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生申请条件现代小有名气的研究家

先说一下:本来这个贴子应该发到八卦里,但是我喜欢杂谈,就发这里了。  好了,闲话少说,直接上菜。    序    中国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牛逼人物之间的关系史。  
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就在牛逼人物的关系网中互相纠结、编织。如果把中国社会关系比做是一张大网,那么这些牛逼的人物,就是网上的一个个“结”,然后再由这个“结”延伸出去,结成另一个“结”,如果把这张网做成是一个剖面图,那它就象是一个切开的“蜂巢”。所以,尽管这个网上最东面的“结”可能和最西面的“结”不搭界,但是,只要牵动最东面的“结”,那么,最西面的“结”就一定也会同时绷紧,所以,这就叫做“网”。  这些牛逼人物可以来自一泡精子,也可以来自精子姻亲的家族,也可以来自恩师或者同窗、挚友……不管怎样,只要你能和牛逼的人物攀上关系,那么,你就一定能成为牛逼的人物,而且想不牛逼都不行。当然,你本身首先要具备牛逼人物的素质,否则,你就是有幸进了牛逼人物的圈子,也早晚会被扫地出门。  咱们丑话先说。  首先,这里之所以使用“牛逼”这个词,只是为了阅读的过瘾,要是翻译成英文,那就是“awesome”(很厉害?很有能耐?很有力度?不知道翻译得准确不准确)。当然如果哪位牛逼者感到不爽了,感谢我八辈祖宗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跨省,谢谢。  第二,本书绝不与政治观点有任何牵连,不对人物做什么评价,也不讲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只是研究他们作为一个“结”和另外一个“结”之间的联系,不管他们是大儒还是土匪、国军还是红军,在这里一律平等,只讲关系,不分级别,不分派别,不分先后。  第三,本书的牛逼指的不是有权有钱,而是牛逼的“雷人”。比如,你如果娶了苍井空做老婆,那么你就是牛逼的人物了。再比如你是副省长,这不叫牛逼,如果你12岁就北大毕业,这就是牛逼了。再比如你爷爷是清朝的秀才,这不牛逼,如果他的儿子当了爪洼国的总统,那他就牛逼了。或者他的女儿嫁给了非洲国王,这也牛逼。如果这个非洲国王还是另一个国王的外祖父,那就更牛逼了。又比如,你只是有10个亿的币子,这样的牛逼和本书没关系,但是你如果用这10个亿的币子买了导弹,然后又送给了本拉登,那你就是本书中特别牛逼的人物了。  第四,本书中所说的“中国现代”,并不是有些教科书中所断代的“现代”,而是在1890年之后,仍然在世的人物的“现代”。否则,咱们的关系网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呵呵。历史学家们,可千万不要说我没文化,拍我大板砖哦。  第五,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重视人际关系著称的文明古国。所有的牛逼人物,几乎无一不依靠人际关系立世。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更是可以引导社会变化的社会性问题。请记住: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给社会创造利益的,只有由许多个牛逼人物所组成的团体,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作为牛逼人物成功的基本起点。  当代非常牛逼的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这样说过:“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是攀关系、讲交情。”是的,不管中国社会进展到什么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不会中止。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必定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美好的回忆;所以,建立好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然要接触到的,不管你是不是牛逼人物,你都要碰到。所以,如果你想成为牛逼人物,你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结”的作用,知道它在你成为牛逼人物的旅途中,必然要起到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看完本书,千万不要说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其中的“结”。记住:只要你努力想成为“结”,就有可能做到。本人的小舅子媳妇的姥姥的二婶,就是牛逼人物李莲英的三表姐,只是后来这些人,都没有再做过什么牛逼的事儿,而且年代也比较久远了,所以这里就不表他们了。  
重要提示:本书绝对不具备任何学术价值,仅供娱乐,就等于你看了一期的《快乐女生》,笑不笑由你,当然,信不信也由你。  好了,下面咱们就开始讲述中国现代社会中,那些牛逼人物之间的关系网……            第一章: 月季夫人首开篇
英男靓女齐登场    中国的现代精英多如牛毛,而且一个比一个精英,从谁开始讲起都不太合适,所以,木办法,咱们就找一个现在看起来大家都不太知道的精英人物开始。当然,这里说她不太精英,并不是说她真的就不精英,只是不精英的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如此精英的人物而已。
  要知道,从这个大家都不太知道的精英人物开始做纲,中国现代多如牛毛的精英人物,就结成了一张网。于是,在这张网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5000年不灭的民族,是如何生生不息的。  在100多年前,江苏太仓一个蒋姓的书香门第里,诞生了一个小女孩,这本是一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尽管这个小女孩的曾伯祖父曾经做过四品知州。但是到了她父亲主持家业的年代,她的家道已经开始中落,只能靠她老爸当小学教师,挣些碎银子回家买米度日了。  不过,这女孩的老爸还真得有才,绝对不是当今的那些混饭老师能比拟的。他给这个女孩起了一个颇有文采的名字,叫蒋恩钿。  这恩钿妹妹是不是美女不好评价,虽然后来她成了清华大学当年号称的“四大校花”之一。但是,恩钿妹妹的文采飞扬却是肯定的。虽然她从小没看过新闻联播,也没读过什么日报,但却从祖母那儿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有幸的是,在她母亲去世后,他老爸又找了一个更优秀的夫人,而且这个夫人对恩钿妹妹也更是恩爱有加。  恩钿妹妹在太仓读完小学、初中后,准备女承父业,也去为五斗米折腰。可她的继母却感到很有才气的继女,读完初中就工作非常可惜,于是就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和当时女孩一般不读书的旧习惯,在蒋家家道开始中落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私房钱和让娘家人出钱,供恩钿妹妹到当时苏州很有名气的振华女中去读高中,于是,这里就开始出现了更精英的人物,我们的网也就开始向下联结了。  在振华女中,恩钿妹妹与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杨绛女士成为了校友,而且还受到了校长王季玉的器重。1929年,清华大学首次到南方招考女生,恩钿妹妹就被西洋文学系录取,并在家中实在无力供她就读的情况下,由王季玉给她筹资借贷。  看看,到这里,这根纲上的网已经开始有网眼了吧?呵呵,中国的精英关系网就是这么织出来的。  现在,你也许还不知道王季玉这路神仙到底有多精英吧?好,这就告诉你——  王季玉是明代名臣、文学家、被人称为震泽先生的王鏊之后。这震泽先生更是精英得不可一世。他16岁时写的文章,就被当时的国子监诸生传诵。曾做过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但是这位不管有多精英,说到底还是古人的事,咱们这里就不讲他的精英故事了。  还说王季玉。要说这精英之人,她就没有不精英的地方。你看,她不光是祖宗精英,老妈也同样精英。王季玉的老妈叫王谢长达,就是本姓谢,后来嫁给了老王家。这个王谢长达的老公叫王芾卿,是当时朝廷里的内阁侍读学士,到底多大官,小的没文化,弄不清楚,就知道他去世的有些早。后来,王谢长达就和陈星昭、蒋振懦这几个同样精英的朋友,创办了女子学校,就是恩钿妹妹上的这个振华女校。  那个时代女人办个学校,就已经是惊天动地的事儿了,但是,这王谢长达却还有更惊天动地的事儿。辛亥革命武昌一声枪响,她便在沪、苏等地组织起了女子北伐队,并自任苏属队长,亲率女学生百余人积极参加筹募工作。