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的扩展及其意义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社会学文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搜索:
  书 名  
  书代号  
  作 者  
  ISBN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社会学文库)
作  者:杨敏
出版时间:
字  数:353 千字
书  号:C0270
ISBN:7-300-06378-0
开  本:大32
包  装:平
印  次:1-1
定价:¥22.00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cn),联系电话:010-
  作者对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关系这一艰深的社会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间的同构互生关系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解释。该书文献回顾全面透彻、理论创新启迪心智、现实关注情理相宜,显示了作者在社会学理论方面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目前国内理论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很有特色的一部著作。
  杨敏 社会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社会学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有《生命的潜流--心理的调试与超越》(1991)、《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评介》(合作,1987)等,参与撰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 ·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社会结构与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社会学理论构建的有益尝试——序 杨敏第一章
导论:主题、视角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一个社会学的传统和经典题材   二、一个来自社会转型的经验题材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展开   一、理论的基本构架   二、研究预设   三、理论分析的展开  第四节 内容的结构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实证调查与资料
  一、研究方法
  二、社会调查
  三、关于其他数据和资料
第二章 社会转型研究的现代性视角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研究视角  一、社会转型研究的多种视角
  二、社会转型研究的现代性视角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性
  一、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
  二、作为社会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现代性的两大基本目标
  一、现代性--“走向现代”   二、价值性与人为性:现代性的两大基本点
  三、现代性的三个重要观察和研究维度   四、失衡的现代性
  五、现代性的失衡与社会学的“社会情结”  第四节 现代性的现时阶段与社会转型研究
  一、社会学的现代性批判
  二、现代性现时阶段的总体性特征
  三、转型加速期的现代性基本表征
 第五节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经验现实的分析   一、“主体化”:转型加速期“人”的现代性转变   二、行动的“意义化”:转型加速期社会行动的现代性转变  三、共有意义的行动规范框架: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的现代性转变   四、行动关联的模式化系统:转型加速期社会结构的现代性变迁 第三章 社会行动的秩序与结构:概述 第一节 讨论的学理起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二、问题的起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社会学的知识理路和研究策略
 第二节 行动、秩序与结构的同构互生
  一、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经典论题
  二、同构互生:行动、秩序、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
  一、社会行动的主体
  二、现代性的现时阶段与社会行动的意义
  三、关于“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  第四节 社会行动的秩序和结构与社会转型研究
  一、转型加速期的社会行动与秩序和结构
  二、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现代性标识   三、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创新与限制
第四章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 第一节 社会行动分析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
  一、社会行动及其关联方式:现代性划定的重大题域
  二、社会学的理论起点与主题性内容
  三、社会学理论基本题材中的深意
 第二节 关于社会行动研究的检视
  一、开创时期--现代社会激变的真实写照   二、体系化时代--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
  三、当代社会学的综合与重建
  四、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反叛
  五、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困境
 第三节 社会主体的行动与意义
  一、社会与社会主体
  二、主体的行动与意义
  三、行动意义的构成
 第四节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
  一、意义效应过程的形式
  二、意义效应过程的内涵与实质
  三、意义效应过程的机制
 第五节 社会行动意义效应过程小结
  一、意义效应过程是两大意义形式的统一
  二、意义效应过程是两大意义构成的统一
  三、意义效应过程是两大意义形态的统一
  四、意义效应过程是意义实践性的两大特征的推进
  五、社会行动意义效应全过程与行动意义效应机制
第五章 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的再调整 第一节 社会秩序与社会学
  一、霍布斯留下的疑团
  二、社会秩序问题与社会学
  三、秩序问题的社会学蕴义
 第二节 社会秩序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
  一、秩序与主体
  二、关于现代社会秩序的生成与本质的一种理解
 第三节 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的抉择与重建
  一、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的抉择
  二、关于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重构的思考  第四节 秩序的护持、监控和再调适
  一、社会秩序的护持
  二、秩序护持中的权力国家与民众社会
  三、社会秩序的监控
  四、秩序护持:人为工程与社会主体、政党与权益统筹
