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期刊发笑着活下去 电视剧以后

《他只是想让我陪在他身边》刊发于《美文》下半月2014年第2期总第416期
他只是想让我陪在他身边
&&&&&&&&&&&&&&&&&&&&&文/孟祥宁
给他打电话,聊一些琐碎的事情,一日三餐吃的什么、今天有没有降温、寝室中发生了什么趣事、近期写了哪些稿子等等。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却在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的途中,而变得那么有意义。我知道,他一直在关心我的生活,每天这些重复单调的谈话,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慰藉。
可是在挂电话之前,我突然哭了起来,我哽咽道:“我想回家……”电话那头,他愣了一下,然后那些安慰的话,我便都没有听见,只记得自己捂住嘴尽量压低哭声,眼泪却一直哗哗地往外流,手背湿了一大片。
曾经以为我永远也不会说出这四个字,曾经以为我走到天南海北也不会有一丝挂念,曾经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独立了,曾经以为翅膀硬了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现在才发现,跌得也更重,摔得也更疼。
高三的时候,除了骑车上学,我就是窝在家里写作业,几乎天天都可以见到他,他也天天可以见到我,我的喜怒哀乐、成长变化,全在他的眼中。那时一起围在餐桌前吃饭,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我却总是敷衍他,然后很快很着急地把饭吃完,回到我的卧室关上门,一个人安心复习。那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努力学习,考一个名牌大学,到自己喜欢的城市生活,尽管离家很远,但能够听小桥流水,漫步于樱花飞舞的林荫小路,呼吸着湿润洁净的空气,多么美好。
他不同意,我就和他吵,吵得天翻地覆,我歇斯底里地冲他大吼大叫,将门摔得震天响。我依稀记得,他那通红的双眼,和紧紧握着的拳头,像是要抓住什么似的。
那是记忆里和他吵得最凶的一次,我固执地以为,他这是要夺走我的梦想,他的自私会让我失去了原本美好的未来。
之后他便沉默了。他只说三个字,随便你。
我自然是很高兴的,我觉得我自由了,可以去远方闯荡一番了。我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我带给他的伤害。
这一切幻想,全部在高考成绩下来后,被打碎了。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远远不够我的梦想。于是我只好很不情愿地填报了本省的一本大学,那种所有努力都没有得到回报的感受,真的很痛苦。
而我对于他的安慰和鼓励,全部置之脑后。正如他愿,他一定在心里窃喜,我可以离他如此之近,他不必嫌我走远了就不再回来。
但是我没有注意到,他愈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和我相处的时间,我从卧室出来,他会将沏好的茶水端给我,让我坐下来陪他喝一杯,我却仰头就灌进嘴里,一点儿也没有品出来什么滋味,继续关上门玩电脑。再次出来的时候,他会关心地说,该休息运动一下了,不然对眼睛不好。我也对此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
我将暑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来和同学聚会旅游吃喝玩乐,三分之一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屋里玩电脑,我没有分出一点时间用来和他相处谈心,现在想起来,甚是后悔莫及。
直到和他一起坐上火车离开家,到新的地方生活,看他将笨重的被褥帮我递到上铺,再转身离开的背影,我也没有觉得有一丝难过与不舍。
更多的是兴奋与新鲜感,从来没有住过宿,从来没有和同龄人一起生活,一个全新的小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我常常激动到熄灯之后还和室友叽叽喳喳地聊天聊地,整个寝室一片热闹。
大一的我,就是一直在享受中过来的,第一次上课听不听讲没人管你,第一次不用交作业,银行卡里有源源不断的钱,食堂里有五香俱全的饭菜,在寝室通宵游戏电视剧,在外面K歌逛街聚餐,日子潇洒而又自在。
对于他的电话,我更加不耐烦了,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会直接忽视,任它响个不停,即使接了,也是草草几句话,我开始厌烦千篇一律的谈话内容,长途电话费全部浪费在与他不停的争执中了。
电话变少了,沉默变多了。
室友常问我,你难道不想家吗?我每次都不屑地回答,才不想呢!以示自己是多么的独立自强。正因为离家近,我更没有了想家的欲望,我只是想,趁着节假日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像被困在笼子中的小鸟,好不容易有了放飞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住。
他定是不同意的。从小就不同意我走得太远。他骨子里的思想就是,作为一个女孩子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别老是琢磨着到处瞎跑,跑来跑去最后不还要回到原来的家吗?这样折腾不仅身心俱疲还花冤枉钱,有这功夫不如在家里多看看书呢!
