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沪教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语文复习教案怎么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白鲸得救了-教学考试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学二年级语文沪教版下册教案10篇[只有一个儿子、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做人的故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宝镜、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芭蕉花、寓言二则、小毛虫] 下载_千教网
教育搜搜,搜搜教育:
输入关键词,搜索您要的课件,教案,试题
您的位置:
&&& &&小学二年级语文沪教版下册教案10篇[只有一个儿子、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做人的故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宝镜、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芭蕉花、寓言二则、小毛虫]
欢迎您到“千教网”下载“小学二年级语文沪教版下册教案10篇[只有一个儿子、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做人的故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宝镜、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芭蕉花、寓言二则、小毛虫]”的资源,本文档是doc
格式,无须注册即可下载,“本地下载”无法下载时请尝试“迅雷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沪教版下册教案10篇[只有一个儿子、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做人的故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宝镜、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芭蕉花、寓言二则、小毛虫]
所属科目:语文&&&&文件类型:doc
类别:教案/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
下载步骤: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1.源文件中的公式,图片,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
2.下载链接在下方,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
文档内容预览:&&14.我给奶奶送阳光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听写1句句子,描写五个汉字。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体会鹿儿关心长辈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尊敬长辈。[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听写1句句子。2.理解重点词语“念叨”[教学难点]:理解奶奶说的一句话 “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的含义。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课题质疑谁来说说有没有给家里的长辈送过礼物?出示课题& 14. 我给奶奶送阳光 齐读课题后学生质疑问题有:阳光怎么能当作礼物送人呢?她为什么送阳光给奶奶?& 是怎样送的?& 结果怎么样呢?二:初读课文& 检查自学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接龙读课文,纠正字音。3、学习生字,集体交流。(1) 出示:念叨、安慰、膝盖(2) 指导书写:膝& (课堂练习本)三、学习课文:1、再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a.鹿儿为什么送阳光给奶奶?b.她是怎样送的?c.结果怎么样呢?(1) 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2) 组内交流,回答问题。(3) 集体交流,随机指导。2、指导重点句子:出示:(1)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查字典理解: “叨” (翻来覆去地说)理解奶奶想要阳光的原因,然后指导朗读。(2) 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指导读句,要求:正确朗读。这里写了可爱的阳光,再读1――4节,找出有关描写阳光的词语和句子,体会阳光的美好和小作者的心情。学生选择朗读描写阳光的句子。(3) 鹿儿把阳光紧紧抱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4) 可是,不知为什么,围裙里的阳光都没有了,包得严严实实的,怎么都没了呢?跑到哪儿去了呢?体会“紧紧”、“严严实实”等词语。指导读好疑问句。3、运用喜欢的方式朗读4――10节。(1)小组合作准备。(2)集体交流,互相评价。4、 理解奶奶说的话。(1)练习上下文,想一想:出示: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2)理解“安慰”的意思。指导用安慰的语气朗读句子。(3)展开想像,说一说: 奶奶最喜欢鹿儿,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抱着&&& 。5、 朗读11节至最后。6、 解决学生其它问题。四、朗读课文,课堂总结:1、 配乐读课文。2、 你喜欢鹿儿吗?为什么?五、复习巩固:1、 读词语:朝阳、芬芳扑鼻、索性、油然、念叨、安慰、膝盖。2、 抄写句子。教学反思: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篇课文“读――悟――读”三个环节相得益彰,重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分“找出句子,读懂句子,读好句子”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受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但此时教师应注意调节好课堂气氛,引导大家积极投入,人人参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语言实践,要多提供机会,多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15 只有一个儿子[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3个。积累词语5个,句子2句。2 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3 发挥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或续演故事。4 懂得关心、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的句子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我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出示课题:15只有一个儿子读读课题,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重点理解“只有”的意思)2 听课文录音,根据故事内容说说“只有一个儿子”是什么意思?这个结论是谁得出的?3 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阅读课文,同时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二 阅读理解,明白道理。1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重点:拎 翻跟头 沉甸甸2 再读课文,课文中说这三个儿子是怎么样的?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交流出示:我那个儿子又伶俐,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读:第一个孩子------又伶俐,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 第二个孩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 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读读这三句句子,意思不变,这三句话还可以怎么说?3 这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儿子”是谁?4为什么妈妈眼中的这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老爷爷却认为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呢?