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之后脚内侧疼是不是跑步姿势 膝盖不对?

要跑步,选对鞋!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要跑步,选对鞋!
跑步要穿什么鞋?怎么选跑鞋?不适合的鞋会给脚带来怎样的伤害?
图片来自:fromthelandofunicorns.blogg.se/
从前跑半程马拉松。肉疼在意料之中;膝盖疼却始料未及。其后一个星期我蹒跚而行,逢人便讲跑步的不好,尤其归咎于路面。后来遇到行家,他说运动损伤的症结往往在脚,脚的症结往往在鞋,顺便还问去了我当年鞋的品牌。这人就是北京大学心理系专门研究运动的魏坤琳老师。得知我负伤那会儿他恰好在芝加哥康复医院工作,没准推开窗户看见个傻丫头跑过去。真是相见恨晚。
咨询了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教授,才知道现在慢跑越来越流行,可不少人脚不正,鞋也不合适,没怎么跑就成了运动损伤资深人士。一身的筋头玛瑙挨个儿数下去,膝盖十字韧带和半月板最常受连累,还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损伤、小腿肌肉牵扯,甚至腰也难得太平。有的人怀着乐观和大无畏精神带伤坚持,终致不能跑。
有图有视频,解析你的脚
还得从基础科学分析起。一条腿那么多部件,活动幅度最大的是髋关节,向前摆动能达到100多度;膝关节相对稳定,自由度基本上只有前后方向;踝关节很灵活;脚是最稳定的,因为它们是整个人体的根基。
在人的腿部,髋关节和踝关节比较灵活,膝盖和脚相对稳定。图片来自:fromthelandofunicorns.blogg.se/ 。(感谢性情站编辑Big.D帮助处理图片。)
不过,脚有时也会牺牲掉一点稳定性换取灵活性,像弹簧一样,缓冲身体落地的巨大压强,也为蹬地发力储备势能。跑步时一步着地只有0.2秒,却可拆解成若干步骤:足跟着地瞬间内侧略微翻起,脚此时相对灵活;中足和前脚掌着地时外侧略微翻起;蹬地瞬间不能脚软,各个关节再变稳固。
脚落地的很多瞬间。
从慢动作可以看出,整个过程流畅连贯,翻动幅度和速度都正合适。但小动作多,也埋下了不平衡的隐患,是直立跑步的代价。脚掌压力过度分布在内侧的情况,伴随足外侧翻起,简称足外翻;反之就是足内翻。魏坤琳说,中国人有15%严重外翻,45%中度外翻,和外国相比重度偏少而中度偏多,可能是力量小的缘故。内翻少见得很,因为不利于发力、缓冲面积也小,一崴脚就往狠里崴,演化过程中多数被狗熊吃掉了(笑)。阿甘的妈妈说从一个人的鞋能看出很多东西,“到过哪里,走向哪儿去”……至少你脱下鞋子看看鞋底磨损状况,能看出脚有多不周正。
中正、外翻和内翻的右脚,注意看脚底板的翻转以及脚踝的扭动方向。
出现次序:中正的脚、外翻的脚、内翻的脚。
脚底板的异常如何影响到遥远的腿和腰呢?人体是联动的,同外翻的脚配套的是内旋的膝盖,小腿肌肉也会本能地控制脚的外翻,这么拧着劲儿,跑起来得多危险啊。
膝盖、小腿和大腿同脚的联动。
到目前为止都是纸上谈兵,要分析活人还得到魏坤琳的步态实验室。跑过几十米的跑道,中途冷不丁有个测力板。一脚踏上去,你的足印瞬间显现。花花绿绿,表示不同的压强,红色最大,其次是黄绿蓝。问题瞬间明了,外翻的脚和内翻的相比,压力分布明显偏在内侧。
中正、外翻和内翻的脚的足底压力分布,红色压强最大,其次是黄绿蓝。
要用足底压力数据判断脚的平衡,科学青年也表示小有压力。贴心的计算机能把不同瞬间足内侧和外侧压力相对值算出来,得到随时间变化脚的平衡状况。下图是魏坤琳实验室一个程序作出的图。“足跟触地”区间脚从内翻到外翻(左边箭头);中足到前脚掌蹬地又有个外翻的过程(右边箭头);脚尖离地时压力中心回到中间。找一大帮长期跑步不受伤的人,记录他们跑步时脚的平衡曲线,汇集起来就得到“周正”区间。
汇集很多长跑而没有受伤的人的足底数据,绘制成周正区间。
不正的脚+“不端正”的鞋,负负得正
鞋的职责就是适应多变且不完美的人类,不正的脚就要一双不端正的鞋,最好能补救到标准区间内。茫茫鞋海,谁是般配的那双?有人听介绍,有人上网查找。实际上鞋的问题,只有脚说了算。
