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需一篇医学影像学杂志官网的科研设计论文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医学影像学毕业论文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6:52: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医学影像学毕业论文.DOC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中国58论文网!如果您感觉还不错,可以起来哦!
您现在的位置: >
医学影像学投稿期刊医院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解析
发布时间: 15:43
所属栏目: 浏览:次
摘要:目的 为社区医院消化系统用药提供合的用药指导。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是社区常见病,多表现在腹痛,腹胀,腹泻,反酸,呕吐等症,本次研究以社区多发病常见病为出发点,选取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为观察点,结合社区临床用药,随机选取处方300张,
  摘要:目的 为社区医院消化系统用药提供合的用药指导。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是社区常见病,多表现在腹痛,腹胀,腹泻,反酸,呕吐等症,本次研究以社区多发病常见病为出发点,选取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为观察点,结合社区临床用药,随机选取处方300张,通过对社区医师用药与对症处理分析,归纳出消化系统常见病用药指征,为社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帮助,规范合理用药。结论 消化系统合理用药须从基层社区医院做起。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用药分析
  社区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于消化系统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消化道损害,如胃炎,肠炎等。临床指征胃炎表现在上左上腹胀痛,反酸,呕吐;肠炎表现在腹痛,腹泻,大便次多等等,给病员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因由细菌感染引起胃肠炎,对因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症治疗以减轻病痛,促进胃动力为主,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同时配以中成药元胡止痛滴丸,香砂六君子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现针对三个病种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随机抽取处方300张(每个病种100张)统计用药如下。
  1 对因治疗
  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法莫替丁片三九胃泰
  急性胃炎32(47.8%)%13(19.4%)
  慢性胃炎33(21.5%)%)24(32.4%)0
  急性肠炎033(40.7%)48(59.3%)000
  2 对症冶疗多潘立酮颠茄片甲氧氯普胺阿托品多酶片元胡止痛滴丸
  急性胃炎45(36.6%)14(11.3%)14(11.3%)31(25.2%)10(8.1%)9(7.3%)
  慢性胃炎25(24.0%)39(37.5%)%)0
  急性肠炎7(4.6%)104(68.4%)021(21.2%)020(19.2%)
  注明:框中数为处方用药数,百分数为用药所占百分数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多表现为上腹痛,饱胀不适,呕吐,和食欲不振。来社区医院就诊的急性胃炎患都多为饮酒过量引起的胃炎病人,乙醇具有亲脂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乙醇因直接破坏胃粘膜而引起急性胃炎,因酒精易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与破坏,导致胃粘膜水肿,糜烂和出血,引起酸氢离子进入胃粘膜内进一步损害胃粘膜。治疗方案多采用对症治疗:给予H2治受体阻断剂如法莫替丁(po 20mg/次,bid),重者可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静滴(IV 20mg/次,bid);对症治疗多给予阿托品片(po 0.3g/次,tid)缓解胃肠道痉挛,同时给予甲氧氯普胺(po 5-10mg/次,tid)促进胃排空,减少食物刺激,缓解呕吐症状;多酶片(po 2-3片/次,tid),促进消化。中成药元胡止痛滴丸能迅速缓解痛症,医师也常用。对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则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与特殊类型。多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感染引起,一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男女差异不大,我国是螺旋杆菌高感染率国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及不良卫生习惯与螺旋杆菌感染呈正比,其中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及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伴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一般每日有3-5次腹泻,少数病患有数十次大便,大便不成形,多为稀糊状,或稀水样,多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量多,但无脓血。其他患者有便秘,大便干结等症。不少病患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病人多为上级医院确诊病患,上级医院多嘱病患来社区继续治疗,治疗方案上以根治螺旋杆菌为主:阿莫西林(po,0.5g/次,tid,奥美拉唑(po,0.1g/次,bid ).多潘立酮(po,10mg/次,tid).对有精神状态病人,如有失眠,头痛,抑郁等症,多给安定类药物。中成药中的香砂六君子丸(po 10丸/次,tid) 能养胃阴,补脾胃,促进食欲,改善症状, 元胡止痛滴丸(po,20丸/次,tid)能起到较好的止痛效果;藿香正气液来自千年名方藿香正气散,能平胃止呕,除湿和胃,对慢性胃炎能也有一定效果(po,10ml/次,tid)只要患者易接受可长期服用。对慢性胃炎,祖国医学认为是胃部湿热,湿困脾土,多诊为脾胃阴虚,祖国传统草药也有比较好的疗效,如平胃散能除湿和胃,四君子汤能补脾益气,小半夏汤能平胃止呕,吴茱黄连汤能散肝胆郁炎,止腹泻,社区中医师可根据辩证论治综合选方。