第六章 转型加速期社会结构的再建构 第一节 关于社会结构研究的综述
  一、社会结构:展示社会限制和社会学重建的论题   二、社会结构的“隐喻”:社会学的现代性创痛
 第二节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转型期社会结构的一种理解
  一、“社会”及其“结构”   二、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行动与结构的同构互生
 第三节 转型加速期社会结构的再建构
  一、现代性的失察:自然系统的行动意义
  二、社会结构的重塑:类别化与结构化
  三、类别化:行动主体的资格与利益结构的转变
  四、结构化:行动关联的模式化与利益结构的转变
  五、结构化与社会结构的冲突与整合
附录农户家庭生活情况综合调查问卷
  总 序?  现在,文库不少,社会学文库也有几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委托,主持一套社会学文库,就不得不追问自己:这套文库只是单纯在数量上增加一个文库而已,还是应该在质量上力求有自己的某些特点?这就是本套文库不可避免要面对的定位问题。经过考虑,本套文库的定位至少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套研究性的文库。就是说进入本套文库的著作,必须是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必备要素是与某种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即有某种创新性,因此,它们不同于一般资料性的、介绍性的、编译性的作品。这并不是说后者不重要,而是说,因为类别不同,后者应该有自己的出版渠道。?  社会学研究无疑涉及诸多方面,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对现实社会现象的研究,又有对社会学本身的研究;等等。本文库欢迎一切真正有研究的著作;同时,根据社会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要求,根据本国的国情,把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的研究著作。?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的研究著作。?  ——对世界社会学的新发展和走向有所把握的研究著作。?  第二,它是一套精品性的文库。就是说,在研究性的著作中,我们更看重精品之作。所谓精品,在内容上至少要符合下述几条中的一条或同时具有:一是能够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公认有真知灼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二是能够对实现“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社会学深层理念有所贡献。三是对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有所推动。四是对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所促进。而在形式上,要有与内容相匹配的叙述形式,要有较好的可读性,力求深入浅出,尽可能雅俗共赏,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第三,它是一套使社会学界新生力量脱颖而出的文库。就是说,通过研究性的精品之作,使那些在社会学界没有什么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高的“无名小卒”、新生力量、后起之秀程度不同地提高知名度,把他们实实在在地介绍给学界和社会,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界名人,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库也许能够成为培养社会学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众所周知,没有或缺少新生力量的学科和学界,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当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可以忽视现在的学界名人,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们负有提携后进的重任。我们真诚希望现有的学界名人和即将脱颖而出的学界名人,共同使本文库成为名副其实的名人文库,在学界和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它是一套供不同学派观点争鸣的文库。一个没有不同学派争鸣的学界,不能说是成熟的。我在社会学界多次强调“要多一点学派,少一点宗派”。因为学派之争是学术问题、学术观点的争论,用的是学术标准,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仍然是朋友;宗派之争则用非学术标准,党同伐异,大有“谁不和我们歌唱,谁就是我们的敌人”的“气概”。因此,学派之争,与人为善,相互切磋,推进学术;宗派之争,与人为恶,相互攻击,阻碍学术。如果本文库在促成不同观点的社会学学派形成方面、在促成不同学派展开富有成果的争鸣方面,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我们将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本文库将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学派一视同仁。?  总之,我们真诚希望本文库能够出研究成果、出精品、出名人、出学派。简言之,我们把“四出”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文库的定位。?  古人曾说过这样的意思,定位于“上”,可能得乎“中”,定位于“中”,可能得乎“下”。本文库这种“四出”的定位,从目标上说应该属于“上”,但结果仍有两种可能:或“上”或“中”。我们希望能够争取前一种可能,避免后一种。最后究竟如何,当由读者和时间来鉴定。?  应当指出,本文库是在一个不平常的时候出版的。?  首先,无论是就政策环境和体制条件来说,还是就国内氛围和国际环境而论,中国社会学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大有可为的发展时期。现在,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即作为要加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之一,得到了确认。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社会因素即非经济因素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性,从而也认识到以非经济因素为切入点的社会学,也和以经济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一样,是一门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是一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科学,感受到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和解读,并领悟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是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政策的基础环节。人们对社会学从不了解、不甚了解甚至误解到逐步了解;一些社会学的用语(如社区、社会化、弱势群体、社会转型、良性运行等)日益普及化、大众化,其中一些还被政府部门所采纳和使用。这使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不仅有了自上而下的体制条件,而且有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氛围。