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吉祥物真实名经咒语音频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1)
直贡法王简介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其中之一,噶举派又分为帕竹噶举、跋荣噶举、采巴噶举、噶瑶噶举。这四个教派是由冈波巴大师的四大弟子帕摩竹巴、塔玛旺秋、祥采巴、杜松钦巴各自创立的,也就是说从四大弟子展开了不同的传承,在冈波巴大师传记里有写康巴法师就是帕摩竹巴,是冈波巴的最大弟子,冈波巴的晚年,康巴法师没有离开他的身边,冈波巴圆寂之后在一段时间里,住持冈波巴的寺庙与冈巴法印一起料理冈波巴的后事。在帕摩竹巴的教言里,有一部《帕什请教书》,是帕摩什巴向冈波巴大师请教大手印止观的内容与报告他在修待过程中所起的证量,这一部是冈波巴大师有关大手印最深奥的教授,由帕摩竹巴所记录的第一手资料,帕摩竹巴是冈波巴的大弟子又是轮回灭如来(拘留孙佛)的化身,他所创造的帕竹噶举遍及整个雪域高原,在他多如天上星星一般的弟子里面,有五百个弟子带有宝伞,说明了他们都是人间的大菩萨,能宏扬佛法普度。其中有八大弟子又创立自己的教派,出现了所谓的八胜派,就是炽(直)贡噶皋、达隆噶举,竹巴噶举,雅桑噶举,绰普噶翠、休色噶卑、叶巴噶举、玛仓噶举等八派,而其个炽(直)贡噶举的创始人吉天颂恭尊者是帕摩竹巴的继承人,帕摩竹巴圆寂之役,大约三年的时间里住持帕什丹萨替,后来建立直贡替寺,帕竹丹萨替交给了帕摩竹巴的侄子全俄札巴炯涅,吉天颂恭圆寂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金俄札巴炯涅又把帕什丹萨替交给他自己的弟子,自己住持直贡替寺。吉天确恭是龙树菩萨的化身,亦是三时诸佛的总集,吉天颂恭三十五岁的时候成就,他的见地一般大成就者也难以相比,在他的教言里有一句括是让人深思的——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中,了悟空性之后还需要去了悟缘起。通常在缘起观的基础上可以了悟空性,但是吉天颂恭不仅这样认为,而且了悟空性之后进一步还要了悟缘起。本来大手印是其它噶举派共有的,而吉天颂恭把造校的修持内容融合在他的大手印五支道里面。噶举派从冈波巴开始是显密双修,有龙树菩萨传下来的深观派与无著菩萨传下来来的广行派,般芳波罗蜜多的内容与那洛巴成就者的无上耳传派的大手印和那洛六法续部的内容,而吉天颂恭的时候,显密双修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吉天颂恭认为比丘戒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戒,这三个不相矛盾,而又有戒印合一的观点。也就是说显教最基本的内容——戒律与密教的最高境界大手印在修行者来说同样的重要。促吉天颂恭开始到现在直贡噶举历代的法王共有三十七任,本书的作者澈赞法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过去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他是达摩大,在阿率天他是幢,在雪域西藏他是法王松赞千布,在印度他是一位中观自续派的上师旃札古木,在密勒日巴尊者跟前他化现一个猎人,跟随密勒日巴修持密法成就了虹身,在直贡噶举的传承里已转世了七世来利益职生,如果要详细的讲是很难讲完的。因为有的地方就有视世音菩萨的化身来利益他们。现在的澈赞法王生于西藏,后来到了印度,他不仅持有直贡噶举的传承,而又有大宝伏藏、噶举密咒藏、口诀藏等整个藏传佛教的法脉。2000年直贡噶举的蛇年法会在印度直贡噶举的强久林佛学院兴行,由澈赞法王主持,在法令上从金刚总持到现代的历代传承师所实修的诸本尊灌项与历代祖师所着的一切的口传,对噶举派来说这次法会意义重大,澈赞法王确是现在整个噶举派的主要上师之一。竹奔生纪多吉恭撰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讲述梵语 「阿耶 曼殊师利南摩洽察洛」此云诵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敬礼孺童相妙吉祥这部书主要是由印度翻译过来的,所以有一个印度的名字【阿耶】是神圣的意思,【曼殊师利】是文殊的名号,【南摩恰察洛】是顶礼;顶礼圣者文殊。圣→这个字再加以解释的话是超越,是指文殊的本身超出了轮回与涅盘二边,不仅是超出了轮回与涅盘任一边,对这两边也都没有执着,所以称之为圣文殊。所谓文殊师利;是指如如之性遍及在轮回与涅盘的万法之中,此亦远离形相与动念的苦难,曰文殊。若了悟如如之性或大手印,那就是诸法之祥瑞,故曰师利。孺童→指的是文殊菩萨的佛身,就佛身而言,三时没有变化,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没有衰老,没有各种变化,所以称为孺童子。敬礼是金刚手向佛顶礼之后拿来作集结的,但是先顶礼本尊文殊菩萨,为什么顶礼文殊呢,因为集结之前先顶礼本尊可以使经典的集结得到本尊的加持,将来追随这个经典学习教法的弟子也能去除障碍,因此向本尊之前作顶礼。前面说到上根者只要听闻这个名字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因此要先有它的名字,敬礼孺童相妙吉祥,这个吉祥就是光彩灿烂的意思。【复次吉祥持金刚】所谓复次,是因为前面已讲述完了文殊根本续的内容,现在再讲述一次,其十四题通性,这个吉祥持金刚代表光彩灿烂,为什么光辉灿烂呢;指的是光耀自己法身圆满,利益自己形相圆满,利益自己因此证得法身光辉灿烂,利益众生所以报身形相圆满,也是光彩灿烂,以大悲之心出现报身化身两种色身来利益众生,因为自利法身及利他报身,二身圆满,因此称之为吉祥。金刚代表五种,持有五种智慧,因此称之为持金刚,因为具有五种智慧,称之为五股杵,首先是不动不坏,其次在法界中不生不灭,是法界体性智,在法界中,一切没有分别的想法,所以是大圆镜智,在无分别之中,没有该取、该舍、该证得的、该丢弃的,所以是平等性智,虽然是诸法平等,但是各自的特色,各自的性相、定义,却不会混淆,这是妙观察智,在这样的境界中,虽然自利法身利他色身一切圆满,但是远离一切戏论,这是成所作智。