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文的草榴社区账号和密码码是多少

美剧《暴君》受热议&看看老美如何“文化渗透”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美剧《暴君》受热议 看看老美如何“文化渗透”
美剧《暴君》的剧照。   新闻背景   眼下,一部名为《暴君》的美剧正在热播,有人将之誉为“今年最棒的首播集”。   这部中东题材的电视剧全在美国本土之外拍摄,融合了政治和家庭,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卷入中东政治的故事。该剧取材于热门的政治议题,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映射中东乱局   李明波:《暴君》其实是描写了当下发生在中东的乱局。你看剧中的主角巴萨姆(Basam),和叙利亚的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名字几乎完全一样。两人都是在西方长期留学,并且本职工作都是医生。不同的是,巴萨姆是留学美国,巴沙尔是留学英国。
  此外,两人虽然都出身帝王之家,但从小并未被安排接班,却因为兄长车祸执掌权柄。叙利亚的老阿萨德当年着力培养长子巴希尔做接班人,但1994年,巴希尔在一起离奇车祸中身亡,原本在英国做牙医的巴沙尔意外地成为了叙利亚的总统。
  王希怡:对,《暴君》中很多细节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呼应。比如主角巴萨姆的妻子是金发碧眼的美国白人,而现实中阿萨德的妻子虽然是叙利亚裔,但也是在英国伦敦土生土长,具有西方教育背景。   剧中有提到一场20年前的马安大屠杀,叙利亚也恰好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过一次“哈马大屠杀”。巧合的是,当时的老阿萨德总统的弟弟里法特比他还强硬,外界怀疑里法特是哈马惨案的幕后黑手。   郑佳文:从内容上讲,这部剧展现的是美式民主与中东专制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希望在中东推广美式民主。   其更可能的结果是他在混乱的局势下成长为一名西方人眼中的“暴君”。   呼应现实吸引眼球   李明波:当然,这部电视剧又不完全是照搬了叙利亚的现实,而是融合了诸如沙特、也门、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一些真实故事。   美剧的一大特点便是紧跟时事,这部美剧受到热捧再次告诉我们,现实其实是最出色的编剧。
  王希怡:美国近年来很多热门电视剧都是取材于现实政治题材的作品,比如之前大热的《纸牌屋》、《国土安全》等,这些剧一般制作比较严谨精良,力图营造一种真实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郑佳文:《暴君》可以说是美剧在中东题材上的一次突破。以前美国关于中东的一些片子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像前阵子大红的《国土安全》。但《暴君》却能以一个更平衡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而且,它把整个场景搬到中东国家里面,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设定都是为了展现一个真实的中东,这样做已属不易。   跳不出美国框框   王希怡:但是必须说的是无论《暴君》制作方如何力图显得中立客观,但还是有它的局限性,始终无法跳出美国的框框来看中东,所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美国人眼中的中东。   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里面所有的主角设定明明都是中东人的身份和长相,互相对话却都在说并不纯正的英语,结果是一种莫名的喜感以及不和谐感。这个细节提醒观众:无论怎样,《暴君》到底还是一部美剧而不是中东剧。   李明波:美剧这种以美国核心价值观构建起来的文化产品的流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渗透”。   正如韩剧在中国引发了“韩流”一样,美剧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而且不局限于文化消费领域。好莱坞已经取代了传教士、教育家、炮舰、商人和英语文学,成为西方工业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向世界传播最为重要的途径。   郑佳文:近年来中国也意识到了电视剧传播的威力,这是一种国家软实力的代表,比如说现在中国正在有意识地向非洲输出一些国产电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在坦桑尼亚受到热捧。但这还远远不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袋鼠肉将上中国餐桌&吃“鼠”应人性化可持续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袋鼠肉将上中国餐桌 吃“鼠”应人性化可持续
澳大利亚超市里的袋鼠肉。(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14年年底,中国食客们就能品尝到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肉了。据澳大利亚肉类加工公司透露,相关出口事宜已通过审核,只是拿到全部诸如健康证明之类的文书还需要花些时间,而公司已经开始和澳大利亚及亚洲各企业商讨包括海运和冷藏在内的物流问题了。
  邢磊:袋鼠肉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是相当陌生的食物。许多人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袋鼠肉能吃吗?好吃吗?