我当然又要和他吵。我从书架上抽出好几本关于旅行的书,指着题目理直气壮地说:书上都写了《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人这一辈子多么短暂啊!《再不远行我们就老了》!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闯荡闯荡,多长长见识,我可不想变成一个只会读书考试的学习机器!我就是想当一个背包客,想走就走!这是我的自由!我不是被你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我也渴望更加宽阔更加高远的蓝天!
他再一次沉默了。这又让我想起了我读高三时的情景。如出一辙。
不过之后我学聪明了,我不再和他争执下去,这样没有用。我学会了撒谎。
我打给他,他接了后很惊喜,激动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很大,震得耳膜不舒服,我将电话移开点距离,随口问了问家里的情况,然后直奔主题——要钱。我骗他说,生活费用完了,还需要再买一些学习用的书。他自然很快就答应了。
我继续编下去:假期就歇这么几天,我想在学校里多读些书,就不回家了。
电话那端的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好吧……那你好好照顾自己,该吃吃该喝喝,注意休息,身体最重要。
我一边高呼老爸万岁,一边暗自窃喜。就这样,和同学疯了似的到处玩,转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不过回到宿舍才发现,我的旅途更像是换了一个地方购物,大包小包有用没用的东西拎得满满的,风景没看多少,自拍照倒是多了几百张。
就这样,混混噩噩的,我的大一接近了尾声。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电话中他的声音开始沙哑,没有了曾经大男子汉的气魄,我仿佛听出了他嗓音里的沧桑。
他说,抽空回家吧。语气近乎乞求。
&&&&我答应了他,买了回家的票。
火车一路颠簸,我到了熟悉的城市,但此刻于我来讲却多了一份陌生。
我比较懒,为了抄近道,就从地下车库进的,但我没有想到,我竟然迷路了。那一刻,我愣在原地。
是有多久没有回过家了?自从大学搬进新家后,回过几次呢?
我在昏暗的车库兜兜转转,竟有一种找不到归属的感觉。
好不容易到了家,按下门铃,门很快就开了,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他说,妈妈去照顾独自一人生活的姥姥了,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
我这才知道,这么多天来,他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在这个空荡荡的大房子里。我无法想象,他一个人睡在双人床上面朝天花板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煎熬;我无法想象,他一个人从冰箱里拿出点能吃的食物然后随便填饱肚子;我无法想象,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里循环重播的节目无聊地在沙发上打起呼噜。
我不敢想象,他在听到我那么不耐烦的语气然后挂掉电话后的失落感。他唯一寄托的希望,他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了这短短的一通电话里,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伤他的心。
我这才知道,整个家原来早已只有他一个人在支撑着,重重的房贷压垮了他的身体,沉沉的学费和生活费又雪上加霜。
看我回到家,他从超市买了许多好吃的,家里也是刚刚打扫过的,很整洁。我问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吃的好不好,他却支支吾吾。看到他比以前瘦了一大圈,还穿着那件洗得掉色的棉T恤,我就知道,他一定没有好好对自己,无论是吃上,还是穿上。
可他却一再地叮嘱我,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我把自己照顾得太好了。他起早贪黑的卖命工作,却没想到助长了我的嚣张。
原来我是那么不懂事,挥霍着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挥霍着他的血汗,逍遥自在又无法无天。
在家的时候,我推掉了一切聚餐和逛街购物,推掉了一切娱乐活动,我只是想在家里多陪陪他,哪怕只是相对而坐却无言沉默,都是一种心安。
可我还要再次启程。拎着行李箱走出家门,无意中抬头望了一眼,竟看到他站在落地窗前,一动不动。
我突然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的那段话:所为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伫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我赶紧扭过头,不去看他。眼泪簌簌地落下了。
悔恨与心痛交织在一起,令我无颜面对。想起曾经犯下的幼稚的错误,真有一种想要狠狠抽自己一耳光的冲动。事实上,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常失眠,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
我恨自己,恨自己的无知,恨自己的不懂事,恨自己的幼稚。我一遍一遍告诉自己,大二了,不能再任性下去了。
我不再奢侈地享受生活,我靠着赚来的稿费,勉勉强强能够不伸手从家里要钱了。我一日三餐坚持去食堂,不再热衷于聚餐,不再热衷于网购,不再热衷于讨论各种牌子和时尚,不再热衷于曾追求的一切奢华。
我沉下心来,爱上了安静读书,安静听音乐,安静写作。我将去咖啡厅聊天的时间用在了去图书馆看书,我将和闺蜜逛街购物的时间用在了窝在宿舍写小说。
室友都说,我像脱胎换骨了,像变了一个人。我每次都是笑而不语。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波澜起伏,我的纠葛,我的自责,我的悔恨,我的泪水,还有我默默的努力……
和他的电话也渐渐多了,一天打一次,什么都聊,我变得像个爱唠叨的老太太一样,把一整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诉他。从他语气中的轻松和愉快,我知道,他一定很满足,就像我还陪在他身边一样。
不过,我却从来没有说过“想你”“想家”一类的词语,我总是会问他“你想不想我”,然后听他温柔的回答,心里也变得那么温暖。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能够独立,却还是哭着说出了“我想回家”这四个字,看到许多离家远的同学越来越想家,我才明白,当初他的良苦用心。
我终于意识到,高三和大一时那些无谓的争执,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那时倔强叛逆的我,是多么的不懂事。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中,王导在给爱女Angela的信中写道:“爸爸真不想你快快长大,有一天你会离爸爸而去的,我想,那一天爸爸不知道会有多么难过。”
我突然也想起,他曾经对我说过,他希望我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当初问他为什么,他只是微笑着摇摇头,不告诉我。
现在我懂了,我会离开,他却还在原地等我。