读读课文第7-13节。学生交流阅读后的理解,形成共识:孝敬父母长辈是一种美德。引读: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她们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她们一把。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5 想象一下,第三个孩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孩子平时还会怎样对待父母?三 总结全文。1 齐读课文,展开想象:三位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回家后会对自己的儿子怎么说?三个儿子会有什么反应?小组内讨论一下,并表演出来。2 说说学课文后可以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实事?四 复习巩固。1 读词语:歇息 伶俐 拎水 沉甸甸2 书空:歇。找找这个字的姐妹字,写在本子上。3 比较:伶---拎(音节、字形)还有哪些字和它们的字形相近?写在本子上,并组成词语。教学反思:“读课文,理解词句”是本单元的一个主要训练项目,因此教学中应以关键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通过划划句子,说说词语,读读对话,谈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体验人物的情感。16.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描写5个汉字,积累9个词语,分别写出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实是爱妈妈,爱家人的表现.[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描写5个汉字,积累9个词语,分别写出三个词语的近义词;2.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教学难点]积累动宾结构的词组;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谈话导入:你愿意长大吗?说说你的理由?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16.不愿长大的小姑娘(齐读课题)请你学着用课题来质疑----------为什么不愿长大?二. 自学课文 解决质疑开火车读读课文:随机正音擦玻璃&& 刷厨房& 梳小辫& 烧粥& 胳膊读读这两排词语,找找规律:(1)擦玻璃&& 刷厨房&& 收拾衣柜& 梳小辫& 烧粥胳膊& 玻璃(2)读读句子: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她买菜,烧粥,洗碗.她擦玻璃,刷厨房,收拾一鬼,还帮助妈妈送奶.(3)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愿长大?真的是这样吗?学生讨论三. 学习课文(一)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姑娘愿意长大的想法的句子出示: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儿就好了!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儿就好了!唉!没有办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妈妈.读通句子找到和 “要是”意思相近的词语 : 如果 假如(二)小姑娘为什么又愿意长大了呢?因为(& ),所以小姑娘想: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儿就好了!因为(& ),所以小姑娘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儿就好了!因为(& ),所以小姑娘想:唉!没有办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妈妈.1.和同桌一起读读课文,讨论答案;2.交流回答3.师生配合读4.交流课后 “写”四. 巩固复习指导书写擦& 厨& 梳比较组词梳(& ) 流(& )& 玻(& ) 被(& )&& 璃(&& )禽(&& ) 搏(& )& 膊(& )& 斑(& )& 粥(& )&& 擦(&& )察(&& )教学反思:通过启发想象,联系自己,鼓励学生谈感受,讲想法,这是在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认识。语言材料的提供,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把话说好。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各抒己见,但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注意语句通顺,语言表达清楚明白。17 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教学目标]:1 认识9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了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教学重点:了解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了和在家里不一样的表现,懂得应该做到学校、家里一个样。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编诗。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 谈话,揭示课题。1 进行《有话大家说》的谈话。话题有:在家里,做完了作业,你都干些什么?& 星期天,你在家里帮家长干家务吗?2 揭示课题:17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齐读课题。二 自学 检查1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不懂的词语。2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音正音:抽屉、鼻涕---连成词语读轻声。& 思考:课文说了几个人的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这诗里的两个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人。& 他在学校里是个地道的好学生,& 可在家里,妈妈叹气说:“真要命!”齐读这几行诗。读了这几行诗,你有什么疑问吗?三 学习课文。1 轻声朗读课文,男女生分别划出这个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表现的句子。2 分别读读所划的句子,说说在学校里,这个孩子怎样?在家里,这个孩子又怎样?出示:& 学校里&&& 在家里& (& )的孩子& (&& )的孩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 关心集体&&& 不讲文明&& 助人为乐&&& 欺负弟妹&& 主动热情&&& 懒惰邋遢&& 有礼貌&&& 没有礼貌&& 爱学习&&& ……&& ……              3 讨论:诗歌中的“我”在学校和在家里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的表现?4 你觉得诗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吗?应该怎么做?出示:既然他是老师的好学生,& 也该是妈妈的好儿子。读读诗句。四 总结全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你在家中的表现怎样?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编几句诗吗?3 小结:好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表现好,在家里也应该是个好孩子。五 复习巩固。1 读词语:粉刷& 帆船& 扶起& 鼻涕& 叩门& 布置& 抽屉& 搞2 指导书写:涕& 置& 还有哪些字和它的字形相近?复习相关的生字并组词。(梯 第;植 值)教学反思:阅读教学主要以读为主,在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朗读中,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词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不断探究,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自信地表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发表个性化见解的空间。