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3月份能看见动物大迁徙 英语么

请把问题和建议告诉我们
搜狐视频需要您的支持与呵护,请在此写下您的宝贵建议和联系方式,会随机送出小心意哦!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每头羚羊都知道,如果它跑得比最快的一头猎豹还要慢,那它就要被咬死;同样的,每头猎豹也懂得,如果它跑得比最慢的那头羚羊还要慢,它也会饿死。赵忠祥低沉的声音,伴随着非洲大草原的日起日落,《动物世界》里的每一幕,都给曾经年少的心留下了一个情怀,那就是,长大后,响应野性的呼唤,要去亲眼见证这种生命的力量!Hakuna
matata! What a wonderful phrase....
耳边还有丁满和彭彭的歌声环绕,脑海里还有《狮子王》的画面在闪现……2013我们真的一起走进狂野非洲、走进肯尼亚、走进安博塞利、走进里瓦、走进纳库鲁、博戈里亚湖,走进马赛马拉,见证世界50大自然奇迹——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生生不息,神奇的生命之旅
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位于东非草原的肯尼亚,肯尼亚国土面积约58.3万平方公里,全国有40多个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是动物的天堂,无数的野生动物每天自由生活在各个保护区里。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成千上万头野牛、角马、狮子、大象、犀牛、猎豹、斑马、羚羊、河马、火烈鸟等野生动物。“人生50个必去的地方:肯尼亚名列榜中”——《国家地理》杂志、英国BBC等多家媒体一致推荐。
肯尼亚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当地的各大公园内最近距离的拍摄到野生动物,《动物世界》中的大多动物皆为肯尼亚所拍摄。人与动物之间零距离接触,感受动物世界里的绝妙与神奇,这里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和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使之与自然那样的贴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常可见到数万头斑马、羚羊、野牛及大象群,这里亦较多犀牛、印度豹等罕见动物。非洲最漂亮的红,数以百万计的火烈鸟,将湖面染成红红的一片,这种壮观是无法用言语形容。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色彩的大草原,狮子、猎豹、大象、长颈鹿、斑马等野生动物比比皆是。马拉河这里发生着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这种大自然壮观的动物迁徙,是世界生死存亡的缩影。随着大自然的奇妙安排,择草而迁。感受无边世界,动物与我共融的境界。
这里有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一个拥有近300万动物的集群,一支长达3000多公里的迁徙展示队伍和一个优胜劣汰的竞技场,这种情景已经持续了数百年。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就每年6月-9月在肯尼亚境内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上演的“马拉河之渡”,数百万计的动物在狭小的马拉河河口你推我拥,互相践踏,那种壮观,亦只有在肯尼亚才能亲身感受到。而紧随着这些食草动物游走在这片漫漫草原上的就是狮子、猎豹、鬣狗等食肉动物和岸边潜伏的尼罗鳄。这些年来,生灵就这样如约而至,形成了当今我们这个星球上少有的“野生动物大移民”的壮观景象。
肯尼亚曾经是马塞部落的家园,也是19世纪时欧洲富商权贵狩猎的天堂,长期以来,这个美丽的国家一直被称为东部非洲的一块“瑰宝”。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和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境内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中部的基里尼亚加峰(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山顶有积雪,为非洲第二高峰。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15%.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但受其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沿海地区湿热,高原气候温和,全年最高气温为摄氏22-26℃,最低为10-14℃。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距赤道不过150公里,但气温很少超过27℃,凉爽的气温让内罗毕成为肯尼亚著名的避暑胜地,在当地语言中,内罗毕即为“凉爽之地”肯尼亚的常用语言为斯瓦希里语(Swahili
language-阿拉伯语与印度语混合而成的语言)、英语。
此次旅程PALA帕拉私人订制旅行机构设计定制,专享内陆段私人包机穿梭于各保护区之间,免受旅途劳顿之苦。顶级猎游越野车(Safari
SUV)安全可靠、性能优越,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夜宿英式顶级帐篷酒店,甚至在非开放式保护区中安营扎寨……一路将奢华进行到底。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和大象的天堂
乘坐国际航班由北京出发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后,首先由内罗毕乘包机直下乞力马扎罗山,探访安博塞利国家公园(Amboseli
National Park),享受原始宁静的东非大草原,这里是大象的天堂,大象家族在山下聚居,小象学着如何用鼻子拔草和喷水……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坐落在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西北部,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覆盖了392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包括了部分3000平方公里大的安博塞利生态系统。在干旱季节大量的野生动物会在这里聚集。安博塞利就是“干涸的湖”的意思。
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但是近年来冰川消融现象很厉害。山体常年云雾缭绕,难见全貌。远眺山峰,您可以尽情欣赏作家海明威笔下那神奇“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在雪峰映衬之下,零距离捕捉大象、狮子等大型动物的一举一动,拍摄长颈鹿、斑马等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和最经典的"好莱坞"式非洲草原的绝色风光!
