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版本哪个出版社的版本最好

原价:¥26.80元现价:¥20.10元
本书信息由合作网站提供,请前往以下网站购买:
《东周列国志》是我国古代一部白话历史演义小说,描述了西周末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丰富而精彩。
《东周列国志》所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列国纷争、英雄辈出的时代。小说通过一系列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全面地展示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风貌。全书以我国古代著名史书《史记》《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作为叙写历史故事的依据,详尽地叙述了东周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故事,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小说很好地塑造了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是非善恶、忠奸智愚,一目了然。《东周列国志》中的很多故事,至今仍广泛流传,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第一回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二回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三回 郑国四公子争位
第四回 至交管鲍共扶齐
第五回 战长勺曹刿论战
第六回 南宫长万弑宋君
第七回 齐桓公强国称霸
第八回 五羊皮赎百里奚
第九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第十回 齐桓公讳疾忌医
第十一回 宋襄公迂腐误国
第十二回 伍子胥微服过关
第十三回 孙武杀姬立军威
第十四回 楚庄王一鸣惊人
第十五回 卧薪尝胆灭吴国
第十六回  韩赵魏胆灭吴国
第十七回 强秦国商鞅变法
第十八回 连横之术破合纵 
第十九回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二十回 廉颇蔺相如兴赵
第二十一回 吕相国奇货可居
第二十二回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十三回 老将廉颇败燕军 
第二十四回 樊於期檄讨秦王 
第二十五回 荆轲献图刺秦王 
第二十六回 秦始皇一统天下 
同类热销图书
浙江教育出..
浙江教育出版社
¥406.00¥203.00
秦岩松 主..
湖南少儿出版社
¥288.00¥39.90
埃•..
中国画报出版社
¥26.80¥13.40
(美)麦加..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
¥79.80¥43.90
(美)麦加..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
¥258.80¥152.70
(美)丹尼..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0¥140.80
(古希腊)..
¥90.00¥53.10
(美)丹尼..
浙江教育出版社
¥226.00¥174.70
(古腊神)..
¥90.00¥53.10
中华文化大..
团结出版社
¥75.00¥44.30
李锡琴 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25.80¥11.40
(美)麦加..
上海三联书店
¥118.00¥59.00
秦岩松 主..
湖南少儿出版社
¥298.00¥39.90
亲近母语研..
青岛出版社
¥178.80¥116.20
江苏文艺出版社
¥25.00¥16.10
张健鹏,胡..
中国妇女出版社
¥98.00¥49.00
(法)罗曼?..
浙江文艺出版社
¥17.80¥10.40
钱理群,王..
广西教育出版社
¥78.00¥50.70
英国托马斯..
天津人民出版社
¥118.00¥69.10
华图书业 ..
湖南少儿出版社
¥288.00¥39.90
(印)泰戈..
中国画报出版社
¥22.00¥12.30
人民文学出版社
¥15.00¥9.20
卜劳恩 著..
译林出版社
¥25.00¥18.90
葛玉丹 编..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165.00¥113.90
王玉强 主..