  急性肠炎是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人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临床上与急性胃炎同时发病者,又称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病人以恶心、呕吐为表现者称急性胃炎;以腹痛、腹泻为表现者常称为急性肠炎;临床上往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是由于伙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或腐败污染的食物所致肠道的急性炎症,其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属,由于微生物对肠粘膜的侵袭和刺激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临床上与急性胃炎同时发病者,又称为急性胃肠炎。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病患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社区医师大多给予复方黄连素 (po.0.4片/次,tid),止泻,缓解痉挛用阿托品(po,0.1g/次,tid).或654-2(po,0.1g/次,tid).病较重者给予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po,0.3-0.4g/次,tid)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iv,0.2g/次,qd),同时给予补液,补盐,补电解质,纠正体液平衡。
  3 临床典型病例
  3.1典型病例一 患者刘某某,男,22岁。因饮啤酒30ml引起胃部不适,呕吐,反胃,来我院就诊,社区医师初诊为急性胃炎,给予甲氧氯普胺(iv,10mg/次,qd),阿托品(po,0.2g/次 st).同时给予元胡止痛滴丸(po, 20粒/次st).患都症状逐渐缓解。医嘱患者少饮酒,少吃辛辣食品。若病情加重去上级医院洗胃输液治疗。
  3.2 典型病例二 张某某,女,46岁因胃肠长期反酸,呕气,腹胀,轻度腹泻,去市医院确诊为浅性性胃炎,因长期用药,则转入社区继续治疗。因诊断明确,社区医师给予雷尼替丁(po,0.15g/次,bid),奥美拉唑(po,0.1g/次,bid) ,阿莫西林胶囊(po,0.5g/次,tid )。医嘱服一个月后复诊。
  3.3 典型病例三 王某某,男,19岁,因服隔日剩菜引起腹泻,大便为脓便样,里急后重,伴有少量液体,不成形。社区医师初诊为急性痢疾,给予复方黄连素(po, 0.4g/次st). 654-2(po, 0.1g/片,tid ).庆大霉素(po,8万单位/次,st).一小时后患者症状缓解。医嘱回家后多休息,饮淡盐水,再服庆大霉素8万单位一支即可
  4 总结与讨论
  我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立性社区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目录。对消化系统病多采用甲氧氯普胺,阿托品,654-2,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国家基药,即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而且药价便宜,给患者减轻不少经济负担。但基层医院设备不齐无法做药敏试,胃镜检查等工作,许多检查需要到上级医院才能完成,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对基层医院大加大投入,购买药敏生化仪;购买胃镜,肠镜等设备,完善检验工作。同时医院建立抗生素分级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与药历书写制度,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基层医院合理用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临床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2]杨宝锋.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3]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4
  [4]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
  小编推荐 
  评审中级和高级职称的作者,想必在纠结过为什么医学类期刊、国家级期刊需要我一本一本查找呢,好麻烦。现在,为了回馈广大作者,58论文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综合性的文章方便查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58论文网:.cn 权威论文发表机构。
中国58论文网正规可靠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您可以在这里找到最具时事性、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期刊和文章。文章均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如果您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获得专业教授写作服务,您也可以把此篇文章收藏起来以便以后查看:
编辑推荐相关
论文点击榜
编辑老师在线
杂志社400电话
24小时咨询热线:
手机下载58论文网!更便捷!一键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
.c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58论文 版权所有醫學影像學傳統教學及多媒體教學的比較
