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于中国经济发展展的后果

保护视力色:
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分析
&&&&&发稿日期:
&&&【搜索关键词】:研究报告 投资分析 市场调研 资产投资 江苏 经济增长 影响 分析
&&&中研网讯:
近几年,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随着一系列物业管理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物
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两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成
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两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成
2008年,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
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快速稳定增长,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1.75亿元增加到6827.59亿元,年均增长25.5%,是推动江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及相关统计资料,对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利用效率。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它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作用,并以其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一)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从最终需求角度看,GDP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江苏投资率逐步上升。2003年,投资率为49.6%,比1979年上升了20.9个百分点,年,资本形成总额平均占GDP的比例为42.5%。投资率的大幅度上升,为保证江苏经济的起飞和高速增长创造了前提条件,形成了高积累与经济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年平均拉动率达52.0%。固定资产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现价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为投资率。不变价资本形成总额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即投资需求拉动与经济增长率之比为投资需求拉动率。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曲线与经济增长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经济波动由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决定。一般而言,经济高涨总是由于总需求的扩张,经济衰退也总可以归因为总需求的收缩。由上图(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曲线)可见,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曲线或者说经济周期与投资周期大体相似,除个别年份外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上下波动几乎是同向的。两条曲线虽不完全一致,但变化趋势和波动周期却基本相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曲线与经济增长曲线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和“时滞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投资波动幅度要超过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幅度。可以说投资波动直接引发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波动,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2、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也基本呈现同向变化。投资率虽然不是判断经济过热的唯一标准,但确实是反映经济冷热的一个敏感指标。下图显示,投资率在年度间是波动的,有的时期上升,有的时期下降。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也基本呈现同向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投资率水平平均值为37.9%,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1.6%。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各地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不顾条件、急于求成的现象,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竞相发挥“优势”,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纷纷上项目,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大规模膨胀。年投资率平均达44.0%,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5.1%。
九十年代,投资率较大幅度上升,平均值为46.9%,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3.5%。1989年,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负增长(-13.9%),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只有11.3%。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以此为契机,兴起了新一轮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于1993年达到巅峰。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61.8%、60.8%,大大快于经济的增长,投资率达50.1%、53.0%。
1997年,国民经济开始减速,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投资率也回落2.8个百分点。1998年以来,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现象。年,经济增长率年递增10.7%,远低于年平均12.7%的水平。五年中有三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是下降的,两年微涨1%以下。但投资率有所上升。2003年以来,江苏经济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固定资产投资也摆脱低迷徘徊的状况,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8.6%、28.0%。
(三)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乘数效应间接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乘数理论表明,投资增加可以引致国内生产总值的成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而且,扩大投资会拉动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的需求,从而拉动与投资活动相关行业的产出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两者的波动形态来看,投资增长对同年或滞后一年的居民消费的增长走势有影响。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每增加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诱发社会总产出339.4亿元;每增加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或间接地为这部分投资提供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波及过程,最终转化为消费需求增加50.2亿元,若当年全部实现消费将诱发社会总产出132.73 亿元。
(四)投资调节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
投资具有“既为当期需求又为下期供给”的两重性特点。从需求角度,扩大投资会从短期带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调节投资需求对控制社会总需求非常重要。从年江苏最终需求的增长速度来看,投资需求增速比消费需求快3.2个百分点。从这一期间江苏最终需求的波动情况来看,投资需求的波动强度远高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起伏相当大,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波动系数是最终消费的6.6倍,波幅比最终消费大26.1个百分点。投资的这一变化特点与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由于投资增长有一定的惯性,投资项目的建设工期一般需要几年才能完成,如果集中上一大批项目,由此引起的投资高增长往往要持续几年。当投资高增长诱发了经济全面过热时,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迫使经济降温,回归到适度的增长区间。因此,在我国,政府历次“扩张”或“紧缩”经济的落脚点几乎都集中在投资上。这种操作方式虽然存在不少弊端,但见效快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作用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本质上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投资结构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结构的大问题,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先导和杠杆。