南方出版社
¥16.00¥10.40
配送与售后服务东周列国故事版本
&&& &&&&&&&&&&&&&&&&&&&&&&&&&&&&& 东周列国故事上美《东周列国故事》(红、白合集) && 向大家说一下&红东周&、&白东周&、&绿东周&& 首先说垃圾&&&绿东周&。80年代上美出了50册〈东周列国故事,封面为主色为绿色,因此俗称&绿东周&。水平比较&红、白&,非常低下,有天地之别,堪称垃圾。 &红东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出版的一套《东周列国故事选》(俗称红东周)共计:15册,书名如下: &1、《宋襄公》--张令涛、胡杰、张之凡。 &2、《唇亡齿寒》&汪玉山 &3、《诛石厚》--水天宏。 &4、《卧心尝胆》--严绍唐 &5、《闹朝扑犬》--天木、干臣。 &6、《窃符救赵》--李成勋。 &7、《晋文图霸》--菜人燕。 &8、《搜孤救孤》--汤义方。 &9、《夷吾争位》--汪玉山 &10、《元洹告状》--水天宏。&& &11、《鱼藏剑》--汤义方。 &12、《智退秦师》--汪玉山。 &13、《城濮之战》--陈光镒。&& &14、《水灌晋阳》--李铁生。&& &15、《掘地见母》--水天宏。&&& 16伐子都由于封面主色为红色,遂命名&红东周& 。绘画精美绝伦,是连环画中的极品之作。而后,由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美术读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4年&1958年出版的《东周列国系列故事》(俗称白东周),共计33册&& &1、《血染长平》--张令涛、张之凡。 &2、《雌雄剑》--刘旦宅、林岳。3、《毛遂自荐》--汪玉山。 &4、《孙庞斗智》--陈履平。 &5、《火牛阵》--徐正平。 &6、《一鼓作气》--赵三岛。 &7、《謇叔哭师》--王亦秋。 &8、《如姬盗符》--程十发。9、《卫公好鹤》-颜梅华。&& &10、《五羊皮》-钱笑呆。11、《纪昌学箭》-林雪岩。 &12、《智退秦兵》-王亦秋。 &13、 《屠赵仇》-钱笑呆、陶干臣。 &14、《再接再厉》-王亦秋。 &15、《宋襄公》-张令涛。16、《城濮交兵》-张鹿山。 &17、《齐桓称霸》-张鹿山、叶之浩。 &18、《韩原会战》-李成勋。 &19、《三个勇士》-晨唏。20、《二桃杀三士》-张树德。 &21、《刺庆忌》-严绍唐。22、《范睢与魏齐》-盛焕文、董振祥。 &23、《李牧之死》-陈光镒。 &24、《重耳复国》-王亦秋、刘锡永。 &25、《神箭养由基》-张龟年。 &26、《梁楚通好》-杨青华。&& &27、《荀林父丧师》-张鹿山。28、《乐羊为国》-杨青华。 &29、《聪明的优孟》-汪玉山。30、《司徒招卖国》-李成勋。 &31、《惩办赃官》-陈光镒。32、《华元卫宋》-李铁生。 &33、《伐子都》-林雪岩。&& &以上叫做&白东周& &《东周列国故事》完整资料&&&&真正资格的极品《东周列国故事》总目及考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50年代至80年代先后出版了3种《东周》,分别为50年代出版的33册&白东周&、60年代出版的16册&红东周&和80年代出版的 50册&绿东周&,加之个别散本,基本涵盖了全部东周列国志之内容。这一时期,其他出版社也竞相出版了很多东周故事。从内容完整性来说,80年代出版的 50册&绿东周&属内容相对最完整的东周套书了。但深爱传统连环画的连友们,最大的心愿是盼望拥有一套五六十年代的传统白描《东周列国故事》,事隔四五十年,红、白东周几乎无人窥其全豹。其实,上美早在60年代就有综合红白东周,成套出版的计划,怎奈&WG&之棒打,错过了这段姻缘。上美在&小精装《东周》一、二&之前言均有说明,即部分白东周有资料显示,当年有纳&红&计划,对此,也充分印证了这段姻缘。如&血染长平&、&荆轲刺秦王&等书目都在纳&红&之列。2008年初,上美在连友们的千呼万唤下将《东周列国》整理成套出版了,但诸多遗憾也随之而来:1、上美在取舍之时未&一并收录&,而是&弃薄就厚&;2、上美错误的选择了王井绘制的《烽火戏诸侯》,使得正该选入的朱光玉的《烽火戏诸侯》飘无定所;3、上美错误的将《重耳复国》进行了大量删页,传统套书连环画有个特点,即可整体成套,亦可单独成册,此举删图实为不妥;4、原&红东周&本属已策划套书,且原已定名为&东周列国故事&,此名即已定为套书之名,上美实不该将&故事&二字删除,上美更不该将原编钟上的由左至右竖行文且有一定弧度的环绕的字,不考虑&弧度&影响,加以更改;5、上美不该将原有书名下的小拼音删除,那一历史时期部分汉字人名读音较今日有所不同,易误读