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论文大纲:中国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

&&&&&&侵权投诉
客服手机:&&&
当前资源信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思考.pdf
页面加载中... ... 广告 0 秒后退出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您当前级别:【】,剩余财富:0
资源大小:302.65KB
上架时间:3600天
下载费用:5元
当日剩余次数:10
总剩余次数:100
当日剩余次数:0
总剩余次数:0
2011年第2期南洋问题研究No.22011(总第146期)SOUTHEASTASIANAFFAIRSGeneralSerialNo.14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思考李皖南(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0)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0年高校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深化广东-东盟战略合作的环境、模式研究”(10ZGXM84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作者简介:李皖南,女,安徽安庆人,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摘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广东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论述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剖析其中不足及原因,并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广东发展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区;广东;东盟;经贸关系中图分类号:F125.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全面建成,这是中国第一个对外自由贸易区,将与东盟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实现全面自由化,这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面临这一难得机遇,中国国内各个省市如广西、云南、福建、广东、山东、上海等纷纷出台政策,各显神通,希望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出现了省际竞争态势。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虽然与东盟之间贸易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但过去相当长时间中对东盟的政策重视不够,政府政策的时滞导致广东在博弈竞争中份额下降。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积极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及其中的原因,并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广东发展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一、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特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31·(一)贸易方面1、广东-东盟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显著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0年至2009年,广东与东盟的双边进出口总额从137.65亿美元增加到633.03亿美元,增长4.6倍,年均增幅达到23%。其中,出口额从45.57亿美元增加到268.29亿美元,增长5.4倍,年均增幅24%;进口额从92.08亿美元增加到364.73亿美元,增长4.13倍,年均增幅22%。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2005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并启动降税进程,这对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扩大带来了积极的效应。年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速分别为24.9%、26.7%、39.8%、20.3%、8.8%;同期,进口增速分别为10.0%、16.4%、20.3%、7%和-3.7%。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2009年广东对东盟的出口仍保持正增长,进口降幅也大大低于全省进口降幅水平(详见表1)。①表1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额统计(亿美元;%)年份进出口增幅出口增幅进口增幅广东逆差38.545.....288..0-54........8....7....169.9-137....8..626..7.28-154.11...0-133..031...7-96.44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和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整理。2、东盟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快速上升2008年,东盟超过日本成为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占广东对外贸易额的9.17%。[1]2009年,东盟保持着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为10.4%,位于港澳(19.9%)、美国(13.2%)、欧盟(12.1%)之后。同时,东盟还是广东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地。2008年对东盟出口占广东出口总额的6.1%,位于港澳(33.6%)、美国(19.1%)、欧盟(15.9%)之后。2009年对东盟出口比重上升为7.5%,港澳比重为32.7%,美国为19.2%,欧盟为15.0%。·41·①2009年广东总进口为2521.62亿美元,比2008年进口额2793.04亿美元减少9.7%,而2009年广东与东盟的进口降幅为3.7%。2008年,东盟成为广东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占13.6%,仅次于日本(14.8%)、台湾(13.9%)。2009年,东盟一跃成为广东的第一大进口地区,进口占广东总进口的14.5%,超过了从日本(14.3%)和台湾的进口(13.7%)。在许多资源密集型商品方面,东盟成为广东的主要供应地,如东盟是广东进口煤最大煤仓,广东进口的天然橡胶有九成以上来自东盟。表2广东前五大对外贸易对象国(亿美元)国家或地区年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出口进口港澳.8%).5%)63.95(2.3%).9%).7%)42.04(1.7%)美国906.74(13.3%)772.83(19.1%)133.91(4.8%)808.76(13.2%)688.65(19.2%)120.11(4.8%)欧盟857.36(12.5%)643.56(15.9%)213.80(7.7%)738.49(12.1%)539.93(15.0%)198.56(7.9%)东盟626.49(9.2%)246.55(6.1%)379.94(13.6%)633.03(10.4%)268.29(7.5%)364.73(14.5%)日本606.18(8.9%)192.28(4.8%)413.90(14.8%)534.88(8.8%)174.19(4.9%)360.70(14.3%)注:括号中的数字是广东与各国(地区)的贸易和广东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0》,http://www.gdstats.gov.cn/tjnj/ml_c.htm。3、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广东-东盟的贸易商品中,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比重在上升。尽管广东与东盟之间有很大的资源禀赋差异,但2008年,广东从东盟进口的资源性初级产品只占广东从东盟进口总额的20%左右,包括农产品、塑料、成品油、原油、纸及纸板、液化气、锯材、钢材、铜材、天然橡胶、原木等,广东从东盟进口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制成品。