经过激烈竞争,中国社会学界获得了第三十六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办权,该届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将于2004年7月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现在欧美社会学界都十分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无疑,在世界社会学的格局中,与欧美强势社会学相比,无论从规模、投入,还是从成果、影响等方面说,中国社会学仍然是弱势社会学。强势社会学界如此关注中国社会的研究,对植根于本土社会的中国社会学界来说,既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同时又是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本文库,应当说是正当其时。我们希望不要辜负这样好的条件。?  其次,这种不平常性还表现在世界社会学正处在自我反思和重建的过程之中。这种自我反思和重建的趋势并不是凭空而生,而是有现实根据的。这就是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我认为,这种旧式现代性的衰落、新型现代性的兴起,既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化,又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说几句。?  所谓旧式现代性就是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社会与自然不协调、社会与个人不和谐,社会和自然付出双重代价的现代性。20世纪向21世纪的过渡时期,全球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种迹象,人们看到: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导致了天人关系的紧张,甚至“人类对自然的战争,变成了人类自我毁灭的战争”;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又不能不导致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恶化。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这样,在世界、在中国,探索新型现代性便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潮流和趋向。?  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赢、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从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取得的巨大社会进步和付出的种种社会代价中,我们都能从正反两方面,亲身体会到新型现代性的深刻意涵。?  就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过往的旧式现代性锻造了以往的社会学--它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设问和眼界,甚至它的理论抱负和期望所能达到的限度。当现代性面临重大转折之时,必定也是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建之日。社会学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经历预设的根本变化、视野的重大调整、理论的重铸和再生过程。?  对旧式现代性作出反应的,不仅有新型现代性,而且还有后现代性。如果说,新型现代性是对旧式现代性的一种积极、正面意义的反思,那么,主张后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则一般是对旧式现代性的一种消极、否定意义的反应。后现代主义批评旧式现代性的弊病是对的,但它的解决方法不是革除弊病,而是连现代性也加以抛弃,从而走向了极端。它对社会和知识基础的所谓“解构”,无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  因此,处在这样一个旧式现代性步入没落、新型现代性勃然兴起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学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世界社会学重建的步伐,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理论研究上开拓出新的学理空间。而经过我国快速转型期独特经验的熏陶,中国社会学界的主体性、自觉性和敏锐性已经大为提高,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也真诚希望,本套文库能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以上权且作为本文库的序言,与大家共勉。??  郑杭生?  2003年8月于气和文轩
    中国社会学理论构建的有益尝试——序 杨敏  郑杭生《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是我的博士生杨敏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而成的一部著作。通过对社会学艰深理论问题的执著思考,以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对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经验现实进行深入研究,该书作者显示了自己在社会学理论方面多年的知识积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素养。阅读该书,可以感觉到,它在目前国内理论社会学研究领域,是一部很有特点的作品。  本书的主题内容——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是作者在参与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重点课题“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所获得的一个研究方向。从当代世界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动态来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研究和经验实证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所以,本书的主题内容和讨论,不能不较为集中地涉及当代国外和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趋向。  总体上看,世界范围的社会学理论现今处于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和交替阶段。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反思、批判和论战的持续,推动着西方社会学主流学派的进一步分化和多元化,多种差别殊异甚至相互悖谬的趋势并立齐驱。至八九十年代,欧美社会学重建的潮峰迭起,新兴学派的巨擘人物如亚历山大、吉登斯、布迪厄、贝克等策动和引领了对社会学的传统理路、特别是对美国经验主义社会学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倡导的社会理论研究使社会学重获生机。几乎同一时期,一向处于正统地位的现代主义社会理论遭遇了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后现代主义者宣扬启蒙时代以来的宏大叙事的终结、指斥科学话语权和真理权的虚假基础,试图消解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范式,解构现行社会权力和权威制度、社会秩序体系、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这些观点启迪人们重新评价个体、社群、局部社会的价值,同时也动摇了关于历史的进步性、合理性和可理解性的信念。