,这里多说两句:东周原书名下拼音很小,不影响美观,附之很有必要,如&重(音虫chong)耳&,不加拼音易误读为&重(音众zhong)耳&; &赠绨(音提ti)袍&,不加拼音易误读为&赠绨(音第di)袍&;&会(音贵gui)稽&不加拼音易误读为&会(音绘hui)稽&或会(音快kuai)稽&;再如:&樊於(音屋wu)期(音记ji)&;&闹朝(音潮chao)扑犬&;&元咺(音轩xuan)告状&; &范雎(音驹ju)与魏齐&;&城濮(音蒲pu)&;&蹇(音减jian)叔&;&句(音沟gou)践&;&干将(音江jiang)莫邪(音爷ye)&; &曹刿(音贵gui)&;&长勺(音硕shuo)之战&等等,若无注音,极易误读。另外,值得表扬的是,即为套书,统一封面的做法,上美做的很好。总之,上美软精《东周列国》的出版,虽满足了连友们几十年期盼的梦想,但他只是&红&&白&东周的初步磨合,并不是那一时期真正完美套书的体现,有鉴于此,芙蓉子特将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和林汉达先生所著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反复与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东周&连环画进行了逐册比对,以上海人美美术出版社为主,其他出版社补之,反复考证,将篇幅在30图以下,实在难以独立成册的书目予以删除,按照东周全篇故事脉络整理了此篇真正资格的极品老版全套50册《东周列国故事》,并逐一附图加以分析。承如上美连环画《三国演义》中对&火烧新野&、&空城计&和 &战长沙&分册进行取舍一样,在2003年版的《三国演义》中最终敲定了与全套风格一致的三册。亦同此理,真希望有生之年能一睹全套50册《东周列国故事》的完美再版。全50册 完美版《东周列国故事》如下:1、《烽火戏诸侯》&&辽宁画报社,63图,改编:滕箕,绘画:朱光玉注:上美当年因朱老此册,故未再绘,朱光玉曾先后绘制过两种《烽火戏诸侯》,辽宁画报社的这册为58年老版,此册为东周列国真正的龙头书。津美老版虽出版过王井绘的《烽火戏诸侯》,但画风不同,无法与辽宁画报社相比,故将辽宁画报社版朱光玉绘的《烽火戏诸侯》重新选入,作为东周之开篇。2、《掘地见母》&&上海人美,100图, 改编:林林,绘画:水天宏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诛石厚》&&上海人美,84图,改编:马洪林,绘画:水天宏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属原著&大义灭亲&之内容。4、《伐子都》&&上海人美,52图,改编:王星北,绘画:林雪岩注:属原&白东周&,虽&红东周&有凌涛绘《伐子都》一册,但林雪岩绘制的更为精细,绘画风格也与全套一致,故大胆摒弃&红东周&凌涛绘《伐子都》一册,选用&白东周&林雪岩绘《伐子都》一册。(此举应有很大争议,望连友逐页比对后再做定论)5、《齐桓称霸》&&上海人美,156图,改编:文心,绘画,张鹿山、叶之浩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6、《一鼓作气》&&上海人美,46图,改编:吴其柔,绘画:赵三岛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属原&长勺之战&内容。7、《卫公好鹤》(黑白版)&&上海人美,46图,改编:黄一德,绘画:颜梅华注:属原&白东周&,此册原稿为黑白稿,彩版为原稿复印后期着色,绘画风格与全套一致,故收录,但应出版为去彩黑白版(此书&彩宣&版《卫公好鹤》中有祥述)。8、《唇亡齿寒》&&上海人美,82图,改编:潘勤孟,绘画:汪玉山注:属原&红东周&。老版虽有津美版陈麟祥绘,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9、《秦穆公求贤》&&上海人美未出版,95图,改编:未可知,绘画:卢汶、汪玉山注:原应属&红东周&,但因历史原因未出版,原稿已拍卖。此册涵盖五羊皮全部内容,绘画风格也与全套一致,与全套内容更为连贯,故钱笑呆所绘《五羊皮》一册不予收录,另有吉林人民63年版马建邦绘《五张羊皮》一册,亦不予收录。10、《夷吾争位》&&上海人美,132图,改编;林林, 绘画:汪玉山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11、《韩原会战》&&上海人美,110图,改编:田衣,绘画:李成勋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属原著&龙门山&之内容。