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九品txt下载实验学校,徐老师的照片集

《温州四中报》 日第七期 电子版——温州四中
欢迎光临温州市第四中学!
loading flash ……
浏览量:5976   发表日期:   来源:团委
《温州四中报》 2008年1月2日第七期 电子版
市委副书记赵一德、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一行6人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07年11月下旬,市委副书记赵一德在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等一行5人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 当天,参观完校园走进学校会议室后,赵书记就激动地说:“学校环境很美丽,布局设计很精巧,80多年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迎面扑来,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随即表示,四中要坚定不移地走争创老城区精品学校的办学道路,传承优良传统,更加注重软件建设,努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 他指出,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赵书记还特别强调,“每天锻炼一小时”坚决不能放松,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阳光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人。
&&& 林卫平局长高度肯定了我校近几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他说:“四中1995年创办温州外国语学校,并在10来年的努力下成功地打响了‘外国语’品牌,社会效应很好,这是为温州优质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同时还畅谈分析了温州教育的现状。
&&& 校长郑炯奇老师从教育、教学等各方面作工作汇报,详细介绍学校发展历史与现状。副校长陈显芬、徐爱菊老师陪同。
08元旦我们参加万人健身跑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公历年2008年的第一天,旭日东升、冷空气依旧强劲的早晨,世纪广场上“人潮汹涌”地站满了一万多人,市委、市政府主办的08年“报业集团杯”元旦万人健身跑活动在此隆重拉开帷幕。来自我市各领域各单位102支代表队浩浩荡荡地把铿锵的脚步声留在了08年1月1日,我校高一(5)(6)两班80多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活动。
&&& 活动由市委副书记赵一德主持,市委书记王建满到场致辞。
安全重于一切& 关键在于防范——住校生灭火及安全疏散演习成功举行
&&& 本报讯(记者& 莱& 茵)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逃生能力,07年12月22日,我校政教处、总务处联合成功举行了住校生灭火与安全疏散演习。
&&& 当天中午,政教处门口水泥地上的消防桶里,烈火熊熊燃烧,白雾弥漫空中。消防公司工作人员受邀专门为全体住校生详细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住校生及围观师生在工作人员的现场示范和指导下跃跃欲试,纷纷积极参与到灭火演练中。
&&& 下午5?20,寝室供电切断,全体住校生脱掉外衣和鞋子卧床准备。消防警报准时响起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过安全通道,以最短的时间,有序地从寝室撤离到达安全地带。演习规定,在从寝室往外“逃生”时不可使用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用具,可以使用手电筒、应急灯等用具。
&&& 演习结束后,总指挥徐爱菊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告诫同学们要深刻吸取“12.12温州特大火灾事故” 的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掌握逃生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通过“身临其境”的仿真演习,同学们对应急疏散的程序,逃生和灭火知识有了深刻的体会,进一步为我校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市直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 本报讯& 07年12月27日下午,市直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绿楼三楼多媒体教室成功举行。我校冯晓静老师和二高柳晓纯老师分别给高三(1)班和高三(6)班的学生上了数学复习研讨课,来自市直各中学的高三数学教师约50人观摩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并参加了评课活动。他们同时听取了市数学教学专家的专题讲座。(教育科研处供稿)
贴心的关怀,艺术地沟通——第24期家长学校第二讲顺利结束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为建设文明向上的和谐校园,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07年12月27日晚,家庭教育专家、市关工委讲师团讲师何融融老师,受邀为我校家长学校高一段全体学员(家长)作《家庭中的青春期教育》专题讲座。
&&& 围绕什么是青春期教育、为什么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如何开展青春期教育三个主要方面,特别针对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相处之道,何老师既给家长们作系统的理论指导,又给家长们讲述丰富生动的实际例子,深入浅出,极富启发性。
&&& 热心的何老师在讲座接近尾声时,主动地把联系方式留给了家长们。讲座结束后,受益匪浅的家长们围着何老师,纷纷讨教取经,与何老师直面交流青春期教育困惑与难题。许多家长甚至与何老师约下了进一步交流的时间,以寻求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的解决办法。
&&& 家长们表示:“年过花甲的她坚持站着为我们作讲座,还这么有激情,我们收获的同时,还有一份特别的感动……”有一位家长这样总结她在这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中的收获:“对孩子,要有贴心的关怀;与孩子,要艺术地沟通。”
&&& 德育副校长徐爱菊老师主持了讲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我校2007年度教科研大会胜利召开
&&& 本报讯&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是新时期教育的紧要任务,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从本学期开始,我校教学部门带领全体教师围绕此课题全面开展专题研究,吸引了《温州晚报》等市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以此为主题,1月5日下午,我校在绿楼三楼多媒体教室专门召开了2007年教科研大会。
&&& 会上,分管教学副校长陈显芬老师作了“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们教的东西”主题发言,结合近期校级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点评。入选2007年度学校教学论文集的作者代表董徐萱老师和倪亦钢老师,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分别作了“《文化温州》(地方教材)教学案例”和“学生地理思维培养略谈”专题发言。
&&& 大会同时对2007年度校初级教师课堂教学一、二等奖获得者,校级教坛新秀(见附件)进行了表彰,郑炯奇校长、陈显芬和徐爱菊副校长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新秀代表徐乃肃和章胜亮老师还围绕大会主题,分别作了“创设课堂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动激趣,兴趣作文”专题发言。
&&& 教育科研处副主任黄建锚老师通报了2007年度学校教科研成绩。
&&& 大会由教育科研处主任孙建国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郑炯奇校长作了题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效益的增效剂》的总结讲话。(教育科研处供稿)
附:2007年度校初级教师课堂教学一、二等奖获得者和教坛新秀名单
&&& 一、课堂教学
&&& 一等奖& 徐乃肃 金& 海 金碎燕 吴鹏尧
&&& 二等奖& 孙 轼 叶海洁 王克局 蔡强鹏 金丹丹
&&&&&&&&&&& 林仕积 章胜亮 朱素艳 蒋莉青 林甲景
&&& 二、教坛新秀(综合评课、粉笔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4项评比)
