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期刊之impact factor 2014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
【娱乐休闲】
【生活服务】
【电脑网络】
【文体教育】
【行业部门】
文章浏览→→→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
今天知道一个知识叫科技论文的影响因子,上听力课时,老师讲一个人的论文影响因子超过5,就很牛,超过8就非常牛,什么中科院院士也未必都有高因子的论文,美国哈佛大学杂志影响因子有30多,话题一转,她的男朋友发了一篇影响因子10.2的论文,被瑞士的杂志引用。这都是学术研究领域关注的东西,对搞研究的人来说很重要。可是老师,我一点也不羡慕你,我更不想有这样的男朋友,脚踏实地研究很好,你们都是学者,做学问的很般配,不错不错。可是我怎么就讨厌有些做研究的人呢,最后都“疯了”怎么办?我是坚决不考研的,并不是说考研不好,考研不是适合所有人,干嘛要跟风,话说我们就来了一个这样让人无语的高英老师,连课都不会讲,你是怎么研究的啊?这么高的学历讲课都讲不好。影响因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nk-1+nk-2计算公式:IF(k)=&&&&&&&&&&&Nk-1+Nk-2说明:&&& k 为某年,Nk-1+Nk-2 为该刊在前一两年发表的论文数量, nk-1 和nk-2 该刊在 k年的被引用数量。也就是说,某刊在2005年的影响因子是其两年刊载的论文在2005年的被引总数除以该刊在这两年的载文总数(可引论文)。影响因子的产生和应用&&&在1998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目前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Reports,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目前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除影响因子外还给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Rank)、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国际统一刊号(ISSN)、总引用数(TotalCites)、及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总文章数(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Half-Life)。&&&&影响因子及JCR给出的以上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对以下各类人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1)图书馆员 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2)编辑 了解和掌握自己编辑的期刊的情况,制订有效的编辑规划和办刊目标。3)出版商 掌握和监测出版动态,掌握出版机会,做出新的出版决策。4)作者(科研人员)& a.寻找和确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期刊,& b.确定论文投稿期刊,& c.证实已经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的水平。5)信息研究分析人员& a.跟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b.研究学科之间及各学科内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学术论文生产的学问[2]。& d.研究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化学类的期刊,首先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各大猛将了。2003年化学类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ACS占了9篇,不服不行。我是一向反对影响因子决定论的,不过美国化学会的期刊是办得不错,尤其是新期刊,出一本就是一本经典,号召力超强。说起化学类的龙头老大,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志》(JACS)。有些人会说美国化学会志的影响因子不是最高,这个有点像以人均GDP来衡量国力的强大与否一样。影响因子就是两年内的平均引用次数,很狭隘的一个评价指标。2003年JACS的影响因子是6.5,可是它的总引证次数和被引次数是雄踞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这说明JACS的覆盖面、信息量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影响因子评价中总文章数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容易显著提高,不过也不容易波动。加上JACS既有简讯类文章,又有全文型的文章,这也是影响它影响因子的重要原因。综合而论,JACS以其总优势可以当之无愧地执掌化学类期刊之牛耳。说起影响因子,那就得说《化学评论》(Chem. Reviews)。 化学评论的影响因子常年在20以上,前几年直逼SN,为化学类的刊物争了口气。不过Review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容易很高,这是因为无论什么文章,在背景介绍里总是会提相应的综述,这是常理,或者说这是格式。而且化学评论每年的文章才100来篇,分母这么小,商自然就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国的综述类期刊,通常是约稿制,写文章的本身是牛人,号召力本身就大――不知道有多少个小组在跟踪他的工作呢,有综述还会放过?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三的不是美国化学会的。我估计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ie)或者 英国的 化学通讯 (Chem. Comm.)。最有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想想看放眼综合类期刊,能够跟美国化学会志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它了。德国应用化学的规模是JACS的一半不到,而且只有简讯类文章(有时有小型综述),这是它影响因子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它的影响因子波动比较大,,,2003年又回到8.5。我觉得Angew. Chemie上的简讯,主要分布在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这几块,比较冷门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基本没有,这也是它的一个办刊方针。我自己是学有机的,自然要说说有机类的老大,《有机化学》(JOC)了。可能又有人要诟病JOC的影响因子,不错,JOC的影响因子这几年是在下降,去年前年持平回稳。这是因为JOC裁掉了所有的Communications,因为ACS成立了《有机快报》(Org. Lett.)。要看到JOC在ACS的地位――2002年Peter. Stang由JOC的主编升任JACS的主编,而Org. Lett.的主编升任JOC的主编。