这精英吧?  好了,说完她精英的老妈,再回头接着说她自己。  王季玉是美国麻省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和伊利诺大学留学生,归国后,她就帮着老妈办女子学校。她的关系网更大啊,所以经过她的多方奔走,聘请来了好多的社会名流为校董。  你知道这些社会名流有多精英吗?说出来那绝对都是大名鼎鼎的如雷贯耳。这些人物有蔡元培、费璞庵、胡敦复、李根源、张一麐、俞庆棠、竺可桢、王佩诤、贝时璋。  这里有一个最逗的精英事,这个女子学校里竟然招来了男学生,而且这个男学生后来更是精英的了不得,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算是人物级别的。他叫费孝通,是校董费璞庵的儿子。  关于王季玉和费孝通这些人物的精英关系网,咱们后面还要说,这里接着往下“结”咱们的关系网。  在王季玉之后的振华女中,又有了一位精英的女人当了校长。这个女人也是原来振华女中毕业的,和恩钿妹妹是同学、好朋友。这个女人后来又去了英国留学,姓杨,名季康。不过她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叫杨绛。  杨绛绝对精英,她是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留学生。获得过西班牙国王授予的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她的老爸叫杨荫杭,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和孙中山、黄兴都往来密切,在留日学生中成立过励志会,和杨廷栋、雷奋创办过《译书汇编》月刊。是江苏省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民国时曾出任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高等审判厅长、京师高等检察厅长等职。  杨荫杭回国后,因为宣传革命,清政府准备将他缉捕入狱。于是他不得不再度出国,又去美国学习法律了。  写到这里,咱们可以长叹一声,TMD,那时出国怎么那么他娘的容易啊?出入境管理局都他娘的管干什么的啊?国安局的也是废物吗?  不过长叹归长叹,毕竟那时美国的条件和现在也比不了,他去那里也就是避一下难而已,咱就不羡慕了,接着说他的精英事儿。  杨荫杭后来当大官、大律师的事儿,和本书关系不大,这里就不赘述了。  杨绛的姑姑叫杨荫榆,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大名人,精英得很。  杨荫榆是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她后来那些现在也说不明白的乱七八糟的什么事儿,咱们这里不考证这些,还是说关系网的事儿。  杨绛的姐姐叫杨闰康,是曾经做过国民党上海市副市长的何德奎的夫人。  杨绛的妹妹叫杨必,是美女加才女。曾给傅雷的儿子傅聪当过英文老师,是翻译家,也被称为是复旦大学的“玉女教授”。她曾和林同济有过“关系”,只是后来阴错阳差的没成。她的关系网,后面在说林同济的关系网时,咱们还得提,这里就不多说了。  杨绛的老公叫钱钟书,是中国文化史上很精英的人物。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学研究家,民国第一才子。曾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代表作《围城》你要是没看过,那你还是看看,据说这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小说。  钱钟书的关系网当然不能比夫人的差多少。  他的养父叫钱基博,是他老爸的孪生弟弟。钱基博绝对了得,他是古文学家、教育大师,一大堆名牌大学的教授。别看这老先生没带过“五道杠”,但是他9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和《古文翼》这些古董书。10岁看《史记》写策论。13岁读《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还先后与家人将2部巨著圈点了7遍,又精研了《读史方舆纪要》。16岁撰写了《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结果这篇文章没写明白,让更精英的于右任给挑出了毛病。不过,塞翁失马,负责发表这篇文章的精英人物梁启超在公开表示道歉后,就带着钱基博登门感谢大精英者于右任的匡正,结果他就又和名人交上了朋友。  钱钟书和他养父差不多精英。他15岁开始系统阅读《古文辞类》、《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型选本,19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虽然报考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是就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给录取了。  写到这里,咱们还可以长叹一声,TMD,那时读清华大学怎么那么他娘的容易啊?今天你就是国文、英文成绩再突出,英文考101分,也TMD白搭啊?总分没进分数线,靠!可那个不知道谁家的傻小子,门门考了60分,可人家总分进了录取线啊,楞是TMD进去了?这上哪讲理去啊。  不过,长叹归长叹,毕竟那时的清华大学和现在的清华大学水平差了N倍,他也就是一个不全面发展的偏科生而已,估计别说高数,就连奥数都不会。得,咱就不羡慕他这个了,接着说他的精英事儿。  钱钟书在清华大学念了4年,建立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又因出众的才华,受到了当时的大精英者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是特殊的学生。     罗家伦和叶公超这些大精英者的关系网和精英事儿,一会再说。这里先说下吴宓,因为他和杨家有密切的关系网,他和钱钟书、杨绛有着“通家之好”。  吴宓是著名的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哈佛大学留学生,与陈寅恪、汤用彤被并称为“哈佛三杰”。  吴宓的先夫人叫陈心一,是他同学陈烈勋的妹妹,也是一位小才女。不过后来,因为又一个女士的出现,他们分手了。  吴宓在和陈心一分手后,就同陈心一的好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好朋友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有了“关系”。不过后来他们也没成功。再后来,毛彦文这位大才女,没能成为朱君毅和吴宓的夫人,却成了绝对精英的熊希龄的夫人。  吴宓的女儿叫吴学昭,曾任过《中国儿童》主编、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她的老公叫蒋南翔,是杰出的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他39岁就当清华大学校长,曾任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高校党委第一书记、教育部副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等职。  你看看这里面的关系网,复杂不?精英不?  好,咱们再接着说钱钟书。  钱钟书应该说是确实精英,别看数学仅得15分,还是有真学问的,也许他只是高考时临场没发挥好吧。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28 岁回国后,就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写到这里咱们再长叹一声,TMD,民国时代真是腐败,28岁就能当清华大学教授,一定是给常凯申送礼了),29岁他又去国立蓝田师范学院,当上了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钱钟书的精英事儿有很多,这里就说一小事。他的好朋友、大画家黄永玉,有一次要写一个有关“凤凰涅盘”的文字根据,但一点材料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北京城的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还是没有!于是他忽然想起了老钱,就连忙挂了个电话,结果老钱就在电话里说:这是郭沫若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是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根据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没错,按照老钱的指点,黄永玉马上就找到了“根据”,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你说这是不是真的精英?