大象们的迁徙威武豪迈,狮子、猎豹很难奈何它们,除了大自然灾害,或许它们唯一的天敌是人类。每年都有大量偷猎象牙者被抓获,象牙走私的需求大都在亚洲。非洲象
African Elephant(Tembo或Ndovul)
五大之一。在马赛马拉、赛伦盖蒂、马尼亚拉、恩戈洛恩戈洛都是很容易都能看到非洲象。而安博塞利更是非洲象的天堂,因为这里树木较少。非洲象是一种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树芽、灌木、树皮、水果和蔬菜等,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每天要喝30-50加仑的水。
非洲成年象一般体重4吨以上,大的可将近1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性情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非洲象需要13—14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寿命约为
60—70 年。非洲象没有固定的发情季节,常年均可交配繁殖,雌兽的怀孕期为
21—23个月,略长于亚洲象,是哺乳动物中孕期最长的动物。每胎产1仔,两次产仔的间隔期约4年,每只雌象一生可以产4—5
胎。在幼仔出生的头5年里,它要一直守在幼象身边。由于偷猎现象,使非洲象出现了没有象牙的个体变异存在,因为偷猎分子常常会狩猎有长象牙的大象,使得没有象牙的大象幸免于难,在原本的丛林中,没有象牙的大象要找配偶,特别是公象都是劣势的,但是偷猎现象让没有象牙的个体能够有某种优势的繁衍。
&&& 黑斑羚
Impala(Swala-pala)
也就是PALA帕拉私人订制旅行机构的命名起源,在很多公园都是随时随地能看到一群一群的黑斑羚。&
黑斑羚行动敏捷,奔跑迅速,栖息在非洲南部和中部的森林和草原之中,经常大群地在水边活动。黑斑羚以其优雅的姿势和杰出的跳跃能力而出名。受惊的时候,它们可以跳起
3米高,9米远。肩高约75~100厘米。皮毛呈金黄色、红色或红褐色,腹部是白色。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垂直的黑条纹,后蹄有一族黑毛,看起来就像屁股上面写了一个“川”字。雄性黑斑羚有像小竖琴一样的角。黑斑羚的寿命为12年。雄性黑斑羚在一岁半时便可交配,但它们要等到3岁以后,成功打败对手夺得族群首领后,才有资格跟群队的母羚交配。所以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只雄性黑斑羚与无数头雌性黑斑羚在一起,一夫
妻。黑斑羚的怀孕时间一般是180~210天,大都是单胎。在临近生产时,母羚会独自离群生产。小羚出生后的一两天内会被藏在隐蔽的地方。大自然的奇妙处是几乎所有小羚都会在数天内出生,这种“羚海战术”可以防止小羚羊全部被吃掉。&
其它的野生动物还包括:土狼、熊、狒狒、蝙蝠、大羚羊、小羚羊、狞獾、大象、狐狸、豹、狮子、蹄兔、猫鼬、香猫、黑脸猴、松鼠、野兔、豺狼、箭猪、犀牛、斑马、犹猪、小苇羚、猬、猴子、蟒蛇、旱龟、树眼镜蛇(剧毒)、眼镜蛇(剧毒)等。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以及生活在此的野生动物都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和神魂颠倒,而且一切的美好体验都是由第一句“Jambo”(斯瓦西里语,您好)开始的。
在安博塞利和当地马赛人向导第一个美丽的误会是关于美国总统的,因为肯尼亚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父亲的家乡,我们的猎游行程最开始看到的野生动物是斑马,大家不由自主的轻呼:“噢、斑马;哦,斑马……”猎游向导笑言:“看来我不用介绍肯尼亚和奥巴马的关系了,原来你们都知道了啊……”
&&& 斑马 Zebra
(punda milia)
几乎在东非任何一个国家公园都能看到。斑马产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喜欢栖息在平原和草原。斑马是群居性动物,常结成群10-12只在一起,也有时跟其它动物群,如牛羚乃至鸵鸟混合在一起。它们跑得很快,每小时可达64公里,斑马经常喝水,很少到远离水源的地方去。斑马有狭纹斑马、山斑马、普通斑马、细纹斑马等种类,国家公园内看到的一般都是普通斑马,在桑布鲁可以看到细纹斑马。
斑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同一地区,只有食物与水短缺时才迁徙它处。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平原动物资源丰富,有时达成百上千只斑马与其它动物大群迁往新鲜的草地去。它们常与牛羚、狷羚、长角羚等其它食草动物一同吃草。一群斑马一般是由一只公马及其家族组成。在母马发情时,公马会占据一片地盘,不准外来动物入侵,但发情期过后它们又会随其它斑马群混在一起。在狩猎时经常能看到两只斑马交错站立,一副窃窃私语状。其实这是他们一种非常安全的站位姿势,这样的姿势使的每组斑马都能够看到各个方向,防范食肉动物的侵袭。&
另外在安博塞利首先遇到了《狮子王》中那个可爱搞笑的“彭彭”,也就是疣猪同学啦~&
在动画片里,辛巴和彭彭是好朋友,但现实中非洲狮猎食大批疣猪,尤以雨季时为甚,因为这段时间的植物长的较高,使狮子容易潜猎。在泥土被暴雨泡的松软的地方,狮子往往把疣猪活活从地洞里挖出来。当然疣猪并不是个任人宰割的白痴,非洲许多狮子身上的伤疤就归因于它们少不更事的时候冒犯过那
颗锋利獠牙的主人。而且疣猪相当聪明,晚上回家休息时会倒退着进洞以窥伺周围是否有猎食者跟踪尾随,早晨出门时则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家门以防被埋伏在洞口的猛兽打个措手不及。到了非洲你会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Warthog(Ngiri)
在大多数国家公园都能看。疣猪两眼之下的皮肤,各长出一对大疣,因此得名。雄疣猪在吻部更长出另一对较小的疣,刚位于獠牙之上。它挖土取食时,这些疣可能有助于保护眼睛,还可使头部看起来更大,因而成年疣猪的面貌更为狰狞。雄疣猪的上獠牙很大,有15至25吋长,而且向上及向外急弯。短而尖的下獠牙可当刀用。疣猪有的独居,有的雌雄成双,也有的合家同住。疣猪是世界上唯一的能够在数月没有水的情况依旧存活的猪,它们还能在超过常温很多的高温条件下生活。疣猪日间觅食,吃青草、苔草及块茎植物,偶而也会吃一些腐烂的肉。它们喜欢洗泥巴澡,也会象犀牛那样浑身涂满泥巴。疣猪的性别差异有哪些呢?其实很好区分,公的比母的体型略大,公的獠牙比母的长,最大的区别是公的有两对疣,而母的只有一对疣。&
狮子Lion(Simba)
作为非洲“五大”之一的狮子,在大多数公园都很容易看到。狮子是唯一的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
220公斤,体长2-2.5米,尾长1
米,著名的猫科霸主。狮群的捕食对象范围很广,小个子的瞪羚、狒狒到体型庞大的野牛甚至河马都是它们的美味,但它们更愿意猎食体型中等偏上的有蹄类动物,比如斑马、黑斑羚以及其他种类的羚羊。在狮群中,雌狮们是主要的狩猎者。尽管狮子在奔跑的时速高达每小时六十公里,但是它们的猎物往往比他们跑得还快。而且由于相比于它们庞大身躯的小小心脏,狮子缺乏长途追击的耐力,只冲刺一小段路程后就筋疲力尽了。因此狮群狩猎时总是小心翼翼地贴近目标,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用作遮掩的屏障隐藏自己,逼近猎物到三十多米的范围内,然后突然地、迅疾地向目标猛扑过去。尽管雄狮很少参与狩猎,但在狮群内部的进食顺序上,雄狮具有无可非议的优先权,母狮次之,而小狮崽们则只能等着捡些碎骨残肉。
猎游第一天就有幸遇到了狮子,懒洋洋的躺在草丛里,应该是刚刚饱餐不久,使得我们可以近距离观赏王者风范。《狮子王》的制作组也是在非洲长期观察狮子习性,在斯瓦西里语,狮子的称呼就是“辛巴”!
