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电子子41.77大盘多少点2000年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搜狐教育频道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
[ 《教育发展研究》2002 ]
页面功能【】
【】&【】【字体:&&】【】【】
  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实证分析,对高校扩招三年来取得的进展、成效以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一次认真的大盘点。
  巨大的进展 深远的影响
  1、三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经过三年大扩招,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14万人,净增571万人,四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参见表1),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来看,2001年与1998年相比,在校本科生规模增幅最大,专科(高职)生增加人数最多。具体而言,研究生总规模四年净增19.4万人,增长97.7%;本科生规模净增274.5万人,增长105.2%;专科(高职)生规模净增277.5万人,增长76.6%。
表1 年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情况 (单位:万人)
在校生人数
其中: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专科生人数
  资料来源:年数据摘自相应年份《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来自教育部计划发展司《2001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分析》。本文以下数据表除非特别说明,资料来源均同本表。
  综观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用了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据估计,到2002年秋,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将突破1400万人,已接近1998年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上又一个迅速崛起的高等教育大国。
  2、连续三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3.3%,快步走向大众化
  1998年,中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鉴于1998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高等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以及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强烈推动,2001年初,我国政府在所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将原定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和入学率的目标进一步要求提前五年实现,即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15%的目标。
  根据年扩招的实际和2002年高校招生计划推算,原计划于200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将再提前3年,于2002年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了我国已开始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也将带来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高等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等的联系和关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3、扩招增大了升学机会,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是“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一次重大实践
  与1998年相比,年累计净增加本专科招生数491万人,为数百万原本无望上大学的学生家庭提供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热切愿望。
  高校扩招使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升学率在短短的四年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1998年的40%提高到2001年的65.5%,增加了25个百分点(见表2),也是史无前例的。高等学校的扩招和入学机会的增加,带动了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的招生数由1998年的356万人增加到558万人,增幅高达56.7%,同时,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相应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2 三年来全国高校招生情况
高校本专科招生数(万人)
高中阶段毕业生数(万人)
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
  4、三年扩招增加了高等教育学历人才及紧缺专业人才的供给,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校连续3~4年的扩招有效提升了我国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通过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预计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将有1700多万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2800多万增加到2005年的4500万,使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由2000年的4%提高到6%,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扩招中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使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趋于合理。如以IT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专业招生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00%,为所有专业平均年增长率的3倍;法学、金融、贸易与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超过70%,为平均年增长率的2倍;在采用特殊形式培养软件技术人才方面,全国已有35所高校开始试办新运行机制的软件学院。这类人才将成为21世纪中叶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将产生重大影响。
  5、高教大扩招促使全社会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社会高等教育及相关投入大幅度增加,高教投资和消费联动了经济发展
  高等学校大扩招极大调动了全社会办学积极性,以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效应(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联动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
  据初步估计,高等教育三年扩招至少拉动了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有力促进了以扩大内需(包括高教及相关行业部分的投资与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
  自1999年起,国家三年累计安排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另外,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今后几年这一投入仍有着强劲的上升势头。
  在大量吸引社会投资的同时,高校还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途径,筹集了大量的办学经费,极为有效地解决了与扩招密切相关的新校区建设、以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资金需求。各类社会资金的大量注入,不仅为高等教育扩招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
  6、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延缓了数百万高中毕业生就业,并通过推进教育事业、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高校持续扩招,大幅度提高了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毕业生入学的机会,环节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前所述,普通高校三年共计扩招323万人,相当于使同等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至少推迟就业3-4年,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另一方面,扩招也同时带动了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相关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位。近三年来,仅高校专任教师就增加了12.46万人,据估计,未来几年还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如果以5个学生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三年扩招净增学生500多万,可以创造10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7、高校大扩招为构建高中阶段教育与各类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推进了我国教育制度创新
