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 20152015男足亚洲杯战报 带着期待盼望着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人民日报:2015年,期待一个怎样的中国?
2015年真的来了。
21世纪到来时的钟声音犹在耳,如今倏然而过已是15年。这15年对人的一生来说已不短,对一个大国的发展而言,则是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
于内,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从东部沿海到西北边疆,从北国雪地到南海岛屿,大国崛起让普通人真正受益;于外,世界地位与日俱增,话语权与责任水涨船高,从奥运会到世博会,从亚信到APEC,中国在变,世界看中国的眼光也在变。
于是当我们谈论2015年时,那些可以预期的精彩,与必须应对的挑战,共同构成值得期待的一年。
当顶层设计遇上新常态:
两大关键词里的中国发展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这个中国改革最重要的小组,在短短一年内举行了8次会议,其讨论或通过的几十个重大决定,是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窗口。
因为这些重大决定,都在为中国改革做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从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改革到法治,其作用日益凸显。“摸着石头过河”可为未来探路,顶层设计则指引未来。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此定义2015年。
按照计划,这一年顶层设计任务很重,除了制定各项改革措施外,还会在年底前出台“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蓝图,这份规划势必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指标如何定,哪些是刚性,哪些是弹性,都需要极大的治国理政智慧,以及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同样重要的关键词是“新常态”,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到后,这个词在描述中国当下经济状况时,体现出了越来越强的解释力。2014年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专门向世界各国政要系统阐释了“新常态”,并广受认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认为,中央如此强调新常态,释放了三大信号。第一个是2015年,政府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中,在民生、公共福利等多方面,都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参与;第二个是在新常态下的稳增长,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一点在国家发改委2014年审批的项目中已有明显体现;第三个是政府自身需要继续改革,“不管什么清单,首先是政府自己的责任清单,其边界在哪里,如何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硬骨头,都要给出答案。”
参与了“十三五”规划讨论的经济学家厉以宁直言,大家已经形成两个共识:一是在增长率目标上不要定得太高,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是要改变观念,目标增长率不应该是刚性的,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从总体上,中央传达出了很坚定的决心。2015年,相关的政策、制度等方面一定要跟上,不然我们已解决的问题也会出现反弹。”褚松燕表示。
在经历了“全面深改元年”的试水与磨合之后,中国改革正在提速前进。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转型,2015将是关键之年。
当反腐浪潮迎来新一年:
中央主动出击正本清源
一年前,人们展望2014年时,恐怕很少人会料到,这一年的反腐风暴如此迅猛。
数字很能说明问题,4名副国级及以上官员,42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从量上来说,史无前例。2014年底刚刚结束的“猎狐2014”也收获颇丰,截止到12月4日,已经抓获428人。军队反腐亦呈现很强力度,无论查处人数还是级别,均为近年来新高。
从中纪委到各地纪委,“纪委很忙”已成常态。日晚9点多,中纪委官网宣布,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接受组织调查。据悉,当天他还参加了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无论打虎、拍蝇还是猎狐,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2014年的反腐战果有目共睹。不管是惩治“塌方式腐败”和“小官巨腐”,还是处理问题官员时的“跳崖式降级”,中纪委对贪腐者绝不手软,也不吝创造新词。
一个问题自然地浮上观者心头:2015年,反腐力度还会一如既往的大吗?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觉得,这股势头肯定会延续,基本思路不会有任何变化。
“我注意到,最近国家领导人对反腐败形势的评价,还是说‘严峻复杂’,这说明中央有紧迫感,对腐败问题如果不继续采取措施,肯定会出问题。”谢春涛直言,虽然没办法预测2015年具体会打多少贪腐分子,但力度一定不会减轻。
“实际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力度是一如既往的。2014年查处的不少官员,相关工作可能2013年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延续,我们看到成果在大规模出现。”谢春涛告诉本报记者。
早在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就表达了“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观点。如今两年过去,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如此迅猛的反腐态势之下,中央处在一个非常主动的位置,已经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信任。如何将成果固化,将是2015年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谢春涛认为,今年,在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等方面,中央一定会加大力度。2014年的制度建设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下放政府审批权,完善巡视制度,清理裸官,干部财产申报,加快派驻机构全覆盖,强化党委责任等多方面,都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从“依法治国”的高度,为反腐败以及党内法规的健全指明了方向。
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约束与规范权力。在这方面,除了制度建设,包括党内法规建设,让“党纪严于国法”发挥威力等,还需要在作风建设上继续下功夫。截至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73332起,处理党员干部96788起,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点名道姓的通报,这一趋势无疑将在2015年延续。
“正本清源,改变生态”。谢春涛觉得,中央正在主动出击。
当中国故事面对世界期待:
2015是中国世纪元年吗?