广东出口到东盟的商品除了传统优势产品如彩电、空调、电话机,以及纺织服装、陶瓷、家具、鞋类、玩具、箱包等,还有60%左右的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制成品。数据表明,广东与东盟双边贸易逐步从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所占的份额日益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在产业内贸易商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广东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分别占同期广东与东盟进、出口额的67.6%和61.9%。其中,广东对东盟出口主要商品是电脑整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集成电路等,从东盟进口的商品主要为集成电路和各类微电子组件。(二)东盟对广东的投资1、东盟是广东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近年来对广东投资额逐步上升在改革开放初期,东盟就开始了对广东投资。根据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年,东盟对广东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4096宗,合同金额132.6亿美元,实际投资80.8亿美元,实际外资利用率57.4%,占同期对华实际投资额(520亿美元)的14.3%,占同期广东吸收实际外资总额的3.4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东盟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恢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对华投资,包括对广东的投资规模停滞不前,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东盟对广东的投资额开始逐步恢复,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东盟对广东的实际投资额仍增加到7.69亿美元,占同期对华实际投资额的13.9%,占当年·51·广东吸收实际外资额的4.01%(详见表3)。2009年,东盟对广东的直接投资项目108宗,合同金额3.6亿美元,实际投资6.4亿美元。目前,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广东吸收外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地。表3年东盟国家对广东的投资(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082009菲律宾6泰国10-马来西亚6795634新加坡4257印尼3202929文莱33合计64124广东利用外资总额东盟占比重3.59%5.82%3.74%1.28%2.06%3.47%4.95%3.35%4.01%3.28%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0》,http://www.gdstats.gov.cn/tjnj/ml_c.htm的数据整理。2、投资来源国主要是东盟老成员国,新加坡居首位目前东盟10国中,除了老挝之外的9个国家都对广东进行了投资,但投资额仍然主要来自东盟老成员国。年,新加坡对广东实际投资58.19亿美元,占东盟对广东投资总额的73.06%,其次是文莱,占6.32%,马来西亚占7.79%,泰国占6.91%,印尼占4.62%。2009年,新加坡和文莱都增加了对广东的投资,其中,新加坡的合同外资2.1亿美元,增长19.7%,实际投资4.4亿美元,占同期东盟对广东投资的69.1%;文莱对广东合同外资和实际投资分别为1.0亿美元和1.2亿美元,增长13.5%和7.3%,分别占东盟对广东投资的28.4%和19.4%。3、投资行业多元化发展东盟国家对广东投资领域呈多元化发展,主要分布在服装、鞋类、电子电器组装、家具、石化产品、饲料加工、饭店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最近几年,东盟有三成以上的资本投向了广东的电子信息业。(三)广东对东盟的投资广东对东盟投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TCL在越南设立其第一个境外加工厂,开始了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的新探索。在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尤其鼓励对周边国家投资,广东企业对东盟投资便进一步增加,逐步将对东盟投资作为“走出去”的练兵场。截至2008年年底,广东累计在东盟设立企业162家,协议投资额达15.38亿美元。其中,112家企业是在2002年后设立的,占广东对东盟投资企业数的69.1%,涉及协议投资14.7亿美元,占广东省对东盟协议投资总额的95.6%。[2]广东对东盟投资行业上也在变化,从最初的家电制造业向轻工、建材、纺织、资源开发合作等领域延伸。继TCL之后,美的、格力等知名家电企业也陆续在东盟设立了境外生产基地,珠海中福等轻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加快投资步伐,华为、中兴等部分高科技民营企业也落户东盟。·61·近两年,广东省农垦集团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先后设立多家橡胶加工企业,从橡胶加工延伸到橡胶种植、橡胶加工、橡胶制品生产等整条产业链。茂名石化公司、广州鼎田木业等部分民营企业积极拓展矿产、林业、煤炭等资源开发项目。投资模式上,广东资本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从最初的单一企业对东盟投资开始向设立贸易合作区、集群投资方向发展。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访问越南时,确定在越南北部和南部建立中国与越南经贸合作区,广东省深圳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参与中越经贸合作区建设资格的城市。日,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在北京签约,规划占地面积800公顷,总投资约40亿美元,是广东在越南投资的最大项目。[3]2008年,深圳市成立了由8家企业组成的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与越南海防市出口加工与工业区管委会签订了2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区基础建设投资协议。该经贸合作区的功能设置分为工业产业园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园区,工业园区计划发展电子、服装为主的轻工产业,综合园区主要提供融资、研发、质检、法律咨询、报关、物流等配套服务。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作为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典范和重要载体,将会带动广东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成为广东省开拓东盟市场,提高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目前已有22家企业进入该经贸合作区进行投资。(四)广东与东盟国家政府层面的合作在我国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战略布局下,广东省也加强了与东盟国家政府的交往和联系。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人先后多次带领代表团出访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国家,召开经贸洽谈会。2008年,省委书记汪洋率团访问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并与东盟秘书处签署《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东盟秘书处合作备忘录》,双方确定将重点寻求并促进包括农业、信息通讯技术、能源与环境、贸易和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等11个领域的合作,这是广东政府开拓东盟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4]2009年3月,新加坡资政吴作栋率团访问广东,签署了粤新合作协议,体现了广东与东盟国家政府层面的合作在加强。二、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虽然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此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中还有诸多不足。