  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致力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高中与高等学校的制度性分割与互不衔接、沟通的弊端,这次扩招直接促进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立交桥”架构的建设,扩展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教育部《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取消了原来对“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直接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有关规定,从而架通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连接的“立交桥”,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三校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2000年开始,上海、北京、天津、安徽、内蒙古等省市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实行春季高考招生。2000年,北京市与安徽省首次就招收本科、高职(专科)学生2448人。春季高考使高中生多了一次高考机会,终结了一考定终身的历史,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据报道,参与春季高考招生试点的省份、高校面还会继续加大,招生人数将会有大幅度上升。
  扩招还带动了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促进更为开放地面向社会办学。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高考招生25周岁以下年龄的限制,为更多想上大学,而超出年龄限制的人敞开了大学之门,“非传统学生”人数的增加,与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趋势和建设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制度性基础。
  8、扩招期间地(县)级市高校的新建,推动了高等学校布局重心的下移,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三年大扩招期间,高等学校布局向下延伸,为许多地、县级市带来了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年间,仅教育部备案的地、县级市高校[1]增加110多所,占全国新增高校总数的50%,其中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增加最多,在10所以上。
  在扩招的带动下,地市级高校也有较快的发展,2001年,新增50多所,是1998年的5倍多。这些学校80%为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共招生8万余人,在校生总量达12万之多,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性技术人才,在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推动了科教兴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
  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
  三个同步增长 扩招健康发展
  新中国五十多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曾有过三次高教规模的大发展,每次都由于办学条件跟不上,扩招后紧接着就不得不进行调整,呈现出起伏较大的“马鞍型”图像,难以持续发展。这次三年大扩招与以往历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都不同,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增长与高等教育事业规模扩张的同步增长,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同步增长 :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为了保证高校扩招的顺利进行,无论是中央还是各省、市的人民政府,三年来都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扩招三年以来,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基建投入分别增加了一倍多,远远超过三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年均增长幅度,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实现翻一番的扩张幅度相比,高等教育投资实现了与学生规模的同步增长(参见表3)。
表3 1998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万人)
普通高校事业经费总收入(亿元)
生均教育经常费支出(元)
  比较分析显示,2001年与1998年相比,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增长了1.1倍,学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却增长了1.14倍,而生均教育经常费支出也增长了14%,高教经费总投入和生均投入均与规模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
  第二个同步增长 :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1998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全国普通高校在办学的“硬件条件”建设方面,通过采取超常规发展的筹资思路和举措,拨、贷、筹、租并举,克服了制约高教规模扩张的资源投入瓶颈,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实现了与扩招的同步,成效显著。
  从1999年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亿多平方米,相当于1990年至1998年8年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总和5500多万平方米近2倍,也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30年高校校舍建筑面积总和4000多万平方米的2.5倍。
  初步分析表明,2001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增长了80%,校舍建筑面积增长了70%。在招生规模成倍增长的情况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与生均生活用房面积仍与扩招之前1998年基本持平,实属不易。特别令人鼓舞的是,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呈逐年加速增长态势,仅这两项指标2001年就比上年分别增加20万亩和5000多万平方米。
表4 年全国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万亩)
校舍建筑面积(百万M 2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M 2
生均学生宿舍面积M 2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
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三个同步增长 :高校生均固定资产与教学仪器设备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高校办学条件中的固定资产、尤其是教学仪器设备等直接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也是我国各级政府监控高校设置、升级等的一项基本指标。扩招三年来,全国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1000亿元,2001年相当于1998年的2.1倍;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476.4亿元,2001年相当于1998年的1.9倍。
  按生均标准分析,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2369元,比扩招前1998年的20923元增长了7%,;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在学生规模成倍增长的情况下,也基本做到了与扩招规模的同步增长,2001年比1998年仅微降了一个百分点。
表5 年全国普通高校固定资产、教学仪器设备变化情况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生均固定资产值(元)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0.99   高校教师队伍 :规模明显扩大,结构有所改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
  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各高校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与扩招三年学生规模的快速增加相适应,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三年共增加了12.5万人,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扩招前与扩招后相比,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上升了1.6个百分点;具有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上升了5.2个百分点;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有了明显提升,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趋于合理、优化。
表6 扩招前、后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情况的比较
专任教师(万人)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5.2个百分点
博士、硕士比例(%)
+1.6个百分点
45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3.3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此次高校扩招不仅在规模、速度上是空前的,而且在经费投入、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条件三个方面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教师队伍总量、结构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这次扩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政府主导 三大改革
  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一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强度,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以“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为指导,不失时机地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高教投资体制改革,三大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
  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
  扩招中的政府主导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资金的集聚、放大效应