12、《重耳复国》&&上海人美,147图,改编:文心,绘画:王亦秋、刘锡永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套书连环画皆可单独成册,应保留147图,再版不应删页。13、《扁鹊》&&上海人美,59图,改编:冯若梅,绘画:陈履平注:此册现属上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原著有此内容,此册与全套内容一致,故此选入。另有辽美屠全枫绘一册,亦不予收录。14、《宋襄公》&&上海人美, 111图,改编:林林,绘画:张令涛、胡杰注:属原&白东周&,后该封面又出版为&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可考虑两种封面一并收录。15、《晋文图霸》&&上海人美, 126图,改编:林林,绘画:蔡人燕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16、《城濮交兵》&&上海人美, 108图,改编:双成,绘画:张鹿山、叶之浩注:属原&白东周&。虽&红东周&有陈光镒绘《城濮之战》一册,但风格不同,张鹿山、叶之浩所绘制的《城濮交兵》与套书风格更为一致,故大胆摒弃 &红东周&陈光镒绘《城濮之战》一册,选用&白东周&张鹿山、叶之浩所绘制的《城濮交兵》。(此举应有很大争议,望连友逐页比对后再做定论)17、《元咺告状》&&上海人美,108图,改编:林林,绘画:水天宏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18、《智退秦师》&&上海人美,111图,改编:林林,绘画:汪玉山注:属原&红东周&。老版&白东周&虽有王亦秋绘《智退秦兵》一册,但汪玉山所绘《智退秦师》更为精到,故收此册。故收此册。《智退秦师》一册内容即为&弦高救国&,故天津人美版戴宏海绘《弦高救国》一册不予收录。19、《蹇叔哭师》&&上海人美,76图,改编:章程,绘画:王亦秋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0、《再接再厉》&&上海人美,44图,改编:章程,绘画:王亦秋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1、《闹朝扑犬》&&上海人美,103图,改编:林林,绘画:天木 干臣注:《屠赵仇》为钱笑呆和陶干臣1955年绘制,新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原&白东周&故事。六十年代,上美策划出版系列东周列国套书,编订过程参照&白东周&做了筛选,即白东周中绘画符合系列套书(红东周)的选入系列套书(红东周),内容稍有断续的进行调整修订。钱笑呆和陶干臣《屠赵仇》被选入其中,考虑《屠赵仇》内容上跨越了系列套书(红东周)已定的《闹朝扑犬》和《搜孤救孤》部分内容,汤义方在《搜孤救孤》一册中所绘有重复。 1961年对《屠赵仇》一册进行了增补,补画了二十余幅,删除了8、9、10、74和78至126页的全部内容,因此,《闹朝扑犬》严格意义上讲并非1961年绘制,应为1955年之修订。钱笑呆和陶干臣二位大师也因《屠赵仇》1955年早已出版,内页画面早已为人所知,所以《闹朝扑犬》已不须再落实名,仅以天木、干臣落款即明。更为有趣的是天木、干臣的落款是钱笑呆和陶干臣原名的删减,恰好对应了《屠赵仇》一书内容的删减,若说是巧合,可二位大师之后的作品几乎未再用天木和干臣再次落款了。故摒弃《屠赵仇》一册,收录《闹朝扑犬》一册。22、《荀林父丧师》&&上海人美,89图,改编:林林,绘画:张鹿山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3、《聪明的优孟》&&上海人美,48图,改编:冯若梅,绘画:汪玉山、徐正平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4、《华元卫宋》&&上海人美,73图,改编:良士,绘画:李铁生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5、《搜孤救孤》&&上海人美,122图,改编:林林,绘画:汤义方注:属原&红东周&。老版虽有津美刘汉宗绘&赵氏孤儿&,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6、《神箭养由基》&&上海人美,67图,改编:蒋耀良,绘画:张龟年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7、《三个勇士》&&上海人美,40图,改编:邹梦禅,绘画:晨晞注:属原&白东周&。