰富多彩活泼泼的内心世界。此刻翻读收在这本书里的作品,虽然经过一道道印制工序,滤蚀掉一些原作绚丽鲜活饱满的蓬勃生气,纯真的心的交流感,仍在。
无法估量姚育明将会达到什么境界与高度,她总是在不断地思索、进步。《手托一只空碗》5年结集成书的时间跨度,记录着姚育明前后文章中自省、反思和提升的发展心迹。我期待着她写出更多令人欢喜的好文章来。
小北豆豆:我恺哥常说,要记住,你就是个要饭的。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总说这么难听的话给我听。读了本书,是姚育明居士写的,《手托一只空碗》终于明白了:放弃了才会有,空无了,才会丰盈。生活需要我们,保持一颗虚无和谦卑的心.也是,拿碗要饭,自己先把碗盛满了,还怎么再往里盛东西,态度不好,谁又会给你盛饭.
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想起儿子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两句歌词:世上最好吃的是亏.世上最难忘的是美,值得回味。
&&&&&&&&&&&&&&&&&&&&&&&&&&&&
空碗不空&&&&&&&&&&&&&&&&&&&&&&&&&&&&&&&&
  姚育明女士是我当年在上海作协工作时的同事。她为人谦和,心地善良,常常挂着浅浅的笑意,很少去争什么。读她的散文新著《手托一只空碗》,首先打动我的是那份回味往事的亲切。这份亲切是建立在我们这代人相似的人生背景上的。但她同时令我好奇:空碗?真的一无所有吗?作者想往空碗里装点什么?读完以后,我有一种久久不忍离去的感动。感动于作者手中托的那只沉甸甸的空碗。空碗装的不是令人目眩心迷的金钱和财宝。它装的东西那么充盈却仍然是空的。是作家自己的一生和况味,是作家浓浓的情思,以及她对生命和世界的独特的感悟。它们虽然“空”却直指我们的灵魂,直指我们许多略显苍白空洞却贪欲无穷的灵魂世界。
  在书中作家用她如水般柔弱的心回味着自己和他人的遥远而寂寞的童年。我们从中闻到童年田野里农作物的清香漫过岁月的堤坝向我们袭来。她在“远离母亲的哭泣”声中体会着人生的种种苦楚。她“用自己建立的天堂”,给生活添加亮色,重新点燃起生活的烛光。最后,她和我们一起分享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体悟升华人生的种种真谛。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所有,都有着他、她和它的生命。一个生灵、一株草、一棵树、一条河,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以一种老人所说的“菩萨心肠”去给予关爱。她无法忍受在阳光下捉弄蟛蜞的小男孩。她看到囚禁的犯人便充满了将恶转化为善,并开出美丽花朵的期待。在世界渐渐暗下来,所有的人都走了以后,她仍在大昭寺前五体投地跪拜,直到完成自己内心定下的数量。
  这是一种信仰,有信仰就能在人生颠簸的小舟上享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姚育明用她的著述和人生引导我们去做好人。而“好人”不仅好在生死的关键时刻更好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就是要拥有一颗跳动在凡俗生活中的大悲悯大慈祥的心。而并不斤斤拘泥于吃荤吃素的形式,是所谓“我心即佛”。
  最后,我还要说,育明的叙述文字,兼有女性的敏感质地和母性的慈祥仁爱。因她的信仰,文字上还蒙着一层东方特有的神秘的色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本体存在意义的参悟。《空碗》的作者在参悟,也引领我们去参悟。
作者:暗香痕
坐在窗台前与老友煲电话粥。
窗台上摆放着近期在读的书。随手抽了一本,展开,轻念道:在那个遥远而有清晰的日子里,几个小孩在一起憧憬,说长大要如何如何孝敬父母,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凡,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计划绞尽了脑汁,小弟弟见姐姐们一个比一个说得具体,不由发起急来,几乎有些恼怒地喊道:等我长大了,给爸爸妈妈买一房子的糖。
一房子的糖?
我怔住了,电话那头也怔住了。
许久后,我听到一个美丽的许诺从话筒里传来……
有个小男孩,第一次吃到香蕉时对爸爸妈妈说:等我长大了,定买一火车的香蕉……
一火车是什么概念?