不服是不行的!  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叫钱瑗,也是非常精英的人物。  钱瑗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当然这不算精英,她开创了英语的“文体学”,当然,这也不算精英,她精英的是:在她离世后,竟然有人为她成立了“钱瑗教育基金”,这才是真正的精英。  钱瑗的前老公叫王德一,他去世得很早,原因是乱七八糟那个年代里发生的事儿,咱们这里不说政治,只说他本来也应该是很精英的人物,只是没赶上好的时候。你看他那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和朋友黎虎,后来就成了很精英的历史学家。  黎虎是黎昔非的儿子。黎昔非是干什么的?当然是精英人物了。他是胡适的学生,而且是做了本科和研究生时的两次学生。后来是著名的学者、也是《独立评论》社的经理人。  钱瑗的后老公叫杨伟成,也是绝对精英的人物。  杨伟成的老爸叫杨宽麟,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生,曾任过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是中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师,曾经设计过王府井百货大楼、和平宾馆等著名建筑,负责过首都十大国庆工程中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及北京军事博物馆等工程。  杨伟成也是搞建筑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曾任过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是中国知名的建筑设备专家。他发明的多分区中央空调和多分区新风机组,填补了空调系统中的空白。  再说杨绛。她不仅是蒋恩钿中学的同学,而且还是大学的同学和同寝蜜友。  前面咱们说了,清华大学当年有四大校花,其中就有蒋恩钿,但是却没有杨绛。至于这是谁评的、怎么评的,咱们也不知道,当然这也和本关系网没关系,所以这里就不研究这个问题了。  这四大校花的第一名叫欧阳采薇,也是和蒋恩钿、杨绛同寝的蜜友。她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和哥伦比亚教育学院留学生,后来曾任过新华社的编辑和翻译。她当时在清华大学实在是太精英了,据说吴宓,叶公超这些大精英教授,都和她有过密切交往,但是咱们就不考证交往的程度了,呵呵。  欧阳采薇后来的老公,当然也是精英人物,叫吴之椿。  吴之椿是美国入依利诺依大学、哈佛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研究院、法国巴黎大学的留学生。曾任过宋庆龄的秘书、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处长、清华大学教务长。和罗家伦是同学和好朋友。  吴之椿还有一个前女友,也是欧阳采薇和蒋恩钿的同学,和蒋恩钿还是好朋友。她叫袁震,关于她的事儿,后面再说。  再说第三朵校花,她叫黎宪初,是黎锦熙的女儿。关于她和她老爸黎锦熙的关系网与精英事儿,因为和本书的众多精英人物,都有纵横联系,所以咱们这里先挖一个“陷阱”,后面再填。应该还有一位校花,但是后来没有了她的踪迹,木办法,所以咱们也就忽略一下她的关系网吧。  再接着说蒋恩钿。她不仅和这些精英的女同学有关系,而且还和精英的男同学也有关系。其中和她关系很好的男同学叫万家宝。关于万家宝的关系网和精英故事,咱们也在后面说。  再后来,蒋恩钿就和老公去了美国,大陆安稳后,他们回到北京。在这里他们和一位旅欧华侨吴赉熙成为了朋友。这个吴先生也是位精英人物,17岁入读剑桥大学,到34岁取得了7个学位,最高为医学博士。但是他的最大成就并不是医学,而是“花学”。  吴先生热爱月季花,倾平生精力,引进了国外200多个月季新品种。他又热情好客,所以每当他家的月季花开放,他就主动邀请客人来赏花,并亲自端上茶水,一年最多要举行9次赏花酒会。  后来吴先生病重临终前,提出让蒋恩钿夫妇接替他的月季事业,他们答应了。后来由于蒋恩钿夫妇从北京搬到天津居住,于是他们又把这些月季花运到了天津。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精英人物吴晗,专程到天津看望清华老同学蒋恩钿,又当面邀请蒋恩钿帮助北京为迎接国庆10周年而进行城市美化工作,并明确提出希望能在新建中的人民大会堂周围建一个月季园。  于是,蒋恩钿也没驳这位老同学兼大领导的面子,经实地考察后,就把自己园中的月季花全部捐给了人民大会堂月季园。她也得到了一个“美名”—— 月季夫人。  当然,精英的事到这里还没有讲完,从月季夫人这里引出的中国精英人物关系网,这才刚刚开始。  话说这位“月季夫人”,虽然只是养花,但是人家能养出精英人物的关系网来。就说她在月季花种植方面收过的“徒弟”,你猜猜都会有谁?说出来又是震撼:第一个“徒弟”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吴有训。他在科学院住所大种月季,挖坑、浇水、施肥、剪枝、打药、除草,样样亲自动手,又按科学规律办,所以他养的月季棵壮花大,所以屡屡受到蒋恩钿的表扬。  话说这吴有训是多精英的人物?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生,康普顿大师的研究生。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科学家、教育家。曾任过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等。  吴有训的老爸不精英,但是他的大学老师却鼎鼎大名,他叫胡刚复。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中国最早从事X射线研究的学者。吴有训就是在他的引导下,得以接触到X射线有关基础知识,由此逐渐培养起对X射线研究的浓厚兴趣。  你看,其实在中国一泡精子虽然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有时,你要是能与有精英精子的人成为师生或者朋友或者姻亲,就一样可以精英,这就是关系网的魅力所在。  胡刚复是干什么的?他是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挚友和得力助手。他培养出的精英学生有吴有训、严济慈、钱临照等等,都是在世界上绝对著名的物理学家。  胡刚复的老爸和伯父也是精英人物,老爸胡壹修和伯父胡雨人都是一代师范教育家。他们尽瘁公益,倾家宅、开学田兴学,建天上市图书馆,创办了胡氏公立蒙学堂。  胡壹修的小女儿叫胡芷华,也就是胡刚复的妹妹,她的老公也非常精英,叫姜立夫。  姜立夫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哈佛大学留学生。是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曾任过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他的精英学生有吴大任、陈省身、孙本旺等。  可以说,姜立夫最早的关系网是来自于他的姨父。他的姨父叫黄庆澄,曾创办过中国第一个数学专业杂志《算学报》,是奇人奇才。  姜立夫和胡芷华的儿子叫姜伯驹,也是著名的数学家、拓扑学家。担任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胡刚复的大哥叫胡敦复,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生,是数学教育家,中国数学会早期的组织者,创办过大同大学。曾任过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主任、清华学堂第一任教务长、中国数学会董事会主席。是蔡元培、马相伯的学生。  胡刚复的三哥叫胡明复,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生,也是数学家,中国以攻读数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参与创建过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是张元济的学生,和赵元任、胡适、周仁是同学和好朋友。  吴有训的外国老师也同样是鼎鼎大名,他叫A. H.康普顿,是美国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有一种物理现象叫康普顿效应,那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有了这样精英的老师,吴有训想不精英都不行。