他只是想让我陪在他身边,仅此而已。
因为我,于他而言,就是整个世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中医药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3版:管理
第1版 今日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管理
编者按:中医药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为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和颁布的行动准则,具有指导性强、内容丰富、目标明确、颁布公开等特点。本文作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医药政策进行梳理,本报分上下两篇刊发,与读者分享。
我国中医药政策概述(上篇)
江西省中医管理局 程兆盛
重庆市卫生局 方明金
  发掘整理继承,发扬和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的方针,保护人民健康是中医药政策的重点和要点。  制定中医药政策的依据与原则  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前世界医学中最先进的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卫生事业客观现实是西医和中医两个医学体系并存,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西医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承担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  卫生事业和中医药的客观实际&&上世纪50年代前期,根据我国卫生任务繁重,客观上存在中医和西医两支力量,而且中西医之间存在鸿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的政策。80年代中期,针对中西医发展差距拉大,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制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90年代又把发展中医药与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并列,制定了战略重点政策。  同时,根据中医药事业客观实际制定中医药政策。50年代后期,针对中医药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制定了壮大中医药队伍的政策。70年代中期,根据中药品种短缺,药价过快上涨的实际,制定了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政策。新世纪初,针对中医西化较严重的倾向,制定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  中医药学术的本质特征&&继承性是其基本特征,许多中医药政策是根据这一特征制定的,如发掘整理提高,中医药师带徒,名老中医师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及中医药古籍整理出版等政策。  传统医学还需要多学科渗透创新发展,其相关政策包括如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积极利用现代科学,努力实现中医中药现代化等政策。  此外,天然药物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生产与西药生产相比,中药更依赖于原药材,中药材原药的产地、品种、数量、直接决定中药生产的质量和供应,这是中药生产的重要本质特征,如中医中药并重、中药资源和品种保护、中药现代化等政策是其具体体现。  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响亮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充分肯定了民族医药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同时,当今社会由于过度竞争,压力过大,营养过剩等导致多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增多。而中医药治未病理念,饮食起居调理,天然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中医药治未病参与预防保健、调理亚健康等服务政策就是针对这种现状制定的。  中医药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天人一体、天然自然的独特诊疗和养生保健方法,深受世人欢迎。支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医药国际传播,鼓励中医药对外服务等政策,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我国中医药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中医药领域的反映,如:《宪法》、1978年中发56号文件和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2003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医药条例》,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对中医药政策具有指导、展开、制约作用。  中医药的纲领性政策  发掘继承和发扬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保护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是党和国家关于中医药事业的总态度,总立场,总原则,总任务和总的行动准则,当然也就是纲领性的政策。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这是我国制定中医药政策的重要法律依据。如中医药的继承发展、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等政策,都是依据这条法律制定的。  1978年中发56号文件和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1978年,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是中医药行业划时代的文件。1985年中央书记处强调要中西医并重,对中医药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八九十年代建立健全中医药医教研体系,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增加中医药财政投入,设立中医药发展专款等政策的依据。  《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22号文件。2003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医药条例》。