对一个小男孩来说,火车是无穷大的物体。那么,一火车的香蕉便是无穷多。因为稀罕,好吃,他许诺,等他长大了要买无穷多的香蕉,给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吃。
任何一个成年人听到孩子如此的许诺,且明知道那是无法实现的许诺,也要报之笑脸。
幸福和满足来的是如此容易,就在一个小小的无法实现的许诺之中。
一房子的糖,一火车的香蕉。这些只属于孩子的天真许诺竟有千钧之力,可以在瞬间温暖成年人那颗因久经沧桑磨难而麻木冷漠的心。
写《一房子的糖》的是姚育明居士。此文收在她的文集《手托一只空碗》之中。
&&&&&&&&&&&&&&&&&&&&&&&&&&&&&
《手托一只空碗》——阅读姚育明
&&&&&&&&&&&&&&&&&&&&&&&&&&&&&&&&&&&&&&&
多年前,无意中读了《上海文学》的编辑姚育明的一段关于爱,关于理想的文字,便随手记下一些想法和心得,然后整理成一篇小文,竟不知流落到何方去了。
  这一年的某一天,姚女士在网络上读到了那一篇文字,找到了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她简单的说明了来意,谢谢我对她文字的喜欢,希望能送我一本她的散文集。
  我心生诧异,却也未必在意,原以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相遇,不会再有下文。
  谁知数日后,收到了寄自上海的包裹,里面是姚女士的新著《手托一只空碗》。封面的设计很有格调:荒漠中隐约步行着三位来自西域的僧人,风尘仆仆,若隐若现,天地间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苍茫感。上方写着阿色仁波切的一段佛理:“生活和佛法的融合如此美妙,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您永世。”在后记部分,得知阿色仁波切是姚女士的师傅或曰佛学导师,我还格外注意到著者的另一身份:“姚育明居士”。
  由此,便可以大概确知此书基本的精神框架,虽是简单的一本散文集,但每一篇什饱含作者匠心独具的编排和设想,皆以佛学智慧启悟人世风尘,以“在路上”的行者观念洞察生活细末。这在贺雄飞写的序言中便可以看出,“姚育明作为一位居士,她的写作显然是有信仰的写作。虽然她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作家……但她的文字很少无聊和造作之感,让人通过对万事万物、一草一木的叙述,感受到她对人类的潜在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准确的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也因此对姚育明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她是老一辈的编辑,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作家,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修道者,是以佛学佛理参悟众生世相的居士。
  或许,对于姚女士而言,“居士”这一具有信仰意味和终极关怀的身份定位,远远比“编辑、作家”更重要。它隐含了某种人生的归属感,亦是一种生命常态的表述。
  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惊讶。虽然姚女士与我的信仰不同,彼此跋涉于精神的荒漠、探寻生命的真谛、叩问生死的终极,我在理性与生命的双重经验中,渐次走向了耶稣基督,这一相遇本身,却是以上帝的预定为第一因的,而姚育明居士,则选择跟随佛的朝圣之旅。
  我认为,不同的信仰之间完全可以构成对话,这一对话本身,真理便渐渐浮出水面。真理从来不是以唯我独尊的姿态出现在人类历史,真理具有孤独与在爱中沉默的特性,一如走向各各他,最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不是说强制性要求每一位朋友接受我的信仰,而是期待那位真实可信的超越者,与大地上的异乡者相遇,使其找到幸福和希望。
  至于姚居士皈依三宝的心路历程,我不知晓,也不必追问;至于她详尽的生命故事,也不必探究。这本书摆在面前,你看到了“居士”二字,同时收获了一位长辈对晚辈的珍视,这份珍视,源自尊重、理解、平等、与性灵之间的默契。
  这已经是满含欢喜的恩典。
  “居士”在佛教的修行世界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我尚不可知,对佛教以及佛教的相关经典,也很少涉猎,倒是我的家族昔日所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如今想来,竟是对“佛的智慧”的一种误读,对佛教的一种消极的信奉,使我此前对佛教有一些误解。
  比如,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自封为救主,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从未涉入超自然领域,他是一位“看破红尘,寻求真道”的先知先觉式的人物。我尊重佛与佛的智慧,乃是因为佛是智慧的寻求者,而非智慧本身;佛是问题的提示者,而非问题的答案;佛是在路上的过程,而非在路上的目标。
  遗憾的是,当佛教传入中国,与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混杂而生,几乎成为民间宗教的集大成者,其中不乏巫术与迷信之举,与“佛”本身所代表的“觉悟”“智慧”之意,已相去甚远了。
  阅读姚女士的这些散发着东方智慧的语言,含蓄的、隐忍的、满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情谊,她不是在宣扬佛教教义,而是用文学的方式,以一颗赤子之心,记录下生活的感受,生命的痕迹,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她不是说自己已经找到了,而是要赋予寻找的过程以温情和价值。那是一种追寻和叩问的姿态,她在生命的流逝中,竭力采撷出希望和爱,因为万物与人类之间,暗含着奇妙的情感纽带,是爱将彼此置于同一个星球上,爱是存在的唯一的,且是永恒的原因、价值、基础、和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知,姚育明在解释书名“手托一只空碗”时,她说:“‘空碗’教人懂得选择,教人不要自满,让人心怀怜悯平等之情,并奉献出自己的爱。”
  在姚女士的精神世界里,我读到的始终是一个关于“爱”的话题,如同多年前第一次邂逅她的文学片段,仿佛相遇了德克续佩里的小王子,孤傲的内心竟瞬间变得柔软起来:
  “我这里一想,比如想一只苹果,苹果就从那枝上结出来了;我这里一看,比如看云后的太阳,太阳就冒出来了;我这里一跳,比如跳动双脚,山那边就有回答了;我这里一睡,比如睡得没有知觉,知觉便到了月球上了;我这里微微一动,大千世界便有了动静。我是幻界里永远不老的女儿。”
  阅读姚育明的文字,了解了她的信仰,以及她的信仰所带来的真实的生活境界和心灵空间,那种清心、简约、单纯、和谦卑,更加深了我对上帝的普遍恩典的认识。
  尽管姚女士尚未走进圣经的世界观,也没有接受耶稣为主,但我想,那位“因着怜悯的心肠,使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大地”的上帝,超越了宗教的偏见,一直眷顾着姚女士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她的写作、思考、行走、以及爱中的奉献,无形中证实了“上帝就是爱”这一最基本的宇宙真理。当她如此去爱,如此去行走的时候,她将一杯水递给最微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到了耶稣的身上。
  尽管姚女士还没有认识耶稣,但早已被耶稣所认识。如同耶稣早已认识了无花果树下的拿但业。
  我想起林语堂的《信仰之旅》(《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以及鲁益士的《卿卿如晤》,走向上帝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没有恩典,再伟大的灵魂也终必沉睡于黑夜的迷宫。恩典从来采取主动,我们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同时发现了《手托一只空碗》个别篇什所流露出来的异教神秘主义的色彩,或多或少在姚女士的心灵中滋生不安定因素,我也祈祷,愿上帝的救赎恩典再次与姚女士相遇的时候,那时我们将同声赞美:“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去归从谁呢?”