&&&&&&& 章胜亮 蒋莉青 徐乃肃 林甲景 蔡强鹏
我校7位老师参加省第十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8位老师论文获奖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07年11月底,由政教处林甲景老师带队,王馨、章胜亮、徐鸣、刘畅、郑志远、金碎燕6位班主任参加了在杭州西湖高级中学举行的省第十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 南京师范大学博导赵志毅教授的讲座《美国道德教育与行为培养》、《教育信息报》副编审讲座《做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校长周德生老师讲座《教师“打包制”——班级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实践》让与会教师获益匪浅,在德育工作的许多角度上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其中,教师“打包制”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热门的德育话题。(记者提醒:专家讲座相关资料可到校园网www.wzsz.com下载浏览)
&&& 研讨会同时开展了全省德育论文评比活动,我校林甲景、林丽娟、徐鸣、朱怡丽、徐乃肃老师的论文荣获二等奖,刘畅、潘振奇、黄良超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三等奖。
此次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全省各地学校300多位代表参加了活动。杭州市教育局、西湖区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杭部分高校有关专家等出席了开幕式。
趣味运动,我们都很年轻!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07年11月,温州市首届教工趣味运动会在二十一中体育场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定点投篮、三分钟8字跳绳、20米袋鼠跳往返接力、30米男女俩人背靠背夹球迎面接力,这些几乎属于学生的运动项目接连有趣上演,激烈的场面、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冲向胜利的十足拼劲,教育局机关和28所学校29支代表队435名教育工作者,把最年轻最活泼的一面留在了赛场上。
&&& 我校代表队参加了全部四个项目的比赛,认真投入、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四中人精神充分展现给了各兄弟学校,并荣获组织奖。本次比赛由郑炯奇校长领队,吴向群老师担任教练,校工会负责组织。
丰富业余生活 加强体育锻炼——校工会成功组织教工乒乓球比赛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为进一步丰富教工的业余生活,营造教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浓厚氛围,校工会于12月初组织了教工乒乓球比赛。参赛老师纷纷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用不失专业水准的动作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 经半天激烈对抗,叶德汉、王立华、黄建锚、潘承泽老师分获男子组前四名,女子组曹丽辉、陈莹、张小雷老师分居前三。赛后,工会主席吴向群老师说:“老师的工作是很忙的,老师的锻炼要比学生少,但老师的健康和学生同样重要。锻炼,老师要与学生并进。我们旨在通过活动制造舆论导向,希望老师们能在工作之余腾出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只有保证了健康,才能真正保证工作绩效!”
&&& 由以上7位老师组成的代表队于12月15日参加了市教工乒乓球比赛。
赴申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学习伟大光荣革命历史
&&& 本报讯& 2007年11月底,温州四中与温州外国语学校50多位党员在党总支的统一组织下,赴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深入学习党的伟大而又光荣的革命历史,并充分感受祖国飞速发展与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党总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
我们是入团考察对象,我们积极向团组织靠拢
&&& 本报讯& 07年11月份以来,我校第29期团校学员积极主动参加值周站岗、校园美化等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表示他们入团的决心。
深入领会,践行使命——我校第十期业余党校学员学习十七大精神
&&& 本报讯(记者& 小& 蒋) 12月5日下午,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我校第十期中学生业余党校开学典礼在绿楼三楼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96名新学员参加了开学典礼。
&&& 典礼由团委蒋莉青老师主持。蒋老师首先向业余党校的新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希望所有学员能把接受党校教育作为人生的新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在广大同学中起到表率和模范作用。
&&& 高一(1)班夏蓓同学(学生会副主席)代表全体新学员上台表态: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谨谆教诲,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争取早日入党!
&&& 简短的开学典礼结束后,校党总支书记、业余党校校长郑炯奇老师为学员们作了第一讲《深入领会,践行使命》。郑书记教导学员们要充分认识十七大的历史地位,联系实际,全面领会,并与学员们深入探讨,如何凭借学生身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郑书记还对全体学员提出殷切希望:“你们是学校的优秀分子,你们要在学习、工作各个方面起模范作用,不断上新台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 12月19日下午,教研处主任、高中党支部书记孙建国老师受邀作第二讲《十七大精神与读书》。他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十七大的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贯彻十七大精神与读书学习的关系。通过学习,学员们深刻领会了十七大给广大青年学生的40字启示:顺应潮流,奉献社会;完善自我,提高素质;走进实践,磨练成长;终身学习,科学发展;成才报国,实现价值。
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十七大精神——退休老校长受邀作第29期团校第二讲
&&& 本报讯(记者& 小& 蒋) 07年12月初,退休已经2年的我校原副校长徐志标老师,欣然接受邀请作第29期团校第二讲,为本期团校学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了专题指导。
&&& 徐老师重点向学员们阐述了中共历次全国代表会议概况、十七大主题、十七大报告亮点和新时期共青团员的使命四个话题,他鼓励学员们要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树立团员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政治,永远跟着党走。
&&& 尽管同学们涉世不深,但徐老师一贯以来的深入浅出与幽默风趣的风格还是让同学们很好地走进了十七大。一位学员在笔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段感言:“我们会结合自身实际,坚定信念,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用实际行动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生者永志不忘——第29期团校学员观看历史纪录片《南京》
&&& 本报讯(记者& 小& 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30万以上中国人惨遭杀害。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耻辱。
&&&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为了寄托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思,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校团委组织第29期团校学员于当天中午在绿楼三楼多媒体教室观看历史纪录片《南京》。整整一个半小时的观看过程,同学们静得出奇,不少同学还流下了悲愤的泪水。电影结束了,每个人心中的沉重感却久久难以散去。