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一的不是JACS,是JOC,第二才轮到JACS呢。JOC上的全文,很多工作做的很漂亮,相比之下它的Notes要弱一些。不过前一阵Corey在JOC上发了一篇文章,专门讲他的自传的――我觉得比较恶心,看他一付自诩天才化学家的样子,谁能够想象他是化学界有名的周扒皮呢。有机除了JOC之外,就是它的姊妹篇《有机快报》(Org. Lett.)了,Org. Lett.是ACS办得非常成功的一个刊物,99年创刊,2001年有影响因子,从3.4, 3.7,一路稳步成长到4.1。而且它的规模一开始就非常不小,双周刊,文章数跟Angew. Chemie,JOC相当。虽然只有简讯类文章,但是简讯的质量相当不错,可以说Org. Lett.是JOC的影响因子下降的直接原因。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兄弟,弄来弄去还不是在ACS家里混Q。当然除了美国和德国,自然得说说英国的化学通讯(Chem. Comm.)。Chem. Comm.这个期刊呢,我个人认为是有点片面追求新意了。虽然说一个简讯类的期刊应该以新意为第一要务,但是不能不及其余。看Chem. Comm.上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新而且怪,说实际用途,说句实在话说不上来。说工作做的漂亮,也说不上来。就有点象“意外反应收购站”的感觉。欧洲的期刊,有一个我觉得是很值得推荐的,那就是《四面体》(Tetrahedron)。Tetrahedron影响因子不高,不过我觉得上面的工作比《四面体通讯》(T. L.)高半个档次。Tetrahedron和T. L.是姊妹篇,应该说水平差不多,看看人家KCN,文章基本是JACS, Angew. Chemie。什么Chem. Comm, JOC,OL都看不上的,可是很有一些文章在Tetrahedron 上。T. L.上垃圾很多,重复T. L.上的文献基本上没有满意的。有人开玩笑说是中国人的文章降低了T. L.的水平,可是这两个期刊亚洲区(除日韩)现在都是上海有机所的林国强执行副主编,按说他应该卡关标准是一样的,这个理由说不通。主要还是一个办刊方向和审稿人群体的问题。说了半天,其实还有一个是超级大牛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好比说高校化学学报和化学学报在争谁是中文化学刊物的老大,忽然有一个声音大吼:争什么争!老子还没有说话呢!――这个声音就是中国科学(B)。呵呵。PNAS上的化学文章比SN多得多(SN一年也就三四十篇化学或者相关化学的文章),上面的文章我个人觉得比JACS要强,高半个档次左右。离SCIENCE半个档次。这个期刊中国人投稿不多,值得国内的牛人大力关注。其他的比如 欧洲化学(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也是不错的,就是规模太小,Angew.Chemie的全文类文章基本在欧洲化学上。JCC 是ACS 的又一成功典范,不过规模实在是小了一点,毕竟专门关注组合化学这一小块的。 Synlett, Synthesis什么的,跟T.L. 一个档次的, 规模也不大,不说也罢。所属分类:→&&&&作者:新浪博客&&&&时间: 0:00:00
All Right Reserved如何查询期刊之Impact Factor_百度知道
如何查询期刊之Impact Factor
提问者采纳
“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CNKI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中绝大部分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要是汤森路透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但网上有相关资料,你可以搜搜看。最新版的是2013年(2014年刚出的),搜索“JCR 2013_IF”即可。
其他类似问题
factor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年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 JCR
年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 JCR
年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准确地说是2010年SCI期刊影响因子IF)已于6月28日发布,下面是发布的JCR投稿指南版:
点击下载:
Thomson Reuters 发布的2010年度《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 共有8005种科技期刊被列入了报告中。此次报告中包括了期刊名简写、2010年度总引用次数、影响因子(IF)、总文章数目等参数。
环境人()基于Thomson Reuters的报告,整理并添加的对应参数有:
期刊名全称(便于按期刊全名进行查询)
学科领域细分(便于科研学者寻找自己学科内的期刊列表)
中科院2010年公布的JCR分区(便于查询目标期刊属于哪一分区)
期刊近三年的影响因子(便于知晓所关注的期刊近年来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出版/创办期刊的机构所在国家区域(便于指定国家期刊的投稿)
The 2010 release features the largest ever JCR with 10,196 journal listings in 238 disciplines of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s.& 2,494 publishers from 84 countries are represented, some for the first time.& A total of 1,075 journals receive their first Journal Impact Factor in the latest JCR release.
Regional Content Expansion adds 1,355 journals in 84 Countries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NEJM, Lancet, JAMA, BMJ四大临床医学期刊影响因子有不同的涨幅; Nature Review系列继续抢足风头;众多老牌杂志(JCB, JCS, PNAS, JEM, JCI),影响因子依旧变化不大; PLoS ONE, BBRC等国内部分科研学者比较关注的期刊仍然保持在去年的影响因子数值;此外,化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科学、农林等领域有较多影响力增长迅速的耀眼明星期刊涌现;由中国本土机构主办的SCI期刊最高影响因子上升为13.4,为《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本栏目最近更新
关键词:SCI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JCR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请将#改为@)。
来源:&&作者:&&()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评论在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9 - 2014.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x facto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