“当人们书写2014年的历史时,一个很少被人关注但很重要的事实是:2014年是美国能够宣称自己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最后一年。”在一篇名为《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的文章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观点石破天惊,引来世界关注。
斯蒂格利茨的论据,早在几个月前就被外媒炒作过,那就是中国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美国。
包括褚松燕在内的许多专家,对这样的观点表示完全反对。她以美国为例,1872年的美国就已在GDP按平价购买力上超过了英国,但直到几十年后,还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削弱之后,美国才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
“况且,中国一直强调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需要更长的时间发展,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软实力与巧实力。”褚松燕认为,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中国自己的发展,“世界第一”的帽子不值得沾沾自喜,如何固化发展成果,如何化解繁重的改革任务,都需要2015年继续破题。
中国不要“世界第一”的帽子,不过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是因为,中国需要走向世界,过去的几百年早已证明,闭关锁国没有出路,中国对外界的心态从未像当下这样开放过;世界也期待中国,无论是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是希望通过沪港通投资中国的企业,还是瞄准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中国怎么样,世界很关注。
国家层面,无论在外交上,还是在各种战略的对接上,中国与世界的接触都变得史无前例的频繁。国家主席习近平每次出访,都引起很大反响,瀛台夜话、“五见普京”成为经典场景;无论是2014年的亚信上海峰会还是APEC北京会议,无论是“亚洲新安全观”还是亚洲梦,都将影响深远。
社会层面,2014年9月,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上市,成为美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马云和他的“中国故事”,让世人瞩目。有理由相信,2015年,这样的中国故事会更多。
个人层面,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如今走遍全球,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华侨、华人、留学生、游客和商人等,带着来自中国的文化与故事,融入70亿人的庞大世界中。
2015年不会是中国世纪元年,但如同过去几年一样,2015年会是中国在更深、更广程度上继续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年。
“亲、诚、惠、容”,在2014年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了这一外交理念。中国发展的列车,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的2015年,期待世界的参与。(刘少华)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连续三届世界杯预选赛失利、连续两届亚洲杯小组提前淘汰,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球队多线遭遇全面溃败,这些都深深刺痛每一个球迷的内心。“打平就出线”“第一场关键战、第二场生死战、第三场荣誉战”的轮回,让很多球迷没发再对国足抱有乐观。2014年还有几天就要匆匆离去,日,中国足球将再次出征,他们将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亚洲杯,以目前的能力小组出线除非诞生奇迹,实力不行,球迷不会再怪你,但必须提前要说好:输球不能再找借口和理由。我们将盘点国足十大输球理由,希望以此鞭策找理由成习惯的中国足球,希望他们能够在2015年亚洲杯表现出色,只要拼出去,输球也没有关系,但就是不要找输球的理由。1、运气差 创造出机会把握不住不可否认,足球场上确实存在运气问题,但运气同样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且是小概率事件。