此外,全球主义者也推波助澜,对民族国家及其主权、国家对于社会的契约权力和委托代理权力、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结构提出质疑,使社会学传统意义的个人、社会、国家等研究范式受到了严重冲击。  中国社会学理论构建的有益尝试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感受到世界社会学的复杂动态和生机,世纪转折点上的中国社会学异常活跃。其中,有将西方社会学运用于中国社会研究的,著名的有社会网理论、组织社会学和制度社会学、社会资本、经济社会学关于经济行为嵌入和关系合同的研究,等等。又有对古典社会学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展开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的探索方面,有对以下理论的研究,如社会行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感性选择理论、社会时间和空间理论、社会分层理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理论、市场转型与中心群体和边缘群体理论;又有对中国社会分层变化、社会公正、社会保障体系、弱势群体等开展的实证研究。此外,社会学本土化和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我本人在继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之后,近期又提出了社会互构论。这四个理论分别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观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建塑作了自己的阐述,提出了新型现代性取代旧式现代性的观点,指明了自然科学型社会学衰落与人文科学型社会学兴盛的总体格局参见刘少杰:《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载《中国社会学年鉴()》,21~2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探索已经显示出这一研究的活力和意义:它拓宽了我国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论域,形成了社会学本土化和中国社会学的新理路,并进一步激起了探索、反思和创新的学术愿望。由这一题材形成并展开的对于人与自然、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秩序、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行动与结构、互动与系统,以及个人化与社会化、个人结构与社会结构等论题的系列思考,使多种不同的观察维度运用于转型社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经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杨敏这部著作的主题内容是这一系列新探索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的理论思考可以视为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构建的一种尝试。  本书从社会学的一个独特视角——现代性的宏大过程,展示了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多重历史意涵。社会转型发生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的总体历史进程之中。因此,以现代性作为研究视角,将特定时空范域中的社会转型过程置入世界性的总体进程和格局中来观察和思考,可以更为充分地显现转型过程所具有的一般性、普遍性特征与本土性、个性特征,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于转型社会的特定现象和问题的具体研究和解释。特别是在当代,现代性呈现出大量新的动向和趋势,从这一视角对我国转型加速期的重大社会现象进行认识和分析,显得尤其重要。本书从现代性视角对我国社会转型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也是非常独特的尝试。  正是由于现代性的研究视角,本书发掘和揭示了理论社会学中经典题材具有的经久不衰的意义。社会学因现代性而兴起、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而思考。对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解释是社会学的根本学科责任和学术使命。可以说,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秩序、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互动与系统、行动与结构、个人化与社会化、个人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等问题,是社会学对人类社会这一空前未有的历史进程作出独特刻画和阐发的一系列预设和范式。从这一方面看,本书“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同构互生”的主题内容,可以说是把握住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理维度,而用这个维度来解释和分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经验现实,就不能不具有某种新意。  事实上,一切社会现象和过程都离不开社会主体的行动,离不开社会主体间的行动关联,也离不开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行动框架与行动关联方式的模式化系统。这一组问题也即“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是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面对的一个理论前沿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作者通过这一主题内容,对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行动的转变与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变迁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解释了现实社会过程中这两个侧面的相互融渗、彼此建塑和同构互生。作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与当今我国社会学界的许多热点问题,如社会财富分享和资源配置、户籍制度、收容与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市民资格、就业权利、社会分层和阶层划分、城乡社会隔离、区域差距,以及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创新能力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些研究提升到社会学基本理论的高度,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社会学的思考和分析。  作者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社会学家关于社会行动、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同类研究或相关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的优缺点作了归纳和评价,对其中的学理蕴涵作了较为深入的阐发。