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发展水循环的意义经济的意义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环保网
||||||||||||||||||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环保网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解振华
主持人:王曦东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
  时至今日,“十一五”规划已经完成过半。本刊就循环经济的有关问题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进行了专访。
  循环经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级形式
  主持人:“十一五”规划提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什么内在联系?”
  解振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事实上已经从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第二,从迄今为止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天然的生态环境对生产排放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已经饱和,甚至超载,要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必须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需要人类投入资源进行“制造(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劳动“产品”。这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即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质量受到破坏。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比重的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生活目标相背离。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
  因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全球问题,它也是切实关系我国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时,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小康社会的标准之一。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活的高度负责。
  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事实上,循环经济模式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灵魂,循环经济做好了,新型工业化就入门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它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什么是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我认为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循环经济的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最有效利用资源,并将污染尽可能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零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利用、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上述四大特征要求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与处理的适用技术;要求大力发展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高新技术向污染处理和资源再生产业扩散。它的最终要求是使利用废旧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这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强大需求,必将改变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新型工业化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要求用新的体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道路。按照传统的“单程式”的技术范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提高资源的技术利用效率,当然也都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涵,但却不是新型工业化的全部。循环经济要求在这一切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主持人:您前面讲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为什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紧迫性?
  解振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大,加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007年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但是,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总量还会增加。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伴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过程的硬约束,如果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上述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前面已经讲到,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最高形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一句口号,一纸文件那么简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需要完善的法规和政策进行约束、引导和激励。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从理念变为行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差距。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形成一定规模
  主持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一年。您作为国家发改委主管循环经济的负责人之一,请介绍一下国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哪新举措?
  解振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总书记的讲话为循环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那么,如何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具体地说,2008年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配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加快《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配套法规体系建设。2008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同时,《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也在制定当中。此外,还要加快建立与废纸、废塑料等回收利用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标准和标识等。
  第二个方面是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8年的重点是组织编制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再生金属利用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矿井水利用和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各地区、各行业在组织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根据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等专项科技计划中,组织实施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对这些技术要通过现场交流会、推广会等方式予以推广。积极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
  第四个方面是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在产业政策方面,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调整,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财政部制定中央财政清洁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清洁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抓紧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在投资政策方面,继续加大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一些节能效果明显的重点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支持范围。在税收政策方面,落实好国家已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调整完善消费税,对资源消耗小、循环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等给予较低的消费税税率,对消耗高的消费品征收较高的消费税,抑制不合理消费。加快研究提出废水“零”排放企业免交排污费等政策;研究解决钢铁、建材等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上网问题。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控制国内紧缺资源和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研究鼓励国内紧缺资源废料进口的政策。加快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五个方面是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系列宣传活动。继续加强地方、行业、企业循环经济培训,普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
  第六个方面是不断深化、扩大循环经济试点,总结经验,在行业、园区、城市或更大区域推广。
  推进和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主持人:经国务院同意,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已经正式启动。请你谈谈第二批试点与第一批试点有什么不同?作为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其工作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振华:国家颁布循环经济试点,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2005年国家发改委及当时的环保总局等六部委选择确定了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区和农业示范区等13个产业园区以及10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目的是为了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
  第二批试点,不是第一批试点简单数量的增加,而是对第一批试点的补充和深化。一方面,第二批试点将第一批试点中未包含的行业和领域,如矿产资源、机械制造、皮革、食品、包装、纺织(再生纤维)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另一方面,将节能减排任务比较重的重化工集聚区或园区及对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重点城市和地区纳入第二批试点范围。对列入试点的单位来说,这是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要积极努力,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典型单位,为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
  作为国家级的循环经济试点,要为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具体地说,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各工艺之间的物料能量循环,减少物料能量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要大力推进生态设计,从源头减少资源能源投入;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副产物和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当前要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这些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对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等重点流域和区域内的工业企业,要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其次,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工业园区要抓好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接,尽可能地做到企业、项目间废物向原材料的转化。在此基础上,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热电联供等项目,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科学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农业园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一批秸杆综合利用工程。
  第三,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按照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合理布局、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推进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废弃包装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在废旧物资回收方面,通过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支持沿海地区建设一批以再生原料为主的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基地。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抓紧建设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再生铜铝铅锌示范企业,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项目。在机电产品再制造方面,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铁道设备等再制造示范工程。在废弃电子电器回收拆解方面,重点支持建设拆解处理示范企业,探索建立回收拆解的相关政策机制。在包装物回收方面,要切实解决月饼、茶叶、保健品、化妆品等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加快研究建立容器包装等回收利用体系。
  第四,是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积极推进政府节能和绿色采购。在此基础上,各地要尽可能将区域内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生产、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全社会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新闻来源:《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8年第5期& &
  免责声明
