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的毕业论文是关于归化和异化的例子吗?

从文化角度透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摘 要: 翻译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与翻译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关键词:毕业论文网
文化 翻译 归化 异化    一、文化与翻译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译文: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和动力。就我而言,这压力就是我日趋衰弱的身体状况,两年前还是我手下败将的网球对手,现在却打不过了。我的动力就是想赢球。  在词典里,carrot有“诱惑(物)”的意思,stick有“强迫(力),威胁(力)”的意思。译文将“carrot and stick”归化为“压力”和“动力”是很自然的,否则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再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异化译法“血浓于水”似乎通顺易懂,但该习语的喻义没有准确地传达出来;归化译为“亲不亲一家人”更能准确地表达出其寓意。  2.异化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1995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所谓异化,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主张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具体来说,异化翻译法包括以下特点:(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1995:20)。不过,Venuti也承认,译文是由“本土的文化材料”组成的,异化翻译(像归化翻译那样)只能是翻译过程中的其中一种策略,不同的是,采用异化法的译者一般都态度鲜明,而不是隐隐匿匿(1995:34)。  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差异性,它的作用如下:第一,有助于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英语中很多说法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表达独特。如:“In the count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盲人国内,独眼为王)”汉语中同样存在大量独特的说法,异化翻译成英文,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s mouth.)”第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比较两国文化,增强对源语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两国文化中的语言形象,有的形义对应,如:All the rivers run into the sea,yet the sea is not full.(百川归海,而海不盈)。有许多形义不对应。诸如“狼吞虎咽(eat like a horse)”、“笑掉牙齿(laugh off one’s head)”等。第三,极大地丰富了译入国的语言。一方面,许多英文表达流入中国后被中国人接受并广泛流传,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本土化的语言。如dark horse(黑马),flea market(跳蚤市场),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式表达进入英语国家后,也成为约定俗成的习语。如:“旧瓶装新酒(New wine in old bottles)”、“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门户开放政策(the open door policy)”等。这是中国的语言文化融入了讲英语的国家,为讲英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带来了生气,增添了新鲜血液。  四、结语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的。无论归化还是异化,其目的都是尽可能的传达源语民族形象和文化特色,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才能使读者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谢应喜.从文化趋同看归化和异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4):54.  [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9.  [4]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34.  [5]孙致礼.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山东外语教学,1997,(3):28.  [6]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内容只是论文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
发布人:3639 Tags: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论文关键词:;归化;异化   论文摘要: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简单回顾了归化、异化理论的生成及其演变。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引 言      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简单回顾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从晚清时期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百年归化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对异化、归化的重新思考,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 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并指出归化和异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译者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创造高品质的译品。      1 归化和异化概述      直译与意译是归化和异化讨论的源头。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主要的方法,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所编的《英汉翻译教程》中解释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为:“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阐释直译:“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1994:90)。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翻译的归化/异化概念直接来源于1813年德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论翻译的方法》一文,文章指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引导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引导作者靠近读者。但并未授以具体名称。1995年美国学者L.Venuti 的《译者的隐形》定义这两种方法为异化/归化。Venuti是异化派翻译的代表。他提出“反翻译”的概念。指出翻译的风格和其他方面在目的语的文本中要突出原文之“异”。他说:“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郭建中 3)在讨论异化翻译时,他对归化翻译的策略作出了描述:遵守目标语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从而达到让译文符合本土典律、出版潮流和的需求。归化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流畅地道的进行翻译,在这类翻译中,翻译者的努力被流畅的译文所掩盖,译者为之隐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被掩盖,目的语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文化价值观,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译作由此而变得透明。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所以,Venuti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美国翻译家奈达(Nida)是“归化”理论的推崇者,他提出了“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在各种不同场合,他重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这一观点,既“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归化派”认为,不应该将源语中的语言体系和文化现象强加在译文读者身上;文化差异必然带来交流和理解上的障碍,既然翻译的主要任务是文化交流和,就应该避免文化障碍,而“异化”则不可避免地带来这种障碍;对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和智力也不应该有过高要求,而是应该将源语以最贴近目的语的形式呈现给译文读者,使之理解起来更容易。   直译/意译同归化/异化翻译他们之间有着相似和差异。