&&& 斑点鬣狗
Spotted Hyaena(Fisi)
在大多数公园都能看到斑点鬣狗。身长1-1.5米,重40-86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见于视野开阔的生境,如长有仙人掌的石砾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低矮的灌丛等。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斑鬣狗与狮子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及密度有其独特的地方。狮子与斑鬣狗都是顶级掠食者,猎食同样的动物,故其实是有正接冲突的。它们故此会互相斗争及偷走对方的猎获物。斑鬣狗亦是幼狮的主要掠食者,当攻击成年的狮子时,斑点鬣狗会追击雌性,但却一般会避开攻击雄性。斑点鬣狗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07921"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Vifu3H25&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非洲水牛Buffalo(Nyati 或 Mbogo)
非洲水牛在大多数国家公园都能看到,可以说是最最容易看到的五大了。成年的非洲水牛身高可达2米,身长3米。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非洲水牛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水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上千头,它时速高达60公里,在这样的阵势下,任何动物会被踏成肉泥。水牛交配和分娩严格定
在雨季进行。出生高峰发生在本繁殖期初的交配高峰期后。母牛第一次交配在5岁后,怀孕期为11.5个月。头几个星期,
新生牛犊仍然隐藏在植被里,而正在哺乳的母亲偶尔加入的主要群体。犊牛被关押在该中心的畜群安全区。公牛离开他们的母亲后,大约2岁会正式加入水牛群体。
Ostrich(Mbuni)是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特征为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高可达3米,颈长,头小,脖子长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雄性成鸟全身大多为黑色,翼端及尾羽末端之羽毛为白色,且呈美丽的波浪状;白色的翅膀及尾羽衬托着黑色的羽毛,让雄鸟在白天时格外显眼,它的翅膀及羽色主要是用来求偶。雌性毛色大致与雄鸟相似,为灰色。幼鸟羽色棕灰斑驳,须经数次换羽,至两岁时才能达到成鸟的羽色。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
到非洲旅行就应该像电影《走出非洲》那样体验当年欧洲贵族那种在肯尼亚游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以拍到各种动物聊以自慰。每天一早在野外享受丛林早餐,行摄于各种野生动物之间,最快乐的就是Safari回来,在高地上一边喝着香槟,一边看着夕阳西下。这种美景好像永远都看不够,不论何时依然会被眼前的美景所感动!
入住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帐篷——最近距离的自然生态接触机会
接下来由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前往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Lewa Wildlife
Conservancy)——肯尼亚最知名的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英国威廉王子订婚之地,避开众多游客,零距离独享与野生动物的不期而遇。完全享受私家营地活动,由当地土著向导讲解未受任何干扰的野生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实地追踪观察野生动物。这里不是马戏团,没有动物出没的时间表,也没有安博塞利那样容易随处都能看到野生动物,看到什么动物、何时看到完全要看运气和当地马赛向导的经验。
里瓦的移动帐篷营地就是当年欧洲探险者生活方式的最佳写照,你无法想象在无人的非洲大草原临时搭起的营地能如此温馨和舒适!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私密!在一片金合欢树林里,帐篷一字排开。虽然没有24小时热水,没有空调,没有豪华餐厅……但这里的洗漱用水都是用驴子一桶桶从水源地运过来,洗澡水是用劈材和大铁桶加热,帐篷是从内罗毕长途运过来经过半个多月的搭建,有酒吧、有烧烤。有专业的意大利顶级厨师和专职的服务人员和保安,餐厅帐篷里,鲜花,落地灯,烛台,银餐具,水晶倍,帆布椅和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中所描绘欧洲贵族的东非游猎生活完全一样。大家在餐桌上有说有笑,谈论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市的生活全都抛在脑后。晚上燃起篝火,唱起Jambo
Kenya之歌,一起跳起马赛舞,欣赏非洲纯净的夜空,星空下的帐篷却是那么唯美,因为这一切都是专属搭建,我们离开后,一切都要回复原样,把空地还给野生动物们。因为我们深入保护区,与各种野生动物近在咫尺。平时造访我们最多的就是大草原猴,如果帐篷门没拉严的话,它们会毫不客气的到帐篷里寻找好吃的,好玩的。我们也只好客随主便,最后一天我们拔营离开时,一只犀牛竟然依依不舍地进到我们的营地告别。
&&& 大草原猴
Savannah Monkey (Tumbili)
马赛马拉、赛伦盖蒂能看到很多大草原猴。背部为偏茶灰色,腹部白色,面部黑色的猴子。除去尾巴身长为50厘米,体重约5公斤。不怕人,向人乞食,也会对游客携带的物品好奇。有时会钻进车或帐篷里。在马赛马拉到处都可以看到大草原猴,它们经常出没在酒店,如果你对着它们照相,它们会看到镜头中的自己,说不定会好奇的伸手去抓相机哦。&
&&&里瓦是非开放的游览区域,这里由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合作伙伴—LEWA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北肯尼亚牧场信托基金会一道管理。里瓦保护区面积250平方公里,包括Ngare
国家森林。这里拥有多达70多种哺乳动物,在TNC的领导下,这里是保护珍稀黑犀牛的重要栖息地和生态走廊,同时NGO组织还帮助当地游牧部落通过参与保护保留地从而提高生计。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看到如此多濒临灭绝的物种,这实在是一场非常令人感动的经历。这同时又让人想到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环境的脆弱,以及那么多动物所面临的生死危机。但是看到在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工作的人们,他们的热情和执着的努力让我们相信这一切付出都将不会白费,我们的后代依然可以看到黑犀牛、细纹斑马这些动物们。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7540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Wpxj2K7e&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犀牛Rhinoceros(Faru 或
Kifaru)也是五大之一。纳库鲁、恩戈洛恩戈洛、赛伦盖蒂国家公园能看到犀牛,不过由于数量不多,所以并不是每拨游客都有好运见到。而里瓦则是犀牛的天堂,在这里,黑犀牛和白犀牛都有机会看到。犀牛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大的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皮厚粗糙。约6