  在解决扩招所面临的资金、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上,三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改革政策,加大了教育投入。中央政府首次决定,从用于国家基本建设的长期国债中安排70多亿元,用于高校基本建设;在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提高教育投入比例,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全国有不少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也相继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针对高校扩张中的用地不足的矛盾,各地都采取了各种非常规的政策举措,有利促进了学校规模扩张的顺利实现。在高校扩容和大学城建设中,广东、上海、北京、河北、湖北、浙江、陕西、山东等地方政府通过赠地或提供低价土地,为拓展高校办学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一大改革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依靠社会资金扩大高等教育供给能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探索改变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传统体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三年扩招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深化高教办学体制改革,提供了“增量调控”、甚至部分“存量盘活”的有利机遇,可以说,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民办高教以及公办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的建设,是支持、并保证扩招平稳推进的一项重要保障。
  扩招以前,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较慢,到1998年底,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仅有22所。实施扩招政策后,与强劲增长的社会需求相适应,政府因势利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政策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三年间经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具有学历文凭发放资格的全日制民办高校新增67所(尚不包括举办学历文凭认定资格考试的全日制民办教育机构数百所),相当于1998年前批准总数的三倍以上。
  在充分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经验和教训,并坚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应对短期内实现大扩招的巨大压力,我国部分老大学开始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质量保障为基础的高教扩张新路子。这就是,将老大学品牌和智力优势与企业集团、基金会等非政府机构的资金优势相结合,合作举办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100余所相对独立的、具有新运行机制的大学分校或二级学院。
  以上两种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同特点是,自筹资金、成本收费、独立核算,依靠非政府资金投入和学费收入滚动发展,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了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在扩招中,一些重点高校主动也吸引企业资金,走与企业联合办学的道路。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博软件工程学院,就是全国首家校企合作培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专业人才的机构。
  第二大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扩招中的“瓶颈”,极大缓解了后勤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
  高校扩招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后勤保障能力不足,仅靠政府投入和扩大后勤职工队伍难以解决这一难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决策,国务院领导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倡导通过企业投资、学校融资等方式进行学生公寓和后勤服务设施建设。仅年两年就新建学生公寓1900多万平方米、改造450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260多万平方米、改造81万平方米。
  在教育部直接指导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模式,提倡运用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并逐步减少事业经费的补贴,实现自负盈亏、自收自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后勤经费占学校支出的平均比例,由改革前的10%降至目前的3%以下。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还吸引大量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参与物业管理和餐饮服务。有效增加了后勤服务资源,提高了服务水平。
  第三大改革 :筹资体制改革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增加了高等教育经费总量
  三年来,高校筹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多元筹资和教育成本分担,确保了高校经费快速增长(详见表5)。
表7 年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来源构成
1、总计(亿元)
2、财政性教育经费
-10个百分点
其中:基建拨款
3、学校自筹收入
+10个百分点
其中:学杂费
+1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教育部财务司历年教育经费统计资料。
  实证分析显示,三年扩招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政府财政性高教经费投入大幅增长。政府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高达近80%;但政府高教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体现了新形势下高教投入多元化条件下政府投入居主体地位的新特征。
  第二,学校自筹收入增幅强劲。全国普通高校由多渠道构成的学校自筹收入,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增长了1.7倍;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也相应地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教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
  第三,基于成本分担之上的学杂费收入增幅达2倍以上,成为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体制快速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从学校自筹经费中学杂费收入看,2001年已达298.7亿元,比1998年的73.1亿元,增长2.1倍。由上可见,学校和广大学生家庭都为高校扩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校三年扩招中,虽然高校规模增长了一倍,高教财政拨款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占全国教育财政拨款的比例反而由%上升为%,保证了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在总教育经费拨款中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以削弱义务教育为代价,这也是这次高教扩招、进而也是整个教育体系健康、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带来的变化和三年高校扩招的实践证明,资源短缺并不是限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最终决定因素,向体制改革要资源,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教育资源的积聚,将大大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之,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这一系列改革,尽管还不够完善,但符合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符合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总量和综合国力的需要,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问题与不足
  部分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与办学硬件不足,难以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有某种扩大的倾向。然而,我国政府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方面,对尽可能缩小不同地区差异等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高教扩招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上就是缩小地区差异的一个具体行动。
  扩招三年来,虽然从总体上看,全国普通高校经费及教育资源总量与办学规模做到了同步增长,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投入水平差异较大,改革深入程度也有所不同,以致部分地区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与生均办学条件有相当程度的下降,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参见表7)
表7 2001年部分省区地方普通高校办学条件状况
地方高校平均水平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部分地区地方高校办学条件状况
生均教育事业费(元)
贵州(3889)青海(6305)新疆(6509)内蒙古(6841)安徽(7230)湖北(7654)江西(7935)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元)
贵州(2125)新疆(2162)四川(3180)湖南(3214)河南(3284)内蒙古(3470)湖北(3702)安徽(3710)江西(3829)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元)
内蒙古(248)新疆(347)贵州(408)安徽(499)湖南(96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M 2 )