收到你的《手托一只空碗》,吓了我一跳。说实话,我几乎没有见过装帧得这样精美的书,还有里面极其漂亮的你的画,以及“居士”的头衔,都增加了这本书的庄严感。正不知往哪儿给你回信的时候(因为出版社的地址使我误认为你搬到北京来了),收到了你的来信。我现在只拜读了几篇(以后当陆续品读),觉得很空灵,有无限禅意,更重要的是你写出了你自己。使我能清楚地知道你的感受,你的心灵,你从小就是一个多么敏感的孩子。写自己是需要勇气的,它好比在众人面前袒露自己。同时,需要有极纤细的感觉的神经。
上次收到你的《朱自清卷》时,就想感谢你。首先那是一本作者、编者、印者都极其认真的书(与此书相类),其次是我在给儿子找朱自清散文的时候,它提供了便利。由此我想说的是,你对散文这一文体确有专攻。正是由于你对大家的散文有长期的深入的研究,所以自己也能写出优美的散文。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实在令我佩服,佩服!
&&&&&&&&&&&&&&&&&&&&&&&&&&&&&&&&&&&&&&&&&&&&&&&&&&&&&&&&&&&&&&&&&&&
我就《空碗》看人生
&&&&&&&&&&&&&&&&&&&&&&&&&&&&&&&&&&&&&&&&&&&刘向阳
&&&&汉民族对人生是最没有宗教情怀的,用文学作品宣泄这种宗教情怀更稀有,《手托一只空碗》的出版,目前应该是特例之一。九华山臧学法师出版过一册《转眼看世间》,记录了一位佛教徒的困惑、醒悟、悲悯、达观的心态,让我对佛教徒生活心绪有所了解。《手托一只空碗》是姚育明居士的心灵反省录,用居士的眼光,对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细细打量,慢慢琢磨,融化到佛境中,落笔为文,这比单纯宗教的枯燥说教有趣味、有意思的多。作家的慈悲之情,博爱之心,盛满空碗,弱水三千,哪怕你只饮一勺,顿觉醍醐灌顶。
&&&&在这本书里,作家用自己眼见的一个个小故事、小情节、小细节,生动细腻展现了自己的宗教情怀。文中对于父母兄弟,生老病死,医生患者,云游际遇,动物花草,念经拜佛等等人事的细察、体认,释放出作家随和、执着、智慧、大度的个性气质。作为一位虔诚的居士,她观察社会、人生的眼光,又是满怀悲悯之情。这种个性与共性,在文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作家频繁使用问号,作家通过对无常人生的不断追问,对自己心灵困惑的拷问,借此提醒我们、警告社会,而不是试图为我们作出满意的解答,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痕迹》一文千余字的篇幅,其中问号使用了二十一次。几乎每一篇文章里,都留下了作家的疑问,就是这些疑问,引领读者向认识的深层探索,耐人寻味。
&&&&这本书的语言质朴、简洁生动,刻画精确、独到传神。比如
“这口狭窄的井挤痛了我的心,挤碎了我的目光”。(《古井》)“世上最美的事物,在它的骨子里是与生俱来的忧伤,所以鲜花出现在一切忧伤悲痛的事件里,包括情人见面的时刻”。(《花情》)这样的句子,在书里比比皆是,不多引用。
&&&&我在《手托一只空碗》一书里,窥见了无常人生的一斑,作家的人生态度将影响我。至于她的思想性已经达到什么境界,无须我来评价,文本具在,各人读后自会作出各人的判断。
meilixinliang:
&&&&在没有读过《手托一只空碗》时,不曾听说过姚育明的名字,但是读了这本书后,这个名字就得深深地记住了,因为通过这本书,让我领怡到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正如阿色益西降措任波切所言:生活和佛法的融合,如此美妙。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你永世。
&&&姚育明是一位佛教居士,她从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所见所闻中感悟着人生的真谛,这些真谛不是什么说教,而是把人引向一种境界中,这个境界就使“小我”提升到了“大我”,而进入的过程需要信仰。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人有信仰?中国几乎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中国人中就有人信教,不管信什么教,都会有信仰,姚育明信仰佛教,因此她以佛教的信仰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苦难、看待幸福、看待死亡、看待……于是她的精神就是超脱的。