【难调伏中胜调伏】在这个娑婆世界中,最难调伏的是大梵天,遍入天等等,在须弥山山顶,诸佛菩萨为金刚手作灌顶,使他佛的威力,连大梵天等等都能调伏,所以他是难调伏中最的调伏者。【勇猛超出三界内】指的是对内摧破烦恼仇敌,对外调伏一切魔天仇敌,因此是勇猛超出三界,印度外道所说:地下之主是玛哈帝瓦,地上之主是遍入天,天上之主是大梵天,金刚手能调伏这三大天,故说勇猛超出三界。【自在金刚密中胜】三部即一切的密乘续部,能够契入了解的密乘之主,密中胜,对续部的誓言,没有丝毫的破损,身语意三门都能顺利圆满。【眼如白莲妙端正,面貌圆满若莲华】坐垫如广大的白莲花,没有染垢,菩提心,眼界非常的广大,坐于广大盛开的白莲花上。【自手执持胜金刚,时时仰上作抛执】手上执殊胜的金刚杵,表示能真实契入空性的了悟。有好几种解释,再三的请佛转动法轮,讲述教法,或是指大悲持续不断的引导众生,对难以调伏者,不断的予以调伏,或者是指自己的智慧之流,恒常不断的持续存在,因此手持金刚杵,不断不断的作抛掷。【复次第现忿等像,亦有无边持金刚】金刚手的四周,有无数的眷属,示现忿怒的形相,眼睛圆圆的有纹路,张开着口有忿怒的形相,等的意思是很多,金刚手跟他的五百眷属,这些眷属跟他的功德无二差别,这样的眷属跟金刚手同时在一起。【勇猛调伏难调者,具威猛相极怖畏】【于金刚尖出胜光,自手向上令抛掷】跟金刚手在一起的五百眷属在做些什么呢?示现威猛怖畏的形相,对于佛陀的事业造成捣乱干扰的这些烦恼,将它们去除调伏掉,如何调伏呢?以手中拿着的金刚杵,杵中的尖端放出光,光中又再现出无量无边大大小小的金刚杵,将一切的烦恼魔敌去除,因此手中的金刚杵不断的作抛掷。【有大慈悲及智慧,方便益生极殊胜】【具足喜乐安稳心,示有忿怒之形相】【于行正觉行中尊】对一切的众生,都有广大的悲心,其次对于一切诸法空性的意义,以锐利的智慧,都能趋入得到了悟,这是最甚深的智慧。方便是指广大的悲心,甚深的智慧,以这两种专精善巧的方式来引导众生,这是最为殊胜的。在利益众生的同时,心里面能够具足喜乐,不断的利益众生,令众生也感到喜乐并作随喜,来学习一切教法,不仅如此,在悲心之中,还能够示现忿怒的形相,来调伏众生。以这样的大悲心,来行佛陀的事业殊胜怙主,佛所利益众生的事业;即息、增、怀、诛四种殊胜的事业,是行四种事业的尊者。【众皆来集身恭谨】是指他的五百多位眷属,虽然这么多的群集一起,但都没有丝毫的放逸,身语意三门是极为清净的,恭敬的随侍金刚手在一起。【向彼如来薄伽梵,究竟正觉礼敬已】安住在一起之后,向如来作礼敬,薄伽梵是出有坏,超出涅盘,轮回这二边,坏是破坏调伏四魔,四魔是天子魔、死魔、五蕴魔、烦恼魔,其次出有坏的【有】是指具足六功德,六种善好的特色,什么特色呢?自在、祥瑞、美名、身庄严、智慧、精进,等六种善好的功德,所以名字叫作【出有坏】,这是佛的名号。注解:正觉——1.真正的觉悟,2.成佛【于前恭敬伸合掌,端坐正念而告白】【遍主与我作饶益,益我慈悲于我故】【如幻网中成究竟,愿我真实获菩提】这个时候金刚手菩萨手拿着金刚杵,合掌向佛作顶礼,身子端坐白莲花之上,来向佛作祈请,【遍主】是说遍及世间一切的情器,主当是指佛,呼唤着世间的导师,今请为我及遍及世间的一切情器,因慈悲想,而于幻网中,开示方便与智慧合而为一的道理,令我与众生于幻网中现证无上佛果。【有诸烦恼乱其心,不解泥中而没溺】烦恼指的是贪瞋痴三毒等,因陷于烦恼之中受到扰乱,而消失了菩提心,例如水中有污泥,我们搅动之后,水就会混浊不清,因此对空性的意义就不能了知,就好像在烂泥中打滚的大象,虽然污泥会使它得到暂时的清凉,而感到喜乐,但最后会因为不能离开污泥而死亡。【为利一切有情类,令获无上之果故】【究竟正觉出有坏,是有情师及导师】为利益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使其离开痛苦,更令其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再三的祈请圆满的佛,祈请什么呢?因为佛是具足智慧者,因此能对众生开示这条道路,而且是唯一能开示此道路者。【亦大记句达真性,了知根心殊胜者】大记句是大誓言,对于空性能完全了悟,又因为契入空性的诸法实相之中,完全没有超出这个之外,所以此大誓言,能够完全的符合诸法的实相,其次,对于所调伏的众生能完全了知他的根器及想法是如何,所以就其能领悟的来开示这样的教法。前面所说能了知一切众生的根器是尽所有智,对于这位尽所有智者来作祈请。【彼出有坏之智身,是大顶旋言词主】薄伽梵因为是具足五种智慧,因为具足智慧之身,所以一切都能显现出来,就像镜子能显现一切的景像,这是大圆镜智的智慧。【大顶旋】是大顶髻,是一切诸法平等无别,这样的了悟是殊胜无比的,超出一切之外的,所以表示平等性智。言词主是诸法的共性与自性,在无二的了悟中开示法的意义是妙观察智。【亦是智身自超出,妙吉祥智勇识者】智身是佛事业,也是佛的智慧所成,故佛事业是成所作智,自超出是指佛的智慧之身是自然显现,本来一切诸法本自不生,自然存在,所以是指法界体性智。妙吉祥是指胜义谛菩提心,勇识是指世俗谛菩提心,是说在胜义的菩提心之中,以大悲来了知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诵彼殊胜真实名,是甚深义广大义】前面所述的已确实了解真实的意义,再来称颂他的名号,当然有广大的意义,请佛对其所具的五智,作详细的开示。【无比大义胜柔软,初善中善及后善】【过去正觉等已说,于未来中当演说】趋入空性之中,因为平等性空故,当然是甚深的,就外形而言,有各种的差异,因此是广大的。就密乘而言,因为是由空性中所变化出来,当然也是广大的。因其无可比故,而且能够止息一切的戏论,【胜柔软】为止息一切寂静的意思。【初善】这些甚深的智慧,在最初的阶段,是善的,这是大手印的境界,【中善】因为是由闻而产生的聪慧,这个阶段也是善的,因为经由思而产生智慧,后面的阶段也是善的,因为会经由修而生出智慧。之所以会生慧,因为是经由闻、思、修而由根本上来彻底断除烦恼,这么甚深的教法是由谁来讲述的呢?过去的一切诸佛在一万六千根本续中都讲过了,未来的佛当然也如是的来作讲述,现在的佛——释迦牟尼佛,在鸡足山所开示这个教法的时候,因加持故十方的许多净土中的佛,也同时的讲述着这个教法,以后也会一再的来讲述这个教法。