&&& 一位学员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日本侵略军的暴行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现在,我们要做我们能做的就是牢记历史,把沉重感化为使命感,好好读书,成长成才,为建设富强的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交流& 增进友谊——我校学生会干部参加市直中学学生会首届趣味运动会
&&& 本报讯(记者& 莱& 茵)& 为进一步加强各校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12月8日下午,温州二十一中成功举办了市直中学学生会首届趣味运动会,共8支市直学校学生会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校12位学生干部在学生会主席王鼎文同学的带领下,在各个项目中与兄弟学校的“同行”们一起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 比赛结束后,与会的各校学生干部就平时的团学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相互学习,共享宝贵经验。
在剧中挑战自我&& 在戏里体验人生——第22届艺术节课本剧比赛顺利举行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莱& 茵)&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排练准备,12月22日下午13?30,初高中共14个节目参加了由校政教处、团委主办的第22届艺术节课本剧比赛。这是经过统筹安排提前到本学期开展的部分艺术节项目的其中一项。
&&& 表演者们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语言、精美的服装道具,将剧本中的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的演出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百多位观众。整个比赛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其中,高二(1)班《红与黑》(改编)以沉稳的表演风格、深厚的文学底蕴、细腻的人物刻画夺得高中组第一名,并作为学校唯一推荐表演作品,在赛后经过两天的强化排练和紧张录制,选送参加省“雏鹰杯”中小学生戏剧展演市级选拔赛。高二(6)班的演员们别出心裁,用地道的温州话表演了四大南戏之一《杀狗记》的选段,让在场师生眼前一亮。同样出彩的还有初二(5)班的《考试》和《巴黎圣母院》选段,一班两剧并列初中组冠军榜。
&&& 在剧中挑战自我,在戏里体验人生,历届课本剧比赛不仅是对学生表演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也是对学生思想深度的一次挖掘和跨越。
&&& 本次比赛邀请余少予、林甲景和朱巍巍老师担任评委。他们在赛后评论说,课本剧比赛的基本趋势是一年赛过一年。他们认为,这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成果的显现,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将有极大的帮助。
市直学校第三届团学工作交流会文艺演出节目选拔赛成功开展
&&& 本报讯(记者& 小& 蒋) 本月底,我校将承办市直学校第三届团学工作交流会,文艺演出作为基本形式是整个团学交流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展示我校学生优秀的文艺才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校团委于07年12月11日下午特别举行了节目选拔赛。
&&& 比赛共有舞蹈、歌曲、器乐、小品、相声、朗诵、音乐剧等各种形式20余个节目。初二(5)班李珏等11人表演的音乐剧《考试》准备精心,主题鲜明,幽默风趣,赢得了全场最高分。初一(3)班的相声《楼上楼下》和《我是110》,表演大胆,肢体语言运用到位,喜剧效果良好,受到观众青睐;李力行同学还身兼两角,把两个相声都演得深入人心,成为全场一大亮点。
&&& 本次比赛特邀章彩萍、潘淑晓和林甲景老师担任评委,他们一致认为,本次比赛,学生的表演才能特别突出,初一初二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坚信,下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将有一次质的飞跃。
想唱就唱,亮出你的嗓——第22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圆满结束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莱& 茵)& 作为艺术节提前项目,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的受关注度却“一如既往”,07年12月18下午的六楼多功能厅可谓“水泄不通”,里面坐满,外面站满,同学们对于这项最为大众的艺术节赛事倾注了他们几乎全部的激情。
&&& 当天下午,低温带来的寒冷一扫而空,从台上到台下,历时两个半小时的决赛,热烈的气氛始终包围着赛场。参赛的27名选手倾情演绎,柔情、劲爆、校园等各类歌曲轮番上场,你方唱罢我开嗓,观众享受了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
&&& 舞台上,许多选手纷纷使出自己的“绝招”,高音低音、颤音假音等技巧运用自如。部分选手还非常注意现场互动,将自己的表现欲、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我愿意》《囚鸟》等歌坛流行名曲再一次深深地扎进观众的心海,泛起的是歌声中藏着的许多人的不同的记忆。一位观众在窗外这样说:“就站着看、听都比在KTV里娱乐强哇……”
&&& 从12月12日到17日,27名同学凭借自己的实力,从150多位预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激烈角逐中,高一(1)班徐情业、高二(2)班杨媛媛、初三(2)班黄易3位同学技压“列强”,分别拿下高中组和初中组的桂冠。荣获″校园十佳歌手″称号的还有高三(3)班张妙、高二(6)班温群亮、高三(2)班周文洁、高三(1)班陈冰、初二(5)班李珏、初三(5)班胡焱焱、初三(6)班俞志豪。
&&& 占据十佳半壁江山的初高三选手,他们对于“谢幕表演”的倾力与执着,给观众留下了一份暖暖的感动。正如他们赛后的感言:我们不仅仅是来比艺的,要比的还有一种叫“精神”的东西。或许,我们就是要给自己的毕业生生活增添动力……
&&& 章彩萍、潘淑晓和金丹丹老师担任比赛评委。
青年教师成长的五件法宝&& 陈建钦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作为一个中年教师的成长经历和多年的思考,提出教师迅速成长的五个关键因素,即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较高的外语阅读水平。这五个要求具体易解,可操作性强,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总结。以此与同行们磋商,为青年教师成长指明方向,供教育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青年教师 成长 法宝
&&&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和个人价值多元化的要求,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作为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师竞争也越加激烈,青年教师强烈要求自己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本文通过笔者作为一个中年教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多年的思考,提出教师迅速成长的五个关键因素,希望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些参考。也以此提出教师成长的观点与同行们磋商,供教育决策部门参考。
&&& 许多学校提出了教师培养的诸如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成熟、九年优秀的“一、三、六、九工程”等等,青年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增加关注程度,这确实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教育理论功底、教学经验积累、多媒体运用技术和外语能力是教师迅速成长的五件法宝。
&&& 青年教师有了这五件法宝,可以少走更多的弯路,也避免了顾头不顾尾的尴尬态势。下面就这五个观点的具体操作提供一些实例,便于大家实际操行。
&&& 一、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础。经常发现有些老师“站黑板”,有很多时候是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引起的。这确实不应该,教师把知识传授错了,那是害人害己。