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蓝灰色或棕灰色。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描述宽唇犀牛。和其他种犀牛相同,白犀牛视力较差,但听力和嗅觉敏锐。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5米,重达3.5吨。白犀牛最显著的特征是吻部比较方而宽,头向下,吻部贴近地面,白犀牛没有门牙和犬牙,它们使用嘴唇采集食物。主要食草。黑犀牛体型小于白犀牛,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抬起,以树叶为食。白犀牛的命运和黑犀牛类似,因为受到狩猎、盗猎以及栖息地毁损的威胁数量大幅度下降。在也门白犀牛角被用于男人佩剑的剑柄作为身份的象征。亚洲某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南韩传统中药中也多有使用。
在里瓦还可以在树丛中欣赏到美丽的豹纹。豹也是五大之一,包括美洲豹 Leopard(Chui)
(又称美洲虎、花豹),体重 65—130
千克。与猎豹相比,美洲豹头的比例较大,脸较宽,前胸较粗,身体肥厚,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可以捕食鳄鱼等动物,身手十分矫健,美洲豹集合了猫科动物的所有优点,具有虎、狮的力量,又有豹、猫的灵敏是猫科中名副其实的全能冠军。美洲豹较喜欢栖于树木茂密的热带雨林,但它们亦会广泛分布于高山、平原等不同的地方。美洲豹爱独行,是蛰伏突袭的掠食者,在选择猎物方面,它们完全是投机取巧的。美洲豹有异常惊人的咬力,让它们能咬穿爬行动物的厚皮或甲壳和使用一种不常见的杀戮方式:直接把猎物的颅骨从耳部咬穿,对猎物的脑部造成致命的损伤。
Cheetah(Duma)也叫印度豹。长腿、细腰、嘴在脸部并不突出,小而精致,两眼平行向前,捕猎时可聚焦猎物。猎豹看起来更像是身材大些的猫,它们不像美洲豹一样能用牙齿咬穿猎物的脖子。它们虽然进化成一种快速高效的猎手,然而和其他像狮子这一类更强大的猫科动物相比,它们是相对比较弱小的食肉动物。猎豹捕食少于40公斤的哺乳动物,如瞪羚、黑斑羚、幼牛羚,以及野兔。偷偷接近到与猎物10至30米的距离,然后猎捕猎物,猎捕时速度最高可达到时速110公里,且仅一脚着地,但最多只能跑3分钟,超过时生理构造使猎豹必须减速,否则它们会因身体过热而死。通常在1分钟内即可猎捕到猎物,如果猎豹猎捕失败,那将是浪费体力。大致上6次捕猎中仅有1次会成功。狮子会猎杀猎豹的幼仔,还会抢夺猎豹捕到的猎物。训练小猎豹适应周围环境大约需要18个月的时间。而小豹要成长为熟练的猎手则还需两三年的时间。猎豹背部的颜色是淡黄色。它腹部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这个条纹就是我们用来区别猎豹与豹的一个特征。
&&& 长颈鹿
(Twiga)是东非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几乎任何一个国家公园都能看到,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长颈鹿打架,是用脖子的哦~&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物。雄性个体高达
4.8到5.5米高,重达900公斤。雌性个体一般要小一些。&
长颈鹿根据颜色、花纹变化和分布范围等的差别分为网纹长颈鹿、安哥拉长颈鹿、马赛长颈鹿、等九个亚种。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最常见的是网纹长颈鹿和马赛长颈鹿。网纹长颈鹿大而呈多边形的褐色斑点,衬有明亮的白色网纹。斑点有时呈深红色,并能扩散到脚部;马赛长颈鹿或称乞利马扎罗长颈鹿:斑点似葡萄叶,边缘呈锯齿状。底色为深巧克力色。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7174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XpXUKCc2&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长颈鹿雌雄都有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角,终生不会脱掉。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适宜远望。遍体具棕黄色网状斑纹。长颈鹿的长脖子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独树一帜,这样它们在非洲大草原上,就可以吃到其他动物无法吃到的,在较高地方的新鲜嫩树叶与树芽。但长颈鹿和其它动物的脖子椎骨同样只有7块,只是它们的椎骨较长。
长颈鹿的蹄直径和餐盘一样大,成年长颈鹿的蹄子足可以将狮子肋骨踢断。心脏有65厘米宽,肺的容量达50克,由于长颈鹿的颈部很高,因此当它们低下头时,耳朵后方的辧膜会调节血压,防止血压过高,长颈鹿的舌头长达40厘米,是青黑色的,嘴唇薄而灵活,能轻巧地避开植物外围密密的长剌,卷食隐藏在里层的树叶,堪与大食蚁兽的舌头相媲美。舌头上黏呼呼的口水有时也会滴出来,但口水能防止舌头在取食刺槐(一种布满4英寸尖刺的树冠丛植物)时受伤,舌头和嘴唇上还有一层坚韧的角质隆概能防止被刺槐刺伤。
与大多数动物相比,长颈鹿步伐和步态有些特别。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和几乎所有的有蹄动物如马、羊和牛的行走方式不同,它们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虽然它们走路的样子难看,但是,它们经常奔跑速度飞快(时速可达65千米/小时)。
在里瓦可观赏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重温威廉王子的浪漫情怀。肯尼亚山穿越赤道线,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肯尼亚山从肥沃的肯尼亚裔原中部拔地而起,突兀险峻。主峰5199米。火山岩经长期的风雪侵蚀,形成了三个V状的冰峰——巴迪安峰(Batiarl)
5199米;奈利昂峰(Nelion)5188米和勒纳纳峰(Lemm)4985米。肯尼亚山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
这座山脉是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连绵的山峰峰顶覆盖着皑皑白雪,陡峭的山坡上森林浓密。黎明时分,清晨的曙光勾勒出令人震撼的最高峰的剪影,俯视着周边的大草原。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有独特的热带雪峰景色和众多野生动物。热爱非洲、钟情肯尼亚山的威廉王子,在肯尼亚山顶湖畔,映衬着寂静的天空和皎洁的月光,向心仪的凯蒂求婚。还有前英女王伊丽莎白也曾到访过肯尼亚山。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8735"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YpR8ml31&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红鹤漫天遍游,蔚为红霞落日
在迎来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最后一个晨曦,悠闲地享用过早餐之后,继续乘小飞机前往纳库鲁国家公园,开始穿越东非大裂谷。当飞机降落在裂谷湖区(Lake
Elmenteita)的草坪跑道上,一段新的旅程又开始了。
纳库鲁国家公园又称红鹤湖。位于肯尼亚裂谷省首府纳库鲁市南部,面积有200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占52平方公里。园中栖息珍禽无数,仅火烈鸟就多达上百万只,该公园是非洲地区为保护鸟类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之一。