因为现在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由过去的投资结构决定的,现在的投资结构又决定和预示着未来的产业结构。从现有产业结构来看,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在向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投资稳步发展。投资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强了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缓解了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2004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瓶颈”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分别增长63.6%、 30.7%。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进入限制的逐渐放宽,江苏民间投资[3] 逐渐进入各竞争性领域、部分垄断性行业和公益性领域,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2003年,江苏全部农业投资中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达54.4%,对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已几乎遍及所有工业大类。制造业民间投资占到全部民间投资的57.9%,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的比重达57.7%。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民间投资也占到36.5%。
民间投资是相对于国有投资、外商投资的一类投资,是以我国公民个人和个人集团为投资主体的投资,包括城乡集体经济投资、私营个体经济投资、股份制、联营等其它经济投资和城乡个人投资。
(二)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
一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定资源要素配置格局的反映。而一定资源要素配置则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所有制的分配比例影响着未来的所有制结构,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前导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条件。民间主导、市场导向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了江苏经济的生机和活力。民间投资呈现投资总量攀升、增长速度加快、所占比重提高的态势。2004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分别占29.4%、18.0%,民间投资比重达52.6%,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民间投资的44.6%。私营个体经济已成为民间投资的第一主体。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扩大投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基本手段。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则需要有相应的投入,因此投资与充分就业关系较为密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社会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投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来看,主要是通过扩大对现有企业产品的需求,促进现有企业就业水平的稳定和提高;从长期来看,则主要是通过投资形成新的企业、新的生产能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市场需求空间,以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劳动力的再就业。据回归分析,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全部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约为0.62。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约2.4万个就业机会。民间投资特别是私营个体投资已成为江苏居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新亮点和重要途径。2004年,发展民营经济的增收效应进一步释放,城镇个体经营者净收入增长17.7%。
三、江苏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结构调整难度大
现阶段,江苏投资结构中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进的问题。一是投资的产业结构欠合理。2004年,工业投资高速扩张,带动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0%,而第一产业投资仅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占0.4%、53.3%和46.3%。投资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表明,农业的相对弱化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投资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中对农产品的需求在相当时间内数量都是庞大的。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过快下降必然妨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难以改变农业生产率低下的现状。其结果必将制约江苏工业化进程,阻碍投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钢铁、水泥等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分别位居制造业投资第1、4、3和8位,分别占城镇投资的5.8%、3.0%、3.5%和1.8%。
二是固定资产存量与增量调整变化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各种所有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增量即新增加的投资进行的,相对而言,政府通过国有资产存量形式转换筹资进行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则要小得多。以工业为例,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13.4%,国有工业企业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为10.4%,而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所占比重为23.9%。
三是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投资的地区布局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关系极大,特别是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显著的重大项目的安排,会对地区经济格局产生重要作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政府通常追求达到最优投资密集度,倾向于在经济增长效应较好的投资基点上继续增加投资,加大投资的集聚度,而不是建立新的投资基点。长期以来,江苏投资始终表现为苏南规模较大,而苏中、苏北由于面临地区内市场狭小和资本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投资发展相对滞后。2004年,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苏南占67.3%,苏中、苏北分别占13.2%和19.3%。苏南民间投资总额为1600.1亿元,占到全省民间投资67.6%。
(二)投资率偏高
从江苏投资率的国际比较看。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世界投资率的平均水平为19.9%,低收入国家为19.7%,中等收入国家为22.9%(其中,上中等国家为19.0%,下中等国家为25.2%),高收入国家为19.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年份是一国(地区)历史上投资率最高的阶段之一,较为典型的有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最为典型的则为日本、泰国和巴西。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投资率分别为19.3%、14.3%和23.9%。可见,江苏的投资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江苏投资率水平偏高是不争的事实。
实践表明,过低的投资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而导致经济萎缩,是不足取的。一定时期内,高投资率有利于经济加速发展。但高投资率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拉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的过快发展,导致经济过热等不良后果,也是不足取的。高投资率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其一,是形成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是导致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加剧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如果突破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投资总量增长超过一个合理范围,投资率持续在高位上,并且伴随着较高的消费增长率,就会使宏观经济发生偏热或过热。由下图可见,物价上涨则一般与投资快速增长的年度相吻合,且略显滞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CPI平均上涨7.62%。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投资大规模膨胀时,1988年CPI上涨21.9%。九十年代,投资率较大幅度上升,物价指数也大幅度上升, CPI平均上涨8.1%,年更达18.2%、23.2%。