所谓《手托一只空碗》这空碗就是死亡,死亡在她笔下是那么的正常,也那么美丽,只有敢于直面死亡的人,才有生的的勇气,也只有洞悉生命无常的人,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一句话:即使生命的终极指向死亡,那么就应该好好地活着,活出生命的质量,活出生命的尊严,总之活出个人样来。正因为如此,书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生命的关怀,那怕是一只鸟、一只蛤蟆、一棵树、一棵草,它不由得让人反思,不由得让人感动。即使在自然世界上,爱与憎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书中一篇《水的心语》就是最好的诠释。对于水结晶的观察表明,用不同的语言对待会起到不同的反应。水是有灵性的,那么由此可见其他任何东西也都会的灵性的,灵性所超越的是物质本身,而转入到精神的层面,无疑任何生物都是有灵魂的。
&&&尤其可贵的是这本书中姚育明画了很多的插图,这些画是心灵的触动,是她感悟的体现,因此这些与她的文字相配,组成了心灵的交响乐。
&由空碗来看你选择怎样的人生态
  谁能把生活和佛法融合得如此美妙?谁能将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谁能告诉你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您永世?当我读完姚育明居士的散文新做《手托一只空碗》时,我忽然透彻地悟到了个中的道理。
  谁都知道,诸行无常,诸漏皆苦。只是看你能否从这无常与皆苦之中摆脱出来,而寻求到快乐,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这便是姚育明在她的散文中想要告诉我们的。
  姚育明居士通过对佛法的领悟,告诉我们,其实人生的乐趣如同佛法一样,就藏在我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要你有慧眼和平常心便通用发现。
  在姚育明居士的文字里,佛法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平易近人,又那么的扣动人心弦,让我们知道佛法便是人法(王蒙语)。让我们知道,佛性与人性其实不是分隔开来的,而是紧密关联,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她的散文《被杀的牛》。她在文中详尽地描写了一头被杀的牛。在这头牛被杀之前,是如何的流泪。那眼泪是做为有生命的生物,自知即将被屠杀时的悲哀,亦或说是那眼泪是向杀牛的人,为生命而做以最后的乞求吧:黑牛仍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入定了。然而,它的眼睛开始湿润,眼泪渐渐充盈,终于像掘开的河床,两条泪河汩汩而下……我想,任何人读到这样的文字,都不会不为之动容,心中都不可能不充满了不忍吧?佛家讲究的是因果。因此,作者告诉我们,杀牛的人因为杀了太多的牛,晚来很是悲凉:他杀的牛太多了,在他晚年的时候,变得有些像牛,一头瘦骨伶仃的令人怜悯的老牛。这个故事也就是佛家讲的,多行不义必自毙。要多行善事啊!
  作者就是这样,用一个看似很冷酷的平常事件,在告诉我们佛法的无边。就像她在《手枪》一文中描写的那样。手枪明明是冷酷的武器,而在作者的笔下,这冷酷的武器,却演变成了顽皮孩子们手里的玩具枪,因为孩子们用枪里的水,滋向菜场里的鱼虾身上,为挤在狭小空间里的活着的鱼虾,添加了一些甘露之水。也因了这甘露之水,因此,那些挤在狭小空间里的鱼虾,才得以得到些许的清凉。因此,当孩子们手指扣动扳机的那一刹,从手枪这样冰冷的武器里,却有一朵仁慈的水莲花开在了极乐,也开在了尘世。
  在《空碗》一文中,姚育明居士放下了贵重的金碗、银碗、蓝花磁碗,捧给我们的却是一只乞丐的破旧磁碗。
  谁都知道,最被人轻视的人群,便是乞丐。因为,他们是靠一只碗向别人乞讨而生。而姚育明居士却用了人人都轻视的这只空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论什么样的碗,只要它空着,它就是一只用来乞食的碗,因为伸到不同的门前,结果便会得到不同的食物。看似说食物,其实是在教人懂得该怎样去选择。教人不要自满。教人对众生要有怜惜之心:“若共吃一锅美食,门里门外有些什么分别?施主,受者,又分什么贵贱?”