在对经典理论的这种回顾和检视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社会学理论分裂传统的时代缘由,清理了以往现代性的两大目标失衡所造成的社会学理论缺失,对人作为现代社会行动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得出了新的认识,从而确定了对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同构互生关系进行阐释的理论基点。  走出旧的理论模式和思维定式的困境,就必然要对社会学中的传统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新界定,对新的理论范式进行尝试,以便从概念的起点直到整个理论体系,对社会事实本身具有的多重性及其具体统一作出阐释。在这方面,本书的理论探索也显示了作者不泥故旧、锐意求新的学术特点。譬如,作者对“社会”、“社会主体”、“主体类别”、“主体资格”、“社会行动”、“行动意义”、“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结构”等概念的内涵作了重新思考和界定,对这类概念表征的社会事实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了新的探讨。又如,作者的“社会秩序的压制模式”与“社会秩序的协议模式”、“社会利益结构的压制模式”与“社会利益结构的协议模式”,对转型加速期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现代性特征的推进,提供了一种具体描述和分析的理论模型。再如,基于对现代社会主体及其行动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基本性状、社会的时空经验方式、社会生活的未来性特征日趋突出等社会现实状况的分析,以及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关联不可能再以传统的方式来维系的基本见解,作者形成了“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的理论构想,分析了当代社会主体日益密切的行动关联及其行动意义“效应”,阐发了“意义化过程”贯穿在现代社会主体的行动、现代社会的秩序体系和结构系统之中,成为现代人的行动关联方式、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促生现代社会秩序体系和结构系统赖以构成的“意义基础”和“意义资源”,以及社会的持续结构化过程的“意义机制”,对于解释现代社会秩序和结构的持续递进、演替和变迁,有着重要意义。作者的这些思考,对于阐述“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同构互生”关系,走出社会学理论的传统困境,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探索。  通过关于社会主体、行动意义、意义效应的分析,作者着力阐扬了作为行动主体的现代人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及由此而聚成的现代社会的不竭生机与活力源泉,阐明了转型加速期社会的更加和谐稳定与社会的更加生机勃勃的相互联系、彼此促生。对此,作者得出的总体结论是:社会秩序和结构转型的前景要“寄希望于主体”,也就是“寄希望于精英”、“寄希望于人民”,“如果我们有行走在时代前沿的众多个人,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引领时代的社会”,表达了当代中国社会昂扬、奋进、创新的时代性特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正在进行一项空前宏伟的社会工程,它要由众多的社会主体来承担、来型塑、来创造。显然,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寄希望于主体”、“寄希望于精英”、“寄希望于人民”,是不可或缺的实践理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强弱共存的现实,努力争取强弱双赢的结果。  总体上看,本书有材料、有分析、有观点,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对从理论上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现代性延展特征的实际现状,为新型发展观提供理论根据,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本书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许多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推敲,文字表达上时显晦涩而平实不足,等等。此外,本书对一些重大的现时社会现象——现代性、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转型经验状况——的思考,还仅仅是一些尝试,在理论构建方面还有待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通常,一篇序言说到这里也就足够了。不过我想,借这个机会强调几个与本书有关的理论问题,可能不是多余的。这又可以进一步表明,本书是可以给人以学术启迪的。  第一,关于本书讨论的现代性问题。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以自然和社会的双重代价为主要弊端的旧式现代性已经深陷困境,旧式现代性的社会工程也遭受了重创。这一过程造成的社会问题仍然是沉重的包袱,成为现代性自我更新的严重阻碍。而且,当今现代性迅速扩展的种种伴随现象——社会的风险化、两极化,诚信危机和价值资源危机等等,使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面对新的问题,并对我们现行的社会政策、政治体制和公共管理系统构成新的挑战。所以我主张,新型现代性对旧式现代性的取代是势所必然,社会学应当对这一过程展示自我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一种推进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盛、人与社会双赢,并把社会发展过程的自然和人员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实践的根本方略,以及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新型道路,并将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团结的修复、生活方式的重建,市场、婚姻、家庭、社会群体和组织方面更丰富的情感性、个性化和人性化特征,通过个体和集体的共同参与、自主选择、协商对话、价值包容和共享,达成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和共识,为新型现代性的社会工程铸就坚实的根基。  第二,关于作者对于后现代理论的思考。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起,社会学应进一步加强自我的理论反应。后现代主义者对科学和真理、现行权力的体系、社会秩序、社会组织和结构系统实行“解构”,断言“社会碎化”、“主体之死”。而且主张,经过现代性的“意义革命”,“现代之后”面对着“意义极限”,这是一个“意义已死”的虚空。这套话语消解了社会主体和主体行动的意义,也就消解了社会的秩序和结构,因为,在行动意义的虚空之中,行动共同参与的准则和框架、行动关联的模式化系统也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尽管后现代主义者从某一侧面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旧式现代性的弊端,但一般来说,很少能够提供富于建设性的方案。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现在也出现了一种自称是建设性的后现代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不能无所作为。