【现在正觉等已说 亦遍数数皆宣说】【大幻化网本续中 持大金刚持密咒】【如彼无边诸佛敕 妙音宣畅今当说】【世尊究竟正等觉 愿成真实持咒故】【如我决定未出间 当勤坚固而受持】【远离烦恼令无余 于诸谬解舍离故】【即以无别无异心 为诸有情愿宣说】【密自在者持金刚 向如来前说是言】【告白毕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根本续是大幻化网续,是智慧方便双运无别的根本续部,金刚总持是指以金刚歌来讲述教法,当讲述的时候,一切围绕听闻的眷属,都感到非常喜悦,因此恳求现在再来讲述,金刚手我是世间一切正等正觉,即是一切诸佛的密续持有者之故,所以在我证得佛果之前,我一定要牢记在心,坚固稳定的来受持这个教法。我听闻这个教法的时候,立下了誓言,当我以坚固的心来受持教法,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能够利益一切的众生,令一切的众生远离烦恼,一切烦恼染垢的心性,皆由无明开始,所以要将一切无明也都断除,当对众生讲述的时候,顺着他们的心意,而让他们也能了知我所知道的内容,也能证得我所证得的智慧,因此在请求你宣说的时候,我也立下了如此的誓言。一切密续的持有者,而具足大威力的金刚手,手持金刚杵,身语意三门极恭敬的向如来如此的祈求,祈请完毕,恭敬的合掌坐于佛前。【复次释迦出有坏,究竟正觉两足尊】【于自面门殊胜舌,广长横遍令舒演】再三的祈请之后,【释迦、能仁、出有坏】都是指佛,因为修禅而对不善业彻底的断除之后,不必刻意的再去守护,因为自然的就能达到了,这就是能仁,自己的障碍洗除而且智慧具足广大,自他二利皆得圆满。在天人之中,这是最为殊胜的,所以被称为两足尊,这也是佛的名号,这样的佛,自其面门,出殊胜的舌,意为所说出的语言,皆为善的,完全没有不善,对众生非常的有利,而且非常的广大。【显现三种世界内,调伏四魔诸怨敌】【有情皆具三恶趣,为现清净微笑相】由舌尖射出光,这个光首先覆盖鸡足山,之后光再覆盖三界,并能压服天子魔、死魔、五蕴魔、烦恼魔、光中化现出忿怒形像守护神,将在讲述教法时,制造障碍者全部调伏,光并能完全覆盖一切三恶道众生,使其产生喜乐,发展内在的佛性。因为如此,证悟清净的佛性是无老、无退、无生、无灭故,所以佛现出清净微笑相。【于其清净梵音中,遍满三种世界已】【为持金刚大力者,密自在主而答说】【具足有大慈悲者,汝为利益有情故】【具足智身妙吉祥,诵真实名是大益】这样面露微笑之后,佛就要开始来讲述教法,当讲述教法之时,现出清净美妙的梵音,有六十种,听起来非常的悦耳,这样的声音,传遍三界,遍布三界之后,开始为秘密主,手持金刚杵的金刚手来讲述教法。金刚手具有大的慈悲心,为了使众生得到现世及未来的安乐,而作如此的请求,我当然要来作讲述,如此具足智慧身的文殊妙吉祥,如果来称颂他的名号,是有广大的利益的。【能作清净除罪业,于我精勤应谛听】【善哉吉祥持金刚,手持金刚汝善哉】【密主我为此事故,为汝巧妙令宣说】【汝今一心应谛听,唯然薄伽梵善哉】为什么称此名号会有广大的利益呢?因为可以使心中的烦恼罪业彻底斩断,障碍恶业也彻底断除掉,从我跟前谛听此教法,善哉吉祥持金刚,金刚手你做得非常好,因此,我将为你及眷属巧妙地来作宣说,你应当一心专注的来听闻。在祈请之后,佛也要大家专注的来听闻教法,以金刚手为主及其所带领的眷属,即对佛称颂:善哉!善哉!非常好!【复次释迦出有坏,一切密咒大种性】佛即开始讲述文殊菩萨的典籍,当讲述的时候,要先来观察密咒的种性是如何,密咒这个字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梵文的意思为曼达拉,这曼达拉为救度之意,救度什么呢?救度心离开烦恼,总而言之,就是智慧与方便无二无别,平等的将各种烦恼予以驱除。【密咒明咒持种性,于其三种令观察】密咒主要是去除颠倒错乱,明咒即是指得到一切成就,持种性是指能对密咒明咒这种教法来作实修的人,对此种人,平等的来作讲述,针对其烦恼,讲述对治的法门,而得到五智。前面所述的五智是分开,其中密咒明咒种性的弟子,是指具事业种性的弟子,要针对其傲慢心与懒惰来作调伏。【世间及出世间性,显作世间大种性】【殊胜广大手印种,大种大髻应观察】指对如来种性的人来作观察,以去除他的愚痴而作开示,对莲花种性的人,以对治其贪恋之心来作开示,令其生起妙观察智,对世间及出世间这二边,都能了知,称之为妙观察智,对金刚种性者而言,能够了悟世间虽然是显现出来,但却没有自性存在,这是大圆镜智,还有殊胜而广大的大手印种性,知道一切诸法都是无生的本质,没有超出此范围之外,这是大手印的种性。【大种大髻应观察】大髻是顶髻,是说能证得佛的一切功德,一切佛的功德集摄,显现出顶髻的形相,对此等种性的人,是针对其嫉妒心来作开示,此种性的人是在根本定中,获得一切诸佛的功德,因此现出顶髻的形相。【言词之主演偈颂,密咒王者具六种】【将令显出于无二,无生法者自宣说】阿阿 依依 乌乌 日日 唉唉 哦哦 昂阿 替埵啥地 加纳 目地 阿哈 布多 布达喃 札呀阿哇地南 嗡 班杂 爹噶那 都卡侧达 札架 加纳 布达耶 加纳噶呀 哇吉 秀阿 阿阿 巴札 纳牙碟 那麻……这十六个母音,是大梵化网的口诀,言词之主是指佛,就语言而言,能掌握一切的词句,当然是佛,就意而言,能自由自在,所以是密咒王者,具有六种特色的密咒王者,是密咒之主,其次,使能所二执去除消失,能所指的是能执之心及所执之境,将二者的差别予以去除,就其果而言,是一切诸法本自不生,有如此之果者,即是言词之主,皆是指佛。这十二个字都是母音,在无生法之后,要求宣说其果,要使能了知其果之故,就说了十二个母音,十二母音是指十二地,一般而言,十二地没有高低之别,他们的智慧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功德却有所差别,所以分成十二地。心咒:【加内目的】是智慧身,【日阿哈布多】是三世佛,【布达喃】是安住在我心中的佛,简单的说,即为三世诸佛的智慧之身,就是安住在我心中的佛。【嗡班杂嘎那】是指锐利如金刚,能去除痛苦,具足智慧之身,语言自在者,以无生的智慧来利益众生。赞菩提中围十四颂以下赞菩提中围十四颂【如是正觉出有坏,究竟正觉阿中出】【阿者一切字中胜,是大利益微妙字】如此而言,一切圆满的诸佛皆是无生,由诸法本不生的了悟之中而产生的,诸法本不生的意义就是阿字,因为阿字不生,所以阿字是一切字中最殊胜的,具有大利益的字,为什么呢?