晨晞即戴仁,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8、《司徒招卖国》&&上海人美,47图,改编:施瑛,绘画:李成勋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29、《二桃杀三士》&&上海人美,XX图,改编:吉志西,绘画:张树德注:属原&白东周&。原著有此内容,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0、《鱼藏剑》&&上海人美,118图,改编,纪鲁,绘画:汤义方注:此册涵盖严绍唐绘《刺庆忌》全部内容,绘画优于严绍唐所绘《刺庆忌》,风格也与全套一致,与全套内容更为连贯,故严绍唐绘《刺庆忌》一册不予收录。另经反复研究,此册书名应为&鱼肠剑&,虽&鱼藏剑&之&藏&可解为隐藏之意,但剑已有名,故此书应正其名。(连友可与严绍唐所绘《刺庆忌》一册逐页进行比对)31、《雌雄剑》&&上海人美,XX图,改编:XX,绘画:刘旦宅注:属原&白东周&。老版虽有华大书局版严绍唐绘《干将莫邪》一册,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2、《鞭打楚平王》&&河北美术,XX图,改编:XX,绘画:朱光玉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3、《卧薪尝胆》&&上海人美,213图,改编:董子畏,绘画:严绍唐注:属原&红东周&。老版虽有久义书局严绍唐绘《吴王和句践》一册,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4、《墨子救宋》&&人民美术,99图,改编:董聚贤、徐淦,绘画:王叔辉注:此册另有山东人民版,傅春容、李大成绘,因资料有限,孰优孰劣无法比对,尚待考证。35、《水灌晋阳》&&上海人美,129图,改编:王星北,绘画:李铁生注:属原&红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6、《乐羊为国》&&上海人美,58图,改编:黄一德:绘画:杨青华注:属原&白东周&。老版虽有朝花版卜孝怀绘&乐羊怒喝中山羹&,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7、《惩办赃官》&&上海人美,49图,改编:施瑛,绘画:陈光镒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8、《孙庞斗智》&&上海人美,106图,改编:良士,绘画:陈履平注:属原&白东周&。此册内容涵盖广记书局版朱光玉绘和少年儿童版赵白山绘《马陵道》全部内容,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39、《赵武灵王》&&河北美术,XX图,改编:XX,绘画:刘凌沧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0、《屈原》&&上海人美,120图,改编:董子畏,绘画:刘旦宅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老版虽有吴光宇绘,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1、《孟尝君》&&勤进书局54年版,XX图,改编:XX,绘画:严绍唐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故收此册。42、《青陵台》&&人民美术,71图,改编:陈翔鹤,绘画:墨浪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3、《火牛阵》&&上海人美,87图,改编:良士,绘画:徐正平注:属原&白东周&。老版虽有隆兴书店版张鹿山绘和广记书局版徐进绘本,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4、《将相和》&&人文出版社,XX图,改编:XX,绘画:赵宏本注:此册为上美漏册之环节,原著有此内容,故收此册。45、《范睢与魏齐》&&上海人美,115图,改编:胡雁,绘画:盛焕文、董振祥注:属原&白东周&。此册为原著&赠绨袍&内容。老版虽有陈丹旭绘本和河北版刘汉宗绘本,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6、《血染长平》&&上海人美,100图,改编:林林,绘画:张令涛、张之凡注:属原&白东周&。曾有纳入&红东周&计划,内容重要,故收此册。老版虽有湖北人民版康殷绘《纸上谈兵》一册,但《血染长平》涵盖其内容,故不予收录。