(一)广东与东盟贸易中长期逆差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7年,广东与东盟贸易逆差额持续扩大,年才略有降低。年,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逆差累计额达1106.57亿美元。从主要贸易国别看,马来西亚是广东与东盟贸易中的最大逆差国,累计逆差514.63亿美元,占广东对东盟贸易逆差总额的46.51%;其次是泰国,累计逆差366.88亿美元,占33.15%;第三是菲律宾,累计逆差280.76亿美元,占25.37%。广东与印尼贸易的多数年份是逆差,累计逆差57.09亿美元,占5.69%,但2008年与印尼的贸易实现了顺差3.36亿美元。[5]2007年和2008年,广东与新加坡的贸易实现了顺差,2009年出现了小幅逆差1.02亿美元。逆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这些。第一,资源禀赋差异使得自然资源匮乏的广东从东盟国家进口大量的煤、天然橡胶、石油等资源密集型商品。第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在贸易上具有竞争优势,使得广东的农产品逆差扩大。2004年,对“早期收获”项下的500多种农产品开始降税,2006年降为零关税,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大幅增长,其中水果、大米、天然橡胶、棕榈油等进口额大幅度增长,使广东农产品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广东的农产品逆差大幅增加。第三,广东的加工贸易方式·71·
本文来自转载请标明出处.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该用户还上传了如下资源 &&&&
还没有帐号?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版权所有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号-5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2004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正 广西地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把广西推向了与东盟进行全面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广西获得了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极好机遇。自由贸易区建成,将为双方充
【作者单位】:
【分类号】:F752.7【正文快照】:
广西地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把广西推向了与东盟进行全面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广西获得了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极好机遇。自由贸易区建成,将为双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双方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恒俊;;[J];社会科学家;2009年07期
丁开声;潘英英;;[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陈菁;;[J];当代广西;2009年22期
吕余生;古小松;刘建文;;[J];当代广西;2009年21期
付越超;;[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J];中国包装;2010年08期
陈继东;;[J];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01期
秦爱玲;;[J];创新;2010年05期
张美玉,邓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7期
马飚;;[J];当代广西;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阳;;[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蓝天强;韦廷柒;;[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明沛;;[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刘咸岳;刘军;;[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蒋菡英;;[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贺圣达;;[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刘永华;;[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蕾;陈业渊;罗石荣;;[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蒋满元;;[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冯军;;[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杜蔚涛;[N];广西日报;2008年
麦佩纳?通讯员
戴志强;[N];南宁日报;2008年
莫艳萍;[N];广西日报;2007年
曹誉百?江风
严秋梦;[N];西部时报;2007年
周红梅;[N];广西日报;2007年
谢娱 戴志强;[N];国际商报;2007年
陈正红;[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长;[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周英虎;[N];广西日报;2007年
梁惠;[N];广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红;[D];南开大学;2010年
车文娇;[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肖斌;[D];厦门大学;2009年
何传添;[D];暨南大学;2005年
朱泾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张天桂;[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俞顺洪;[D];厦门大学;2008年
崔奇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胡冰川;[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魏红;[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梅金雪;[D];吉林大学;2006年
杨燕;[D];重庆大学;2007年
梁茜茜;[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郭蔚;[D];广西大学;2007年
曹珂;[D];广西大学;2007年
武鸿泰;[D];广西大学;2011年
杨静;[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陈文慧;[D];广西大学;2008年
李海峰;[D];浙江大学;2010年
聂玉芳;[D];暨南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泛珠三角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障碍与政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泛珠三角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障碍与政策建议
【摘要】:正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促进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 CAFTA)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泛珠三角地处中国和东南亚交界处,有望成为CAFTA的核心和推动力量。一体化程度颇高的东盟面对经济体系庞大复杂的中国广阔市场,可能需要采取分步开拓、层次推进的有效方法,泛珠三角为东盟国家提供了进入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最快捷战略通道;东盟又为泛珠三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东盟是泛珠三角地区走向世界首先面对的国际市场和原料、资源基地,泛珠三角应强化和东盟的战略合作。
【作者单位】:
【分类号】:F752【正文快照】: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促进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一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CAFTA)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进人了一个崭新阶段。泛珠三角地处中国和东南亚交界处,有望成为CAFTA的核心和推动力量。一体化程度颇高的东盟面对经济体系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建军;胡庆亮;;[J];东南亚纵横;2006年03期
王自立;;[J];东南亚纵横;2006年08期
吴明革;;[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5期
陈秀莲;;[J];开放导报;2006年05期
曾凯生;卞瑜;;[J];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胡树植;;[J];特区经济;2006年04期
华晓红;汤碧;;[J];亚太经济;2006年04期
李红;;[J];珠江经济;2006年07期
刘养洁;王为一;;[J];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07期
俞文岚;;[J];珠江经济;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韦小鸿;;[J];东南亚纵横;2009年05期
姜文仙;许娇丽;;[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李雪岩;;[J];商业时代;2010年34期
王丽娟;董文婷;;[J];特区经济;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红;[D];南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乔之,李锦元;[J];当代亚太;2004年05期
马勇,刘燕;[J];东南亚纵横;2003年07期
李建伟;[J];东南亚纵横;2003年08期
王智勇;[J];东南亚纵横;2004年08期
林峰;[J];粤港澳价格;2004年09期
左连村;[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朱树淼;[J];国际经济合作;1995年04期
林勇;[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2期
邝国良,方少帆,林晓;[J];企业经济;2004年06期
吴航,窦尔翔;[J];商业时代;2004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秀莲;;[J];企业经济;2007年08期
龚唯平,韦前;[J];学术研究;2005年03期
;[J];印刷世界;2004年06期
陈宇媚;;[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J];粤港澳价格;2004年10期
;[J];制冷;2006年03期
;[J];长三角;2007年07期
白明韶;;[J];中国对外贸易;2006年02期
卢小平;徐越;雷健;;[J];大经贸;2009年07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J];大经贸;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景贵;王吉花;;[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如心;;[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玲;杨倩;潘璐;陈丹纯;;[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峰;;[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厚俊;;[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周长军;;[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龚晓莺;王朝科;邱国景;;[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品第;;[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陈道超;李晟;;[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王小娟;狄乾斌;;[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照;[N];南方日报;2005年
姚志德 钟雁明;[N];消费日报;2007年
何盈;[N];中国贸易报;2005年
徐斌 赵启文;[N];云南政协报;2006年
钟洁;[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黄冠胜;[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田川;[N];民营经济报;2006年
李婧;[N];国际商报;2004年
综合;[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张磊柱;[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里亚边科—瓦列里;[D];辽宁大学;2011年
王毅;[D];吉林大学;2010年
李淑华;[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罗英杰;[D];外交学院;2004年
宿海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崔奇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李相鎔;[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王艳红;[D];南开大学;2010年
王殿华;[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邹伟伟;[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迎春;[D];武汉大学;2004年
李政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林镇鸿;[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王宇光;[D];吉林大学;2007年
姜京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潘赛梅;[D];湖南大学;2007年
袁伦翔;[D];外交学院;2007年
杨学峰;[D];吉林大学;2009年
孔微岚;[D];吉林大学;2007年
冯玉宝;[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摘 要:2010年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立。分析CAFTA建立后对于贸易、投资、经济水平、规模经济等"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CAFTA对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2010年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立。分析CAFTA建立后对于贸易、投资、经济水平、规模经济等一系列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由此阐述CAFTA 对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2/view-4319103.htm  关键词:CAFTA;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9-03   产业内贸易则是指一个经济体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型产品的贸易。这里的同类产品所指的是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前三位数字相同的产品,也即至少属于同一类、同一章、同一组的商品。机电产品则是属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的第7类(SITC 7)。具体来说机电产品是指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CAFTA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的简称。CAFTA建立后,随着《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关于投资、关税、原产地制度等一系列规则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对双方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CAFTA的建立和框架内容   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2000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的。