譬如说阿字是第一个母音,在三十个子音中,由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子音的韵母都是与阿字相结合,才能够来念颂的。这种情形就好像空性是遍及在轮回及涅盘一切法之中,所以阿字与空性是遍及于一切,而且是最殊胜的。【诸境之内出无生,即此远离于言说】【是诸说中殊胜因,令显一切诸言说】阿字由腹中出却不生,因其来源是不需依任何语言而产生的,譬如说我们念颂子音,一定要依于外缘,才能够形成子音,或者依靠舌头,或者依靠脸颊,或者依靠上颚、喉咙等来发声,但是阿字却不需要,当从肚子中涌出气的时候,自然的就会发出这个声音,不需要依靠任何的帮助,因为不依任何外缘,所以是无生的,譬如说小孩子刚出生,口中所发出大叫的声音,就是阿阿的音,所以它是自然不假造作,此即无生的意义。阿字因其自然产生,一切的语言文字再也不能去描述它,虽然如此,它却是一切陈述表达词句的元音,离开了这个元音,一切的言说就不能来进行,言说之中包含名词跟文,名词是简单的句子,文是指一段文章,这些句子及文章都依赖于阿字才能够成立,所以它是最殊胜的原因。譬如说空性的意义,中观的意义,无生的意义,都是因为这个缘故才能够开显,才能成立的,在中观的很多讲述都说到,中观于空而产生,不空就无法产生诸法。因在空性之中,一切诸法因缘和合,才能形成的。假设诸法本不空的话,一切诸法就不可能再出现了,总而言之,空性与悲心二者合一不分,才是最殊胜的意义。【大供养者是大欲,一切有情令欢喜】大供养者指在根本定中,安住于平等性之中,一切无量无边,一切诸法平等无别,没有边际,在这种无边无际之中所作的供养是非常的广阔,就像是广大的欲望一样,因为安住于平等性之中,这样的欲望不是世俗的贪欲,因此有无漏的喜悦产生。能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无所漏失的喜乐,令一切众生欢喜。【大供养者即大瞋,一切烦恼广大怨】在没有分别念头之中,能够压服一切,断除一切,这样子的瞋恨,不是我们在愤怒之中,生起有所漏失的愤怒,这是指能够将执着形相的分别念头,烦恼予以对治去除的方法。【大供养者是大痴,亦愚痴心除愚痴】这个愚痴之心,能够安住在诸法一味,没有分别之中,这个愚痴,就像不知道事情一样,但这样的愚痴不是平凡的愚痴,反而是因断除了平凡的愚痴,而安住在诸法一味,没有差别之中。【大供养者即大忿,即是忿恚之冤雠】【大供养者大贪欲,一切贪欲皆除断】【大欲即是于大乐,大安乐者大喜足】这样的大供养者,其烦恼本自不生,因此就断除了忿怒的道路,就像是忿怒的仇敌,是忿怒的对治,这样子无所漏失的渴求,因此断除了一切贪欲之心。对于渴求安置众生到达解脱,因此向他讲述教法,之后,自己的心里也产生喜乐,众生因为得到了悟,心里也同样产生喜乐。【大境色与广大身,大色并及大形像】【大明及与大广大,大中围者是广大】【持于广大智慧器,钩烦恼钩大中胜】【普闻妙闻皆广大,显中即是广大显】因所显现的身体是在智慧之中所涌现,所以是广大的,就内在而言其智慧明晰没有混浊,在清明的智慧之中所显现的身体,当然是广大的色,其次,大形相是指五蕴广大具足威仪,因为是智慧所形成的身体,所以五蕴广大,具有光彩威严的形相,【大广大】是指福德资粮广大无边。【中围】是指坛城的意思,这样子的甚深广大集中在一起,而且遍及于一切,所以称之为广大。内在的智慧锐利无比,就好像刀剑一样,能将烦恼从根本上予以断除,就好像对疯狂的大象,要用铁钩将它钩住一样,这殊胜的智慧就像钩子,将烦恼给彻底断除,所以是一切烦恼钩中最殊胜而具有美名,而且是由内在的智慧所呈现出来的,所以能非常广大的传闻开来,又因为它是内在所显现出来的,所以非常的明晰,这就是【显中即是广大显】【解者执持大幻化,大幻化中成利益】【大幻化内喜中喜,大幻化中施幻术】解者是智慧者,以积聚福德与智慧资粮方法能精通善巧,所以被称之为智慧者。这样子方便与智慧无二无别,合而为一,所以能执持大幻化,在大幻化中出大悲之心,来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同时,对于无二的智慧的意义,能非常的喜悦,所以称之为喜中喜,对于能以大悲心利益众生,感到非常的喜悦,而又对能趋入无二的智慧非常的喜悦。在这样的大幻化中。对广大甚深的意义不能了悟的众生,能使之了悟,就像从无到有,有变无这样的魔术师来施幻术一样。【大施主中最为尊,大持戒中持殊胜】【于大忍辱即坚固,以大精进悉弃舍】【以大禅定住静虑,以大智慧令持身】【具足大力大方便,大愿胜智是大海】就共通的道路而言,六波罗蜜都能圆满,同时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来作布施,在空性中作布施,所以是最殊胜的功德主,没有逾越一切的戒律,所以是一切大持戒中最为殊胜的守护戒律者,心恒常没有感到伤害存在,所以是最坚固的忍辱。【以大精进悉弃舍】念头根本没有丝毫的动摇,因此安住在净戒行之中,所以是最为精进者,恒常不离空性,但也不落入空的这一边,一切诸法不动不变,本质如此,就连空性这个名字也不存在,也没有所谓的趋入空性之中,就能了知无二的智慧,这是拥有最广大的智慧。能够调伏四魔,具有这样大的力量,这就是大威力。方便是指自他二利都能善巧精通,其次能使自他成熟者,发起这样大的愿望,智慧像广大的大海,这个智慧是指不堕常断二边,这样子的智慧广大如海。注解:断见──认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是五恶见之一。常见──认为身心常住永恒不灭。【大慈自性无量边,亦是大悲胜智慧】对一切众生就像母亲对待他的独生子一样,对一切众生都是如此,就是慈想,同时能了知一切,不能了知的对象并不存在,这样子的智慧,对一切的对境,都没有种性的差别,这样遍及一切的悲心,并能了知一切对境,这是智慧中最为殊胜的智慧。【有大智慧具大智,大解即是大方便】解是大博士、大学者、大方便。皆是指方便与智慧无二无别,具有了知一切对境的智慧,同时又能以方便来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子的精进善巧者。【具大神通及大力,大力及与大速疾】【复大神通大名称,大力令他令摧伏】大神通譬如说上半身化成水?下半身化成火,或上半身化成火?