难以忘记在纳库鲁湖及周边那非洲最漂亮的红,数以百万计的火烈鸟,将湖面染成红红的一片,这种壮观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当火烈鸟振翅起舞,整个湖面泛起一片醉人的红涛,那景象让人终生难忘。它们喜欢结群,往往群飞群止,飞时如彩霞漫天,落时1似锦缎铺地。纳库鲁湖及其附近的几个小湖,地处东非大裂谷谷底,是地壳剧烈变动形成的。它的周围有大量流水注入,但却没有一个出水口。长年累月,水流带来大量熔岩土,造成湖水中盐碱质沉积。这种盐碱质和赤道线上的强烈阳光,为藻类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几个湖的浅水区生长的一种暗绿色水藻是火烈鸟赖以为生的主要食物。水藻含有大量蛋白质,一只火烈鸟每天约吸食水藻250克。水藻还含有一种叶红素,火烈鸟周身粉红,据说就是这种色素作用的结果。纳库鲁湖及其周围地区,成为火烈鸟聚居的地方,被称为“火烈鸟的天堂”。在这一带生活的火烈鸟约有200多万只,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火烈鸟的粉红色羽毛是当地群众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几百万只火烈鸟以自由而浪漫的行为,集体无意识地完成了一幅大地行为艺术,宛若最美妙的创意一般。湖之幽蓝、草之葱绿、鸟之粉红,都展示着一幅神奇的画卷。飞时如彩霞漫天,落时似锦缎铺地。
&&& 火烈鸟
flamingo(Heroe)是一种大型涉禽,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脖子长,常呈S型弯曲。通体长有洁白泛红的羽毛。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火烈鸟喜欢群居。在非洲的火烈鸟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群。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到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迁徙是在碳酸湖间进行,以湖水变化的情况在纳库鲁湖和博格里亚湖间飞行,齐声叫唤,场面震撼。但有些会不幸缠挂在树上孤鸣而死。
纳库鲁、博格里亚、恩格罗恩格罗、马尼亚拉、纳特龙湖等地都有很多火烈鸟。这里的火烈鸟有大小两种,大的身高1米,长1.4米,数量较少;小的身高0.7米,长1米,数量较多。一群火烈鸟往往有几万只甚至十几万只,它们或在湖水中游泳,或在浅滩上徜徉,神态悠闲安详。兴致来时,它们轻展双翅,翩翩起舞。这时的纳库鲁湖则是湖光鸟影,交相辉映,红成一片。而一旦兴尽,它们就振翅高飞,直上中天,仿佛大片的红云。这一奇特的变幻,被誉为“世界禽鸟王国中的绝景”。为观赏这一奇景,每年都有大批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纳库鲁湖。
由于气候温和,湖水平静,水草茂密,除火烈鸟外,这里还栖息着400多种、数百万只珍禽。在湖边密林中,居住着褐鹰、长冠鹰等食肉鸟,也有滨鹬、矶鹞等候鸟,还有杜鹃、翠鸟、欧椋鸟、太阳鸟等。整个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各色各样鸟类的乐园,每年有许多鸟类学家从世界各国前来考察研究,因此这里也是“鸟类学家的天堂”。此外,公园中还有多种大型动物,如疣猴、跳兔、无爪水獭、岩狸、河马、豹子、大羚羊、黑斑羚、瞪羚、斑鬣狗、狐狸、野猫、长颈鹿、白犀牛等。
犀牛徜徉在湖岸边的草地上,它们旁若无人,悠然地吃着它的美味佳肴,无论是身体强壮的水牛,还是能奔善跑的斑马,或是弱小的小鸟都是犀牛的好朋友,有一种小鸟常常再犀牛身上形影不离,它们与犀牛相依为命,这就是“犀牛鸟”。它们是犀牛身上的清道夫,专门为犀牛清理身上的寄生虫。犀牛有了这些犀牛鸟的帮助,免却了可恶的蚊虫叮咬。
纳库鲁与马赛马拉截然不同的是,湖岸上长着茂密的树林,湖四周生长着一片略带绿色的嫩草,显然没有马赛马拉干旱。附件长着喜人的庄稼、湖边茂密的树林和青绿的草地说明,上苍特别眷顾这一片土地,把雨水恩赐给了这里的人们和动物们,到处生机勃勃。置身在鸟的天堂,欣赏着百鸟其飞,倾听着鸟语呢喃,陶醉于鸟语花香。
今年纳库鲁湖区由于连续降雨,水位较深,不利于火烈鸟采食藻类。所以,纳库鲁国家公园的火烈鸟虽然很优美,但数量上并不是很壮观。有经验的当地向导知道它们一定临时迁徙到博格里亚湖区(Lake
Bogoria)了。博格里亚湖位于肯尼亚裂谷省巴林戈县,湖中大量的藻类为火烈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近年来,在博戈里亚湖栖息的火烈鸟数量不断增加,已达约170万只,使此处成为肯尼亚火烈鸟数量最多的湖泊之一。
途经赤道纬线上的标志,感受双脚同时踩在南、北半球上的乐趣。
博格里亚湖是真正的火烈鸟天堂。火烈鸟生活在咸水湖,以水中的水生物为主食,博戈里亚湖接受地下热泉的“资助”,其盐碱度加之炎热气候带来的蒸发量,使这里既不缺水又能满足火烈鸟所适应的生存环境,因此备受火烈鸟的欢迎,一年四季它们均能在此生活。博戈里亚湖北面的Kesubo湿地,是200种以上鸟类共同的家园,肯尼亚已有的最高纪录标明,在1个小时之内,观察到96种鸟类的踪迹,密度非常之大。湖南边是一片稀疏的丛林,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林地,你有幸的话也能看到花豹、狞獾、小山羚的身影……旅游者在博戈里亚湖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徒步,更近距离的接触火烈鸟。据说这次在博格里亚看到的火烈鸟数量是近三年之最。观看世界罕见之红鹤奇观,该湖聚集红鹤千万头,偶尔展翼飞翔,但见红鹤漫天遍游,蔚为红霞落日,反映在湖中,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此情此景,真是人生难得一见。
湖岸有相当多温泉,大多数都达沸点而且蒸气相当多,可以轻易的将鸡蛋在短时间内煮熟。此外,堡高利亚湖中有相当多的蓝绿藻和矽藻,使得阳光在不同时间照射时,湖面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粉红色和紫红色等。湖水周围由矮树和草丛包围,里面有斑马、水牛、小羚羊等多种野生动物。
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东非大裂谷也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约有30来个,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等。这些湖泊呈长条状展开,顺裂谷带弓成串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活,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生命的奇迹 天国之渡
最后的行程亮点自然落在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Massai Mara Game Drive