所以,后来清华物理系的主任叶企孙,为了能为清华延聘人才,就力邀在南京的吴有训北上担任清华物理系教授,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甚至将吴有训的薪金级别定在他本人之上。你说还有比这精英的事情吗?你要知道,这叶企孙那更是大大的精英人物。他的关系网也要以后说到。  再说吴有训的精英事儿,他的学生你知道都是谁吗?说出来就是一串民国时代的璀璨明星——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钱三强,光学专家王大珩、龚祖同,固体物理学家陆学善、葛庭燧,力学专家林家翘、钱伟长,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彭桓武,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电子学家陈芳允,海洋物理学家赫崇本等。他指导过的学生有——汪德熙、胡宁、吴仲华、黄家驷、杨振宁、洪朝生、何炳棣、李政道等,你说那个不是大明星?  当然,关于吴有训的精英关系网,咱们后面还是有联系的地方。  再说蒋恩钿的第二位“徒弟”,也是了不得的精英人物,她叫罗仪凤,是特精英者康有为的外孙女,康同璧的女儿。康宅当时也种了不少的月季,罗仪凤爱月季如命,但是在后来那个乱七八糟的年代里,这些月季花都被罗仪凤用开水浇死了,然后,她自己也变成了“花魂”。   关于康、罗两家的精英关系网,更是很大一片,这里先不说康家,只说罗家,康家在后章必有联系之处,再详说不迟。  话说这罗家也是精英的殷实人家,罗仪凤的老爸叫罗昌,是梁启超的著名弟子,日本早稻田大学、陆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生,是民国时代的资深外交家、法学家、著名教授。  罗昌36岁就出任民国驻新加坡的总领事,40岁任甘肃省省长的法律顾问和交通部的顾问。44岁担任外交部和政府内阁的顾问,你说算不算精英人物?  再说罗仪凤的哥哥,他叫罗荣邦,留学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宾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教授。是中国古代海权史的专家,被欧美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的权威。他最精英的是,在少年时就帮助康有为译《诸天讲》一书,所以,不服还是不行的。  再说说罗仪凤。她16岁入燕京大学,通晓英、法等六国文字,当然她最精英的是,曾经与很精英的人物,谈过一场天昏地暗的恋爱,于是,她也就成为了精英的人物。这个精英人物是谁,咱们后面再说。  罗仪凤还有一个闺蜜,更是精英大大的人物。她叫郭婉莹,是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她的老爸叫郭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知名的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后来在上海开办了最著名的永安公司。郭婉莹的老公也是精英人物,叫吴毓骧,吴毓骧老妈的奶奶,是林则徐的女儿。  你看吧,中国这精英人物的关系网,你说还有治吗?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啊。  要说老罗家就是精英众多,和罗仪凤谈过一场天昏地暗的恋爱的精英人物也姓罗,他叫罗隆基。  这个罗隆基更是了不得,由他牵出的精英关系网,绝对是一大长串,这里先说他自己。  罗隆基是有神童之称的精英人物,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他17岁时,就以江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五四运动”时,他作为清华大学辛酉级学生领袖,冲杀在示威队伍的最前列,25岁赴美留学,先后入威斯康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外国老师是世界级的精英人物,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拉斯基。  要说人家罗隆基精英,那绝对不是瞎说的。  先看看他老爸。  他的老爸叫罗念祖,是清秀才,属于民间教育家,在当时的赣中一带颇有名气。关键是这罗老先生教书很有“特点”:他只教“尖子”学生,顽生劣生,庸碌之辈,家长出大价钱他也不收。他在吉安开的学堂,就收四个学生,还包括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这四个学生全都了得,除了罗隆基,还有后来的国民党河南省主席,二级上将刘峙;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罗家衡;最次的一个后来也做了县太爷。  这里先不说当了省主席的刘峙,不管他打仗精英还是不精英,还是先说大法学家罗家衡吧。  罗家衡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但他并不是一脸法相,只对神马法律感兴趣,而是对书法更加热爱,尤其擅长黄山谷的笔墨。于是,当时海内外就有不少人士敬求他的墨迹,络绎不绝。他曾有过这样一件精英的事儿:当时的上海青帮老大黄金荣和杜月笙,也慕名请书,罗家衡却将送上门的纸张弃之户外,并且说:“这是一批流氓,安能玷污我的手笔。”我靠,你说这还不算精英吗?  当然,想和老大叫板,你得有本钱,而罗家衡还真得就有。他留学时就是孙中山的兴中会、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在南昌创立了江西政法大学,自任校长。后来又当过北京政府内务部长。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勉其有功,授给他“嘉禾勋章”和“文虎勋章”各一枚。再后来,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他又被任命为护宪委员会委员,与胡汉民等共同研讨新宪法。再后来又给南京政府做外交特派员。因为他和那时的日本驻屯军司令、驻华特使都是早稻田大学的同学,为了民族大义,他就仆仆风尘于张家口与北平之间,规劝日军放弃侵略野心。  再再后来,他又在孔令侃的相求下,去上海劝阻大精英人物唐绍仪,不要被日本人利用。因为孔令侃知道,他和唐绍仪友谊甚厚。再接着,非常精英的大人物汪精卫,就邀请他去南京就任汪伪司法行政部长,但是他却愤然拒绝了。  再再的后来,他就进入了共产党行列,曾山和胡立教先后找到他,请他出来工作。于是,他就出任了华东政法委员会主席。  你看,就这么精英的人物,现在却没谁知道,这真是历史的悲哀啊。  再来看罗隆基的精英事儿。据说他出生时,他老妈的产床蚊帐后面出现了一条大蛇,吐着信子,蜷个圆盘在床后不走。几个老年人看后忙恭维着说:“蛇者,龙也。此时龙仔出现,乃吉祥之兆也,此生来日必有将相之份。” 在当地的方言中,“龙仔”的读音叫“龙叽”。于是这“龙叽”便成了他的乳名。到了5岁时,他的秀才老爸要给他起一个正式的名字好去上学,于是在冥思苦想之际,突然灵感一动,想起了唐明皇李隆基。这“龙叽”不正是隆基的谐音么,借个贵气,于是“罗龙叽”就变成了“罗隆基”。虽然后来罗隆基并没能贵为皇上,但是作为民盟中央副主席,也算是副皇上了吧?因为罗隆基毕竟不是李隆基。  有关罗隆基和罗仪凤的艳事,不是本书所述内容,所以这里不再叙述。  罗隆基的关系网那是绝对精英的。  他的前夫人叫王右家,也许这个名字今天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在40年代的上海滩上,绝对是上流社会里“皇后“级的人物。据说,她当时美得就像一朵花,见到她的男人,无人不为之倾倒,她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无论想嫁谁,都是那个男人求之不得的事儿。  王右家是北京女大毕业,美国留学生。她的老爸和曹禺的老爸是好朋友,她的小学老师叫程季淑,是精英人物梁实秋的夫人。她和罗隆基离婚后,同样又嫁给了一个精英级的人物——大明星阮玲玉的前相好唐季珊,给他做了第五任太太。  这些精英人物的关系网,咱们在后面再都详细说明。  唐季珊是中国第一家茶叶出口公司——华茶公司创始人唐翘卿的儿子。他在阮玲玉的前相好叫张织云,是中国第一位电影影后。张织云后来又和著名电影导演、摄影师卜万苍相好。卜万苍后来又成了著名歌星、“民歌皇后”奚秀兰的老师。  罗隆基还和一个女士有过“关系”,这也是一个非常精英的人物,关于她的关系网,咱们这里先挖一个“陷阱”,后面再细聊。当然,有关罗隆基的关系网,后面会经常和一些精英人物联系上,所以这里也就不再多说,至于精英女士阮玲玉的关系网,咱们也后面再细说。  接着说蒋恩钿的第三位“徒弟”,这也是比较精英的女士人物,叫苑茵,她的老公叫叶君健,上过语文课的同学们,都能在课本里经常看到这个名字。  叶君健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生,翻译出版过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的《安徒生童话全集》。  