新疆(8.1)甘肃(8.6)内蒙古(8.9)四川(9.1)安徽(9.3)宁夏(9.3)山西(9.4)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新疆(2229)青海(2746)安徽(3197)山西(3217)内蒙古(3333)甘肃(3443)贵州(3365)四川(3372)
资料来源:同表7。
  从上表可以看出, 2001年,有7个省、区生均教育事业费投入(含预算内外)低于8000元,其中最低省份不足400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有9个省、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低于4000元,还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60%。其中,有两个省区生均事业费拨款仅为2100多元,还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国平均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614元,竟有4个省、区不足500元,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如此低的教育投入水平,实难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也存在类似状况。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情况几乎都发生在中西部省、区。需要当地政府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并注意调整发展速度。
  教师总量偏紧、生师比过高,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经过三年扩招,从全国看,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规模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教师总量只增长了31%,严重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以致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骤然增长为18.2,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国际比较数据和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抽样实证调查表明,生师比的合理区间为1:14―1:16。生师比过高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由于生师比过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学效果有所下降;由于工作量过重,部分教师无暇接触和指导学生,无暇自我“充电”;甚至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担任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地区部分省市普通高校平均生师比过高情况尤为突出,如广东、四川、上海、江苏等省市均已超过1:20,更急需补充教师队伍,扩大教师规模。
  从总体上看,扩招以来高校教师数量紧张的问题将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若不继续加大引进、开发和培养的力度,高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对高校总体规模扩张、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和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落实等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
  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三年扩招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将直接对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高校扩招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逐步予以解决。国际经验表明,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对矛盾,在规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对此,我们要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
  首先,与精英教育不同,大众化教育向更多人群敞开了大门,势必要适当降低入学标准;其次,高教大发展时期,教育资源(资金、校舍、设备、师资)配置难免会出现暂时短缺的现象;再次,新建高校和新补充师资缺少管理和教学经验,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教育教学质量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崇高目标。
  从另一角度来说,尽管高校扩招中有局部质量下降的现象,但三年扩招毕竟增加了几百万人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增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甚至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从总体上说,扩招使这一代青年人的整体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国家、家庭及学生都是有益的。
  面向未来的展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党的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一、二十年,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纪之交的大学扩招,为我国加速人力资本集聚,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确立教育与人力资源是国家“第一战略资源”和政府“第一要务”的发展观
  《世界银行2000年》报告指出,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一般十分注重有形资本(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对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环境资产)重视不足,从而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1999年中国总人口是世界总量的20.9%,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22.4%,均居世界第一,具有潜在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但由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重心偏低,整个人力资本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总人力资本仅相当于美国的44.3%,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因此,我们要确立教育与人力资源是国家“第一战略资源”的发展观。
  按照这一新的发展观,政府要转变职能,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真正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以实施人力资本集聚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新战略。
  将高等教育大国建设为高等教育强国,大幅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越来越集中体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这归根结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发展质量。
  预计至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1600万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万人左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至23%―25%;2021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4200万人左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40%;再经过10-15年的努力,在年期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人为本,建立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适应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要努力缩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极大地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只要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实现以上的发展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济:《历史性跨越――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2、周远清:《新世纪:要把质量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中国教育报》日第2版。
  3、康宁:《论教育决策与制度创新――以‘99高校扩招政策为案例的研究》,《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4、北京大学课题组:《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
  5、李守信:《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启示录》,《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8期。
  6、王一兵:《高等教育大众化――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瓶颈和战略选择》,《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版和2000年版)。
  8、《世界银行报告2000》。
  9.《USA Digest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2000》
  10、Trow, Martin: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American Advantage, 2000。http://ishi.lib.berkeley/edu/cshe/
页面功能&&
【字体:&&】【】
■相关新闻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网站建设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00879航天电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