&&& 那么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呢。以一个高中物理教师为例,要具备大学物理的知识,赵凯华的《新概念物理教程》相当不错。另外现在网络课程也很多,比如:东南大学编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http?//www.jswl.cn/course/dxwl/defau-lt.htm),山东大学编的《物理学》(http?//www.wljx.sdu.edu.cn/wlwz/wuli_ziliao_ku/wj-39.htm)等等都很好。另外要有本学科的基本科普知识,这一些在网络上也很多,比如:中国科普博览(网址http?//www.kepu.com.cn/gb/index.html)、网络科普联盟(网址http?//www.kepu629.cn/)等等。再就是至少要订阅几本本学科的杂志,比如:《物理教学》、《物理教师》这些都是国内权威的中学物理教学杂志。还有是了解中学各科的教学内容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跟自己学科有紧密联系的学科,比如高中数学、高中化学等等学科。这些对一个中学物理教师而言,如果不是深入研究,是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掌握起来的。
&&& 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者,而不是教书匠。如何对基本的教育理论很快有所了解,首先记住名人,如皮连生、钟启泉、阎金铎。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你在日常的阅读中,就会时常接触到一些理论,如建构主义、元认知等等。也许这样做不能使自己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但这样也大致地有了一些了解。当然要成为教育大家,这样做肯定不够,但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这不愧为一条捷径。
&&& 其次对一些中学教育名家的研究要及时吸纳,比如,在浙江中学物理教育界来说,蔡铁权是执牛耳者,宁波效实中学的姜水根、原杭州二中的徐承南、义乌中学的吴加澍,是浙江最有名的中学物理教师了,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吴加澍的教育思想,对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很深的影响。吴加澍老师“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仔细想想,对自己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为课堂顺畅奠定基础。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令很多青年教师心向往之。现在课堂教学比赛也非常多,我自己觉得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名师的精辟分析,使自己能学到很多教学设计和课堂运用的奥妙。
&&& 其次是写教学反思,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出现一些偶然的不如意,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及时记录下来,就能避免再犯。
&&& 再就是写教学日记?不仅能够把自己日常的许多做法保留下来,有时候还能够给自己创造许多机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日子里。比如,2005年我有幸作为中学教师代表参加浙江省的高考评卷工作。我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能够参加高考评卷已经是非常荣幸了。我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思考都记了下来,评卷10天,我写了一万多字的日记。回到温州以后,所有参加高考评卷的老师一致推荐我在当年的高考复习会上作讲座?我也因此有作为机会登上了中学教师高规格讲座的讲台。作为一名薄弱中学的教师,这在平常的教研活动讲座中是非常少见的。限于篇幅,我在这里摘录一篇,现在回想起来看看也是蛮有意思的。
2005年6月11日星期六
&&& 今天是高考评卷第一天,早上7?30集中,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乱,有些老师工作证的照片还没有贴好,办理好工作证后急急忙忙就上楼了。物理学科被分配在三楼的四个教室,教室外面挂着标语“认真细致、确保质量,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我数了一下,参加今年高考改卷物理学科的教师共221人,中学老师67人,不到总数的1/3。大家必须佩戴工作证进入改卷现场,每一楼层都有保安把门,大门还有警察守着,可谓戒备森严。每个评卷教师都领到一个透明的文件袋、一支铅笔、一个水杯,并规定今后不准带不透明的包、蓝黑色笔及其他水杯进入评卷现场。工作时间不准会客、不准打电话,评卷结束后必须把评分标准上交(否则罚款100元),今后不准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准外传任何评卷信息。这些评卷纪律说的时候是十分严肃的。
&&& 我改的是24题,改此题的共有80人,是整个评卷组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小组。我们分4个小组,每小组设小组长1人,每个小组又分成5个小小组,24题一共20个小小组。上午半天时间,每个老师只是领到一本试卷,大家要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做一遍试题,用铅笔试改一本试卷,把所有的评分疑问交给组长讨论。
&&& 下午1:30开始工作,开始后还是每人重新领一本试卷,继续做题和试改。我们24题的2位负责人把上午的评分疑问带到大组,经大组讨论同意后,最后确定评分细则。直到下午3:30才开始正式改卷。
&&& 评卷规范比会考改卷要严格得多。一、批阅时只写得分,不能出现“+”,也不打勾;在每一个得分点边上都要写明分值;在正确的式子下面划横线,便于复核;要在3个地方写上总分,然后签名。二、复核人负最后责任。三、改分规范有严格要求:改小分要将原分数用斜线划去,在原分值旁写上新分值,并在旁签名;改题首分要将原分值用斜线划去,在题首分值框的左方或上方写上新分值,在签名框的右方或者下方重新签名;改题末分则在右方或下方写上新分值;改卷首分则要改分人和复核人同时签名在下面。
&&& 我发现中学老师特别认真,评分标准通常最后还都是听高校老师的。改试卷时,照正确的给分,对多余的错误式子不扣分,文字描述和图示不考虑。我遇到两张试卷,第一张是将初始条件分析错了,其他写得都非常好,只有得到3分,另一张初始条件分析正确,不过式子写得比较模糊,计算结果是正确的,结果得到满分。评分时是先看答案,然后看步骤,步骤没有明确的错误就不扣分。
&&& 四、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教师的日常工作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中学教学而言,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iont基本上就够用。比如利用excel统计成绩,非常方便,学起来也很简单。利用word制作资料,其实不必要很先进的软件,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对于开发一些突破教学难点的动画肯定很有帮助,但是作为普通中学教师而言,目前网络上的动画也非常多,懂得插入技术同样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
&&& 五、较高外语能力可以使自己达到比较高的层次。提到外语能力,很多人都很怕,特别是听到今后评职称需要考外语,更是紧张的不得了。于是很多教师对中国如此重视外语怨言颇多。其实,我不是指外语考证。我的外语能力也很弱,但有时却能在我的课堂中享受到外语的魅力,比如高中物理课堂中“位移”displacement,用英语稍加指点,学生近很快明白了位移与路程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少了。加速度acceleration、功work、功率power,速度不是speed而是velocity,于是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物理量的符号,也更加兴趣盎然了。再如超重不是overgravity而是overweight、失重不是gravitylessness而是weightlessness,学生于是明白了超重、失重的时候重力不变,一个很难的知识点一下子就突破了。以上列举的这些,对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是很难的,关键是怎么看待的问题。当然,如果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就好了,可是我追求了好多年,却始终没有达到。
&&& 这篇小文章没有惊天动地、深奥生涩的理论,也没有使人拍案叫绝的案例故事。只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思考并身体力行地以此五要素来要求自己,也在短时间内使自己能够胜任专业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喜欢、同行的认可、领导的放心。于是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这些写出来与年轻的教师们共勉而已。
&&& 参考文献