王东风在《中国翻译》“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可谓由来已久。”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 (王东风,)      2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历史      从晚清时期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先后出现了四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头十年,第二次是“五四”后的十年,第三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真正繁荣的也就是50年代的十年),第四次是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孙致礼,2002)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1898年,严复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1899年,林纾翻译出版了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先后翻译了180多种西方文学作品。,当时的翻译者考虑的并非是要忠于原作,而是如何适应当时文化的发展需要。晚清时期,白话运动蓬勃开展,但当时的译者除个别以外,都不愿用白话文翻译,而坚持用文言译作。这样不但读者觉得晦涩难懂,译者自己也觉得颇受束缚,不得不对原文加以改动和删减。所以,为了博得广大读者的青睐,译者大都采?叙述法,常常出现译文的夹议夹作、改写改译。这个时期的文学翻译除了少数外来词的引用外,基本上是以归化为主导。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我国的文学翻译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在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带动下,当时的作家和翻译家试图从外国文学中吸取营养,以达到改造文学、改造社会的目的。鲁迅提出“易解”和“丰姿”是翻译的双标准,较严复的信、达、雅三标准具有更大的涵盖力,使其得到了丰富和深化。他主张译者只能“改换衣裳”即转换语言形式,而不能“削鼻剜眼”,即尽量保持原作的“异国情调”,提出翻译“以信为主,以顺为辅”“宁信而不顺”可谓在文学史上高扬一帜。但同时也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生硬翻译。因此,从3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译界在翻译方法上出现了一个“逆反应”,归化法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张谷若从30年代开始翻译的时候,翻译并出版了哈代的《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遵循两条翻译原则:(1)不能逐字死译;(2)用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朱生豪由30年代中期走上翻译道路,他在《莎上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明确反对逐字逐句对照式的硬译,提倡保持原作的“神味”和“神韵”。我国30、40十年代的文学翻译比较强调传达原文的“神韵”,比较看重译文的通顺流畅,而不怎么注意传达原文的形式,不仅如此,甚至还可以随意“更易原文之结构“。他们走的是归化之路。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刘英凯在《现代》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归化-- 翻译的歧路》的论文,尖锐的批评了归化法,并大力提倡移植法,让其在翻译中占有“主导地位“。文中力举的过分归化的表现和分析可以说促使我国翻译界对中国的翻译方法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在1995年,由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和南京大学西语系翻译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关于《红与黑》几个译本意见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全国范围的翻译大辩论。通过这场大辩论,中国翻译界对异化和归化这个问题,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此后几年中,刘重德、郭建中等学者,也曾先后对异化和归化发表了一些独特的见解,认为应该从的角度来审视异化和归化,从而发表异化译法,并将归化法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改革开放期间,不仅翻译理论界对异化译法有了新的认识,文学翻译工作者中也目前翻译界在承认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又展开了哪一个是主流之争,这可参考孙致礼教授“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和蔡平的“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两文。甚至现在有学者还认为“译文中异化和归化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一时期被认为是异化的表达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发展,有可能成为译语的一部分,看不出异质的因素了。”(蔡平,2002:41)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各之间克服了解的加深,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日趋明显,文化的异质色彩似乎正在逐渐淡化。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翻译将是归化和异化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和“反文化同化”的呼声却又此起彼伏,各民族要求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意识也日趋高涨。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翻译,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仍然会在这样的大中会不断发展。      3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      归化或异化策略其实都是一种翻译手段,他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统一,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还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文学作品、作家、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和不同文化的趋同程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那么,怎样决定翻译一篇文学作品时归化法和异化法的取舍呢? 文学翻译不同与一般的翻译,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传真”与“”的完美结合。这样读者既能从好的文学作品中获取一些知识,又得到了审美的愉悦。在翻译过程中,不管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是形似还是神似,是紧扣原文还是进行再创作,都是可取的。但采用这两种翻译方法要把握好“度”。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牺牲另一方面都会走极端,翻译界中存在着一些过度的归化现象,例如滥用四字格成语:四字格成语是汉的一大特色,正确使用使目的语更显优雅,可如果误用成语不仅会使译文晦涩,也会改变译文的深层含义。滥用典雅词汇,滥用抽象法,滥用带有文化色彩的替代。即是用的文化渊源和相关的形象替代了西方的表达方式,这样做反而使译文有些别扭 。而异化过度会出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译文带有翻译腔,即对来源语保持绝对字面上的忠实,不考虑来源语结构、表达方式是否也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结语      异化与归化的争论不但困扰了过去的许多译者,还必将困扰现在和以后的译者。异化与归化将永远同时并存,成功的翻译既离不开异化,也离不开归化。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归化”和“异化”优劣高下之争,译者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进行取舍,交替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确保译本的高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2OO2,(5).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中国翻译,2OO2,(5).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 [J].现代外语,1987,(2).   [5]蔡平. 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OO2,(5).   [6]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有不少人开始重视异化法,重视对国外文学作品中的异质成分的传达,翻译中力求异化与归化的平衡。   --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网传闺蜜大尺度写真照曝光 床上姿态撩人
德国超模布洛姆秀香肩美背翘臀 性感热辣
猫眼超模蕾丝内衣
组图:中华小姐众佳丽泳装秀 上围丰满美腿林立
沈阳温泉丽人大赛开赛 美女模特争芳斗艳