要求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说话,“在学校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在家里,他是个&&& 的孩子,因为&&&& &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果关系的句式概念,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词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尽早地进入文本学习。学习课文重点句,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并通过想象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18.做人的故事[教学目标]认识5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朗读 “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主人公讲文明的品质.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出示课题,齐读: 18.做人的故事师述:课文有两个小故事组成,故事的内容与做人有关,那么这两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先读读故事!二. 自学课文(一) 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再来读读这些词语:缓缓地流动& 流水潺潺& 词语& 奥莉娅& 灌木丛& 令人疲倦& 羞愧& 撕碎& 沉醉& 沉思& 路程(二) 检查自学: 1.请两位学生分别读两个小故事,随机正音;&&& 2.抽读词语;3.比较组词: 缓(& )& 暖(& )4.查字典了解词义: 灌木丛 (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三. 学习课文(一) 故事一小组讨论: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道理师引读: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 )& 天很热,(&&& )&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 )& 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喝完水,爷爷对小河说: ( && & )男孩笑了起来,他奇怪的问爷爷:出示:&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 谢谢 ?”他问爷爷, “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1)读句子,用 “&& ”划出男孩说的话,注意提示语前后的标点;(2)请读;(3)男孩说的话,前面一句是问句,后面一句写出了他对爷爷这么做不理解的原因,试着把前后语气的变化读出来;爷爷又是怎么回答的?注意节五和节四的句式是一样的.(1) 请读;(2) 爷爷说: “好好想一想,谁需要这个词?”谁能回答这个问题?(3) 齐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是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二) 故事二小组讨论:故事二的内容,说明的道理?用 “&& ”划出奥莉娅和莉达怎样扔垃圾的句子;用 “&& ”划出她们各自的想法;(1) 请读(2) 引读:奥莉娅& ,是因为&& .莉达&&& ,是因为&& .莉达的话是什么意思?四. 口语交际:小组合作,任选一个故事演一演.教学反思:对学生说话答案的评价应很宽泛,只要符合课文内容即可,不强求一律。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说话时的语病,规范学生的语言。爷爷说的话是故事中最关键、最难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抓住语言文字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领会做人应该讲礼貌的道理。1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4个。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教学重点:阅读课文,了解德国的社会文明程度。教学难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师:你们家种花吗?种上这么多花有什么好处?小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一种天性吧。2 出示: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一种天性吧。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 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家里,而是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出示课题:1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二 自学课文。1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 检查自学。①同桌读读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脊梁---“梁”读轻声;注意读准词语中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②读好四个字的词语。③这些词语中,哪些不理解?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④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词语,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脊梁:脊背。真切:清楚确实;一点儿不模糊。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应接不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莞尔一笑:微笑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1) 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三 抓住重点句,学习课文。1 读读第一句句子。引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因为---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见---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是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究竟什么耐人寻味?谈谈你的感受。小结: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你会得到更多。2 读第二句句子。你觉得课文中的“美丽的东西”有哪些?你觉得什么是最美的?小结:正是有了那些人美心更美的人民,德国才变得更加美丽。四 总结全文。1 美好的事物应该与别人一起分享。老师从家里带来一张钢琴曲CD,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优美的音乐。多么令人陶醉的乐曲啊!让我们拿去书,配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你们愿意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吗?精心策划一个好点子说给大家听。五 复习巩固。1 指导书写生字:梁& 暇2 积累词语: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莞尔一笑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授方式,比教师一味的讲解灌输要好得多。学生进入二年级下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在识字方面,他们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自主完成识字任务,老师只需作一些必要的点拨,不用在识记生字方面花过多不必要的时间。在阅读方面,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课文 理解词句”,二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学会了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圈划词句来理解课文,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的基本能力。