苑茵在蒋恩钿的教授下,很快学会了种月季。之后,她又和朱秀珍发起成立了中国月季花协会。有一次她随叶君健出访,在法国拿破仑公园的花园中,接受了一枝当年约瑟芬王后的名种。带回国时,在广州下飞机被海关拦住,这一下可不得了,竟然惊动了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任大书记当时就作指示说:“苑茵是研究月季花的,请放行。”  你看,这精英者的关系网,不是白说的。  在月季夫人的精心教导下,多位学生都出版了《月季花事》、《月季花》等专著,精英女士谢冰心和陈慕华还分别给作了序,更是肯定了月季夫人为月季事业作出的贡献。  其实,精英女士谢冰心和蒋恩钿也有关系,她曾经算是蒋恩钿的老师。几十年来,蒋恩钿和她一直都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关于她的关系网,后面还要联系到,这里就先不讲了。  既然“徒弟”养月季花都如此精英,那师傅就更要所向披靡了。  确实如此。1993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专著,叫《A Heritage of ROSES》(《月季的遗产》),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蒋恩钿女士对中国月季的贡献,并刊登了她在家中月季园的照片。而且太仓市还建立了恩钿月季公园和蒋恩钿纪念馆,一个来自法国的多次获奖的新品月季也被命名为“恩钿女士”,世界月季协会联合会主席梅兰博士,还专程从瑞士到北京植物园月季园出席了命名仪式。  你看,养花都能养到如此精英的地步,你不服气行吗?  咱们现在先休息一下,然后再看接下来的那些能让你看得目不暇接,或者是目瞪口呆的精英人物的精英关系网。    第二章
清华才女与英男
波澜壮阔大表演    上章咱们是从太仓的月季夫人蒋恩钿女士那里起头的,这里咱们还从女士开始,看来女士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绝对是星光璀璨啊。  这个精英的女士是谁呢?她叫袁震,30年代清华园中有名的才女,也是蒋恩钿的好朋友。当然,那时的袁震虽然有才,但是并不精英,当时有才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今天的“超女”和她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  袁震的原名叫袁震之,她的姐姐叫袁溥之,她22岁就担任中共湖北省妇委书记,是武汉地区妇运工作的早期领导人一。袁溥之的老公,也就是袁震的姐夫叫陈郁,曾与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领导过广州起义。曾任过燃料工业部部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你看,她也有很精英的关系网吧?   前面咱们说了,袁震是欧阳采薇后来的老公吴之椿的前女友。在和吴之椿分手后,她又找到的老公也姓吴,也很精英,他叫吴晗。当然,吴晗也是蒋恩钿和她老公的同学和好朋友。  吴晗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那可是绝对的大大有名,而且从他这里能“结”出众多的大精英人物,你等着往下看。  吴晗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这老吴真得很精英,他11岁就读《御批通鉴》,19岁进清华大学史学系,28岁成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这里咱们就不再长叹了,那时这种事太多,实在是叹不过来,后面出现的比他年轻的大学教授有的是,这里就只能骂一句混蛋的GMD得了。)  再后来,他就参加了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等职。    当然,当官不算精英,况且他的官还真不太大,但是,他却写过一篇点燃了神州大革命的“巨著”——《海瑞罢官》,就是因为这篇“巨著”的神马乱七八糟事,最后把中国的第二大精英人物给打倒了。这就应该算是精英了,呵呵。  咱们这里不管这些神马乱七八糟的事儿,就研究他和精英人物之间的亲朋关系网,至于那些政治利益上的“关系”,咱们这里不介入。  吴晗有一个好朋友叫邵循正,也是历史学家,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曾任过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  邵循正当然还有自己的好朋友,当然也必须是精英人物。这个人物叫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翦伯赞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生,唐生智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还进入了武汉国民革命军,接着邓演达又派他前往太原、归绥,对山西督军阎锡山和绥远都统商震进行策反,这时他只有28岁。    他的老爸叫翦奎午,也是教育家。湖南大学毕业,专攻数学专业,同盟会会员,曾任过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第一任校长,桃李满天下。他的得意门生有中国大精英人物滕代远、袁任远、张唯一、粟裕、廖汉生等,最后,精英的郭沫若还给他亲题了碑铭。  翦伯赞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历史主义派的主帅,因其所持的历史观点与中国最伟大的牛人观点相左,以及反对姚文元对吴晗的《海瑞罢官》的批判,乱七八糟那阵子,就被当作了“反动学术权威”,扣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帽子,结果抗不住了,便和夫人一起吃了安眠药……死的时侯,口袋内有两张纸条,一张说实在没有什么可交待的;另外一张上面写了三遍“毛主席万岁”。  翦伯赞和冯玉祥交情很厚,冯玉祥还送给他一个自来水笔,现在就放在他的骨灰盒里。他最精英事儿是当过“特务”,与中共上海工委书记华岗保持联系,参加各种中共地下的秘密活动。这应该是很“精英”的历史学家吧?  这里再插播一段广告,说说“特务”华岗,其实他也和老吴有过交情。  华岗是中共早期的职业革命家、编辑家、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呵呵,看来这也不象“特务”啊?恩,他并不是“特务”,只是职业革命家。  他22岁从事职业革命活动,23岁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25岁任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你看,精英人物上学有上学的精英,不上学有不上学的精英,看来,要想成为精英人物真的和上学不上学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你要有精英的关系网和精英的自身能力。  在他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时,曾赴云南做统战工作,化名林少侯,应聘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参加组织西南文化研究会,就在这里,他和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吴晗等著名人士,联系在了一起,展开了爱国民主运动。  华岗有三个很精英的事儿,一个是他27岁就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这是中国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二个全译本,译文质量比第一个有较大的提高,结尾处第一次准确地译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个伟大的口号。这个是绝对精英吧?他可只是浙江省第八师范的一个肄业生。一个是他当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时,给他当副手的是童第周和陆侃如,一个是著名的科学家,一个是文学史专家,这也算精英吧?他可只是浙江省第八师范的一个肄业生。再一个是,当年华东大学准备与山东大学合并时,周恩来亲自打电话与他交换意见,征得他的同意之后,中央才对他进行任命,这也算精英吧?他可只是一个省级干部。  翦伯赞的第二任老婆叫戴淑婉,老爸是律师。她和翦伯赞的“红娘”绝对是一个精英人物,他叫戴修瓒,是戴淑婉的族伯父,日本中央大学毕业生,著名法学教授,当过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教务长、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河南司法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首席检察官、上海法学院法律系主任、中国公学法律系主任,曾为很精英的“七君子”做过辩护人。  