  作家冯骥才说:佛性与人性是个大问题,这本书不是用理性,而是用天性来回答问题。正是这样,作者通过显而易见的平常事,教我们懂得怎样去选择,教我们懂得不要自满,教我们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怀着一颗悲悯的心怀,奉献出自己的那份爱。也许,这正是作者的用意。
书印得不错,装帧设计大气,感觉很好。粗粗读了几篇,觉得有别于一般文章,似乎是从天上飘下来的。插图很有趣,其中蕴含的佛意,一时难以参透,还需细细琢磨。以画画这种形式出书很有创意。
&&&&&&&&&&&&&&&&&&&&&&&&&&&&&&&&&&&&&&&&
一只空碗,一路莲花
&&&&&&&&&&&&&&&&&&&&&&&&&&&&&&&&&&&&&&&&&&&&&&&&&&&&&
对于有意参禅或者习佛的人来说,这本书应该算是比较通俗易解的启慧版本。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也是一位佛教徒的心灵自白和反省录。作者用居士的眼光,对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细细打量,慢慢琢磨,并融化到佛境中,落笔为文,这就比单纯宗教的文字容易读、也容易理解得多;作者的慈悲之情、博爱之心,也尽透在字里行间。
在书中作者用她细腻的笔触、敏感的心灵回味着“我们都是小孩子”那遥远而寂寞的童年,从中我们可以闻到田野里农作物的清香漫过岁月的堤坝向我们袭来;她在“远离母亲的哭泣”声中体会着人生的种种苦楚,在“自己建立的天堂”里体验着自由精神的开悟,并最终得以和我们“一起来尝妙滋味”,体悟升华人生的种种真谛(《我们都是小孩子》、《远离母亲的哭泣》、《自己建立的天堂》和《一起来尝妙滋味》分别是该书的四个篇章)。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眼见的一个个小故事、小情节、小细节,生动细腻地展现了自己的宗教情怀,让人通过对万事万物、一草一木的叙述,感受到她对人类的潜在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她的笔下,无论是乞丐还是神经不正常的病人,无论是磷火还是掘墓人,无论是调度员还是被杀的牛,都被施予了巨大的悲悯情怀。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所有生灵——哪怕是一株草、一棵树、一条河,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以一种老人所说的“菩萨心肠”去给予关爱。用她的话说,“空碗”教人懂得选择,教人不要自满,让人心怀怜悯平等之情,并奉献出自己的爱,“若共吃一锅美食,门里门外有些什么分别?施主、受者又分什么贵贱?”
这本书的语言质朴、简洁生动,刻画精确、独到传神。比如“世上最美的事物,在它的骨子里是与生俱来的忧伤,所以鲜花出现在一切忧伤悲痛的事件里,包括情人见面的时刻。在那欢乐的短暂里,隐蔽着无常,并且有着一个铁的事实:没有一对情人的爱可以永恒。所以,越美的鲜花越不忍相看,美到极致,也就忧伤到蚀骨”(《花情》。当我读到这一段时,忍不住在QQ上狂发一通,其中一位好友立马问我在哪里看到的,并迅即向我索取此书的电子版本。可惜没有,且我手中的这本,在印刷和装订方面还有页面错误,想是出书较急的缘故?)这样的句子,在书里比比皆是,不多引用。
&&&&&&&&&&&&&&&&&&&&&&&&&&
读〈手托一只空碗〉&
作者:下午百合
《手托一只空碗》是姚育明居士的一本散文集。这本书里收纳了她多年修行生活的感悟,充满了对身边一事一物,
一草一木的悲悯情怀。她也画画,她的画色彩柔和,想象空灵,别具一格。
&&&&&&化缘乞食是佛家修行的一种方法,修行者手托一只空碗云游四方。遇见富裕之家他们伸出空碗,遇见贫寒之家他
们也伸出空碗。在这只空碗面前众生平等,没有了贫富之分。因为伸向不同的人,这只空碗里收获了不同的食物。那些
把空碗装满了的人收获了满满的快乐。有意思的是,在这里,化缘者收获的是食物(食物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而收获
快乐满足的却是给与者。
&&&&&明白给与是一种快乐,明白让别人幸福是自己幸福的途径,是一种境界。这简单朴素的道理却未必人人能做到。更
多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的碗满着却还在要;明明可以方便地给与却不肯做举手之劳。
&&&&“手托一只空碗”还有一层意思在于舍即是得,因为只有空碗才装得下东西。
&&&&&&&&&&&&&&&
与他说姚育明
作者:淡漠千里见妖娆  看了《空碗》,说我喜欢的一段描写:说下过几场特别大的雨后,河里的水漫到了岸上,她放学回家时,发现路边的草地上躺着3条一尺多长的大鱼,赶紧用绳子穿了嘴巴提在手里。心里想着她的父亲这辈子也没抓到过这样大的鱼。乐玩了,她开始觉得不对劲。这鱼就好好的躺在那里等着她来捡,也太可疑了,何况它们实在大的有点不成体统。最后,她认为一定是妖怪变的。就把它们扔到了河里,看着它们挣脱草绳,慢慢沉到水底,游去,不见踪迹。
  如此这般反常举措,让村子里的孩子都认为她是个不正常的孩子。于是,便多了几分嘲弄。长大之后,依然如此。
  他听了,哈哈了笑。  却不会明白,这多像我啊。
作者:守中
我不信教,但是对那些虔诚的教徒总有钦佩之感;不说他们道德层面的自律,即便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比我许凡人也要深刻得多。最近读了本《手托一只空碗》,也是冲着作者姚育明后面那“居士”的头衔的。巧得很,我刚读完的《第二次宣言》,谈的是生,生命,长生不老,而这本偏偏说的是死。老夫子说,不知生,焉知死;那么,反过来,不知死,又何知生呢?&&&
印象中,涉及教义的书都是比较艰涩的,让我望而生畏,但是,姚育明的书是好看的。她文中涉略的,多为日常经历。童年玩乐,父母兄弟,生老病死,云游际遇,医院、患者,动物、花草,等等。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姚育明以她观察的细致入微,感悟的深切独到,表达的生动传神,贯穿执着信念于无我的随和;落实顿悟思考到有情的凡俗。就这样浑然天成了个性和共性。她的“空碗”美味无穷,如我,得以在不知不觉的愉悦中,领受她人格的魅力和信仰的光辉。