Reserve),占地1800平方公里。在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接壤的地区,两国共同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片保护区的坦桑尼亚部分称为塞拉盖提,肯尼亚部分称为马赛马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你来到这里也许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著名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的许多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我们所熟知的Discovery节目很多都是在这片草原上拍摄的,而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狮子王》所讲述的也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马赛马拉堪称非洲皇冠上的珍宝,这里拥有最壮观野生动物群。辽阔的草原、林地以及两岸绿树成荫的河流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为数量庞大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公园西部的边界处是宏伟锡里亚悬崖,金合欢花点缀在平原间,相成美轮美奂的独特风景。在整个景区内可以发现狮子的踪影,而大象,长颈鹿,小羚羊以及各种斑马也出没其间,甚至猎豹、美洲豹也经常可见。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犀牛。在马拉追踪观赏野生动物您绝不会感到乏味,您的耐心往往会换来的奖励是目击独特的场景:骄傲的狮子悄悄地跟踪它们的猎物;一只独行的豹子会在金合欢树的枝头上找回被它杀死的猎物;雄性的角马互相进攻以吸引雌性角马加入他们的群落;甚至一群大象保护他们的幼崽,免受伺机捕杀它们的掠食者的攻击。一年一度的角马大迁徙从6月到9月在马拉上演,成为了传统,在此期间大自然如戏剧场景在您眼前变换。除了野生动物,马赛马拉还是许马赛人的家园,公园四周可见色彩缤纷的马赛部落——马赛人战士moran会奔跑经过草原,年轻的牧童在放羊,长者则在树下讨论日常问题。
马赛马拉是数量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散布着成群的斑马、长颈鹿、羚羊和转角牛羚,洋槐树林中隐蔽着鸟类和猴群。大象和非洲水牛在姆西阿拉沼泽地里打着滚,鳄鱼在马拉河和塔勒克河中游弋。这里是猎豹、鬣狗和狐狼的游猎场,但是只有狮子才是这个动物王国当之无愧的国王。
得益于肯尼亚对野生动物的大力保护,马赛马拉与几个保护区连接成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为各种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多样的生物、丰富的系列和群落又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链,使各种动物能够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使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找到必要的食物和栖息地。保护区内有武装警察守卫,保证游客的安全。开车的司机都必须取得资格,并严格遵守保护区的规定。在这里,动物按照它们原来的生活方式生存和繁衍,游客的活动受到有效的控制,动物与人类相安无事。
而动物们对汽车马达声、车轮滚动声、车身与树枝磨擦声、人们小声惊叹声都无动于衷,它们早已熟悉了这样的情形,而且它们是完全自由的,关在“笼子”(汽车)里的是游客,而不是它们。
&马赛马拉的黄昏来临,天空和大地被渲染得一片绯红,金合欢婆娑的树影在晚风中摇曳,在茫茫的草原中,隐约看到几辆旅游车在蠕动,扬起阵阵尘埃,之后,草原上一切都归于沉寂。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宁静的蓝天白云、热情似火的旭日、狂野奔放的野生动物,这独特的原始文化点点滴滴地深入现代都市人灵魂深处,带给大家一种全身心的放松和心灵的享受,是集合视觉享受与身心放松的一大美妙之举。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27350"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ZGOaGP37&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草原日出、日落的仙境般的美妙,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心事,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快乐。
马拉河发源于多雨的山区,将马赛马拉的原野一分为二,众多的支流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即使干旱时期也从不断流,3至6月的雨季中,河水会徒然上涨。马拉河是鳄鱼和河马的家园,也是其它野生动物的生命线,在每年的10月和次年的3月份,野生动物迁徒度过暴涨的马拉河,在激流中遭遇鳄鱼和河马的狙击,搏斗中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被称为马拉河之渡。所以,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除了马赛人外,这条著名的马拉河也令游客充满期待。
马拉河也是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界河,但是界碑很普通,甚至很不起眼,一不留神就越过国界。在野生动物们的眼里,连成一片的埃塞俄比亚大草原和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就是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地,就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理想世界,野生动物们追随气候和季节变幻去寻找水草肥美之处。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aCst74d&690" WIDTH="690" HEIGHT="459" NAME="image_operate_38895"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旱季的马拉河安静、深沉,陡峭的河岸也显现不出大规模迁徙时的狰狞,河里的鳄鱼与河马相安无事,这里的白天静悄悄。坐在河畔,近距离的观赏马拉河,你能感觉到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时的声势,能感觉到野生动物迁徙中与天敌生死搏斗时的震撼。你会看到这条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河流的一种张扬的底蕴、一种恢弘的气度,会感觉到河流传递给人们的一种悸动和激情,你会被这条著名马拉河迷住!
&在这个动物迁徙的季节里,您还可以拍摄到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动物浩浩荡荡、抢渡“天国之渡”—马拉河的壮烈场面。每年8-9月,雨季唤醒了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百万头角马也追随绿草丛塞伦盖蒂北迁至此。狮子、鳄鱼循声而至,开始一年中最丰硕的猎杀。而在河的南岸,面对波涛汹涌的马拉河和捕食者,角马们只能选择拼死强渡,因为河的对岸有食物和所有的希望。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7427"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ZYpDyVa9&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一头滑倒的角马被鳄鱼拖走,发出惨烈的叫声。而同伴们不为所动,因为河对岸高地上还有更多焦急等待的同伴们。这是一种集体的决心和力量,可以给个体以信心,抛却恐惧,置之死地而后生。过了河就有丰美的青草,没过河只能饿死。吼叫、践踏、奋勇向前,它们在滚滚不息中维持着强者生存的原则。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38149"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ZZ8jNa64&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马拉河,自然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法则得到充分的演绎,观者不得不叹服大自然制约生态平衡的铁腕!
