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依法治国论文的意义的思修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7 ;学分:3 ;适用专业:所有在校学生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它四门课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概论课等课程为本课程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原则、政治导向。形势政策课程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为本课程直接提供历史和现实本的材料,本课程和其它学科也密切融合。它的体系建立在众多的学科基础之上,以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才学、美学、历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又为学生顺利学好其它课程提供精神动力,鲜明体现了本课程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统一、系统性与多学科融合性统一的特点。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相关思想问题,并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四)建议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二、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要求:
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大学生活的特点
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握: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
1.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适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以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为背景和依托,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确立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的学风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握: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难点:
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人情是吸纳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掌&& &握: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认识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政治觉悟和价值规范。
掌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
1.在社会主义国家,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完全一致性。
2.如何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演讲相结合
教学内容:
&&&&&&&&&&&&&&&&&&&&&&&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解: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握:人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原则及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人的本质;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解: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握: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重点: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4.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解: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握: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学内容: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要求:
解: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解: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
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教学难点: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要求:
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重点:
1.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族与法制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要求:
解: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法律制度
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语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
三、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二)教学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沈国权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第四次印刷
4、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5、文词主编,在北大听讲座(十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胡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五次印刷
8、林珏、阳志清、符建明、潘卫民主编,中西文化知识——测试与分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9、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杂志社主办: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10、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1、宋元林等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2、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3、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编,百年民族精神,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4、骆汉城等著,中国诚信报告,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5、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组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6、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1—5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17、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18、黄蓉生主编,思想道德修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9、杜亦平等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小百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0、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1、韩进之、王宪清编著:德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2、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四、其他说明
(一)教学实践
目的与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合格和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大学生,其最直接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准,使教师所教的以及他们自己所学的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个人素质,并外化为行为。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很重要了。它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传统的单一灌输型教学向直观感性教学及综合教学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敏锐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的针对性、现实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3、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的整体。
教学实践内容与要求:
1、组织演讲比赛活动
结合教学,组织以“爱国、诚信、修身、律已”为主要内容演讲比赛。
2.组织学生调查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搞一些调查活动。在讲道德问题时,组织搞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
3、大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大赛
通过大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大赛活动,让大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展示自身良好修养,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明道德素质,推动校园文明礼仪文化建设。
(二)课程考核
注: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实践成绩等方面结合起来。
说明本课程所采用或建议使用的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论文或设计等,如并用多种方法请说明分数分配的百分比例。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第二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
1、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教育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揭示人的本质,探讨人生意义,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协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四)课后习题、作业
  思考题:
1、你想象中的大学是个什么样子?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3、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5、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6、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8、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科学的人生观?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9、为什么说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0、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2、道德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14、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5、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16、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7、如何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18、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19、职业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0、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21、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22、道德与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4、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义务的性质与关系?
25、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6、简述我国实体法律制度的框架。
1、完成一篇反映新生入学后思想、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不少于2000字。
&2、以寝室为单位讨论: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并要有详细发言记录。
3、写一篇关于市场经济下社会主义道德状况的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2500字。
4、进行一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并写成书面分析报告。
5、写一份关于探讨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论文。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益价值对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意义--《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益价值对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意义
【摘要】: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建设需要用最适合的成本获得最大、最满意、最长远的效果,才符合和谐的真正内涵。经济分析法学坚持把效益价值看作法律的基本价值,经济分析法学在中国发展的合理性和实践根据在于它和谐社会内在本质的要求,我们应对效益价值做出新的解读,从而使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治建设——立法、司法、执法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20.0【正文快照】: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这突出的表现为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上。从我国目前的法治状况来看无法可依的状况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也就是说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立法的问题,而是法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朱琳;温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胡元聪;;[J];经济法论坛;2010年00期
高永刚;王超;;[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陈宇;;[J];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于娟;;[J];求索;2010年02期
甘渭花;张新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周立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1期
吴俣;;[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袁进华;;[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洪波;胡雨村;郭小平;;[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良厚;杜文芝;杨庆华;赵海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赵庆建;蔡志坚;;[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朱兆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施利燕;全为民;陈亚瞿;;[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秦伟;朱清科;;[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翰卿;;[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何国强;;[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高则睿;赵林森;刘琳;高喜;;[A];第8届中日韩国际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许信旺;朱诚;;[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昌明;[N];人民法院报;2010年
刘晓雷;[N];平顶山日报;2010年
薛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十九局集团轨道公司 李文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周彰军 何志高
本报通讯员
周建梅;[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教师
张光君;[N];检察日报;2009年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
孙永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徐忠 记者
杨晓周;[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杨联民;[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王平;[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政;[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王富博;[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刘宏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宋如华;[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韦培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仉建北;[D];燕山大学;2009年
赵金娃;[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吕秀丽;[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包立红;[D];内蒙古大学;2008年
马琳;[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陈霞;[D];山东大学;2007年
曹楠楠;[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庞海刚;[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辛欣;[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依法治国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