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条例》是建国以来第一个系统总结和全面规定了中医药政策,将原有中医药政策用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意见》是我国第一个以国务院层面颁发的综合性中医药文件,继承和肯定了建国以来形成的中医药基本政策,系统制定了新时期中医药的政策。上述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医药的基本政策  一、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政策。这一政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1954年卫生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医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要发动新医学习研究,发掘祖国医学的宝藏,抽调若干有研究能力的新医人员学习研究发掘祖国医学的精华,以丰富新医学,并对世界医学有所贡献”。日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二、坚持中西医并重政策。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91年,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中西医并重的实质是要求正确处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关系。  三、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2003年《中医药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扶持频危动植物中药材人工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这是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  四、中医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策。198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医和西医结合工作的报告》中指出“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并为其发展与提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的卫生事业,必须同经济建设相协调,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在整个卫生事业中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  五、中医药战略重点发展政策。1991年《卫生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提出加强农村卫生,加强预防保健,加强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发展卫生事业要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提高质量与效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未完待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53 邮发代号:1-140(国内)D-1138(国外)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甲四号 邮编:100192 电话:&&
传真: mail:广告热线:Copyright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All
Rights Resened河南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在新常态下开创新局面-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河南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在新常态下开创新局面
原标题:河南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在新常态下开创新局面
  本报评论员
  一心一意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我省今年经济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总揽全局,部署有力,为做好我省2015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基础支撑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国位次前移,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作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上来。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乘势而上,在经济新常态下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形势、与时俱进做好我省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要认识新常态。河南与全国一样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呈现出特有的阶段性特征,同全国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个性的一面。未来一段时间,我省发展速度不一定很快,但总体质量水平会越来越高,现代化的实质推进会越来越好。无论从发展条件还是发展基础看,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适应新常态。进入新常态,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省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要继续坚持调整完善去年好的经验和做法,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关键要抓好“五个点”,扩大增长点、转化拖累点、抓好关键点、稳控风险点、抢占制高点。
  引领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作为。坚决防止为官不为、动力反成阻力,关键时刻掉链子,误事坏事。一方面,要化危为机,正确对待、有效化解风险。另一方面,要把握新趋势。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新动向、新苗头,要紧紧盯住、敏锐研判,该引导的引导、该应对的应对,积极抢抓机遇。通过把握新趋势、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破除瓶颈,激发活力,实现稳增长。