&& (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物理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物理教学论》查有梁& 广西教育出版社
&&& (3)《物理学习论》梁树森& 广西教育出版社
&&& (4)《物理思维论》田世昆& 广西教育出版社
&&& (5)《智育心理学》皮连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 (6)《现代教育设计论》盛群力& 浙江教育出版社
&&& (7)《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加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8)《教学设计原理》加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9) 《艺术与物理学》(美)伦纳德·史莱茵&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0)《教学的艺术》董远骞&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1)《中国新教育风暴》王宏甲& 北京出版社
&&& (12)浙江教研网学科博客
&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976/index.shtml)
(此文荣获2006年市第二届教师教育论文评二等奖)
点亮那盏自信的灯& 潘略辉
一、主题与背景
&&&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心的丧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加效应:愈是自信,愈会成功,愈成功则愈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21世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格素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树立和培养自信心。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善于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捕捉学生的细微变化,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做人?从生命深处唤醒孩子的自信。
&&& 二、个案描述
&&& 上个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和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心中有说不出的愉悦,但在第四组的角落里有一位矮个子女孩始终低着头,没有一丝笑容,也没有新开学的那种欣喜。于是,我走过去问:“你叫什么名字?不舒服吗?”她轻轻地说了句“我叫小红”就再也不开口了。“挺内向的孩子”我心想。于是在安排座位时我让她坐到第一排,这样也许会觉得跟老师的距离近些,不会对老师感到害怕。可是第二天她竟在教室门口不肯进教室,不管怎样她就是不进教室。随后,我劝她道:“先进教室吧,同学们都等着你呢。”可她还是一句话也不说,仍站着一动不动。当我带着学生做操回来时,却看见她趴在自己的座位上,就这样她度过了漫长的45分钟。在同学们异样的审视和议论中熬过了没有欢乐的一天又一天……
&&& 我通过侧面了解到,原来在她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之后,妈妈又出去打工,把她托付给外婆照顾。而她的外婆除了管她吃三顿饭外其余的都不太管,不管她穿着怎样的衣服,不管她梳着怎样的头发,甚至有时连早饭都没吃,就乱七八糟地来到了学校。她外婆喜欢打麻将,做事缺乏耐心,对她偶尔的错误轻则责怪,重则呵斥。这给她幼小的心灵上了一把锁,让她总感觉自己没有别人乖,没有别人讨人喜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错误的。从那以后,她胆怯了,内向了,快乐与撒娇也不属于尚稚嫩的她了。
&&& 三、策略与思考
&&& 针对以上情况,我决定进一步走近她,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了解她的需要,从生活上关心她,从行为上引导她,从内心上帮助她,从学习上鼓励她,帮她找回自己应有的自信。&&
&&& 1、爱,融化孩子的心结。
&&& 爱,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我们都是沐浴在母爱、父爱、师爱、友爱的阳光下,在爱的呵护中成长、成熟,然而,对于小红来说,缺少的正是这种平常、普通的爱。鉴于这个情况,我几次找她的妈妈深入细致地谈了她在校的行为、态度、情感及与同学的交往情况,严肃地告诫她:“再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毁了!你赚钱不也是为了孩子好吗?目前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你的钱,而是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她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一定积极配合,把现有的工作辞掉,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每天回家陪她,以抚慰她心灵的创伤。就这样,在两个星期后我发现她有了些变化:穿的衣服变得干净了,扎起了漂亮的蝴蝶结,精神也好多了。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说:“你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老师也更喜欢你了。”她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容。
&&& 2、欣赏,打开孩子的心扉。
&&& 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存在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是每个小孩的内心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平时对她另眼相看外,我还有计划地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夸夸自己,夸夸同学》。首先,我让每一位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找找优点。可是,轮到小红说自己的优点时,她只简单地说了一句“我每天能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就默默地坐下了。我趁机引导大家:“孩子们,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只是自己没有发现,你们能帮她找找优点吗?看看谁找得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她上、下课遵守纪律”,“她从不与同学吵架、打闹”,“她做做作业很认真”,“她长得很漂亮”,“她变得越来越爱卫生”......在同学们的一片赞扬声中,她勇敢地抬起了头,眼神中放射出自信的光芒。
&&& 3、激励,点亮孩子的心灯。
&&&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觉得对于受挫能力和意志力很差的小孩来说,应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成功,唤起自信。在一次细致的观察中我发现她画画很棒,于是,决定在班里举行一次以《祖国,我爱你》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大多数孩子画的都是天安门、五星红旗之类的内容,而她画的却是与这个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画的是她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做游戏的内容。当我问她为什么这样画时,她说:“我爱我的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很快乐。”听了她的回答,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尽管她没有按照我的要求画,但她已经开始体验到了家庭的幸福,感受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的爱,这对于小红来说真是太难得了。于是,我特地把她的画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红同学画得真好!你们看,这是大家经常看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小孩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从画面上小孩那幸福的微笑中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家庭的幸福。是啊,我们只有热爱我们的小家,才能去爱我们的大家,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小红那样,去深情地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小红激动地涨红了脸,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