这个戴淑婉不仅牛,而且奇。  当年他俩第一次会面,翦伯赞很想了解一下她的文化程度,可是她面对这位将出洋留学的大学毕业生保有高度的警惕。  翦伯赞问她读过些什么书?她说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这些。  翦伯赞笑了笑说,《三字经》可不简单,虽是启蒙读物,可是书中的知识、道理却都很高深。此书只用了100句话,300个字,却把中国5000年的历史,自远古到现代,讲了一遍。这真是一部最最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而且是用韵文写成,可以朗诵,便于记忆,真是一部好书。  戴淑婉稍一沉默,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百家姓》可不全是杂字,也讲历史,也有姓氏以外的知识。  翦伯赞连连摇头说,《百家姓》讲的历史,并不可信。如宋朝王明清写的《玉照新志》说,《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而下后妃。这都是推论之词,不能成为信史。  戴淑婉稍有着急,便面颊泛红,一字一顿地辩驳说,我说的《百家姓》讲历史,不是你所说的‘四言杂字’,也不是《三字经》的王朝兴亡史;而是讲史事,讲人物,具体生动,引人人胜。接着,她又  一板一眼地说到,我所说的《百家姓》,每一句既是姓氏,又是历史。你请仔细听:  孔师阙党,孟席齐梁。(孔子、孟子事)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孔孟桑梓之邦受其荫惠)温公纪古,左史公羊。(司马光、左丘明、公羊高事)刘巫井宿,项毕乌江。(刘邦、项羽事)郭汲童马,武牧狄羊。(郭汲、苏武事)卓许司马,施贲范郎。(卓文君、司马相如、西施、范蠡事)燕向王谢,鱼勾严姜。(王谢二家、严子陵、姜太公事)  翦伯赞是边听边点头,连声称赞:“好极啦!好极啦!”  我靠,这那是只读过《三字经》的水平啊?放在今天,这水平要是考不上公务员,那一定是被人家有“背景”的给顶了。  在看看翦伯赞后代的关系网。  他的次子叫翦天聪,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他的长子叫翦天民,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桥梁专业毕业,又在莫斯科大学建筑系深造,是北京、天津古城改造设计的决策人之一,有“桥梁之父”之称。  说到北京、天津古城改造设计,就又要说一个精英人物,他叫梁思成,是罗仪凤的老爸罗昌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  就因为北京市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问题,他还和吴晗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  梁思成有多精英?他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关于他老爸梁启超,那是绝对绝对地精英。  梁启超17岁中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康有为的大弟子,重要助手。  梁启超的变法事儿,和咱们关系网没关系,咱们就不说了。这里就说他的亲朋网。  梁启超的先夫人,也就是梁思成的老妈叫李蕙仙,是当过清学政、刑部侍郎的李端棻的堂妹、任过清顺天府尹的李朝仪的女儿。  梁思成的姐姐叫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也是梁启超的日语翻译。她的老公叫周希哲,是外交家,任过民国驻菲律宾使馆总领事。  梁思成的弟弟叫梁思永,哈佛大学研究院留学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他的夫人叫李福曼,是他大妈李蕙仙的侄女。  梁思成的妹妹叫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曾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梁思庄的老公叫吴鲁强,是著名的化学史家。他的老爸吴鼎新,曾任过广西省教育厅厅长和广东省国民大学校长。  再说梁思成。  梁思成14岁就进入清华学校学习,23岁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7岁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同年回国任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后来又当过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给联合国大厦当过设计顾问建筑师。这个够精英吧?  他的夫人那绝对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风生水起的人物,因为她叫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著名作家,诗人,一代才女。  林徽因老爸的老爸叫林孝恂,是清朝进士。老爸叫林长民,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擅诗文,工书法,曾任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林长民的堂弟、也就是林徽因的堂叔,叫林觉民。他是绝对精英的人物,一般上过学的同学,都能知道这个伟大人物。  林觉民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也是第一位。他是日本留学生,但是还谙熟英语和德语。和黄兴、方声洞都是朋友。  林徽因20岁进入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23岁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24岁就自己设计了福州东街文艺剧场,25岁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28岁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     林徽因在建筑和文学方面的精英实在是太多了,不过这里不是叙述这些成就的地方,还是说说她的关系网。  和林徽因有关系的精英人物,除了他老公,还有几个。  第一个就是徐志摩,关于这个精英人物,以后还能和很多精英人物联系到,所以这里先不讲。  第二个是金岳霖。  金岳霖是哲学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16岁考入北京清华学堂,19岁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31岁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为了爱恋林徽因,金岳霖是终身未娶,就在林徽因去世后,他还能每年都为林徽因过生日。这种爱情应该是最精英的了吧?  当然,和林徽因有关系的牛人简直是多如牛毛,以后的章节里还要经常和她的关系网有“结”。  前面咱们说了翦伯赞的关系网和精英事儿,其实这个翦伯赞还和一个精英人物有“关系”,而且这个精英人物也和老吴有“关系”。  其实,要说起来,翦伯赞和老吴的“关系”,还真是来自这个精英人物,他叫姚文元。你要想知道翦伯赞和姚文元以及老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那你就去读乱七八糟史,这里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说起这精英人物姚文元,他是有名的“四人帮”成员之一,不用说官职,就说能进这个“帮”的人,你说他应该能多精英?而且,他的老爸也曾经精英过。他的老爸叫姚蓬子,北京大学毕业生,曾经与精英人物老舍合编过《抗战文艺》和《文坛小报》,在重庆创立创办过作家书屋,出版过郭沫若、茅盾、老舍、冯雪峰、胡风等人的著作。是精英人物鲁迅的“小学生”。  “四人帮”的事,咱们这里就不多说了,麻烦。还是接着前面的牛人继续“结”关系网。  其实说到老吴,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也非常精英的人物,而且后来这个精英的人物还“杯具”得连玻璃茬子都没了。  这个精英的人物叫储安平。你要想知道储安平和老吴之间的“关系”,还得去读乱七八糟史,呵呵。  