每年5月马赛马拉草原南部的塞伦盖蒂开始进入旱季,数以百万计的角马便成群结队往北迁徒,这支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有时长达10余公里,途程800公里之遥,沿途还有众多的斑马、瞪羚和非洲水牛加入其间,此时的马赛马拉正值短雨季,水草肥美正好喂养这些天生的徒步旅行家,然而道路10月下旬,大旱开始降临马赛马拉,角马大军挥师南下,奔回塞伦盖蒂等候雨季的到来,这就是年复一年定时上演的草原流浪之歌,已然是当今地球最大规模的动物迁徒活动。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角马群,使人对“百万”这个数字有了强烈而深刻的认识。角马与斑马总是相依相伴,角马吃草,斑马啃草根,常常看到小部分斑马插在大部分角马中,斑马总是排成单行队等距离前进。而角马喜欢成群结队逐水草而居,稍有风吹草动就四处乱奔。庞大的角马群行进时就如同一片岩浆在流动,乱奔时地动山摇,蹄声如命运敲门。真正的万马奔腾。
坐在猎游越野车上,狮子懒洋洋地游走,这种擦身而过的惊喜,只有身临其境才感受得到。而马赛马拉渡口最壮观的画面,总在心中不停地回放,大群的黑白斑马,在河岸边聚集,而远处,还有数不清的同族,向河边奔来,耳畔不停地听到它们最原始、最深沉的呼喊声。此时,似乎是自然女神发出了召唤,瞬间,斑马开始奔跑,而狭窄的马拉河河口,已经完全不能容纳他们,奔跑中,站不稳脚的幼小、病老,因为体力不支,相继倒入河中,而后面的斑马,就踏在同类的尸体,向对岸奔去。只听见沉重的蹄声,还有那不屈的哀鸣,让人心中充满着敬畏。非洲大平原上的斑马通常与角马结伴而行,斑马的数量没有角马多,且胆小谨慎,它们往往会加入角马队伍,依靠大集体的力量迁徙。一旦与群体脱离,斑马就会面临无限危机。
要看这宏伟的迁徙活动,其实全年都在有,可是要数最难忘的的情景,就是在6月至9月横过马拉河的那一段。由于大自然气息默默的主宰着数以百万计班马和角马的生活,所以确实迁徙、横渡马拉河、奔向辽阔的北方草原、休息及回迁的时间,无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能观乎气候变化,感受马塞马拉地区雨季开始的讯号而开始接近三个月的迁徙。
这维持大约三个月的迁徙,主要是由塞伦盖提北部,横过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国境,经过马拉河,到达北面的马塞马拉草原。当你看到看不尽头数数目的黑白斑马在河边附近聚集,听到它们最原始、最深沉的叫喊声、呼叫声和脚步声。它们会先在马拉河一带聚集,等待所有眷属和群族集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呼唤,才决定前进草原的时间。你会发现,没一处地方比肯尼亚的马塞马拉更好观赏动物大迁徙。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9SRw2d6&690" WIDTH="690" HEIGHT="459" NAME="image_operate_500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迁徙的过程中,动物们都习惯于河的缺口等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群族到达,狭窄的马拉河河口,已不可能完全容纳它们,所以稍为挤拥移动,站不稳脚的幼小、年老或生病的便会相继倒进河中,被后来的践踏。后到的动物们,当看到有动物前进,以为有空间让它们栖息,亦会开始蠢蠢欲动的向前推拥。在河中,已有一大群等了一整年如狼似虎的鳄鱼,虎视眈眈的,焦急的望着那些被推拥向前、快经过河口的动物们。河水的湍急,很容易被滑倒,令想过河快点到达草原的动物们犹豫,但它们知道,只要跨过这唯一通往马塞马接的马拉河河口,就能享受美味的青草。所以它们硬着头皮,踏着正挣扎或已死去同伴的身体,急速快步冲过去,期望能避过种种危险。
另一方面,在草原上,已有数群凶悍饥饿的狮子群和鬣狗们在等候着,它们都看准刚带着疲累身体到达马塞马拉的动物们,着眼于动物群中较弱或较幼小的进行侵袭,以便一击即中,这就能好好享受每年一次的丰富美味鲜肉餐。
在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中,渡过马拉河暴涨的激流和鳄鱼的阻击是最艰难而壮观的一幕。展现在眼前的画面已跳出了过往的悲情,扑面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角马胜利到达彼岸的欢腾。青绿的草场已踩在了脚下,渡过死亡即是新生。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32602"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ZXFnMo1c&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尼罗鳄则是潜伏在岸边,等待角马或斑马受伤后,一口咬住头部拖入水中将其溺死,然后慢慢享用。鳄鱼(Siamese
crocodile)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它是在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以前)由两栖类进化而来,延续至今仍是半水生性凶猛的爬行动物,目前公认鳄的品种共23种。大部分种类鳄鱼平均体长约6米重约1吨。颚强而有力,长有许多锥形齿,腿短,有爪,趾间有蹼。尾长且厚重,皮厚带有鳞甲。鳄鱼凶猛不驯。成年鳄鱼经常在水下,只有眼鼻露出水面。它们耳目灵敏,受惊立即下沉。午后多浮水晒日,夜间目光明亮。幼鳄则带红光。鳄鱼5~6月交配,连续数小时,而受精仅
1~2 分钟;7~8月产卵。雄鳄独占领域,驱斗闯入者,一雄率拥群雌。常食鱼、蛙、虾、蟹、龟、鳖。咀嚼力强,能碎裂硬甲。
到了9月,大部份迁徙的动物都已经到达辽阔的草原,享受嫩草。草原得到这些外来动物们的到临,令大地再次得到额外的湿润和养份,万物可蓬勃再生。大约至10月,草原上的嫩草已渐被吃光,它们便再次带着已长大的眷属往南方回迁,回去塞伦盖提迎接雨季,享受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另一顿食物及繁衍下一代。
这种大自然壮观的动物迁徙,是世界生死存亡的缩影。由塞伦盖提迁徒的动物,大多带着刚繁衍的幼小,随着大自然的奇妙安排,择草而迁。在迁徙的过程中,饥饿和温饱、弱肉强食、生存和死亡只差一线,要安全回到原来地方实在不容易。往往只剩下不足原本百分之三十的,侥幸完成这次迁徙,享受美味嫩草。由此可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里,能在这画面体验到。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94956"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XZVOjhP3d&690" WIDTH="690" HEIGHT="46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马赛马拉是肯尼亚所有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里旅游服务设施最完善的一个,紧靠着保护区的边界,设有许多小型露营地以及旅舍,开展步行、骑马、乘车或热气球观光活动,为游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近动物的机会。
乘坐热气球升空,由空中鸟瞰大草原和动物,也是这里独有的设施,令人眼界大开。迎着第一缕阳光热气球开始充气,领航员介绍过安全须知后带领大家起飞。热气球就缓缓漂浮在草原之上,当太阳慢慢浮出地平线,整个非洲大地就在下面铺陈开来
大象看起来那么小,显得很不真实;长颈鹿啃食树顶上的嫩叶;一群狮子在围捕一群角马;一只鹰在守候毛骨悚然的动物腐尸;猎豹抬头看着巨大的热气球,跟随影子移动的路径奔跑穿越。跟随气流方向四处漂浮大概一个小时后,气球游猎之旅就华丽地结束了。重返地面,享用特别安排在灌木丛中的香槟早餐。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0RbCtq30&690" WIDTH="690" HEIGHT="460" NAME="image_operate_85578"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一开始看到河马还是非常的兴奋,偶尔看到一两只在水里露出头来,远远的一两个黑点就能引来咔嚓、咔嚓,看到岸上的河马更是令人兴奋。到了马赛马拉,在热气球上可以看到在马拉河里成群的河马聚在一起,或者是张嘴争斗的场面也不再罕见。河马
Hippopotamus(Kiboko)
在奈瓦沙、恩戈洛恩戈洛、马赛马拉等国家公园,都有河马池可以看到大量的河马。&
河马主要居住在非洲热带的河流间。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流附近沼泽地和有芦苇的地方。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的身体由一层厚厚的皮包着,皮呈蓝黑色,上面有砖红色的斑纹,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体上几乎没有毛。河马的皮格外厚,皮的里面是一层脂肪,这使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当河马暴露于空气中时,其皮上的水分蒸发量要比其他哺乳动物多得多,这使它不能在水外待太长的时间。河马寿命40-50年,繁殖期不固定,全年均繁殖,每产一仔,孕期227-240天,仔兽出生时体重27-45公斤。小河马出生后几分钟便懂得在水中畅泳。小河马有时会成为狮子或鳄鱼的佳肴,但更多小河马是死于成年河马争执时的牺牲者。河马也是会攻击人的,所以观赏河马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不要接近小河马。
走进马赛部落,享受最热烈的欢迎式!