論文類別: >
論文作者:
上傳時間: 15:43:00
    影像學是以病理為基础,根據圖象來進行疾病诊斷的科學。形象、直观為其特點,因此在教學上亦有其特殊性。97年下學期我們開始嘗試改變傳统教學方式,對94級影像醫學專業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為了總結經驗,我們通过任課老師的座談會和在學生中進行反饋性調查,比較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教師方面的調查以座談會方式進行,參加座談教師10人,7人為有10年以上上大課經驗的教授及副教授;3人為講師,主要是帶實習。全部教師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學期課時20小時以上。座談的內容,包括多媒体教學對授課內容的貫徹是否全面,上課演講難易度,示教效果,備課所需時間及效果等。学生調查形式為問卷调查。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為94级醫學影像專業學生,28人。在接受多媒體教學之前,這些學生已經通過傳統教学方法上完了放射診斷學中的呼吸、循環、頭顱五官系統。消化、泌尿、骨關節系統則采用多媒體教學。 二、結果      1、全部教師認為與传統教學方法對比,多媒體教材信息量大,圖文並茂。所包括內容完全滿足教學大纲的要求。課前準備所花時间少,借助電腦優勢,相當於在課前把所需要貫徹的內容首先輸入電腦。      2、上課時演講方便,輕松自如,生動,得心應手,易於講深講透。      3、避免了過去上课中由於記憶不深可能出現講漏或少講的情況。      4、有時因工作需要,教學中可能臨時需要更換教師,因為教研室有同一的多媒體教材,替換上的教師稍加備課也能掌握授課內容與進度,保证授課內容的前後銜接,承上啟下。     5、多媒體教學已不需要板書,減少了傳統的煩瑣和不衛生的黑板書寫教學工作     6、學生調查結果見表。                                  教學效果調查表                                            
          
圖文清晰
課後不必復習
課後稍復習即可記憶 多媒多媒體教學
43%     64%    
20%          60%傳統教學      
18%     67%     36%      5%          50%    轉贴於 免費論文下载中心
三、討論   
1、多媒體教材代替了傳统的講義。多媒體教材由有豐富教學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编寫腳本,根據教學大綱以統一的格式編寫每一次課的腳本,並将豐富的教學經驗及教學技巧融入多媒體教材。編成的多媒體脚本通過Powerpoint的形式制作成多媒體演示稿,並儲存於電腦。便於保存、修改及重復使用。教師上课前通過提供的多媒體教材进行備課,改變了過去備课時寫教案背教案的教学準備方法,也可根據自已的教學習慣和當時需要進行教材的修改、補充,添加新的知識。在教學中,即使不同的教師講课,也可能獲得到相同的教學效果。      2、靈活的多媒體演示使老師講課得心應手。作為醫學影像學主要課程的放射診断學,傳統的醫學影像學一般通過老師黑板、掛圖、影像圖像演示、語言講解來進行。盡管教師想方設法在語言描述、畫圖,幻燈片制作等方面作了很大改進,但常常感到“影像影像,有影不象”,學起來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教材將教學內容提綱、重點制成幻燈片,结合圖像信息庫中大量圖像,配上背景圖案、聲音、動態效果,進一步擴大表現手段。通過大屏幕多媒體投影儀同步演示,書本上的知識就具體、準確、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在教學演示中,根據內容需要随時調動多媒體資料,如需要图像演示,可調出儲存在電腦硬盘、光盤中的各種圖像,需要進行血管造影、胃肠道造影演示可通過多媒體系統调出錄象、VCD的有關資料,需要演示實物標本,書本資料,可通過實物投影來完成。教師在整個課堂中輕松自如,理論聯系實際,動静結合地進行講解和演示,讲得生動活潑,得心應手,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      3、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有一個視聽新感覺。靈活多變的多媒體教學既貫彻了教學大綱的內容,充實学生的基礎知識,又增加了新技術、新進展,拓寬了知識面。68%的學生認為課堂氣氛更活躍;多媒體教學圖文並茂,動靜結合,通過視覺、聽觉,從多方面剌激大腦皮層,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方式,引發学生學習興趣。100%學生認為多媒體教材圖像更清晰,文字簡潔、清楚,一些復雜的影像學解剖、各種異常的影像學表現和征象過去越說越復雜,越說越糊塗,通過多媒體大量圖片,多方位的旋轉演示,學生輕而易舉接受。真可謂“百聞不如一見”,“為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學生反映多媒體教學,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可學性非常明顯,便於知識消化吸收,便於記憶,70%的內容課後稍加復习甚至不用復習即可记住,增強了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信心;64%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融圖、文、声於一體,理解印象深刻,更容易掌握書本知識。 4、有待改進提高的问題。反饋調查中,部分學生認為幻灯片翻頁過快,做筆記跟不上,影響課後復習,因而可能影響考試成績,認為傳統教学邊講解邊板書更容易做筆記和理解。這可能是一個適應過程。多年來的教學習慣,教師和學生都比較容易适應照本宣科,逐條逐段地講解和学習。學生認為背好書本內容就能考好,就能學好。多媒體教材容大量理论和內容,比如必要的文字以顯示內容的重點,加上線圖、解剖圖進一步說明,再加上包括傳統X線照片、CT、MRI等各種實際图像從多方面反復演示,反復印证地進行講解。說明的內容增加,自然演示翻頁可能過快。實際上只要能記住基本內容和重點,各種演示的圖像並不需要死記硬背,了解、有印象就可以了。由於我們多媒體教學才剛剛起步,教師在多媒體制作和教學中也還存在提高和改進的問題。多媒體最好圖文結合讲解,文字顯示少而精,突出重點,所用的圖像能夠說明問題。講課中不能簡單地宣讀多媒體上所顯示的內容,應根据所講的疾病從基礎理論、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和診断方面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地講解,講解的內容反映在多媒體上。這樣才可能引導學生通過聽老師講解,在理解老師講解内容的基礎上來做筆记,而不是盲目地、沒有理解地來做筆記,獲得真正的教學效果。 免费論文下載中心
