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许多珍贵的图书毁于兵燹或落入敌手,郑振铎简介为什么心急如焚

最新古籍资讯
郑振铎:在战火中抢救中华文化
郑振铎先生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史学界的一位大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藏书家和出版家。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以后,郑振铎在“孤岛”停留了四年,期间他不遗余力地从事着一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绝对无法估量其价值的重要活动:将那些珍贵的古籍善本、民族文献从战争的劫火中抢救出来。
抗战爆发,日军攻占上海后,许多文化人都离沪去了后方,但郑振铎毅然留下来没走。这是因为他注意到:东南数省相继沦陷后,江浙皖以及上海藏书家所藏珍本图籍纷纷散入上海旧书肆,无数珍籍善本被英、美、日、德等外国人买走,外国图书馆也将战火中的中国作为古籍来源的重要目标。郑振铎深感“这些兵燹之余的古籍如果全部落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将来总有一天,研究中国古学的人也要到外国去留学”。最为严重的是,伪满“华北交通公司”等机关也在收书,并以府县志及有关史料文献为主体,可谓居心叵测。就当时而言,这些地方志资料可用做调查资源、研究地方情报及行军路线;从长远来看,则足以控制我民族史料及文献于千百世!郑振铎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绝不可能力挽狂澜。是时,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光华大学校长张咏霓,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考古学家、版本鉴定家、收藏家张凤举四人,也都因职位或任务关系留在上海。于是日夜焦虑不安的郑振铎就和他们在一起商量挽救办法。继而由郑振铎发起,五人联名于日向重庆当局发电报,要求拨款抢救民族文献。
实际上,在此前的两年中,郑振铎已经以个人之力担负起拯救中华文化典籍的重任,其中所获国宝《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该书包括240余种元明杂剧,一半以上是多年失传的孤本。“不下于‘内阁大库’的打开,不下于安阳甲骨文字的发现,不下于敦煌千佛洞抄本的发现。”尽管如此,他毕竟势单力薄,深感力不从心。他曾说,“夫保存国家征献,民族文化,其辛苦固未足埒攻坚陷阵,舍生卫国之男儿,然以余之孤军与诸贾竞,得此千百种书,诚亦艰苦备尝矣。”不过他还是竭尽全力去做,“虽所耗时力,不可以数字计,然实为民族效微劳,则无悔矣!”
当时上海的形势甚为紧张,就在1月4日,郑振铎得何炳松等人电话告知,敌伪已列黑名单共14人,皆文化界救亡协会的负责人,将下毒手绑架,嘱防之。郑振铎被迫转移借宿他家,但他十分坚定,仍与诸先生为争取当局支持抢救文献之事而奔波。他曾说:“我辈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但却有一团浩然之气在。横逆之来,当知所以自处也。”
1月10日,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兼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朱家骅和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复电,虽表示赞成“创议在沪组织购书委员会,从事搜访遗佚,保存文献,以免落入敌手,流出海外”,但又说“惟值沪上抗战时期,筹集巨款深感不易,而汇划至沪尤属困难。如协助政府目前力所不及,将来由中央偿还本利,收归国有,未识尊见以为如何?”重庆来电所述当是实情,但解决的办法似有“踢皮球”之嫌。不过,在郑振铎等的力争下,最终还是同意拨款抢救古籍。当前位置: &>>&
战火中救书
&& 11:21:10&&
  战火纷飞的年代,市井的人们囤积的是金银细软,书籍遭受劫难。而那些孤本善本,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存。
  抗战开始,上海文化人郑振铎眼见许多珍贵的图书毁于兵燹或落入敌手,心急如焚。
  而与此同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显露出来――一些藏书家从前不愿意出售的图书,此时因为生计,开始将自己的珍藏抛售市场。郑振铎见此机会,向当时的重庆政府呼吁抢救图书,他把救书当做一场战争。
  当时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他采纳了郑振铎的意见,拨出专款200余万元,专门用来收购流散出来的孤本善本。
  郑振铎开始在战火中救书,由此记下了一本《求书日录》。《求书日录》里记了这样一件事:清初着名藏书家钱遵王《也是园书目》开列了失传的元明杂剧,郑振铎对其心仪不已,他深信它们尚在人间。果然,战火一开,即现身苏州地摊30余册。一得到消息郑振铎马上动身前往苏州,赶到时30余册孤本已被书商孙某所购。听说政府拨专款购书,于是孙某奇货可居,标出一万元的高价,且必须在十几天内交割。后经软磨硬泡,价格降到9000元,但在当时仍是个大数目。可是,郑振铎认为,它的文化历史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时间急迫,尽管郑振铎多封电报催促,教育部的专款仍杳无音信。郑振铎如热锅上的蚂蚁,只好硬着头皮四处借钱。等钱凑够了,郑振铎自己的大衣和帽子都已送进了当铺。
  买下这套元明杂剧孤本的那天,郑振铎百感交集,就像一位父亲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这些朝思暮想的泛黄的书页,感觉自己赢得了一场战争。后来,经他整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孤本元明杂剧》。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后,他竟然收到了教育部寄来的汇款。这笔钱,其实早已汇出,只是由于战乱,在邮路上耽误了近半年才到他手中。郑振铎事后很感慨:这个民族是无法被打垮的,因为它没有因为战争而遗忘了文化。