下半身化成水,或者由一个变成多个,由多个又变成一个,这样子就是具有大神通,这个神通能使对方生起了解,证得了悟,称之为大威力。用这样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有很大的力量,而且能很快的帮助他,称之为大速疾。这样的神通有很大的名称,因为他的力量胜过声闻、独觉的神通、胜过世间菩萨的神通,他的力量能压服对方,这是指佛的智慧之身,具有这样的能力。【三有大山悉能坏,持大坚固大金刚】【大紧即是大雄勇,于大怖中施怖畏】【尊者大种即殊胜,上师密咒大殊胜】【住在于彼大乘相,大乘相中最殊胜】一切的众生身处在轮回中,再三再三的投生于六道之中,所以称之为三有,这个轮回世间,好像须弥山王一样,不能摧毁,但是用无二智慧的了悟,却能摧毁像须弥山王一样的轮回,这样的智慧是非常的坚固,如同空性的杵是不动不坏的。能将习气彻底的断除掉,是大紧,大雄勇是外在示显忿怒的形相,可是内心却是慈悲的。大怖畏是指世俗的大自在天,遍入天等等,施怖畏是指秘密主现出怖畏的形相,能令大自在天遍入天等等也感到害怕,这样的怙主,因为身语意三门都至为殊胜,同时他又是上师,能开示智慧与方便无二无别这样的教法,这样的密咒开示者是至为殊胜的。大乘是指方便跟智慧都殊胜无比,大悲的方便跟空性的智慧,大悲的方便是广大,空性的智慧是甚深,深广这二者都至为殊胜,因此不住在轮回跟涅盘这二边,不仅如此,还能够引导众生也都趋入不住在轮回跟涅盘这二边的大乘中,【大乘】是指轮回跟涅盘二者无二无别,并在其中示显六度,因此是大乘相中最为殊胜的,龙树菩萨曾提到,轮回跟涅盘无二无别,自性相同,在其中又能示显六度,所以是最殊胜的。注解:三有──1.本有指现生的身心,2.当有指未来的身心,3.中有指本有当有中间所受的身心。有──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为有。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赞清净法界二十四颂以下赞清净法界二十四颂【广大正觉众明主,具大寂默大寂默】【大密咒中令出现,有大密咒自性理】接下来讲金刚界大坛城十四个颂文,首先讲五种法界的法界体性智中,文殊菩萨的名号是如何来称呼的呢?是大日如来,佛的名字叫作广觉,也就是省觉,意即去除烦恼障碍,并由烦恼障碍中省觉,而智慧广大无边,自己能省觉,同时能示显一切来调伏弟子,利他非常广大,所以称之为广大的大日如来,【具大寂默】指能仁释迦牟尼佛,身语意三门不起丝毫恶业,所以能自然压服,具足功德。【大寂默】指的如理安住其中,丝毫不动摇,【大密咒】指不必依靠其它者,而自然的能证得佛的智慧,能够勾召及压服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称之为密咒。这也是利根者所趋入的道路,这样子成佛的方法,如理趋入密咒乘之中,即是文殊菩萨。能如理的趋入密咒实相之中,所以是密咒乘之主,所以能产生大密咒的自性理。注解:寂默──即是牟尼,意为寂静,为佛的尊号。【欲得十种到彼岸,住于十种彼岸中】【十彼岸到是清净,即是十种彼岸理】这是世间大乘共同的道路,在这样的道路之中,证得十住就是十波罗蜜,所以是安住在十种彼岸之中,安住其中而且不贪恋执着,所以是清净的。对于十种到彼岸的意义,善巧精通,这十彼岸是什么呢?十波罗蜜,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再加上力、方便、愿、智,了知何者当行何者不当行,了知处及非处,了知业力异熟的情形是如何,愿望成熟的情形是如何,众生的种性差别是如何,就是众生界,众生根器的高低是如何,众生解脱的方法是如何,各种禅定【等入】的方式如何,宿命多劫多劫以前是如何,生死自在,这是十种彼岸。注解:处──生起之意。禅定──即静虑,住心一境,止观不二之意。【尊者十地自在者,住在于彼十地中】【具知十种之自性,持于十种清净者】尊者是怙主,一切众生的救度保护者,这是指文殊,十地自在,自己安住在这个道路之中,还能引导一切众生也趋入这些道路之中,而且具有十种了知,这样子的功德,快证得佛地的时候,即具足了知一切的功德,知道一切法,知道随念,知道对方的一切念头想法,知道一切确实的解释,知道及地,知道辩才,如何辩论打败对方,知道一切的道路,知道什么是无所漏失,知道什么是不善业,世俗谛,而且对这种了知,也不贪恋它是一个实体,因此这十种是自性。注解:念──1.思念,2.讽诵。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中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十种义相义中义,自在寂默十力主】前面所讲的十种法,十种了知这样清净的法的持有者,包括轮回中的一切万法,五蕴,五烦恼,都集摄在其中,当它能清净的时候,就能转变成五方佛,五种智慧。因此,经常所提到的,轮回中的五蕴能够清净的话。就能达到它的本质也就是五方佛,色蕴清净是不动佛,受蕴清净宝生佛,想蕴清净阿弥陀佛,行蕴清净不空成就佛,识蕴清净是大日如来,这是五方佛。也就是五种性。其次讲五种烦恼,也是一样,能转化成佛的五智,瞋是大圆镜智,嫉妒是平等性智,贪恋是妙观察智,傲慢是成所作智,无明是法界体性智,在这十种清净以后,就转化成五方佛,五智,因此称之为十种义相义中义。【作诸利益无有遗,具有十种大自在】自在寂默是能仁,是指佛,十力是了知十种处及非处,并且他的大悲心遍及一切,主是说普遍主,普遍的意思是大悲遍及一切,因为大悲遍及一切,所以能够广大的来利益一切的众生,并且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具有十种自在的力量,这十种自在是寿命自在、心识自在、业力自在、神通自在、对境自在、幻化自在、投生自在、愿力自在、渴求自在、法自在。【离彼无垢戏论主,真如自性清净王】【言说真实不讳句,如其所说而依行】如前所说,佛具有这十种力量,十种自在,如果具有这十种情形,是否表示执着形相呢?不是的,因为一切诸法的本质原本就没有分初、中、后,原本即是不生不灭,远离一切戏论的,能在法性中不动不灭,而在法性中没有能跟所的差别,当然远离一切戏论而不执着于它的形相,既然不执着于它的形相,即能趋入能所无二的执有者,如此,那他又如何来利益众生?