醫學論文範文指南
醫學論文分類
論文格式指南
醫學論文服務实施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医学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策略
  1、国内医学来稿中缺乏创新性的成果
  由于政策导向作用,优秀稿件的外流严重,造成国内医学期刊发表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匮乏。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发表SCI39万7500篇,位居第一,中国(含港澳地区)发表SCI论文12万7500篇,位列第二。与2006年度相比,我国的SCI论文数量翻了1番,年均增长率为18.9%,世界排名从第5位前进到第2位。付晓霞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近10年来,我国SCI论文数的平均增长速度(16.86%)远高于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增速(11.24%);SCI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更是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中国最高等级的研究机构和大学。
  影像学科期刊的情况也是如此。世界范围内综合类影像学期刊中影响因子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的期刊为《Radiology》和《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笔者与其总编交流时得知,这2种期刊的中国投稿量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亚洲投稿数量最多的国家。笔者统计了《Radiology》年刊登的中国大陆地区作者的论著类文章数量,分别为10篇和11篇,它们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内容涉及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均为具有较强创新性的临床研究类文章。在我国的总体研究水平与美、英等科技强国本就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国内作者还将现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优先投往国外的SCI收录期刊,使我们想得到具有创新性的原创性论文就难上加难。现在我们不少期刊发表的很多所谓原创性文章,往往也是重复国外的研究,或者是同一种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临床参考价值不大;因此,我们只能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办刊策略,向注重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转换。
  2、实用性强的研究才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
  医学科研最终是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者找到价廉、方便、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而目前我国的医学论文存在着如下诸多问题。
  1)临床医师以现有的时间和条件很难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因为临床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此外,对于高深的理论,现阶段如果不是临床医生工作所必需的,他们也缺乏兴趣去学习。而专门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又往往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即使有创新性,大部分目前对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帮助也不大。
  2)大量的基层临床医生迫切需要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工作服务。
  3)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如果不发表论文(有的甚至要求是SCI收录的论文)就不能毕业,而这些研究生大都从未参与过临床工作,他们的导师又无暇悉心指导,这样发表的大量论文距离临床太远,临床和科研被人为地分隔开了。
  4)发表科研论文与晋升职称、职务挂钩,催生了论文造假和学术浮躁的氛围,部分医生因急功近利而拼凑&论文&,这样的文章毫无借鉴价值。
  临床医学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医学影像学科就是典型的临床学科。《中华放射学杂志》的目标读者是全国超过6万名放射诊断、介入放射科医师和技术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在中等和基层医院工作,他们急需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工作,而且他们对杂志的热爱度和忠诚度高,很多人坚持自费订阅本刊。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应更多地考虑他们的需求,将办刊策略向以注重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为主转移,多刊登对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切实有帮助的文章,加强继续教育等栏目内容的比重。我们的继续教育栏目内容以图片为主,侧重介绍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使读者阅读后能迅速应用于临床。
