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文中国游客文明反思的论文2000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前言:2012 级高一历史组承担的校本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从 2012 年 7 月开题到 2013 年 9 月结题,课题成员按照原定计划和分工,通力合作,不断实践改进,在校内、校外开展了多样的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文:一、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形势下,提高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爱国主义宣传的六方面主要内容。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学又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何种意识形态、何种发展程度,无不把历史课当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与我国联系紧密的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但新课改后,我国历史课程内容有了很大调整,教育界现在普遍重视的是“公民教育”,而对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则逐渐淡化,学生中很多人向往国外生活、崇尚外国制造,这些现象都在向我们警示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面临着全球化的局面,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尽管历史课一直都存在于中学课程中,但理科学生仅仅将历史当做副科,连听课都很敷衍,文科生能够认真对待历史课,但很多只是为了分数而死记硬背课本结论,爱国主义教育是否真的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内心?是否真的有效?这是每个历史老师应该叩问自身的。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学校教育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重要的平台。(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设计并实践若干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以示范如何通过常规历史课程来实现有效爱国主义教育。2.撰写专门论文,总结国内外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寻找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3.总结一套切实可行、能被广大历史教育同行们所借鉴使(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用的教学经验或教育方法,能帮助同行们实现有效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目标。(三)研究阶段开题阶段:2012 年 9 月,初步了解相关研究成果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理论准备阶段:2012 年 10 月—11 月,阅读相关理论著作,积累理论基础。案例研究阶段:2012 年 12 月—2013 年 1 月,广泛听课、观看优秀课堂录像。课堂实践阶段:2013 年 2 月——5 月,设计教学案例,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总结成果阶段:2013 年 6 月——9 月,将前期成果加以总结,形成理论性文字成果。(四)研究心得与反思有效地在历史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其中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增强青少年的弥足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在历史遗产中取精华、去糟粕。精华要突出,糟粕不是不讲,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其落后之处。要教会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2.在教学(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内容上突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诸侯林立,但统一是大趋势。3.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热爱养育自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4.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还应注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二、项目研究成果:1.立足课堂实践,研发出一系列优秀案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始终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研发出了一系列优秀案例,其中王丽杰老师的《世界多极化趋势》获得武汉市录像课比赛一等奖,王晓宁老师的《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获得武汉市录像课比赛一等奖,苏旸老师的《罗斯福新政》获得
学年下学期课内比教学三等奖,苏旸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 年上学期武昌区说课二等奖,邓志娟老师的《辛亥革命》获得