其二,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增加投资意味着扩大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是与消费率低联系在一起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当生产能力持续超过有效需求规模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投资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使得靠高投资维持的高增长难以维持,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计算资本边际生产率[4] 。年,江苏投资效率为0.21,即100元投资导致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1元,而日本(年)、韩国(年)、墨西哥(年)、阿根廷(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的五年时间的平均投资效率已分别达0.37、0.36、0.26和0.53。
其三,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片面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认为加快发展就是加快经济增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在行政管理体制和职能上产生越位和错位,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经济增长目标,加之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预算软约束[5] ,结果使得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许多投资项目建成后形成的新生产能力是没有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这种拼资源、扩张土地资源占用的外延型投资方式虽然能拉动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从长期看反而加剧了供过于求的矛盾,浪费了宝贵的经济资源,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这种长期高度依赖资本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与投资相比,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长期偏低。2004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6%,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1.4个百分点。从消费率的国际比较看。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我国消费率为58.0%,世界平均水平为80.1%,低收入国家为80.7%,中等收入国家为74.3%(其中,上中等国家为75.2%,下中等国家为72.4%),高收入国家为81.0%。2002年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消费率分别为81.2%、78.8%和68.9%。2003年江苏消费率仅为44%,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明显偏低的。
四、江苏投资增长展望及路径思考
在乘数D加速数模型作用下,投资增长的上限受制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总量,投资增长的下限受制于在乘数原理作用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在现实生活中,投资增长的上限往往低于理论上限,而投资增长往往高于理论下限。这是因为,为了防止投资大起大落,以及投资剧烈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政府往往在投资接近下限时增加政府投资,在投资接近上限时努力防止经济过热。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度投资率所处的区间也不同。就今后的发展而言,要保持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改善发展环境,增加社会就业等等,都仍需投资高增长的支持和推动。未来15年江苏存在着巨大的自主投资能力,投资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既要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投资过热,既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又要防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保持江苏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路径是:
1、保持投资长期稳定增长。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引入竞争机制,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信息咨询和服务环境等方面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引进市场化机制募集资本和吸纳社会资金,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手段推动国有资产流动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聚集,同时,着力帮助解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防止投资过热,就是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消费需求,以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动投资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下力气降低政府直接投资一般性生产项目的比重,尤其是要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避免粗放经营带来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3、推进投资方式转变。转变投资方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追求“有效投资”、“高效投资”与“绿色投资”,即发展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力求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发展乘数效应高、经济效益好、有利于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投资,力求避免规模大而效益低,质量差,建成项目生产能力困置的投资;发展能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投资,力求避免环境污染、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的投资。由于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大量存在,妥善把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关系。
4、注重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针对江苏投资产业结构存在的偏差,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的投资产业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加强第一产业,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高度化。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的投资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投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有效增加第三产业的投资,适度增加对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基础行业的投资,加大对金融保险业、科研、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投资。
5、加快区域投资结构调整。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罗森斯坦D罗丹的“平衡发展”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恶性循环”、改变贫困局面,关键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苏北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加强与苏南的联合,更多地利用区外资金包括外资,以冲破其发展瓶颈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6、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把投资体制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并符合WTO规则的新型投融资体制,着力促进民营资本成长。完善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明确投资风险责任,加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引导投资的作用,严格限制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 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分析】相关新闻
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邮编:518003&&&&E-mail:服务热线:<font color="#FF-36 76 28526All rights reserved.