储安平是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生,学者、民国时期的著名评论家,曾任过《观察》杂志的社长和主编,后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华书店经理、光明日报社总编。  储安平的关系网,应该说是来自他的伯父。他的伯父叫储南强,是绝对精英的人物,早年曾就学于江阴南菁书院,与精英人物黄炎培、沙彦楷是好同学。他后来不愿意在官场玩了,就开始收藏文物。他有一把紫砂供春树瘿壶,壶盖为黄玉麟所配制,黄玉麟是谁?他是清末的制壶名家。你看,精英人物就连玩个壶,都是同样的精英。现在这把供春树瘿壶已经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之一,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如此精英的伯父抚养下,储安平也一样精英了。而且他的后代和夫人也同样精英。  储安平的第一任夫人叫端木新民,是苏州名女,上海光华大学的校花。他的第二任夫人叫易吟光,也是名人。后来她又和更精英的名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宋希濂结婚了。  对了,前面讲的都是些儒生,现在这里正好出现了一个武将,那就先讲讲这个精英武将的精英事儿。  宋希濂的曾祖父叫宋蟾桂,曾经随精英人物左宗棠镇守过西北边关,在甘肃省当知府。宋希濂的出道,是因为有了熊亨翰的关系网,是熊亨翰把宋希濂介绍到陆军讲武学校的,那一年,宋希濂只有16岁。  熊亨翰是什么精英人物?他是被孙中山称为“革命模范”、让黄兴、蔡锷、宋教仁都得尊称为老师的夏思痛的爱徒。你看出中国关系网的密码了吧?但是,你还不知道这夏思痛的老师是谁吧?说出来更是精英,他叫王闿运,是肃顺的家庭教师,曾国藩的幕府。  这夏思痛最精英的事儿,就是要密谋刺杀慈禧太后和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这还不够精英吗?  宋希濂的先夫人叫冷兰琴,她是南京金陵女大多才多艺、相貌出众的一校之花。著名的钢琴家,曾任中央大学和金陵女子学院的教授。和周黛西是朋友。  周黛西是国民党陆军总部医院中校护士长,国民党将军李仲辛的夫人。她的妹妹叫周黛莲,是戴笠的部下,和后来的军统女少将姜毅英,一同破解过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情报。  周黛西的老公李仲辛,是国民党第66师中将师长,黄埔军校毕业生。和李树正是好朋友。  李树正曾任过台湾“陆军总部”中将副参谋长,是著名的国民党将领。也是陈诚的亲信,张学良的好朋友。  李树正的夫人叫叶芳娜,她是叶霞翟的朋友。叶霞翟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留学生,曾任过台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中国文化大学家政研究所所长。她的老公叫胡宗南。  咱们这里也不说那些“八卦”的事儿,只讲精英人物之间的关系网。  胡宗南绝对精英,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在国军中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高级将领。  胡宗南的关系网要来自廖仲恺,当年他到广东投考黄埔军校时,因为身高不够,体格检查时被淘汰,后来是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才被录取,然后就一路高升了。  胡宗南和戴笠是好朋友,也是互相“借劲”的同盟。  插播完这一小段,接着还说宋希濂。他还有一个精英的好朋友,不过他这个朋友曾经当过他的“对手”,但是后来他们又和好了。这个朋友叫陈赓。他的事儿也是以后再说,这里提到他,只是想说宋希濂这些牛人的关系网,该是怎样的密集。  宋希濂29岁就晋任陆军中将。他在战场上的精英事儿实在太多,和他有关系的将军也不少,这里就说一件“精英”的事儿:宋希濂曾经奉命杀掉过一个中国最精英的人物——瞿秋白。当然是“奉命”。  其实,宋希濂这个将军,也和文化人有关系。他又一个好朋友就是文化人,叫李敖,当然也是精英者。但是他最精英的地方,不只是文章笔墨,而是他与精英女人的关系网。  李敖第一个真正的女人是王尚勤。这王尚勤也是绝对的精英,她是台湾大学的校花,容貌清秀,气质非凡,美丽与智慧兼具,是1960年代台湾大学最具代表性的美女。  在王尚勤之后,李敖又有了一个女人,她叫刘会云,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生,长得漂亮妩媚,娇小可爱,既是美女又是才女,做过台湾著名出版商肖孟能女婿的秘书。刘会云最精英的事情是,她曾为了李敖办的什么丛书,被当局吊销了执照。她一怒之下,就跑到内政部采取绝食方式,声言“以死抗争”。这精英吧?换了别人,别说去内政部,没等到火车站,就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了。  刘会云之后,李敖的女人就更精英了,她叫胡茵梦,辅仁大学德文系毕业,集美丽气质与才华于一身,是台湾知名电影明星。  要说胡茵梦的关系网,她的老爸和张作霖的爱将、曾做过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辽宁省政府主席的臧式毅亲戚。你看,这也算是精英的大官吧?当然,咱们这里说的关系网,可都和政治无关哈。  插播完宋希濂的“武功”,咱们再接着说储安平的事儿。  储安平的幼子储望华,也是比较精英的人物,是著名音乐家。他的两首钢琴独奏曲《江南情景组曲》和《变奏曲》,被选入中国的《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并且被广泛使用和出版,这也够精英吧?  储安平还有一个难兄难弟,他叫章伯钧,更是非常精英的大人物,因为他是“右派”之首。  章伯钧是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过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党代表、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章伯钧的关系网甚至是太大了。他与谭平山成立过中华革命党,与邓演达创建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恽代英和萧楚女都是好朋友。他德国留学时,和朱德睡上下铺,朱德就成了他的入党介绍人。31岁任北伐军第九军党代表,军长就是朱德。你看,这关系网是多么的所向无敌啊?  章伯钧的第二任夫人叫李哲民,但是去世很早,结果,李哲民的妹妹就成了他的第三任夫人,她叫李健生。  这李健生也是精英女杰,她是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和邓演达是小伙伴。她最精英的事儿就是,在邓演达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她愤然带人前往国民党北京卫戍司令部张贴反蒋标语,这得多精英才行?这年,李健生这个小姑娘才23岁。  当然,章伯钧和邓演达也是好兄弟,他们一起在上海筹建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也就是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他和李健生结婚后,送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邓演达生前常戴的一只金表。  章伯钧和精英人物郭沫若的交情也相当的不错。  1926年,郭沫若在中山大学文学院任院长时,通过老乡、也是章伯钧的同学加好友孙炳文,认识了章伯钧,十分高兴。他马上就聘章伯钧任中山大学文学院哲学教授,月薪280大洋。要说这章伯钧就是有精英事儿,他竟然将薪水中的200块大洋每月都缴了党费,自己只留80块。我靠,今天你再找一个每月都把近四分之三的薪水交了党费的人物出来,我肯定将他写进这精英人物谱里。  要说这章伯钧的同学加好友孙炳文,那也是一个很精英的人物。他是京师大学堂(今天的北京大学,后同)毕业生。就是在上学期间,他做了一个绝对精英的事儿,在试卷上抨击学校当局,结果被开除。但是,精英的人物永远精英,这时正好赶上很精英的人物严复,担任了新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亲自调阅了孙炳文的试卷,认为他们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值得赞扬,结果又恢复学籍。这事在今天看来,也应该是出现不了的精英事吧?  孙炳文曾任过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和朱德是莫逆之交,两人一起到的德国学习。周恩来是他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  孙炳文还有一个更加精英的关系网,这里先放一个“陷阱”,下面再表。  