学年上学期课内比教学一等奖第一名。2.扎实理论研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在课题研究(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过程中,我们认真阅读了一批理论书籍,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其中王丽杰老师的读《&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有感》获得湖北省论文评选二等奖,王晓宁老师的《把思想史讲出味道来》获武汉市四优论文评选二等奖,苏旸老师的《重试历史事件的特殊性》获武汉市四优论文评选二等奖。3.主动承担学校德育工作部分内容如邓志娟老师承担学校学生党校的授课工作,王丽杰老师为级部全体同学上爱国主义班会课、为新高一没有入团的学生讲授团课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4.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高一历史教学既有严肃的德育使命,又面临严峻的弱势学科地位。我们全组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将课堂趣味性和参与性相结合,不仅按时按量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坚持德育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三、参考文献:1.王永生:《高中历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时代教育》。2.姜春英:《浅议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爱国主(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义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3.马卓:《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世纪桥》2007.(7)。附件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之——129 运动精神传承——团课教育主讲人王丽杰大家好。很荣幸有一个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校团委请我给大家上一堂关于“新团员入团前教育”为内容的培训,其实就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中国最先进的青年组织,她成长、发展的历史,以及你们入团以后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选在今天进行这样一场培训和举行入团仪式,是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就从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的历史轨迹。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75 年前的今天,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以此为开端,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青年学生纷纷响应,走上街头,游行请愿。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在这一次运动中共青(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团员、革命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他们面对强暴,英勇无畏,非常好的诠释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可以说,她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和肩负的是使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诞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是卡尔马克思诞生(1818年 5 月 5 日)104 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标志着从她创建起就将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走到底。在革命时期,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实现民族独立为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也许你们看到这些内容觉得有点空,都是形式主义。说都会说。问题在于,是不是形式,关键在于我们要怎么去(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认识她,怎么去实践她。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12 月 9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日”。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可能知道的同学不是很多。我为什么要提呢。因为我知道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有志青年,你们对于中国社会的很多现象都不满意,其中被大家诟病最多的也许就是腐败的问题,很多现象都是和腐败沾边的。你们喜欢针砭时弊,你们不满于现实,说明白一点,发发牢骚说说怪话,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反而这些都说明你们在关注我们的国家,在关注着社会民生,漠不关心也许才是最可怕的。著名作家巴金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成人间乐园。是的,现在中国还不够好,不够理想,这是她的现实,我们不能只夸耀中国如何如何伟大,历史如何的悠久,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大吹大擂,我们应该拿出百倍的精神去爱她,去改造她,去建设她。直到把她建设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爱国表达,现在的(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我们不需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你们的责任就是做好你们希望的每一件事情。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你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你希望中国是具备高素质的国家,那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人,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是诚实守信的国家,那就要自己先做到诚实守信,你希望中国是能承担大国责任的国家,你就要做一个用于承担责任的人,希望中国是博爱的国家,那自己就先学会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师友,爱班、爱校、爱国家。因为,20 年后,你们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与栋梁,你们的高度就是这个国家的高度,你们的方向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你们的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也许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参加这个培训,即将发出的庄严的誓词,就已经代表了你们的态度,也说明了你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承担起你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当然,加入中国共享产主义青年团不仅仅要承担责任,还拥有相应的权利。