  除中国环保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中国环保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中国环保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透过中国环保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国环保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中国环保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国环保网之意见及观点。中国环保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环保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敬请谅解。
  相关新闻
主编推荐??????????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环保网
京ICP证070722号当前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措施
2003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市场上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给我国正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目前经济社会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下笔者将就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措施进行一些简要的论述。1中国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1)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发达国家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又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一前提背景下,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REDUCTION)、再利用(REUSE)及再循环(RECYCLE)(3R原则)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理念与实践。我国处于...&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循环经济概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在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的同时,地球却被人类无情地污染、毁坏和摧残着,致使人类自己的生存也开始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面临着资源、环境和灾害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今天,关心地球、爱护地球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已成为每个人的愿望。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也开始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一、循环经济(一)基本涵义“循环经济”的思想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和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1]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操作原则以“3R”为准则,即“减量化”,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即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2]长期以来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其特征为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费资源,并且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和具体化。有效的政府政策和法律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近年来,人们正逐渐改变传统思维,抛弃传统经济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研究并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上海是个资源匮乏、环境容量有限的大都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需求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只能削弱上海经济发展的后劲,阻碍上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上海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上海市青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存在问题、相关原因,根据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得出当前上海市青浦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其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建设成果,研讨在其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索如何在目前的环境治理建设成果基础上,结...&
(本文共82页)
权威出处:
我国正处在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1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1.1环境资源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我国人口众多。预测表明,在未来的30~50年内,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1]。人口众多使我国的人均资源量低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7.02倍、美国的3.52倍、德国的5.62倍,单位GDP的金属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1]。由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处于很低的水平,在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1.2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运行方式遵循一种...&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材料一: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
材料一: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   材料二: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16部法律和30多项相关行政法规。  (1)发展循环经济,表明我国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什么发展战略? &&&&&&&&&&&&&&&&&&&&&&&&&&&&&&&&&&&&&&&&&&&&&&&&&&&&&&&&&&&&&&&&&&&&&&&&&&&&&&&&&&&&&&&&&&&&&&&&&&&&&&&&&&&&&&&&&&&&&&&&&&&&&&&&&&&&&&&&&&&&&&&&&&&&&&&&&&&&&&&&  (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我国是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的?&&&&&&&&&&&&&&&&&&&&&&&&&&&&&&&&&&&&&&&&&&&&&&&&&&&&&&&&&&&&&&&&&&&&&&&&&&&&&&&&&&&&&&&&&&&&&&&&&&&&&&&&&&&&&&&&&&&&&&&&&&&&&&&&&&&&&&&&&&&&&&&&&&&&&&&&&&&&&&& &&&&&&&&&&&&&&&&&&&&&&&&&&&&&&&&&&&&&&&&&&&&&&&&&&&&&&&&&&&&&&&&&&&&&&&&&&&&&&&&&&&&&&&&&&&&&&&&&&&&&&&&&&&&&&&&&&&&&&&&&&&&&&&&&&&&&&&&&&&&&&&&&&&&&&&&&&&&&&&&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省期末题
(1)可持续发展战略(2)材料一说明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节约资源;材料二说明必须与依法治国结合,做到有法可依(答案要点全面,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材料一: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主要考查你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2、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3、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开展节约资源活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怎样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从国家的角度:①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坚持 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应对“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我们中学生应面对现实问题,我们中学生应该不断提高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从青少年的角度:①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举例说明:①不乱扔垃圾,不乱图乱画,积极进行卫生大扫除;②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袋;④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向有关部门提一些合理化建议;⑤爱护益鸟,不捕杀野生动物;⑥节约用水、用电、纸张,不浪费粮食等。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战略。计划生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的核心;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则是保证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要切实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力争全国人口2000年要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要控制在14亿以内。(2)要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多胎生育,并把控制农村和流动人口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同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和建立文明幸福家庭三者相结合。(3)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观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逐步建立起适应老龄化社会所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倡家庭子女赡养和组织老年自养。2.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目前危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土地退化、林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故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二.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1.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对于我国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任务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因为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丰富的资源和优化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要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否则,经济发展难以持久,甚至人类生存将受到威胁。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可持续发展。2.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长期和总体上观察,人口与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就短期(一定历史阶段)和个案(具体国家或地区)说来,资源丰富不等于发展快,资源贫乏不等于发展慢,甚至可能出现相反情况;但将人类社会作为长期历史过程和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则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一切发展都是资源的物质变换。发展同资源紧密相联,是自己已有资源或通过贸易等手段取得所需资源的物质变换过程,直接或间接受制于资源的供给。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节约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路子。3.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一个特定角度观察,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口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的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口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已经摒弃了先建设、后治理,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先治理、后建设的方针,保护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并驾齐驱于基本国策之列。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1.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要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发展污染严重的产业,对污染危害较大的企业限期治理,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2.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制定工业发展的地区布局规划。要在不同地区建立起符合国家总体发展要求的合理利用资源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3 .提倡崇尚节俭的消费方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不仅决定了我国居民食物和衣着的消费要节俭,而且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均道路都不能太宽绰。总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应当是方便实惠型的。四.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1.要加快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2.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协调管理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③要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科学技术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 了解我国在科技和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①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技术领域,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航天事业成就辉煌;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民办教育迅速发展。②差距: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教育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发展教育途径: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95198945215690226665982052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转述句举例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