开卷就把我吸引住了。第一篇《磷火妹妹》,写她小时候走夜路,有鬼火相伴,“白色的、黄色的、微蓝色的,像一只只漂浮的眼睛”,“我吓得心咚咚地跳,但也可怜它们,常在心里默默念叨: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朋友。”有一次她看到“一朵弱小的磷火躲在树丛里,独自索索发抖,看上去好像刚刚生了一场病。”她感到:“它一定出自一个妹妹的心,想与我亲近,又怕我拒绝。我好像看见她那苍白的脸上浮着羞怯的笑容,细微得如同蟋蟀的叫声贴着地皮飘过来:姐姐姐姐姐姐……”原来这就是让人又怜又爱的“磷火妹妹”呀!作者对万事万物、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情谊,感悟着生命的无处不在。
她更写了生命的无常。15路终点站有一位调度员,总是拖腔拖调地叫着“倒——倒——倒”,让人熟识得像没有听见一样。有天,作者去车站对面的小店买毛衣,不过5分钟,有人进来声调颤抖地报告:那个调度员轧死了!出去一看,大大小小的车把路都塞满了,它们沉默地挤挨在一起,仿佛在悼念,又仿佛显得惭愧。“所有人的表情都显得模糊,只有眼前的鲜血真实如幻。……一滩触目惊心的血浆,无声地展示着生命曾有过的痕迹”。等车的乘客心神不宁,好像在等一个久悬的答案。这种场面,我们不陌生,姚育明一点拨,感悟就更加刻骨铭心!
&&&&作者没有回避那曾经严峻的生活。她写了自己的老师:“这个严厉的老师去新龙华车站卧轨自杀……火车将他大腿根以下的部分齐齐地截去了。听说自杀的起因是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支硕大的手枪,有人诘问,他对社会主义有什么不满,竟然仇恨到这个地步?”她没有什么控诉,但那思索却达到了人性的深处:“现在回想起来,这类悲惨故事早就存在,比如陈老师失掉双腿,就像放在炉子上的一壶水会烧开一样,人们往往注意烧开鸣响的那一刻,却忘了只要不断地加温,那个滚烫的酝酿过程就必然会走向沸腾。……环境一定是随着人心变的,比如人心脏,环境也一定由于脏念产生的脏行而被污染;同样,心灵美,环境也会由美产生的环保行为而洁净美丽。”
那个无比肮脏、丑恶环境的形成,实在是得从“人心脏”上去探本穷源的!
这本书,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作者的“空碗”盛满了悲悯情怀。死亡在她笔下变得那么正常,那么美丽。只有敢于直面死亡的人,才有生的勇气;也只有洞悉生命无常的人,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既然生命的终极指向是死亡,那么就应该好好活着,活出生命的质量,活出人的尊严。
有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向我推荐《金刚经》,我翻了翻,看不大懂。看来自己很缺少悟性。但我还是向往着那个境界。等我整日在躺椅上摇啊摇的时候,一定期盼着灵魂的涅槃;像姚育明居士那样“读破”凡世人生,,该是多大的幸运!
阿色&益西降措仁波切:
莲花与枝干的相连清静坚固,
七情和六欲的执著让我自缚。
宇宙与世界的精华即因即果,
色身和自性的关系有系有离。
烦恼与无常的认识让我自在,
生活和佛法的融合如此美妙。
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
贪心和嗔心的敌人就在吾心。
智慧与慈悲的力量愿您永具,
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您永世。——土火日应上海弟子祈请
&&&&&&&&&&&&&&&&&&&&&&
王蒙:在这些文字里,佛法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心弦,那么单纯而且和悦——欢喜。法就是人,人就是法。
陈忠实:生动的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善行,它不仅关乎文字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世界、人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冯骥才:佛性与人性的关系是个大问题,这本书不是用理性而是用天性来回答。
史铁生: 很多人生境遇,都不是道理可以说清。但它们深深地刻进记忆,等待着有一天与全部的爱愿汇合。
杨显惠:我在震惊之余又陷入愣怔。这些文章何以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力量?我看见“空碗”里装满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还看到作者神奇的智慧和悟性。
吴亮评点——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今读姚育明文,知彼心已安矣哉!
&&&&&&&&&&&&&&&&&&&&&&&&&&&&&&&&&&&
画是感悟,画自心灵
&&我一直认为绘画是发自心灵而非技巧,绘画的表现也是由心灵指使而技巧控制--这实在没有什么高明,好多书上也是这么说。但事实上,青少年们自喜爱画画起,便进入了寻找技巧、苦练技巧的长途跋涉,不幸的是练习得了一些技巧,心灵也便令人疑惑起来,自我也变得那么遥远,模糊的使人无法看清。也许这是我们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也许这是一个悖论。绘画需要技巧,技巧的获得又模糊甚至使人淡忘了艺术的本质。李可染的那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固然铿锵,但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自“打进去”之后便再难出来。既如此,为何人人一定要先“进去”、后“出来”?这是一个铁定的或普遍的规律吗?