魏坤琳对国内外十几个运动鞋品牌做了测试,发现即使穿上没有立马不舒服,也未必代表它好。几个踏步,数据能判断鞋的优劣,也能一定程度上预测将要招致的损伤。总体说来现状堪忧,很多国内品牌没跑多久先压扁了,烂得超出评价范围,属于偶像派;国外品牌也良莠不齐。这里只挑些尚可评价的典型,看鞋脚组合的各种可能。( 编者注:以下只对具体鞋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不牵涉对整体品牌的评价。 )
外翻的脚足弓塌陷,缺乏稳定性,不适合穿减震鞋,因为稳定性不好。偶像派的就不说了,不少实力派品牌都能做抗外翻鞋。这是一个卖点,通常被商家写在鞋盒和鞋的显著位置。观察鞋底的内侧,不同的品牌设计不同(红色箭头),本质都是用密度大的材料把足弓撑起来,抵抗长期使用后变形。
几款进口的抗外翻鞋,红色箭头所指是鞋内侧能看出的抗外翻加强位置。
阿迪达斯(Adidas)的Supernova(超新星系列)就是抗外翻的。下图中蓝色和粉色划定了周正区间,绿色是左脚,红色是右脚,光脚时双双飙高,属中度外翻,穿鞋后基本矫正到了区间内。鞋的材料也算稳定。让人去跑100公里再来测试,基本没变形。耐克(Nike)的Structure系列也有很好的抗外翻作用。这里不夸只拍砖,要注意Nike的材料耐力不佳,体重大的人没跑完100公里鞋底就塌了。
脚型为中度外翻的长跑者(左图)穿上阿迪达斯抗外翻鞋后,外翻得到矫正(右图),计算后判断,达到中正。
“抗外翻”功能也不是说有就有,评测中有人穿了双爱斯克斯(Ascis)GT-2160,是抗外翻型号,脚却不为所动,该怎么翻还怎么翻,而且本来正常的后跟也外翻加大了(曲线第一个峰冒起来)。
脚型为中度外翻的长跑者(左图)穿上爱斯克斯抗外翻鞋后,外翻没有得到矫正(右图),计算后判断,仍然中度外翻。
脚正也怕鞋子歪
如果脚周正呢?那你很幸运。不过也别乐太早,有时候周正的脚会因为穿鞋变得不周正。比如对李宁鞋的评测中,长跑者左脚本来还周正,穿上鞋就外翻了(中间一双脚印);如果鞋底再不禁踩,100公里后外侧塌了,又开始内翻(右边那对脚印),这时就很容易崴脚了。
左脚中正的长跑者(左图)穿上李宁普通型鞋,变成中度外翻(中图),跑过100公里,鞋底外侧塌陷,导致内翻(右图)。
进口鞋也不是没问题。比如一个人穿了美津浓(Mizuno)的普通型后,红色的右脚曲线在前脚掌区域变陡(中图),意味着从中足到前脚掌非常猛地外翻过去,小腿前部肌肉必然会因本能地控制脚的平衡而牵扯。这个跑步者也确实抱怨小腿疼。100公里之后,两脚的后跟曲线双双隆起(右图),明显脚跟也外翻得更猛了。
左脚中正的长跑者(左图)穿上美津浓普通型鞋,变成中度外翻(中图),跑过100公里,后脚跟外翻变得非常明显(右图)。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控诉,为啥没人关爱内翻的脚。实际上早在80年代就有人试图做抗内翻鞋,他们在鞋外侧用密度大的材料,防止脚踝向外崴,结果迫使脚早早开始外翻,完全破坏了微妙控制下的平衡,只好放弃实验。内翻的坏处之一是足弓过高,缓冲不够,所以减震鞋是有帮助的。如果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选了抗外翻鞋,那只能雪上加霜。
最后,我真不是卖鞋的,但从数据来看,在买运动鞋上千万不要太艰苦朴素了,哪怕再好的材料也不能恒久远。一双好鞋,中等体重的人跑六、七百公里就要换了,胖子更要小心。防患于未然绝对是一笔超值投资。
几千年前,人们量脚制鞋;后来有了生产线,效率大大提升,我们随时可以在各种标准化的鞋之间切换;然而魏坤琳如今的研究却是为了让我们回到定制鞋的阶段。一个人的两只脚不同,甚至全世界没有两只脚是相同的。“让鞋来适应我们的脚,而不是脚去适应鞋子,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未来。”
附送跑鞋选择一看即懂表。
如果一只脚周正,一只外翻,建议买抗外翻,因为中正的脚穿抗外翻鞋也不一定有危险,但是如果外翻的脚穿了中正的鞋,外翻的脚一定会加重。
你可能感兴趣
我想知道怎么检测自己是不是外翻内翻。、。。。
这个外翻内翻和我们平时说的外八字、内八字是不是一样的?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41)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我想知道怎么检测自己是不是外翻内翻。、。。。
按照这个说法要有个量脚定制的鞋子才能跑步了.....