严格遵守团的要求。在入团之前,我们更应该对我们即将加入的中国最先进青年组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PPT 展示团的基础知识。)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有 56 名同学即将在团旗下庄严宣誓,加入这个中国最前进的青年组织,成为这个青年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进行入团前教育并宣誓入团,当知共青团组织对大家寄予的期望,更当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历史的使命。希望同学们继承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以天下为己任,昂首前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之升国旗仪式——国民精神的传承主讲人王丽杰我在前几天课间的时候曾试着问过几个同学,觉得对开个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主题班会有什么想法。他们的反映很一致:老师,你真搞…..、现在谈什么爱国主义啊,又没有大灾大难的,神八也没有发射呢….搞得我很没有脾气。但是,正因为此,我才更觉得有开这个班会的必要,爱国主义什么时候谈谈什么。。。。不过,话也说回来,我明白大家反映的潜台词是什么:又是形式主义,还不如在班级做作业。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形式都是形式主义,用咱们质子老师的话说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如果你眼里的形式主义,在全国、全世界都这样做,那(来源:淘豆网[/p-2459589.html])也许就不是世界疯了,也许是你没有充分理解这个仪式所承载的意义了。例如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这个话题:周一升国旗仪式。(放录像)这个是大家上午的表现,因为电视台要来录像,所以这是看起来非常好的一次。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对于这个每周一都举行的仪式,很多同学表现的很随便,这就是每周一次的例行公事而已。这就是个形式而已。尤其是赶上天热或者天冷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抱怨:干什么要升旗啊?是啊,为什么要举行升旗仪式呢?还要每周一次!我也很想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所以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 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6 份,我不敢肯定这 96 份问卷统计结果能否代表主流意见。从这个统计数据上看,大概能印证我刚才说一个事实:多数同学对于这个周一升国旗仪式,不是很认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还有一个同学在这个选项后面,还加了一句补充,有中国特色。为此我还特意请教了一下坐在我对面的可可外教,问他美国的学校是否有这个升国旗仪式,我的英语不好,他的汉语不好,连比划带说,最后还是在冯静老师的帮助下,才大概搞清楚,他说,everyday。我觉得有点夸张,又问过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他说不一定。有的地方学校有要求,有的没有,但是新学期开学是必须的,还要背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的誓词。这也是基本符合我们对美国这个国家的认知的,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英语不好,所以资料有限,但是有一点,就是基本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甚至婴幼儿进行关于国旗、国歌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很明显,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这个仪式承载着厚重的希望与寄托。一是为了纪念纪念那些为了这个国家的今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的人。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和延续,录像(鸦片战争、抗日战争)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但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忠于那个时代,他们都爱这个国家!(打出幻灯片张载、顾炎武、林则徐、周恩来)。纪念是为了永不忘记。不忘记那些为了中国的今天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人。不忘记,我们才有勇气去面对,去承担。承担起今天建设国家的重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天下为己任,不放弃。看到这个数字,我想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我一个历史老师站在这里给你们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不至于我们升国旗不认真就是不爱国啊。是的,不能这样划等号。但是不是没有联系。我给大家准备了两段材料:请看:图片南京大屠杀和列宁格勒保卫战这是一个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我们 2000 多人被 5 个日本兵押到草鞋峡去屠杀,在行走的路上,我觉得不对,和其他人商量,拼上几十条命杀掉 5 个日本兵,大家逃命…然而没有人回应,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不知道那 2000 人在草鞋峡面对日本人的大量机枪是怎么想的,要不是那个老兵躲在尸体下逃过了一劫,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故事。第二段是素材是二战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 872天,在 872 天的围城战中,当所有雀鸟、老鼠及宠物被生还者吃光后,城内出现人类同类相食的情况。即使这样,苏联军民也没有放弃抵抗,在街头的宣传画上打出了:“血债血还,以命抵命”的口号。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军民死亡 150 余万人,是南京大屠杀的 5倍多,但是他们消灭了 20 多万德军,更重要的是,他们决不后退即使在城市大部分被德军占领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最终将德国人赶出了列宁格勒。