  3、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是国外名刊的经验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年都会刊登数百篇以临床医学为主的研究论文,2010年底,该编辑部评选出10篇&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报道&,这些研究涉及肿瘤学(3篇)、血管外科(2篇)、感染(2篇)、急救医学(1篇)、重症监护医学(1篇)和呼吸科(1篇)等领域,引起了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10篇报道全是与临床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性的文章。笔者对2010年《Radiology》上刊登的360篇论著类文章进行了分析,其中325篇(90.3%)为临床研究类,35篇(9.7%)为动物实验类。在这35篇论文中,22篇(6.1%)涉及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射频消融技术,10篇(2.8%)涉及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活性的检查,3篇(0.8%)为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文章。目前分子影像学尚处于研究阶段,但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前沿领域,有望产生重大突破,除这3篇文章侧重创新性外,其余357篇(99.2%)均注重实用性。本文第一作者在欧洲进修期间,《European Journalof Radiology》杂志总编Dixon教授曾多次提到,将文章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作为衡量是否被录用的标准,他们的杂志只刊登临床研究类论文。同类杂志《Radiographics》每期必有的继续教育栏目,通过大量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对某个器官的各种正常影像表现、常见的异常影像表现、影像表现和病理的对应关系以及鉴别诊断进行介绍,实用性强,很受放射科医生欢迎。由此可见,国外著名的医学期刊和影像专业期刊在考虑文章是否可以被录用时均将其实用价值放在首位。
  4、引导作者进行科学性强的实用性研究
  我国基层临床医生普遍科研水平不高,其原因主要有:1)医疗任务重,没有时间搞科研;2)对&科研促临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研氛围;3)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科研知识;4)科研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不足。2003年巴德年院士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评论,呼吁临床医生加强临床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水平。他提到,我国的临床研究具有相当的优势,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等,都很具有中国特色,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如此必将能创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
  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有责任引导并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科学性强的实用性研究。对此,《中华放射学杂志》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举办多次科研设计和学习班,邀请专家对科研选题、科研设计、临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系统讲座,使临床医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还采用专家点评的方式对论文进行实例分析,指出文章在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2)针对临床研究资金不足的问题,请相关专家讲解不同基金资助的侧重点和如何书写基金申请标书。
  3)组织专家将临床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组织多家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合作研究,并给予全程指导。
  4)举办以疾病为中心、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邀请除影像科医生以外包括病理、内科、外科、核医学科等专业的医生对某一疾病进行系统讲座,使临床医生开阔视野,形成以疾病为中心的科研思路。
  5)请《Radi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等名刊的总编举办以如何进行临床研究为内容的讲座,进一步提高基础较好的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当然,临床医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反复的实践。今后,我们还将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调查临床医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根据受培训人员的基础和需求将学员细分、制订系统和长期的培训计划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为本刊吸引更多实用价值较高的论文。
  5、结束语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影像学专业期刊,立足本土的国际化战略是我们一贯的办刊理念。为广大临床医师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在选择稿件时,要采取稿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临床研究领域中真正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文章才是广大临床影像医生真正的需要和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老师)
相关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影像学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