是以不欺骗众生,将真实的情况讲述出来,因此,所讲的语言是不会改变的。【于无二中说无二,住于真实边际中】就其所说的一切诸法,如梦似幻,因此是离开一切言说之外,因此是无二的见地,按此而行,在无二之中,如实见到,并能压服一切的邪说妄见,不顺的恶念,既然能如此,就能安住在真实的这一边,并远离这二边之中安住。【无我狮子具音声,外道恶兽极怖畏】【游行一切有义中,速疾犹若如来心】离开我及我所这二种执着,并且不起贪恋之心,所讲出来的法音,自然是极清净威猛,因此能够压服各种的邪说邪见,这种无我的法音,就如同狮子的吼声,当狮子发出吼声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要感到害怕,这样无我的法音发出的时候,不但能压服所有的邪说,而且能令所有的众生都非常迅速的得到利益。譬如说佛只要一思维,所有的众生即会得到无边的利益。【胜及最胜胜怨中,于转轮者施大力】如此的佛,身功德又是如何呢?具足大的力量,处于不败称之为胜,能够压服对方的一切念头,最胜是能压服一切的烦恼仇敌,调伏怨敌四魔,就像世间的转轮胜王一样,在转法轮的时候,可以调伏一切来保护他的国家,同样,佛在三界转动法轮,以此来利益众生,也是有压服对方的一切力量。【集中之师集中胜,集王集主集自在】【执持爱护大灵验,大义不受他恩念】集是资粮的意思,资粮之中的胜主,就资粮道而言,声闻、独觉二者的资粮,独觉胜过声闻,菩萨所集的资粮又胜过独觉,这是层层积聚上去的,【大力执持】大力是指能压服能所差异的念头,其次,将一切诸法执着为二的念头也去除掉,并且如理的去走密乘的道路,【不受他恩念】不必再去走其它的道路了。【句王句主能言词,句中自在句无边】【以真实句说真实,于彼四谛宣说者】指的是语功德,对于透过语言能了解它的意义,并且能安住在实义之中,所以称之为句王,句主是能够趋入诸法各自的实相,并且来作言说。句中自在指辩才无碍,能够压服对方,句无边是说在作言词的时候,所讲述的法无量无边,同时所讲说的方式是真实而不虚假,如理宣说的讲述教法。【不还之中复不还,教如缘觉及独觉】【种种决定超出中,彼诸大中独一因】以声闻的教法来驱除不善业,因此就不会再堕入恶道之中,如果证得初地,就不会再堕入轮回之中,如果证得八地,就不会再堕入小乘之中,这是不还的意义。【复不还】如果证得菩提的话,就不会再堕入任何一处,所以是复不还。【教如缘觉】殊胜的引导独觉的行者,所谓独觉是说在行者中一个人单独来往,又叫【麒麟独觉】,其次,引导一切众生以各自解脱的方式又是如何呢?在三界之中,以各个众生要走的道路,引导他们出离三界,而来示显各种的清净或不清净的形相,但不论示显的方式如何,都是以一个因而现出的,什么因呢?即是无二的智慧。注解:地──土地能使一切种子生根发芽,佛性亦如土地,使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比丘罗汉即漏尽,调伏诸根并离欲】【获得安乐无怖畏】比丘是学习善业的意思,因求善而远离各种的烦恼,不再堕入三界之中,因此称之为漏尽,因为漏尽,就不会贪恋色、声、香、味、触的五境,因诸根〈眼、耳、鼻、舌、声〉清净,不会贪恋其对境,称之为调伏根门,因调伏之故,所以不会有所漏失,既无所漏失,当然会得到安乐,因获得安乐之故,而无有恐惧的存在。【成满清凉亦无浊】【明解及与于神足,世间善逝胜明解】【于我不执不执我,住于二种谛理中】以讲述教法来广大的利益众生,因讲述这个教法而得到清凉,因清凉之故而理智清明,没有混浊,对法性胜义的义理能了解并能压服一切热恼,同时将暂时的染垢去除,将热恼压服能够去除,获得清凉,将染垢去除而无浊,因去除烦恼染垢而能趋入法性之中,称之为明解。因明解而安住于净戒行之中,而具神通,如来对一切众生的心念渴求是如何,是法器或非法器,能以这种方式来调伏,或不能以这种方式来调伏,一切都能了知,所以是善逝世间解。就是指的如来胜过世间一切的种性,胜过一切声闻,独觉的种性,了知一切诸法如梦似幻,因此对于外在的对境不执着有实体,对内在的心也不执着有一个实体,对境跟我都不执着有一个实体存在,因此安住在十地之中。当自利利他的时候,安住在二谛之中。注解: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盘,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能到轮回之彼岸,所作已毕住露地】前面所说,能安住于自性,而且能安住于二谛之中,是否就不再到轮回中来了呢?不是,因为能住在于胜地之中,所以才是真正的在轮回之中而能到彼岸,而在轮回中所有该作的事都已作完毕了,就好像在烂泥之中,到了干的地方,同时,纯粹在智慧之中。而呈显大悲所幻化的色身,在智慧的了悟之中,以大悲来显示色身。【于一智中而出现,以智慧器破一切】【法王妙法具显现,于世间中胜明照】这样的圣者所开示的是什么呢,所开示的教法就像锐利的宝剑一样,能砍断一切的烦恼,因此,这样的开示者,于法自在,所以是法王,这样的开示者,心里面是明明白白的,所以能在世间显示一切殊胜的道路,而为法自在者。【以法自在法中王,能演妙道令宣说】这样的开示者,当他以教法来利益众生的时候,讲述八万四千个法门,因为能讲述这么多的法门,因此是法自在者,也就是法王。妙道是指善道,当讲述教法的时候,能使弟子心中的烦恼被压服,而胜过这些烦恼,因此这是一条正确无误的道路,使众生都能得到各种利益,所以宣说的是妙道,因此在自利的法身,利他的色身,这两件事都能成就,而来利益众生。【有义成就满誓愿,舍离一切诸虚妄】【无尽法界实离妄,胜妙法界极无尽】讲述这样的教法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是否会有分别的念头呢?不会,当他在讲法利益众生的时候,是安住在法界之中,而远离一切分别念头的,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佛安住在五智之中,本来就没有一切分别念头,之所以能利益众生,因为在此法界之中,本来就有无穷无尽的功德,所以不需要有分别念头,就能利益众生。【具大福田胜福足,智中广大殊胜智】这样子的广大功德,是积聚了什么样的福德资粮才得到呢,就佛而言,本来就具足了,当然不需要再积聚,但为了使其它的众生趋入之故,所以示现一个积聚资粮的形相,引导众生来积聚资粮,【智慧资粮】这样的智慧胜过声闻跟独觉的智慧,所以是最殊胜的智慧,就是佛智。