幸好我不是外翻也不是内翻……
看完再顶的……学问真多啊!
手电发烧友,汽车悬架工程师
这么说,阿迪达斯 Supernova这货比较靠谱了?搞一双去,但愿有45码的
我最近是穿军鞋跑的因为鞋太丑了,只好风高月黑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才出去跑
的话:这么说,阿迪达斯 Supernova这货比较靠谱了?搞一双去,但愿有45码的这个怎么说呢普遍认为nike的鞋子更舒适,缓冲更好adi的鞋子偏硬,但是按照文中的测试来说更稳定我也是45的脚啊!握手先!
我好想去步态实验室被分析一下啊,总觉得右脚前掌某处压力异常……另外如果知道自己有外翻或者内翻的毛病,可以自己通过不断纠正跑步姿势来矫正吗?
值得自我鉴定一下~~~~~
我想说那内翻的怎么办……好像的确还是没怎么说内翻的……
好吧 那就买双好鞋吧
手电发烧友,汽车悬架工程师
的话:这个怎么说呢普遍认为nike的鞋子更舒适,缓冲更好adi的鞋子偏硬,但是按照文中的测试来说更稳定我也是45的脚啊!握手先!你一般怎么买鞋啊,国产品牌的鞋基本没有45的,太纠结了。我去搜了一下文中阿迪这款淘宝有买不到200的,感觉不大靠谱……
DIYER,摄影师,电容技术顾问
发现垫两双鞋垫会比较舒服,也是原装的····那,会有什么坏处呢?变的不稳定?我的跑鞋是NB的1225·····
DIYER,摄影师,电容技术顾问
的话:你一般怎么买鞋啊,国产品牌的鞋基本没有45的,太纠结了。我去搜了一下文中阿迪这款淘宝有买不到200的,感觉不大靠谱……太便宜的货就是假的······
手电发烧友,汽车悬架工程师
的话:太便宜的货就是假的······阿迪的这款鞋靠谱的价位是多少啊?对这些牌子真心不熟悉唉
运动损伤资深人士飘过
我是穿的美津侬暴走完20公里后,膝盖受伤的
看过这篇的初稿 终于看见定稿了。
我是内翻~悲剧的少数,鞋子外侧磨损严重啊!
上次给你提过这事,所以说有些物品贵了并不是奢侈,而是像男友一样可以让你更好地生活,所以这钱您别省……
土木工程硕士生
刚脱光了 对照了一下那个图···我居然足底和小腿那一段对照起来都是中正型的·····问题是我的足弓受过伤
还是需要一些缓冲的··那该肿么办??
土木工程硕士生
又去看了一下lining的官网~他的跑鞋我看不出来那些是稳定型,那些是抗外翻型 什么的
自我感觉我就内翻,压力集中在脚外侧,特别容易崴脚,而且膝盖很容易扭到,非常疼不说,而且立马就瘸了,掩面泣……进化失败滴产物555……而且我是从小就这样,小时候总是扭到膝盖腿疼瘸着,去医院拍片子看都没结果,医生定性为“生长疼”也没说咋办。不幸的是我还是个跑步控……皮埃丝,以前说跑步最是惠而不费,人人可做,投资极低,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至少鞋是免不了的,我每个月跑一百多公里,岂不是半年就得换一双!话说换下那么多旧跑步鞋咋办啊,扔了可惜,不扔嫌烦……
小腿部向外弯点儿,鞋子脚跟外侧磨损,我是外翻型的吧?
这个外翻内翻和我们平时说的外八字、内八字是不是一样的?
应该宣传从小不要穿那种白布鞋(白饭鱼)...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当前位置: &
跑步姿势不对反倒不利健康 应该脚后跟先着地
发表时间: 09:55:41      来源:当代健康报      发表评论
  炎炎夏日跑步需注意身体反应 要补充水分搭伴跑
  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在炎炎夏日跑步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即使在黄昏,蒸腾的热气和浑身的汗水都让人很不爽。
  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对于运动都是最不利的,因为这样的条件很难散热。夏季时,温度和湿度都会升高,对于这样的条件要做好保障工作。我们不可能控制温度,但是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许这些小贴士对各位爱好者会有帮助&&&
  1 时间
  避免在夏天最热的时候运动,选择早晚气温比较低的时候。
  根据天气状况来调整自己的训练节奏。天气越热越潮湿,就要降低跑步的节奏,根据心率来调整节奏。
  2 补充水分
  每天都要增加水分的摄入量。在饮水中增加电解质或者是直接喝运动饮料,避免因为出汗而导致脱水。在跑步的路线上注意设置水源地来补充水分。也就是说,跑过一些小卖部的时候,可以买瓶饮料,放松一下。
  3 服装
  黑色和深色的衣服会吸收大量热量,所以最好选择穿浅色的衣服。现在各大品牌都有跑步的服装,能够快速排汗,保持皮肤清爽。别选择棉质的衣服,出汗后会让你更难受。如果在夜间跑步,最好选择有荧光条的运动衣,这样车辆可以远远就发现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福建之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福建之窗 . All rights
联系电话:7 传真:0跑步后膝盖疼痛,怎么回事?