也初步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蕴涵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该在充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划划词句,读读品品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悟道,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0、宝镜教学目标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9个:扶、递、盒、将、钱、拨、抚、摔、砸;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汉字:递、盒、将、拨、抚;听写句子:我在镜子里清楚地看到教师出的考试题,我想这样得到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3、 通过读文能够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成绩和财富都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教学重难点1、 分角色读好重点段落,特别是读好“我”说话时的语气。2、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对待宝镜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不一。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拨浪鼓实物。2、 生字卡片。3、 简单媒体:带生字的词语、说话提示、关键句子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板书课题。先板书“镜”,再板书“宝”。镜子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可是加上个“宝”字,就完全不同了。2、齐读课题。3、你认为宝镜应该是怎样的?说明:本环节板书时先板书“镜”,再板书“宝”,目的是突出一个“宝”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提出自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的生字。(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宝镜的一件什么事呢?2、 组织交流自学情况。(1) 认读生词,读准生字字音。理解词语。“拨浪鼓”可以结合实物或简笔画,再结合做动作理解“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抚摸”“递还”“扶起来”“狠狠地一摔”“砸”都可以做动作来理解。3、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填空提示:一位老婆婆下坡时(& ),我(&& ),又(&& )。于是老婆婆先后要送我两件宝物。一件是(&& ),我坚决没要。另一件是(&& ),起先(&& ),可后来我(&& )。三、理解关键词句,朗读重点语段。1、 读文并完成练说。(1) 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7――8小节,边读边想:这面宝镜神奇在哪里呢?(2) 组织交流并出示填空:宝镜可以& ,谁有了它,谁将&& 。2、 画句子,练习朗读。(1) 提出读书要求:“我”的态度是怎样的?默读课文9――13小节,找出文中两句句子。(2) 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语气。出示句子:这样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 我一听,立刻说:“我要,我要!”指名读,并组织学生互评。3、 完成说话练习。看了宝镜后,起先,我想& ,所以我坚决不要。可是后来,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又想& ,于是我立刻说:“我要,我要!”4、 分角色朗读7――13小节。5、 理解最后一小节。(1) 出示最后一小节: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2) 组织质疑:读了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3) 相机出示说话练习:我拿起宝镜,轻轻地抚摸了一阵,在心里对宝镜说:“&&&&&
。”于是把宝镜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将它砸得粉碎。& 四、朗读全文,评价总结1、 组织分角色朗读全文。2、 组织评价文中的“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3、 教师小结:尽管老婆婆的两件宝贝神奇无比,可是不劳而获的财富,虚假的成绩是不能要的,成绩和财富的获得都应该付出劳动。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巩固生字(1) 抽读生字卡片。(2) 交流生字记忆方法。比较:拨和拔& 抚和扶 2、 指导书写课后五个生字。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比较浅显,但是篇幅比较长。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主要采取的是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的句子,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计读的训练、思的训练和说的训练。虽然教学时,在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上,教师要学会忍痛割爱,要善于抓住重点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言训练落到实处,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文第7、8小节,有一位父亲给他的儿子写了这样一封信。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这位父亲是谁吗?2、生回答:高尔基。没错,这是高尔基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揭示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齐读课题3、学习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简单介绍高尔基:高尔基是俄国一位伟大的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文中的介绍: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4、请大家一起读读这封信,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示:儿子为父亲做了什么?――种花& 父亲又为儿子做了什么?――写信文章就是围绕着儿子种花和父亲写信这两件事展开的,你有什么想问的?(1)花是怎么栽种的?这些花怎样?(2)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即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信?二、学习课文1、带着这些问题,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课文。用浪线划出文中介绍儿子的句子。思考:儿子是怎样栽种这些美好的鲜花的?用直线划出答案。2、【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3、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跟随母亲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4、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 (同桌先讨论)5、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板:种花、付出)。可是,假期很快结束了,儿子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此刻的他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会作何感想呢?指名回答& 6、是啊,虽然儿子回去了,可他栽的花留了下来。转眼,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投影出示花的图片】7、生读第四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美景。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感受到了 。8、文中描述的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替换相近意思的词 9、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引来无数蜜蜂,好一幅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啊!师生配合读第四节,试背。10、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欣赏着满院儿子栽种的花,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朗读文中第5节,找出相关语句。