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2002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主要由三大部分4个附件以及16项条款构成,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时间表、措施,先期实现自由贸易的“早期收获”计划。确定了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具体安排,对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给予多边优惠待遇。也确定了在货物、服务和投资等领域,未来将安排谈判等内容。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对其他约7 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这标志着主要谈判已经结束。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接下来几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全面建成以及巩固完善。   二、CAFTA对中国一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效应分析   (一)CAFTA的贸易扩大效应   自由贸易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内部成员国家关税的降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来源于贸易壁垒的取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关税比较低。其他的几个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都存在比较高的关税壁垒。如纺织品的关税是20%、塑料产品的关税是18%、电子产品的关税是21%。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这四个新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都在15%以上。依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中国与东盟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文莱)大部分机电产品(如金属制品及机械设备)关税在 2010 年为 0,一般敏感产品(如部分家电产品)到 2012 年关税降至 20%,到 2018 年逐步降低为 0%~5%,而高度敏感产品(如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关税将在 2015 年降至 50%。可见随着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可以使得区内企业的出口成本迅速降低,贸易效应增大。同时双方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因贸易互补而带来的市场容量也会大大增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削减机电产品关税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首先,机电产业和上游及相关产业会在机电产品关税的削减中受益,而农业与轻工业产出则会有轻微下降。在总产出水平上来看,增长最快的是关税降低的金属及其制成品还有其他机电产品行业。农业部门,食品部门以及轻工业部门总产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纺织业产出所受的负面影响最大。因为纺织业是机电产业的下游行业,机电产品价格水平的上涨直接导致纺织业生产成本提高,且纺织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价格上涨,也进一步降低它的利润;其次,关税减让将促进双方机电产品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深化。降税有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对机电产品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到中国与东盟间在机电行业生产上存在有不同之处。双方各有侧重生产的在机电仪器的零部件,呈现出分工和互补的关系。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内分工,形成产业规模经济,大大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此外,中国与东盟都有大量的出口产品是面向发达国家的。面对共同的国际市场,中国和东盟国家也可以进行区内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挖掘产业合作的潜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同时也便利了区内资源、生产要素的共享,促进了技术进步及技术成果的普及与采用。这也使得企业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外部经济效益。   (二)CAFTA的投资增加效应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到投资,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是否适合于外商投资流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宏观环境决定了它们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外商投资比较活跃的国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投资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理想,这样将使得外资进一步流入,带动区域内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间产业分工合作更为合理,生产要素配置更优化,经济增长动力更持久。这样又会吸引到新的外资流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对于区域内国家的相互之间投资来说,以中国举例。中国刚好处于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机电产业就是其中的优势产业之一。东盟国家与中国距离近,文化环境相似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且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东盟各国日益成为机电产品消费的一个新兴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双方贸易与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大市场,并购国外技术或者研发类公司,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得到更好的发展。CAFTA的投资增加效应体现在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以及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两方面。