  蒋林:可以吃,在澳大利亚超市和猪肉一样常见,但据说味道不怎么样,肉质很硬,膻味很重。以中国人的口味来说,需要进行特殊烹制才行。不然光是闻着味道都会敬而远之。
  预料会在中国受欢迎
  郑佳文:虽然袋鼠肉原本的味道不怎么样,但我觉得在中国会受到欢迎。因为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广东、香港这边的饮食文化追求新奇、野味,再加上中国的厨艺博大精深,中国人一定会研制出适合中国人吃的独特烹制办法,满足中国人的舌尖之欲。
  蒋林:对,我也觉得袋鼠肉在中国会有市场。如果能够确保袋鼠肉的安全无污染,相信很多中国人会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来品尝从未见过的袋鼠肉,袋鼠肉的推广会在中国杀出一条“血路”。
  郑佳文:我听说在澳大利亚,很多人不喜欢吃袋鼠肉。袋鼠是澳大利亚国宝,就像我们国家的熊猫一样,很多澳大利亚人不忍心吃。有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有将近1/5的人基于道德原因不吃袋鼠肉。这也可能是他们将袋鼠肉推广到其他国家的原因。
  蒋林:除此之外,出口的一部分动力也来自袋鼠超强的繁殖能力。据说澳大利亚的袋鼠确实很多,在澳大利亚时很多人提醒我注意安全,提防袋鼠出没,因为澳大利亚市郊的森林和草地很多,与居民区没有明显的屏障。越野车上也要安装护栏来提防袋鼠撞坏车辆。可见袋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据说澳大利亚袋鼠数量与人口相当,大约有2500万只,为防止泛滥,现每年额定捕杀700万头送上餐桌。再加上袋鼠大量繁殖后,与牛争夺草场资源,还会威胁到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邢磊:有一份研究报告说,袋鼠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铁、锌等元素,含较少胆固醇和脂肪,有利降低血压,是理想的健康食物。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牛肉、羊肉,人们吃过袋鼠肉后不易打嗝胀气、消化不良,因此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邢磊:不过,与圈养的猪牛羊不同,目前澳大利亚的袋鼠都是野生的,因此捕捉袋鼠一般是开枪猎杀,因此捕捉过程很残忍很血腥。这就引起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愤怒。澳大利亚政府是允许职业猎手开枪射杀袋鼠的,虽然规定一枪击中头部,但能做到这样娴熟枪法的人还是少数,许多袋鼠被打成重伤,在灌木丛中慢慢等死。正因为袋鼠肉产业化,袋鼠已经从被一般意义上的猎杀变成了“屠杀”。
  安全问题是首要考量
  郑佳文:吃袋鼠肉除了不符合人道主义之外,还有是否安全的问题。2003年的非典据说是吃果子狸引起的,那么吃袋鼠肉是不是也会有类似隐患?
  蒋林:此前确实有过先例。2009年,最大的袋鼠肉进口国俄罗斯就禁止了进口澳大利亚袋鼠肉,细菌污染是实行此项禁令的原因。不过,也正是如此,此次进口到中国的肉类会更加谨慎,所以相关的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审核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这次在中国走的是高档路线,安全问题绝对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郑佳文:有一位澳大利亚专家说,近10年以来袋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如果袋鼠肉在中国打开了市场,会鼓励人们吃袋鼠肉,长远来讲不利于袋鼠的生存。因此,这就会产生一个“蝴蝶效应”,袋鼠肉如果出口激增,最后可能会给袋鼠带来灭顶之灾。
  蒋林:我觉得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如果袋鼠增加的数量和屠杀的数量不成一定比例,那么澳大利亚政府应该会出台相应措施控制出口,不会因为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失了环境和生态利益。而且,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目前有执照的猎手每年射杀袋鼠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总而言之,只要袋鼠肉是经过合理合法捕获,是人性化的,可持续的,并且有利于环境的,那么能够安全地出口给中国人尝鲜,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与吃狗肉一样,送到你餐桌前,你有选择不吃的权利,但也不能妨碍别人吃的权利。
(责编:郑青亭、崔东)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白人警察枪杀非裔少年引骚乱&美种族歧视仍是“雷区”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白人警察枪杀非裔少年引骚乱 美种族歧视仍是“雷区”
布朗被枪杀在当地引发抗议活动。   本报国际问题资深编辑 北大三剑客