&&育明是我多年的老友,老得跟我们的年龄一样老。在中学时代我们曾离得很近,下乡去一个大队,相距不过十几里。但那实在是过于短暂,接着她便去了遥远的北疆。依稀中,听说她喜爱文学,并一直做文字的工作。极其偶然地,见到她的画。她也有画?!她也会画?!这都令人疑惑,然而画放在那里,直指本性,令人感动。决非因为技巧,而是因为心灵,因为她的感悟,因为她的睿智。
&&这实在令我惊讶。既无技巧,如何布局?如何造型、如何描绘、如何赋予色彩?--其实这也并不奇怪,细想之,原始艺术,儿童画,素人画,民间绘画的产生、发展与辉煌璀璨不都是如此?画是感悟,画自心灵,这本是画的灵魂。围绕此,无论技巧的稚拙或老练、造型的简单或复杂、色彩的平实或艳丽都将是直指人心、令人激动!
&&细读育明的作品,其实很用心思,一些画在主题表达上很用心思,一些画则用并不老练的技巧,精心构筑了造型、明暗和色彩的表现。
色彩感觉很好,如果色彩上主次关系再强调一下,就更好了,技法上还可以吸收一些现代技术,构图上还可以再精致点,总之画的还不错.
(注:名家写评缘起——出版方因喜欢这本书,以及销售策略,决定找他们理想中的有自己个性语言的中国作家简评,不看名声地位,只看质量,结果定下王蒙、陈忠实、冯骥才、史铁生、杨显惠、吴亮、张承志。张承志给我打电话,表示报歉,说他从来不应邀给人写评等,还有别的理由,与我无关,却涉及出版方,在此略去。陈心懋是我提议的,他是个好画家,又是过去的邻居,比较好说话。感恩他们,在极其繁忙的工作间隙,看我作品,写出点评。时下,出版方以及作者为求评论塞红包现象普遍,可他们一分钱也不拿,足见情操,也可看出对我的抬爱。我自己过意不去,硬和出版方交涉,他们还劝我不要讨钱,我坚持索要,一年后才为每人讨得二百多的稿费。他们的情怀值得我敬重和学习。)
作者:吴招旭
前个星期五给孩子们读了姚育明的《归去》,忍住伤心,我把文章读到了最后一段。这最后一段只是那么短的三行,可我还是抑制不住流下了眼泪——作者在所有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她父亲的影子,抑制已久没有表达的哀痛在那一瞬间如波涛般奔涌出来,她终于还是失声痛哭了……我想我不该去读它,尽管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读到的亲情文章中最为细腻最为真切感人的一篇。
&&姚大姐是上海一家老牌文学杂志的名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学尚热,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绕世界出差组稿。编辑部的管理方式一般是分片包干式,张三管东北,李四管西南之类。北京作家云集,至少需有一人专门盯着。姚大姐在他们编辑部大概就管北京片儿,所以常来。
&&我与姚大姐同行,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很多文学编辑自己也写作,比如我们编辑部的张水舟,小说写得很好,姚大姐对他很看重,编发了多篇他的作品,每次来京,会找水舟聚聚。
&&那时的编辑部,常见一景是集体聊天。办公室大多狭小,十二三平米的屋子,四五张办公桌。平时各自闷头读稿。一有外人,尽管起初是冲某一个人来的,但既然坐下聊上,别人也很难再静心工作,索性聊成一片。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与姚大姐也熟了,我编了新书会寄赠给她,她也定期给我寄杂志。你来我往之间,还会顺便写封信。还记得,她的信都写在稿纸上,极少涂改,字体娟秀而倔,很像她的为人,爱干净,灵秀,又有自己一些笃定的坚持。
&&和姚大姐这样的交往,有点像那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往不勤,但相互关注。这样大概过了五六年,我进入人生最忙碌的阶段,给姚大姐的书越寄越少,巧的是,我每个月收到的杂志堆中,也见不到姚大姐的杂志了。但还是不时想到她。
&&姚大姐也是个作家,写散文,原来经常在报刊上看到,都精心读。渐渐地也见不到了,有一天想到这一点,还暗自揣测,可能和我一样,杂务缠身,没闲心写了吧。
&&光阴似箭,又一两年过去,有一天,我们出版社开选题会,张水舟报上一本《白话贤愚因缘经》,译者竟是姚大姐。我恍然大悟,姚大姐可能成了佛弟子,开始修行了,怪不得联系少了,也不写文章了,这本《白话贤愚因缘经》,像一个证据,一下子被我窥破答案。
&&这一幕至今,一眨眼又十多年了。世界起了很多变化,我自己也成了佛弟子,走上修行之路。之间全无姚大姐的任何消息,今天突然想到姚大姐,不禁有点好奇,便到网上搜索她的踪迹,看看她在做什么。
&&信息很少,且大多为久远年代的事,近十年的消息只一个内容,说她已退休,出了本新书,散文集,《手托一只空碗》。这样的书名,显然与佛教关系密切。零星的荐书信息上,提到作者时称姚大姐为姚育明居士。散文、佛教,姚大姐将此二者融合在一起了,一个随顺自如的姚大姐,宛在眼前。
&&年轻时,不太理解原本密切来往的亲朋好友怎么就会突然消失、断了消息,总觉得其中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情。现在渐渐明白,人的一生,种种缘分看似神秘,其实再平常不过,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四五十岁才摸索到人生正道的,大有人在。所谓突然消失,其实不过是发现脚下正走着的路,虽然现成方便,轻车熟路,但终究是歧途;而另一条康庄大道已被发现,当然自去开拓进取了。走新路,自然就有新旅伴,自然冷落了旧同行。
&&当初窥知姚大姐走上修习之道,还纳闷过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杂志不做,选择了这条道路。后来,亲友中也有一位开始修习,我还和他热烈讨论:“太早了吧?你我不过三十来岁,不如老点儿再说?我陪你一起勇攀高峰?”那位亲友当时感慨道:“我的感觉正好相反,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时至今日,我也不禁想说: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
&&在这样静谧的午后,因为一个突然蹦出的念头,已经从姚大姐这个人,岔到了人生早晚这样大而无当的问题,该收场了,茶已凉。