中研普华管理咨询公司
传真:<font color="#FF-429588VIP MSN:&&&&&邓夏生历史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知识复习点拨
上传: 邓夏生 &&&&更新时间: 23:12:39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知识复习点拨
江西省南康唐江中学&&& 邓夏生&& 341411
e----mail:
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结构知识梳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原因或条件
产& 生(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②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新的经济因素;西方思想传播;阶级结构的变化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清政府政策调整(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
①政治:推动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发展;②经济: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一定程度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
社会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客观条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直接推动力(群众反帝斗争)、思想条件(利润刺激和爱国心驱使)
时间短暂;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半殖半封特征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引发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日、美的经济掠夺;四大家族的垄断
①参加抗日统一战线;
②寻求第三条道路;
③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获得新生(建国后)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外商企业:19世纪40年代---建国初
⑴性质及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近代前期列强纷争,英法为先;近代后期,日美争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⑵兴衰过程:①兴起: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②发展: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者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③最终归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⑶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
3.洋务派企业:19世纪60----90年代
⑴创办:洋务派在&求强&、&求富&旗号下,先后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⑵影响:这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⑶分化: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4.中国官僚资本:1927----建国初
⑴性质与地位: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
⑵兴衰过程: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②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④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
5.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目标等。
6.自然经济:1840――1952
⑴性质与地位: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⑵瓦解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7.近代中国主要经济成分性质、地位、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及历史影响
⑴性质及地位:①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在长时间内继续存在并占据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进步的根源。因此中国要富强必须反封建。②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反侵略。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主要表现在为社会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难看出其发展的艰难和软弱,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④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它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尤其能表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它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持必然结果,起步就以垄断的形式出现。⑤新民主主义经济,首先肯定它是&革命型&的经济形式。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殊性质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是指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级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
⑵相互关系: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几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勾结、相互依附、相互矛盾。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中外反动经济的严重阻碍,同时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
⑶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在走向末路。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结束。
二.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建国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⑴第一次: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⑵第二次:农业合作化。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⑶第三次:人民公社化。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即一大二公)。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⑷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作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建国后中国城市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⑴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营经济,做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⑵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民主改革主要是废除旧的各种压迫工人的制度,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生产改革主要是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
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把单一的公在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建国后中国经济形态的四次转变
⑴新民主主义经济(年):它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年):其特征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统一集中。
⑶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年):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
⑷1992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4.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阶段特征
⑴1949年~1956年的过渡时期:该时期的经济就其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⑵1956年~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的计划管理体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屡遭挫折,但从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就。⑶1966年~1976年的文革时期:该时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⑷1978年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该时期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中国近代化历程规律性认识
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⑴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封建主义的压迫。在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封建主义势力始终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严重障碍。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官吏的敲诈勒索等,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②帝国主义的压迫。列强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给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压力。③官僚资本的压迫。抗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资本工业中去;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使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官僚资本还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民族工业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府的庇护,艰难发展。
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①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④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⑶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或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政策:①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动力。中共 &三大&: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②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纲领中,保护中小工商业者。③抗日战争时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促成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④解放战争时期:联合资产阶级政党,召开新政协会议。⑤建国后:保护私营工商业,开展&五反&,合理调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基本特点:⑴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⑵从工业部门的结构上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⑶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⑷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⑸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势力既有矛盾性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2.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核心内容是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结果是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是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
四.专题知识考点考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洋务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国后中共先后制定的几条经济建设路线和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等,这些知识考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及影响,外商企业、中国官僚资本和自然经济,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的演变,这些知识考点是高考的冷点。
在复习本专题知识考点时,要注意联系不同历史背景下当时政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具体政策;要注意用辩证方法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要注意联系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共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路线方针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