【投影出示】第5节(1)学习生字:霞,换部首(假、暇)(2)心情――说不出的高兴(3)从哪里看出他说不出的高兴?――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比喻句,犹如、好像、仿佛)(4)说话练习:(同桌交流)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5)师小结:(板书:赏花、收获),齐读第5节1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感想,于是,他提笔给儿子写了封信,也就是刚开始我们读的那封信。请大家再读这封信,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1)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2)如何理解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文中美好的东西,不仅是指物质方面的,就像文中所学,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板书:写信、明理)12、你曾经给过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收获快乐呢?说话练习:(什么情况下),我(做了什么事),给(谁)带去了(什么)。13、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父亲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快乐、许多想法想对父亲说,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高尔基,好吗?(书信的格式)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主线是帮助学生理解“给予”,因而课文的导入直接就将这个思考带给了学生。在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与他们一块儿解读“给予”,通过细致地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给予”是辛苦的,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接着在学习了高尔基的书信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领悟“给予”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最后让学生体验习作,实践“给予”,把生活中的这方面感受写下来,真正地认识“给予”。整堂课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当然,备课时不仅要层次分明,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来轻重相形,重者就越显重,产生强烈的效果。因此,引入名言,揭示课题部分要直接而简单。走进课文,解读“给予”部分要多花些笔墨,因为只有将这部分学扎实了,才能把下一步的说话练习说得深刻。至于,学习书信,领悟“给予”这部分也决不能马虎,信要多读,读中悟理,说话练习要落实透,不能只听一两名学生的高见。至于写话部分,稍做引导就好。22、歌声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3、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教具准备:田字格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磁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1、谈话引入:爱唱歌吗?谁愿意把歌声带给大家?(指名)(板:歌声)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则不同,听了他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课题:22、歌声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放笛声)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1920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快乐极了!& 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群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指名)3、小结:是的,海水冰冷刺骨,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人们可以说是绝望了。(出示:绝望。教学生字:绝。“绝”就是断绝的意思)马金纳也不例外,你们瞧,(出示: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多人,在指导朗读中理解“筋疲力尽”,并体会马金纳的绝望。)       4、这群遇难的人们命运如何?你们想知道吗?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5、逐段指名读。正音:触礁、笼罩、增添。教学生字:触、罩、增、添。(添:书空右下方)6、生字教学:妇、抹、聚。(绝:组词。抹:右半部分是末。聚:书空下半部分。)三、品词品句,认识歌声。1、过渡:把生字送回课文,读了课文后你们知道故事的结果了吗?(指名)是谁救了他们?(板:歌声)2、这是怎样的歌声啊?挽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3小节,读完后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并圈出能够体现歌声特点的词语。3、(指名)出示句子:(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4、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歌声的特点,那是怎样的歌声?(指名)5、随机学习生字:隐、脆。6、为什么歌声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你读懂了吗?读懂哪个就说哪个?(指名)随机:(1)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2)断断续续: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①出示句子: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②(播放海浪的声音)听!凶猛的海浪打过来了!③师生合作读:汹涌的波涛一次又一次向她袭来,一次又一次地打断他的歌声,可这位勇敢的姑娘,却只是& ,又&& 。④小结:就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小姑娘还不停地唱歌,她真是勇敢而又乐观啊!让我们一起在来读读这句句子。(3)清脆、激昂:①指名多人,让学生畅所欲言②小结:对,这个小姑娘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她的,同时她还想把自己的这种信念传给每一个遇难的人。(4)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两句话)①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②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四、想象说话,深入学习。1、学到这,我们不禁有个疑问,歌声怎么能救人性命呢?为什么课文说是歌声救了大家?首先,我们来看看马金纳听到歌声后是怎样的表现?(指名)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歌声游去。2、指名读、师范读、齐读。3、不仅是马金纳这样,其他落水者也一起聚拢过来。请你们思考,当他们听到歌声后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指名多人)出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声音,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哆哆嗦嗦地说:“& && 。”于是,&&&& 。& 4、假使当时女孩不在唱歌,而是在拼命地喊救命,人们听了后还会有这样的感受吗?(指名)5、小结:那只会使人们更加悲哀,丧失求生的力量,因此我们说这个歌声(板:增添勇气和力量)6、歌声不仅把落水的人召唤过来,还把什么也召唤来了,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指名)板:向救生艇传递信息7、谁说歌声不能救人,就是小女孩的歌声救了大家。(板:救命的)引读:小女孩的歌声,不仅给人们&& ,还&& ,所以这歌声是& &&& 。五、拓展说话,指导写字。1、课文告诉我们歌声可以救人,请你说说歌声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2、指导写字:绝、妇、抹、增、添教学反思:  对于两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深奥难懂的文章。