  据说,郑振铎在上海“救书”的4年,犹如特工潜伏。他每天都像在搞地下工作,服饰打扮不断变换,居无定所,深居简出,不参加任何婚丧宴席……他为此说过一句话:“夫保存国家文献、民族文化,其苦辛固未足」ゼ嵯菡蟆灰杂嘀戮胫罴志海么饲О僦质椤蛞辔藁冢 
  在他看来,爱书,就是爱国;救书,就是救国。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而书籍正是文化的载体。
编辑:朱琪红 来源:
共青团中央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 请发送qnb至 订阅手机青年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来源: 作者:查一路;
战火中救书
战火纷飞的年代,市井的人们囤积的是金银细软,书籍遭受劫难。而那些孤本善本,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存。抗战开始,上海文化人郑振铎眼见许多珍贵的图书毁于兵燹或落入敌手,心急如焚。而与此同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显露出来———一些藏书家从前不愿意出售图书,此时因为生计,开始将自己的珍藏抛向市场。郑振铎见此机会,向当时的重庆政府呼吁抢救图书,他把救书当作一场战争。当时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他采纳了郑振铎的意见,拨出专款200余万元,专门用来收购流散出来的孤本善本。郑振铎开始在战火中救书,由此记下了一本《求书日录》。《求书日录》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清初著名藏书家钱遵王的《也是园书目》开列了失传的元明杂剧,郑振铎对其心仪不已,他深信它们尚在人间,果然,战火一开,即现身苏州地摊30余册。一得到消息,郑振铎马上动身前往苏州,但赶到时30余册孤本已被书商孙某所购。听说政府拨专款购书,孙某以为奇货可居,标出10000元的高价,且必须在十几天内交割。后经软磨硬泡,价格降到9000元,但在当时仍是个大数目。可是,郑振铎认为,这些书的文化历史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时间急迫,尽管郑振铎......(本文共计1页)
       
         &
相关文章推荐
《文教资料》2002年03期
《宁波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初中生世界
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出版:初中生世界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周刊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转载]战火中抢救文化的民国政府与民国学者
&战火纷飞的年代,市井的人们囤积的是金银细软,书籍遭受劫难。而那些孤本善本,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存。
抗战开始,上海文化人郑振铎眼见许多珍贵的图书毁于兵燹或落入敌手,心急如焚。
而与此同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显露出来——一些藏书家从前不愿意出售的图书,此时因为生计,开始将自己的珍藏抛售市场。郑振铎见此机会,向当时的重庆政府呼吁抢救图书,他把救书当做一场战争。
当时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他采纳了郑振铎的意见,拨出专款200余万元,专门用来收购流散出来的孤本善本。
郑振铎开始在战火中救书,由此记下了一本《求书日录》。《求书日录》里记了这样一件事:清初著名藏书家钱遵王《也是园书目》开列了失传的元明杂剧,郑振铎对其心仪不已,他深信它们尚在人间。果然,战火一开,即现身苏州地摊30余册。一得到消息郑振铎马上动身前往苏州,赶到时30余册孤本已被书商孙某所购。听说政府拨专款购书,于是孙某奇货可居,标出一万元的高价,且必须在十几天内交割。后经软磨硬泡,价格降到9000元,但在当时仍是个大数目。可是,郑振铎认为,它的文化历史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时间急迫,尽管郑振铎多封电报催促,教育部的专款仍杳无音信。郑振铎如热锅上的蚂蚁,只好硬着头皮四处借钱。等钱凑够了,郑振铎自己的大衣和帽子都已送进了当铺。
买下这套元明杂剧孤本的那天,郑振铎百感交集,就像一位父亲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这些朝思暮想的泛黄的书页,感觉自己赢得了一场战争。后来,经他整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孤本元明杂剧》。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后,他竟然收到了教育部寄来的汇款。这笔钱,其实早已汇出,只是由于战乱,在邮路上耽误了近半年才到他手中。郑振铎事后很感慨:这个民族是无法被打垮的,因为它没有因为战争而遗忘了文化。
据说,郑振铎在上海“救书”的4年,犹如特工潜伏。他每天都像在搞地下工作,服饰打扮不断变换,居无定所,深居简出,不参加任何婚丧宴席……他为此说过一句话:“夫保存国家文献、民族文化,其苦辛固未足垺攻坚陷阵……然以余之孤军与诸贾竞,得此千百种书……则亦无悔!”
在他看来,爱书,就是爱国;救书,就是救国。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而书籍正是文化的载体。
&&&&&&&&&&&&&&&&&&&&&&&&&&&&&&&&&&&&&&&&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査一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振铎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