在佛智之中,能了知法性的一切智,尽所有智,了知句法的如所有智,这二种佛智都具足。注解:佛智──有二:1.无上正智,名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2.一切种智,名萨般若。【具足智者解有无,无二种中而积集】【诸常见中胜禅定,誓修静虑是智王】当福德与智慧这二种资粮都具足的时候,是清净的,就胜义的法身而言,远离各种的念头,远离常边,因此是方便与智慧双运结合在一起的,至于在无念之中所安住的禅定,是至为殊胜的,这智慧也是无二的,因此是智慧之王。【自解各各皆不动,最上胜者持三身】【具足正觉五身性,遍主五种智自性】【首冠庄严五觉性,持五种眼离执着】能够了知一切诸法的总相跟别相,总体是如何?个体是如何?能了知各自的形相,因此理智不会混淆,也不会动摇,同时,因为自体安住在诸法之中,而又能了知个别的形相,心不会涣散,这样的了知是最殊胜的。在持有三身之后,开显的功德,是佛身跟智慧身结合在一起,所以具有佛的五身,具足五智五身之主,遍主是指遍及法界的五种自性,佛的五智的持有者,即是五方佛,能拥有佛冠为庄严,并得到五眼,即是肉眼、天眼、佛眼、智慧眼、法眼,在得到这五种眼之后,也不执着它的实体,所以能生出一切诸佛,证得菩提心,最后得证佛果。【令诸正觉皆增长,正觉尊子胜微妙】【胜智出有出生处,出现法中离三有】【胜微妙】是指以慈跟悲来利益众生,使教法能够延续下去,同时,一切佛子也因此形成,佛子是以大慈趋入菩提心,是为诸佛之子,将来也要证得佛果。当世尊显现出佛子最殊胜的形相,也就是菩萨相来广大的利益众生,用什么方法来利益众生呢?就是在了知正法实相的情况下,出现在轮回之中,虽然出现在轮回之中,但已证得了悟之故,而远离轮回的处所,所以是【出现法中离三有】。【独一坚固金刚性,初生已作有情主】【现空性中自超出,胜智妙智如大火】将轮回中的烦恼断除掉,如何断除呢,用最殊胜的五智,但这五智是一味和合,没有差别的。所以像坚固的金刚杵一样,金刚杵的本质是不动不坏,不变的。这种像金刚杵一样不可分割的智慧,能将烦恼斩断,什么时候断除呢,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已断除了,所以这样大智慧的持有者,初生时即已作众生之主,将轮回中的烦恼予以断除。如此的众生之主,以殊胜的智慧来利益一切众生,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没有各种的分别念头,就好像法界,远离东、西方向,等等一切虚空的道理一样。在如此的情况之下来利益众生,这是法界体性智。【以大光明遍照耀,以智慧明令显现】【是有情灯智慧炬,具大威势显光明】在这样的智慧里面,没有各种分别念头,光明就像猛烈的火焰一样,能将各种的烦恼彻底断除,这是大圆镜智,这样的大光明,能够压服所调伏的弟子,能利益到各个不同的弟子,因此是平等性智,在无所执着的虚空之中,智慧光明的显现,顺着不同根器的弟子而开显,不会混淆,这是妙观察智。能去除众生的无明,像火炬一样,这是成所作智。这样子的大光明,内外都是智慧的光明,而显现出五种不同的颜色,红、白、蓝、黄、绿五色,具足五种光,作为最殊胜的密咒、明咒之主。【是胜咒主明咒王,密咒王者作大益】【具大肉髻希有顶,大虚空主说种种】密咒是方便,明咒是智慧,也就是智慧与方便双运而合一,以这种方式广大的来利益众生,是一切咒中最殊胜的,因此成为大家所顶戴的对象。不仅如此,因其能利益各种不同的众生,就像是虚空能容纳万象一样,能解说各种不同的教法,引导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是诸正觉胜自性,具足有情欢喜眼】一切诸佛本质自性上是和合的,可是却显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相,譬如说,五方佛以不同的形相来作各种利生的行为,以菩提心来示显各种的形相引导众生,使众生喜悦,也产生种种的善行。【能令增长种种相,诸大仙等皆供赞】这样子具足大利益者,令其它利益众生者,也对他来做称赞及供养,他是一切仙中最殊胜的,他是身语意三密的持有者,能持有智慧与方便二者,而且,也不曾违背誓言,所以是令众生称赞与追随的对象。【令持三种之密咒,大记句者持密咒】【尊者守护三宝故,宣说最胜三乘法】【真胜有义之绢索,是大执持金刚索】【金刚铁钩大绢索,怖畏金刚大怖畏】一切之中尊者最主要的是菩提心,以此来执持三宝,守护三宝,而来讲述三乘的教法,即声闻、独觉以及菩萨乘,顺应弟子的根器与心意而来讲述教法,在讲述的同时,能使他因而产生利益,就像对一个堕入悬崖的人,以绳索将他拉起来一样,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并且断除他的烦恼,使他得到胜义,这样子利益他的方法,是以大悲之心来利益众生,金刚是代表智慧,在大悲之中产生智慧来利益众生,像用铁钩将之钩起一样,使众生免于烦恼的束缚,以上所讲的是在法界之中,文殊菩萨的名号。赞大圆镜智二十五颂赞大圆镜智二十五颂【金刚王者六面怖,六眼六臂力具足】【亦具骨相露牙者,曷辣曷辣俱百面】【是狱王主魔中王,有力金刚能作怖】以下是大圆镜智,在大圆镜智中来称颂文殊菩萨的名号,这是文殊菩萨示现忿怒的形相之后,所拥有的名号,金刚怖畏是指所示现的形相能调伏世俗的大自在天神,示现业力之主阎魔王,使寂静形相所不能调伏的众生,用忿怒的形相予以调伏。让他感到害怕。这样子来示现怖畏忿怒的形相,是大圆镜智中最重要的,所以有六面,具足智慧,所以有六眼,具足六分支,所以有六臂,能调伏一切恶劣者,所以露出骨相,露牙表示智慧非常锐利,能压服一切恶劣者。【曷辣!曷辣!】是力量的意思,指凡是见到的或其触摸到的都能将之压服,因具足各种庄严,所以有百面,而有广大的佛身事业,狱主就是魔王之主,具足这种大力,是邪魔之王,而能压服一切邪魔,是具足大力而示显忿怒的形相。【名称金刚金刚心,幻化金刚具大腹】【金刚中生金刚主,是金刚心如虚空】一切诸法像金刚一样不可分割,而遍及三界,这样子就是具足金刚心要,而在轮回涅盘之中示显幻化,具大腹指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样子法身金刚的了悟,是一切金刚中最主要的,金刚心要遍及一切如虚空。