百度"新度娘"走红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论文】归化?异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2页¥1.003页¥2.003页¥2.002页¥1.003页¥2.002页¥1.003页¥2.002页¥1.002页¥1.002页¥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归化?异化?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成​为​特​别​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有​人​认​为​归​化​不​能​达​到​翻​译​和​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应​该​完​全​采​取​异​化​,​显​露​差​异​;​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学​翻​译​应​该​是​“​从​归​化​趋​向​异​化​”​。​笔​者​认​为​只​有​归​化​和​异​化​的​结​合​,​才​能​做​到​更​好​的​翻​译​。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翻译中归化和异化“度”.doc8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归化和异化是在翻译中所运用的两种不同的策略。近年来,翻译
界就这两种策略在翻译中该如何正确运用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归化是指以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在采用归化策略的翻
译中,源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因素被抹杀了,从而使该种译本易
于让目的语的读者接受。异化是指以源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在采用归化策略的翻译中,译者尽量保留原作中的写作特色和异国情
本文作者试图通过研究《苔丝》的两个中译本,研究出归化和异
化在翻译中正确使用的“度”。本文作者选取的两个译本的译者分别
为张谷若和孙致礼。张谷若坚持“用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的
观点,他早在三十年代就翻译了《苔丝》,其译本曾被视为译著中的
经典,但近年来又受到过度归化的指责。孙致礼的翻译思想和张谷若
的很不相同,他提倡翻译要以异化为主,并在九十年代重译《苔丝》。
张谷若和孙致礼都采用了山东方言来翻译原文中的方言。
本文着重研究了两译者对原文中方言的翻译;译文中四字成语及
一些带有文化色彩的名词的使用。山东方言的采用被认为是翻译原文
中方言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在张的译本中,对于山东方言的运用,有
太多过度归化的例子。这已成为张译本中的瑕疵。在翻译中,张擅长
采用四字成语,这使他的译文更加流畅。但是很多的成语都带有中国
固有的文化色彩,过度地依赖运用成语并不可取。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促进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因此,在
文化层面上,翻译应尽量采取异化策略。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译文肯定要采用汉语中地道的表达方式和行文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毕业论文-“异化”和“归化”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运用-毕业论文下载
当前位置:----
“异化”和“归化”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
【摘要】:在翻译界,存在着两种处理原语和译语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许多翻译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数认为这两种翻译方法是不可分的,互补的。也就是说,在具体翻译中,必须对立统一地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然而,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事实就是: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受到了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文的类型和特征,原文和译文的差异,翻译的目的和客观条件,翻译者的主、客观条件(其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翻译能力和审美趋向等等)。这些因素使翻译者在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时常常有所偏爱。所以在翻译中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合理、科学地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对异化和归化的合理运用进行了阐述。因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孕育着很强的文化表达性,所以我认为,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应该尽量运用异化,这样才能达到欣赏和介绍文化的目的。但是在翻译时,我们要以忠实于原文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如果无法再现原文的意义,甚至出现使读者无法理解原文的现象,我们就只能采取归化或其它变通方法了。为了更有力的阐述我的观点,文章对带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所运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主要运用异化的翻译方法;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手法)进行了比较,具体说明造成异化、归化偏爱的原因及对不利因素的克服。这篇论文共包含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介绍并且阐述了目前翻译界在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时的普遍观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是对立统一的,但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这两者的运用常有偏爱。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为了向外推介中国文化,在不违背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下,本人主张主要运用异化,其次运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第一章阐述了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某些关键性因素影响着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的运用。这些关键性因素主要包括(1)原文的类型和特征(2)翻译者的客观条件(3)翻译者的主观条件。在第二章里,本人谈到虽然异化和归化这两种方法是对立统一的,但是翻译者在运用这两种方法时有自己的喜好。我们主张在不违背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下,翻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应尽量克服自己不恰当的喜好和主、客观条件的障碍,主要运用异化这种翻译方法,其次运用归化及其它变通的翻译方法。第三章对《红楼梦》这本名著的两本英译本进行对比,具体分析讨论了如何采用完全异化、部分异化、必要归化的翻译方法。最后,本人强调,作为翻译者,应尽量克服个人主、客观因素的不当影响,在翻译时,忠实于原文,恰当、合理而科学地运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应主要运用异化翻译方法,其次运用归化及其它变通的翻译方法。【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I046【目录】:中文摘要3-5English Abstract5-9Introduction9-13Chapter One: Decisive Factors in Applying 'Alienation' and 'Adaptation'13-32 1.1 The Type and Nature of the Source Text13-21 1.2 Translators' Objective Conditions21-25 1.3 Translators' Subjective Conditions25-32Chapter Two: Alienation Primary and Adaptation Secondary32-43 2.1 Preference for One of the Two Principles32-35 2.2 Complementary to the Two Principles35-37 2.3 Alienation Primary and Adaptation Secondary37-43Chapter Thre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meng(《红楼梦》)43-60 3.1 Full Alienation44-52 3.2 Major Alienation52-55 3.3 Necessary Adaptation55-60Conclusion60-61Bibliography61-62Acknowledgments62-63Declaration63
论文编号BS914418,这篇论文共63页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font color="#FF元。&&&&&&&&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font color="#FF元 。
我还不是会员,我要!&&&&
会员下载论文更优惠!还送钱!
我只需要这一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译归化和异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