由于缺乏这部分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很难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多思,我还多次创设情景,让他们直接接触阅读教材,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印,灵犀相通。要把学生带入情景,就是要发挥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的心有所感悟,有所震撼。所以,教师语言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发现适当的想象说话也很有必要,如请学生想象落水的人们听到歌声后的所做所思,初步理解歌声能给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再通过一种假设,与女孩的歌23 芭蕉花[教学目标:]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3、 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父母责备我们的用心。教学难点:理解父母责备我们的用心;对“我”和哥哥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出示课题:23 芭蕉花学习生字“芭”。齐读课题。2 出示:在我们四川乡下,相传芭蕉花能治头晕。& 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读读句子,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芭蕉花的什么知识?你还知道有关芭蕉花的什么知识?二 自学课文。1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3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 学生质疑:(1)词语的理解当场解决。(2)母亲生病了,急需芭蕉花。我和哥哥好不容易摘来了芭蕉花,父母为什么还生气呢?(3)我和哥哥的做法对吗?三 学习课文。围绕学生提问,阅读课文第3节。1 引读:当我如实告诉母亲这芭蕉花是如何得来时,母亲------。父亲知道了,------。(1)母亲为什么说我和哥哥“不争气”?读读母亲说的话,母亲的话其实是什么意思?(2)父亲会怎样教训我们的?想想父亲会对我们说些什么?2 可是,我和哥哥并不理解父母的心思,对于父母的责备,我和哥哥------。3 出示: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来一朵,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该怎样说?你认为,我和哥哥的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四 复习巩固。1 齐读全文。2 读词语:私塾& 刚好& 衣袖& 大概& 干枯& 掐& 搁3 比较“掐---稻”的字形。4 指导书写“掐、概”。5 抄写句子: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教学反思:对于词语“照实”的理解,教师先以课文中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有的说“照实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有的说:“不说假话,不夸张,事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就是照实”……学生的发言已经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照实”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再来用“照实”说一句话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了词意。课文学到这里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之前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了正是因为我和哥哥对母亲的爱所以我们才摘了芭蕉花来给母亲治病,按理说母亲和父亲看见了芭蕉花应该非常高兴才对,可是他们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因此,在这里让学生质疑,然后在下面的教学中通过朗读理解来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用心良苦。24.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矛 盾 锐& 哑 铛”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2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3.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教学难点:学讲成语故事。[教学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寓言/成语故事。[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出示课题:24 寓言二则(1)什么是寓言? 师: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则)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2)今天,我们要学的两则寓言故事都是成语故事:出示:&&&&& yǎn& líng&& 自& 相& 矛& 盾&&& 掩& 耳& 盗& 铃拼读生字,读准课题。二 自学课文。1 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 读词语:锐利& 叫卖& 戳得穿& 夸口& 坚固& 哑口无言& 铃铛& 掩住耳朵& 丁零*随机正音。注意“戳、丁零、铃铛”的读音。3 指名朗读课文。4 熟读课文,试着记住故事内容。三 学习课文。1 学习寓言《自相矛盾》(1) 指名读读这则寓言,联系故事内容讨论:① “矛”和“盾”是指什么?② “自相矛盾”又是什么意思?(2)照这个人所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那么,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应该怎么样?(他的矛应该戳穿他的盾。)那人又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那么,用他的盾去当他的矛又会怎样呢?(他的矛戳不穿他的盾。)板书:&& 戳得穿&& 矛&& 盾& 戳不穿(3) 怎么会造成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的?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夸口)(4)& 从此以后,我们就用 “自相矛盾”来形容说话或者做事前后不一致.2 学习寓言《掩耳盗铃》(1) 读读这则故事,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2) 用“& ”划出盗铃人的想法。读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 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儿?板书:自欺欺人四 总结全文。1 朗读课文,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说给同伴听。2 听成语故事,选取其中最喜欢的一个再听一遍,然后讲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五 复习巩固。1 读词语。2 练习书空:矛 戳3 组词:锐(&& )& 掩(&& )& 铛(&& )说(&& )& 淹(&& )& 挡(&& )&&& 档(&& )4 收集成语故事。教学反思:在识字方面,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已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并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但教学中不可忽略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学生拼读的能力,识记字词的能力。在阅读方面,学生的朗读能力相对比较弱,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再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还可以通过范读帮助学生情感体验。本阶段学生自主积累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不强,着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在读合说的训练中积累语言、应用语言。25、小毛虫教学目标: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5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若干。