47、《毛遂自荐》&&上海人美,50图,改编:良士,汪玉山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8、《窃符救赵》&&上海人美,101图,改编:冯村,绘画:李成勋注:属原&红东周&。老版虽有华成书局版顔梅华绘《信陵君》,立化版程十发绘&如姬盗符&,人美版康殷绘&虎符&,津美版陈麟祥绘&虎符&津美版夏莹绘&窃符救赵&,但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49、《李牧之死》&&上海人美,78图,改编:朱蕾,绘画:陈光镒注:属原&白东周&。老版无出其右,故收此册。50、《荆轲刺秦王》&&上海人美,111图,改编:李白英,绘画:蒋萍注:原应属&红东周&,但因历史原因未出版。绘画风格也与全套一致,老版虽有辽宁画报版秋玉绘&刺秦王&,福建人民81年版王井绘制《荆轲刺秦王》,但蒋萍此册无出其右,故收此册。后语:一、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侯春洋绘制的《商鞅变法的故事》,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赵宏本绘制的《商鞅变法》,虽同属上美东周漏册,但年代不属老版,绘画风格亦有所不同,故不予收录。二、王亦秋、钱笑呆、徐宏达、杨青华、任率英、刘继卣都分别绘制了关于&西门豹&的故事,但皆因篇幅、年代等原因不予收录。三、经考证,关于&东周&内容之散本,另有春秋书社版乐观绘《卫国两勇士》、全球书局版蔡千音绘《游侠传》、东亚书局版蔡千音绘《纪昌学箭》、辽宁美术版朱光玉绘《临潼斗宝》、《胆剑篇》、浙江东海版朱光玉绘《钟离春搜宫》、人民美术版任率英绘《钟离剑》、民美术版刘继卣绘《东郭先生》、河北人民版凌涛、严绍唐、朱元红绘《鲁班》、上海人美版陈光镒、严绍唐绘《鲁班的故事》、少年儿童版墨浪绘《伍子胥》、上海人美版林雪岩绘《纪昌学箭》、上海人美版杨青华绘《梁楚通好》、天津人美版戴宏海绘《弦高救国》、宁夏人民版卢汶绘《大义灭亲》、广东人民版侯中曦绘《聂政刺奸贼》,还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棠棣之花》、《摘缨会》等等。皆因原著无此内容或绘画好的已被选出亦或所选篇目涵盖其中等因素不予收录。四、以上资料的整理花了很大功夫,因手中资料有限,倘有不妥之处,望连友们加以修正!!!关于&白东周&数量之我见 &上美&红东周&有16本(包括凌涛绘《伐子都》),&绿东周&有50本,已有定论。唯&白东周&有多少本,尚无定论。目前有两种较权威的说法:其一,30本说。此说见之于上海画报社2001年版《新中国连环画?50~60年代》一书,该书登载30本的例图各一幅(其中彩图本《卫公好鹤》有四幅)。30本中有与&红东周&相重的《宋襄公》,但没有《五羊皮》,更不可能有当时尚未出版的《荆轲刺秦王》。其二,31本说。此说见之于上海人美社2007年版《东周列国故事(二)》中&编者的话&(以下简称&编者话&)&&&初步统计为31本&,虽未详列书目,但《荆轲》一书列入《东周列国故事(二)》,已实际标显其&白东周&的身份。另有33本说。即相关网站上有连友提出,新美术1954年版徐正平绘《纪昌学箭》、上美1957年版杨青华绘《梁楚通好》2本也可纳入&白东周&。笔者所见,是否纳入&白东周&,有三个充要条件:一是文字改编必须出自冯梦龙、蔡元放著《东周列国志》小说;二是出版时间除《荆轲》外必须&问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前后&(见&编者话&);三是出版单位必须为上美及与上美有组织关联的驻沪出版机构。如将上述三个条件对33本连环画逐一加以甄别,由于《纪昌》、《梁楚》均非改编自《东周》小说,故不宜纳入&白东周&范畴。否则,美术读物1955年版张鹿山绘《李冰治水》、上美1955年版罗既张绘《赵显送灯台》、上美1956年版陈履平绘《医学家扁鹊》、上美1959年版陈光镒、严绍唐绘《鲁班的故事》,还有新艺术根据成语&高山流水&改编的1950年代版韦征绘《俞伯牙与钟子期》等等,岂不是都可以纳入&白东周&了吗?那就不仅是根据《东周》小说原著改编而成的《东周列国故事》,而是广义的&东周列国期间故事&了。因此,我们的见解是:&白东周&的数量宜界定为32本,即30本加上《五羊》和《荆轲》2本。据此也可推算出红、白东周总的数量为16加32共48本,剔除同为张令涛所绘且画面相同的《宋襄公》,实际数量为47本。另加一句题外话:&绿东周&号称50本,但与16本&红东周&相比,剔除同一画家所绘且画面相同的《搜孤救孤》、《鱼藏剑》和《盗虎符》(即《窃符救赵》)3本,实际数量也为47本。