章伯钧的弟弟也很精英,他叫章伯韬,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翻译者、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和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是朋友,他也是侯外庐的入党介绍人。  侯外庐是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曾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生,和李大钊、周恩来、高君宇都是朋友。这些牛人以后也都要和关系网有“结”。  章伯钧的儿子叫章师明,是全国政协商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名誉副主席。大女儿叫章诒学,是激光专家。  他的小女儿绝对是牛人,叫章诒和。  章诒和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然这并不精英,她最精英的是,21岁就敢在日记中骂江青: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在后来就被当时的“有关部门”判处有期徒刑20年,直到1979年才被改为无罪释放。  再回头说老吴的关系网,没办法,这织“关系网”也是要经纬交错,来回反复。  老吴还有一个好朋友,他叫邓拓。  邓拓这名字也应该不陌生,他是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曾任过《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精英事儿,这里不表,因为和本书没有关系,他老爸也不是名人,但是他老婆是名人啊?她老婆叫丁一岚,全中国岁数大一些的,都听到过她的声音,如果你说听到的都是刘啸诗、于虹、路群等等,那告诉你,这也是她,这些都是她的笔名,因为她是中国广播电台的第一播音员。曾任过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组组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部主任、总编辑室主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大典那天,就是她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主持转播的盛况,这应该算精英了吧?  老吴和邓拓还有一个好朋友,他叫廖沫沙。  廖沫沙也是著名作家,杂文家,曾经任过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这里不说他写字的事儿,这些事儿他们几个人肯定精英,象什么“三家村”、“四家店”的。就说他年轻时和精英者林语堂“论战“的事儿,那也是相当的精英。  当年,经过和林语堂的“论战”,小廖就出名了,因为另一个精英人物鲁迅高度飘扬了他。看来,不精英时,如果能和精英人物“论战“一番,也是走向精英的捷径。就象现在,你如果能和韩寒“论战”一番,结果又被铁主席高度飘扬,那么你大概就能精英一番了。  精英者林语堂是干什么的?  林语堂是中国当代的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22岁就在清华大学任教,24岁去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25岁去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28岁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50岁又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52岁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老年以后又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和国际笔会副会长,一生曾三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算是很精英的人物了吧?  林语堂的夫人也是精英女士,她叫廖翠风,是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当初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怕林语堂家里穷,不太同意,廖翠凤却不在乎。她最精英的事儿是,结婚后,她把结婚证书烧掉了,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这应该在今天都是比较精英的事情吧?  林语堂没儿子,但是有三个女儿,而且个个都精英。大女儿叫林如斯是英文翻译,小女儿叫林相如,是大学教授。  他的二女儿叫林太乙,是他最精英的女儿。  当年在中国有一个绝对精英级的人物叫赛珍珠,她和林家关系密切,林语堂的成名作《吾国与吾民》就是她给作的序。当她看过三姊妹的日记后,对幼小的林太乙有很高的评价,她这样说到:“从她的文笔和行事观察,都看得出她刚毅的性格;她聪明、活泼,却从不自觉高人一等。如果有一天,我发现她真实的天才,自她清明的眼神中透射出来,我一点也不会吃惊。”确实让她说对了,后来的林太乙真的精英了。她17岁出版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战潮》,39岁出任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并且23年没人能顶替她。  林语堂不光是写作上精英,在教育子女上更是和别人不一样。他认为“社会是个大课堂,根本不要上大学”,又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如在校外的所见所闻,何况一部字典在手,什么学问都可以自修”。于是,他什么地方都带女儿去。在上海时,他们下馆子叫条子(天啊,这真是精英得不可思议了),在家里欣赏西洋音乐,也带孩子到杭州游西湖;在美国、在欧洲,他们一家人去探火山口,参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看脱衣舞,到瑞士滑雪……等等。当林太乙中学毕业时,林语堂认定太乙是个“文科人才”,便劝说女儿“不要上大学”,要求她“尽快踏入社会”,而且竟然到耶鲁大学去教中文,还能获得200美元的月薪(我靠,美国的事情真让我等晕了又晕,在俺们这里大学毕业了,去教中学都找不到地方,美国真得是太腐败了,早晚得干废,哈哈)。于是,林太乙在纽约陶尔顿中学毕业后,真的就去了耶鲁大学教中文,那年她才18岁。后来,她就成为了耶鲁大学中文教授,而她的学历就是高中,这真真是没地方说理去了。  林太乙的老公也是牛人,做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社长。  这里再插播一个牛人广告,因为以后就不再说她的事情了。这个精英人物就是评价过林太乙的赛珍珠。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直译为珀尔•巴克,她是美国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同时还是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这应该够精英的吧?  赛珍珠17岁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攻读心理学。在中国期间,她与众多中国精英人物交往密切,在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期间,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孙中山遗体防腐处理专家泰勒博士,都曾经住在她的家里。徐志摩、梅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更是她家的座上客。     不过,精英人物鲁迅却对赛珍珠的作品有过微辞,这里就不谈“公案”了。  说了前面这些精英人物的关系网,其实都是在乱七八糟年代里有过交往的人物。这些精英人物在那乱七八糟年代里的表演,实在是太波澜壮阔了,基本上等于让我们看了一场“全明星”的大表演,真是千古一幕,叹为观止。  好了,咱再接着往下看,广告之后节目更精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回复楼主,@珊蔻  先说一下:本来这个贴子应该发到八卦里,但是我喜欢杂谈,就发这里了。  好了,闲话少说,直接上菜...-----------------------------会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商科研究生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