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一、揭示课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迷人的蝴蝶谷》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对这些美丽的蝴蝶还记忆犹新吧?(出示媒体:蝴蝶的图片)。2、但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蝴蝶是由毫不起眼的小毛虫蜕变而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小毛虫。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我们将跟随课文,一起去经历这个奇妙的蜕变过程。二、学习课文1、明确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字词。(2)、读读想想,完成填空:(&& )的小毛虫变成了(&& )的蝴蝶2、检查自学,反馈板书小毛虫& ――――――――――&& 蝴蝶(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在此过程中学习生字:拙、盈3、快速浏览课文第1、2节,找出描写小毛虫可怜、笨拙的句子。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1)、学习“抛弃”一词,试着让大家想象当其他昆虫看到看到小毛虫的样子会怎样对待它,进而理解“抛弃”。(2)、指导朗读:只有、既……也(3)、师:小毛虫飞也不会、跑也不会,只会爬行,真是可怜!配合读。4、出示描写小毛虫笨拙的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1)、九牛二虎之力:很大的力量(2)、挪动:艰难、缓慢地移动。请学生做这一动作感受(3)、整个世界:一片叶子到另一片叶子的距离并不远,可是对笨拙的小毛虫来说,这样的距离太遥远了,路程太漫长,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试着读出这份艰难和笨拙。5、过渡:可怜、笨拙的小毛虫最后却变成了灵巧、轻盈的蝴蝶,大家找得真准确。请大家再读课文第五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蝴蝶灵巧、轻盈的句子。6、学习第五小节生字:辰(注意读音,在课文中的组词)、霭(云气)。7、交流出示: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指名读、齐读!8、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小毛虫在蜕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中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吗?请快速读课文第3、4小节,用直线划出小毛虫是怎么想的;用浪线划出小毛虫是怎么做的句子。同桌两个可交流。9、看大家读这么认真,老师想和大家配合先配合朗读下:师:尽管如此……生: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10、这里的“任何人”指的是谁?请从文章的第一小节中找找答案。出示: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1)、理解轻歌曼舞:昆虫们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欢快极了,这种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就是“轻歌曼舞”。(2)、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生:昆虫们的其他行为想象说话:昆虫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3)、“各种昆虫”有:会飞的(&& )、会跑的(&& )、会唱的(&& )、会跳的(&& )。指名回答。(4)、读出这种欢快、喜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气。(5)、师引读第一节:各种昆虫轻歌曼舞…………………这一切对于小毛虫来说是多么新奇啊!可是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11、过渡: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学习“悲观”――反义词学习“羡慕”――看见别人的好处、优点自己也想拥有。板书:不悲观失望、不羡慕12、出示第3、4小节:(1)、它是怎么想的?――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板书:吐丝结茧(2)、它是怎么做的?――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板书:尽心竭力(理解:尽力、一刻也不停息)13、过渡:的确,小毛虫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也没有眼红别人,它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它抓紧分分秒秒,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最后………………(生:它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温暖的茧子里).14、我们从小毛虫的实际行动中也能看出它的信念和决心,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第3、4小节。15、当小毛虫最终羽化成美丽的蝴蝶时,此时的昆虫们看到这一情景,又会对小毛虫说些什么?练习说话,同桌交流,指名回答。16、看板书,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可怜、笨拙的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人,尽心竭力吐丝结茧,终于破茧而出,化成了灵巧、轻盈的蝴蝶。17、引申:这个小故事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文学巨匠达芬奇特地为小朋友写的,他是想通过小毛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悲观、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只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教学反思:媒体的视听欣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他们仿佛听到了昆虫们轻快的歌声,看到了昆虫们优美的舞姿,仿佛同样感受到了昆虫们的快乐和喜悦。听,他们的朗读是那样富有节奏。瞧,他们脸上的神情是那样欢快。他们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轻歌曼舞”的意思,这还要归公于课件制作的精美,不仅吸引了同学的耳朵,还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成功地通过读句子,看录象,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通过集体观看小毛虫的“挪动”,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挪动”。在此基础让学生们联系课文说出小毛虫的笨拙。它的“笨拙”就表现在它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向前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一点儿也不灵活。学生在朗读中用他们的语音语调读出了毛虫的“笨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感受文字的优美,加速教学的进程,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26.夏天[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2. 引导学生体验夏天的美丽,并摘录有关描写夏天的词句。[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体验夏天的美丽。[教学难点]:体验夏天的美丽。[教学前准备]:收集有关描写夏天的文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师:夏天在同学们的眼中是怎样的?请同学交流。(答案:烈日炎炎使人出汗、令人烦躁;可以吃冰淇淋;可以游泳;有蚊蝇,令人讨厌)板:26 夏天( “夏”里面是两横)& 齐读课题。2.介绍作者:圣野:原名周大鹿,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擅长儿童诗歌创作,著名诗集有《小灯笼》、《春娃娃》等① 让学生自己读②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3.过渡:课文中的夏天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 )的夏天& (答案:美丽、绿色、凉爽)二.自学课文1. 