以上见解不一定正确,敬请方家指正。关于 红东周、 白东周的区别&&红东周&&指的是上人美15册的老版东周套书,故事不连贯也不完整。50年代末60年代初分别出版了两种《东周故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白皮红皮两种,红东周,是上海人美在60年代初准备成套推出的东周故事系列,封面设计统一,下有紫红边印书目,还有编钟图案,只出过16本,没有全部完成。白东周有以下30本:1. 血染长平(50开) 张令涛、张之凡绘 1954   华东人美2. 雌雄剑 刘旦宅等绘 1954   新美术3. 毛遂自荐 汪玉山绘 .2 新美术4. 孙庞斗智 陈履平绘 .5 新美术5. 火牛阵 徐正平绘
新美术6. 智退秦兵 王亦秋绘 .5 美术读物7. 一鼓作气 赵三岛绘
新美术8. 蹇叔哭师 王亦秋绘
新美术9. 屠赵仇(50开) 钱笑呆、陶干臣绘 1955   新艺术10.卫公好鹤(彩色/48开) 颜梅华绘
新美术11.盗虎符 程十发绘 1955   美术读物12.齐桓称霸(50开) 张鹿山等绘 1955   新艺术13.宋襄公 张令涛绘 1956   新艺术14.再接再厉 王亦秋绘
新艺术15.城濮交兵 张鹿山绘 1956   新艺术16.韩原会战 李成勋绘
新美术17.荀林父丧师 张鹿山绘
上海人美18.乐羊为国 杨青华绘 1956   上海人美19.聪明的优孟 徐正平等绘 .5 上海人美20.司徒招卖国 李成勋绘
上海人美21.惩办赃官 陈光镒绘
上海人美22.李牧之死 陈光镒绘
上海人美23.华元卫宋 李铁生绘 .5 上海人美24.伐子都 林雪岩绘 .5 上海人美25.三个勇士 晨唏绘
上海人美26.刺庆忌 严绍唐绘 1957   上海人美27.二桃杀三士 张树德绘
上海人美28.范睢与魏齐 盛焕文、董振祥绘
上海人美29.重耳复国 王亦秋、刘锡永绘
上海人美30.神箭养由基 张龟年绘 1958   上海人美红东周:1、《宋襄公》张令涛 胡杰 张之凡 绘画 1956年5月2、《唇亡齿寒》汪玉山 1961年5月3、《诛石厚》水天宏 1961年5月4、《卧薪尝胆》严绍唐 1961年10月5、《闹朝击犬》天木 干臣 1961年11月6、《窃符救赵》李成勋 1961年11月7、《晋文图霸》蔡文燕 1962年11月8、《搜孤救孤》汤义芳 1962年4月9、《夷吾争位》汪玉山 1962年9月10、《元洹告状》水天宏 1962年9月11、《鱼藏剑》汤义芳 1962年11月12、《智退秦师》汪玉山 1962年11月13、《城濮之战》陈光镒 1963年1月14、《水灌晋阳》李铁生 1963年3月15、《掘地见母》水天宏 1963年3月16、《伐子都》凌涛17. 《荆柯刺秦王》& &白东周&&我们时代的无价宝( 14:28:47)1953年深秋的上海。人们还沉浸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胜利的喜悦中。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办公室里,社长正在聚精会神的审查着刚刚送来的稿件。这是由社里第一大笔杆子林林先生改编,沪上最富盛名的画家张令涛父子完成的东周列国故事连环画&&《血染长平》。社长看完最后一页,兴奋地一拍桌子,&太好了。我看这个赵括就是现在的麦克阿瑟,只会纸上谈兵,逃不过可耻失败的下场。这个作品很好,很生动,这将是我社今后的出版方向。我们要用这种文艺形式向我们伟大的祖国献礼,向刚刚站起来的人民宣传祖国灿烂的文化,让人们共享和平的喜悦。就从东周列国故事为创作突破口,她必将成为我社的镇社之宝,也要成为其他兄弟社的榜样。我同意,迅速将此书付印,优先安排发行事宜。同时,关注一下兄弟社的出版情况。&社长指的其他兄弟社是同期沪上有名的民营出版社,最有名气的当属新美术出版社和新艺术出版社。他们的前身都是上海滩上最有影响力的书局,民国时期,出版了大量的连环画作品,不光资金雄厚,出版经验丰富,更有一大批依附的知名画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他们焕发了新的光彩。因此,只要他们一上手,他们的出版实力不可小视。潜在的竞争压力不小。果不出社长所料,就在《血染长平》于1954年2月出版后的两个月,新美术出版社也适时地推出了四部作品,他们是《雌雄剑》,《毛遂自荐》,《孙庞斗智》和《火牛阵》。至此,白东周创作的序幕全面拉开。1955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的社论,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连环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涌现。