这两段材料让我们深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列宁格勒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英雄的城市,连当时的英国《旗帜晚报》也发出这样的称颂:“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找不到类似这样的抵抗。”回过头来看一看一直令我们耿耿于怀的南京城,那不只是悲惨,还含有耻辱!任人宰割的命运难道只是日本人一手造成的吗?集体或者说群体,给了个人寻求庇护的理由和坏境,每个人都想在集体的羽翼下保护自己、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于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变成了天下兴亡,我没有责!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专制皇权色彩浓厚的臣民社会,君主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不断地剥夺个人应有的自然权利,于是,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是为别人而活,等到关键时候总觉得会有人庇护自己,不是主子就是集体。南京大屠杀中,正是因为将军放弃了士兵,军队放弃了百姓、男人放弃了女人,儿女放弃了年迈的父母,大人放弃了孩子,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束手待毙的情形。而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想到“我就是国威、我就是国仪、就是国家的尊严和安全”,那么我们就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独自一个人唱国歌,升国旗,而那一个人的力量将胜过千百个不负责任的“匹夫”。然而,偌大一个厚德广场,4000 多人的广场,站在上面几乎听不到唱国歌的声音。虽然,声音大不代表就更爱国,但是认真而庄重地站在国旗底下,充满激情的去表达就意味着你是以一个独立的公民姿态而存在着。其实,我知道,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爱国的。尤其是我在讲历史课的时候,讲述抗日战争,说到今天的中日关系,我都能感觉到同学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但是,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为什么会有无可奈何?我不是批评这些同学,而是很感谢,感谢你们很坦诚的面对了这个问题;也感谢你们对这个国家的不完善的关注。也许我可以这样理解。你们是因为看不惯当前社会的不公,看不惯官场的腐败、看不惯被外国媒体斥为低素质的中国游客,看不惯公交车上为了抢座位而打的不可开交的中国人,更看不惯现在的教育方式,所以你很无可奈何。但是,什么时候需要爱国,也许这个时候才更需要爱国。“我是一个中国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纽约街头,抗日英雄吉鸿昌面对外国人对中国的蔑视,写了一块牌子挂在自己的胸前。在那个中国如此贫弱屈辱的年代,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更加挺起自己的脊梁,撑起祖国贫弱之身躯!中国人不自辱,何人能辱之!!!今天,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这里包括咱们华师一附中出国留学实验班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出国门,当你们走出国门以后,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祖国于你是最强大的依靠,希望你们也能时刻以祖国为荣,更希望将来有一天你们学成归来,祖国也会以你们为荣。要知道,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炎黄子孙;无论我们有多少种理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建设中国!(PPT 放映不和谐音)著名作家巴金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成人间乐园。是的,现在中国还不够好,不够理想,这是她的现实,我们不能只夸耀中国如何如何伟大,历史如何的悠久,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大吹大擂,我们应该拿出百倍的精神去爱她,去改造她,去建设她。直到把她建设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爱国表达,现在的我们不需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以一个独立的公民姿态去认真面对你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今天,你们的责任就是做好你们希望的每一件事情。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你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你希望中国是具备高素质的国家,那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人,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是诚实守信的国家,那就要自己先做到诚实守信,你希望中国是能承担大国责任的国家,你就要做一个用于承担责任的人,希望中国是博爱的国家,那自己就先学会爱,爱自己、爱父母,爱师友,爱班、爱校、爱国家。因为,20 年后,你们将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与栋梁,你们的高度就是这个国家的高度,你们的方向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你们的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最后,就让我们以高歌义勇军进行曲来结束这节课,希望大家唱出我们的热情,也唱出我们华师一学生精神风貌!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结题报告前言:2012 级高一历史组承担的校本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一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从 2012 年 7 月开题到 2013 年 9 月结题,课题成员按照原定计划和分工,通力合作,不断实践改进,在校内、校外开展了多样的实践...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热点新闻 & 正文
外籍导游列中国游客十宗罪 公众反省文明出游