提出要求(1) 读通课文(2) 思考:夏天出现在哪里?夏天有什么特点?2. 检查自学情况:(1) 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 读读这几个词语,葡萄架&& 绿藤(teng)& 夸奖&& 凉爽(shuang)& 绿阴(yin)三.精读课文:1. 思考:夏天出现在哪里?夏天有什么特点?2. 生交流,师板书:&& 哪里&& 特点&& 树&& 添26、夏天& 葡萄架&& 披&& 绿&& 墙&& 绕&& 小山坡&& 穿3.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4. 再读2-3节,思考:(1)读文,体会这五个动词用得准确,再来说说.(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用四个不同的动词添、披、绕、穿来表示夏天到处是绿色,描写了一个美丽、绿色、凉爽的夏天)5. 师:同学们,想想夏天还出现在哪里?有哪些特点?&& 草坪上&& 铺绿&& 校园里&& 围绿&& 树林里&& 盖绿&& 花盆里&& 冒绿&& 阳台上&& 戴绿6. 请你模仿第二节、第三节,也编编小诗。句式:&& 爬呀,爬呀&& 给&#&#&#&#&#&#&#&#___&& ___ 上绿_____& (什么地方)& (怎么样)& (什么)(答案:爬呀,爬呀&& 爬呀,爬呀&& 爬呀,爬呀& 给草坪铺上绿地毯& 给校园围上绿围布& 给花盆撑上绿阳伞)7. 齐读全文四、课外延伸这里有一段夏天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交流。夏天夏天,火球般的太阳炙(zhi)烤着大地。树木被烤得低着头,小花狗趴在阴凉处吐出了红舌头,蝉在树上拼命地嘶叫:热呀!热呀!我在家写字,没写几个字手心里就全是汗了,屋子像个大蒸笼。教学反思:以复习生字为抓手导入课题,是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从字形上看,“复”和“夏”很相象,而事实上,两个字的内部是一横和两横的区别,但是这却经常被学生忽略。虽然,本课的生字教学中没有“夏”,教师在授课时却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突出,以防止日后再出差错,毕竟,第一印象的影响和干扰是绝对强大的。其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理解词句”,因此,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引出课题后,请学生发表看法,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他们眼中的夏天这一环节,意在搭设平台,展示学生知识储备的一个好方法。第一教时知识点方法&&& 基本题型拼音听写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警报& 搏斗& 聚集& 抵达& 哀求 依靠& 甚至 浪费& 审视& 叙述图案& 逆光& 光辉& 花蕊& 吮吸 喷流& 水壶 建筑& 名堤& 山峦锦带& 绽开& 湖泊& 倒映& 构成 硕大& 精疲力竭& 气喘吁吁毫不懈怠& 忘恩负义& 络绎不绝& 笑容可掬 独一无二 悠然自得耸立云霄& 层层叠叠& 连绵起伏&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异兽珍禽诗情画意圈出正确读音吮吸(sǔn& shǔn& )&& 花盆( pén& péng& )光辉( hūn& huī& )& 名堤(di& ti&& ) 犹如(you&& yong)&& 硕(shuo& suo&& )大&& 掠(lue&& lüe&& )过湖泊( po& bo )& 倒映( ying& yin )& 飞禽(qing&& qin&& ) 人参( shen& can& ) 出没(mo& mei& ) 咀嚼(jiao& jue& )& 字说一说写一写加部首组词是(& )(& )&& 京(& )(& )&& 尤 (& )(& )& (& )(& )&& (& )(& )& (& )(& )帛(&& )(& )& 竟(& )(&& )& 白 (& )(& )& (& )(&& )&& & (& )(& )& (& )(& )勾 (& )(& )& 苗(&& )(&& )& 申& (&& )(&& )( && )(&& )&& (& )(& )& (& )(& )&& &&&& 词语读指读查读检测一、 填合适的词语(&& )的蝴蝶谷&&& (&& )的气候(&& )的花纹&&& (&& )的花瓣&& (&& )的蝴蝶二、读词语: 警报& 搏斗& 聚集& 抵达& 哀求 依靠& 甚至 浪费& 审视& 叙述图案& 逆光& 光辉& 花蕊& 吮吸 喷流& 水壶 建筑& 名堤& 山峦锦带& 绽开& 湖泊& 倒映& 构成 硕大句子听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写作写贺卡写张贺卡阅读说意思口头填空检测互批教师巡视,检查1.背诵13课第2小节12课第2小节2.朗读课文7――13课3.复习课后练习4.复习快乐宫25.复习古诗、名言教学反馈:课文片断、古诗及名言全部背出;贺卡的格式全部掌握,只是有个别同学意思表达不清;加部首组词平时经常训练,所以上课反馈较好。第二单元知识点方法&&& 基本题型拼音听写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念叨&& 安慰& 膝盖& 特别&& 虚弱&& 晃荡&& 折断心疼&& 胳膊& 跌倒& 欺负&& 整齐&& 布置&& 抽屉既然&& 潺潺& 缓缓& 沉醉&& 沉思&& 需要&& 疲倦栽种&& 脊梁& 绮丽& 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地覆天翻& 聪明伶俐&& 严严实实膝盖(xi& qi)&& 绮丽(qi& yi)& 沉思(chen&& cheng)面包屑(xie& xue)& 拎水(ling& lin) 亮堂堂(tang&& tang)&& 晃荡(huang& huang )& 字说一说写一写换部首组词歇(& )(&& )&&  膝(&& )(    )& (& )(&& )&& (&& )(& )& (& )(&& )& (& ) (& )慰(&  )(    )   醉(  ) (    ) ( & )(    )    (  ) (    )屑(& )(&& )&& 霞(& )& (& )& (& )(&& )&& (& )& (& )& (& )(&& )&& (& )& (& )词语读指读查读检测数量词填空:一(&& )阳光&& 一(& )醋一(&& )儿子&& 一(& )工作一(&& )面包&& 一(& )火车&& 一(&& )碗&& 一(& )民族读词语: 亮堂堂& 沉甸甸&& 绕过&& 善良& 大概& 撕碎& 黄莺擦玻璃& 包含&& 索性&& 念叨& 确实& 汇成& 歇着刷厨房& 绮丽&& 折断&& 停止& 垃圾& 鼻涕& 聚拢句子听写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阅读说意思口头填空检测互批教师巡视,检查1.背诵19课第3小节古诗《兰溪棹歌》、《遗爱寺》2.朗读课文14――19课3.复习课后练习4.复习快乐宫35.复习古诗、名言教学反馈: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列”和“例”还有个别同学分不清。“折”和“拆”“拔”和“拨”虽反复强调,可仍有同学就是弄错。第三教时知识点方法&&& 基本题型拼音听写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将来&& 抚摸& 妻子& 摇晃&& 一阵风&& 彩霞&& 绝望托运&& 增添& 衣袖& 客厅&& 观察&& 昆虫&& 抛弃爬竿&& 葡萄& 夸奖& 勤劳&& 笨拙&& 教训&& 抹黑哑口无言&&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悲观失望&& 清清楚楚& 姹紫嫣红笨拙(zuo& zhuo)&& 增添(zen& zeng)& 锐利(rui&& lui)客厅(tin& ting)&& 观察(ca& cha)& 时辰(chen&& ce)&& 勤劳(qin& qing )& 凉爽(suang& shuang)笼罩(zao&& zhao )字说一说写一写换部首组词少(& )(&& )&&  丁(&& )(    )& (& )(&& )&& (&& )(&& )& (& )(&& )& (&& )& (&& )巴(&  )(    )   奉(  ) (    ) ( & )(    )    (  ) (    )兑(& )(&& )&& 急(& )& (& )& (& )(&& )&& (& )& (& )& (& )(&& )&& (& )& (& )词语读指读查读检测数量词填空:一(&& )石头&& 一(& )泥浆一(&& )宝镜&& 一(& )芭蕉花一(&& )风&& 一(& )诗&& 一(&& )作家&& 一(&& )小艇 读词语: 拨浪鼓&& 红扑扑&& 成绩&& 粉碎& 休养& 假期& 欣赏考试题&& 芭蕉花&& 头晕&& 笼罩& 触礁& 照实& 叹气葡萄架&& 绿藤&& 夸奖&& 羡慕& 轻盈& 发觉& 聚拢句子听写我在镜子里清楚地看到老师出的考试题,我想这样得到的成绩是假的,我才不要呢!写作留言条学写请假条阅读说意思口头填空检测互批教师巡视,检查1.背诵21课第4、5小节22课最后一节25课第1、5小节26课2.朗读课文20――26课3.复习课后练习4.复习快乐宫45.复习古诗、名言教学反馈:背诵内容全部掌握,反馈效果较好。
你可能需要的其他课件,教案
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所有资源的下载,均源于互联网抓取。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乘法复习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