马赛人(Maasai)又称马萨伊族,是东非最大的部落,同时也是当代非洲地区最神秘、地球最具原始风貌的游牧民族,至今仍处于半原始社会状态中。分布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人口近100万,他们也因为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马赛族的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别有一番风情。村子里的男子们会用Karbu dance
来欢迎游客,一边哼唱出游节奏的音乐,一边排着队来回地跑、跳,走的是类似“之”字形的路线。然后聚在一起,分别站在队伍前面向上跳跃,双腿跳、单腿跳、跳跃后身体波浪行摆动、双人对跳、并跳等等。马赛人平均身高194厘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人种之一,也是弹性最佳和最耐行进的民族。他们大腿和小腿一样细,跳起来像弹簧一样。
用原始特别的热情各位来迎接客人,让游客在愉悦的心情中欣赏与感受奇特的马赛族风情,感受不同的风俗文化色彩。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M1xonc3&690" WIDTH="690" HEIGHT="459" NAME="image_operate_78262"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马赛人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从不狩猎,从来不吃包括鱼类在内的野生动物,甚至只是在庆典的时候才吃肉。马赛人把牛群看成生命,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小牛犊更是视为神物,都是放在室内与家人一起生活。他们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马赛人的村庄是由泥土和牛粪堆砌成,排成圆环,圆环外用带刺的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圆形篱笆,每个村庄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NVMXDd9&690" WIDTH="690" HEIGHT="1035" NAME="image_operate_00438"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ODuk29a&690" WIDTH="690" HEIGHT="1035" NAME="image_operate_01385"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下门牙,这是从小拔掉的,为得是灌药方便。
&<img STYLE="TexT-ALiGn: DispLAY: block"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49e0f107tx6BY1KDYgof0&690" WIDTH="690" HEIGHT="495" NAME="image_operate_17970"
ALT="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TITLE="狂野非洲&生生不息&&&猎游肯尼亚、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之旅" />
很荣幸踏上这次生命之旅,响应大自然野性的呼唤,一同见证生命奇迹。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更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这次旅行不仅仅是风光的赏心悦目,可爱的生灵们更会带给我们震撼与感动。让我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意义和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旅行就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行能否触发内心的某种感觉,换一种眼光审视自己和世界。出发是为了回来,旅行是为了思考怎样生活的更有意义,明确生命的方向。
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终止,走过的路将成为背后的风景,不能回头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将会错过更好的风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而只有在充满了艰辛的人生旅途中,始终调整好自己观风景的心态,才能做到人在旅途,感悟人生,享受人生。“每个人都是探险家,人生一世,你怎么可能不去打开就摆在你面前的那一扇门。”——罗伯特&巴拉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自己的生命在读书、走路中延伸,肯尼亚之旅成为是我们人生篇章中最精彩的一段。
无论我们是否拍到完美的图片,只要还有一双愿意发现和欣赏的眼睛。哪怕相机不够高级,镜头焦距不够长,构图不够完美……你都会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与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更会领悟和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友情提示:&&&&&&&&&&&&&&&&&&&&&&&
&&&&&&&&&&&&&&&&&&&&&&&&&
1、肯尼亚通用货币是先令,肯尼亚与美元的比值为1美元=86.95先令(时价)
2、时差 肯尼亚标准时间比中国晚5个小时。
3、到肯尼亚必要装备 太阳镜、太阳帽、防晒膏、电须刀、口罩、湿纸巾、润肤膏、雨衣及个人常备药品等。
4、通讯:肯尼亚拥有一套国内国际均佳的通讯系统,提供直拔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服务。游客可买当地电话卡,方便省钱。大部分野外的旅社都设有无线电仪器与外界保持联络。
5、酒店 肯尼亚旅游业比较成熟,不管事帐篷还是酒店房型比较齐全,(宾馆内不提供拖鞋、牙具)。
6、肯尼亚虽然处于热带,大部分国土都处于高地,早晚气温清凉,毛衣、夹层衣最实用。
7、在肯期间,白天上街要注意首饰、包、照相机等,贵重物品必须放酒店的贵重物品存放处。在内罗毕晚上不能单独散步。在参观景点时一定要听从指示,不要私自离开您乘坐的汽车,也不要脱离队伍。
8、肯尼亚的工艺品—黑木雕,是中国人必买的东西。咖啡、肯尼亚豆等买回国送人也是很体面和有意义的。一般在市集和出售纪念品的商店都可以讨价还价。一般工艺品可降至20%-30%。
9、肯尼亚和西方国家一样,通常为您服务后都要给一定的小费,如帮你搬行李、打扫房间卫生给1美元。
10、如果您想和当地人照相,必须得到同意后再照,他们会向你索取小费或纪念品,万金油、黄连素等,小朋友喜欢糖果饼干。
11、肯尼亚使用英式的三叉插头,不要忘了带转换器和手机、相机等充电器。
12、摄影器材最好带两个机身,镜头200—400mm最常用。带足够的16G或32GCF卡,电池。
肯尼亚旅游小贴士:
1、每年的7、8月是肯尼亚的旱季,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往肯尼亚迁徙,场面蔚为壮观,是观赏非洲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机;
2、肯尼亚保护动物的立法非常严格,全体国民动保意识很强,游客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旅游规定,注意安全,不要挑衅动物或向动物丢弃食物,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未经许可,严禁下车。更不要购买象牙制品回国。
3、肯尼亚属非洲高原,海拔在米左右,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全年最高气温为摄氏22-26&#8451;,最低为10-14&#8451;。夏季国内40°高温时,去肯尼亚度假消暑尤为适宜。
4、肯尼亚实行英式教育,全国通行英语,吃西餐,会英语的妹妹有福了。不过在首都等大城市现在有许多中餐馆,内罗毕有唐人街,也不必担心吃不惯。
5、由于旱季,野外活动风沙较大,最好带上口罩,同时注意防蜜蜂叮咬。
6、肯尼亚签证较为方便,随旅游团和自由行都可以,如果从国内飞机票较贵,若从韩国转机较便宜,但时间较长,亲们斟酌了。
7、肯尼亚入境有时需要提供黄皮书文件——《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出境前接种黄热病、疟疾等非洲常见传染病疫苗。
8、肯尼亚大多数酒店大堂都有免费wifi,可以尽量不用收费较贵的短信和电话,你可以关闭手机的蜂窝数据,以免误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