国民反思:出游不文明不仅损及面子 更折射里子有问题海外风评和国家反应确实令很多中国人重视了起来。有报道称,不少中国网民谴责埃及神庙涂鸦者“丢人丢出国”,还有人呼吁反思外出旅游时的行为规范。一名导游表示,涂鸦“到此一游”是一些中国游客的陋习,但没想到会发生在埃及,因为“之前去埃及的中国人比较少,素质也普遍较高”。导游也提醒其他游客,这类行为一旦被抓到很可能被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有牢狱之灾。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行为,近期为何引起公众、媒体及政府部门的共振式反应?中国游客海外形象问题,为何成为中国人的普遍焦虑?有评论称,首先,焦虑来自对比。这些年来,旅行以及出境旅行,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人从初次走出国门时的懵懂、好奇,到对比鉴别国内外的风俗习惯、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是感慨颇多。但是,个人的经验难以成为集体的共识,一些国人不文明习惯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焦虑由此产生。其次,外界的“差评”刺伤集体荣誉感,并导致焦虑。“某国际旅行网调查显示,美国游客和中国游客分列‘最不受欢迎游客’的第一和第二位”,“某旅游网站针对欧洲酒店业人士的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形象列倒数第三”……这样的差评,近来不断见诸媒体,或许其中一些调查存在以偏概全,并不权威全面,但还是被深深刺痛了。对此,评论认为,要想解决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数据显示,中国人2012年在海外旅游消费额达102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中国国际旅游市场飞速发展,从2000年至2012年,中国海外旅游的游客人数由1000万增加到了8300万。部分国人的行为确实不文明且有损形象,但确实不必过分焦虑。究其原因,首先,旅游休闲作为居民的普遍生活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只有十几年时间,几乎是个新鲜事物,即使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比例偏高,但随着旅游休闲的普及、各方宣传督导作用的发挥,游客文明水平应该会逐步提高。其次,中国出境游在短期内出现爆发式增长,导致相关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行社在服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到位,这是部分中国游客行为出现欠缺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中国出境游的爆发式增长,部分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愈发突出、显眼,于是形象问题也随之成倍放大。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问题,究其根本,不是个“面子”问题,而是“里子”问题。这些在境外暴露的问题,折射出的是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不讲究卫生、不顾及他人、缺乏诚信等陋习。旅游不止是休闲,也是一种交流、学习,是“照镜子”,这面镜子可以让中国人知道自身的不足,也促使反思社会发展的欠缺,最终不断改善生活。“谁说中国游客没有优点?”凡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事实上,大多数中国游客在海外的言行越来越大方得体,得到许多国家普通百姓的喜欢,“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情不宜以偏概全。对于当代中国游客的文明形象,一位中国媒体人、旅行作家刊文说,“海外中文导游群体,还有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人与许多中国游客接触后,都有一些不解,为何一些报道,特别是中国自己的媒体,总爱把中国游客说的那么不堪。一名导游就说,在亚洲游客里,大陆游客素质绝对靠前。”中国同胞在海外旅游有一些非常突出的优点。比如,特别喜欢异国的孩子,不论是白肤色还是黑肤色,老一点的同胞和蔼可亲,尽显慈祥;小同胞是喜笑颜开,或照相合影,或送小礼物示好。特别是遇到异国小美女小帅哥时,中国游客排队与之合影的壮景时有发生,孩子、其父母和周围的其他国家游客也大多乐不可支。又比如,中国游客中的年轻人和孩子特别喜爱动物。在希腊旅游岛上有不少流浪的猫狗,中国孩子路过时常会温存地抚摸它们。又例如,现在许多中国人出国都会换一叠美元零钱,方便付小费给搬行李的人和房间清洁工等。在给各国导游小费上,同胞也历来爽快。中国游客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比较注意中国形象。这名媒体人说,一次他在阿联酋入关排队做角膜扫描时,两位女同胞因先后发生争执,旁边立刻就有同胞提醒不能丢中国人脸,两人立即闭了嘴。
[责任编辑:wyhaylee]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游客文明素养盛况之下几多反思
发布时间:日 08:20 | 来源:河北日报
漫画来源:新华社
  大声喧哗、随意插队、乱扔垃圾、随地便溺、吵架甚至动手、只懂购物不懂文化……国庆黄金周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在国内外游玩的中国游客的素养。有网民不解地发问:中国游客,真的就永远在素养上差那么一步吗?
  新华社报道,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日—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国内游客总量刷新历史纪录。
  然而,随游人增加的还有数以吨计的垃圾。
  “十一”当天,天安门广场共清出生活垃圾7900多公斤,比去年同期清出的6300多公斤增加了四分之一。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共清理出50吨游人赏月留下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
  今年“十一”期间,导游彭慧要带一个英法意瑞的9日团出游,他告诉记者,由于很多游客是第一次出国,对国外风俗礼仪和禁忌了解不够,常常在一些细节上闹出笑话甚至引发矛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最普遍的问题。”彭慧说,国外很多公共场所,尤其是像博物馆、艺术馆这样的地方,虽然游人如织,但观众一般都保持较低的语调,以免破坏参观氛围。“有一次,一个中国游客突然在卢浮宫隔着几十米大喊同伴过去合影,周围几乎所有外国游客都把目光转向他,那个游客的脸刷地就红了。”
  在国家旅游局今年年初公布的“出国游十大常见不文明行为”中,上厕所不冲水、参观时插队加塞、在宗教场所嬉戏、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强行拉外国人合影等都榜上有名。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尽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但出境游仍处于起步阶段,种种不文明现象暴露出中国游客文明素质教育方面的欠缺,国内游客的成熟度还有待提升。
责任编辑:刘佳华
党务问答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