&&& 四、总结
&&& 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领悟了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一句话:“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我们只有本着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责,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航把舵,才能从生命深处唤醒孩子的自信,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此文荣获2006年市德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谷定珍老师受邀到我校作讲座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受我校邀请,2007年12月18日下午,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语文特级教师谷定珍老师为全体教师作题为《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论教师的修养》专题讲座。谷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富有磁性的嗓音,左右逢源的实例,声情并茂的讲述,发人深省的解道等都给听讲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丰收的喜悦。
&&& 本次讲座作为我校2007年“书香校园”读书节的一环,将整个读书节推向了高潮。
读书节?我校老师积极开讲座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书香校园”读书节自开幕以来,我校教师积极主动、悉心准备,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开了近20场讲座。讲座涉及文史政、数理化、音乐、体育、科学、计算机、解题、高考、为人处事等多方面,听众从初一到高三,场场火爆。
&&& 教研处孙建国老师这样评价道:“这些讲座课内与课外齐放,专题与风格多样,充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学校浓厚的读书氛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孰“腹”更有“诗书”?——读书节知识竞赛成功举行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比一比,孰“腹”更有“诗书”?2007年12月初,由政教处、团委共同举办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知识竞赛,经过三天的激烈比拼成功落下帷幕。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段四组24支参赛代表队共72位选手,分四场先后参加了角逐。
&&& 竞赛共分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选手们思维敏捷、积极答题,各参赛队通力合作,观众不时喝彩鼓掌,现场一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景象。初一(6)班、初二(6)班、高一(6)班和高二(1)班发挥出色,分别摘取了所在组的冠军。
&&& 作为我校“″书香校园”读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读书知识竞赛不仅激活了同学们的知识库,加强了同学间的知识交流,也彼此拓展了视野,更有效地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一举多得,为首届读书节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谁的口才更好?——“书香伴我成长”演讲赛为读书节学生篇画上圆满句号
&&& 本报讯(记者& 一& 晓) 开口见思维,话里看涵养。为进一步给学生锻炼口才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政教处、团委于12月5日、7日在绿楼六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初、高中两场“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
&&& 49位选手充分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书籍对于成长的意义,较量思想深度,比拼口才,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经激烈角逐,初二(5)班朱幼励、初一(1)班潘娇静以及高二(2)班杨媛媛、高一(6)班陈圆圆分别夺得了初中组和高中组的冠军。
&&& 林甲景、蒋莉青、朱巍巍、金丹丹、黄良超5位老师受邀担任比赛评委。
“春风化雨”的教育——读《夏承焘纪念文集》有感&& 余少予
&&& 《夏承焘先生纪念集》是夏承焘先生逝世后,家人集结海内外学者的纪念文章而成,由于夏先生是一代词宗,交游甚广而又桃李满天下,文集在编纂时又经过了精心的筛选,所以这本书虽只有300来页但分量很足。我最初从家里的书架上抽出吴思雷先生赠送的这本旧书,是为了和大部头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对照着看。出于职业的习惯,我对文集中学生回忆老师的文章自然得很感兴趣。
&&& &回忆是一种过滤,但有时正因为时间的沉淀、思考的过滤而使记忆中的形象更真切。学生笔下的夏先生“讲课时总是笑容可掬,使满室散布温煦的阳光。讲解任何文字篇章,都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融成一片。”“记得夏师讲授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解;《鹧鸪天》?壮岁旌旗?一解,除细致分析词体结构而外,至情绪高昂处,放下书本,引吭嘌唱,瞬息间似有匝地风雷激荡于庭户几席间,座中同学无不深受感染。”“深受感染”“春风化雨”是夏先生学生常有的感慨。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力、情不逮” 的无奈、“阴阳界”的尴尬,凡此种种,原因很多,从老师方面来说,表面上看是上课技术的欠缺实则是学力阅历不够。我校前辈陈熙华老师曾说,文章中的妙处亲身经历过体会得更真切,讲起来更动人。我深以为然。和阅历同样重要的是学养。我们看《天风阁学词日记》中记载,那时夏先生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员,每周授课16个钟点,每天阅读一本书,每两天摘记一位词人的年谱。日记中每每出现“读书至口干舌燥”的句子。偶尔也有叫苦,但从未间断。中年时在课堂上的轻松从容,当是得益早年、平时治学的苦功。&
&&&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夏先生是身体力行地将道德、文章,读书、生活融成一片。让人感到读书就是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是最有趣味的。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学问家更是学生最好的朋友。这样的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化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生活本身的熏染。我读《文集》印象最深的就是夏先生举手投足流露出的修养以及其给予学生的印象。我们语文界的泰斗王尚文老师说:“我常去向夏先生求教,每次他都耐心讲解,同时还要额外地谈一些他的治学经验;而且,每次出来先生都要把我送到门口。”琦君在《卅年点滴念师恩》中有更形象更深情的描述,夏先生常常带学生去散步,边走边吟诗,端起茶来是诗,放下茶来又是诗。从眼前景讲到历史讲到做人,又讲到苦学之道,治学经历。“他勉励我们必须趁年轻记忆力强时多读书,多作笔记。”指示读书笔记的原则是“小,少,了”。夏先生还有一个习惯,“恩师读任何中西文学、哲学名著,及古文诗词,每有特别会心之处,必随时手抄数则分示弟子。”他的这些读书心得,渗透着自己读书的热爱和真知灼见,又有对学生谆谆教诲,所以都为学生终生珍藏。谨录一则:
&&& 放翁诗云:生死津头正要顽。此顽字决甚好。一生恐惧软弱心,便为造化小儿所辱弄。正宜书放翁语置座右。比来生活如何,公余读何书,一事一物皆当作学问看。外物俗念,不能动摇我心。此亦练顽之一道。
&&&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道业的传授和精神的熏染完美结合,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大的韧性和魅力。我们身处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分来,天下攘攘皆为分去”的时代,连菜场的老太太都可以用考试分数的高下来评定一个老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新课改试图矫枉时弊,提倡教师读书学生体验。其实教师读书是应有之义。无源之水,如何去浇灌学生活泼善感的心泉?