  1.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为了区内的跨国投资并建立一个自由、透明、具有竞争力的投资体制,各缔约方同意:(1)通过谈判逐步实现投资机制的自由化;(2)加强投资领域的合作,给区域内的跨国投资提供便利,并提高投资规章和法规的透明度;(3)提供投资保护。这个协议将大大推动区内的跨国投资。   在各个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对各种阻碍相互之间投资的管制,取消对各种妨碍投资项目运行的限制,使得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由流动,产生投资创造效应。其次,还有一个国家对国家的带动效应。若是东盟成员国中有一个国家扩大对中国的投资且取得良好的效益。其他国家也会考虑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以保持和加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对于区外国家向区内国家的投资的话,区外国家会根据变化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自己在某一国家的投资,也可能减少原有的投资而转向投资到另一个国家,使区域内投资布局得到重新调整。   2.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区内企业产品流通能享受低至0%~5%的特惠关税。区外跨国公司的产品会因此丧失产品竞争优势,这样就促使区外跨国公司到区内来进行直接投资,建立企业,享受到这个区域的关税优惠。原产地规则也会迫使区外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该区,就地生产并且就地销售。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将会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对于区内的生产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形成规模经济的绝好机会。区外跨国公司也会发现到这个统一大市场带来的大好机会,加速它们进入这个大市场的脚步。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防御的角度,或者是从获利的角度来看,区外跨国公司都将增加对区内国家的投资,形成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效应。   (三)CAFTA对其他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所起的作用   1.提高了经济融合度,促进了需求的趋同性   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国与东盟之间降低了关税,减少了非关税的壁垒,商品流通与服务贸易更加顺畅,投资也更自由,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快速融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是提高了经济上的开放度,在政治文化方面,也加快了双方的开放与融合。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专家组建议,中国与东盟可将双方的经贸合作扩大到金融、旅游、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及其产品、产业合作、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石油等领域。2001年,东盟和中国10+1双方领导人确定了中国与东盟在新世纪主要加强如下5个领域的合作: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投资和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些措施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都更密切。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与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了解越多,来往越密切,相互之间影响也会越大,在越来越融合一体的环境的熏陶下,人们的需求也会慢慢产生一些趋同性。需求趋同性直接导致了双边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扩大市场容量,提高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使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效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区域内的关税税率下降,非关税壁垒也逐渐减少,区域内产品流动更自由。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所受限制大大减少。这样慢慢发展下去就能使得生产经营更加专业化,随之而来,成员国间也会形成新的分工。这样有利于成员国发挥自己的优势,慢慢形成规模经济,某项产品的生产会集中到一个国家,出现较大的产业规模。大量企业集中一起,也能形成产业的规模效益。各国面临的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每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大市场,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可以减少对其他品种产品的生产,但求在自己的优势产品生产上形成规模经济。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原有的分工的基础上,双方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或者是协议这些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分工,以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产品出口的竞争实力。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但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上还是存在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个客观条件也有利于双边的产业内分工。进一步的产业内分工还能使得厂商进一步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改善生产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中国与东盟国际经济的双赢。   3.加剧市场竞争,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差异化的产品   通过经济一体化,市场范围扩大,竞争也会变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由产业间的分工慢慢向产业内的分工发展,并且产业内分工也呈现越来越细的趋势。同理,中国—东盟自由的建立也会使得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也会促进双边产业内分工的发展,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自由贸易区的条件下,中国与东盟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出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有竞争其实是一种好现象。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使得价格下降,迫使小规模的生产考虑往大量生产的转型。竞争进一步加强,价格再进一步下降。这样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而且,双方在上述领域大多产品上都存在差异性,因此,中国应该致力于通用机械电器的生产,东盟则应该致力于电子元件的生产。再努力扩大相互间的出口额。这样就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速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增加了双边贸易量,加剧了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了国家的开放度,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也会作用到产业内贸易,大大推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综合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与东盟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保华.中国与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7.   [2] 杜珺.CAFTA与中国—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 蓝庆新,郑云溪.中国-东盟区域产业内贸易分析及对策研究[J].亚太经济,2011,(3).   [4] 李梅.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5] 李淼.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探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 田琦.促进中国和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和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7] 吴燕,郑荣荣.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9).   [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