1955年初,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并入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正是更名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并沿用至今。1956年1月,新美术出版社并入该社,上海人美的创作实力大增。此前,新美术出版社在1955年相继出版了《一鼓作气》,《蹇(音简)叔哭师》,《卫公好鹤》和《盗虎符》,这也成为新美术出版社的&最后辉煌&。有了新美术出版社的并入,上海人美在古典题材的创作上加大了步伐,并成为全国的翘楚。仅以《东周》而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出版了15册精彩各异的东周&大戏&。稳稳坐在了上海滩连环画出版业的&头把交椅&。而此时,唯一能够和上海人美并驾齐驱的只有新艺术出版社。他们在刚刚创作完成了六本一套的《楚汉相争》后,也加入到东周的出版行列中来,推出了由张鹿山等创作的《齐桓称霸》、《城濮交兵》等&重头戏&,极大丰富了东周的创作。虽然有了骄人的成绩,但上海人美并没有满足于这样分散的出版格局。上海人美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能不能出版统一装桢形式的连册,便于视觉形象记忆和故事的完整和连贯的统一。这一提议也得到了新艺术出版社的认同,他们将刚出版的《宋襄公》转送上海人美,并由上海人美以未来&红东周&的装桢形式,即带有战国编钟标志的封面重新出版。但这一尝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为全封面的东周散册已深入人心。而此时的上海人美已接到新的任务&&大型套书《三国演义》的创作。因而,这一理念应用到全新的领域上来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1957年,第一册《三国演义》连环画的问世,标志着连环画辉煌时代的开始。《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与封面古朴的统一设计分不开。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统一装桢&的重要意义。随着《三国》的完美谢幕,人们对东周的热情和关注又开始升温。从1961年开始,上海人美决定以《宋襄公》的封面形式重新出版《东周故事》,很快便获得一致意见。于是《东周》的二次创作&&《红东周》时代来临了。以前没有出版过的东周故事,如《卧薪尝胆》、《搜孤救孤》、《夷吾争位》等重要章节自然排在了优先创作的位置。同时,也请白东周的原作者们,如钱笑呆大师等,对于他们在白东周里的作品进行修改,以适合《红东周》重新出版的要求。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上海人美踌躇满志的策划第二套堪与《三国》媲美的大型历史题材套书的时候,政治上的&严冬&已悄然袭来。不寒而栗的上海人美收手了。历史既是人为的捉弄,又是冥冥中的巧合。我们很遗憾的没有看到前辈大师们像对待《三国》一样完美的《东周》,但是我们幸运的看到了&红东周&、&白东周&闪现着&维纳斯&般的光芒。今天,我们更加幸运的看到,继小精《红东周》之后,《白东周》亦即将以&小精&的形式再版。我们是怎样的幸运啊!我们怎能不为上海人美欢呼!因为历史久远和发行量的原因,白东周在民间的存世量很少。品相完好的更是凤毛麟角。《老三国》可以求到一版一次的,&三民&版《红楼》也是明码实价。唯有白东周,没有人知道她的市场价值。据考证,一本近十品的《血染长平》在二万元以上。这只是单册。而全国能收集齐《白东周》,且品相较好的(版次都不用提了)应该不超过两三个人。关于《白东周》,其实并不神秘。早在2003年4月,上海人美以&精百&再现了她的风采。8000的印量很快告罄。重版年限的跨度在48年左右,超过了《红东周》的44年。只是因为没有全面再版,意义不算深远。这次上海人美以目前最好的版式&&小精装全面再版,是全国连友的福音,是中国连环画事业的福音,是中国之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福音。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周列国志 版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