同时,社会学也要对如何使现代性的未来进程避免重蹈以往,迷失在人为规划工程中,误把手段当作目的,以及如何构筑一个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充分释放的社会生活空间,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第三,关于本书涉及的全球化问题。全球化过程引发了各种全球主义理论。全球主义者用全球化取代了现代性,宣告“现代时代行将就木,全球时代已然开始”(阿尔布劳),对全球市民社会(凯米莱利、福尔克),世界国家、全球国家(阿尔布劳),全球社会、全球公民(科恩、肯尼迪),甚至全球帝国(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进行了种种设想,声称民族国家及其社会面临寿终正寝。这类理论对民族国家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社会生存共同体的挑战,使得现时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国家关系理论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理论社会学要实现自我的重建和创新,必须走出流行已久的分裂传统,弥合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社会与国家、微观与宏观等等“二元断裂”。从这一点上说,是否能够将国家行动真正视为人类行动的范畴并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对于作者的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构想来说,将是一种考验。我个人认为,以新的理路和方法问鼎国际关系领域,是理论社会学或迟或早应当进行的一项学术任务。  第四,关于本书提出的社会秩序体系以及政治共同体的人民性或民众性基础这一问题。从总体上说,现代性是人的解放、人的主体化,以及主体身份的世俗化、大众化、社会化过程。然而从现实上看,人的解放和主体化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进程,人的解放的有限性、主体化的局部性、主体身份和权利地位的特权特征,是现代性至今仍然不得不拖曳着的历史阴影。这一点表现在现实的社会关系、组织、结构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的解放、人的主体化和主体身份的实现程度,也就成为现代性自我更新的一个标志、一种尺度。如何使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政治体制和公共管理系统更为有效地表达自己对于民情、民意、民生、民权、民智、民力的关怀和信赖,并由此而永葆活力和生机,是值得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课题。  这个问题的另一侧面,关系到社会的精英。现代性是人的解放和主体化过程,也是造就精英执掌社会权力的时代。希望既在人民,也在社会精英。新型现代性实践是以人为本的过程,也是精英的去传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精英必须与人民同驱并进,使自己具有更多的人民性和民众性,方能“与时俱进”并且“与时相宜”。换句话说,精英更要反思自我的时代性,使自己的思想更新、抱负更高、思考更深、视野更超前。这样才能保持精英应有的质性,才能担当得起对民众社会负有的责任。因此,精英的去传统化和时代性,也是社会学应当予以研究的问题。  可见,作者的思考意味着一系列探索的开端。有关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理论建树,将对我国的现行发展方略、社会政策、政治体制、公共管理方式等,带来重大的影响。  上述这些问题,在我看来,更加突出了社会学本土化和中国社会学理论构建的紧迫性。在这方面,我一贯强调以下几点:  “建构本土特色”与“超越本土特色”是中国社会学应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构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过程的主题,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学要发展、要走出本土、迈进国际学术空间,首先必须在眼界上超越本土,着眼于国际社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锤炼自身的理论与方法资质,以加快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  增强主体意识,弱化“边陲思维”是社会学中国化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所谓“主体意识”,主要是指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所体现的反省-批判意识、责任意识、竞争-发展意识等,以及消除对西方社会学的依赖性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和“边陲思维”。这种心理和思维通常表现为,对欧美社会学照抄照搬、亦步亦趋,还自以为站在学术前沿。还有一种隐蔽的表现是,经验实证研究和社会现象描述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忽视了在社会学理论层面对这类研究和描述作更为深入的探索,结果往往是为西方社会学家提供了形成新理论的经验资料和实证依据,接着,这些新理论又被引进到本土社会的经验实证研究之中。这种“路径依赖”实际上放弃了对于本土社会学的构建和创新,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真正的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发展是社会学中国化顺利推进的有效机制。学术流派构成了学术发展的实体依托,意味着人才聚集、研究推进、领域拓展的催化剂,意味着学术领域的异质性、多样化、多元化的格局,因而也意味着一门学科自身的结构化。异质性、多样化、多元化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必要,也使包容和共享机制得以形成,并使学科内部的竞争和创新获得了动力。对于任何学科,学派的形成是进行知识积累、配置、传承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水平的标志。在当今中国,要实现社会学的本土化,不能只是对西方社会学学派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那至多也只是在中国的西方学派),而是要在采中外古今之长而加以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中国学派。  我一向以为,在社会学的理论事业中,永远会有值得每一代人进行再探索和再尝试的领地。理论创新需要极大的勇气,理论创新也是因自我的真诚选择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只要社会学继续保持自我的敏锐观察和感悟,理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是不可限量的。坚持这种志向、保持这种勇力,中国社会学一定会在社会学世界格局中崛起。以上几点,是我与有同样志向的青年社会学者的共勉。  日
热 门 图 书
作者:周华明
定价:¥32.00
作者:商玮
定价:¥28.00
作者:杨絮飞 李娌
定价:¥25.00
作者:马建堂
定价:¥118.00
作者:[美]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
定价:¥68.00
作者其他图书
作者:杨敏毅 谢晓敏
定价:¥35.00
作者:郑杭生 杨敏 王道勇
定价:¥35.00
作者:杨敏 方舒
定价:¥58.00
作者:杨敏
定价:¥85.00
作者:陈秀虎 杨敏
定价:¥22.00
相 关 图 书
作者:杨敏
定价:¥22.00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
邮编:100080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学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