&&& 四中草创之初夏先生曾在此任教。还曾为第一届毕业的同学写序。继他之后,王季思、戴幼和先生都曾在我校任教。校友们回忆,老师虽然是知名的大学者,白天教书,晚上看书,从不间断。住宿的同学夜起看见老师的灯光是亮着的,早起又见老师的灯光是亮着的,还在看书!当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
校园的月桂树依然飘香,九山湖畔先哲的步履已经远去。重温《文集》衷心希望书香弥漫的校园不是幻影,也不是口号,而是师生常态的生活,自然、自由、诗意的存在。
高三(2)班& 董浩翔作品
悲哉的思想
&&& 去年寒假的几天翻报纸时偶然看到一则消息,标题已经记不大清,内容大致上是说什么温州小作家杯作文比赛初赛成绩揭晓,请一等奖同学参加现场加试之类的事情。我当时感觉很无所谓,因为之前在我眼里,只有新概念还算有些分量,其余的作文比赛都仿佛课余时可有可无的点缀,只作与愉悦心情的作料。所以,看过之后,无甚在意。
&&& 又过了几天,开学了,我的语文老师找到我说:“董浩翔,你知道前几天举行的小作家杯作文比赛吗?”我边疑惑边点头说知道,但不知道老师与我作这番“智力问答”用意何在。
&&& 他接着说:“我把你上次写的那篇《天籁》拿去比赛,得了二等奖。”
&&& 我听得一愣,不知说什么好。
&&& 老师继续说:“他们的字数要求是4000字以内,你那篇6000多字,我帮你删了2000多投过去,但听说最后还是因为字数超标只拿了二等奖。”
&&& 我继续身处云雾之中,不知如何言语,只能用简单的“哦”来回答。
&&& 最后,他可能见我略显失落,安慰性地说道:“其实也还可以,他们有1500多篇来稿,高中组一等奖只有四人,你是二等奖的第一名,还是很不错的。”
&&& 于是,我除了由衷感谢老师外,别无他言。
&&& 讲完回到座位,我的心情渐渐复杂。按理来说,我在寒假肆意玩乐之后又凭空多了一个奖项理应感到无比激动或是高兴,即使在此之前我未必在意它。这就好比虽然一个人眼里只看得起单佰头,但有人送他一张拾圆时他并无拒收的理由,并且同时抱有一种意外得财的窃喜。
&&& 可转念一想,《天籁》是我相当得意的一部作品。原文近7000字,删去2000余字后已是元气大伤,估计老师自己也删不下手了,可最后与一等奖失之交臂的理由还是字数超标。遥想当年著此文时,在追求深远意义的同时更是力求字字锱铢、句句幽默,以求达到一个令人百读不厌、千看不腻的境界。如今看来,真是英雄气短。且一等奖的倒数第一名与二等奖的第一名相差颇大,这就像古时妻妾之夫人与如夫人一般,质量或许相差无几,可名誉肯定天壤之别。清朝有对联曰“看如夫人洗足;赐同进士出身”,而我则是“落如夫人之位;因四千字出头”,更可谓是“出师已捷身却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几番内心辩论和旁征博引之后我愈觉不甘,像是自己得了什么不公正待遇,受了何等委屈一般,却早忘了无意得奖的幸运。
&&&&在思想斗争到难解难分时,突然来了外援,想起以前看过颜元叔的一篇《哀哉肉体》,大意是说人们对自己的肉体会百依百顺万般迁就保养,却不舍得多花些时间精力金钱去充实内在涵养,从而发出对肉体的哀叹。现在想来,其实思想亦然。他并不因着无意的恩惠而感谢,反倒因为这恩惠来得太小觉得配不上自己而深感遗憾以致埋怨,我们的“知足常乐”只在无关自身痛痒之时作教导他人的训词罢了,一旦触及己身,便都当局者迷了。无怪乎我们要学西方人过感恩节了,是该用感恩的心去洗洗悲哉的思想了。
罗贯中深夜访吾
&&&& 因为手头拘谨,所以想到写点东西混口饭吃。但灵感这东西实在烦人,紧要关头总是隐身不见的,足有大腕的风范。胡乱涂几个字后实在不行,便扔了笔躺在床上休息。
&&& 突然觉得有凉风吹来,我起先是关了门窗的,莫非撞鬼?我硬撑起虚弱的勇气起身去看,忽地发现门口站了一人,情急之余“谁”字脱口而出,平日气定神闲的气概全毁于一旦。那人见我惊慌忙举手示意,又边踱步进来边念念有辞道:“莫慌,莫慌。”他未经允许擅闯民宅,言行举止又异于常人吓得我更慌了。待他走近,借着灯光我才能从他的五官上分辨出这是个男人,但他又穿着怪异身穿短衣,头戴六瓣小帽,也真是难辨人鬼。这时的我已无斥责的勇气,仅剩问话的力气:“你到底是谁啊?”
&&& 他不紧不慢的念道:“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 我惊了一下:“难不成,您是,罗……”
&&& 他做了个下压手势,大概叫我别说出来。
&&& “没想到先生会光临寒舍,实在有失远迎。”
&&& “不,不,没什么,我只是顺道路过,看你在写东西就进来瞧瞧。”
&&& “是啊,我正在为写东西犯愁。您说这写东西的人还真够贱,为了点淡名薄利硬是搜肠刮肚地无中生有些东西。”我抱怨道。
&&& “话也不能这么说啊,要这样的话,那些花钱看你无中生有的人岂不更贱?”说着又拿起我桌上的《三国演义》翻了起来。
&&& 我连忙马屁横溢:“最近正在拜读先生大作,可真乃是……”
&&& 没等我这马屁拍完他就又做了一次下压手势,道:“可以打住了,我知道,下面都是空话套话了。”
&&& 我心虚地辩解道:“我是真心的。”
&&& “哈哈,不用解释啦,这我有经验。当年我遇到曹操时也是这么说的。”
&&& “什么?你遇到过曹操。”我觉得这玩笑开得有点过,即便我是后生也没这样玩的。
&&& “你不信?”他问。
&&& “这……”我夹杂在羞愤之中难以抉择。
&&& “愿意听否?”他问。
&&& 我忙装成文化人,用成语答道:“愿洗耳恭听。”