  新闻背景   美国密苏里州小城弗格森的非洲裔少年迈克尔?布朗被警察打死事件引发多方关注。布朗被枪杀在当地引发抗议活动,并演变成骚乱,当地警察与社区居民严重对立,导致一些车辆和店铺被砸。   警方说,布朗在警车中与一名警察争夺手枪时被打死,那名警察在这起事件中受伤。警方尚未公布开枪警察的身份和种族,现只透露这名警察也因面部受伤而住院治疗。   王希怡:类似白人警察枪杀非洲裔引起争议的事件,近年来在美国已经发生数起,包括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马丁案,至今仍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   这一系列案例并非个别事件,折射出种族问题在美国依然是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雷区,种族紧张情绪依然是美国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   李明波:很多人以为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后,种族、肤色问题再也不存在。但实际上,一个奥巴马还是无法解决美国的黑人问题。而且,像种族关系这样的敏感问题,一旦不小心触碰到了,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麻烦。美国类似的敏感问题还真不少,比如涉及犹太人的巴以问题。   郑佳文:马丁案和这次的布朗案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协警乔治?齐默尔曼枪杀黑人少年马丁后被无罪释放,引发了上百个城市民众大规模示威,但事件最后依旧以齐默尔曼被无罪释放告终。   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结果类似,可以说明美国的种族歧视并没有因为一个黑人总统而改变。   美国种族歧视客观存在   王希怡:历史上,圣路易斯市就曾是全美种族隔离最严重、种族关系最紧张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黑人不断迁入圣路易斯市郊区的弗格森镇,白人相继迁出,渐渐变成黑人居民占七成的局面。但是另一方面,该地区的行政、执法和教育等机构却依然由白人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美国种族关系处于紧绷的状态,很容易一触即发。   李明波:在美国,种族主义的历史太深厚,就算今天,黑人拥有投票权,甚至可以随时出来竞选总统,但那段黑暗历史残遗下的敏感带却仍存在,只要有人不小心碰触它,就会引发极强烈反应。   黑人往往会抱怨白人歧视他们。比如,在一些美国公司里,黑人往往被安排到人力资源或者是公共关系部门工作,因为在这些部门,他们可以起到对外宣传的“典型”效果,即本公司用工没有种族歧视。但公司里那些真正实力部门的职位,如生产、销售、市场,则非白人莫属。   郑佳文:美国白人警察和黑人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发展到什么地步呢?《纽约客》专栏作家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一些种族冲突的高发的城市,很多黑人宁愿选择留在黑人聚居区的家中不出去工作,因为在外面,他们轻微的交通违法在白人警察的主导下可能会上升成拘捕。   “政治正确”掩盖了问题   王希怡:其实反种族歧视被贴上“绝对政治正确”的标签后,反而令美国种族之间现实存在的问题被压抑了,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和疏导。   一些种族歧视的心理深藏在部分美国人的心中,遇到适当的时机就可能爆发出来,甚至造成星火燎原的态势。   李明波:美国人所谓的政治正确就是说,为了政治安全和个人安全,你必须昧着良心说一些违心的话。   比如,布什年轻时酗酒,在2000年大选前成了大新闻,而且被认为是他失去多数票的主要原因。但如今谁要提奥巴马年轻的时候吸毒的事,就犯了大忌,甚至会丢工作。因为奥巴马是非洲裔,换一个白人总统,美国媒体的攻击可以更肆无忌惮一些。但是黑人总统,你就得必须要小心了。   郑佳文:在政治正确的掩盖下,针对美国黑人的歧视已潜移默化为一种“隐性歧视”。隐性歧视让美国黑人受教育、就业机会匮乏,只能沦为社会中的贫困阶层。在贫困的催化下,美国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又加剧了白人对他们的种族歧视。   总而言之,造成美国黑人困境的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歧视――机会匮乏――贫穷――犯罪增加――歧视加剧”。   不能都赖“种族歧视”   王希怡:不过话又说回来,把美国不同种族之间发生的所有矛盾都往种族歧视上套,也不是理性的做法,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起源于肤色不同。   总觉得别人歧视你,实际上是对自己最大的歧视。   李明波:对,好比这次发生在密苏里的骚乱,如果一开始,当地的黑人社区没有把这个事情上升到种族层面的话,还会有这么大的骚乱吗?   从19世纪的林肯总统开始算起,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已经走了一个多世纪,但我认为美国黑人的真正解放还没有实现。这个真正的解放就是黑人内心的自我解放,黑人内心不要再把种族问题当成敏感问题。
  郑佳文:布朗之死还引发媒体对警察豁免权的质疑。为马丁案、布朗案的涉事警察开脱的是饱受争议的《不退让法》,目前在美国30多个州实施。它的主要内容是如果公民有合理理由,并且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致命性武力应对非法的威胁,以防止自己受到伤害。这个法案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完全保护犯罪受害者,有时甚至成为保护罪犯的盾牌,鼓励犯罪发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榴社区账号和密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