但作为中国足球来讲,他们同样把此作为重要借口之一。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偏概全,将射术不精和一部分时间的优势都归结为运气不佳和对手过强。此次不敌伊拉克依然如此,而如果说此理由用于和日韩等强队还可以勉强对付后,那亚冠中不敌印尼等鱼腩,再用此借口,就真的有点欺骗球迷智商了。2、都怪你们媒体球迷影响了我们遭伊拉克双杀后,中国队只存在理论希望。据广州媒体报道,赛后谈到这场输球时,中国球员普遍认为,媒体和球迷的浮躁心态影响了国家队,球员在场上踢球背上了几十斤重的包袱。即使中国媒体和球迷的有些浮躁,而作为职业球员来讲,这些都是其职业必须承受的,将此作为理由实在有些莫名其妙。3、准备工作不足,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足球人眼中,输球似乎是如地震一样的天灾人祸,是突然发生的,所以在输诸多口中,又多了一条“准备工作不足”,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日世界预选赛,中国队7-0战胜香港,却因净胜球出局。赛后从出线喜悦一落千丈后,足协给出输球理由就是“准备工作不足”,而在赛程早已确定,形势清晰的情况下,“将脑子不够用,不会算数”归结到“准备工作不足”,滑稽至极。4、后备力量薄弱,没有人可用啊貌似是最合乎情理的借口,但殊不知,后备力量不足和青训力量薄弱,早在98年冲击法兰西失败后,足协总结时就将此作为主要原因。13年后,如肥皂剧中的烂借口再次被拿出后,实在没啥新意。最为关键的是,这十多年中,一旦遭受重大失利,就会有人拿出具体数字和后备的问题作为挡箭牌,而作为中国足球人来讲,每次都将问题往下一代推脱,也真的有点无聊。5、我们当前最为主要任务是练兵2011亚洲杯上,中国队小组赛折戟沉沙,而国足的理由为:亚洲杯上主要任务是练兵,一切以世界杯为目标。据媒体报道,亚足联的一位官员在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十分不解“这可是亚洲顶级赛事,用于练兵过于奢侈”。随后又有消息传出,练兵是足协授意。而在成绩不佳时以“练兵”为理由,中国足球的新发明实在天马行空。6、球员想赢怕输,背上思想包袱似乎每个球员来到场上,都不可能“想输怕赢”,但是与之相反的理由却堂而皇之成为中国足球频繁输球的借口。从国内联赛到亚冠联赛,再到男女足的各级国家队,“想赢怕输”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理由。2008年,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赛后无论是主帅杜伊和球员都再次故伎重演,说出“想赢怕输,最终崩溃”,而退一步讲,即使想赢怕输,至少也该拿到平局,而这对中国足球来讲都是难上加难。7、我们技不如人,这一个算客观从中国足球屡败屡战起,技不如人就成为了最大的说辞,如果说不敌巴西还可以说的过去的话,那么不敌也门、泰国、中国香港也可以归结为技不如人的话,实在过于牵强。最关键的是,从20年前到如今,“技”一直不如人,得不到提高,这竟然让中国足球屡次输球后变得理直气壮,而什么时候,“技”才能赶上别人,被寄予厚望的中国足球从未给出答案。8、球员压力太大,谁能理解我们97十强赛,国足在金州2-4不敌伊朗,赛后谈到先赢后输的比赛时,主帅戚务生直言,球员压力太大,结果在主场2-3不敌卡塔尔后,输球的理由依然是“球员压力太大”。而从中国足球连战连败的同时,这个借口也被发扬光大,似乎每次输球都能成为主帅球员的理由。而不知在世界各地,当中国球迷已经把输球当成习惯时,哪个国家的球员没有压力,哪个国家的球员压力比中国球员更小?9、球员真的拼了,只不过没效果足球比赛不是角斗场,只用“拼”不用脑,当然无法取得胜利。对中国足球来讲,赛后一句“真的拼了”就可以掩盖所有问题。2002世界杯中国队三战全负,结果球员气喘吁吁的表示“真的拼了”,2004年世预赛客场不敌科威特,导致最终出线无望,球员“真的拼了”,2008年世界杯奥运会双遭惨败,还是“拼了”,而此次世预赛三连败,足协早已熟悉此套路,他们抢先用了球员的台词“球员真的拼了,我们很遗憾”。10、裁判因素影响,这也怨我们羸弱的中国足球,曾经确实遭受过裁判的暗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却成为了中国足球的输球借口。特别是在遭受西亚球队时,裁判问题每每都会被主帅球员赛后提起。1998的曼谷亚运会中,郝海东向边裁吐口水,被停赛一年,中国足球认为裁判过于严厉,但实际情况是,亚足联的处罚合情合理,只能怪中国球员不懂规则。从此之后,输球比赛中的一个黄牌,一个前场定位球,似乎都能联系到裁判因素,丝毫与球队实力无关。&澳大利亚期盼中国国足亚洲杯多取胜 | Australia 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足亚洲杯2015淘汰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