&&& “好,待我慢慢道来。”他坐下,手习惯性地拂了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这话说起来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啊。那天我正在写《三国演义》写到一半突然就不知怎么动笔了,灵感怎么引诱它就是不出来,和你刚才的状况一样。然后我就扔了笔躺在床上等灵感。这时候,门突然开了,进来一人,身高七尺,细眉长髯,生得英伟不凡,相貌堂堂。我正欲问他是谁,他倒先开口说了:‘你想问我是谁吧?告诉你吧,我就是曹操。’这话着实吓我一跳,我俩相距千余年,他何以会找上我门来,但又出于礼节不好意思问,只能道:‘不知英雄光临寒舍,有失远迎。’他摆手道:‘什么英雄不英雄的,都只是大家互相骗着玩罢了。这么多年了,我也想过了,末年乱世,人人为己,真有几人会顾及苍生?皆乃奸雄而已。’虽然我心里极为认同,但嘴上只能违心地说:‘不,不,前辈真英雄也,真英雄也。但不知今夜到访有何要事?’他说:‘也没什么事,只是顺道路过,听说你正著一小说,名曰《三国演义》,是否?’我说:‘正是正是,但刚才写到穷思竭虑之处,不知如何下笔。’他看了看我放在桌上的手稿,笑了笑说:‘我这里倒有一事,可愿听否?’我当然说愿意。
&&& “于是,他便开始吹了:‘那是赤壁交战时的一夜。早上我为军务劳累,特别是蔡瑁、张允之事,真是气煞我也,中了周瑜小儿的计,白白丧了两名将领不说还毁我颜面。夜晚想静一静休息几时,不料毛玠、于禁二人飞奔来报,说是吴军战舰突然来袭,战鼓连连,喊声连天,气势如虹,像是大军突至。我随他们来到江边寨前。见江上大雾弥漫,且是五更天,夜色较浓,十步之外已不辩事物。但依据喊声、鼓声,可知定是吴军前来。毛、于二人问我是否出军迎敌,我寻思这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不可轻动。便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这时,江边几千弓弩手齐齐放箭,虽顿时觉得箭如雨点,但射入雾中不到片刻便不知去向了。过了一刻钟,吴军战舰不但不后退反而继续向前’。
&&& “‘您不是说看不见江上情景吗,何以知道吴军反而前进?’我听得疑惑不得不问道。曹操微微一笑说:‘他们的喊杀声不轻反而更响,当然说明其不退反进了。’‘对,对说的在理。’我点头道。曹操继续吹:‘我起初以为弩手不足,箭网不够密集,未能威胁到吴军战舰。便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二人各带弓弩手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此时,毛玠、于禁二人大概怕吴军抢入水寨,以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共约万余人,尽向江中放箭。若前面的箭雨像大雨,那这下更若暴雨。暴雨倾盆,箭雨可倾船啊。可怪的是半刻之后吴军喊杀、擂鼓声较之于前又响了几分,吓得一些胆小者以为他们有天兵下凡助阵,连射出去的箭都抖了起来。’
&&& “‘我想,这事可真怪了。按常理箭射得愈密对方便愈难以靠近,也愈不会靠近,可今日却恰恰相反。难不成周瑜和诸葛亮想成肉靶?不对,这其中一定有诈。’
&&& “‘我看江中大雾一时并没退去的意思,且夜色仍浓,便命令诸军将箭头上引火射出,既能增强杀伤力,又能照明,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万余支火箭齐发,像是一场火雨,场面极其壮观。须臾,江中也透出火光之色,大有干柴烈火一触即燃之势。片刻间,江上像燃起连片大火,足连续有五十余丈。火光冲天,隔着雾我都能感到炙热的火感。然后便听到很多呻吟声,落水声,呼救声,哀恸震天。而擂鼓、呐喊声早已不知去向。又过了一会儿,我料时机成熟,便下令出船围截,将这火光团团围住。接着,哀哭、痛嚎之声也渐渐平息。此时,已近日高雾散,我见江上许多船只烧焦的残骸和几百具浮尸仍想不通是怎么回事。这时,毛玠指给我看还有一支仅存的烧得不是很焦的船,说上面似乎有人。我们驱船而至,见一持黑里不秋扇子的人呆坐在船上。我大笑道:这不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吗?今日为何驾一孤舟卧于江面?是否这雾里看江也别有一番风味啊?那诸葛亮人输嘴不输,道:不是甚爽,多谢丞相赐火照明。我说:今日诸葛军师有何贵干,弄得如此狼狈不堪的模样在此?我看那诸葛亮已是羞恼之极,大声喊道:曹操你别得意,你今日只是偶然得势,纯属摸鱼,若真有本事,你我真来一次赤壁决战,看谁更胜一筹。’
&&& “我想,这时以我百万之众捉拿他一人也无多大意思,便放他回去,我说:‘诸葛小儿,看来你也只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我放你一条生路,待到决战之时定让你输得心服口服。’他不再作声,摇船便走了。我见曹操言毕,照例奉承一番便送他走了。”
&& &我惊叹道:“您不是写孔明草船借箭吗?怎么这事情会是这样?”
&&& “你先别急嘛,我还没说完呢。”他摆了摆手又继续说,“曹操走后我深觉听这一面之辞甚为不妥,于是就又查了一遍包括《三国志》等古籍,里面根本没有记载这等事情。我估计,肯定是曹操对周瑜之计心怀妒恨,又不满赤壁惨败,想借我之手篡改历史。所以,我偏偏不遂他愿,也托他的口述让我想出了‘草船借箭’这一经典。”
&&& 我若有所悟说:“原来如此。但您就不怕被后人看出破绽吗?在这本书里许多夜战中双方都有使用火箭,唯独‘草船借箭’中魏军未用,且当时江中大雾,更有用火箭的理由啊!”
&&& “哈哈,写作者不必太多虑小节,无巧不成书嘛,若其中要一一探个究竟,我都能写‘罗氏兵法’了。且世人多愚,愚者,天生为智者所戏也。再者,你看这书已至今近七百年,尚无人察觉,无足为患矣。哈哈哈哈。”他笑完后仍摆着笑时仰面的姿态以示智者的英姿。
&&& “那您又为何告之于我?”我不解地问道。
&&& 他转过身,神秘地说:“天机不可泄漏,我去矣。”
&&& 我被冷风吹醒,发现枕边流了一滩口水,凉风习习,我起身一看,大门竟开着,我记起起先是忘了关门窗的。
上一篇:到顶啦
下一篇:到底啦
招生信息咨询:5&&教务处信箱:
版权所有:温州四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道金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