  目标明确,重任在肩。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务实重干,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而奋斗!⑧2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封面刊发了对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专访,在《利率汇率改革再推进》这篇文章中,周小川通过对话的形式,全面论述了其对我国利率改革、汇率改革的深度思考,并就外界争议颇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以及金融改革目的进行了系统阐述。  应该说,在技术层面的手段已再无良法可施之下,面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下行、国际贸易形势的急速转变以及国际货币格局的相对分化,我国已到了对金融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时候。而对于我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而言,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显然是两大核心点。在这种大势倒逼之下,此番周小川接受《财经》杂志的专访,就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详细表明态度,既可对当前国内外的不同纷争“以正视听”,又可对未来实质层面的改革“以明其道”。  确实,通过利率改革,不仅可以打破我国银行业的利差垄断格局,从而迫使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竞争力,而且由此还可以拓宽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空间,从而大幅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并提高融资效率。  与利率改革相比,汇率改革的真正实施亦同等重要。因为,通过汇率改革,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当下巨额外汇储备无法有效对冲,从而持续形成外储贬值和风险积压的窘境,而且由此还可以让人民币全面进入市场定价的轨道,从而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既定战略。  但是,在缺乏资本账户开放的大前提下,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利率改革、还是汇率改革,不仅无法有效展开,而且极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负作用。比如,以利率改革为例,在当前资本账户实际受限之下,如果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尤其是存款利率上限,必须会进一步加大境内外本已悬殊的利差水平,从而加剧外资通过经常账户伪装入境套利的现象,而由此又必然会进入外储持续增加、人民币持续被动发钞、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负循环格局。再以汇率改革为例,首先如果没有资本账户的开放,汇率改革本身即不充分,更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真正的均衡汇率,其次在缺乏资本账户开放之下,人民币债券不仅系统风险很大、而且流动性严重缺失,由此人民币冲击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梦想必难实现。  当然,强调资本账户开放是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前提条件,并非是说资本账户开放本身没有风险。因为,资本账户开放犹如打开了防洪之闸门,在内外水位悬殊、或堤坝不牢之下,不仅会带来短期难以扼制的滔天巨浪,更可能彻底冲垮堤坝淹没农田。这里所言“水位悬殊”意指境内外利率、汇率水平的偏离过大,“堤坝不牢”则意指我国实体经济的不稳定或明显下行。之于此,他国的失败案例理应值得我们警觉,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在境内外利差悬殊、自身汇率政策尚未灵活、以及实体经济发展不增定之下,其过早仓促放开资本账户,从而引发并放大了亚洲金融危机。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可能遭遇的巨大风险,而将其搁置一旁,先行推动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因为,不管此举的风险大小,其技术层面的操作路径,已经证明其不可行或反逻辑。  之于我国当下而言,如先行放开资本账户开放,以便为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为主的金融结构性改革扫除障碍,必须遵循有限控制、有序推进的原则从而相对控制风险。就资本账户开放的实施路径而言,前期应相对控制资本流入量,避免短期内资本过多流入加大我国巨额外储压力,与此同时,还应相对加大资本流出量,放开境内资本的境外直投(甚至金融直投),从而对我国当下巨额外储形成有效对冲。而如果因资本账户的开放,短期内带来难以控制的负面作用,则应对其迅速关闭、以免带来系统金融风险。  当然,强调资本账户开放是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先决前提,并非说明当下已完全具备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亦并非说明必须等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之后,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才可以启动。  而是说明,如果我国金融结构性改革已势在必行、资本账户开放亦须先行的话,必须反复斟酌选择最佳时间窗口,而不能勉为其难地应急推行。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资本账户开放仅能“快半步”,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切勿与其过于脱节,因为些微脱节所形成的暴利真空,极可能引发“热钱”汹涌而至,从而导致整体金融结构性改革的前功尽弃。
博锐在线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博锐管理在线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博锐在线文库频道收录的文章均已获得版权人书面授权;非经博锐书面授权或作者本人授权,搜索引擎外的任何个人、网站或传统媒体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如让我说下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