跑步后膝盖疼痛,怎么回事?
09-05-27 & 发布
你可能是膝盖软骨磨损或肌腱受伤,原因可能是鞋子不合适或脚着地不正确,应以脚尖着地,不能用脚跟.再就是你应休养好后再锻炼,不可带伤锻炼. 锻炼是为了健康,而不能为了锻炼而锻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进行跑步、爬山等运动时,如果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不正确,往往会对膝盖造成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膝关节部位的疼痛。具体位于膝盖骨(髌骨)前下方一个叫髌腱韧带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跑步时大腿肌肉反复收缩,使膝关节重复地弯曲、伸直,造成髌腱韧带承受的压力过大。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引起髌腱韧带的细微损伤,长此以往可以产生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以及髌腱的变性、变脆,甚至发生撕裂。刚出现“跑步膝”时,病人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后感到痛,每当坐下并伸直腿时疼痛加重;如果患肢长时间维持某个位置,则可以出现关节僵硬,但很少出现关节疼痛。如果髌腱韧带处出现疼痛,即应减少运动量;疼痛比较严重的应该停止跑步2~4周,同时口服一些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除此之外,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局部冷敷。疼痛明显时,可用小冰块或浸过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分钟。二、自我牵拉。牵拉大腿后肌群:面向阳台站立,抬起一腿,将脚跟放在阳台上,尽量伸直膝关节。上身缓慢地向前弯曲,直到大腿后面的肌肉有被牵拉的感觉。保持这一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还原,重复压腿4~6次。两腿交替进行。牵拉小腿后肌群:面向墙站立,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弯曲,后腿伸直,脚掌着地(不要抬脚跟),双手掌撑在墙上。上身不动,腰及臀部向前下方运动,直到小腿后面的肌肉有被牵拉的感觉。保持这一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还原,重复4~6次。两腿交替进行。牵拉大腿前肌群:右腿单脚站立,右手扶桌子或阳台,左腿向后屈曲膝关节,用左手握住左脚,并向左臀部牵拉,直到大腿前面的肌肉有被牵拉的感觉,保持这一姿势同样10秒钟,然后放松还原,重复4~6次。两腿交替进行。 由于公路路面比较硬,跑步时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特别容易出现膝盖疼痛的问题。其原因包括:跑前没有热身运动;公路路面比较硬,跑步时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关节、腿部力量普遍不足的原因;跑步的姿势不正确;解决方法:跑前作好各个关节和韧带的热身活动,气温低时注意膝部保暖;穿厚底弹性好的鞋,如:马拉松鞋或者是跑步鞋;加强腿部力量练习,如:短距离的加速跑、跳绳、蹲墙根(膝近似90度,背靠墙,手前伸,坚持数十秒至两分钟,分两到三组)、蹲起(分三组,每组50个);跑步时应慢跑,尽量平稳,落地轻,步子小一些;有条件尽量在跑道上跑。(以上整理自水木社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它所受到的应力大,结构稳定而又灵活。膝关节疼痛时有发生,而这种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人们武断地认为是关节炎等病症。其实,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所引起。关节长时间受凉和巨大的温差是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关节疼痛有所好转,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常见的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有几种情况: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 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以上引起膝关节疼痛的5种损伤单靠日常保健是无法自愈的。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疼痛特点,还是要尽快请医生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进行跑步、爬山等运动时,如果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不正确,往往会对膝盖造成损伤。其中,最常见的是膝关节部位的疼痛。具体位于膝盖骨(髌骨)前下方一个叫髌腱韧带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跑步时大腿肌肉反复收缩,使膝关节重复地弯曲、伸直,造成髌腱韧带承受的压力过大。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引起髌腱韧带的细微损伤,长此以往可以产生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以及髌腱的变性、变脆,甚至发生撕裂。刚出现“跑步膝”时,病人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后感到痛,每当坐下并伸直腿时疼痛加重;如果患肢长时间维持某个位置,则可以出现关节僵硬,但很少出现关节疼痛。如果髌腱韧带处出现疼痛,即应减少运动量;疼痛比较严重的应该停止跑步2~4周,同时口服一些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除此之外,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局部冷敷。疼痛明显时,可用小冰块或浸过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能是半月板损伤,暂时不要做剧烈运动。 跑步要注意姿势,前脚落地时膝盖不应超过脚尖,否则容易受伤。 还有不要穿硬底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后膝盖内侧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