搜狐网友自建模型 给2008年影响力好书排行(前100名得分)
  1、藏地密码 何马 重庆出版社08年10月 277.1
  2、货币战争 宋鸿兵 中信出版社07年06月 232.1
  3、追风筝的人 (美)胡赛尼 李继宏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06年05月 221.8
  4、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 中华书局06年11月 211.7
  5、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何怀宏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08年02月 187.3
  6、剥洋葱 (德)格拉斯 魏育青等 译 译林出版社 08年01月 170.7
  7、风雅颂 阎连科 江苏人民出版社08年06月 163.7
  8、狼图腾 姜戎 长江文艺出版社04年04月 163.4
  9、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零 山西人民出版社 07年10月 154.9
  10、明朝那些事儿(五)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08年03月 153.1
  11、聆听父亲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08年01月 147.5
  12、未央歌 鹿桥 黄山书社 08年01月 143.9
  13、秦腔 贾平凹 工人出版社09年01月 138.2
  14、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美)戴蒙德 江滢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08年04月
  15、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08年01月 129.9
  16、听杨绛谈往事 吴学昭 三联书店 08年10月 120
  17、上学记(修订版) 何兆武 口述;文靖撰写 三联书店 08年09月 119.8
  18、山楂树之恋 艾米 江苏文艺出版社08年10月 115.3
  19、今朝风日好 董桥 作家出版社08年01月 114.8
  20、兄弟(上、下)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06年3月 112.6
  21、青灯 北岛 江苏文艺出版社08年01月 112.5
  22、陈寅恪与傅斯年 岳南 陕西师大出版社08年06月 108.2
  23、在路上 (美)凯鲁亚克 王永年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06年10月 108.1
  24、极权主义的起源 (美)阿伦特 林骧华 译 三联书店08年06月 106.9
  25、品三国(上、下) 易中天 上海文艺出版社07年03月 106.6
  26、一个人的好天气 (日)青山七惠 竺家荣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07年09月 106.5
  27、求医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7年02月 100.6
  28、杜拉拉升职记 李可 陕西师大出版社 07年09月 99.2
  29、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30、天下霸唱 安徽文艺出版社06年11月 95.5
  31、手托一只空碗 姚育明 上海三联08年03月 94.8
  32、我的精神自传 钱理群 长安出版社发行部08年07月 92.7
以上作者,有的熟识,有的只见过一面,有的连面也没见过,更多的是不认识的,就我所知,除了毛先生是评论家其余都不是,至于那些不认识的网民是否做评论的,我不得而知,感觉好像不是,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认真读了我文字愿意来说几句的。
收得不全,网上零零碎碎散见的还有一些,意思差不多,就不收过来了。
有一个反对意见没法复制下来,大意是:对我的书很不满,说一本很无聊的书,48元卖得太贵,他买回去后老婆天天骂他,他也很后悔。因为气不过,就在自己的一篇短文中用了我的书名,以安慰自己没有白买这本书。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遗憾,因为我的一些文字,而使一个家庭伤了和气。不过,我也不奢望人人叫好。毕竟我是凡夫俗女,做得不够好,也说得不够好。
自己同时是个粗心的人,写过的文章常常找不到,包括发表过的报刊文章,由此还失掉了几笔稿费(因为时间长了,忘记稿费的对方让我提供发表日子等具体情况,就拿不出证据)。但大家对我的关注,我不应漠视,我要尊重朋友们的心,也要珍爱自己。在此聚集,权当一个文档。
最后有个说明:《手托一只空碗》封面上的居士称号非我所愿,最初策划人电话提到这个想法,我就表示了反对,好比一个人在封面上标明教授一样,傻不傻?何况它比教授更容易产生歧义。校样出来后,我才发现,这个称号不是在序言里,而是放在了封面,我又一次提出反对,对方说,散文书不好销,仅是为了广告作用。我不好意思了,想想这本书能出来已属不易,在这之前,两家出版社退稿,我感谢他们还来不及,哪能再为了自己的形象而毁掉出版方的利益呢?居士就居士吧,哪怕标明魔鬼呢,只要他们能多少赚一点。其实做人怎样,为文怎样,不在于符号,而在于实质。无奈商品社会有许多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因素,不喜欢这两个字的朋友尽可略过。
&&&&谢谢大家的耐心与宽容。谢谢大家的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万岁 王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