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理解我国当前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形势和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常态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形势 经济工作 我国经济 新常态 中央经济-东方财经-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原标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对我们的观念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它需要我们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此,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上必须要与时俱进。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排斥或回避,而是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  昨天闭幕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因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什么是“新常态”  什么是“新常态”?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我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一词,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新常态给人们观念上的首要冲击和改变,是中国经济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从贫穷落后的状态,一步步成长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们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这样的发展放眼全球,并不是一种常态性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全球只有13个。而更重要的,这种发展模式的代价是巨大的、不可持续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真正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快跑式的经济运行是不利于我们解决好上述重要问题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瀛台对奥巴马所说的,要实现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每年7%的增速就够了。而这却能给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较为宽松的环境。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会对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概括,需要我们深刻把握:(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种演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体现在我们在增长速度上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正因为这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而这种新常态的形成和认识,对我们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主体活力的素质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我们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的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要求不是延缓了而是加强了。这样,不论是民众、企业还是党政部门领导干部,都必须适应新常态的这种要求和变化。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  新常态对我们的观念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它需要我们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此,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上必须要与时俱进。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排斥或回避,而是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新常态对我们党和政府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针对我国消费需求方面出现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新常态,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为此,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各项部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日 07:35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对我们的观念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它需要我们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此,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上必须要与时俱进。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排斥或回避,而是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  昨天闭幕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因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什么是“新常态”  什么是“新常态”?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我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一词,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新常态给人们观念上的首要冲击和改变,是中国经济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从贫穷落后的状态,一步步成长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们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这样的发展放眼全球,并不是一种常态性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全球只有13个。而更重要的,这种发展模式的代价是巨大的、不可持续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真正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快跑式的经济运行是不利于我们解决好上述重要问题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瀛台对奥巴马所说的,要实现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每年7%的增速就够了。而这却能给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较为宽松的环境。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求,会对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概括,需要我们深刻把握:(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种演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体现在我们在增长速度上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正因为这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而这种新常态的形成和认识,对我们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主体活力的素质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我们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的工作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要求不是延缓了而是加强了。这样,不论是民众、企业还是党政部门领导干部,都必须适应新常态的这种要求和变化。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  新常态对我们的观念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革命,它需要我们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趋势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此,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上必须要与时俱进。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排斥或回避,而是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新常态对我们党和政府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针对我国消费需求方面出现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新常态,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为此,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各项部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如何看待和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新常态_百度知道
如何看待和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新常态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新的基本特征很明显。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多年来保持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和环境决定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不到10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小国,而其余经济体在经历过20年的发展后均开始减速,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大幅减速。可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一变化,不是短期的波动,是趋势性的。二是,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在这一发展阶段,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下降...
怎样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这是总书记第一次以“新常态”来描述当下的中国经济,此后在他亲自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在听取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时,他又一次提到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常态”的中国语义
  “新常态”并非一个新词,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曾用“新常态”这个词,来描述金融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经济形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在:
新常态 新挑战 新趋势 新举措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黄伟京
中国财经报网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准确把握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黄伟京。
认识新常态 接受新挑战
在黄伟京看来,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和共性特征在广西均有反映,但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广西的新常态又有作为西部省份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正因为如此,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新形势新使命提出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进一步优化“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使之成为支撑引领全区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广西向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奋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个建成”的目标进军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实现“两个建成”目标,2014年广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广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5年,广西财政将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措施,切实支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促进“总量提质、分量提速”落实。
一方面,统筹“三驾马车”协调拉动。
一是发挥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作用,切实发挥政府投资的直接拉动作用和“四两拨千斤”作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围绕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三区统筹”格局,加大对北部湾地区、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投入。支持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区公路、铁路、水运、民航、能源、水利等领域,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支持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投资。
二是发挥消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作用,积极筹措资金继续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营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三是发挥出口促进增长的支撑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着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支持加快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支持加快出口贸易加工区建设,完善各类促进外贸有关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支持培育新的增长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通经济与科技间的通道。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高铁经济带等新业态。将广西生态、环境、气候等天然优势与健康养老业发展有机结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快打造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顺应新趋势 谋划新举措
“对我们财政系统来说,为适应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还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黄伟京说。
一方面,面对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要克服速度情结,防止竭泽而渔。
一是要科学测算财政收入,防止过高地确定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各级财政部门绝不能在经济放缓、收入增速下降的时候,杀鸡取卵,收“过头税”、乱收费,增加企业负担。
二是坚决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行为。要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检查,严肃查处本地区财政“空转”行为,维护财政运行良好秩序。
三是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财政系统应主动作为,加强收入预测和预算执行分析,同时要推动征管部门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考核体系。要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激发企业活力,大力支持创业创新。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规范税收政策,促进统一市场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绝不能再搞“政策洼地”。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支持税务等征管部门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据黄伟京介绍,根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分析和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2015年全区组织的财政收入预期完成2310亿元左右,比2014年执行数预期增长约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3700亿元左右,比2014年年初预算数增长约7%。
另一方面,面对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则要花钱买机制,确保可持续。要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寻找对策。
一是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财政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政府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区分公共性的层次,调整结构,有保有压。
二是改善民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树立正确的民生理念,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在政策扩围提标时,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引导全社会树立起靠个人努力勤劳致富、各方面合理承担责任的民生理念。
三是主动出击建机制。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顶层设计,治理解决制度碎片化等问题,花钱买机制,增强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创新投入方式。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扶贫开发等,可以通过PPP、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要厉行勤俭节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黄伟京表示,新常态下,广西将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稳”和“进”的内涵与重点,更加注重支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支持确保全区经济在合理区间健康运行、稳步发展。
二是统筹供需管理,注重供给管理。通过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推动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企业能更有效率地利用各种要素。支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支持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支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定向调控的优势,把握时机,找准“靶点”,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同时,要综合运用税收、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形成合力,更好配合精准发力。
中国财经报订阅信息
《中国财经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185,邮发代号:1-153。每份月订价20.50元,年订价246元。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可破月、破季)。
咨询电话:(010)812805
联系人:中国财经报社发行部 冯志强
中国会计报订阅信息
《中国会计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1,邮发代号:1-358。每周出版一期(每周五出版),每期16个版。月订价15元,全年订价180元。可破月、破季订阅,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咨询电话:(010)812805
联系人:《中国会计报》社发行部 冯志强
中国政府采购报订阅信息
《中国政府采购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6,邮发代号:1—388 ,全年订价198元,每月定价16.5元,每季定价49.5元。零售每份3元。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发行热线 :010-812489
新闻热线:010-807590
广告热线:010-
传 真:010-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甲54号
·邮编:100161 咨询电话:(010)812805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势与政策经济新常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