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与认知风格建档分析——《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报告--《宁夏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与认知风格建档分析——《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报告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还要保障学生能平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623.5【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还要保障学生能平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正是教育公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丹华;;[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03期
窦子宸;;[J];文理导航(下旬);2013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雪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郭长逊;;[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年03期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吴辛君;;[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成;;[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年02期
金柱;;[J];华章;2014年08期
额尔敦胡;;[J];神州;2014年05期
裴丽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7期
钱琳琳;;[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11期
陈立业;;[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年16期
何松兴;;[J];新课程(小学);201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玲玲;傅世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黄成夫;[J];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李小美;;[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马兰;;[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年03期
刘春艳;周秀芳;吴娟;;[J];网络财富;2009年07期
杨卫星,王学臣,张梅玲;[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2期
王英;[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金兰;;[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1期
范琳;李祥云;;[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10期
姚琴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玉波;雷云龙;;[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张莉;张丽锦;;[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朱丽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周永垒;刘薇;;[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蔡迎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王鹏飞;黄雨田;牛盾;;[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吴国来;沃建中;白学军;沈德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李力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钟建财;闫巩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静;陈英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曹丹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东北大学教授 罗玲玲;[N];大众科技报;2007年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研室
陶育义;[N];美术报;2004年
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
胡海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朱永新;[N];光明日报;2007年
左昌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左昌伦(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罗非;[N];健康报;2007年
李昌广;[N];台州日报;2008年
晋城一中教科研中心主任
朱根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初玉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梁君英;[D];浙江大学;2012年
张健;[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付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李力红;[D];吉林大学;2005年
卢小君;[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唐斌;[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丁明磊;[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李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周晓东;[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师兰;[D];南昌大学;2011年
荣继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王娜;[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巫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陈晓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徐青;[D];河南大学;2010年
刘文婷;[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李国翠;[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董茜;[D];重庆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17:13:37 来源:
作者:科教办
】 浏览:364次
各小学、第六批课题及2011年科研立项课题主持人:
&&& 河滨小学2011年申请的科研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已经通过课题立项。该课题组邀请市教研员和专家到学校指导,举行开题报告会。现把河滨小学2011年科研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的邀请函转发给您们。请各学校、主持人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发动人员参加。现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2年5月7日下午3:00~5:00
河滨小学二楼多媒体电教室
三、与会人员
(一) 市有关领导及专家,镇教办领导,河滨小学学校行政、课题组全体成员
(二)各小学(包括民办小学)派1―2名数学骨干教师参加。
(三)2011年立项课题主持人。
四、活动议程
& (一)介绍领导、专家和嘉宾
(二)校长致欢迎词
(三)宣读立项证书
(四)介绍课题内容
(五)专家点评
(六)总结报告会情况
&寮步镇人民政府科教办公室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
责任编辑:firewin
版权所有:寮步教育网 &|& 主办单位:寮步镇人民政府科教办公室 &|&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政府大楼4楼电话:(1 &|& 传真:
&|&技术支持: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小学数学教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立足校本 和谐发展――《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与校本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湖南省溆浦县葛竹坪镇中心小学课题组&&录入时间:&&阅读次数:3981
2006.22006.12.
2007.12008.9.
2008.102008.12
63241490100%82.395%8588%84.785%
150%90%30%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资溪实小快乐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关于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 邓小华 &&&&更新时间: 20:35:47
《关于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从小学低、中年级开始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很有必要。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提高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应用知识并能创造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数学从生活中来,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生活必需的,是他们的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
2、主动探究精神。数学来源于生活,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了一个氛围,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3、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使学生感受、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4、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自主意识增强。重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三、理论依据,及实验假设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的。
基于以上理论,我提出了如下的实验假设: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成员与方法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邓小华
成员:周凤兰
(二)研究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12月)
组织课题组成人员和教师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确立课题意识,从理论上探索小学数学融合生活的教学方式,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2、实验研究阶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按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实施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的教学模式,重视过程小结,反思得失,为全面总结作准备。
3、总结阶段:(2008年7月&&2009年9月)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对象
本校1&&6年级全体学生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数进行教学。
五、研究过程
1、加强培训,指明方向
近两年来,我们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新课程培训。
2、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教育改革,观察先行。我们首先着眼于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实验启动以来,我们抓住一切机会邀请领导与专家作指导,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我们搜集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探讨,经常进行课例的分析、研讨,将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进行对比,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3、先试点,后推广
(1)试&小样&,取得初步经验
我们进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第一手材料,选取素材,然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重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探究学习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在一堂堂实践课后,教师目睹了学生学习的显著效果,极大地激发了课题组教师的积极性。此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纷纷进行实践。
(2)产&批量&,逐步推广突破
&小样&获得成功后,课题组成员进行反思评析,形成个案,总结成文,加以推广。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工作获得成效,教师们上得示范课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
(3)求质量,形成特色
随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学校把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推广,学校通过进行优质课及优秀教学设计的讲评,让教师结合实际,研究如何合理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谈自己的实施体会,重点谈得与失,教师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4、依托教学,在实践中探索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课题组成立后,我们首先确定课题组活动,使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入手,然后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活动质量,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组研究结合教研活动开展了大量活动,开展了评优课、展示课、研讨课等一系列活动,两年来,我组成功地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着重实际操作的分析,群策群力,齐心协力设计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流程,教师在积极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针对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得与失,反思课堂组织的优劣,并及时用&教学后记&形式记录下来,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教师们以高涨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一篇篇学习笔记,一则则教育日记,一本本论文摘录,堆砌成他们学习的收获。记录他们努力探索科研的足迹。
六、研究的结果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及时做好先进方法经验的交流、累积经验且实验效果明显。
(一)利用学生的发展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数学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能激发学生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同学间明争暗赛的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本本的数学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现实的、鲜活的,一篇篇的数学摘抄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课堂外的数学也精彩;一幅幅漂亮的数学剪贴小报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利于教师提高
实验课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近两年来,课题组实验教师近十篇的课题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教师积极承担了校示范性公开课,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注重运用相应理论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七、实验中思索
在课题研究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中,引发了我们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我们虽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入手,但由于研究人员的水平和时间所限,仍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课题研究的力度不够,对浅层次问题的研究多,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较少。
2、如何处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探究生活化活动之间的矛盾?在研究活动中,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进程,在学生竞犹未尽时,有时只好停止研究活动,这样制约了探究的深入开展。
3、变革应用题呈现方式,对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由于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的丰富,对教师驾驭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立项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