【不动独发相严身,所着大象生皮衣】【大紧呵呵皆哮吼,希希声吼能作怖】【若作笑者有响笑,金刚喜笑大哮吼】了知一切诸法无相,无二无念而不动摇,这是一切胜门中最殊胜的,也是唯一的,所以以皮衣为庄严,因为能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发出呵呵的笑声,这个声音,使顽劣者内心也感到害怕。金刚的笑声不但能遍及一切,并能压服一切,驱除一切的障碍,所以是能作怖,这样子示显身功德、语功德之后,心意又是如何呢?【金刚勇识大勇识,金刚王者大安乐】【金刚坚者大乐喜,金刚吽者吽声吼】金刚在法界中是不动,而以大悲利益众生,叫做勇识,这样子在金刚界中,不动不败胜过一切,所以叫做王者。因为这样的安乐是无所漏失的安乐,所以叫做大安乐,金刚的威猛能使怖畏者也感到害怕,使众生得到救护感到喜乐,以吽字所发出的吼声,令一切顽劣者也感到害怕。【器中执持金刚箭,金刚剑断令无余】【众持金刚具金刚,一种金刚能退敌】这样的忿怒形相是作什么事业呢?当然是用来调伏对方,所用的武器中箭代表方便,弓代表智慧,能胜过对方。无相,没有各种的形相,没有一切的分别念头,能去除一切烦恼,并能压服四魔,这种无二的智慧只有一个,因此称之为金刚宝箭。【炽焰金刚施恶眼,金刚头发如焰炽】【金刚降临大降临,具足百眼金刚眼】【身中具有金刚毛,金刚毛者独一身】文殊的忿怒形相阎魔主,他身上的妆饰是如何呢,他身上能放出强烈的火光,而使顽劣者也感到害怕,不能忍受。头发上也放出猛烈智慧的火光,使对方的身语意趋入无念之中,所以叫金刚降临,他的智慧之眼无所分别,所以称之为百眼金刚,身上的金刚毛很多,却是由一而来,所以叫独一身。【指甲增长金刚尖,以金刚心皮坚硬】【执金刚发具吉祥,以金刚鬘而庄严】【呵呵响笑决定吼,具六种字金刚声】【大柔和声大音声,三世界中独一音】【遍虚空界声哮吼,诸有声中皆殊胜】五身五智具足,所以指甲增长,一切诸法无二无别,所以身体坚硬,在广大利益众生的同时,身体能生出光彩,所以用金刚鬘来作庄严,具有一切讲述的功德,这是金刚种性。语功德在利益众生的情况是如何呢,由内心里感到喜悦的来利益众生之故,所以发出哈哈之声,传扬开来表示利益众生,文殊菩萨的短咒之声【嗡娃垓秀利猛】,金刚短咒及文殊之法音,广为传扬到三界,因为宣说无二的意义,所以是独一的声音,而且能将真实的意义讲述出来,使遍及虚空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为是具足真实法教的声音,所以是一切音声中最为殊胜的。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以下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真实无我真实性,即是真际无有字】【宣说空性众中胜,甚深广大声哮吼】【即是法螺具大声,亦法犍椎大音声】【超越无住圆寂性,十方法中即大鼓】这是妙观察智中,文殊菩萨的名号,语言所能讲述实相的意义,因此,这样的文字是殊胜无比的,其次,所说的空性,因为是讲述教法的实相,所以没有比它更为殊胜的讲述,其胜义的声音,如同法螺所发出的声音一样,能超越轮回涅盘二边而安住其中,这是大智慧的法鼓之音,能遍及十方。【无色有色中微妙,具种种相意中生】【具诸相者显吉祥,执持影相使无余】【无能过中大名称,三界之中大自在】在法身自性没有形相之中,依于法身的加持,因此能显示色身及圆满的报身,在智慧之中,能示显各种化身,像独觉、声闻、梵天、自在天王、等等各种的形相,而因福德智慧二资粮圆满之故,能不错乱的显现出来,所以是三界中最自在的。【住于最极圣道中,大兴盛中之法幢】【三世界中一孺童,长老尊者四生主】圣道者安住在无二的智慧之中,因此了知八万四千法蕴,安住在一切教法之顶,大兴盛是指八万四千法蕴,法幢是指顶,无二的法教是圣道,顺着弟子的心性,而示显一切来利益众生,在三界中示显唯一妙孺童相来利益众生,不仅如此,期望是上座的形相者,就化成上座,期望是老者的形相,就化成老者,希望是众生主,就化成一切众生中威权者的形相,这些各种各类的形相,都是顺着众生的根器,所渴求的形相而来化现的。注解: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三十二相具庄严,三界所爱于中妙】【是世间解为胜师,是世胜师无怖畏】【救世间尊意无私,救中救者而无上】【尽空边际悉受用,解一切中智慧海】如此的佛,手足有轮,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做为他的庄严,这是三界中最珍爱的,而且能救度一切众生,因为了知一切,不知道的并不存在,所以能善为开导压服一切众生,而且是无畏的。当救度众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保护者,就做他的保护者,这样顺着众生的心意来趋入,是救度之中最为殊胜的。因为他是以无二的智慧法身,这样无二的智慧了知一切法,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受用是遍及一切虚空,像大海一样,广大无边。【解散一切无明壳,亦能破坏三有网】【能灭无余诸烦恼,到彼轮回大海岸】【胜智灌顶具头冠,真实究竟令庄严】【灭除三种诸苦恼,灭三毒得三解脱】能破除一切无明,破除三界之中一切的业力与烦恼,灭掉一切的烦恼三毒,从轮回中到彼岸。在到达彼岸之后,因为已证得无二的了悟,所以能直接将五种烦恼转化成五种智慧,而不必依赖像宝瓶、秘密、智慧等等的灌顶,只要依赖金刚智慧的一个灌顶,就能以本然理智展现出来,以五智做为庄严,好像头上的佛冠一样。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恼是遍及在轮回中的,能令这三种烦恼得到止息,灭除贪、瞋、痴这三毒,以此来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声闻、独觉、菩萨这三种果位,进而得到解脱。注解:三苦──苦苦是身心受苦所生的苦,坏苦是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不得安定的苦。
查看: 1174|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